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防震减灾类专业遥感地质学教学改革思路浅析

  引言
  防災科技学院是中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新升本科院校,学院2008年开设地质学专业,该专业于2012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合格评估。地质学专业是我院培养防御地震与地质灾害专门技术人才,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专业。遥感地质学是一门将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①目前国内各地质类院校纷纷开设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由遥感原理理解、遥感图像分析和遥感应用三部分组成,学院自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以来,教学内容设置和其它地学院校毫无差异,没有突出防震减灾专业特色。为防震减灾类专业设置的遥感地质学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都应该和其它院校的该课程有所区别,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遥感技术在基础地质中应用,还要求学生深入地了解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的解译识别,利用红外遥感、InSAR在地震监测的应用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地震灾害应急和快速评估。遥感地质学作为防震减灾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在传统遥感地质学教学上有所改进,才能适应防震减灾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来阐述防震减灾类专业遥感地质学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系统性的总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表1统计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该门课的教材出版情况,从表1可看出专业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而遥感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也向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方向发展,从而使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很多最前沿的新技术方法和新知识应用案例没有实时写入教材。学院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以来,根据当时教材出版情况,选用1994年朱亮璞编写的遥感地质学。随着20多年遥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高分辨率卫星的频繁发射,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高精度遥感数据以及相应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致使教材中的第三章遥感图像类型和特性和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都明显不适用于直接教学,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补充教学。2015年底遥感地质学作为校级重点课程来建设,通过课题组老师的商议决定从2016学年开始更换为最新出版的2013年田淑芳主编的遥感地质学。即使是更换了新教材,随着航空业的发展,每年都新增不少类型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及新的应用,需要授课老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科学构架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教学内容
  由于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学发展的历史较短,没有专供防震减灾专业使用的《遥感地质学》教材,前几年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按照教材的前八章来讲授,没有突出防震减灾的特色教学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应从国内外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应用相关的重要的学术期刊、研究项目等参考资料中精选出遥感图像分析和遥感应用两部分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出服务于防震减灾专业的科学合理的遥感地质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课下时间主动查阅在防震减灾研究领域中遥感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为原则,选取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地震遥感发展前沿动态的教学素材,倡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讨论与防震减灾相关遥感地质学问题。
  1.3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遥感地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②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们真正掌握应用遥感技术解决地学问题的工作原理、方式和流程等。我院地质学专业从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2013年建成地貌第四纪与遥感实验室,同年秋季学期开设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是参照其他院校同类课程所开设的,现阶段教学体系只包括10学时的实践课,内容包括立体镜的使用(1学时)、典型航片的地貌解译(1学时)、ENVI软件的使用(4学时)、岩性和断裂的解译(4学时)。由于没有结合本校的地质学专业服务于地震行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来进行,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2016学年课题组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实验学时由现阶段的10学时增加到16学时,在原有的实验内容上了增加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的解译识别(2学时),利用红外遥感、InSAR在地震监测的应用(2学时),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震害调查、应急和快速评估(2学时)。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内容是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依据,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集传统理论文字知识和大量现代遥感图像为一体,针对理论文字进行阐述应选用传统教学方法,而针对现代遥感数据应用于防震减灾专业则需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需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两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
  2.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在课堂中采用讲授法和师生专题研讨法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了实施启发性教学,教师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时可以提出遥感图像上的颜色和地物是一一对应关系吗?为什么?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从遥感的基本原理去思考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基本抓到问题的要点,最后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把第四节地物波谱特征、第三节遥感常用波段设置和第五节遥感图像色彩三节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理解这三者的关系也就为后面遥感目视解译打下基础,在后续的遥感解译中学生就能轻松掌握遥感影像上地物的颜色不仅和地物自身的性质有关也和所选数据的波段有关,通过这种创造性的设置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应利用多媒体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来进行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针对遥感地质学中的遥感理论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案设计时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外还可采用现代动画技术进行展现;针对遥感在地质上应用部分,应设计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计算机解译分析专题,取代当前简易的纸质卫星影像的手工解译。应利用一些免费的高分辨率卫星图片例如Google Earth来获取教学数据,同时收集与活动断层研究、地震震害评估、区域调查及地震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的遥感地质学教學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丰富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对具有防震减灾特色遥感地质学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地质现象理解的重要途径。
  2.3 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合理分配考核权重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课程考核观念,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突出能力本位,真实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平。③遥感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并重的课程,理论是基础,实验是重点,传统的卷面考试对理论内容部分考核效果较好,而实验部分笔试却很难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考核。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考虑从原来的单一的理论考核转变到采取平时成绩30%+实验技能30%+期末考试40%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基础理论和能力的结合。通过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以考核促教学,形成教、学、考的有机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遥感地质学作为防震减灾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其内容应实时更新并突出防震减灾特色,同时应加强实验教学和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外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高清晰度的航片卫片资料的使用,激发学生对遥感技术理论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改变考核方式使学生更加重视培养空间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地震监测预测和应急救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之思考摘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数学科目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为学生营建利于学习的生活教学情境,如何让自己成为数学的主人摘要从教学科目内容上看,初中数学无疑具有更加明显的抽象性,从个人的角度看,初中数学的确是一门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科目,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成为数学的主人,而不是跟着教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摘要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课堂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为改变这种沉闷的课堂格局,让学生活跃起来,创设生浅谈类比教学法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教育论文摘要数学教学中,精妙的提问是学生创新求异思维的催化剂,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中的提问。那么怎样运用提问艺术呢?一提问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做到问有所思二提问要给予学生学习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为了使课堂教学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顺利地进行下去,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大多数学生说的机会。即使是提问,教师数学文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一数学文化的出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发展,数学文化课程应运而生。2000年前后,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数学文化(张楚廷著)北京大学浅析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十分重大。其不仅让体育事业的发展体系得到了相的优化,还让学生的体育思维模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社会体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是进行体育教育的最有利场所。学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并达到很好的锻炼目的,最根本取决于自身的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而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取决于高校公共体浅论现代社会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及其精神文化一体育精神文化内容1英雄主义精神英雄是时代的产物,时势造英雄。通过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神话和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对英雄的渴望和推崇。英雄形象往往都是高大魁梧体格壮硕一身豪气的,是力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摘要近几年来,体育社会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推动了中国体育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并不长,但是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有着至关
农村职业学校中赏识教育的功能论文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即使是在别人眼里无可救药的人,但是在我的心里,他总有可取之处。著名的教育家卢勤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写过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她肯定了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心理学中初中英语教育的作用管窥论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引导能够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初中英语的教传统图案与招贴设计的融合论文招贴设计的概念与要求由于招贴往往是置于公共场所,为了将人们的目光在转瞬之间吸引过来并且驻足观看的话,对它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有大胆而新奇的构思。这是触动观众情绪,调动人们传统园林设计中风水三大原则应用论文摘要风水学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应用得相当广泛,无论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并应用了相关的风水学理论和风水学观念。风水三大原则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围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应用论文1传统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局限性我国古典园林大多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园林设计中将山水等自然景观与建筑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布局方式,已成为古典园林设计的一大特点,这种设计方式使建筑永远掩关于园林设计的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目前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和3D制图的现状和发展。结合3D制图的高级方法和建模,相应地规划了3D制图和建模的前景,对园林设计的3D制图方法和建模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关键词浅谈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把管理的基点放在项目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论文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的地位与特点公路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是唯一一个可以门对门或者称之为可以把货物送到家门口的一种运输方式,虽然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在经济角度上讲,运输费用更为唤醒自己优秀的论文曾经流落在一个听不见雨声风声的角落,以为这世界只要知道自己就够了,于是拒绝阳光,直到有一天,沾满绿意的绳索突然垂下,手握着,感觉心也绿了,阳光顺着绳索攀爬而下,身上沾染着光亮,原来企业经济人力资源论文推荐1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综述(1)人力资源概述总的来说人力资源也就是能够发挥一定生产力作用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团体,人力资源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资源但是又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各种生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凸显了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