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哲学不是什么的探问

  哲学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哲学的自身反思,即追究哲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然而,哲学是什么与哲学不是什么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肯定就是否定,不从否定的角度弄清楚哲学不是什么,就不能从肯定的角度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什么的根据就存在于哲学不是什么之中。后者为前者划置了一条界线,在这个界线之外的不属于哲学研究的内容,在这个界线之中的才属于哲学研究的天地。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大都着重于前者的研究,而对于后者则较少关注,这就使得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难以深化和取得一些基本的共识。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文拟对此作一反向提问,即对哲学不是什么展开专门的研讨,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哲学不是客观知识
  一般知识与哲学智慧是有所不同的。无论是其研究对象还是其本质特征,二者都呈现出根本性的差异,将其混淆或者等同起来,就会犯张冠李戴、牛身马首的错误。
  所谓知识,如果要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即知识是被人们的生活实践所验证并被普遍认同的关于某个或某类事物性状的正确认识。 知识分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本质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对事物现象形态和存在属性的认识,例如,这朵玫瑰花是红的,这张桌子是方的,这种气味是香的等等,这样的句子就属于陈述句,其所反映的是关于个别事物外表现象及其可感属性的一种知识。因为不管是红的颜色、方的形状和香的气味,都可以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所谓本质性知识,是对事物之内在本质关系的认识。例如,关于玫瑰花以及其他植物生长发育性质及其规律的知识,属于本质性的知识;关于如何制作一张桌子必须掌握的几何学基本原理亦属于本质性的知识。知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可以被人们的经验生活所检验,因而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具有相对固定和标准的答案。1+1就等于2,不能说它等于3;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不能说等于160度,如此等等。
  哲学智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这种知识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哲学智慧所指向的不是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而是具有无限性和终极性的对象,它要研究这些具有无限性和终极性对象的本质规律。例如,它要研究宇宙世界的本质规律,研究人的终极价值,研究最高的善即至善问题,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根源,等等。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哲学是研究最一般最普遍问题的学问,如什么是自由、平等、正义,什么是真、善、美等等。亦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哲学是研究一般存在即存在之存在的学问,而具体科学只是分别割取这个大存在的某一个部分进行研究。其次,哲学智慧的研究方法不可能是实证的方法,而只能是思辨的方法、抽象的方法。黑格尔曾经指出,哲学它既不能从一门低级科学,例如数学那里借取方法,也不能听任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 在他看来,哲学只能从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中吸取和提炼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精神自身运动的方法即辩证法。而辩证法在形式上又表现为对思维自身的思辨的和抽象的方法。当然,这种思辨和抽象不是主观的、随意的,而是基于理性的,是建立在已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基础之上的。无疑,这种思辨的抽象的方法带有想象、猜测、探索的性质而难于实证。这就好比盲人摸象。在宇宙世界这个无限性的对象面前,我们都是探索中的盲人,因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一览无余地把整个宇宙世界尽收眼底,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只能像盲人一样地对这个宇宙之象进行摸索和猜测。然而,尽管我们看不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全象,但却可以通过实践的探索获得某些零星和片断的认识,而在这些认识里又多少包含了关于宇宙世界的片面的真理。
  再次,哲学智慧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多元的。如1+1=2,这是一个公认的数学公理,它的答案只有一个。但哲学智慧却与此不同。哲学的智慧可以表述为:1+1=3=4=5=6。这就是说,对于哲学来说,1+1可以等于2,也可以等于3,也可以等于4,乃至有无限个答案。为什么说在哲学这里1+1可以等于3、等于4甚至无限呢?这就涉及到关于系统论的观点。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论的一般观点具有应用到其他学科甚至一切事物之上的普遍适用性,它的丰富的原理、思想和见解已经为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带来了更高的科学秩序和更深入的了解,因而系统论所提出的基本理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种新型哲学,这种哲学可以称之为系统哲学。 在我国,最早对系统哲学展开具体和深入研究的是乌杰先生,他于1988年公开出版了《系统辩证论》,并主持创办了《系统辩证学学报》。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系统哲学作为哲学学科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
  系统论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这就是说,系统的属性并不是构成其要素的机械相加,当这些要素以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后就会突现出新的属性。比如,酸碱的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二者发生溶合生成水与盐。水与盐作为新的第三者在酸与碱中是找不到的。在这里,1+1=3,而不是1+1=2。这当然是一个形象的方法,一个大致的比喻,不能将其作机械的理解。
  对于一般的知识来说,1=1,不能等于2、等于3。但是,对于哲学智慧来说,1=2=3=4,这就是辩证法。
  何以1=2呢?这就是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学说以及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思想。黑格尔说: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 列宁说,所谓矛盾,就是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在一般常人的眼睛里面,看似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哲学家的眼睛里,一中却包含了二,即统一体中包含了阴阳矛盾对立面。所以,一可以等于二。
  一还可以等于三。黑格尔说,一分为二在另外的意义上就是一分为三。一条向东的路和一条向西的路是同一条路,即是说,一条路包含了向东向西两个维度,实际上还有第三者,就是路本身;A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A,A本身就是第三者。所以某物本身就是那个应该被排除的第三者。1还可以等于4。有的事物里面就包含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方位上,我们通常划分为东西南北,这就是一分为四;若划分为东西南北中,就是一分为五。古代将音乐区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所谓五音相和是也,这也是一分为五。现代音乐区分为1234567七个音阶,这就是一分为七。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无限可分的,总之是一分为多,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具体划分。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以及各种哲学考试,却把哲学的观点当成了客观知识,变成了像数学和几何学一样的标准公式和一般公理。例如,无论是本科政治考试还是研究生的政治考试,其中哲学题目都被设计成打勾打圈的选择模型,只能按标准答案进行回答。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等,都成了不可更改的神圣教义。如此来念哲学智慧之经,当然也就与智慧风马牛不相及了。因此,对于哲学研究来说,一定要注意区分哲学智慧与客观知识的差别,不能把哲学智慧变质为客观知识,否则,哲学智慧就会向愚蠢、愚昧转化。
  二、哲学不是经验常识
  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特别强调感性经验对于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作用,认为凡是存在于理性中的,没有不是先已存在于感性知觉中的。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人的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它归根结底源自于人的感性经验。
  然而,即便是经验主义者,也认为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经验上,而应该超越经验常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哲学属于人的理性认识的范畴,但是,哲学又与具体的实证的理性认识不同,它要阐明和揭示蕴涵于这些理性认识中的最普遍的本质和方法论原则,以便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指明道路。
  勿庸置疑,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内,人们的经验知识十分管用。千百年来,人们依靠这些经验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并据此应付各种矛盾,似乎既管用,也够用。老百姓不一定要成为哲学家,而哲学家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农夫或工匠等。例如,在古代,人们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延续着前辈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传系辞下》),主要根据前辈传授的生活经验从事简单再生产。这样的生活他们过了几千年。即便对于一个科学家和哲学家来说,他们也大多依靠经验常识而生活。在现实中,即便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无需事事处处先进行一番科学或哲学的研究然后才开始行动,对于油盐酱酷茶、吃穿住用行这些日用伦常,人们大都按习惯常规行事,没有也不必作一番深入的探究。
  但是,经验常识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它知其流而不知其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其中往往渗透着一些保守落后的东西,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而且,经验常识的视野也比较狭隘,对于更广范围的新鲜事物知之甚少,这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因此,在现代,即使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经验常识也已经显得不够用了。

探究BIM技术在超大深基坑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BIM技术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实现模拟施工协调性施工以及可视化监督等。这一技术正在逐渐朝着地下工程施工应用发展,其中深基坑工程施工成研究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对其整体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后浇带施工能更有效的预防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因温度收缩不均匀等问题而引起裂缝等情况,它对提高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研究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关键问题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方案设计不合理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时,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出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但是在建筑技术管理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法论述(7篇)第一篇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控制分析水电安装是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虽然其工程量没有土建工程量大,但是水电安装质量却直接关乎到建筑的后期使用,除了会对施工质量有巨大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管理途径之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管理途径之研究一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途径研究的重要性(一)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施工单位永恒不变的研究课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探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你可以看到建筑行业是产能过剩的,也就是说,建筑行业将进入一个优胜略汰的阶段,能够留存下来的企业必须建设工程质量过硬的企业,借着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研究建筑工程钢结构设计的稳定性研究1钢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建筑的钢结构在受到外界干扰力的作用下能否迅速的恢复到建筑最初的平衡状态被人们称之为钢结构的稳定设计。在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下,建筑建筑工程甲方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建筑工程甲方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公司已经建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也使得一些建筑师不能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行业标准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监督(8篇)第一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认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1。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环节,因为薪酬不能落实,在利益的作用下,很多单位的内部管理毫无章法,没有将职责落实到人头,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思考由于我国具有着较为广阔的领域,地形方面也是比较复杂的,地区之间的气候也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其具体的地质情况通常情况下将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直接的应县,对于经济也是会具有
如何使用word写好论文现在大家主要都是用MicrosoftWord来编辑论文。如果不能充分Word的一些强大功能,大家在撰写和编辑较长篇幅的科技论文的时候,可能经常要为不断地调整格式而烦恼。在这里我把自社会学科研究状况分析论文摘要19942015年,社会学在国家社科基金中立项项目总数达到2479项,本文采取文献计量的方法对这二十二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对社会学学科的资助情况进行立项数据统计,从社会学学科立项总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思考论文摘要本文从贝尔和阿什伍德在环境社会学的邀请中提出的生态对话观念出发,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议题进行了检视和讨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最大可能意义上的群体,核心关切是可持续性环境正中美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比较论文美国的会计职业起步早,会计职业团体也由来已久。比较而言,我国会计职业团体存在着数量少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以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例比较中美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分析信息网络下帮助行为正犯化研究论文摘要近几年我国刑法对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帮助行为正犯化进行了立法,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本文拟对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正当性进行研究,希望为以后立法与司法活动能给予帮助。二次加压给水泵房的优化设计论文摘要二次加压给水泵房能够为建筑住宅提供稳定的水源供给,其功能性的稳定和设计的科学合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下文中,笔者将从自身参加的二次加压给水泵探索运动心理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论文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的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高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不但生理发育已经完善,心理也浅谈农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的论文一农发行信贷业务设想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目前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难,企业则很难做大融资贵,企业则很难做强。这就需要农发行在资金投向投量及价格上加以引导。一是引导社核电站电缆桥架安装质量控制论文摘要核电站的电缆敷设,属于安全运行中的控制因素,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核电站比较重视电缆桥架的安装,采取质量控制的措施,维护电缆桥架的安全性,支撑电缆的安全运行。核电站在安全山楂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分析与研究论文论文摘要通过对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24个数值性状和10个二元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9个数值性状(包括一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果实大小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在活动中培养作文兴趣论文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源,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文教学中,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当前还有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提不起兴趣,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