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53年,朱德感觉邓子恢和林伯渠的儿子抱错了,邓却说没有,为何?

  1934年10月,对赣南的红色苏维埃政权来说,是个生死存亡之秋。
  红军在广昌战役中失利,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红军主力受命秘密向于都集结,准备进行战略大转移,按规定妇孺一律不得随军。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是孩子发动的,然而每一次战争最受伤害的都是孩子。 他们是战争最惨不忍睹的一面,是人们难割难舍之挂牵 。就这样,秘密疏散的命令十万火急,突然降临在每个红军孩子的头上。
  当年,红军留下了千百个孩子,大的八九岁,小的两三岁,更多的是刚刚出世嗷嗷待哺的婴儿。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陆定一的女儿,以及邓子恢的儿子邓瑞生、林伯渠的儿子林苏生,等等。
  那几天,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部部长的林伯渠和妻子范乐春都在焦虑中度过:他们的儿子才生下来没几天,怎样把儿子安顿好,就成了转移前的一件大事。恰在此时,中央分局委员邓子恢的儿子也才出生3天,邓要回闽西开展游击战,也面临着如何安顿好儿子的问题。
  林伯渠
  于是,邓子恢便来到林家商议。最后,他们一致决定,将两个孩子寄养到范乐春在江西会昌的堂嫂家。邓子恢对林伯渠夫妇说:" 你们就要转移了,寄养孩子的事由我来办。我留在苏区,有责任、有义务为你们分忧解难,放心地去吧。 "
  几天后,在交通员的引领下,邓子恢夫妇各抱一个孩子来到会昌。夜幕降临时,他们悄悄走进范乐春堂嫂家,讲明情况后,堂嫂二话不说同意留下了两个孩子。
  临别时,邓子恢夫人黄秀香将仅有的一点奶水,喂到两个孩子的嘴里。然后,两人用颤抖的双手托着婴儿和几块银元,一同送进堂嫂的怀里。
  黄秀香含着眼泪对堂嫂说:"这都是红军的娃,一个姓林,一个姓邓。拜托堂嫂找个人家养大吧……"
  邓子恢说:"谢谢收养孩子,我代表进行战略转移和留守苏区的红军,感谢你们在艰难困苦中,养育红军的后代,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托付完孩子后,两人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范乐春堂嫂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她将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当地一户赖姓人家抚养,取名"赖平亚";另一个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取名"范宜德"。
  同年同月出生的两个孩子,都是黑黑瘦瘦的,由于没有特别的标识,到底谁姓邓,谁姓林,已经弄不清楚了。
  范宜德养父母靠做粉皮来维持生活,每天半夜三更起来忙,清早挑出去卖。一张粉皮很便宜,只卖一两分钱,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挣着辛苦钱。范宜德9岁时,养父送他进了学堂,学费是一担谷子。要知道,一担谷子可是全家人半年的口粮啊!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全家人还是节衣缩食坚持送范宜德去读书。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养父去世了,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范宜德也不能再读书了,他就跟在养母的身后卖粉皮。每天只要挣够买两升米的钱我,和养母就有饭吃了,就不会饿肚子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范宜德从小就给养父母当帮手,除了卖粉皮,他还到码头上扫盐、扫米。从轮船上卸下来的大米包、盐包有漏下的撒在码头台阶上,人们的脚在上面踩来踩去。就是这样,他还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不嫌脏,拼命扫。回家以后,把从地上扫起来的盐放进水里煮,捞掉上面的漂浮物,底下就是干净的盐了……,想尽一切办法补贴家用。
  十一岁时,为了以后谋生,养母把范宜德送进一家店铺做学徒。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先打扫院子给老板和老板娘倒尿盆,晚上帮他们熏完蚊子以后才能睡觉。范宜德是个很孝敬的孩子,逢年过节老板给点慰劳品或奖金,都会如数拿回家帮补家用。
  当时,不但外人不知道范宜德的身世,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父亲究竟是谁。而养母更是守口如瓶。
  有一次,一个来买粉皮的妇女看着范宜德,问他养母:"这个孩子是你生的吗?他的母亲是谁?"
  养母摇摇头说:"不是我生的。"
  接着,她指着旁边的一棵大榕树告诉那个妇女:"有一天我路过这里的时候,忽然天打大雷,轰的一声就发现树洞里面有个小孩。"那个妇女听后乐了。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范宜德不是养母亲生的。家里忽然多了个小孩,村里人很快就都传遍了。虽然他们询问也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养母始终用一个神话来遮掩,一直把这个秘密保守到会昌被解放的那一天……
  相比范宜德,赖平亚的情况更惨:养父后来当了红军,养母被地方黑恶势力转卖三次,他孤苦伶仃、游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是老区人民在艰难困苦中把他抚养长大。不幸的是,赖平亚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脚有点儿跛。
  再说说他们父母们:黄秀香、范乐春两位母亲先后牺牲。邓子恢历尽艰难返回闽西坚持游击战争,林伯渠则在陕甘宁边区领导边区建设,每当听到婴儿的哭声,他们都会想起自己的孩子,不知是否还在人间……
  1949年9月,江西解放的消息传到武汉,时任中南局第二书记的邓子恢十分高兴。他怀念在江西突围中壮烈牺牲的妻子黄秀香,思念寄养在会昌县的两个孩子,他们还在人世吗?找到他们该多好啊!
  其实,早在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时,邓子恢就请地下党组织帮助寻找过他及林伯渠的儿子,但是没有找到。因为那个时候,老百姓分辨不清前来寻找孩子的究竟是共产党的人,还是国民党的特务,谁都不敢暴露两个孩子的身世,弄不好会没命的。
  1950年初,邓子恢致信江西省赣西南区委第二书记陈仁麒,拜托这位同乡寻找他和林伯渠寄养在会昌老乡家中的孩子。在信中,邓子恢提供了寻找孩子的部分线索和照片。
  陈仁麒
  陈仁麒找来赣南部队的政工干部左风,把邓子恢的来信和照片交给他,委托他根据信上提供的线索前往会昌寻访。左风来到会昌后,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两个孩子。
  那是1950年8月31日,范宜德养母来到他当学徒的店里,对范宜德说:"家里来了客人,你回家看看吧。"范宜德当即向老板请假回到家中。左风见到范宜德,将其面貌与邓子恢送来的照片目测核对,大体相似,询问范宜德几句话后,深情地对他的养母说:
  " 感谢大娘养育了革命后代,现在全国解放了,组织上要把孩子找回去,送他上学。上学回来,他还是你的儿子。 "养母听了这话,眼里泪花涌动,痴痴地望着孩子难分难舍,毕意养育了15年啊!
  范宜德扑在养母怀里说:"妈妈,以后我会常回来看您的,您的哺育之恩,我是终身不会忘记的。"
  养母虽然舍不得,但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决定把范宜德送走。她找出最好的衣服,为范宜德穿上,端详良久,含着眼泪把范宜德和左风送出家门,目送他们远去。
  几天后,左风又找到了赖平亚。
  一个月后,风尘仆仆的吉普车把赖平亚和范宜德送到武汉邓子恢的家里。邓子恢和夫人陈兰喜出望外,急忙出门迎接。
  两个孩子因缺少营养,都比较瘦弱。邓子恢抚摸着他俩的头,仔细端详。"这两个孩子,哪个姓邓呀?"邓子恢问道。
  邓子恢
  陪同来会昌当地干部指着跛脚的孩子:"首长,这个叫赖平亚的是您的儿子。那个叫范宜德的是林老的儿子。"
  赖平亚马上上前搂住邓子恢的腰,激动地叫道:"爸爸、妈妈,你们好!"
  "好孩子!要感谢会昌人民的养育之恩呀!"邓子恢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夫人陈兰则拉着孩子的手,回忆艰苦历程,不禁潸然泪下。
  邓子恢马上电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林老一听此喜讯,心窝里溢满了蜜似的,马上回讯,请邓子恢将儿子范宜德送到北京。
  这时,细心的陈兰已经觉察到范宜德长得与邓子恢相似,心中充满疑团。她提出能否先化验一下两个孩子的血型,待确定后再送北京不迟。其实,聪明过人的邓子恢也早有察觉,但他觉得林老子女少,不愿将腿有残疾的赖平亚送给林伯渠,就直截了当地说:"我认为别化验什么血型了,还是遵照会昌老乡的说法,把范宜德送去北京算了。"
  见陈兰沉默不语,他又说:"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是革命的后代呀! "陈兰也同意了。
   两个孩子分别前,按邓子恢的嘱咐,陈兰让赖平亚陪范宜德在汉口住了两个月,参观了著名的黄鹤楼、1923年"二七"大罢工革命纪念地、汉口江岸车站及1927年"八七"会议旧址。两个月后,才将范宜德送到北京。
  就这样,两个孩子各自回到父母身边生活。邓子恢将"赖平亚"更名为邓苏生,意为出生在中央苏区瑞金。林伯渠则为范宜德取名林秉苏,意为秉承苏区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
  1953年1月,邓子恢由武汉调入北京,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两家人又在中南海相遇了。
  随父母来到北京的邓苏生进入101中学,前几年到北京的"林秉苏"此时已在101中学上学,邓苏生与林秉苏两个"会昌老乡"成为好朋友。
  由于父母工作忙,每天放学回来,他们也都在中央领导就餐的食堂吃饭。慢慢地,朱德、刘少奇、周恩来、胡乔木、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也都看出了问题。
  朱德
  有一天,朱老总对邓子恢讲:"我说你们两家是不是搞错了?林秉苏长得与你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嘛!"
  接着,朱老总问林秉苏:"秉苏,你到底是谁家的崽呀?"
  这时,邓颖超、康克清也上前说道:"准是在会昌掉包了!你们看秉苏越长越像邓子恢了,而苏生呢,却越长越像范乐春了!"
  这时,邓子恢连忙笑着说:"没错没错,都一样嘛!"
  有一次,陈仁麒上北京开会,听到这个消息后,特意拜访了邓子恢,详细地回忆了寻子的过程,也说单从照片上对照可能是搞错了,但由于依据不足,暂且按老乡的说法将两个孩子送了回来。陈仁麒因此事耿耿于怀,感到内疚。
  邓子恢却不当一回事,笑着说:"孩子搞错了,就错了呗!不要太认真了。林老没有孩子,我孩子多,都是革命的后代,不要再换了!"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说法引起了中央办公厅的重视,为了搞清缘由,他们派人前往会昌,找到范宜德的养母再作调查,这才真相大白。原来,这位养母为了安慰堂妹范乐春的在天之灵,把她抚养的范宜德说成是林伯渠的儿子。她终于最后坦白:范宜德(即林秉苏)是邓子恢的儿子;跛脚的赖平亚(即邓苏生)是林伯渠的儿子。
  调查人员回京后向中央办公厅汇报。但邓子恢、林伯渠并不以为然,他们都认为,共产党人的子女,都是人民大众的子女,姓名只是个符号,改不改由自己。
  林伯渠对两个孩子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是人民养大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改不改由自己,但是,你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养父母,将来工作了,要承担赡养他们的责任。共产党人的子女,不是私有财产,都是人民大众的子女! "
  既然真相大白,两个孩子应该改名字了。可是,谁都没有这样做,直到10年以后……
  1960年5月29日,林伯渠在北京逝世。林伯渠的逝世让邓子恢很是难过。心情忧郁的邓子恢把林秉苏叫到跟前,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有选择和使用姓名的自由权了。"
  邓子恢接着说:"作为你的爸爸我想来想去,按传统习惯给你取了两个名字:邓瑞生、邓秀生。"
  停顿了一下,邓子恢解释道:"你出生在瑞金,瑞生,是用来纪念出生地的。你的生母黄秀香,他为我生下两个孩子,你姐姐出生不久便饿死了,你是她唯一的孩子。秀生,就是用来纪念你母亲的。"改姓更名与否,林秉苏当时没有肯定的回答,但却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中。
  1957年高中毕业的邓瑞生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对于他的志愿,父亲邓子恢不以为然,对儿子说:"我建议你学农业,不要去北师大了!"然而,8月29日北师大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儿子已经被录取,邓子恢没再说什么。当时,邓瑞生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那样恳切地希望他学农业。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逐渐理解了父亲心中对农业、对农民的感情。
  邓子恢和孩子们(后排左一为邓瑞生)
  让邓瑞生记忆犹新的,是1960年,邓子恢带领全家去参观在北京展出的四川泥塑《收租院》。
  当走到一个插着草标卖身的瘦弱小女孩的塑像旁边时,邓子恢眼里淌下两行热泪,久久没有说话。参观结束以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中国的农民是最老实的,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反映他们的疾苦,而不能去欺负他们。"
  对于父亲话中的含义,当时涉世不深的子女们无法全部理解。他们只知道父亲解放后从事农业工作,父亲热爱农民,经常称自己是"农民化了的知识分子",却没有想到的是,从50年代中期直到1972年去世,父亲经历着人生当中最大艰难和巨大挫折,是他人生的至暗时期.......
  邓子恢和毛主席
  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一系列主张和政策,都是从农民的实际出发,直到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所有制、包产到户政策都证明了邓子恢的远见卓识 !
  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的邓瑞生,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林秉苏"改为"邓瑞生",以表达对父亲的崇敬和爱戴和支持。
  也因为这个原因,林伯渠的儿子苏生也一直坚持姓"邓",直到1972年邓子恢去世后才改姓"林"。他后来说:"爸爸(邓子恢)受到批评,心情非常苦闷,为了支持他,我不能改原姓。姓邓,表示我同他站在一起。现在,爸爸走了,我改姓不改名,也是支持他的主张,永远和他站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林苏生填报的志愿上有两个地名:江西和福建,前者是生他养他之地,后者则是其生母牺牲地。最终他回到江西赣州,在赣州中级法院一直工作到退休。
  而邓瑞生大学毕业时,和女朋友高松秀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两人在分配表格上填下三个地名——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之后,领取了结婚证。邓瑞生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爸,您和林老经常对我们讲‘干部子弟不要老搞在一起,这样会脱离群众的要和工农相结合!’这句话我记住了,执行了。您的儿媳妇,她是个农民的女儿!"
  但是,高松秀却先被分配到黑龙江鸡西煤矿,而他却被留在了北京。后来由于身体原因,高松秀调回湖南老家,担任常德市第二中学的物理老师,邓瑞生则参加"社教工作队"离开北京,两人天各一方,开始了漫长的分居生活,三年后返京在教育部门工作。
  直到1968年,一天邓瑞生敲开父亲的房门说:"爸爸,我想调到湖南去。松秀一个人在那里,又要上课,又要带孩子。再说。我的养母在江西,湖南离江西近,我好照顾她老人家。"
  邓子恢虽然舍不得,却理解儿子的心情,摆了摆手说:"你走吧!"
  就这样,1969年春天,邓瑞生去了湖南,和妻子一起在常德二中教物理。他没有想到,三年多以后,一封电报把他和妻子催回了北京。
  1972年12月10日,邓子恢因病在北京逝世噩耗传到湖南,邓瑞生悲痛万分,挥泪送走父亲;1973年4月初,他又带着悲痛上路,去江西会昌送别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养母。
  邓瑞生与养母奶妈在一起
  后来回忆说:"我一直很后悔,工作以后,没有抽时间看望她老人家。这次回去了,她却已经长眠地下。"
  尽管父亲曾经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但是邓瑞生却过了一辈子普通老百姓的生活。1974年,他和妻子一起被调到了湘潭电机厂,在两间简易的预制板平房里安了家。妻子继续教中学的物理课,他则在湘潭电机厂做X射线探伤检测的工程师。70年代,对射线的防护条件极差,可是邓瑞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摄入的X线给他身体带来很大伤害,影响了造血功能,可他无怨无悔。
  他退休后的工资水平,比北京城里的低保收入还低。很多同学都为此抱不平,可邓瑞生总是一笑而过,淡然的过着自己的每一天,他乐观,大度,他笑对人生。 他没有忘记父亲当年的嘱托,没有忘记自己是老区人民养大的孩子,他的心中一直牵挂着农民……
  邓瑞生与林苏生
  2013年8月邓瑞生去世后,妹妹邓小燕撰文回忆:"工厂的经济效应不好,他每月的退休工资仅数百元,穿着旧衣衫,吃着清淡的粗米素菜。在外人看来,就是个普通甚至有几分寒酸的小老头,绝不可能有人会想到他曾经居住在中南海的红墙之内,是国务院副总理的后代"。
  与很多领导人子女相比,邓瑞生没有大富大贵,没有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共和国副总理的儿子,能够甘于平凡,何尝又不是一种伟大?!

山东农民挖沙,挖到一把长7。5米的巨剑,已成国家一级文物剑在古代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物品,对会武功的人来说是一种武器,文人雅士则喜欢拿着未开刃的剑当作装饰品,带在身上。如今已经步入现代社会,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用不到宝剑。不过,山东兖河北农村老太去世,遗物发现八路军借据,惊动政府查明她真实身份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看起来和中国普遍的农村老人都差不多,每天都下地干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务农生活。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现实版李云龙胡奇才,率纵队挡住11个师的兵力,歼灭6000余敌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从战火中走来的英雄队伍。从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到井冈山胜利会师,工农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决的武装革命力量,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上1947年毛主席告别延安,为什么此后几十年,再未踏上延安的土地?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为了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党中央制定了战略转移的决策,两万五千里长征就此开始。红军会师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革命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绘制了中国革命的宏伟蓝豫鄂交界小山村走出两位开国将军,红土地上故事多,山沟里气象新河南省新县泗店乡豫鄂两省交界处有个王楼村,这里是鄂豫皖边区革命创始人桂步蟾烈士出生地和闹革命的地方,保留有很多革命遗址,留下很多红色故事。开国少将余述生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农民家庭。他策划党史上的今天百团大战作者南党研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对日军的进攻。8月20日夜,参战部队游击队民兵同时发起攻击。随着战役的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百团大战期间,国民党血洗彭德怀老家,彭德怀得知后作何反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彭德怀的评价,也是世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自然要数1940年在抗日战场上,由他亲自指挥的百团大战。19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这种爆炸式增长是什么原因?引读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有了人口就有兵源,赋税,劳动力等等。可以说,有了人口就拥有了一切。不过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历朝历代都实施过不同的激励手段,比如提前结婚年龄,允许男子纳妾等等。不外东北和外蒙古,谁的实力更强一些?外蒙古的名字中为什么会带一个外字呢?这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我们所说的外蒙古,一般就是指现在的蒙古国。老年人一提到蒙古国,马上就会说什么蒙古国,不就是原来的外蒙古吗?其实原来的外1950年,一个叫廖永和的奴隶找到解放军,表明身份后惊动军区领导建国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片欢笑之中,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这样的一个大事件不仅影响了国际局势,更影响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图开国大典1950年,一个奴隶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位于西宁的湖南山里发现宝藏,闯王留下皇帝金玺,里面到底藏了多少东西?湖南沅河镇流传着一个天降宝剑除孽龙的传说,因为在沅河镇的悬崖绝壁上插着一把古剑,当地村民都认为这把宝剑可以开天辟地,与此同时在他们旁边的湖南澧县天供山上还发现了皇帝的金玺,20世纪
从东北军走出的十位开国将军,吕正操成最长寿开国上将,其余是谁文史作咏者编辑史作咏者盘点从东北军走出来的十位开国将军,他们出身于大名鼎鼎的东北军。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挺身而出,并且摆脱老蒋控制,毅然决然投入我党怀抱。在我党领导下,为国而战,为美国曾经吞并了墨西哥230万平方公里领土,却为什么没有吞并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美国吞并墨西哥超过一半的领土墨西哥领土现在多少?请记住这个数字197万平方公里。被美国吞掉多少?如题所说,230万平方公里,乖乖!割地也就罢了,还搞走人家一半多土地,实在辣眼睛。这名义上的周天子,已经穷成乞丐了吗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就成了摆设了。基本只能当配角了,但是周天子偏偏不承认自己过气了,时不时抢戏。周恒王不甘心当傀儡,鼓足周天子最后的余勇跟郑庄公打了一仗,不但没赢,自己还受了伤明末三大精锐之一的天雄军,主帅被时人谓之卢阎王,何以悲情收场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卢象升的殉国预示着明王朝败亡已成定局。数九寒天,冰封万里,站在北京城楼上,望向天空,貌似一团黑云压来,好似要下雪了。此时的市面上,人少得美国三司令在朝鲜战场轮番上阵,2人当场被打服,1人至死不渝可以这样说,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那一场朝鲜战争,它的影响力早已经远远超越了朝鲜半岛,甚至是中国美国,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亚洲的战略态势,同时也对战后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国少将3天歼灭一个军,粟裕皱眉头谎报战绩要杀头的报告军长,兵团部急电。第30军机要参谋向谢振华急促有力地报告道。此时,是1949年5月12日午后2时许,第30军全体将士正向浦东行进途中。谢振华迅速打开电报纸,默念道谢李(30军政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中国的前身是无数宏伟,璀璨的王朝。那些本该是日不落的帝国却慢慢地,沉浸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纵观中国历史掩盖真相还是杀人灭口,雍正继位后,真杀了跟随康熙60年的太监?康熙帝晚年,为了争夺皇储之位,先后有九位皇子卷入了惨烈的夺嫡斗争,被称之为九子夺嫡。正因为这场惨烈的夺嫡之争,以及雍正帝继位后对参与夺嫡的多位皇子进行了打击报复,让很多人对他继位的开国大将的传奇夫人,99岁高龄依旧健在,8个子女皆是栋梁对一个女人成功的定义是什么?美满的家庭,优秀的子女,温和的丈夫,令人艳羡的工作,还是可以期盼的美好人生?水因怀珠而媚,山因蕴玉而辉。成功女人的定义从来不在任何外在的条件,只在其内心抗美援朝联合国军240万,志愿军1打7到底伤亡多少?数字你敢看吗前言1950年距离我国建国刚刚一周年,此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大家都积极地投入到建设新中国当中,就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时期,朝鲜半岛的一场战争却将人们又拉回到战争的痛苦当中,伏羲炎帝黄帝蚩尤颛顼尧舜,到底什么关系?相信大家对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卦女娲造人大禹治水这些神话传说不陌生,那么大家熟悉的伏羲炎帝黄帝蚩尤颛顼尧舜到底什么关系?如何排序呢?其实这些神话人物中,涉及到一个三皇五帝的概念,通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