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高职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茶文化形象解析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很多文人骚客在文学作品中嵌入茶文化,表达自己的对茶文化的看法。在国外也有很多文学作品中描写了茶文化,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列举了老舍的《茶馆》、周作人的《喝茶》、当代美籍华裔作家雷庭招《吃碗茶》以及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作品,希望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来帮助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解读茶文化,让学生通过当代的文学作品,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习俗,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通过对国外有关茶文化文学作品的品读,可以重新认识外国人的生活习俗,了解外国人的内心世界,尊重别人的习惯,这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眼界,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当代文学;教学;茶文化
  目前,茶叶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饮品,在国外,人们也非常喜欢喝茶,不过其喝茶的方式和中国不太一样。在英国,茶叶消费衍生出了早茶、下午茶等品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很深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茶文化在众多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很多时候作者希望借助茶文化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茶文化的形象成为了作者的精神寄托,读者也可以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来更好地理解别人。
  1老舍《茶馆》中的茶文化形象解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在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老北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价值观以及社会面貌,需要认真地品读老舍先生的《茶馆》。老北京人茶余饭后最喜欢的去处莫过于茶馆,人们去茶馆主要目的也不是喝茶,人们去茶馆是为了找到同伴,与人沟通聊天,闲话家常,这就和四川、重庆等地的人在茶余饭后喜欢搓麻将一样,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内,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这种既定的生活方式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在老北京,茶馆一直都扮演中重要的角色,而且茶馆的种类也非常多、非常明确,不同的茶馆聚集的都是不同的人,例如有专供商人的茶馆,专供戏子说书等艺人的茶馆,还有文人墨客的茶馆,自然也有达官显贵的茶馆。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在老北京,几乎人人都喜欢喝茶,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细分种类的茶馆,茶馆就像饭馆一样,对这个地区来说,是不能或缺的。不过,不同的人从老舍《茶馆》中读出来的可能不一样。首先我们从老舍《茶馆》中读出来茶馆是普通人闲话家常最常去的场所。特别是其中有很多人们拉家常的场景,人们会在茶馆里说东家这里做得不好,说西家准备给儿子娶亲,说南家的女儿嫁得不好,说北家夫妻俩整天吵架等等。因此,老舍的《茶馆》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我们生活周围人的缩影,我们日常见的大部分人都能在老舍的《茶馆》中找到原型。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很重要。其次,老舍的《茶馆》还是一个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会去的地方,茶馆对于北京人来说似乎是平等的,在同一个茶馆中没有贵贱,比如经常打架的混混,擅长调教纠纷的"闲人"黄胖子,还有非法之徒黄麻子,被拐卖的妇女康顺,逍遥法外的庞太监,民间情报"特工"宋恩子和宋祥子等,当然最多的还是普通善良的底层市民,这些人每天都集中到这个小小的地方彼此间产生一些故事,这也正是大部分北京城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小说作品给予我们一面认识社会的镜子,是一个社会现象的浓缩体,作者将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成小说中的人物,我们从他们身上能找到我们周围人的影子,但是绝对找不到相同的人,因为他们都是抽象的产物,是不同人的集合体,是一个民族的共性,就好比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孔乙己一样。
  2周作人《喝茶》中的茶文化形象解读
  近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的《喝茶》是其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喝茶》算是近代中国茶道精神的集合,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一书中花了大部分笔墨谈论自己对茶的感情,茶思、茶情,这些情感都是真挚的,但是这很多情感也是别人同样拥有的,只是周作人用惊人的笔触表达出来了。周作人先生很喜欢一边喝茶一边思考,喝茶对于周作人而言就像是思考的催化剂,或许周作人先生写作的时候也需要茶水来刺激。这种边喝茶边思考的生活是缓慢的生活,其核心思想和道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周作人在《喝茶》中也系统性地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还对比了中日之间茶文化的差异性。当然,喝茶对周作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艺术性,周作人借助《喝茶》表达了这种思想,周作人先生的喝茶其实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是一种行为艺术。茶叶对于他来说主要不是用来解渴,其主要欣赏茶叶的颜色和闻茶的气味。这有着传统士大夫情节,带有儒家的君子之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周作人的《喝茶》中所有的艺术形象其实都是作者自己,作者借助自己的文学作品将自己心中所有关于茶的所思所想统统表达出来。我们所认识的《喝茶》的茶文化形象,真是周作人的茶文化形象。
  3雷庭招《吃碗茶》中的茶文化形象解读
  华裔人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体,在高职院校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希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性,华裔人群的作品值得去读一读。知名美籍华裔作家雷庭或许是华人的缘故,所以接触到了很多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其在自己的代表作《吃碗茶》中蕴含了丰富的茶文化。当然又因为其在美国生活多年,自然接触到许多的美国文化,在作品中也直接地体现了很多美国文化,因此,其文学作品《吃碗茶》中有很多中西方文化碰撞、冲突的东西存在,其作品表现的茶文化既不是纯粹的西方的茶文化,也不是中国的茶文化,其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茶文化。《吃碗茶》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美国的唐人街,唐人街中主要住的就是华人,而故事的起源就是唐人街的一个茶馆,主人公的婚姻开始也是因为茶。中西方的文化交融通过茶来展开,华人身上最重要的中华文化传统烙印也是茶。作者通过茶文化表达了生活的美好,人们之间的纽带也是因为茶叶。此外,作者也用茶文化来刻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关于茶的暗示,这种暗示的茶文化意境也是来自于中国,茶叶代表的高洁、清醒、典雅都用来衬托人物的情感世界。在《吃碗茶》小说的最后,茶文化成为了解决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解药。因为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人,美国人也不理解中国人,但是中国人和美国人都理解茶叶,虽然理解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在茶文化的认知上,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诸多的共同点,因此,茶文化也成为了中西方文化求同存异的"同",在文化冲突中扮演者润滑剂的角色。
  4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茶文化形象解读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其代表作《呼啸山庄》的开篇就用茶来布置场景,呼啸山庄的壁炉上放着三个俗气不堪的茶罐……在后续的写作中,作者不时地都会提到茶罐、茶叶、喝茶等,茶叶是贯穿全文的一大线索。而在《呼啸山庄》中,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英式茶文化,这也让中国的读者可以切身地感受到独立于中国茶文化之外的英国茶文化,普通人的确从中能读出很多差异。例如,英国人的茶文化礼仪、如何泡茶、如何饮茶、饮茶的时刻等等都和中国人有极大的不同。人们也从中看到一些"怪异"的茶俗,比如,在英国,有人会用盆来喝茶,有人会热衷喝冷茶,还有人喜欢煮茶并在其中加入牛奶,英国人待客喝茶也会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和中国人一般喜欢在清早及傍晚喝茶的习惯不太一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习俗觉得非常怪异的时候,事实上别人看我们的习俗也会觉得非常怪异,文学作品给了我们一种渠道去了解别样的生活世界,这样才能让我们每个人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的喜欢以及习俗。
  5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中国人、欧美人还是华裔,在这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表现是非常丰富的。高职院校的当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这些丰富的文学作品是学生了解外面世界和外国文化的镜子,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过去的钥匙,老舍和周树人的时代已经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他们的作品,通过他们作品中人们饮茶的习俗,我们可以窥探到那个时候国人的心理世界,这也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谢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学作品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J].福建茶叶,2017,(02):360-361.
  [2]张云岗,陈志新.茶文物语———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12):386-387.
  [3]黄金花.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解读[J].文学教育(下),2016,(12):140-141.
  [4]罗丽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11):316-317.
  [5]季佩璇.由《傲慢与偏见》看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08):364-365.
  [6]卓如,程瑞,赵生飞,董广钧.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价值导向作用的教学途径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32-133.
  [7]罗菁.从文学作品中挖掘历史教学素材———以鲁迅的作品突破新文化运动教学难点[J].学周刊,2015,(25):138.
  [8]油小丽.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化语用信息的作用———以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02):194-196.
  [9]高思佳.浅论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教学策略[J].现代交际,2013,(02):163+162.
  [10]王永阳,TrevorHAY.试论文学作品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以五篇文选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03):66-75.
  作者:宿亚琳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对美国往事文学创作的解读浅析一小说创作背景美国往事讲述了美国的开拓历史,其中运用了很多典故,对各个英雄人物形象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美国人看来,虽然这些典故和英雄故事只是用一个名字简单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当代科普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趋宋代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析一宋代山水画中的人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论中国的绘画中有言中国画家不是没有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初中音乐课堂中古典音乐鉴赏教学探究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基本没有兴趣,甚至较为反抗,很多学生都是心不在焉的状态。初中音乐教学课本里所选择的作品都是经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挑选,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怎样才能自由和幸福一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幸福观念大家都知道威尔士写的时间机器。在该书中,机器的主人在时间上能作过去和未来的旅行,能洞察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景象。但人们却总是意识不到在今天不通过周游世界也能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论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论文摘要坚持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服挑战单向度全球化挑战单向度全球化挑战单向度全球化挑战单向度全球化来源自教育网内容提要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今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进而等同于美国化的错误。历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象征,凝结了民族文化精髓,展现了地域人民的精神状态,在地域文化与传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化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G网络的发展,移动党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浅议党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浅议党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浅议党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浅议来源于www。论文关键词党章地位作用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党章不仅从声乐艺术的功能美学探究论文声乐作为一种美学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声乐在丰富生活的同时,还能舒缓人们的疲备,愉悦人们的心情,调节周围气氛,带给人们舒适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正面的影响。声乐探究中国古代酒具的功能与审美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茶是人们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而另一种饮料酒,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婚丧嫁娶节庆欢聚,酒是宴席上的必需品。然而除此之外,酒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伴侣。大唐天宝五年(7
有关环保的小论文怎么写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下面小编整理的有关环保的小论文,欢迎来参考!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业的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又给人们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应用论文摘要针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古典园林具备的特点,人们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时,追求生态平衡,古典园林设计过医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对有些同学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药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参考!医药毕业论文一医药企业仓储管理论文1以岭药业仓储物流管理现状以岭药业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主要由库区国际化经营发展的论文摘要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渐近论认为企业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对建设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分析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研究论文本文旨在考察和探讨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的体系结构和基本美学意蕴。在探讨之前,有几个问题在此作一必要的说明。一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本文的旨趣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尽管中国传统的经学时代已经过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策略论文摘要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朗读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忽视了朗读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也很难得到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论文2000字论文摘要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本文简述了职业素养新闻摄影数字网络技术论文一数字网络时代新闻摄影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新闻摄影大众化,作品的专业性受到挑战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数码相机Ipad等具有摄影功能的数码产品渐渐大众化,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摄影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评价体系论文摘要高职学生是富有创新潜力的群体,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本文重点研究了高职院校模块化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研究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电算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会计电算化由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