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宋书符瑞志的政治意图及价值研究

  《宋书符瑞志》为沈约新创的体例,该志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起自伏羲,终于刘宋,主要阐述该时间段内重要的文化、政治人物的出生、成长的非常经历;中、下卷起自两汉,终于刘宋,中卷专记各种重要瑞兽,如麒麟、凤皇(凤凰)、青(黄)龙及白虎、甘露等,下卷记述嘉禾、瑞鸟、小型祥瑞动物以及矿产异宝等。从体例安排看,三卷之间井然有序,依据政治、文化人物历史作用的大小编次,有严格的主次顺序。从史学史研究视角来看,《符瑞志》至少包含两个基本命题:一是主张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五行相生说),其目的在于证明政权禅让的合理性;二是为服务这一宗旨,沈约不惜笔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神话传说、神仙方术、天人感应及谶纬思想进行总结,并将它们附会于不同时期不同政治人物(一般是禅位之君或继位之君)身上。
  如何评价《宋书符瑞志》在史学史上的价值?长期以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以批评意见为主。如刘知幾称《符瑞志》徒以不急为务,曾何足云!陈振孙认为:《符瑞志》不经且无益,其赘甚矣。《四库全书总目》继承这一观点:八志之中,惟《符瑞》实为疣赘。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还有值得商榷和重新定位的必要,理由有三:第一,要考虑到《符瑞志》撰写的社会背景以及沈约借此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第二,未能深入发掘该志在神话学、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方面的独特史料价值;第三,《符瑞志》前承五行相生哲学思想,后启《魏书灵征志》、《南齐书祥瑞志》,在历史编纂方面有一定影响。
  一、沈约与《宋书符瑞志》的创立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于宋文帝统治时期,卒于梁武帝萧衍当政时代。他远溯自己的祖先至少昊金天氏,有昔少昊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云云。从东汉沈靖开始,沈约祖辈代代为官,而且有家学渊源,到东吴时达到兴盛。东晋建立后,吴兴沈氏成为举足轻重的门第,时称江东之豪,莫强周沈。沈约的祖父沈林子为刘宋的开国功臣,其父沈璞童孺时,神意闲审,有异于众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史籍载沈约少时即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减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沈约一生历仕宋、齐、梁三代,参与诸多政治活动并结交有关权贵人士,形成一套自己的政治理念,这是《符瑞志》创立的思想基础。宋时沈约曾官至尚书度支郎,掌军国财务及会计。齐代宋后,齐高帝萧道成很看重他的才华,命为嫡皇孙萧长惫的记室,兼襄阳令。这是他接触上层统治阶级及皇家藏书的重要契机,此后萧长惫被立为皇太子(即文惠太子),太子入居东宫后,沈约遂被任为步兵校尉,管书记,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
  沈约还与竟陵名士王融、谢朓、范云、任昉等一起,被当世号为得人。在竟陵王府中,他结识萧衍,此时萧衍已掌握军政大权,位高权重,早有篡逆之意,但苦于没有托词,沈约揣知后,即发表一段极具奉承意味的言论:今童儿牧竖悉知齐祚之终,且天文人事表革运之征,永元以来,尤为彰著。谶云:行中水,做天子。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他从天心(即所谓天命)、人情(即民心向背)两方面分析萧衍该当称帝,而天命、民心是古代天人关系的核心,也是政治人物博取权力合法性的最基本依据。沈约进一步结合萧衍集团的政治现状,分析当时的政治局势,认为若天子还都,公卿在位,则君臣分定,无复异图。最终帮助萧衍下定代齐自立的决心。以天命、民心、现实三者分析萧衍称帝的状况,表明沈约不仅深悟古代帝 王称帝的历史条件,而且善于准确把握时机,深切领会萧衍心理。以上表明,沈约不仅是一名学者,还是一名政治谋略家,他对天命、人事之关系的认识,是他创立代表天命却服务于君王的《符瑞志》的重要基础。
  据史书记载,沈约于南齐永明五年(487)开始撰修《宋书》,他依据何承天、徐爰等人旧作,以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纪传70卷,其他八志30卷为后来续成。有学者根据《符瑞志》改称鸾鸟为神鸟,是避齐明帝萧鸾的讳,推断其成书当在齐萧鸾称帝(494)之后,甚至在梁武帝继位(502)以后。据时间推断《符瑞志》属于沈约亲撰无疑。《符瑞志》志序中如是解释其撰写的缘由:
  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祯符,欲使逐鹿弭谋,窥觊不作,握河括地,绿文赤字之书,言之详矣。爰逮道至天而甘露下,德洞地而醴泉出,金芝玄秬之祥,朱草白乌之瑞,斯固不可诬也。若夫衰世德爽,而嘉应不息,斯固天道茫昧,难以数推。亦由明主居上,而震蚀之灾不弭;百灵咸顺,而悬象之应独违。今立《符瑞志》,以补前史之阙。
  显而易见,沈约认为历史上的圣王都是天授神命的结果,是所谓天道对人事监督的体现,即使有时衰世嘉应不断,震灾之年百灵咸顺,那也是天道太过深邃,人的认识有限的缘故。沈约对符瑞之应的服膺,使他在讲到其他志书时均追述前史,而唯有写到《符瑞志》时陈述了撰述理由,这固然是因为该志的撰写无前史可循,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试图通过这种论述揭示其撰述在补前史之阙方面的价值。
  二、《宋书符瑞志》的政治意图
  沈约所处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决定了沈约撰述《符瑞志》的思路与动机。《符瑞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图,这既表现在三卷主次分明的排列顺序上,也表现在具体内容方面。如上卷陈述人类历史上天命所降的圣王身上的各种符瑞,包括他们不同寻常的出生经历、相貌以及行为等;中卷专记瑞兽;下卷记载奇珍稀宝、矿产河水等(它们在历史上均被认为是祥瑞的事物)。上中下三卷所撰述的符应内容,主要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定,如圣王之中以开国之君和继位之君为重点,其他人君则以功勋多寡为序。
  在《符瑞志》上卷中,沈约将刘宋的王朝史追溯至传说中的太昊帝伏羲氏,目的在于证明两个命题:一是以五德终始说为主线,阐述禅让的合理性,为刘宋政权禅自晋代的历史事实披上合法的外衣;二是大力宣扬天人受命思想,将天命与历史演进联系起来,拒绝一切具有革命性质的反叛行为,赞成贫穷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为了证明这两个命题,沈约给传说中的伏羲直至刘宋诸帝分别涂上神学色彩。这些神秘思想,主要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神话传说、图谶异闻、道教及佛教思想。那么,沈约为什么要竭力为上古圣王的权位寻找神学根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现实着眼,维护刘宋政权,论证它的合法性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此,《符瑞志》采用刘歆的五德终始说作为解释历史演进的基本方式。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解释历史发展演变现象的系统。战国至秦汉之间,五德终始说先后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二者在解释某些重要王朝德属问题方面的观点截然有别:第一种是以战国时期齐人邹衍为代表的五德相胜说,即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序解释自黄帝以来历史王朝的更替情况;第二种是以西汉刘歆为代表的五德相生说,即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解释自伏羲以来历史王朝的统序。这两种类型历史统序说的形成,与倡导者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直接相关。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伐不断,周天子的权威全然不存,政坛上的新贵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就必须为自己的暴力夺权行为赋予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新旧相革、五德相胜便成为最为恰当的理论依据。五德相胜说虽肇始于战国时期,但真正获得强大生命力却在秦汉之后,原因是秦、汉政权的获得都是付诸暴力(而非禅让)的结果。该学说以属于土德的黄帝为中国历史的开始,将大禹(夏)、汤(商)、周、秦、汉分别归为木、金、火、水、土。按照五德相胜说,中国历史的发展自黄帝之后总是后代胜于前代,并借汤武革命式的暴力手段实现政权的轮换。换句话说,就是以暴力手段推翻前代统治,以新的家天下取代旧的家天下。相反,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则以五行相生为基础,认为中国历史以伏羲氏为开端,伏羲氏是木德,汉为火德,汉代是直接继周而来。
  刘歆之所以没有采纳当时既有的邹衍五德相胜说而创立新的五德终始说,是因为当时王莽已经通过虚伪的所谓禅让方式,从刘氏家族手中夺取天下,建立新朝。根据现实需要,他便力图以这套学说证明新朝禅汉而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自然结果。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刘歆构建这套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其政治动机就是服务于汉新禅让的需要,因为禅让,所以相生;如果革代,则是相胜历史上的尧舜禅让,变成了现实中汉新禅让的样板。很明显,《符瑞志》所反映两汉以前的历史统治秩序,是刘歆五德终始说的翻版。
  与刘歆五德终始说止于前汉不同,《符瑞志》将其进一步发挥并延续至刘宋。至此,作者的用意就很清楚了:刘宋王朝是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自伏羲以来政治统治秩序更替中天命传递的结果。在中国古代,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必然要改正朔,易服色,即根据五德归属确定自己有别于其他王朝(尤其是前朝)的历法和颜色,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进而证明自己的统治是顺天应人的义举。《符瑞志》也是如此,它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论证刘宋禅晋的合理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当时的政治人物在攘夺政权过程中多以禅让为旗号,尽管盛名之下所掩盖的都是真夺权、假禅让的蝇营狗苟之事。为了论证禅让是天命所归,沈约长篇引用班彪的《王命论》:
  帝王之祚,必有眀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若然者,岂徒 于天道哉,又不睹之于人事矣。
  班彪的《王命论》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旨在宣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人生理念,《符瑞志》将其引用的目的则在于证明政权归属是由上天决定的,其他人只有服从罢了。
  刘宋政权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从地域上讲,存在南北交锋、互争正统的斗争;从民族关系讲,诸多民族政权并存,强烈地冲击着汉族为主的统治秩序;就统治阶级内部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斗争。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武帝世贫贱,崩后犹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赵翼说:江左诸帝,乃皆出自素族。宋武本丹徒京口里人,少时伐荻新洲,又尝负刁逵社钱被执,其寒贱可知也。齐高自称素族,则非高门可知也。梁武与齐高同族,亦非高门也。陈武初馆于义兴许氏,始仕为里司,再仕为油库吏,其寒微亦可知也。其他立功立事,为国宣力者,亦皆出于寒人。今人李小树也认为,刘裕以军功起家,由布衣而登上王位,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刘宋政权的创立者虽然出身寒门,但当政未久便出现激烈的内部权力斗争,以致骨肉相残事件频繁出现。总之,无论从中国南北对峙的大局势看,还是从偏于南部且出身寒门、内部斗争激烈的小范围看,刘宋政权都需要积极为其政权的合法性寻找外衣。《符瑞志》开篇就讲: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龙飞指天子出现,即将称帝,九五指帝位,言外之意是帝王或继位者是伴随着天人感应、受命之符而出现的,不是个人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刘宋政权内外交困的矛盾局面更需有神学外衣的庇护,这种对政治的关心和人们普遍的对君权神授的信仰决定了《符瑞志》具有较强的政治意图。
  《符瑞志》另一明显的政治倾向是以刻画感生、异貌、超时出生和天降符瑞等方式,将传说中的圣王与现实中的君王神话化,以凸显后者的社会地位。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宋书》的天文、符瑞、五行的三志,以十二卷的篇幅,集相法、星占、望气、阴阳、灾异、符命、图谶、僧谶等神秘记录的大成,总的目的不过在企图证明皇权神授、天命有数。《符瑞志》所论关键人物皆有感生神话,如伏羲氏:母曰华胥。遂人之世,有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于成纪。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孕。商祖契:高辛氏之世妃曰简狄,有玄鸟衔卵而坠之,简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汉高祖刘邦:雷电晦冥,太上皇视之,蛟龙在其上,遂有身而生季,是为高帝。暂且不论这些神话是源自什么材料,但很明显的是,沈约将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附于这些人物身上,目的依然是在论证王权神授。这些人物不仅有非同寻常的身世,而且有与众不同的相貌,如伏羲,蛇身人首;黄帝,弱而能言,龙颜;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等等。
  总之,《符瑞志》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它以刘歆新五德终始说为基础,以神化主要政治人物为手段,旨在论证禅让是自古以来历史演进、王朝更替的唯一方式,任何个人或政治集团都不要妄想逾越上天旨意而另有他图。
  三、《宋书 符瑞志》有关社会史与自然史的记述
  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当时价值与超时价值的统一:当时价值是指它在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影响,是在与同时代其他历史现象的关系中确定的,应该贯彻历史主义的原则,评价时不能离开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条件;超时价值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原则,这不仅是因为评价时不能摆脱认识者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的影响,还因为只有在总的历史运动过程中才能确定其价值意义。这一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全面认识《符瑞志》的价值,同样应考虑它的当时价值和超时价值。
  (一)具有一定的社会史史料价值
  一般认为,社会史就是除去政治的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文化活动、宗教信仰、民族交流等。《符瑞志》虽说旨在论证刘宋王朝的合理性,但透过其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丰富的社会史信息。
  经统计,《符瑞志》上卷主要记载30个左右重要人物的传说、神话、图谶符应,其中绝大多数是文化英雄或开国之君。文化英雄是指对人类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据美国出版的《韦氏大辞典》中《文化英雄》条目,文化英雄通常被认为是传说人物,常以兽、鸟、人、半神等各种形态出现。一个民族常把一些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来源等最基本的因素(诸如各类重大发明、各种主要障碍的克服等)加于文化英雄的身上。按照这一解释,我国史前时代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以及春秋时期的孔子等人,均属文化英雄的范畴。《符瑞志》对历史上围绕这些人物而形成的符瑞感应思想一一进行了整理综合。其上卷所涉及的文化英雄和开国之君的符瑞标志主要集中于感生、异貌、圣德、天降符应等四个方面。如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黄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说明传说中的黄帝是感电而孕,此处的二十五月应是怀孕日期。这些材料为我们今天研究思想史、神话史、民俗史等学科提供了帮助。如对于神话史研究,不仅涉及感生神话、异貌神话、相术神话,还讲到一些特殊现象,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神话的丰富性,还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神话政治化的特点。
  (二)关于自然史的若干记载
  《符瑞志》将人们对君王的愿望与希冀寄托在动植物身上,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古代社会人们对君王德行的种种要求。将心声寄托在动植物身上,使自己的心灵找到某种安慰与寄托,易激发人们崇拜有德之王的情绪。在有宗教的国度里,人们会将这种愿望寄托在虚拟的天国世界里,而在现实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们心目中的圣王也是现实中的人间帝王。人们将现实存在的抑或虚拟的精神世界赋予生命意义,将其神意化,并将其与现实中的某人(一般为在位君王)联系起来。
  《符瑞志》中、下卷中共记载35种动物、7种植物、3种自然现象、19种矿产奇宝,这些动植物、自然现象和珍奇物异被认为是符瑞来临的标志。其中凡不确定存在的物象常冠以见、以闻等字眼,凡可能存在的常用以献等字眼。如:晋元帝太兴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见豫章。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黑龙见玄武湖北,苑丞王世宗以闻。太康十年五月丁亥,白雀见宣光北门,华林园令孙邵获以献。显然,麒麟、黑龙是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虚幻动物,它们的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一起的表现。《符瑞志》在记载方面有时也采取谨慎态度,如白雀被认为是王者爵禄均则至,但对它的外形没有任何描述,应该是古时的一种被认为是祥瑞的雀。
  通过该志我们看到,史家所记载的物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真实存在的(如白雀、白虎、白麞、白兔等);一种是虚构出来的,如麒麟、凤皇、黄青龙等。《符瑞志》记载的基本方式只是在位皇帝的年号加上物象,并没有具体的征应事件,明显不同于《五行志》。《五行志》基本都有征应关系和史家的解释,而《符瑞志》则只是简单地记录而已,不过在今天看来,它也有自然物种史的研究价值。
  综上,《符瑞志》是南北朝社会特殊政治文化氛围下的产物,是一种基于政治诉求上的另类表达,它和刘宋王朝的江山社稷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和撰述者自身素养及政治要求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历仕宋、齐、梁三代的史学家沈约,在书写历史时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具言之,他试图通过史学的借鉴功能,提出当世危机的解决之道,以书写历史之名行反映现实政治之实。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堪称2012年最火的纪录片,为什么此片能够引起全民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内容贴近生活,直击观众内心的是在人与人冷漠隔阂的今天体现出来的一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本文将着重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社会价值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黑格尔在谈到中国的孝敬问题时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孙中山先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新时代影响,并强调要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探索现代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当前,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要深入挖掘和世界历史与世界和平陈衡哲世界历史观初探一hr为此,陈衡哲在西洋史中阐释了三个遏制战争的方法。首先,摒弃狭隘观念和阴暗心理。在对历史进行总结后,陈衡哲认为贪欲和仇恨是导致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谈到上古时期游牧民族对农耕以古罗马帝国和清代为代表分析中外古代民族研究的不同中外古代民族研究有各自的特点,下而我们就以古罗马帝国和中国清代民族研究为例,从研究重点研究广度研究口的和研究态度方而来分析中外民族研究的异同。1。1研究重点古罗马帝国民族研究的重点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战略与对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构成综合竞试析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论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传统文化论文摘要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中,价值观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价值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来现阶段对疯癫的认知与嘉约翰贡献的文献综述一对疯癫的认知与是否建疯人医院的争论精神病至今仍是医学界一个难解之谜。19世纪美国传教士嘉约翰1在广州从事医疗教育活动,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常会遇到疯人的病症。他同情疯人的境遇,为此总浅谈中国民本主义演绎民本主义是指站在民众立场上,维护民众利益反映民众意志的思想主张,即以民为本位,把民看作国家根本。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关于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论文1系统规划与管理目标11教学计划与任务学期开始实验室上报教学计划,机关审核批准后下达本学期的实验任务,作为实验教学实施的重要参考。具体包括(1)教学计划上报审批实验教员在实验教学信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意识价值观等的培养,为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和熏陶,从而使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摘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是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性课程活动,这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同时,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处于开发阶段,一旦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关于供应链协同动因及途径论文摘要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理论认为协同的主要动因有系统自组织自然选择和协同基因。供应链系统与生态学系统存在着相似性,分析生态位k选择以及演化博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文企业的成本管理包含着成本的预算。分析。考核。核算与控制等方面,在企业的运营进程中起到控制与管理成本的作用,是保证企业长足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以下是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管理的优化分析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整体管理观念有效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教学管理优化要落到实处,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新形势下高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论文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中之重。本文讲述基于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新时期提高医保基金管理的效益对策论文摘要医疗保险是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医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现状,然后指出医保基金无效支出的原因,最后阐述了提高管理效益的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医保基金无效支出管谈美术教育论文美术教育,亦称美术教育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下面一起来浅谈美术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也在进行,美术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学评分规则量表在科学小论文评价中酌应用的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评分规则量表对研究性学习的科学小论文相关信息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翻转课堂在内科学实训课中的应用构想论文近几年,教育界掀起了翻转课堂中国热1,其应用了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前传授加课上内化,将上课的有限时间转移。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反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是放之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