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认为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生态环境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文等方面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生态环境;环境效益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已成为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20个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防护林建设,50年代前苏联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以及70年代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无不是为维护生态和粮食安全而采取的应变措施。综观农田防护林领域的研究史,前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农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1]。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通常包括生物效益、环境效益、旅游效益等。本文重点综述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包括风速、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指标,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水文指标及改良作用、保护作用等土壤指标。
  1防风效应
  防护林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通过防风作用体现出来的。由于林带改变了气流结构,削弱了风的动能,从而使通过农田林网的风速降低。在林带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内,可使旷野风速降低30%左右。如张掖市年均风速1991 1995年与1971 1975年相比降低了38%;三江平原垦区7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风速降低2.96%,80年代比60年代降低14.93%;"三北"防护林体系由于明显地改变了下垫面性质,因而产生了明显的防风效应,造林后风速平均降低20%左右;新疆和田绿洲内实现农田林网后,1981~1985年的平均风速较绿洲以外和田机场降低了1.15m/s,较1980年以前本地年平均风速降低了0.42m/s。绿洲内林网防护下的小麦田风速较绿洲以外的砾石戈壁降低了58.1%~71.0%;海涂农田防护林林网内的棉花生长环境多年实测与对照点相比平均降低风速38%。据中国林科院、山西省林科院调查:晋中农田防护林带能降低风速30% 40%;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风速比对照点低32.9%~47.7%[10],可见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益还是十分明显的。
  2温度效应
  林带防风效应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林带背风面的能量交换,改变林带附近热量收支各分量,从而引起空气温度的变化。林带对大范围的空气温度的影响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春秋季有增温作用,平均增温0.5 2.0 左右;夏季具有降温作用,平均降低6 10 左右;冬季有升温作用,幅度为1 3 [11]。瑞士的N?觌geli指出,林带间夏季平均温度比空旷草原低,而冬季平均温度较高。瓦西里耶夫的研究资料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有林带保护下的农田能降低温度2 6 。B.B列捷夫的材料表明,林带一般能降低温度0.6 1.8 [12]。晋中农田防护林夏季能降低气温1 4 。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冬季气温比无林网区提高0.5~1.0 ,夏季气温降低0.6~1.4 [10]。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气温上升42.2%,平均增加0.9 。
  3湿度效应
  由于林带降低风速,使林网内气流交换减弱,蒸发量减少。因此,产生明显的增湿效应,一般可提高相对湿度5% 10%。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0%左右,蒸发量减少10%左右。在三北地区由于湍流交换减弱、风速降低等原因使得被防护地区的蒸发量平均降低14%左右,林网内相对湿度较空旷地高6% 10%[13]。晋中受林网保护的农田,近地面相对湿度高于旷野3% 5%,有的高达10% 20%。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立后相对湿度比无林网区提高7.1%~20.5%[10]。在江汉平原垦区,4 11月的平均相对湿度,林带内比林带外高5%[14]。
  4水文效应
  由于树冠对雨雪水有截留作用,因而能延缓地表水径流速度,增加降水的"渗透性,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也减少了泥土的流失和河渠泥沙的淤积,产生很好的水文效应[14]。农田防护林的水文效应主要表现为减少径流、减少蒸发量。经对林网内的棉花生长环境多年实测与对照点相比,0~2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6.9%,20~40cm土层平均提高30.42%,水分蒸发量减少37%,日平均提高空气相对湿度28%,减少地表径流90%左右,50%~80%的雨水得以渗入地下,不易形成水土流失 。前苏联的Levin的观测结果是,有林带保护的休闲地蒸发量比空旷草原减少1/3,有林带保护的冬小麦地土壤蒸发量比空旷草原低2倍[12]。朱德华认为,林网减少蒸发21%,马国骅观测到5~10月林带可减少蒸发12.2%~27.8%[12]。三江平原垦区8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年平均降水量增加6.1%。林网化后的绿洲水分蒸发减少58.3%。在干热风危害的5~6月,丰县林网内的蒸发量比空旷区降低12%~25%;在棉花生长的6~8月,沿海林网内的蒸发量比空旷区降低4.5%~10.3%。晋中农田防护林林网内的土壤蒸发比旷野减少21%左右。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的建立使土壤蒸发量平均减少27.4%,作物蒸腾平均减少34.1%[10]。
  5净化空气
  林带具有吸收二硫化碳、释放氧气、杀菌等益处。据科学测定,1hm2阔叶林每天大约吸收1t二氧化碳,相当于1 000多人的呼出量,同时生产氧气730kg,相当于970多人的氧气吸收量。树木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据测定,农村无林区每立方米细菌数目为3~4万个,而在林区只有55~400个,相差100多倍。防护林中许多树种还有吸收有毒气体及滞留、吸附、过滤烟尘污染的作用,如臭椿、旱柳能吸收二氧化硫,刺槐、银杏等有较强的吸氯气能力,其他如桑树能吸收铅尘,紫杉能吸收氟化氢等。空气中的尘埃除含有土壤微粒外尚含有细菌和其他金属性粉尘、矿物粉尘等它们会影响人体健康,树木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据实测资料,在主干道路附近绿化林带中比无树空旷地带的降尘量减少23%~52%,飘尘量减少37%~60%。欧洲一些树林的尘埃阻拦率在5%~13%[12]。另外,农田林网还有减少辐射、改善湿度、降低噪音等功能。
  总之,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功能和服务,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护与调节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效能生物工程。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日益关注,农田防护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环境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农田防护林的生态研究应结合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新趋势,着力探索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以及农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
  6参考文献
  [1] 范志平,曾德慧,朱教君.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30-133.
  [2]洪涛,刘发明.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甘肃林业科技,1999(2):59-61.
  [3]代力民,王宪礼,王金锡.三北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要素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6,13(2):47-51.
  [4]黄宝龙.江苏森林[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
  [5]鲍玉海,贺秀斌,杨吉华,等.三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防止土壤风蚀的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2):5-8.
  [6]刘涛,刘尊民,李兴华.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J].林业科技通讯,1996(5):12-14.
  [7]朱廷耀.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层物理特征[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09-216.
  [8]李荣锦,仇才楼.江苏林业科技沿海防护林体系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功能及效益[J].2000,27(6)44-47.
  [9]赵银军.浅述海涂农田防护林的功能和效益[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4):66-67.
  [10] 武建林,张良谱,刘随存.晋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效益评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1(9):40-44.
  [11] 郑亮,李滨,汪德玉,等.安徽省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效益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1999(4):7-9.
  [12] 张金池.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3] 刘章勇,邱春鹏.江汉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3):119-221.
  [14] 高岗,刘俊花,刘静.两种杨树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7(1):22-26.

优化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论文摘要优化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形成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关键词新课改评价方式地方立法应充分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论文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立党初心,也注定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守的政治良心。下面是地方立法应充分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论文,欢迎参考阅读!地方立法应充分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温暖理解与民主式的教养方式的论文温暖理解和民主式的教养方式第一个特点是晓之以理。父母对子女不是压服而是说服,是摆事实讲道理来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是强迫命令。是通过说理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去做,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把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优化及整合论文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具有内容多而散知识更新快各章节间知识逻辑性较弱案例的选择随机性较强等特点。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联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优化的主要方法是增补纠偏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临床心理干预与诊断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在来访者的大脑中输入一组与人交往时不焦虑的程序性知识,并结合临床创新创业2000字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我们来看看创业的论文关于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三大构成的概念艺术设计专业中三大构成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用于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构成教育,教学重点是构成教学的逻辑化与抽象化,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浅析中医学医学模式及其意义论文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是指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西医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库恩不可通约性理论的思索论文库恩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科学哲学家,他从科学史视角探讨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深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的实践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探讨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住区规划设计领域的运用,力求在规划设计中将居住工作商业娱乐设施结合在起,创造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的新型社区。关键职教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性,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于,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习做人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
小学英语复习课杂谈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学习,掌握英语知识,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然而工作中我发现多数的教师往往在上新课时能够注意到给学生创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然而,有些学生尽管读了一些课外读物,做了许多理解练习题,但阅读理解能力仍不见提高。语音知识讲与练近年来,中考英语试题,对语音知识的测试越来越热门,其内容主要包括音素重音和语调三个方面。下面将分别给予介绍一音素所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共四十八个),因涉及面较广,激活教材,激活学生英语教学论文关键字创造性激活教材激活学生新的课程标准孕育了新的教材,新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上,更体现在它的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学生的思维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指导原则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原则浅谈如何运用对话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手段,语言能力只有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才能习得。而在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擅长学习少儿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少儿英语教学并不只是语言教学。当我们教授英语的对象是5至12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等因素。从少儿成长研究和少儿第一和第二语言发展的研究中发现论初中英语教学的智慧潜能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天津市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摘要新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与新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评价作了重大的改革,规定评价的内容与目标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听力测试是了解学生获取口头信息能力的巧用传媒资源优化英语教学编者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确定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但由于我国传统大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