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性研究综述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这其中,重要的、核心的、急需的,与今后的社会发展、增强国力最密切相关的是道德[1]。可以说,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民族的瑰宝。如何将这些瑰宝为今所用,如何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正确方向,采取科学方法,因势利导,深化研究,充分聚集和释放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正能量[2]。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建设发展,其中大学生人文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当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研究其关系,寻找其结合点,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自古至今,中外学者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和界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约有300种之多[3]。我国权威辞书《辞海》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指的是每个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狭义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包括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民情风俗、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传统一词是取传的相传继续和统的世代相承之意联合在一起,从民族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角度讲,这种传统乃是某一地区或民族由其历史延续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情感方式、心理特征、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等的总和。[4]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学界暂时没有权威的定义,比较常见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5]。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爆发了文化研究热潮,开启了文化教育的序幕。199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它明确规定,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给学校教育提出这种历史任务。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和巨大的作用。
  在理论上,我国教育界在传统文化与教育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出版的专著数量颇丰,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发展脉络、基本精神、价值影响等进行梳理。近年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也涉及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梁漱溟、张岱年、费孝通、张岂之、刘海峰等。如,张岂之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总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和会通精神。[6]而且他强调,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内容体系复杂,发展脉络曲折,把握难度较大。本文试图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是希望从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思想精华的部分。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确有精华,确有糟粕,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是想表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研究态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宏观研究
  近几年,学界对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为今后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角度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价值角度出发,如赵瑞华、孔君英(2011)认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如:强调教育过程的渗透性、教育方法的内省性、教育效果的实践性等。王仕民(2008)指出,传统美德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资源,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需要。
  二是从文化传承角度,如芮忠、高忠芳(2012)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为主渠道的教育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使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粟献忠(2013)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资源、独特的人文精神底蕴,为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同时也启迪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在走出当代大学德育教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
  三是从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关系角度入手,在所查到的文献中,对于两者关系的论述更多地倾向于单向性关系,一种是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另一种是大学生德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其中第一种情况更多些。如,闫素娥(2009)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新探》,主要还是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邓宗文(2012)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则认为重视德育教育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十分必要的。少部分学者从二者的相互性关系进行研究,值得本文在今后研究中的借鉴和进一步深入。如于伟峰(2010)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
  王平川(2010)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现代大学教育的契合,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一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作用进行研究,如邓立、杨未(2011)认为: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对中华几千年文化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主流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加以重视的道德源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当前,对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方面出发,集中地反映在: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问题;教师队伍国学素质不高的问题;学生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的问题等。如刘淑霞(2011)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赵蕾(2011)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徐州工程学院为实证分析》中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文献不多,更多的学者仅仅关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于二者结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关注不够,本文期望能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梳理和整合,从而为提出相应的策略奠定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目前学者对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或策略关注比较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洋洋洒洒。如郑轶(2012)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途径探析》中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改善课程设置;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等三点策略。乔德阳、冷士良(2008)认为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遵循主体原则、创新原则、开放原则,并坚持接纳教育引导规范提升创新的六步走和两对接即做好课内课外的对接、做好校内和校外的对接。李昌武(2013)提出了开设国学必修课程,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宽国学教育渠道;培养国学教师队伍,营造尊师爱生风尚等实现途径。现有文献中关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对本文下一步的研究值得参考借鉴,但论述存在着针对性不强,论述过于宏观,指导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有待于下一步研究中特别关注。
  三、结论
  目前学术界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产生了一些成果,对后来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积累,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关注较少,仅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单向关系为切入点,从二者相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从可行性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做尝试研究。
  第二,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较为宏观,缺乏针对性(这也是由于问题研究不全面的结果),下一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操作性上做力所能及的研究。
  第三,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这一思想路径,也难以摆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存在的困境,如意识形态教育过重、教学方式过于单板等问题,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应该采用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摭探论文摘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文章从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势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三方面,对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教育论文问题是学习动力的起点,而头脑中不断生成问题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互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相邻学科关系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避免重复其他早发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犯过的种种错误。解决我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的社会问班主任德育案例的分析论文班主任德育案例的分析论文一个班主任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教育反思作为班主任的基本研究行为,其范围包括教育日记教育叙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课改至今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如果说课改前十年给普通一线教师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激情的话,那十年之后的课程改革已经重归原有的平静。课程改革的理念似乎不那么热烈了,而实际的教学则呈现出新旧浅谈互动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的运用学科论文摘要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极大的阻碍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则要求我们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通过讨论式小品表演体验式查阅式辩论式等互动式试析高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论文论文摘要高职大学生人数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使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进而也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在校略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的优秀论文小学生年龄较小,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加之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导致他们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对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这也给我们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化团队合作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关于如何激活课堂的论文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掌握语言,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以达到自觉提高语文能力,终身受益的目的。要到这种目的,我们必须向新建本科院校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探析论文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授课质量。高校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探索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课堂教
关于大小电网关系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日前见到某省电力公司老总谈实现全省电网统一管理的一件文字材料。文中所述,涉及到正确对待大小电网关系,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落实中央关于电力体制改革以及重视发展农村水电等部署的重坚持改革方向加快输配分开综合新能源论文(1)近据报载,某省电力公司提出所谓全省电网ldquo三统一rdquo(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或ldquo四统一rdquo(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这样的提法和打算,以及解析农业水利工程节能型灌溉系统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水平。而在农业发展中,离不开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这也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水资源缺乏,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浅析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水利工程是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农业生产问题的一类水利工程,不同的地域条件和气候条件所应用的农业水利工程各有不同,具有极强的系统性。为农业服务的水利工程主要有蓄水工程(包简析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一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1。1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业产生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出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以及防涝防旱等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浅议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为了实现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面对企业人才需求,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始终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创新和实践了一条主线二元主体两大简论基于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实施体系的构建旅客运输是现代交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客运输的目的是为人们进行经济文化等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出行条件。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骨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建立铁路专业人浅谈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宽口径交通运输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1。现代交通需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宽口径交通运输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作为交通冰电池联合循环冷电融错系统综合新能源论文2003年11月,由世界著名超冷技术公司mdashmdash美国瑷玛斯(Imux)公司与中国分布式能源技术推广机构mdashmdash群鹰公司组合团队正式提出将采用热电冷联产与冰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分析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了解的并不够深入,且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建筑企业应加深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以及控制的研究,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使用比较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更加合理的控制,以此保障工程能够在社会上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动态性的管理相对于静态管理,主要是在静态的投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