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分析心灵哲学视野中的自我观

  自我问题是西方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在长期的探讨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自我理论。在近代,自我问题最先由洛克提出并论证,后经莱布尼茨、休漠、康德等人的反复争论和批评而成为近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伦理学关注的一个重点。可以说,自我问题是最受哲学家们关注的、被讨论最多的,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在当代,对自我问题的探讨,既有对以往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继承与发展,又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变化。前者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的探讨继续与同一性这一传统的形面上学问题的研究交织在一起,也就是把自我问题主要看作是人格同一性问题,进而再把人格同一性问题作为同一性问题的一个个例来探讨。后者则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重视对自我的语言分析,反对直接的、笼统的使用自我这样的词汇,而是通过增添修饰词的方法得到大量的关于自我的变种词汇,比如,叙事自我、概念自我、具身自我、经验自我、表征自我等。这使自我的研究更加精确化和具体化。二是把对自我的研究与对意识和感觉经验的研究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自我意识和自我感的研究来推进对自我本质的认识,甚至有些学者把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就视作是对自我本身的研究。三是受到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主义的影响,对自我的研究表现出一种将自我自然化倾向。这表现在,一些心灵哲学家反对对自我的神秘化和二元论解读,要求对自我进行完全科学的说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西方心灵哲学逐渐分化出比较心灵哲学这一分支,很多心灵哲学家们开始在东西比较的框架下探讨自我问题。弗拉纳根、阿尔巴哈里、德雷福斯、扎哈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既是国际知名的心灵哲学家,又对佛教的心灵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对自我问题的研究上,他们无一例外地用心灵哲学的术语、概念、方法分析佛教的自我观念、无我原则,并将之作为主要的比较项与西方哲学的自我理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这些哲学家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否认实体性存在的自我,把自我看作构造和幻象,并非佛教哲学所独有,西方哲学的主流观点和佛教在自我问题上殊途同归,同样否认自我的实在性,坚持主张无我,认为自我仅仅是人们构造的产物。
  一、佛教的无我与立我
  众所周知,佛教以坚持无我原则著称,诸法无我在佛教的三法印中被视为印中之印,因此是否承认无我乃是佛教与非佛教最明显的判别标志。尽管佛教内部宗派众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佛教诸派在无我这一原则性问题上并没有实质差异。事实上,导致佛教内部宗派分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我见,即对我进行破斥和否定的见。质言之,佛教的无我见就是要把我作为破斥或否定的对象,进而达到其特殊的价值诉求。
  佛教的无我原则在操作上带有典型的解构主义的特点。这表现在,无论是为一般人所执著的、认为理所当然存在的我,还是佛教以外其他一切理论学说所要关注和研究的我,都恰恰是佛教所要破的对象。佛教对所有这些我采取的都是一种欲破先立,立之而后破的策略。也就是先假设这些我存在,并对之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再一一破除。所以,要弄清佛教所说的无我,就必须先弄清佛教各宗派所要破的这个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即佛教的自我观念是什么样子的。一般而言,佛教所谓的无我有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分别,与此相应,所要破或者无的这个我也有人我和法我的分别。西方哲学对无我的研究只涉及到佛教所说的人无我这一部分,面对法无我则完全没有涉及,所以在此我们也只考察佛教所说的人我。
  佛教的人我就是佛教诸派对于人们所能用到、想到的我的诸种意义的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总结。就类别而言,不同宗派对我的分类又有不同。如南传佛教将我分为两类,密宗的《圆觉经略注》则将我分为四种类型,而《宗镜录》则将我分为六种。这些分类标准不一,内容繁杂,但其基本的思路是依蕴解我,即根据与诸蕴的关系对我进行分类和对照:把身体和对身体的感觉作为色蕴,其他一切心理的东西作为受想行识诸蕴。因此,我的由来便与五蕴密切相关,或者是五蕴即我,或者是我有五蕴,或者是五蕴中有我,或者是我中有五蕴。如《杂阿含》卷一第2经佛言见有我者,一切于此五受阴见我,即是说众生所见的一切自我都不出五蕴,我是从五蕴中生起的。在此我们参照法尊法师在《四宗要义讲记》中的方法,按我与五蕴的关系,把人我分为四种类型:离蕴我、即蕴我、不即不离蕴我和以自性为所执的我。
  离蕴我是我们一般人所体认并承诺的自我,在佛教这里又被称作凡夫妄计我或者神我。这种我的特点是常住、单一,有支配作用、统一性和自在性。佛教诸派都否认这种我的存在。即蕴我和不即不离蕴我的分歧主要是由对我、自我等语词名实关系的不同判断所引起的。如主张设立不即不离蕴我的正量部和犊子部注意到,不管是佛经还是人们在日常语言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我、我的、我们等,既然佛和世人都说我,就有必要立此。这个我既不能离蕴独立,又不是那个即是诸蕴且支配诸蕴的我,这就是佛教著名的不可说我。与佛教其他诸派不同,这两派认为不即不离蕴我是实有的我,不应否定和破除。与此相反,主张即蕴我的诸派认为,这个作为语词的我只是空洞的名相,没有实在性,是为了使用上的善巧方便而假立的,但假必依实。或者说依于实法而必有假我。至于假我所依赖的实法到底是什么,各派亦有不同解答,大体包括内识相续、阿赖耶识和第六意识等,此处不再展开。第四种以自性为所执的我是应成派的主张,它认为人无我和法无我所要无的我,既不是个别的蕴也不是作为整体的五蕴,而是所执五蕴诸法的有自性,以此自性为所执才有人我法我的差别,所以佛教和世间所说的一切我都是依蕴假立的假设。这个假我在我们的语言中是有存在地位的,只不过是没有自性罢了。法尊法师认为对于人我所做的上述四种类型的分类具有次第性,第四种说法可以涵盖前面的三种说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在对一般人所具有的自我观念进行破斥之后,佛教还辩证地安立了它自己所承认的我。佛教立我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佛教认为,人身上虽然没有众生所执着的那种假我,却存在着世间学说所没有发现的真我。这种真我虽然人人皆有且须臾不离,但却是需要通过佛教特有的实践活动才能接触到的现象学事实。因此,在破假我之后立真我是如实认识人类心灵的需要。二是因为,一味破我而不立我,既会导致很多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无法得到解释,也会使佛教自己主张的因果学说和涅槃理论难以自圆其说。比如,人身上客观存在的人格同一性和认识统一性,都要求有一个我为其提供依据。由此,佛教所立的我实质上包括两种意思。一是佛教用来说明涅槃德性和万物体性时所说的我,亦称大我,比如作为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中的我,或者在做真妄之别时等同于真心的真我。二是为了语用的方便而假名施设的我,亦称小我。比如佛教经典中常说的如是我闻的我既是如此。
  二、佛教自我观念的心灵哲学解读
  佛教关于自我的思想,早在17世纪就传播至欧洲,并对休漠等人关于自我的思想产生过影响。但是,自康德、黑格尔以来,西方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贬低和蔑视东方哲学的倾向,所以佛教的自我思想虽然经常在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中被提及,却很少能够作为一个正式的比较项与西方关于自我的思想进行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比较。这种情况在近些年,随着西方心灵哲学遭遇发展的瓶颈和危机而逐渐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心灵哲学家开始反思西方哲学的西方中心论等错误倾向,并重新审视东方哲学,以期从东方哲学中找到医治西方哲学问题的良药。弗拉纳根、阿尔巴哈里等一些具有远见的、对佛教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家都认为,对自我和意识的求真性研究虽然不是东方哲学的主流,但仍值得重视,因为它们不但能够拓展西方原有的研究视野,而且还能够为心灵哲学研究增添新的素材和课题。但是,他们在进行比较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或者描述性地把佛教思想纳入到自己的比较视野当中,而是对佛教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极具当代西方心灵哲学色彩的重构和解读。这表现在,他们对佛教思想进行重构和解读时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进行文字上的翻译,即用现代人熟知的西方心灵哲学的话语体系重新解读、甚至创造性地重构佛教的相关哲学思想。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是在自然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对佛教思想进行甄别、选择和改造,即将佛教自然化。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丝毫不掩饰对佛教的这种企图,并纷纷用分析的佛教、自然化的佛教、佛教还原论等为自己的理论冠名。比如弗拉纳根就认为,如果能够将佛教当中那些迷信的、超自然的东西抛弃掉,剩下的就是一种伟大的哲学思想。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从佛教这样一种古代的、全面的哲学中剔除那些迷信的把戏,从而得到一种对于二十一世纪那些具有广博科学知识的世俗思想家们有价值的哲学呢?
  对于佛教自我和无我观念的研究,他们的总体思路是,先从佛教典籍(如《杂阿含经》、《相应部阿含经》等)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自我问题的论著,进而用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的名相概念对之展开分析和解读,最后在心灵哲学中对这些论述进行定位。所以,他们对佛教经典的解读明显带有现代解释学的性质,而且在这种研究方法的影响下,受到他们解读的佛教不再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原汁原味的佛教,而是带有了强烈的分析哲学和自然主义的色彩。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阿尔巴哈里的著作《分析的佛教:自我的两重幻象》对佛教自我观念的解读最有代表性。阿尔巴哈里对他人经验自述的美妙涅槃状态感兴趣,把涅槃与有我和无我的研究结合起来。她认为研究涅槃的方法有三:一是进行佛教的涅槃实践;二是借助仪器在实验室中再现涅槃的心理状态;三是作者自己所主张的方法,即不做预设,用分析哲学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涅槃的可能性。当然她并不肯定涅槃实际存在,而只是从模态的角度出发,把涅槃当作心灵哲学的一个主题来对待。她认为这种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对涅槃之可能性的认真研究尚未进入分析哲学的主流,尽管这对于心灵的形面上学意味深远,假如涅槃是可能的,那么它意义重大。
  阿尔巴哈里通过她对佛教的分析和解读指出,佛教对自我进行了颠覆和解构,其出发点是对自我和自我感进行了区别。自我感即是对自我的假定,它传递的是一种主观经验,借用内格尔的话说,自我感即是:从第一人称视角来看,具有或者经历对的一种一般的有意识经验,像是什么样子。所以自我感是我们人人都具有的一种真实的感觉,而非幻象。在佛教看来,我们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个体的自我,这是一种幻象,而在达到涅槃之前,我们都一直被束缚在这一幻象当中。只有在达到涅槃之后,这种束缚才会被抛弃。
  区别自我和自我感对佛教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种区别使我们认识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在本体论层面上,自我感广泛存在,而自我本身却不在。广泛存在的自我感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我实在;而自我本身并不存在,则意味着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实在以使大多数人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一个自我实在。拥有对的感觉并不一定需要存在。换言之,佛教否认作为实在的自我存在,而是主张无我原则。阿尔巴哈里认识到,尽管体现在佛教经藏中的无我原则更多的是一种离苦得乐的策略,而非一种本体论上的断言,但他还是按照西方哲学的做法从本体论视角对无我原则进行了探究。这一探究要回答的问题是:佛教否认其存在地位的这个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界定它?如果没有自我的话,自我感又从何而来?佛教经典并没有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回答,而阿尔巴哈里认为自己要通过对佛教的解读并在心灵哲学的帮助下回答这些问题。
  通过对经藏中关于自我论述的分析,她认为,自我感是通过主体对诸蕴的假定而产生的:主体把各种不同的蕴假定成是我(因此蕴就与我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或者假定成是我的(因此蕴就属于我)。所以,由五蕴所导致的自我感,就类似于由贪所导致的苦一样。所以,佛教所关注的自我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怀藏贪欲的一般人、平凡人认为自己所是的东西。归根结蒂,平凡人认为自己所是的这个自我,是一个拥有者。正是我们作为拥有者的这种自我感才导致了苦。对蕴的拥有就是这种拥有者的一种主要表现。而佛教的实践就是要消除拥有者的这种印象。
  按照《杂阿含经》的说法,要成为拥有者就是要进入与它物的归属关系当中。为此,她区别了三种归属,即视角归属、占有归属和个人归属。视角归属即是一个主体在视角上拥有某物,也就是说,该物即客体要以某种方式向该主体显现,而不向其他主体显现。所有私人的现象,例如思维、意向、知觉、感觉在显现给一个主体时,都是被这个主体在视角上拥有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主体的我,从我的视角观察它们。例如,对于树这样的客体,在视角上被拥有的不是这棵树,而是这棵树通过相关的感觉输入(视觉、听觉等)显现给主体所用的特定方式。如果客体以这种方式向主体显现,并因此被看作是我的,那么,与该客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主体就可以被称作是视角的拥有者。占有归属是指一个主体在占有的含义上拥有某物,也就是说,客体因社会约定而被看作是属于主体的。例如,对衣服、房屋、金钱的归属都能算作此范畴。个人归属涉及到把经验、思维、行动等占为己有,把自我确定为它们的个人拥有者,它们要么被看作是我的,要么被看作是我的一部分。佛教在论述自我观念时所讲的归属仅仅是个人归属,它暗含在人们对自己身心的普遍态度当中(即诸蕴的和合)。在个人归属的情况下,当一个主体把某个东西确认为其自身或其自身的一部分时,自我感也就随之而生。换言之,个人归属感所具有的我的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正是个人归属导致了自我感的产生。
  视角归属和个人归属经常一起出现,一般人只要有对身和心诸方面(即蕴)的视角归属,就会产生对这些方面的个人归属,自我感也就产生出来。因此,西方哲学并没有认识到视角归属和个人归属的区分。而佛教则强调了这种区分,并通过对个人归属的分析揭示了自我感产生的原因。例如,佛教所描述的阿罗汉就不具有对蕴的任何归属,因而不具有个人归属,但阿罗汉并没有丧失在视角上拥有对象的印象,即视角归属。
  通过对佛教自我观念的心灵哲学解读,阿尔巴哈里总结了佛教所描述的自我:自我被定义成是一个有限的、追求快乐/规避痛苦的见证的主体,该主体是个人的拥有者和有控制力的自主体,是统一的、非构成的,既具有即时的、不破不易的显现,又具有长期的持久性和不变性。这种自我,佛教认为,是我们或者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自己所是的东西。但是,这样一种自我实在在佛教看来是否存在呢?在佛教看来,对于作为这样一种实在的感觉或者假定,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实在本身,即我们条件性地认为我们本质上固有的这个自我,在佛教的本体论中是没有存在地位的。佛教通过八圣道的实践所要抹去的也不可能是这样的自我,因为它原本就不存在。
  三、西方哲学与佛教自我观念的殊途同归
  对自我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期的研究中,西方哲学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自我理论。问题在于,就自我问题展开西方哲学与佛教的比较研究,首先要弄清西方哲学中是否存在着一种一般化的或者占主导性的关于自我的观念。如果存在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西方哲学的这种一般化的自我观念与佛教的自我观念展开比较,这样一来双方的比较也就简化成了整体性的、一对一的比较。阿尔巴哈里、德雷福斯等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分析、总结性的工作,他们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关于自我的描述进行梳理和分析。这些哲学家包括笛卡尔、休漠、洛克、赖尔、丹尼特、弗拉纳根和威廉詹姆斯等。结果他们发现,尽管每一个哲学家都只能描述了自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如果把这些描述进行整合形成一幅关于自我的整体画面的话,人们就会发现,西方哲学中确实具有一个关于自我的一般观念,西方哲学不但在现象上对自我做出了与佛教相同或者类似的描述,而且最终以不同的方式对他们所描述的这种自我做出了否定。
  阿尔巴哈里对西方哲学和佛教在自我描述上的共性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我们条件性地把自我当作是主体,该主体承担了五种角色并分别具有相应的属性。一是经验的知道者、观察者、见证者,以及注意的来源,其属性是有意识的、心理的和可觉察的。二是思维、知觉、经验、身体、人格的拥有者,其属性是有界的,即其同一性在本体论上是唯一的。三是行为的主体或者发起者,即行动和意志的来源,其属性是统一的、个别的、简单的。四是思维的思考者和发起者,其属性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五是快乐的追求者,其属性是非构造的。总而言之,我们一般人所谓的自我在本质上,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不破的经验主体,它具有个人化的界限和视角。对自我的这些功能和属性的描述是西方哲学和佛教共有的,是东西方在自我描述上的一种趋同和相互印证,它也从一个方面验证了,佛教所主张的对自我的假定是人所共有的,而不只是佛教传统中所特有的东西。
  西方哲学对自我进行的描述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对可知的、有意识的主体和被知道的客体进行了明确区分。这一区分对于西方的一般自我观念而言是基础性的。形象地说,主体可以被看作是一颗沙粒,而自我则是由这颗沙粒逐渐形成的一颗珍珠。在此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各种功能(如观察者、拥有者、行动者)和属性(如有意识的、统一的)的整合,变成了所谓的自我。而这些角色和属性原本只是和主体绑定在一起的。自我是一个相对于经验对象的主体。这个主体描述的是通常所谓的自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第一人称视角的内在位置。主体仅仅只是通过大量的知觉和认知样式来观察和见证对象。阿尔巴哈里用见识一词来描述这种纯粹的观察要素,认为它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共有的东西。而客体这个词描述的是任何有可能被一个(见证的)主体注意到的东西,如思维、知觉、树木、身体、行动、事件等。
  在自我问题上,西方哲学和佛教尽管结论一致,即都认为自我不是实在,而是幻象,但它们达到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路径却大不相同,这主要体现在它们对作为构造和幻象的自我所作的分析上。比如,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哲学家认为,被归因于自我的很多属性完全是被构造出来的,而佛教则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非构造的。佛教从其本体论出发,反对和拒斥自我实在,但它并不反对和否定被归属于自我的种种特性。比如,在谈到人格同一性时经常被提到的统一性、不破不易性等。只有这些属性的印象由于错误地被归属于一个有界的、个人的拥有者而被曲解时,佛教才把这些特性看作是构造的。例如,当见证所固有的不破不易性与一个有界的自我印象结合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印象就不仅是即时同一性的,而且是长期同一性的。这个长期的同一性就涉及到曲解,这样一来,同一性(就像自我一样)成了心理构造。而其不破不易性的核心方面,即瞬间的有意识持续,则是由见证带给自我感的东西,并不被看作是心理构造。这就与西方哲学比如休漠的说明完全不同,因为这个同一性的印象,即自我感,并不完全根植在一种无常的本体论当中。此外,西方哲学和佛教对自我缺乏实在性的认定是根据不同的形面上学标准做出的。按照佛教的形面上学,对自我缺乏实在性的说明与涅槃联系在一起。但是,涅槃在西方哲学的形面上学体系中没有一席之地。所以,尽管西方哲学也否认自我实在,但它依据的往往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形面上学标准。
  在近代,洛克、休漠、帕菲特等人通过著名的束论否认自我的实在性。休漠作为西方哲学坚持无我立场的先驱人物,他的作品经常被用来与佛教的无我原则作对比。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在最近几十年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本体论变革之后,大多数哲学家都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如取消论、同一论、还原论、解释主义等得出了与佛教一致或类似的结论:自我在总体上是被构造出来的,是幻象。但对于自我如何被构造出来,他们却提出了一种与佛教完全不同的理论。比如,他们把同一性、不破不易性等自我的属性选作他们证明自我不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把这些属性本身完全看作是被构造出来的,是幻象。如弗拉纳根所说:下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认为在所有的有意识经验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我,而且这个我正是自我的核心,我们的意识控制中心,所有行动和计划的源头。他还说:心灵的我是一个幻象,这个幻象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自我、自身和我来组织经验、引起行动,并说明我们不变的人格同一性,另一方面,作为经验之流。如果这种看法是误导,那么更高明的见解是什么呢?那就是,存在的是而且只是经验之流我们是无我的。丹尼特同样明确地要求消解自我的实在性。他认为:无论在我们的大脑里面,还是在我们的大脑外面,有一个控制我们身体、运转我们思维、做出我们决策的实在吗?当然没有!这样一种看法要么是经验主义的白痴(詹姆斯的教皇的神经元),要么是形面上学的头(赖尔的机器中的幽灵)。
  阿尔巴哈里用一个实例来说明佛教对无我的说明和典型的西方说明之间的不同。比如,两个人都梦到刺耳的声音。这个刺耳的声音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构造的,都是思维、想象等作用下的一个现象的内容。假如第一个梦是由闹钟的声音杜撰而成的,正是闹钟的声音给了这个刺耳的声音(作为现象的内容)其刺耳的质。这里的这个尖锐刺耳,是在独立于梦的闹铃声的作用下产生的,就此而言,尖锐刺耳本身并不是心理构造。只有当这个尖锐刺耳在梦中被归因于刺耳的声音,并由于这个假定而被曲解时,它才是一种构造。假如在第二个梦中,这个刺耳的声音并不是由闹铃杜撰而来,而纯粹是做梦梦到的。那么,归因于这个声音的尖锐刺耳,连同这个刺耳的声音本身,就都是一种心理构造。所以,在闹钟作用下产生的这个刺耳的声音,就类似于佛教所理解的自我,具有许多固有的非构造的特性。而完全是由做梦梦到的这个刺耳的声音就类似于西方哲学所理解的自我,具有许多构造的特性。
  四、总结
  一直以来,人们对东西方哲学的分工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包括佛教在内的东方哲学是价值性的,其中即便包含有关于求真性问题的研究,也无足轻重,根本无法与西方哲学相提并论;而与此相反,西方心灵哲学则完全是事实性的,很少或者完全不涉及对价值性问题的探讨。但是当前弗拉纳根、阿尔巴哈里和德雷福斯等人所做的工作,却代表着总是在积极寻求并倡导各种哲学转向的西方心灵哲学可能会迎来一场名副其实的最新转向,那就是心灵哲学的东方转向。这场转向的诱因在于,西方心灵哲学在当前的发展中正遭遇一场困境:尽管心灵哲学研究成绩斐然,但对于心灵、自我、意识等心灵哲学主要问题的认识却并未见到实质性、突破性进展。麦金、查莫斯、弗拉纳根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为此,西方心灵哲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比如倡导概念革命、跨学科研究、跨文化研究等。而转向东方,向东方哲学寻求帮助,借鉴东方哲学中关于人类心灵认识的真理性颗粒,是当前很多西方心灵哲学家的共识。
  西方哲学与佛教在有我和无我问题上的比较是东西方心灵哲学比较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比较哲学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扩大比较双方的研究视野,增进各自的真理性认识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西方哲学家对佛教自我观念的心灵哲学解读,使得佛教心灵哲学更加现代化、国际化和规范化。他们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对佛教本身并不关注的本体论问题的创造性阐释,也为佛教本体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学者在自然主义立场上对佛教进行的自然化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哲学视角研究宗教问题的值得借鉴的方法,那就是在坚持自然主义的立场的基础上,对宗教的哲学思想进行解释和重构,抛弃其中带有超自然性质的、神秘主义的和迷信的思想,用现代哲学的话语重新表述其中那些能够被自然主义框架所容纳的思想。比如,在对待自我问题上,佛教主张既破除假我又安立真我,实际上承诺存在有一个只有借助特殊的佛教体验才能够获得的我。但这样的我,在自然主义看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西方哲学和佛教都大量地论述了自我,也都坚持承诺无我。但如何协调有我与无我的关系,是双方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在对待和使用自我一词所采用的方法上佛教较西方哲学更为精细和灵活。西方心灵哲学虽然也对自我一词作了大量的分析,区分该词的不同用法和含义,但它似乎缺乏有效的办法来自圆其说:既然坚持无我,为什么还要使用我、我的、自我等语词,两者的关系如何处理。佛教则认为,通过适当的解释,我们可以在主张无我的同时使用我,即把我看作是一种在交流上有用,但不命名任何真实的东西。
  西方对自我实在性的否定主要是依据束论做出的。根据这种理论,自我具有的诸种属性与自我本身具有同样的本体论地位,否认自我的实在性就不得不否认自我的属性的实在性,反之亦然。所以西方哲学总是在两种极端之间徘徊。或者把自我连同其属性一道抛弃,或者承认自我的实在性进而逐一解释其属性。但这两种做法都面临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比如,对同一性这一自我属性的否认就与人们的直觉和常识发生矛盾。正如齐硕姆指出的:我们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或许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感觉:我们是一个连续体,在我们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完全表现为一个人,而且我们不是由某些更基本的实体即暂时的个人阶段所组成的逻辑构造这是一个事实问题。所以,西方哲学要通过否定同一性、不破不易性等这些事实存在的属性来达到对自我实在性的否定。这当然会招致持自我实在论立场的人的激烈反对和批评。
  西方哲学为说明同一性所创立的主要理论,如记忆论、身体连续论都具有巨大缺陷,无法回应这样一些他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什么使得在一时间存在的一个人与在另一时间存在的这个人成为同一个人?或者说,什么使得一个人所处的两个不同的个人阶段成为这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实际上,困扰西方哲学的这样一些问题源自于对自我的静态的、实体化的理解。而佛教则通过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化解了这一问题。弗拉纳根对佛教所说的自我作了这样的类比,佛教所说的自我是一种赫拉克利特式的自我。正像赫拉克利特所言,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你和河流都在刹那之间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河流和你。
  在对待无我与有我的关系问题上,佛教采用的方法同样更具解释力和合理性。如弗拉纳根所言,佛教通过区分与无我观联系在一起的形面上学理论和道德理论有效化解了所有因坚持无我原则所引起的混淆。所谓的形面上学理论就是认为,不存在永久的、不变的、常住的自我。道德理论则认为,人是自私的,减少这种自私能够增进幸福快乐。他认为,通过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可以达到两种结果。一是它可以让佛教哲学保持逻辑上的连贯性,比如,在阐发自我知识和自我控制的同时否认有任何自我在知道或者控制。二是可以解释佛教所说的个人幸福,因为佛教的幸福仍然是加之于个体之上的。

三个有效策略推进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论文建设好一所幼儿园,需要一个长远的教育发展历程。做好教育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好幼儿园可持续性的教研。如何建设幼儿园可持续性发展的教研呢?我们的教研方式是什么?如何才有效?这些层出不观赏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自然优雅美观的室内环境,在室内设计中融入绿色植物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室内装饰效果营造绿色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还能改善室内环境,陶冶性情。越三大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论文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新颖的设计手法不断涌现。丰富的视觉效果惊人的创新思维不断爆发并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给人们的视觉带来强大的冲击力。但无论时代如何变革与发展,三大构成的基本原理在室内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们对家居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室内设计行业快速发展起来。而随着住宅室内设计行业的小断发展,其设计模式玻璃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体现在住宅环境室内设计当中。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对提升住宅室内环境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玻璃已经开始应用于室内浅谈动漫品牌化发展的缺点和方向论文一中国动漫产业的品牌化发展环境在我们自以为与美国日本欧洲动画并驾齐驱的年代里,我们以大闹天宫对日本动漫鼻祖手冢治虫的深刻影响为傲,我们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天书奇谈牧童小蝌蚪找秘书要正确发挥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论文研究秘书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重要的是应当根据新时期秘书工作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帮助秘书工作者正确把握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我国已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高校教育中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简单,将心理教育融入的结果是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方法与新视角。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摘要本文针对心理教育对德育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的论文1有线电视常出现的故障数字电视机顶盒,指的是与电视机连接的网络终端设备,也可以细致的划分为上网机顶盒数字卫星机顶盒数字地面机顶盒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等等。它是信息家电之一,是一种能够播出与传播有线电视论文1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画面结构色彩要均衡化有线电视播出节目的画面结构与色彩均衡化体现在色彩和结构均衡两个方面。色彩的均衡是指节目画面的色彩搭配中以均衡的色彩安排画面主体色调,有时将黄金传输维护有线电视论文1确保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安全的措施同轴电缆线适用于较大区域,能够实现长距离传输目标,成为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安装时,可以不切断电源,直接安装,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当调整电
环境科学双语教学体系研究论文一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入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效利用英语这一普及性较强的语言工具,提高专业英语的能力,以适应学科的不断发2017管理沟通论文管理沟通在现代企业运作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下是2017管理沟通论文,欢迎阅读。文章针对如何改善企业管理沟通,提出了管理沟通的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研究了如何掌握沟通技巧创建有利共享单车的相关论文共享单车的出现,本意是在交通拥堵的今天,给大家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下面是关于共享单车的相关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曾经普普通通的自行车如今也和互联网紧密变量控勃策略教学例谈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变量控制策略教学例谈论文摘要为了确定不同科学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而改变某一个量,看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从而探索其中高师学科教学论中教学论的弱化及扭转对策论文摘要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实践中,已暴露出教学论弱化的迹象侧重学科导致教育学基础理论弱化经验论导致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弱化不可替代性不强导晚稻栽培技术论文1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江西省晚稻早熟组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0。86kg,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0。03,差异不显著,列第4位,全生育期119。6d,比对照岳优9113关于二次创业的论文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每天必须用尽全力将巨大的石头推到陡峭的山顶上,当石头自动滑落滚回山下后,他便从头再来一次,周而复始有些创业者,就像西西弗斯,经历第一次成功创业后,又启动第二个初二物理教学小论文物理是初二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新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对求未知的恐惧,也有难以抑制的探索欲求,作为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教师和教育活动对初二新生极为重要,对农村的学生更是尤为重设计专业的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城市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尝试通过城市设计来将城市文化有机的融入到新城区的建设中。并以咸阳泾渭区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为例,分析了地块的文化要素,并从形与大学生教育心理的建设性引导的论文一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调节紧张心态许多学生基于现状的不满前途的迷茫社会竞争的激烈就业的压力和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形成种种心理压力,而他们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使其不能成熟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探索论文高职教育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和传统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相比,有其独特性。传统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一种纵向为主的框架式课程体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