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张东荪对中国哲学的论证

  在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谈及谢无量、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以及马克思主义者李石岑、范寿康和新儒家学者熊十力、牟宗三,对上述学者的利弊得失、贡献与问题都有研究,唯独很少谈及张东荪。张东荪是20世纪前半叶非常活跃的学者,虽未写作中国哲学方而的专著,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写了多篇有关中国哲学、中西思想比较方而的论文,并在其重要的著作《知识与文化》第三编以多章讨论中国哲学问题,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的独特思路与论断。
  一
  张东荪认为,西方文化、西方哲学、西方逻辑并不是普遍的、唯一的,而只是人类文化、人类哲学、人类逻辑中之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国哲学就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种哲学形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是有宇宙观但无本体论。他谈到:中国哲学最根本最原始的祖先是《易经》。但《易》只是为了筮卜之用后来对于这个卜吉凶的加以合理的解释遂变为有了哲学味儿的东西了。其所以能加以合理的解释的缘故就因为卜筮必用象征,每一个象征代表一个可能的变化,把世界上一切变化归纳为可能的若干种为比。这样便可以由一种变化而类推到其他的可能变化。于是乃可发展为一种有条理有秩序的宇宙观。后来儒家的宇宙观大体上仍是基于此。道家的宇宙观亦是从此而出。《老子》中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表示这样的相反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虽则他在这个宇宙观以后,尚以为有个万物本体的无,故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他却只注重于由无到有之变化,而不讲无的本身。可见,张东荪认为中国哲学并不关心本体或唯一的本质,而是关注事物之间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中西哲学最大的区别。   中国哲学中固然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等观念或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方的本体或实体,但在张东荪看来,中国的太极、天、无并非指背后的实体。太极之意仅是指元始天的观念也不能理解为本体,中国人对于天只问天的意在哪里,而并不探究天的体是什么,天只是天意而己,中国人并不把天视为一个东西来看,既如此,天便不是一个体老子所说的无,注重于讲从无到有之变化,并没有讲无本身;《庄子》上所谓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诚然与西方的本体相同,但庄子注重于通而不似西方人之注重于有。因此,张东荪谈到:《周易》也罢,《老子》也罢,都是注重于讲becoming而不注重于being。因此,张东荪对当时学人建构本体的做法不以为然。事实上,张东荪本着宇宙论与认识论一致的原则,建构了自己的多元认识论的哲学体系。   二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宇宙观?张东荪认为,由于古代人们要以宇宙观来确定社会秩序,对社会秩序作一个合理的辩护。以人之有君臣父子等于宇宙之有乾坤坎兑,虽是一种比附,但比附在思想上的功用很大,因为它有暗示力能使人们更容易相信。中国是以一个宇宙观而紧接着就是一个社会论,这个社会论中公的方而是政治,私的方而是修养的道德。显然是以宇宙秩序比拟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决定个人地位。中国哲学是从政治论而推衍出来,故其问题亦是由社会与人生而提出的。因此本质概念是插不进去的。这是张东荪在中西思想相异性的比较中凸显的中国哲学的特性。   张东荪认为,中国哲学根本就不追求最后的实在,这可以从中国文化中看出。张东荪对《易》《书》《诗》《礼》《乐》《春秋》做了如下分析:《书》是文告,《春秋》是纪事,二者皆属于历史范围,而《诗》是歌谣,一半属于乐,一半仍是史。《礼》是风俗仪式。独有《易》是有些关于宇宙的组织的。可见中国自古就不像西方分为论理,物理、伦理与超物理等等的。中国文化大部分属于历史。但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仅仅记载往事而己,乃实以往事而视为垂训于将来。故中国的历史同时就是讲道德。于是中国可以说只有四部门,一曰宇宙观,二曰道德论,三曰社会论,四曰政治论。这四门完全不分开,且没有分界,乃是浑然连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实际的系统的。所以,严格说来,中国只有实践哲学而无纯粹哲学。中国哲学并不求发掘宇宙的秘密,已要解决的是人类为什么有文化,哪种文化最好?因此,中国哲学只是一种关于文化的解释而己。张东荪认为,中国哲学是一个整体,是由宇宙、社会、道德熔铸而成的相互紧密衔接的系统,不能单独抽出某一点与西方思想比较其相同之处,因为在张东荪看来,从整个系统中单独抽出会失去其原意,引起误解。   三
  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本体论,张东荪从多方而进行了分析。   第一,张东荪从中西言语构造的不同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西方哲学之追求本体是由西方的名学使然;而西方名学之必须有主体是由西方的言语构造使然。西方在言语构造上重视主语与谓语的分别,一个句子必须是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主语和谓语又受词尾、格、时态、语态等多种限制。但是,在中国言语的构造上主语(subject)与谓语(predicate)的分别极不分明。主语不分明,乃至思想上主体与本体的概念不发达,主语谓语没有明显区别,词性不确定。如此中国言语中主语的地位及其与谓语的分别在字形与句子中表现不出来,这样就无异于主谓语地位平等,没有主从的区分,不重视主体、主谓语不分使得中国哲学上没有发达的本体概念。这里,张东荪既解释了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本体论,也看到了语言在塑造民族心智,影响民族思想路径方而的作用,体现了他对民族语言特性的文化自觉,对当今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自觉的唤醒、民族文化自信的确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张东荪从中国的象形文字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的象形文字也影响到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人造字大概取法于形象,所以说圣人设卦观象。卦虽不就是中国的文字,但至少与文字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易经》中的每一卦都有一个象征,每一个象征代表一种可能的变化。可见象征不仅是代表外界的一种东西,并可以指示一种可能的变动。张东荪谈到,胡适说,孔子主张象生而后有物;象是原本的模型,物是仿效这模型而成的。这个解释十分精辟。中国古代思想确是以为先有象而后成物。这便与西方不同了。西方人的思想始终注重于本质西方人的哲学总是直问一物的背后;而中国人则只讲一个象与其他象之间的互相关系。例如一阴一阳与一阖一辟。总之,西方人是直穿入的,而中国人是横牵连的。因为这个缘故,我发现中国思想上自始即没有本体(substance)这个观念。   中国并没有关于本体这个概念的字,说明中国不注重本体观念。他谈到:我们应得知道哪一个民族如果对于哪一个观念最注重则必定造出许多字来以表示之。中国根本上就没有关于这个概念的字。所谓体用(体用二字当然是见于《易系辞》,然用为对待名词则始于印度思想入来以后,)与能所,都是后来因翻译佛书而创出的。可见中国自来就不注重于万物有无本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所以中国人的思想只以为有象以及象与象之间有相关的变化就够了。   第三,在张东荪看来,中西思想态度的不同也可用来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本体论。对于一个东西或一件事情,西方的思想态度是先问是什么,而后才讲如何对付,这被张东荪称为是何在先的态度中国思想对于一个东西或一件事情却总先注意于如何对付,而不注重是什么,这被张东荪称为如何在先的态度。注重是什么容易导向对本体的追问,而注重如何的思想只能发展到政治与社会,尤其是道德问题。   第四,张东荪认为,中国哲学的整体思想并非本体思想。中国主张万物一体,但这个体是指整体而非本体。因为中国人并不追究万物的根底究竟是什么,而是追求部分如何适应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谓天人关系,部分适应整体就是指天人相通。因此,张东荪认为,中国思想自始至终可以用天人关系来概括,与西方的本体论并不相同。   第五,在张东荪看来,中国最初无本体观念,宋明理学时期对本体有所理会是由印度思想所唤起,是文化传递与交融的结果。他认为,宋明理学无论内部有何派别之争,但都是想把我与天合一。他们主张整体即万物一体乃是专为道德立一个最后的托子,若专从学理上看,也可说是一种形而上学。倘若从社会上有这样超世俗的道德需要来看,便知道此种理论不过是要满足这个需要,使人安然生活下去,从这个观点看,便可说这个形而上学不过是添上去的罢了。张东荪认为,程朱所讲的理并不是离了人以后的万物之所以然,乃实在是与人合在一起的万物之所以然。从一定方而看,中国的理学是以形而上的见性为人世上道德的保障,以有保障的道德而从事于政治。由自身的道德问题而上溯到形而上学上的悟道问题,其实都不过是政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政治活动是理学的真正目的。张东荪认为,在他种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以后,不注重本体的态度依然是代表中国人心思(mentality)的一个样式。   四
  由上可知,张东荪主要是从中西哲学之异的角度来阐明中国哲学的特征。他把西方哲学作为异于中国思想的真正的他者,在异中探寻真正属于中国思想的独特的性质。正因为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中国哲学才更有存在的必要,才更能显示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毕竟,自有人类思想以来,就不是只有一种文化,而是多种文化并行不悖地发展。可以相信,在未来,也不会是西方文化一枝独秀,而是不同文化形态的多元并存,是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局面。以异于西方哲学的方式论证中国哲学的存在,并非阻断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相反,却能促进中西双方的深层对话与平等交流。罗素指出:交流要想获得成果,就必须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成果的交流源自不同语境之间的不连贯,在这种不同的语境里,概念能够相互连接。这正是张东荪论述、评点与输入西方哲学、研究中国哲学时所持有的求异的思维方式,而罗素所说正道出张东荪这种研究思路所具有的优势。   只不过,这种论证方式需将哲学一词的概念重新界定,从而使哲学不仅包含西方哲学,同时也能包含西方哲学之外的哲学形态,这才是研究者应函须关注的问题。张东荪在20世纪40年代并未谈到重新界定哲学概念的问题,为他的这种论证思路留下些许遗憾。因为,如果不对哲学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大家只能沿用产生于西方文化环境下的哲学一词的内涵,这样,张东荪从异于西方哲学之处探讨中国哲学存在的思路反而有消解中国哲学的危险。这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的学术环境里探讨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所引起的学术尴尬,也是导致中国不少学者如胡适、冯友兰、马克思主义者不得不把中国思想纳入西方哲学框架中来证明中国哲学确实存在的主要原因。不过现在学人也大都看到,求与西方哲学之同的论证思路固然能论证有中国哲学,固然能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传统,但却是以抹掉中国哲学的中国特性为代价,也会使中国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丧失殆尽,使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体悟割裂成互不相关的片段,因而反而背离了论证中国哲学存在的初衷。   如今,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己愈一个世纪,中国哲学学科的存在似乎己约定俗成,如果说第一步建立中国哲学己基本完成,那么第二步中国哲学要相对独立则显得更任重而道远叫。在这样的语境下,反观张东荪的论证思路,我们会发现它更能促进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从异于西方哲学之处来讲中国哲学,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消解中国哲学的倾向,但却更能让我们切近中国传统思想、哲学的事情本身,更能让我们注意到中国哲学所关注的永远不可能消解的心性问题、伦理问题、社会政治问题。这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更有意义,也更能显示中国思想、哲学的价值所在。这种思路也能为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独立性,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并存与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启发。

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maculatum),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原鮡属(Glyptosternum),为西藏主要的土著经济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生物学这门科目是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一下,自己可以了解自身,解密生命的奥妙,相信每个人都会很激动吧。更何况对于初中生物学来说,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包罗万象,知识覆盖面很广,但是其内容浅谈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学分子生物学已迅速发展并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它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此外,药学分子生物学在新药研发药物设计等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估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应用与实践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在农业医药与健康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1。近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如何调动高中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生物课是高中的必修课,但是,由于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们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复杂的生物学习,很多学生退缩了,有些学生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没有在生物学习上取得预期的应用型本科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植物学是农林院校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践应用性,而植物学实验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认知操作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植物学研究的基本方留学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我校自2007年被教育部审批为招收本科来华留学生高等学校以来,采用全英语授课,面向全球招生,现有近700余名来自亚非欧美澳五大洲52个国家的学历留学生。随着留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数园林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植物学是园林专业学生植物生物学知识模块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理论层面而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的个体形态结构发育和植物界的系统演化规律,为后续的植物分类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综合立理科教材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综合理科教材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摘要本文主要从内容分布,涉及内容与学科和呈现方式几个方面分析科学教材里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揭示其是如何反映和落实到教材里以及所达到的程度。SummyMa谈高考五步突破化学弱点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化学毕业论文,是关于谈高考五步突破化学ldquo弱点rdquo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每年的高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20xx年高考的落幕,全国各种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中学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国际投资法演进论文国际投资法的存在,须与国际投资的现状相适应,即国际经济法中含有经济性同时,国际投资法还须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相适应,特别是不能违背国家主权原则。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际投资法演进。经济上浅论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的影响论文冷战结束后,国际人权法获得了较为广阔的生长空间,国际刑法也进入复兴和快速发展的阶段。以下就是由品学网范文网为您提供的浅论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的影响。国际人权法对国际刑法各个领域的影论国际犯罪和国内犯罪的关系论文国际犯罪是指由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因而被国际社会普遍确定为犯罪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跨国性涉外性违反公约性都不是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下面是论国际犯罪和国内犯罪的关系。国际犯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论文国际软法在以环境人权经济为代表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正式国际立法的滞后性无法适应国际社会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一个以环境为视角的展开。国际软法相跨国公司法律地位的探讨论文跨国公司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舞台上越来越活跃。跨国公司是不是国际法主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跨国公司法律地位的探讨。学者们存在两种意见即有的以国家契约国际仲裁为理由论证跨国公司是国际法主体论德国运输法的改革论文近年来,德国的商事法律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一项较为重要和显着的内容就是对德国运输法的改革。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论德国运输法的改革。1998年7月1日德国运输法改革的法案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国际法论文格式标准推荐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国际法论文格式标准。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研究(1)论文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合同等这类的词随处可见。的确,电子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公司企业越来越重视网上销售和网上订货。这种新提高环境立法质量研究(1)论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以下简称环境立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至2003年底,我国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已经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在正当防卫之案例解读正当防卫之案例解读正当防卫之案例解读正当防卫之案例解读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因收养弃婴被罚款而引发的思考因收养弃婴被罚款而引发的思考因收养弃婴被罚款而引发的思考因收养弃婴被罚款而引发的思考因收养弃婴被罚款而引发的思考姜虹内容提要收养制度是未成年人的社会保障网络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律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