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虚拟所有权初论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对其在网络中占有的网络物品的权利实质是何种权利值得令人思考,大部分人均认为此种权利为一种财产权,本人认为应在这一概念下继续深入探究,并认为此种财产权是虚拟物权中的虚拟所有权。对虚拟所有权,本文又试图从其权能,取得方式,救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建立虚拟所有权的初步框架,以便为以后的系统研究提供方向和铺垫;同时引起大家的争鸣,以便更好地调整现实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实现法的使命!
  关 键 词:网络、物权、知识产权、虚拟所有权
  引 言
  对于此"武器装备"是否为财产,所有人对其享有的权利实质是什么?法律应否保护,如何保护?我拟在这些方面作一些探讨。
  由于现实生活中,关于"武器装备"的交易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专门打炼"高手"和"利器"的专门公司和职业玩家,在不少网络游戏里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有的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汇率;这样,网络游戏不仅是软件本身,网络游戏的参与权连同游戏内部的虚拟武器、装备甚至游戏快感都变成了可以流通的商品,滋生着利润,出现了买家和卖家,甚至已经产生了市场。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对此权利的研究也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一、玩家所拥有的"武器装备"的法律评价
  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的来源有两种:在玩游戏过程中"打"出来(实质为按网络游戏开发商所设的路径走下去而获得的程序运行结果);另一种为同其它玩家交换而得(游戏环境下的交换和现实生活中的交换)。前一种,在玩家"打"炼武器的过程中,消耗了玩家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为玩游戏而支出的金钱,即玩家为此付出了代价;后一种,玩家之间的交换如在网络游戏环境下进行,则为前种所付代价的交换,如在现实生活中交换则是金钱买卖,同样玩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归根结底来说就是玩家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洛克曾提出"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结论已被广泛认同,可见"武器装备"具备价值。故法律应对玩家的"武器装备"进行保护,对涉及"武器装备"等类似的玩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然而,玩家对自己拥有的"武器装备"的利益属于何种权利?这种权利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打算从几个方面对此权利进行认识:对权利客体的性质分析即权利所指对象具备哪些特点,与其它权利对象有何共性;对权利内容的分析,主体在何种情况下能行使此权利,怎样行使此权利,怎样与其它权利人相区分,与相关权利进行比较,通过共性与个性的比较进而彰显这种权利的特质。
  二、"武器装备"是虚拟商品
  作为权利客体的"武器装备"是虚拟商品(虚拟环境下的商品)原因有二:
  三、玩家对其"武装"享有的权利
  由于这种权利与知识产权和传统物权有些相似之处,故下面拟对其进行比较,进而得出较适当的辨别和认识。
  (一)这种权利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1、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无形性(无体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对象是知识即思维形式,它有形无体,形与体分离,如著作权中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内容享有著作权而不对承载文章的一本书享有著作权,即知识产权客体是无形的。
  (2)知识产权具有创造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对象知识作为形式要具有新颖性,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是指对相应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权利人对知识产权很难像对物那样行使排他权,故法律赋予权利人法定期限内的排他性垄断权。
  (4)知识产权具有可复制性,是指知识产权对象的知识有形无体,可以在空间上无限的再现或复制自己,并扩散和再现。
  2、玩家对"武器装备"的权利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1)权利对象均具有无形性(准确地说应为无体性),在现实生活中均为一种抽象物。
  (2)以玩家为标准来说,他们对"武器装备"的占有均无创造性,只是按照游戏开发商预先设计好的路径运行下去而得出的程序结果,对玩家而言无创造性可言。
  (3)"武器装备"在游戏环境下,玩家对其具有天生的独占性,能够行使排他的权利而无需法律赋予其垄断性地位,故不同于知识产权的垄断性。
  (4) "武器装备"可以通过游戏设计者预设的路径制造出多个相同武器,但这并不等同于知识产权对象知识本身的可复制性。它只是制造过程的可重复性而非"武器装备"自身的自我复制,而知识由于无体性故可按自己形式自我复制,同时一件"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只能被一个玩家占有,而知识在同一时间可供多人使用和占有。
  总之,玩家对"武器装备"的权利所涉关系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关系并不相同。
  (二)这种权利与传统物权的关系:
  1、物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对抗第三人的财产权利③。
  由上可见,在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下,这种权利与现实中传统物权有非常相似或完全相同之处。
  (三)玩家对"武器装备"享有的权利是一种虚拟物权,更进一步说是一种虚拟所有权:
  1、不同参照系下,有不同的物权与之相对应。由于现实中出现了玩家在虚拟环境下可对"武器装备"行使传统物权权能的现象,故推测不同物权参照系下有不同的物权。现实生活下为一个物权参照系,在此环境下,也即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下,我们可以对我们所认为的有体物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从而形成传统物权的`概念;虚拟世界为另一个物权参照系,在此环境下,玩家可对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武器装备"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从而形成虚拟环境下的物权概念,即虚拟物权。(由于本文主旨为建立理论框架,故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2、既然这是一种虚拟物权,又由于权利主体可对权利对象行使最完全的物权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故此权利为自物权,即所有权,本文称之为虚拟所有权,具体表现如下:
  (1)权利主体能对权利对象行使占有人的权能。"占有是主体对于物基于占有的意思进行控制的事实状态。对物的控制需要借助身体与物发生一种外部的接触"⑤。而在虚拟的游戏环境下,玩家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进而通过虚拟人物(即游戏角色)来同"武器装备"发生一种外部的接触,并且是在自己的占有的意图下行使了此种实际控制。
  (2)权利主体能对对象行使使用的权能。"使用,是指民事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能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或生活的某种需要" ⑥。玩家在网络游戏环境下,可以根据武器装备的不同功能分别加以利用,以便顺利地实现升级的目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享受游戏的快乐,以满足其精神需要,从而行使使用权。
  (3)权利主体可以行使收益权。"收益权,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基于财产而产生的物质利益的权利"⑦。玩家可以通过对武器的使用打炼出一些钱币和物品,从而实现收益。
  (4)权利主体可以行使处分权。"处分权,就是所有人对财产进行消费和转让的权利"⑧。玩家在游戏环境下,可以通过游戏角色同其他玩家进行交换,也可以抛弃"武器装备",也可在游戏环境中交易市场卖掉武器装备,从而行使其处分权。
  综上可知,这种权利是虚拟所有权,故应对此权利的行使及救济进行探讨。
  四、虚拟所有权的取得
  (一)虚拟所有权与网络游戏开发商的知识产权的界分:开发商对其开发的游戏享有版权,即游戏的各种程序形式由开发商独占,其他人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作为程序工程一部分的武器装备甚至游戏角色,开发者均享有知识产权即享有版权。这种版权与玩家的虚拟所有权并不冲突,因为玩家在玩游戏时,已通过购买点卡的行为和游戏的运营商(知识产权所有人或被授权人)建立了服务买卖合同关系,这样,对于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游戏角色及武器装备上的知识产权已通过这种买卖行为发生了权利穷竭,知识产权人不能再对已买卖的特定服务即武器装备行使知识产权"权利群中的某项具体的与产品的销售或使用有关的财产权"⑨,玩家从而取得完全无瑕疵的虚拟所有权。
  (二)与"武器装备"相类似的虚拟所有权标的:虚拟所有权标的不仅包括"武器装备",还有其它标的(对象),如各网站提供的个人邮箱,聊天工具中的聊天号,网站提供特定服务的会员或消费者帐号等,均为虚拟所有权的对象。
  (三)虚拟所有权的取得方式的探讨:由于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和对世性,是一种绝对权,故应对其作适当限制,以便更好地保护其权利,即物权法定。物权取得传统上有两种公示方式:占有取得和登记取得。一般流通物采用占有取得,限制流通物及不动产采取登记取得方式,而对于虚拟所有权,由于"武器装备"在游戏环境下属于游戏角色占有,而每一个游戏角色均有相对应的帐号和密码,为切实保障玩家的权利,应采用登记或备案的方式取得,以便在虚拟世界中有记录可查,便于调查取证。
  五、虚拟所有权的权利救济
  由于虚拟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为现实世界中的人,而对象可在虚拟环境下存在,故可以在两个环节上实施虚拟所有权的权利救济:
  1、在网络环境下,在每个相应的网络中设立由网络运营商建立的虚拟空间登记备案处,对玩家或网络参加者的行为进行监控和登记,针对玩家的申诉来处理玩家间的纠纷,对受侵犯的虚拟所有权进行救济。同时可考虑建立整个因特网范围上的运营商联盟登记备案处,以便更有力地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2、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权利归根结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可以通过规范具体玩家或与该空间所联系的人的行为进而间接达到保护虚拟所有权的效果。
  结 语
  总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行为日益增多,参加主体也日益增多,故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从而保护各种正当的利益关系,为此应进一步深刻探讨,设立相应概念及权利。本文提出的虚拟所有权是一种新型物权,由于体系庞大,本文只是粗略从各方面建立了一个框架,今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会继续深入下去,进一步完善此体系,以期为现今法治进程有所助益。
  注:
  ①以上数据出自 news.sohu.com搜狐星空
  ②《知识产权法》人大版,刘春田。第6页
  ③《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物权概念的再探讨》,王利明
  ④参见《世界大百科事典》第26卷,日本平凡社,第484页,转引自《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物权概念的再探讨》,王利明
  ⑤《民法》人大版,王利明P159
  ⑥《民法》人大版,王利明P158
  ⑦同上P159
  ⑧《民法》人大版,王利明P159
  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贸易中知识产权与物权冲突之解决原则——权利的含义、理论基础及效力范围》王春燕

LED技术在室内照明设计中的使用要点论文室内照明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照明设计要有利于人的活动安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基本上所有建筑都需要配备室内照明设施。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传统灯具能耗高使用寿命短污染农家乐空间形态中川西农耕文化的应用探讨论文景观空间的概念是指在风景园林的营造之下,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组织起来,并且为人们提供各种居住活动休闲空间的物质系统。在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方面,罗杰特兰西克教授在医学SCI论文投稿后应尽的事宜介绍稿件追踪(followupcorrespondence)。如果投稿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的。稿件退修(revisedma网络安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高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革探索研基于Moodle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探索论文1引言(Introduction)从互联网搜索的招聘职位来看,像手机游戏开发Java工程师网站建设等系列软件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软件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高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工高校德育体系建设论文摘要高校德育是以主体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大德育,生态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德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体系队伍体系途径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等构成要素,并有着与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考论文摘要在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管大二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战争爆发皇朝更换接连发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上了形势与政策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深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思考论文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革。本文从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这一角度进行论述。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多元性评价新课标提出以来,从普通教育到中职教育,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改革的方法
刍议锅炉压力容器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原则及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影响压力容器无损探伤检测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各种方法及其要点进行探究。关键词锅炉压力容器英美电影文学的教学模式英美电影文学课是建立在视听法与听说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具备一定语言专业知识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融视听说为一体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论类型电影的相对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动力学复杂系统论博弈学等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扩充了系统科学的研究范畴,构筑了系统科学的结构框架。自组织理论认为,我们居住在一个二重抗战时期重庆电影文学研究1前言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电影文学多指称电影剧本就在不久之前,要使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相信电影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己特殊规律的新型艺术,还是件颇为艰难的事。而今天则很少再有人怀疑这一点了,而论新时期的电影创作的流变与拓展一70年代末从复苏走向振兴众所周知,在文革的动乱岁月中,电影界是重灾区,遭到的摧残最大,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和1978年,是电影界艰难的恢复时期。在拨乱反正缤纷多彩的背景音乐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随着时代的前进,音乐与社会生活的亲缘关系日益显著。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作品既有抽象性,又有多义性,音乐所论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摘要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一种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这两者虽然利用的感官不同,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试论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理论教学论文摘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理论教学是大学培养目标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端正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才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油画艺术创作作为非中国本土画种的油画,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绝大多数的油画专业学生而言,在迈入大学校门前对油画专业知识的掌握几乎没有或很少,怎样才能在短暂的大学四年里,深入学习和熟练掌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摘要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小波转换影像压缩模式之研究e)的方式传送的。因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异同一引言电影诞生于1895年,虽然己经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与文学相比还是略显年轻。不过,因为电影综合了视觉听觉等多处感官,所以更容易对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和文学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