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明代宗为何不杀掉哥哥明英宗,这样不就可以避免夺门之变?

  明朝12世16帝之中,有着4对兄弟组合,虽然表面上以天启帝朱由校和崇祯帝朱由检兄弟关系最好,但其实认真说起来,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的兄弟感情最深,关系最好,只不过后来因为权力之争,这兄弟二人是反目成仇,是兄不是兄,弟不是弟。
  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明英宗被俘,明代宗这个皇帝唯一的弟弟,在太子朱见深年幼的情况下,成为代理皇帝,在于谦等大臣帮助下是力挽狂澜,抵住瓦剌也先的进攻,一年以后,太上皇明英宗被迎回,明代宗不只贪位不还,还将明英宗囚禁南宫7年,到了明代宗病重,明英宗被大臣拥戴发动夺门之变复辟,而病重的明代宗不久便是死去。
  明代宗之死,可谓是疑点重重,虽然他当时病重,但才29岁而已,并且死之前病情明显有所好转,却突然死去,很有可能是被明英宗派人杀死。
  明末清初的查继佐在《罪惟录》中是这般记载明代宗之死:"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若真是如此,明代宗身为一代力挽狂澜之主,却死于一太监之手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明代宗身为代理皇帝,而且并非庸主,自己面对的局面,肯定是心知肚明的,甚至哥哥明英宗这个太上皇会复辟这个风险,想必他也是心里有数,不然也不会将明英宗囚禁南宫7年之久,那么他为何不想办法将明英宗除掉,是念及兄弟之情,不忍?还是不能除掉呢?
  其实明代宗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至于所谓的兄弟之情,在他这个临时代理皇帝贪位不还时,就已经开始不复存在了,那么这是怎么个说法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明代宗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明英宗,明英宗之子朱见深还是太子,明英宗若出事,明代宗也落不了好。
  土木堡之变以后,还是郕王的朱祁钰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帝,是因为于谦等大臣一是考虑也先挟持英宗,自认奇货可居,要进行各种讹诈,所以应该马上立一位新皇帝,这样一来,英宗便不是奇货了,也先也没办法进行讹诈,同时英宗没有利用价值,也更容易被放回来;二是考虑太子朱见深年幼,在国难当头之际,为避免主少国疑,需要一位长君,这时候朱祁钰身为英宗唯一的弟弟,自然是合适人选。
  所以群臣奏请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根据《纲目三编》记载,孙太后随后派都指挥岳谦前往出使瓦剌,为英宗送上寒衣,借此询问英宗的意思,英宗也有此意,于是岳谦归来以后" 口传帝旨,以王长且贤,令继统以奉祭祀 "。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推辞的郕王朱祁钰才受命,以此登上大位,是为代宗。
  代宗虽然成为皇帝,但从一开始,他就相当于一个高级临时工角色,他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英宗,只是代理皇帝。同时孙太后还立英宗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意思帝统还是在英宗一系,这也是群臣所同意的。
  可以说朱见深是皇太子,是英宗归国以后人身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 。因为代宗之后,继承大统的是英宗儿子朱见深,包括代宗在内的任何人想要动英宗,都要考虑以后被朱见深报复的后果。
  同时英宗被俘之前,毕竟当了14年皇帝,虽然土木堡之变使得朝廷文武百官损失惨重,但支持英宗的大臣还是有不少的,加上英宗是正牌皇帝,是属于占有道义的一方,他儿子朱见深身为太子,是下一任皇帝,这样一来更容易得到大臣支持。
  这也是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以后,即使有着8年的权力真空期,但英宗依旧可以快速掌握朝局的关键原因所在。
  基于这两点,代宗这个代理皇帝就是想要动英宗都不敢,甚至他还要保护英宗,如果英宗莫名其妙地死去,他就是最大的怀疑对象。
  届时一旦处理不好,就是滔天大祸,毕竟代宗只是个代理皇帝,上有孙太后盯着,下有太子朱见深,若是英宗真莫名其妙死去,代宗不一定是最大受益者,反而是首当其冲的最大受害者,只有扛过这一关,才可以成为最大受益者,但以代宗对朝局的掌控,显而易见是很难扛过的。
  像代宗最重用也是最为倚重的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还是兵部尚书,只要他拼死支持代宗,英宗都不一定复辟成功,奈何于谦是一个纯臣,只忠心国家,而非皇帝个人,为免再起兵灾生灵涂炭,所以夺门之变前夕有所察觉也是不管,英宗复辟以后,于谦更是没有起兵反抗。
  而舍去于谦以外,代宗阵营真没有要兵权有兵权,要威望有威望的大臣。平时代宗稳坐皇位还好说,一旦病重,并且宫中发生夺门之变这样的政变,代宗阵营的大臣见不到代宗,就是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不然代宗病重的时候,也不至于被人趁虚而入发动政变,这足以说明他对朝局的控制并不深,拥有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
  二、明代宗只能借刀杀人,在明英宗归国问题上作梗,同时先废了朱见深太子之位。
  代宗与英宗的兄弟之情,在没有权力掺和之前,可谓一时之佳话,但当代宗贪位不还之时,就意味着他们兄弟是反目成仇。再加上囚禁英宗于南宫,对其过分苛刻,又废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些都说明代宗为了最高权力,早就抛弃了兄弟之情,如果有可能,可以杀了英宗的话,他肯定不会犹豫。
  虽然局势不允许,但是代宗其实也想过借刀杀人,或者说是想办法让英宗不再归来。于是当也先认为英宗没有利用价值以后,屡次想要议和送回英宗时,代宗是屡屡拒绝或拖延。
  代宗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希望英宗永远不归国,最好是也先恼羞成怒下杀死英宗,这样就更好了。
  但很明显代宗这个代理皇帝并没有完全掌握朝局,或是支持英宗或是站位英宗这个正牌皇帝的大臣们是纷纷反对,要求迎回英宗。
  面对大臣的呼声,被逼没办法的代宗只能不高兴地说道:"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
  这时候于谦站出来说了一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 "。意思你不用怕,大位已定,英宗回来也不会让你退位的,代宗听到这句保证,才放心下来,答应迎回英宗。
  不过代宗依旧采取了拖延的方法,根本不派重量级人物去谈判,表现得也很是消极。先派礼部都给事中李实去议和,虽然将其升为礼部右侍郎再出使,但因为代宗的议和内容没有提到迎回英宗的内容,加上李实分量太轻,只能作罢。
  李实失败以后,以王直为首的朝中大臣再三坚持再派使臣迎回英宗,代宗才勉强同意,派了杨善前往,但是给予的支持并不大,同时胡濙再请随带上英宗御用的衣服和食物,代宗也是置之不理 。
  代宗以为杨善得不到大力支持是带不回英宗,还是会无功而返,没想到杨善很是机智还能言善辩,竟然轻轻松松将英宗迎回来,至此代宗借刀杀人的计谋失败。
  代宗身为代理皇帝,想要转正,英宗其实并非他最大的威胁,他最大的威胁是太子朱见深。如果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再以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等于去了英宗最大的护身符,想要杀英宗也将容易很多,甚至都不用杀没有威胁的英宗。
  于是在景泰三年,代宗开始意图废朱见深太子之位,为了完成这一计划,他竟然贿赂大臣 ,以这个方式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即使如此,朝臣中也多有不服者,这说明代宗对于朝局的控制并不深。
  如果朱见济坐稳太子之位,甚至最终是继位,那么代宗这个代理皇帝就是成功转正,围绕代宗的势力集团会大增,相应的英宗这个失势的太上皇就根本不是威胁了,因为他的儿子朱见深连太子都不是了,就利益上来说,已经会让很多大臣放弃支持,杀不杀都一样。
  但可惜的是朱见济当了不到一年的太子便早夭,更要命的是朱见济是代宗独子,不久后,支持英宗的御史钟同上疏,请求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奏疏上有这样一句话:"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
  这句话可谓很耐人寻味,钟同此举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朝臣意见,这句话更是说明当时朝臣的心里想法,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强,看看,非要勉强,结果成这样了吧。
  可以说太子朱见济早夭一事,对代宗的打击太大了,使得他得罪死了英宗不说,还彻底失去与英宗博弈的资本,这样一来,支持英宗的大臣更多,而代宗当时处于无子嗣的尴尬状态,又有谁会替他这个无子嗣的代理皇帝死心塌地卖命呢?
  这意味着代宗更是动不了英宗,一动势必遭群臣反对,搞不好自己还会被赶下皇位。
  三、明代宗当时不过才二十几岁,他还是有机会翻盘的,不过他并没有成功。
  一是再生子嗣,然后再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但尴尬的是,代宗自此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生下子嗣。而英宗不只是有朱见深这个长子,更是在南宫一连生下三子,这样一来,代宗无子,在群臣看来,按照宗法伦理,皇位还是得由英宗之子朱见深继承,这对他打击是要命的。
  二是代宗还年轻,如果他在位个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一步步经营,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压异己,再耗死那些忠心于英宗的有资历的老臣,那对于朝局的控制肯定是说一不二 ,自然可以真正的生杀予夺大权在握,到时候杀一个英宗,再选一个宗室子弟为养子,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不过很明显代宗并非长命之人,在太子朱见济早夭以后,代宗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后宫,不先想办法求嗣,而是在景泰七年,也就是年仅28岁的年龄,竟然下旨营造寿陵 。
  虽说皇帝活着提前营造陵寝是正常情况,但是代宗年纪轻轻就营造陵寝,并非是正常情况。只有两个可能,要么他喜欢大兴土木,所以想要早早营造陵寝。要么他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很糟糕,自知是不久于人世,所以才提前营造陵寝。
  很明显代宗并非是喜欢大兴土木之人,虽然这位代理皇帝与哥哥英宗的最高权力之争,的确有不光彩之处,但就治国理政来说,代宗可算是一位英明之主,还是颇有作为的。
  所以代宗年纪轻轻就为自己修陵寝,就是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很糟,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了。
  所以在改换太子遭到毁灭性失败以后,代宗的身体状况也糟蹋透顶,根本没有时间彻底控制朝局,更没有能力杀英宗。
  而且因为修陵寝和病重的事情,使得下面大臣也是看出端倪,最终被投机者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所趁,在代宗病重期间,拥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不久代宗死,可怜代宗白白苦心经营一场,落了个惨败而死的凄凉下场。
  明英宗与明代宗这对兄弟阋墙之事,其实本质还是在于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亲情已经不是亲情,甚至亲情还会成为自相残杀的根本原因,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可谓是屡见不鲜,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可惜的是明代宗身为一代力挽狂澜之主,本可以在史书大书特书,本可以光芒万丈,却是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迷失了自我,是白白谋划一场,若是成功了,也不失为一代枭雄,但奈何是失败下场,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不过我想,这才是正常人的行为,若是面对至高无上权力,可以知进退,可以说放弃手中权力就放弃,成就周公辅成王的佳话,那才是不正常,毕竟像这种人是屈指可数,是寥寥无几,哪里有那么多圣人,更多的是欲望无止境。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石头的故事钻石(四)给人带来厄运的钻石希望蓝钻。希望蓝钻,顾名思义就是带来希望和好运的意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据说拥有它的人几乎都遭受到了命运的诅咒,或客死他乡,或前途无望,或惨遭横祸。希望钻石问世于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看看他的成就,难怪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来无数美好的故事供后人传颂学习,这些故事中,有不少孩童为后世作出了榜样。精卫填海让我们知道了,精卫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锲而不舍大大的正能量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明一瓣爱马来西亚,一瓣爱中国(百年航程有侨精彩(3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1973年,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接到一个神秘电话,当即从新加坡赶到中国香港,与国内有关人员见面。原来,当时国家物资及食品供应紧张,急需30万吨原糖,希望郭鹤年通过自农夫自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把肉卖掉,小偷会自首1973年4月,因为附近一项建设工程批准上马,安徽合肥的包氏家族墓群需要迁葬。这个包氏家族的先祖,就是合肥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臣,妇孺皆知的包拯包青天。在一个规格狭小摆设简陋的墓葬之中他因枪走火误杀领导,毛主席惜才保其命大将资历,1955年授上将紧跟毛主席,就会有出息。毛主席当年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队伍中,走出了一名开国元帅,一名开国大将,5名开国上将。元帅是罗荣桓,大将是谭政,5名上将是陈士榘张宗逊宋任穷黄永胜陈伯钧。秋日本网友问日本还能像在二战中那样打败中国吗?美国专家斥荒谬在美版知乎Quora上,一名日本网友提问道日本还能像在二战中那样轻易打败中国吗?一名美国历史专家认为这个问题问题根本不成立,并结合中国二战历史发文给他上了一课。日本现在能不能像二战杨文翰游击队政委员,多次杀害党组织派来的人,后仍被评为烈士老覃在去年8月份写过毛主席称他司令,让他位居罗荣桓之上,后将他处决,他叫陈浩一文。文中提到,1927年10月,毛主席审时度势,利用李(宗仁)唐(生智)战争爆发之机,命令工农革命军第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本题所说后悔太子之死以及没有善待太子后人之事,皆源自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事件。提到汉武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秦皇汉武这个耳熟能详的衔接词,他的确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他统治时那些年华人的美国往事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的华南地区变得贫瘠不堪,为了养家糊口,不少中国人选择去海外工作。而大洋彼岸的美国,随着淘金热愈演愈烈,大量的基建工作缺少工人实施,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很快在美国站抗日战争中的白刃战,日本军队拼刺刀时为何习惯先退子弹在我国近代史上,中国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抗日战争无疑是一次历时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的战争,起初我们说是8年抗战,后来由于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以及表达我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对外解放后,张治中到南海密会国民党,凌晨两点接叶剑英通知快撤1950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曾经的国民党高官张治中前往广州执行一项秘密任务。他率领屈武李俊龙等人组成特别工作小组,还带着自己的家人,多次辗转来到广州番禺的一个小岛上会晤国民党代表
长寿的毛泽东主席是如何保健养生的?毛泽东主席重视人民的健康,也重视自我的保健。作为一位长寿老人,毛主席从青少年到老年一直重视与提倡体育运动,并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1953年,20多岁的徐涛曾被分到毛泽东主席身边做保张轸总想攒够政治资本再起义,却因两个失误,差点被白崇禧连窝端张轸图片来自网络在国民党杂牌军将领中,张轸其实是一位很厉害的将领。可由于他不断遭到蒋介石的打压,以至于名声不显。可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高级将领们被解放军成百上千的俘虏击毙,使得国宦官与党人互为死敌,为何赘阉遗丑的曹操却备受名士推崇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就在袁曹二人摩拳擦掌等待最后决战之时,袁绍帐下的檄文小能手陈琳,率先把曹操大骂了一顿。在这篇长达1300余字的小作文里,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古代中国对早期日本的影响有多大?所评图书书名日本史律令国家的兴衰与武家政权的建立作者(英)乔治贝利桑瑟姆译者石杰夫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出版日期2021年10月日本早期文明时期的居民成员,应当来自亚洲大陆不在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悲伤地对粟裕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老覃昨天写了1958年,粟裕离开总参到学院工作,叶剑英对他的称呼让他倍感温暖一文,讲的是粟裕大将在1958年受到了错误对待,被解除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改调到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粟1946年叶挺遇空难牺牲,总理坚信有人搞鬼,果然50年后主谋现身1946年4月8日,一架载着13名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飞机从重庆起飞,准备前往延安参加会议。而此时身在延安的毛主席等人也早早来到了机场焦急地等候着。下午两点时分,一架飞机带着轰鸣声出现汉朝与罗马,谁更胜一筹?网上总有人讨论,到底是罗马帝国厉害,还是大汉王朝更胜一筹?众说纷纭,今天半川就带大家浅谈一下大汉王朝。作为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王朝,大汉历经24位皇帝,东西两汉各12位,算上中途被为何东罗马帝国收复意大利后,没有将首都迁回罗马城虽然作为统一王朝的罗马帝国于公元4世纪事实上分裂了,但是史学界和网络上都倾向于把继承罗马法统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灭亡作为罗马时代真正的结束。在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攻灭后,拜占庭帝国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公元263年,曹魏名将偷渡阴平关,攻下绵竹关,直取蜀汉的都城成都,随着后主刘禅的不战而降,这个在西川割据了四十三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当时曹魏的掌权者司马昭并没有亏待这个投降的末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甘心为傀儡皇帝反被杀魏国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深夜,魏帝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愤愤不平地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待废黜,打算亲自征讨他。尚书王经劝谏道古时候鲁昭李渊刘邦不到七年就一统天下,为何曹操耗尽一生还是三分天下?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市)。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自公元189年开始,曹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