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西方人性基础上制度设计的政治哲学分析

  " 【内容提要】制度优于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哲学的鲜明特色。西方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不无启示,中国传统性善论可能是人治的痼疾。法德兼治是符合人性发展的制度安排。
  【摘 要 题】制度设计
  【关 键 词】制度/人性/政治哲学
  【 正 文】
  政治哲学是政治科学家形成概念、模式、远见、理论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有力武器。西方政治哲学中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宪政制度设计,对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制度优于人性: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命题
  西方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价值、政治现实的实质、政治分析的知识假定的思想体系,具有规范性、解释性、分析性等特点。在研究论题方面,政治哲学与实际问题、政治性的道德问题有关;在研究对象上,政治哲学坚持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取向;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哲学遵循规律和制度研究方法,即从一定的原理和原则出发描绘政治发展的趋势,阐明政治价值,为社会政治建立规范。施特劳斯说:"政治哲学就是要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物的性质以及正确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
  (6
  1)可见,制度和人性是政治哲学的基本视野和范畴。
  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共识就是制度优于人性,一种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就是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  2.中世纪专制和神权压制、摧残、扼杀人性达到极至,使对权力限制和监督的法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意识。休谟精辟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政治作家们已经确立了这样一条准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几种宪法的制约和控制时,应把每个人视为无赖——在他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己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117-1
  1
  8)孟德斯鸠大声疾呼:"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说也奇怪,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从事情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1   5
  4)麦迪逊也说过:"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治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够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2   6
  4)杰弗逊说得更直截了当:"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于权力的人们,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端。"(22-   2
  3)这样的共识,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无论怎样善良和聪明,毕竟是"脆弱的人",政治统治者并非十足的"善"或"智",我们对其善德和智慧可以毫无保留地加以信赖的政府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政治思想家不得不从一开始就应正视出现坏政府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具有二重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但"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摆脱得多些或者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程度上的差异。"(1   40)所以,坏人是如此,好人也不例外。人类社会正常秩序靠得住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性。   由此可见,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制度优于人性构成西方政治哲学"不变的风景线"。   二、制度决定人:邓小平解释"文革"的政治哲学   邓小平有一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政治中存在的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提出来,作进一步的研究。"[9](2   8
  8)"考虑从制度上解决问题"。[9](3   4
  9)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邓小平的政治理论,是一种政治制度理论,他的政治哲学,是一种政治制度哲学。[10]   邓小平用"制度"根源解释了"文革",同时也形成他的政治制度哲学。众所周知,"文革"结束后,当时的局势严峻,千头万绪,邓小平两大历史性贡献之一,就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革"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文革"说明:是制度决定人而不是相反;制度思维必须代替人性思维、个人崇拜。邓小平这一科学而深刻的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既解释了历史,又创造了历史。   1.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在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中,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9](1   4
  6)领导人说的话不是"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不能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不能跟着改变。它隐含着告诉人们,避免"文革"悲剧,靠的是制度和法律,而不是领导人(人性),是制度决定领导人,而不是领导人决定制度和法律。这一思想由于其智慧的光芒而被吸收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中。   2.个人品质解释不了历史。针对当时有些同志把许多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个人品质上,邓小平十分精辟地指出:"文革"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这就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上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他在指导《决议》时指出:"过去有些问题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同志要负主要责任,我们说,制度是决定因素,那个时候的制度就是这样。那时大家" 把什么都归功于一个人。有些问题我们确实也没有反对过,因此也应当承担一些责任。"[9](3   3
  3)"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9](2   9
  8)他还结合红军时代中央革命根据地打AB团历史讲到,实际上,不少问题用个人品质是解释不了的。即使是品质很好的人,在有些情况下,也不能避免错误。客观上,环境紧张,主观上,脑子发热,分析不清,听到一个口供就相信,有个没有经验的问题。毛泽东说过,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显然那时他认识到有比品质更重要的根源。<>   邓小平亲身感受了"文革"的人治,以不同性恶论的"路径"和分析角度得出与波普同样的结论:与其说需要好的统治者,不如说需要好的制度。   三、法德兼治:符合人性发展的制度安排   当然,性善论基础上的制度预设,更多地是从积极方面鼓励人们、尤其是掌握政治权力的人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防止政治权力被滥用,其主观动机是好的。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上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的实现限权与法治,但并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善良本性的回归;只有正视人性缺陷的同时,看到人性的另一面,在压制人性中最坏的可能基础上,调动、鼓励人性中最好的东西,从而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真正做到合乎人的善良本性与愿望。这应当是现代宪政主义追求的目标。但是,性善论的弊端在于它无视人性缺陷的一面,一厢情愿地认为仅仅依靠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能够对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地防范。它本质上与法治相对立,为人治权力演变为专制统治提供了人性基础。[13]这一点,对中国人来说尤其不能忘记。如果说性恶论基础上的权力分权和制衡制度设计对法治国家建设极具现实意义,那么性善论可能是人治退出历史舞台的顽疾。   依法治国,同时以德治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14](1   3
  5)因为"承担这些立法、司法和行政事物的,当然不会是人以外的神。在这里,德治主义又可以被赋予新的意义,即并不希望产生一位圣明天子,而是对分担三权的‘治者’必须有‘德’的要求。在法被要求伦理化、而运用法的法学家们亦被要求高度伦理性的今天,有必要在新的意义上把握法治主义和德治主义,并使两者相辅相成。"[15]日本学者1998年提出这一"法治与德治两极互补"构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制度教育人、塑造人。制度既是人生存的保障和规范,又是影响人发展和实现其才能的重要因素。"制度告诉个人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或是相反。"[17]这种限制或制约是维持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罗尔斯也认为:"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个人。"[18](2   8
  5)就经济制度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满足人们现存欲望和抱负的制度图式,而且也是一种塑造人们未来欲望和抱负的方式。马克思其实对制度决定人性有精彩的论述:"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说人不成为其人……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他眼看着这些人为了他而淹在庸碌生活的泥沼中,而且还像癞哈蟆那样,不时从泥沼中露出头来。""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19](411-4   1
  4)   邓小平反对从人性上挖掘"文革"、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根源,并不等于他回避、掩盖毛泽东的错误,更不等于他忽略品格重要性的制度思考。他要求《决议》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同" 时,"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他提出"四有"人才,首先是"有理想、有道德";干部四化也是先得"革命化"。这说明邓小平政治哲学包含着道德的前提。   邓小平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做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制度问题上,道理一样。制度不是万能的,这是东西方的共识。美国法律哲学家博登海默说:"由于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人们在运用一些服务于有益目的的制度的时候有可能超越这些制度的法定范围,所以在某些历史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把管理变成强制、把控制变成压制的现象。如果法律制度为了限制私人权力和政府权力而规定的制衡原则变得过分严厉和僵化,那么一些颇有助益的拓展和尝试也会因此遭到扼杀。"[20](403-40   4)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1](1   6
  4)政治体制改革是他心中不懈的追求、不熄的圣火。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明确地表达到: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障。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四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靠老一代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于是我们推荐别的人,真正要找第三代。可见,邓小平这里已经超越了波普:选好制度,也得选好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人与制度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制度视角不仅解释了历史,说明制度好坏决定人的好坏,而且大大推动了中国法治代替人治的历史进程,他是法德兼治的奠基者。   【参考文献】   [美]詹姆斯•A•古尔德等.现代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向务印书馆,1997.   [日]衫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M].吕昶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波普.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殷啸虎.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沪).2001,   (3):86-92. [15]大木雅夫.法治与德治——立宪主义的基础[J].二十一世纪.1998,   (4   7):12-17.   [16]马恩列斯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18]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1卷[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自由主义处于弱势的时候我对自由有着天然的向往,对左的思想却有着本能的警惕。因为在中国语境里,左的事物无论挂着什么样的神圣招牌,都很容易滑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这种莫名其妙的思维定势,几乎成了当代中国种种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一追求自由的ldquo搅局者rdquo孙悟空是从石头缝中蹦出的神猴,是大自然创造的神物,这就意味着从一出生他就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束缚,自由本就存在于他的血品读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品读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一孙悟空形象的积极意义1孙悟空是一个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的人物形象。他从师菩提祖师学道,学得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之数。后来又在东海龙宫获试论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描写试论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描写三国演义中有规模庞大形态丰富的死亡描写,英雄人物的死亡描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以死亡为镜鉴,折射出了英雄人物的生命意识气节和男人之间友情等一系浅谈三国演义浅谈三国演义小说的内容取材于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有关三国的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李商隐的骄儿诗就有ldquo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rdquo的句子,这说明最迟在晚唐时三国的故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法治观与处事观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法治观与处事观一法治观严正不苟赏功罚罪的法治观念ldquo国有国法,家有家规。rdquoldquo无规矩不成方圆。rdquo这些话都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尺基于文本复杂形成过程的先唐文献研究近年来,关于传世先唐文献的可信度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先唐文史研究以及辑佚校勘辨伪等传统学术方法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究竟我们可否根据汉人所整理的先秦文献研究先秦文学,又可否根据唐不要让俄国的历史在中国重演综合新能源论文(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些重大发明往往是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里程碑。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蒸汽机时代的到来,杜布洛夫斯基发明感应电机标志着电气时代降临等等。如今已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对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对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对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对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二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探究加强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之施工管理,有利于提高水电安装质量,保持其安装过程中的良好经济性与技术性,完善现代建筑长期使用中的服务功能。因此,施工前期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明确水电安浅谈一种更快获取超材料的方法能够以特殊方式与光进行互动的纳米结构材料可制备一系列新型光学器件,如纳米涂层太阳能电池光学计算机隐身斗篷等。一种新的制备方法能够更加容易地设计制造大尺寸的片状超材料。为挖掘在利用可
数学统计调查及误差的种类探讨一数学统计调查的分类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主体是数学统计信息,数学统计信息的获取建立在数学统计调查的基础之上。数学统计调查搜集到的个体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信息化时代探析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的统计学技术一前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给各领域内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陷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在此背景下,各企业要想继续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与时俱进数学建模在独立学院的概率统计学改革中的核心应用截止至今,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其中独立学院作为创新机制与教学布置模式代表,对于内部学生个体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工作可说是煞费苦心而概率数理统计作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内容有关高中数学统计部分的教学建议一注意与学生以往知识的衔接,在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高中统计内容时,先复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备的初中阶段的知识,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位数众数等,并在新的情境中体会它们的含义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措施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因此较之于以前的数学学习,学生会明显发现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因此部分学生会觉得高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密切。高中数学由多个板块构成,其中概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刍议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我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应用视角下统计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办法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现在已经被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笔者根据客观的调查,总结出目前统计学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概率论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前言概率论课程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论有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中不确定问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并为后续诸多课程的学习奠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统计学运用SPSS软件研究在2014年11月下科技风杂志上发表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统计学的学习现状研究,对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大数据背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探讨统计学在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部明文规定,统计学要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其应有的地试论统计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引言高等数学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是其中重要的定理证明以及一些计算问题,都为学生带来学习苦恼,如果在学习的开端没有做到很好的讲解以及剖析,学生将很难掌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