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同治皇帝为何会染上花柳病?

  公元1875年,清同治十三年,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子出身的皇帝走完了他短暂的十九年的人生,于紫禁城养心殿驾崩。至此,清王朝的父死子继制度宣告结束,由于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所以同治皇帝的驾崩宣告着咸丰皇帝一脉的绝嗣。
  同治皇帝六岁继位,从六岁到十八岁的十二年间,朝政大事的裁决皆出自坐在他身后那道纱帘后面的两宫皇太后。同治十二年,作为大龄未婚青年的同治皇帝宣布大婚,大婚之后,同治皇帝举行了清王朝史上第三次亲政大典,宣布亲政,与此同时,共同垂帘听政十二年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 宣布撤帘归政还政于同治皇帝。此时的同治皇帝意气风发,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然而在同治皇帝仅仅亲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因为身患重病不治而死了,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载淳成为了清朝最为短命的皇帝。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清朝官方定性为天花不治身亡。然而民间长期以来却认定了在同治皇帝的身患梅毒不治而死,梅毒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花柳病。那么堂堂一国之君为何会感染上这种疾病呢?其实这既有同治皇帝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的母亲慈禧太后的原因。  两宫皇太后罕见的红脸:
  根据一些清朝的非官方史料记载,同治帝确实是死于难以启齿的花柳病。同治帝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就早早的给同治帝物色了两个皇后人选。一个是崇绮的女儿十九岁的阿鲁特氏,一个是凤秀的女儿十四岁的富察氏。这两位姑娘作为两位皇太后分别中意的皇后候选人,实际上背后也分别代表了不同家族的势力,关于立谁为皇后问题两个太后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分歧和争议,这也是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十二年来最大的分歧。因为两宫皇太后互不妥协,谁都不肯退让,最终皇后的人选只能交由同治皇帝自己决定,然而同治皇帝却选择了自己嫡母慈安太后中意的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相中的富察氏因而只能被封为慧妃,皇帝没有听从自己生母的选择,这让慈禧太后大为不满,她甚至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  慈禧太后的寡母心态:
  由于皇后的人选出资同治皇帝的自身决定,因此大婚之后的同治皇帝与皇后非常恩爱,正常来讲,皇后的对于皇帝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感情却非常真挚,两人成双入对,相敬如宾,年轻的同治皇帝对于这位知书达理又相貌端庄的皇后发自内心的宠爱,大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皇后阿鲁特氏都是专房之宠,而慈禧太后相中的慧妃富察氏则与同治皇帝的其他三位嫔妃饱受独守空房的滋味。慧妃因此也曾向慈禧太后哭诉。慈禧太后因此非常震怒,她之所以生气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来是觉得同治皇帝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不给自己面子;二来作为皇太后的慈禧年轻守寡,看着儿子与皇后相亲相爱心里非常嫉妒,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寡母心态。出于这两点原因,慈禧太后对于同治皇帝的私生活也开始横加干涉起来,她强令同治皇帝不得与皇后在一起,却又要求皇帝与自己喜欢的慧妃在一起,然而同治皇帝非常反感这位慧妃,并不愿意亲近她,不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却又不愿意妥协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因此,年轻的同治皇帝选择一个人独睡在养心殿内。  微服出巡流连往返于八大胡同:
  当时的同治皇帝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常年一个人独自睡在养心殿,难免寂寞难耐,这时,经常出入皇宫之内的恭亲王的儿子载徵便撺掇着同治皇帝去了著名的八大胡同,莺莺燕燕,风情万种的女子这都是同治皇帝没有体会过的风情。一个男人,一个被压抑了这么久的男人,一个有正常需求的男人一下子释放了,他爱上了这里。在这里他才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纵情声色不需要有任何顾忌,但是长此以往,同治皇帝便感染上了花柳病,也就是今天的性病梅毒之类的传染病。这种疾病不要说是在当时,即便是现代医学条件下也是一种非常不容易根治的疾病,古代的条件就不用说了。而且吧,皇帝嫖娼得了性病那要是传出去,皇家的脸可就丢没了。于是太医还不敢用性病的法子治,反而用治天花的方法治。于是同治皇帝的病便越治越重,最终不治身亡 。
  同治十三年,十九岁的同治皇帝最终驾崩,由于没有任何子嗣,所以清朝出现了自从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局面。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回答同治花柳病之前,阐述一下历史背景,八大胡同是清朝后期的烟花柳巷,但鸡业是光绪才开始兴盛的,在光绪之前的八大胡同可都是鸭业,属话说"南方瘦马、北方相公"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清朝是禁娼的,所以就流行起了男宠,后来各大戏班进京都在百顺、韩家潭一带驻扎,戏班里都狎优蓄童,方便招揽生意,逐渐八大胡同的鸭业蓬勃发展。
  图为清末八大胡同的"六朵菊花",请君鉴赏。
  同治6岁即皇帝位,那时老妈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夺权垂帘听政,所以同治是在慈禧铁腕下长大的,从小就非常顽皮,很是叛逆,17岁大婚亲政,同治本来喜欢阿鲁特氏,但慈禧喜欢富察氏,后来在慈安主持下,定了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贵妃,,此事慈禧大为光火,婚后慈禧极力阻碍同治和阿鲁特氏亲近,于是激起同治反叛之心,也不近富察氏。
  少年的同治皇帝写字画像。
  那时同治经常听出宫的小太监说外面的世界和新鲜事,非常向往,但出宫想都别想,于是在小太监协助下,换装偷偷混出宫去外面玩耍,于是迷上了八大胡同。那时候八大胡同也是京城达官贵人晚上消遣的地方,同治怕碰到熟人暴露,于是都找一些低等的堂口和园子,去里面厮混。
  清惠陵为同治墓葬。
  清史记载同治非常喜欢听戏,有时还上台秀一把,当年同治和恭亲王奕訢一起演过《打灶神》,他扮演的灶王爷可是惟妙惟肖,所以当年前往八大胡同的同治肯定是男女通吃,狎优狎鸡,那时候的娼业没有任何的预防和治疗,北洋以后才有《娼业检治所》规范,去的又是比较低级的场所,结果染上了花柳病,古时候这种病早期也只能控制,严重后就是不治之症,不久同治驾崩,年仅19岁。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帝奕詝唯一的儿子。因此,载淳一出生就注定是帝王的命,他的人生,也是按照这个既定的剧本演绎的。
  咸丰六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载淳在北京出生了。几年后,31岁的咸丰皇帝为了躲避八国联军的侵略,带着宫女嫔妃、戏子、鸦片和美酒,以"巡狩"为名,逃到了热河。最终把自个儿的命都搭进去,病逝在了承德避暑山庄。
  (同治登基)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6岁的载淳被匆匆扶上了皇位,开始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为了避免皇权旁落,咸丰帝在临死前,煞费苦心地搞了一个"八王辅政"。希望借此平衡朝廷里各种暗潮涌动的势力,帮助载淳将帝位和皇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不曾想,就在咸丰帝死后不久,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给了八位顾命大臣出其不意的致命一击,彻底瓦解了八王的势力。从此,将朝政大权悉数把持,开启清朝长达近50年的慈禧专权时代。
  载淳一共在位13年,前12年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一切都得听从端坐在垂帘之后的慈禧的懿旨。等到自己17岁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亲政,本想像历代清朝帝王一样,勤政爱民,建功立业。但却在青春年少时,就生命凋谢,刚刚19岁就一命呜呼了。
  关于载淳的死因,有各种版本。
  《清史稿》中对于他的死因记载是"遇天花之喜",也就是说载淳死于天花。
  同时在清代档案中,还发现了载淳生病后,太医所记载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里面详细地记录了载淳死前37天的脉案,包括太医每天为载淳请脉的记录和所开的方子。这些资料都表明,载淳是死于天花。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载淳是死于花柳病,也就是梅毒。这种说法广泛流传于民间。
  (慈禧剧照)
  据说,载淳刚发病时,淋巴结肿大,伴随着私密处红肿。但载淳羞于启口,不敢给太医言明病情。一直等到数周之后,症状愈发沉重,病毒已经散布全身,侵入了脏腑。载淳已不能下地,慈禧才心急火燎的召集御医会诊。
  在会诊的过程中,御医们已经得出了结论,载淳所患之病,不仅仅是天花,还有花柳病,只是谁也不敢讲出实情。
  一来皇上患上可耻的花柳病,是不能说破的,实话实说必定脑袋不保。二来花柳病在当时就像天花一样,属于不治之症。
  于是御医们在给慈禧上奏载淳的病情时,就只提了天花,而对花柳病绝口不提。
  载淳在临死前,身上布满了很多的红色斑点,糜烂化脓,"患痈病,头颈、背部各一"。到最后,患痈处脓血外流,恶臭飘散在整个寝宫里,直至全身溃烂而死。
  慈禧也许最终明白载淳不仅仅是身患天花。但载淳身为一国之君,身患花柳病而亡,这种丑闻是皇室所不能承受的。一旦传播开来,有损皇家颜面。
  因此,才有官方记载,载淳死于天花一说。
  那么,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载淳拥有众多嫔妃,为何会染上这种"不齿之病"呢?
  这和载淳的婚姻有很大的关系。
  (阿鲁特氏剧照)
  在载淳17岁时,慈禧终于决定为他举行大婚典礼。
  当时的皇后人选有两位,其一是慈安太后喜欢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其二是慈禧喜欢的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富察氏虽"艳绝侪辈",但"举止殊轻佻",很不讨载淳喜欢。而阿鲁特氏虽然其貌不扬,但"雍容端雅",知书达理,颇具大家闺秀之范,而且她的老爹是旗人状元。
  最终,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富察氏被封为慧妃。
  虽然阿鲁特氏身为皇后,却不讨慈禧喜欢。因此,慈禧经常干涉载淳的后宫生活,不准他宠幸皇后,强令载淳多多宠爱慧妃。
  这可难住了载淳,到自己喜欢的皇后寝宫去吧,会激怒慈禧;顺从慈禧的意思,到慧妃的寝宫去吧,自己又确实不喜欢。
  一怒之下,载淳便做出决定,哪里都不去,自个儿呆在乾清宫里。
  载淳手底下的太监们,看着主子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终日郁郁寡欢,便想方设法地讨主子欢心,经常给皇上递上一些春光图,或者一些小册子。到后来,太监们便胆大包天地带着小皇帝出入于花街柳巷之间,盘桓于青楼妓院里。
  就这样,载淳便染上了花柳病,并最终在天花和花柳病的双重夹击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短命的皇帝。
  (参考资料:《清史稿》)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第八代君主,1862年到1874年间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同治帝一生极其短暂,年仅19岁便英年早逝,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幼年天子,傀儡皇帝
  作为皇帝,他既是无比幸运的也是万分悲催的。幸运的是咸丰只有他这么一根独苗,不用和他祖先一样经历"九龙夺嫡"般血腥的皇位争夺战,他是大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悲催的是冲龄即位,必得有人辅佐,结果给了母后慈禧一个冠冕堂皇把持朝政的借口,让他在位十三年,当了十三年的傀儡,让他有生之年也没能够如愿掌权,施政治国一展胸中抱负。
  母后不悦,婚姻不幸
  其实按照祖制,皇帝十四岁就该大婚亲政,但是慈禧贪权不放,害怕同治结婚成家之后再无理由垂帘听政,因此他的婚事也是一拖再拖,满朝大臣碍于慈禧的淫威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同治十一年,这时候同治已经17岁了,他的婚事实在是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慈禧才开始给同治张罗婚事。
  按理来说封建社会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宫皇太后做主给他选个皇后也就罢了,可是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同治的嫡母慈安和生母慈禧对皇后人选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慈安相中的是状元崇琦 19岁的女儿阿鲁特氏 ,慈禧则看中的是刑部员外郎凤秀 14岁的女儿富察氏 ,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只得找到同治皇帝,让他自己选。
  本来慈禧满怀信心地以为儿子会站在自己这边,毕竟血浓于水,母子亲情哪里是慈安这个养母可比的呢?结果却出乎意料,同治最终还是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这让慈禧不免怒火中烧,心中暗骂同治吃里扒外,但是又不能对他发作,终归在明面上同治还是一国之君,皇后让同治帝亲选也是自己的注意,不好出尔反尔,于是满腔怒火就只能对阿鲁特氏这个儿媳妇发泄了。
  皇后过门之后,慈禧就三天两头地找她的麻烦,鸡蛋里挑骨头,成天指桑骂槐地对她横加指责。后来慈禧看到同治帝后小夫妻时常在一起背诗吟词、有说有笑、感情甚笃,于是命令同治少与皇后接触以免妨碍政务。1783年同治皇帝亲政后则直接让他搬去了乾清宫独居,理由照样是避免皇帝沉迷美色,贻误了朝政,但此时的慈禧虽然名义上已归政于同治,实际上却仍是大权小权一把抓,同治依然只是一个傀儡天子。慈禧要同治专心政事但又不给他相应的权力,皇后又不准与之见面,这样一来同治简直成了个没事可干的孤家寡人,向来玩心极重的他此时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 闲极无聊,寻花问柳
  没办法,无可奈何地同治只能出宫找点乐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去处就是"八大胡同 "。 《慈德外记》中就记载了同治离宫外出寻花问柳的不少风流韵事:"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  "
  驾崩离世,说法不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驾崩,民间对官方给出的"天花"之说将信将疑,反而纷传他是与妓女有染,意外得了梅毒而死,原因有二:
  其一,同治帝经常出入青楼等风月场所,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确实是有得梅毒这类性病的可能。
  其二,同治临死前身体出现了大面积的溃烂,这和梅毒致使时的情形非常类似。正因如此,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才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但是《万岁爷进药底簿》、《翁同龢日记》这些史料中却详细描述了同治病情的发展以及用药状况,两下相互印证充分地证实他确实是因天花而死的官方说法,不由得人不信。
  由此"同治之死"也就成了清朝的又一大未解之谜,和"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位"一同并称为清宫四大迷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在一般认为同治皇帝死于天花,至少官方记录如此。
  但也有人认为,同治皇帝可能是死于花柳病,也就是性病,很可能是梅毒。
  根据外国医学团体的内部报告,同治皇帝至少在几年前就染上了梅毒,并且由于病情的发展而导致了他的死亡。
  同治皇帝是个傀儡,上面有恐怖的生母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为了彻底掌握大权,从小对儿子进行打压和严控,所谓好就骂、不好就打。
  从小到大,同治皇帝见到慈禧太后,就像老鼠见了猫,经常吓得发抖甚至尿裤子。
  同治皇帝17岁亲政,之前毫无权利。
  直到19岁死前,同治皇帝始终没有实权,所有决策必须慈禧批准才行。
  这个皇帝做的太郁闷,又经常被骂得狗血喷头,只能转而到后宫寻欢作乐。
  然而,后宫也呆不住。
  当时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已经不对路了。
  同治皇帝选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决定了未来谁操纵满清大局。
  慈禧太后出于私心,选择了富察氏;而慈安太后选择的,则是阿鲁特氏。
  两人进宫以后,同治皇帝和老实温柔和阿鲁特氏非常合得来,经常混在一起。
  相反,同治皇帝比较厌恶慈禧太后选的富察氏,从未和他同房过。
  这本来是同治皇帝的自我爱好,可惜慈禧太后连儿子性生活都要干涉。
  慈禧发现儿子宠爱慈安太后选择的阿鲁特氏,勃然大怒,认为同治皇帝影响了他的政治布局。
  所以,只要同治一和阿鲁特氏亲热,慈禧太后就会想方设法大骂儿子一顿。
  这样几次搞下来,同治皇帝哪里还敢接触阿鲁特氏,甚至连宫里其他女人也不敢乱碰了。
  于是,同治皇帝就找机会溜出皇宫嫖妓。
  自然,在慈禧严格监控下,这很不容易。然而同治皇帝毕竟是皇上,有自己一批心腹,还是可以混出去的,只要几小时后回来就是了。
  只是,当时八大胡同有很多满清上流社会的男人鬼混,同治皇帝怕被认出不敢去。
  于是,他只能去档次相对低一些的窑子。
  这些窑子妓女往往不干净,一天接客很多,一些人患有性病。
  结果,虽然只嫖妓过几次,同治皇帝就中招了,得了梅毒。
  在当年,梅毒尤其是晚期是绝症,根本治不了的。同治皇帝也就19岁就挂了。
  有意思的是,同治皇帝死后,慈禧为了皇家尊严,认定为天花致死。当年天花每年都要杀死很多人,顺治皇帝也是这么死的,这没什么了不起。
  然而,时太医院御医李德立(猜猜他的后人是谁)告诉子孙:同治皇帝患的是梅毒,但慈禧太后只准按天花来治。李德立冒险向慈禧说,不能这样治,皇上的病不是天花。慈禧听后大怒,将头上钿子掷下砸他,李德立吓得摘帽磕头到地。
  后慈禧宣布废除李德立的官爵,但仍然保持薪俸继续担任太医。
  李德立从此吓得半死,告诫后人无论如何不要做太医,不然恐怕没有好下场。
  不知大家在看电影《九品芝麻官》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周星驰所饰演的角色在妓院做事的时候遇到了皇帝;而且在该电影最后结尾的时候,周星驰瞻仰皇帝龙内裤的时候,却因为被人告诫皇帝是染花柳病死的而大惊失色。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导演的臆想,以及无厘头的搞笑元素,可是在长大一点后我才发现,这原来真的是有例可寻的,而电影上这位皇帝的原型不是别人,便是同治皇帝。花柳病是什么?
  花柳病其实和人们常说的梅毒很像,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出现四肢酸痛,而且还会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烂,到了严重的时候这些溃烂处还会流脓,并出现感染,这些病症的外表会异常的恐怖和恶心,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一种人人恐慌的疾病,因为这种病和天花一样是无法根治的,只能延缓以及调理。
  而且这种病的传播也大都是因为不洁净的性行为,所以只那个时候就算有人得了这种病,也是不耻去看的,正因如此才往往延误了最佳救治的时机。
  当然,当年传闻皇帝得了这样的病后,第一时间也是很羞耻的,这样才导致了他错过了救治的机会。皇帝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那是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虽然皇帝在小小的年纪登上了皇位,但是他还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不论是批阅奏本,还是决定事物的处置,都是需要太后的同意和点头的。虽然这个皇帝是他的亲儿子,但是慈禧对于权力的把控是相当的严,这源于她内心对于权力的追逐和喜爱。但是因为那时的皇帝因为这是自己的母亲,也因为自己年龄的幼小,所以便对其采取了忍耐的措施,毕竟自己就算再闹,也不会影响自己母亲对于自己的把控。
  可是后来,太后对于皇帝的把控越来越过分,即使是他的婚事她也必须要插手。因为在当时皇帝喜欢的是阿鲁特氏的女子(也有人说是慈安太后的举措),但是因为母亲想要以皇后之事插手权力之争,便极力的推荐富察氏,但是当时的皇帝好像就是对富察氏不感冒,很是喜欢阿鲁特氏,正是这样的行为使得他的母亲很是生气,每每看到皇帝和阿鲁特氏的行为过于亲密,便找机会训斥皇帝,一来二去之后,导致了皇帝对于母亲的厌恶,以及对于身边妃子的厌恶。
  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皇帝对于自己后宫妃子的相貌都不满意,所以才会酝酿出下面的一个事情。
  据说皇帝出宫还是因为一个太监的教唆,后来他也因为禁不起诱惑,特意微服去了民间游玩,还被一路引导带到了烟花之所,而且他贵为皇帝,那种大型的娱乐场所还不敢去,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去那种小地方。虽然在这里让他感觉到了快乐,但不幸的是,后来皇帝因为在这样"高危"的地方待多了,便不幸染上了"花柳病"。
  这便是他为什么会得花柳病的原因了。说法不一
  就按照正史记载来说,同治皇帝在后来是因为天花而死,但是这样的说法却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有人还针对皇帝是天花而死的说法说:当时的太医其实确诊的是花柳病,但是慈禧因为顾及到了皇室的尊严,所以便执意让太医给皇帝按照天花的治法去治,这才会进一步的厌恶的皇帝的病情,从而导致了皇帝在后来死于这场大病。
  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因为历史的复杂性,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会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的病开始恶化,精神恍惚,头发尽落,全身多处红肿溃烂,湿毒流聚腰间,流脓不止,左右臀部溃孔,奇臭难闻,在饱经折磨以后,全身溃烂的同治帝带着满身的恶臭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旅途,这一年,他才十九岁。
  同治皇帝在痛苦中死去,但是关于他的争议,才刚刚开始。关于他的死因,历来众说纷坛,流传最多的说法是同治帝流连风月场所,身染梅毒不治而亡。
  梅毒,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花柳病,那同治帝为何会染上花柳病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切根源离不开他的母亲慈禧太后。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声婴儿的长啼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居住的储秀宫传出,在外焦急等待的咸丰帝喜笑颜开,他26岁,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这位新出生的皇子取名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载淳在出生后的几年里是幸福快乐的,咸丰帝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的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悉心照顾他的生活,但是命运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也将他推进了痛苦的深渊。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逝,遗诏命载淳继位,当时的同治年仅六岁,生母慈禧太后二十八岁,作为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是清代帝王中登基即位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位。
  当时的同治皇帝只有六岁,根本无法独立处理政事,大权全部掌握在母亲慈禧太后手中,从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开始,同治帝失去了幸福的家庭生活,成了他母亲手中的一颗棋子。
  对幼年丧父、六岁登基的同治帝来说,高处不胜寒,父爱缺失,不喜读书,没有知心朋友的幼年皇帝心灵唯一可以停靠的港湾就是家庭了。
  但是他和母亲慈禧太后的关系却并不融洽,同治这位少年天子和母亲慈禧的母子亲情非常淡薄,两人关系非常紧张,并不是说慈禧对同治没有母子亲情,只是和她对权力的渴望和追求相比,母子之情是那么的无足轻重。
  倒是在嫡母慈安太后那里,小皇帝获得了难得的母爱,但是未曾生育却又喜爱孩子的慈安太后对同治又过于纵容溺爱,走向两个极端的爱似乎都不利于同治皇帝的成长。
  清代皇帝盛行早婚,一般到14岁就娶妻生子,但是同治皇帝到了17岁时才举行了大婚典礼,当时的皇后有两个人选。
  一位是慈禧太后心中的皇后,刑部江西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此女妩媚多姿,出身正黄旗,性格柔顺,能够迎合和顺从自己的心意,慈禧对她非常满意。
  另一位是慈安心目中的皇后,蒙古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德才兼备,年长于富察氏,相貌也不如富察氏美艳,但是端庄得体,深为慈安太后所喜。
  在同治帝的选后问题上,慈禧再次充当了一个失败的母亲的角色,同治帝听从慈安安排,违背慈禧的心意,选择了端庄得体的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则入选为妃,称慧妃。
  慈禧太后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儿子竟然不听从自己的安排,反而顺从慈安的意志,心中大为恼火,这也为后面的家庭和宫廷悲剧埋下了伏笔。
  婚后,同治帝和皇后阿鲁特氏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幸福时光,但是慈禧太后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因为阿鲁特氏并不是她心中儿媳妇的最佳人选,而且阿鲁特氏为人端庄含蓄,不会谄媚讨好慈禧,也令慈禧厌恶。
  在慈禧心里,儿子载淳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皇后,又和皇后浓情蜜意,慈禧的失落和嫉妒可以想见,这些不满和愤怒必然会转嫁到皇后阿鲁特氏身上。
  慈禧时时冷语讥讽皇后阿鲁特氏,让阿鲁特氏终日惶恐不安,婆媳不合给同治的婚姻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强势的慈禧太后不仅刁难皇后,还干涉同治皇帝的后宫私生活,要求皇帝要疏远皇后而亲近慧妃,同治帝看不惯慈禧太后的做法,面对慈禧太后的专权,同治皇帝终日郁闷,索性谁也不召幸,独宿乾清宫。
  同治帝独宿大殿,孤独寂寞、百般苦闷之际,有两个人闯进了他的生活,一个是恭亲王的儿子载澄,一个是翰林院侍讲王庆祺,正是这两个人把同治皇帝引向了邪道。
  同治是在载澄和王庆祺以及近侍太监的诱导下,性嬉渔色的,他们最初在宫中看男女秘戏的春宫画,大量淫秽小说和秘戏图册被悄悄带进了同治皇帝的寝宫。同治皇帝和他的进侍太监刻意模仿,纵情淫乐,从此这位少年天子日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载澄是恭亲王最为宠爱的儿子,一生浪荡,别无所长,就好美色,是经常之中有名的采花高手,自称寻花问柳第一人。
  根据《清朝野史大观》所记载,在载澄等人的鼓动下,同治帝微服私访偷偷溜出紫禁城,他们经常游荡在前门一带的八大胡同,以贵胄公子的身份出入于花街柳巷,纵淫取乐,寻花问柳。
  他们不仅贪恋美色,而且也不放过俊秀的太监和伶人,同治皇帝甚至和翰林侍读王庆祺关系暧昧,两人同看秘戏图和春宫画,纵情声色,奢靡淫乐。
  同治帝在宫廷之外麻醉自己,以此来发泄自己的苦闷情绪,从而放纵了自己,也种下了后来的恶毒之果。
  同治帝微服私访出宫流连于烟花之地,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清朝祖制极为严格,但是作为皇帝还是有空隙可钻的,试想下,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只能另寻他途,逍遥取乐。
  当时北京城的花柳巷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八大胡同的高端场所,第二等是相对偏僻的街巷子,第三等就是见不得人的犄角旮旯。
  而同治身为皇帝,因为自己的身份,怕遇见熟人,所以不敢去京城有名的青楼妓院,怕撞着正在狎妓取乐的大臣们,这样丢了皇家颜面,只能去找暗娼或者下三滥的去处寻欢作乐,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一些有身份的大臣们不屑一顾的地方,可以不被发觉。
  起初,花柳巷里面的暗娼们对他的身份毫无所知,后来知道了也佯装不知,一些王公大臣也注意到了同治帝的种种出格的行为,屡次劝谏毫无成效。
  同治帝染上花柳病以后,开始时毫无察觉,后来脸面、背部显露出斑点,才深感大事不妙,此时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同治十三年冬,十九岁的同治皇帝突然昏倒了!慈禧太后闻讯大惊,她立即传谕御医会诊,同治皇帝昏死以后,被抬到了养心殿东暖阁。
  太医院使李德立等人一头大汗,正在给同治皇帝诊视,不久,同治皇帝逐渐苏醒,安静躺在床上,脸上微微有几颗红色的痘痘。
  慈禧太后看见眼前的一幕,单独召见了太医院使李德立,直截了当地询问了同治皇帝的病情,当李德立告诉慈禧太后同治所患的是花柳病的时候,慈禧自知难医,为了保全皇家颜面,嘱咐李德立对外声称按照天化治疗。
  就这样,宫中很快传出了消息:皇帝患了天花。御医们畏惧慈禧,花柳病在当时是绝症,但是为了掩盖同治帝的丑闻,以免丢了皇家脸面,只能按照出天花的医法开药,导致一直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同治帝日益病重,下部溃烂而死。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下午六时左右,同治皇帝离开人世,时年十九岁,在位十三年,虽然朝廷对外宣称同治是感染天花而亡,但是民间依然广为传闻的说法是同治皇帝寻花问柳,结果得了花柳病,一命呜呼。
  好事者为此还写了一副对联:"不爱家鸡爱野鹜,可怜天子出天花"这幅对联嘲讽的正是同治帝因为寻花问柳而得花柳病一事。
  同治帝死后,慈禧便下旨:"王庆祺著行革职,永不叙用,以肃官方。"慈禧对那个曾经向皇帝"进诸小说淫词、秘戏图册"的王庆祺的处分反证了民间传闻是事出有因的,也说明了王庆祺确实和同治帝有染。
  《清史稿》记录王庆祺被革职这件事时,只写"有罪、褫职",没有写明什么罪,原因就是为尊者讳。朝野乃至慈禧都心知肚明,只是碍于皇家颜面,谁都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清代通史》也曾再三强调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曾经给同治诊治的太医李德立的曾孙李镇在《文史哲》撰文《同治究竟死于何病》,认为同治皇帝死于梅毒,也就是花柳病。
  他说他曾经问过自己的祖父,他的祖父回答道:"同治帝确是死于梅毒"。这是御医李德立传下的口碑资料,同治帝死于花柳病的可信度较高。
  同治帝到底死于天花还是花柳病,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而毫无疑问的是,十九岁的同治帝,短暂一生却遭遇种种不幸,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同治十三年九月的某个晚上,同治帝在八大胡同一家院里准备和一个姐儿快活时,那个姐儿竟反常地拒绝了他,她低声跟同治帝说道:
  "大爷,您怕是得了那个病了,还是好好治一治再来吧。"
  同治帝听后有些害怕:
  "我能得什么病?"
  "风流病呗!"
  那姐儿意味深长的一笑。
  其实就在前段时间,同治帝在洗澡时,服侍他洗澡的太监就注意到了他后背玫瑰花样的斑疹,当时还传了太医来看,太医李德立来细看一番后,瞬间感到不妙,他马上问同治帝痒不痒,同治帝如实回答不痒后,李德立就觉得出大事了,以他多年的行医经验,这大概率是梅毒,然而这关乎到皇家脸面,他连第二个人都不敢说,只是随意开了个清热解毒的方子,同治帝吃过后红斑竟然也退了,大家就都没放在心上。
  如今经勾栏姐儿这么一点,同治帝也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而当那斑疹再次袭来时,凶猛如虎,连御医都束手无措,他很快就丢了小命。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感冒了,而这一次感冒比往常要严重得多,他躺在床上啥也做不了,连召见大臣都没了力气,九天后,他胸闷发冷,同时脸上开始出现了斑疹,两位太后听闻赶来看时,所见到的已经是瘦骨如柴、满脸红斑的病天子了。
  十一月十八日开始,同治帝的病情开始恶化,他的腰部开始红肿溃烂,脓水从里面往外流,随后就是颈部、胳膊等部位生出红斑,后来连臀部都烂了两个洞,御医见后忧心百结地写下脉案:
  "莫蔓溃陷透膜为要!"
  他祈祷同治帝身上这些洞可不要烂穿了,可是一周后,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同治帝腰部与臀部溃烂成一片,源源不断流出臭气熏天的浓汁。
  十二月初一,仅仅这一天,同治帝就如厕达二十一次之多,而所排泄的尽是白色的浓稠物和红色的脓血。他的牙齿已经烂成黑色,一张嘴就是令人作呕的臭气,面部肿胀得几乎轻轻一碰就能戳破,十二月初五,浑身没有一处完好地方的同治帝,在饱经折磨后,带着他满身的臭气浓汁告别了人世,这一年,他才十九岁,亲政还未满两年。
  同治帝的花柳病,当然是因为长期流荡八大胡同所致,据说,同治帝经常偷偷出宫渔色猎味,而在当时,朝中的官员们也常有出现在八大胡同这种地方,同治帝担心被他们看到后没面子,就只好避开他们常去的大院名楼,转而去隐蔽的小院,甚至找的是暗娼,而这些地方藏污纳垢,同治帝也很自然染上了花柳病。
  可是,作为堂堂一国之君,这后宫成百上千的年轻女子,名义上都是他的女人,同治帝为何不在宫里寻乐,反而偷偷出宫去那见不得人的花柳巷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被他的亲娘慈禧逼的。选后埋下祸根
  同治十七岁那年,在挑选皇后时,慈禧倾向于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而慈安看中的则是端庄贤淑的阿鲁特氏,与同治帝刚好不谋而合。慈禧本以为儿子同治帝会遵从她这个生母的意见,谁知同治帝毫不犹豫选了阿鲁特氏,这让争强好胜的她感到非常的耻辱,她将这种愤怒转化成了对阿鲁特氏的忌恨。
  更令她感到难堪的是,同治帝大婚后,和皇后阿鲁特氏一度如胶似漆,而且他虽然专宠皇后,但对于其他嫔妃也都还好,却独独冷落了她当初倾心的慧妃(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这不是摆明不给她面子吗?源自寡母的嫉妒心态
  看着同治帝和皇后感情好,慈安感到由衷地高兴,可慈禧却刚好相反,本来,同治帝没结婚前,就很少去她宫里陪她谈心,母子并不亲密。
  如今同治帝忙着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就更不会想起她这个亲娘了,慈禧怨恨啊,同治帝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如今却娶了媳妇忘了娘,而罪魁祸首就是那个年轻的女人阿鲁特氏,想到他们在一起耳鬓厮磨,自己却自二十六岁就独守空房至今,她是又恨又嫉妒。
  棒打鸳鸯
  始初,慈禧曾经跟同治帝夸赞过慧妃而贬低皇后,暗示同治帝冷落皇后而宠幸慧妃,同治帝当然知道她在胡说八道,心里愤愤不平却也只好忍着,嘴里应承了,回去却照样和皇后恩爱。
  过了一段时间,慈禧发现自己的话对同治帝似乎没有作用,她就开始放大招了,那就是每天派人查看皇帝的"承幸簿",如果看到同治帝前晚幸的是别的妃子,倒还罢了,可一旦知道同治帝又和皇后过夜了,那她必定寻个由头训斥皇帝或者皇后一顿。
  如此几次后皇后也发现了奥妙,就故意冷落同治帝了,免得他挨骂。谁知皇后的变化让同治帝感到反常,一再追问下,才知道其中缘由。同治帝听后暴跳如雷,此后,他再没有去找皇后,也不再召幸任何嫔妃,而是一个人住在了乾清宫。
  本来,自亲政以来,政治上就不得志,如今连个人婚姻都做不得主,让同治帝感到很是苦闷,而正是这苦闷之际,让一些卑鄙小人,有了趁机邀宠的机会,他们搜寻来一些"秘戏图"给同治帝看,同治帝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甚至看一整夜,搞得第二天都睡不醒。
  心神被扰乱的同治帝,后来不再满足于看小册子,而是在这些人的引导下,偷偷溜出宫,去了八大胡同。
  同治帝频繁出游,当然也有被大臣们发现的时候,当时内务府一个耿直的大臣叫作桂庆,还曾上奏劝阻皇帝戒色,同时还上书慈禧管一下他的儿子。
  可是桂庆没想过,以慈禧的能耐,同治帝这点破事她早就看在眼里,而这正是她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同治帝不务政事,沉湎女色,她才可以独揽朝纲,满足她强烈的权欲。
  所以,她根本不搭理桂庆的奏折,而同治帝在隐私被冒犯后,气得把桂庆臭骂了一顿,桂庆就悲伤地卷铺盖回家了。
  多次临幸污秽之地的同治帝,不久就染上了花柳病,就此丢掉了性命。
  需要说的是,同治帝出宫纵淫后染花柳病而亡,仅仅见于野史笔记,事实上关于同治帝的病中情状,官史中是没有记载的。目前相关资料最为详细的是《翁同龢日记》和《万岁爷用药进药底簿》。
  按《翁同龢记录》所载,同治帝是天花不治而亡,而医学界专家对御医每日的脉案记录进行详细研究后,也认定同治帝确实死于天花。
  但是呢,以当时慈禧一手遮天、恨不得独揽朝纲的的局势,御医为了保命造假也是有可能的,而翁同龢虽然亲眼见到同治帝的病中情景,但他并非专业医师,而且即使看懂出了蹊跷,囿于现实压力也不一定敢将真话写出,所以直至今日,同治帝究竟是死于花柳病还是死于天花,仍旧是个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清朝最短命的皇帝,活的时候非常的憋屈,死的时候很不够体面。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得了花柳自然还是因为同治帝载淳寻花问柳,而且载淳还是男女通吃。虽然清廷宣布的是同治帝载淳是身染天花驾崩,而民间传闻载淳其实是得了花柳病,其真正的死因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清朝皇帝从皇子时代开始,压力就非常大,而成年后如果勤政压力就更大。同治帝载淳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外。
  《桃花圣解庵日记》记载:……嬉戏游宴,耽溺男宠,日就裸脊,旋患痈,项背各一。
  都知道同治帝载淳因其母强势心中失意,所以流连作为烟花柳巷的八大胡同,然而更可怕的是载淳还真是应了他的年号,他还狎戏男宠 。
  载淳是咸丰帝奕詝唯一的皇子,所以也就成为了毫无争议的皇位继承人。咸丰帝驾崩,载淳幼年继位,在"辛酉政变"之后,两宫太后垂帘同时恭亲王辅政。年少时光里的载淳,不仅生活在母亲的强势之下,也要像其他所有皇子那样拼命读书学习——毕竟他是咸丰帝唯一的继承人 。
  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简单。成年后的载淳仍旧无法拥有大权,所有的实权还是掌握在其母慈禧太后手中——如果单纯这样也还好,做个逍遥帝王也没什么关系,关键慈禧太后不仅不肯让载淳做朝堂上的主,连他的私生活也要按照她的意思进行 。
  同治帝载淳非常宠爱自己的元配皇后阿鲁特氏,不过慈禧太后非常不喜欢,而是特别宠爱慧妃富察氏。这也有一定原因,阿鲁特氏的外祖父正是当年"辛酉政变"中被铲除的顾命大臣之一的端华,而慧妃的祖上是乾隆皇帝的元后孝贤皇后富察氏同族。因为儿子违背自己的心意,执意册立阿鲁特氏,慈禧太后在两人大婚之后处处刁难阿鲁特氏,强迫同治帝去慧妃宫中。
  一来二去,同治帝心里就更加憋屈了——朝政不让朕管,现在连朕的后宫都不得自由了。可再怎么样载淳也没办法,始终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时间一长,载淳在紫禁城感觉到了窒息,在身边内监等人怂恿之下,开始出宫"放松" 。
  八大胡同可不是皇家经营的地方,再怎么出名也是不干净的地方。同治皇帝刚开始还比较克制,出宫还偷偷摸摸次数也不多,之后就玩儿疯了,简直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啊 。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载淳还是不幸中招英年早逝,成为了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在澹奕看来,载淳最终如此下场,除了他自己作之外更加主要的还是因为其母亲给他造成的阴影——父母的控制欲太强终究不是好事。
  古代凡人之亡,如野草枯折,无声无息;帝王之逝,如泰山崩裂,惊天动地。由于帝王处于权力中心,身份特殊,他们的去世,往往还会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留给后人无限猜想,清朝的同治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咸丰十一年,咸丰在避暑山庄驾鹤西去,清朝帝统一系独传的皇位,自然留给他唯一的儿子,年仅六岁的载淳,即同治帝。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因为汉、唐等王朝,一旦国运走下坡路,皇位总是后继乏人,不得不让小孩子坐龙椅。
  尽管同治帝在慈禧的"关爱"下长大成人,但这种"关爱"本质上是对他权力的剥夺。同治十一年,在两宫太后的主持下,17岁的同治皇帝大婚。之后,他开始磨拳霍霍,名义上实现了亲政。但慈禧掌权良久,肯定不甘放权,为满足母后归政后颐养天年使其不干涉政务,同治皇帝发出一道谕旨:"令总管内务府大臣,将圆明园工程择要兴修,原以备两宫太后燕憩,用资颐养而遂孝恩——《清穆宗毅皇帝实录》"
  朝堂毕竟是老江湖的世界,同治皇帝还是太稚嫩了,当大臣以军务繁忙、国库没钱等理由驳斥时,同治皇帝也只能收回成命。但同治帝随即又下令修建"三海工程"。
  同治十三年底,三海刚开始修建,同治皇帝就一病不起,一个月后"崩逝"于养心殿东暖阁。因为同治帝无子,清朝父死子继,一脉相承的帝系就此中断。
  同治帝短短的一生,却创造了清朝帝皇的"两宗最":他十七岁亲政,是清朝少年天子中亲政最晚的一个;十九岁去世,刷新顺治的记录,成了清朝帝王中寿命最短的一位。同治皇帝"春秋鼎盛",到底因何而英年早逝?"天花之说"比较可信
  虽有众多说法,但从正史与《翁同龢日记》来看,同治帝死于天花的概率是最大的。同治十三年,同治生病,翁同龢记载:"连日圣体违和,预备召见者撤。廿一日西苑受凉,十一月朔已初访绍彭,据云今日入值,知圣体发疹问安。"
  如果说这里所记载的只是听闻,那数日后的记载则是亲眼所见。
  既然是天花,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宫廷内的迷信活动也粉墨登场。十一月十二日,在慈禧的命令下,将"痘神娘娘"迎奉到养心殿,宫内到处是红地毯、红灯笼,布置得喜气洋洋,希望痘神娘娘显灵,将"天花"收回。供奉三天后,又以隆重的礼仪恭送痘神娘娘于外。然而,求神拜佛后,同治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
  当时,为同治皇帝看病的御医李德立等人留下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相当于病历,记载了同治生病期间的医治、用药、症状等。经现代医学研究院对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同治患的是天花,是由于痘毒内陷,导致"走马牙疳"而死的。野史传说,也不能完全排除
  野史上记载,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如果真的如此,清代官书以及翁同龢定然不会如实记载。
  这种说法,还要从同治皇帝选妃说起。同治大婚前夕,两宫太后看中的对象不同。慈禧看中的是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慈安看中的是户部尚书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让同治做决定。结果,同治选中阿鲁特氏,相当于否定了慈禧的意见。慈禧对此特别不满,经常干预同治的婚姻生活,不仅导致婆媳关系紧张,而且母子反目。
  话说,同治皇帝血气方刚,一气之下,经常出宫找乐子。但他毕竟是皇帝,害怕遇见大臣,有损天子形象,于是,他不敢去正规的八大胡同,只能逛街头巷尾的小型娱乐场所。那些小场地,服务环境又脏又乱,导致同治皇帝染上梅毒。
  于是,叫太医来看,太医看后大吃一惊,就请示慈禧。慈禧为了宫廷的颜面,传话说,这恐怕是天花啊。这样,太医就将梅毒当天花来治,导致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一命呜呼。
  野史上,"梅毒说"还有其他几个版本,虽患病的过程不同,但结果大同小异。从这一点来看,慈禧对同治的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她的霸道、专横,导致同治皇帝只能到烟花柳巷发泄;儿子行为不端正,有失帝德,她也没有加以劝阻。
  秋媚说:慈禧是一位优秀的权谋实践者,通过权谋成为帝国实际掌权人,但她又是一位不合格的母亲。在慈禧眼里,个人权力至上,亲情只能放一边,同治去世一个时辰不到,她就开始酝酿下一场权力争夺战。

孙中山国葬细节遗体再行防腐手术后,被换铜棺,宋庆龄数次大哭1929年,位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终于落成。此时,距离孙中山死后灵柩被暂厝北平(以下称北京)西山碧云寺已经整整四年。四年间,孙中山的灵柩险些被奉系军阀焚毁。也正因此,杜聿明曾为保护从这部雷达开始,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千里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朱元璋梳洗刑是啥?为何犯人一听秒绝望?过程做了什么古代有着各式各样的酷刑,除了有名满清十大酷刑之外,其中严格治国的皇帝朱元璋,任内就流传着一项名为梳洗之刑的刑罚,它究竟是什么?为何让犯人一听瞬间绝望,近期就有历史专栏讨论这项话题。见所未见!30张罕见的老照片,一看就停不下来话说,老照片总是有着一种奇特的魔力,透过那些定格的瞬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又到了大家喜欢的老照片版块,下面这些或震撼或残酷或有趣的历史照,一定能让你眼界大开1大理国存续317年间,段氏皇帝接连出家,掌权的高氏为何不篡位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安居乐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的生活,战火纷飞已经让我们学会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会捍卫自己的国家和谐稳定,如此才1949年,一名青年点名要见贺龙,对警卫员说我是他的儿子说起开国元帅贺龙,那可是毛主席口中赫赫有名的贺胡子,这位从南昌起义就跟随共产党东征西战的军长,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杰出的战功,是中国的开国英雄。在1949年的第一次政同治大王为何19岁就圆寂了?看看他做的事,能活这么大算是奇迹清朝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朝代,毕竟很多历史影视作品都是和清朝有关。在清朝这么多皇帝中,成就最大的应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了。正是由于如此,于是他们才会创造了包拯出殡之日,21口棺木从7个城门抬出,自此,盗墓界定下一规矩盛名满城人人敬畏,是无数为官者的毕生所愿,为官者需有一颗治国为民的仁心,其实不只是在现代社会中要如此,在遥远的封建社会当中,朝廷命官都是政府的外在代表。作为政府的喉舌,官员们必须做53年四川一农民,因戴手表妻子烫头发暴露身份,被抓起来公审枪决(老梁说)这事,为了给大家伙说清楚,咱分几个部分给大家伙说道。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暴露身份的特务,然后说说这特务都干了点啥,接着再说说他是怎么藏起来又被抓住的。特务今天说这特务大明皇帝朱常洛究竟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为你解密红丸奇案引言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明朝出现一场危机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九月一日,四十天中,万历泰昌两任皇帝先后去世,天启皇帝朱由校匆忙继位,朝野震荡。泰昌帝朱常洛正当三十九岁壮年,为中国席位得道多助,昂首重返联合国历史瞬间恢复席位外交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即被台湾当局占据。自1950年9月联合国第五届大会起,联合国大会每年都会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但在美国
80年代山西老农发现藏金洞,拿2块金砖去银行换钱,惹上了大麻烦20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个老农,上山砍柴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藏金洞,里面到处都是金灿灿的东西。老农当时已经年近六旬了,虽然没啥文化,但是见过不少好东西,他看到洞里的宝贝后立刻黎敬忠鸣沙演绎第八回庙堂兴学子社会搞四清黎敬忠文图一九六二年,庙堂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学校大都设在庙堂之上。三道渠小学就设在三道渠庙里。离外婆家与庙仅仅一路之隔。外婆家小房子,温暖温馨。我与宋天才常常翻上滚下,好曹操到底相貌如何?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早年参与镇压黄巾军,后因董卓擅政,与袁绍等共讨董卓。之后又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建安元年宋高宗赵构的操盘理念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本来皇位对他来说神马都是浮云,但金兵南侵北宋灭亡给了皇室里的屌丝赵构,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宋高宗赵构宋王朝只有太祖赵匡胤创立并保持了一个明显的主要上升趋势,长子已经25岁,为何赵匡胤还要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自秦汉自秦汉一统之后,中国的皇位传承历来是子承父业,若是皇帝没有子嗣,才会出现藩王继位的情况,然而历史总有意外发生,就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逝世之后,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并且自斯大林准备在希特勒攻击之前夺取斯瓦茨伯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使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国际局势变得复杂,苏联矿工在那里经营煤矿。1940年为了保护水雷,莫斯科考虑由红军完全占领这些岛屿。1940年4月9日德国人发起了威斯没有班德拉,就没有乌克兰的今天坦坦荡荡的小富贵儿知道乌克兰的班德拉吗?20年来,乌克兰经常举行纪念班德拉的活动班德拉(),沃伦惨案制造者,二战时乌克兰伪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亲美反俄的尤先科上台后,捧其为民族英雄中共十大王牌军王牌铁军43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火中诞生,在战火中洗礼,一路从战火中走来。从诞生的那天起,经历了十年国内革命战争十四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对苏对越对印一系列的反击战争,中国人纵横天下近200年的关陇集团,曾建立4大王朝,为何会灰飞烟灭?魏晋南北朝时期,绝对是贵族世家们的天堂。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等等士族,都是手握天下军政大权的顶级豪门。南北朝时期,北方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博陵崔氏等豪门他是天下第一女相士,预言非常准,被汉高祖刘邦封侯古人常说天机不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命运,不能逆转。然而,有一种人,我们通常叫他们术士,他们可以提前预测,让人们寻求好运,避免厄运。汉朝就有这么一位神奇女术士,他就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公共科目三史知识点(后半部分)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决定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