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简而言之,就是刘邦会做人。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起点极低的皇帝之一,他用七年的时间,从一介平民到坐拥天下,不仅推翻了强大的秦朝,还击败了历史上少有的战神项羽,最终建立了强大的汉朝。
  而刘邦本人,早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老粗,在其年逾四十之际,尚且身无寸功、手无万贯,整日里饮酒吹牛,说其是"无赖"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把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不世出的人才聚拢在一起,并还能成功地驾驭,让这些人甘愿为刘邦鞍前马后、出生入死。
  就连刘邦自己都承认,他谋略不如张良,统筹不如萧何,打仗更是不如韩信,既然如此,这些人又是为何愿为刘邦出死力呢?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刘邦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其敢于担当的品质让人安心,任人唯贤的德行让人宽心,会做人,是刘邦致胜的法宝。
  如果说有这么一个老男人,年龄已经三十大几,接近四十,但毫无成就,并且未婚生子,还整日里游手好闲、喝酒吹牛,这样的一个人,你认为他日后还会有什么很大的成就吗?
  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人完了,没救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余生只有四个字,混吃等死。
  刘邦就是这么一个人。
  刘邦是沛郡丰邑人(今江苏丰县),其祖上根据记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刘邦的祖父,还曾任魏国的丰公。
  不过到了刘邦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已经是平民之家,刘邦出生时,其父刘太公,只是一个土里刨食儿的老农民。
  这样的家庭,如果想日子过得好点,那只能是辛勤劳作,但刘邦却偏偏不。
  少年时读书,极不认真,年龄稍长后,又不喜欢下地劳动,气的刘太公大骂刘邦,不如他哥哥刘仲。
  不仅如此,刘邦还经常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他曾经十分仰慕魏公子信陵君,便出走投奔,但在外混了几年后,一无所获,最终还是回到老家沛县。
  机缘巧合下,刘邦当上了沛县的亭长,这个相当于当地派出所所长的职务,让刘邦如鱼得水,在此期间,结识了大批和他一样的"有识之士"。
  但即便是当了个小官,还是穷得叮当响,以至于吕太公宴请当地名流时,无钱随礼,只得厚着脸皮去混吃混喝。
  此时的刘邦,已经年近四十,却依然是毫无建树,一事无成,看着秦始皇的车队威风八面的过去,也只能羡慕的说道:"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若干年后,推翻秦朝,击败项羽,成为了一个大汉王朝的缔造者,这不仅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想不到,恐怕胆当年的刘邦自己也想不到。
  "平庸"如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手下人才济济是分不开的,如萧何、韩信、张良等,这些人中,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当世不得多的的人才,刘邦自己都承认,在很多方面,他的能力,与下属相差甚远。
  那么,刘邦又是如何驾驭这些比他厉害的人呢?
  在某次刘邦主持召开的座谈会议上,刘老板曾经语重心长地对自己进行了剖析,也对自己做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
  刘邦所表达的意思是,在谋划领域,他不如张良(子房),在后勤统筹方面,他也不如萧何,而在军事领域,更不如韩信。
  刘邦对自己的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十分的中肯,事实上,刘邦的个人能力,确实不如这些人,就拿军事领域来说,刘邦直接参与和指挥的战斗,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比如差点要了刘邦小命的白登之战。
  刘邦虽然能力不如手下,但却能让这些人才甘心情愿的为其效力,你是军神也好,或者谋圣也罢,总之都乖乖地听刘老板的话,这就是刘邦最大优势。
  此三者(指萧何、张良、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
  "能用之"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的难,无论是哪朝哪代,但凡是人才,都有一定的脾气,如果想驾驭,就需要极为高明的手段。
  刘邦的老对手项羽,手下不是没有人才,别的不说,就一个范增,可以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谋士,但可惜的是,项羽却连范增都不能用,最终被迫自刎乌江。
  而刘邦手下,人才可不仅一个,是好多个,但他却能很好地"用之",能够驾驭得住,这恐怕就是最大的能力了。
  如何驾驭人才?刘邦的致胜法宝就三个字,会做人。
  "会做人"第一点,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你的想法很重要。
  萧何在向刘邦举荐韩信时,刘邦对于韩信,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甚至隐隐有拒绝的意思,是在萧何的一再坚持下,刘邦才"勉强"同意。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两人的对话中,刘邦一直强调的,是你萧何十分的重要,至于韩信,无所谓。即便是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也一直在讲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是你萧何举荐的,我才会同意。
  也就是说,刘邦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有你萧何,说一千道一万,我也不会用韩信的。
  刘邦不知道韩信是良将吗?他必须知道,想不想用?当然想。
  但是,刘邦却隐藏了对韩信这个良将的渴望,反而不断地向萧何灌输,因为你萧何重要,我才同意重用你举荐的人。
  我不要我觉得,我要你觉得,因为你在我眼中,非常重要。
  "会做人"第二点,前后反差,营造被重视氛围
  骊食其投奔刘邦时,刘邦叉腿歪坐,极其不礼貌,气得骊食其大骂,刘邦这才用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他。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骊食其是自荐于刘邦的,他可以说算是一个"投机者",在投奔刘邦之前,也曾观察过数十个当时的将领,但最终选择了刘邦。
  之所以选择刘邦,一来是听闻刘邦有雄才大略,二来呢,是听说刘邦傲慢无礼,这就让骊食其对刘邦十分的感兴趣。
  在初见刘邦时,骊食其就见识到了刘邦的傲慢无礼。
  叉着两条腿,两旁还有女仆给刘邦捏脚,坐没坐样,一脸的痞相,这就是骊食其第一次看到的刘邦。
  不仅如此,在骊食其挑衅性地问刘邦问题后,刘邦一言不合,就对其破口大骂,称之为"竖儒",活脱脱的就是无赖。
  而这种形象和对话,是刘邦故意营造出来的氛围,在骊食其撂了老底后,刘邦立马起身整理仪容,用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他。
  这个时候,骊食其有什么感觉?很有成就,认为是自己的一番话,让刘邦改掉了傲慢的毛病,心中那个满足啊。
  实际上,这一切只不过是刘邦故意设计出来的,先是极不礼貌,然后开骂,最后经过说教,又表现出恭敬,这就会让如骊食其这样的文人有一种错觉,我很有本事嘛!
  自我成就感强烈,感觉受到了重视,怎会不死心塌地?
  "会做人"第三点,我能捧你,自然也能治你
  驾驭人才,只依靠胡萝卜肯定是不行的,适当的时候,大棒也是非常有效果的,这会让厉害的手下,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
  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以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急的是无以复加,多番辗转腾挪后,才勉强逃了出来,而此时的韩信和张耳,在拿下赵地后,却并没有前往荥阳救主。
  此情此景,换做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勃然大怒,何况现在刘邦还正是需要救援的时候,但刘邦却上演了一出"只身夺兵权"的精彩戏码。
  在韩信、张耳还以为刘邦仍在荥阳时,却不知刘邦已经来到大营之中,在他们呼呼大睡的时候,刘邦已经接管了他们的部队,并对首领进行了更换。
  隐藏身份混入军营,先夺权再告知,等到你们反应过来时,已经是光杆司令了。
  这样大胆的做法,也只有刘邦干得出来,不救我没关系,我能只身来到大营,拿走你们的部队,让你们马上失去根基!
  尤其是刘邦来到大营后,诸将领马上自动听命于刘邦,并对刘邦到来的消息严密封锁,以至于韩信、张耳二人,是最后才知道刘邦已经到来的消息。
  你韩信只不过是一个统帅,而我刘邦才是君主!
  如此操作,就让韩信在心态上立马矮了一大截,自此之后,对于刘邦,韩信一直有着极深的阴影。
  日后韩信犹犹豫豫的不敢反,也正是如此。
  能捧你,自然也能治你,就是要让你知道,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当然,刘邦的驭人之术远不止此,能够在乱世中拉起大旗,让各路豪杰心甘情愿的跟着刘老板奔前程,刘邦自然是有许多过人之处,就连伟大领袖都曾经评价刘邦为"高明的政治家",足以可见刘邦在驾驭人才这个方面,是有极为独到的技巧和能力的,也只有如刘邦这样的人,才能在群雄四起的秦朝末年,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总把别人当傻子,自己也许才最傻;如果觉得刘邦不厉害,那极有可能是政治小白。
  刘邦是个政治家,而且是在东西方世界都备受肯定的那种。
  我们的伟人曾说:"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虽然笔者并不认为刘邦的地位比得过秦始皇,但他作为一流政治家的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刘邦之所以给人留下"不厉害"的印象,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
  其一,他是个出身、长相、履历都极其一般的"三无"人员,与出身贵族、年纪轻轻却又"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相比,实在过于平凡。所以,他能在楚汉之争中获胜,显得像是一种"传奇";
  其二,他自己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谋划不如张良,搞后勤比不上萧何,打仗在韩信面前就是个渣。
  事实仿佛确实如此,但这更像扮猪吃老虎。刘邦看似缺少的这些优点,并不是政治家的必备技能。我们之所以重视出身、才能,是因为这些东西很直观,容易理解;而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凭借那些看似不明显、却能对"势"产生决定作用的领导者素质。
  刘邦之所以能"驾驭"各类优秀人才,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秦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贵族政治彻底崩溃的时代,新旧秩序的碰撞、道路选择的博弈,给了刘邦这种基层精英崛起的机会。
  秦国统一六国,不仅仅体现了绝对力量的可怕,更证明了"秦制"这一新事物的巨大优越性。在它面前,持续了数百年的传统贵族体系无比脆弱、不堪一击;军功爵制带来的效果,也充分证明:除了贵族,寻常人也能影响历史的发展。
  这就是陈胜这位底层百姓能够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底气。他们反抗的,也许不是秦制,而是秦二世在位时越发严苛的剥削;毕竟在以往的贵族体系下,老百姓面临的并不是安居乐业,而是"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或者兵灾之时"炊骨易子而食......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农民起义尚且以追求政治地位为诉求,那些主导当时社会基本组织框架的基层人才呢?答案不言而喻。如果六国贵族能够顺利复辟,首先感到利益深受侵害的,一定是萧何、张良、曹参、周苛、陈平这些在秦制下占据了一席之地的草根人才。
  而楚汉战争,说白了就是刘邦所代表的基层草莽VS项羽为代表的六国勋贵,这是两种政治观念的对抗,也是基层才俊与贵族精英的搏杀。
  一句话:萧何等人愿意为刘邦效力,这是刘邦能够驾驭他们的基本前提。但这一点还不够,还有刘邦个人的主观原因。
  刘邦天生自带亲和力:"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他长期和市井酒徒、三教九流厮混,即使是小卒都能与他一见如故,这种高超的人际关系天赋,使他对基层人员的好恶、脾性、诉求一清二楚,对人性有着精准的洞悉。
  他为人宽厚、不计小利,为人有担当,让人愿意与他共事。押送囚徒的路上遇到逃亡事件,他不像其他官员一样严加追捕、推卸责任,而是大手一挥,把人全放了,自己则从基层官员沦为逃犯;英布投奔刘邦后,欣然发现"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自己的待遇跟刘邦一模一样,从此铁了心跟项羽对抗。正是这种人格魅力的加持,让楚怀王身边人一致认为他是"宽大长者",为他提供了带兵进入关中的机遇。
  他善听人言、从谏如流,让人体会到被尊重、被需要。初次见面的郦食其指责刘邦对待长者不礼貌,他立即起身致歉;进入咸阳后,身为一个正常男人,面对美女珠宝的巨大诱惑,他能对樊哙、张良等人的劝谏言听计从;鸿沟化解后,他能及时听张良、陈平的建议,起兵追击项羽;称帝后,齐人刘敬建议建都形胜之地咸阳,他毫不迟疑的接受......在绝对的权力体系下,身为领导者,最难得的一点,就是愿意冒着权威被挑战的风险、虚心接受下属的意见。即使在现代企业中,你是愿意与能够听从你意见的领导共事,还是跟随一个处处唯我独尊、时时"老子天下第一"的上级?
  他知人善任,能够激励人才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我们时常戏言,领导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拍板,二是用人。在知人善任这方面,出身底层的刘邦,以他对人性的精准洞悉,做到了封建帝王的极致。比如在刘邦去世前,面对吕后对人事安排的疑问,他一口气指定了萧何、曹参、王陵三代宰相;并且还特意指出,王陵太憨厚、陈平不能独当一面,这俩人必须要配合着共同使用;而且,周勃为人厚重,安定刘氏江山离不开他,所以得让他做太尉。
  西汉初期的政坛,几乎与刘邦去世前的安排完全吻合,这种在人才使用方面的"上帝视角",在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上都属罕见。
  刘邦精于帝王权术,善于制衡各派力量。人性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制度、权谋必不可少;刘邦要驾驭一众人中豪杰,光靠亲和力、大度、知人善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各派互相牵制、制衡,是刘邦驾驭手下常用的手段。比如他任用刚刚投奔自己的陈平当护军,以打压周勃、灌婴等老部下的骄傲心态;他借着萧何力荐的理由,起用默默无闻的韩信为大将,以牵制沛县老人、巩固自己的主导权;在分封功臣时,他故意抬高萧何、贬低曹参,意图制造两派对立,以便自己居中制衡、博弈。
  其实,仅仅从萧何、陈平、张良等人为了自保纷纷各显神通这一现象,我们就会明白,刘邦的才能有多么高超。如果这些人才真的比刘邦厉害,他们何必对其如此畏惧?人人都能看出来的才能,那不是最厉害的本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形中把一众人才笼络在麾下,既能激励出他们的最大能耐,又能死死限制他们的空间,这才叫顶尖政治家。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比如刘邦,刘邦从一介平民开始,只用了七年时间,就统一了整个天下,不仅消灭了强大的秦朝,而且还击败了历史上千年一出的军事奇才战神项羽,把另一个千年一出的兵仙韩信管得服服贴贴,这种管理才能就是刘邦最大的能力。
  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韩信,人人都是当时的超级人才,但都被刘邦驾驭,刘邦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论谋略不如张良,论内政不如萧何,论军事不如韩信,但是三人都被我刘邦管,所以我刘邦才能成功,刘邦说的话确实有道理,那么刘邦是如何驾驭人才的呢?
  刘邦
  要驾驭人才的第一个手段就是能满足人才的需求。
  其实说驾驭人才,也就是管理人才,人才为什么心甘情愿地给你驾驭呢?当然是他能从你这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比如韩信,一生的梦想就是出人头地、出将入相、封侯拜王,项羽不能给韩信,所以韩信离开项羽,找到刘邦,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开始重用韩信,并且给了韩信一个独自发挥能力的平台,让韩信独自领军作战。
  然后韩信依靠自己的才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奇迹,而刘邦对于韩信的封赏毫不小气,萧何介绍过后,刘邦就封韩信为大将军,你想想看,大将军可是三军之首,韩信这个一无经验,二无名气的年轻小伙,凭什么让刘邦这个年过半百,很有江湖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封了最高军职给他,就凭刘邦敢用人这一点。
  当韩信请封代理齐王时,刘邦直接封给了韩信齐王,去掉了代理二字,刘邦以超出人才预期的封赏打动了人才,这是管理上的一个方法,比如你问老板要10万一年的工资,但老板给你12万一年,你一定会被老板的大方所感动,于是拼命工作,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能力,并且老板也敢用你,刘邦对于韩信就是这样。
  刘邦与韩信
  所以有人劝韩信背叛刘邦,韩信根本不听,因为在那个时代,刘邦是唯一敢给韩信重用的人,并且舍得用,所以说刘邦满足了韩信的所有需求,韩信也愿意跟着刘邦,更愿意被刘邦驾驭。
  再比如张良,张良的需求是什么?张良的需求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反秦。张良是秦始皇时期除了荆轲之外刺杀秦始皇最有名的人,张良祖上是韩国贵族,秦始皇灭亡了韩国,张良因为国仇家恨,所有一心反秦,两个相遇后,张良发现刘邦是个奇才,能听懂太公兵法,而且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听懂的人,这也就成为张良的知己。
  张良给刘邦提意见,刘邦基本上全盘采纳,固然因为张良的意见是正确的,更因为刘邦愿意接受张良的意见,很多领导人并不一定能接受正确的意见,刘邦不是这样的,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并实施成功后,张良就很有成就感,当然了,张良这个人一不贪财,二不恋权,三不好色,只喜欢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刘邦能听从张良的建议就已经让张良很感动了,张良再借助刘邦之手灭秦也是一样的,所以张良愿意跟随刘邦,也愿意被刘邦所驾驭。
  刘邦与张良
  再说萧何,萧何与刘邦是老相识,又是同乡,刘邦起兵后,萧何的地位高于刘邦,但萧何缺乏领导力,所以让给刘邦,萧何以秦朝官吏身份,既然走出了反秦这一步,就只能一直走下去,萧何的需求是什么?就是事业成功,家族平安。
  而刘邦无论是在反秦战争,还是在楚汉战争中,都表现出相当高的领导才能,作为第一个攻进关中的诸侯,刘邦的能力在当时是出众的,萧何对刘邦非常熟悉,明白只有跟着刘邦才能有事业成功的机会,才能永保家族平安,所以萧何一直跟着刘邦,并且心甘情愿地被刘邦所驾驭。
  再比如陈平,喜欢贪财,但刘邦并不介意,只要陈平完成了任务,刘邦并不追究,甚至为了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刘邦一次给了陈平四万金,这是一笔超级财富,陈平喜欢钱,刘邦给了,但陈平仍然办成了事,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陈平办不成,那等待他的不是牢狱之灾就是杀身之祸,所以陈平愿意跟随刘邦,愿意被刘邦所驾驭。
  刘邦与萧何
  还有叔孙通,秦朝的旧官吏,因为擅长礼法,在刘邦这里得到了应用,所以愿意跟随刘邦,郦食其,七十多岁的人了,作为儒生来见刘邦,郦食其想要的无非就是青史留名,刘邦给了,所以郦食其愿意被刘邦所驾驭。
  要驾驭人才的第二个手段就是恩威并济、赏罚分明。
  这也是常说的胡萝卜加大棒,刘邦作为集团的领导,并不仅仅是个高高在上的领导,而且还会让手下人产生畏惧与尊重,并能有效控制手下人才。另看刘邦平常像个混混一样,但是他能控制住人才,而不是像陈胜那样没有掌控力的领导。
  刘邦与卢绾
  陈胜作为第一个起兵反秦的人,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人,并且第一个称王,在反秦义军中有很高威望,但是陈胜管不住人,他派出武臣攻打赵地,结果武臣自立为王,这就是管不住人的下场,武臣是陈胜的手下,陈胜对武臣却毫无办法,只能让他自立,还不能攻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缺乏管人的手段。
  田臧杀了吴广,陈胜毫不追究,吴广可是陈胜起兵的搭档,田臧犯了死罪,陈胜居然不追究,那将来还发生这种事,陈胜怎么管?管不了,这叫赏罚不分明,但刘邦完全不是这样,刘邦给韩信独立的兵权,但是刘邦时时控制着韩信的军队,让韩信产生敬畏,不敢反对刘邦。
  因为韩信手下军队的主要将官都是刘邦的亲信,已知的有曹参和灌婴,还有孔将军与费将军,这些人是听韩信的还是听刘邦的,当然是刘邦,而且刘邦与夏侯婴两个人可以闯入韩信的军营进入韩信的卧室,居然畅通无阻,这明明就是刘邦掌控了韩信的军队,如果这个时候刘邦要杀韩信,那是易如反掌的简单,这也让韩信甘愿被驾驭,而不敢反。
  刘邦与郦食其
  要驾驭人才的第三个手段就是舍得封赏。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草。要想人才甘愿被驾驭,就得对手下人才舍得封赏。韩信说项羽不舍得封赏手下,所以项羽手下人才都跑光了,比如韩信、陈平、范增,刘邦舍得封赏,所以人才全跑到刘邦这里来了。
  封赏有官职、爵位、土地等方式,对于官职封赏刘邦一向大方,韩信被萧何一推荐就是大将军,陈平投靠刘邦,在项羽那里是什么职务,过来就是什么职务,值得封,至于土地封赏,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更是大手一挥说:我愿意把整个函谷关以东都拿来封赏,只要能打败项羽。这可是多么豪气的封赏,这种情况下整个天下的人才不都来了,让你刘邦心甘情愿的驾驭了。
  刘邦主要就是依靠这三大手段来驾驭人才,尽管刘邦出身低微,但他的手段厉害啊,很多厉害的人才到了刘邦这边经过这三个手段都心甘情愿被刘邦所驾驭,这也是刘邦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
  按《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载来看,刘邦是卷帙浩繁的中华历史上第一位没有文化的开基帝王,第一位以平民身份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的"流氓皇帝"。刘邦带领他那帮起自蓬蒿的兄弟们打天下,化腐朽为神奇,击灭暴秦,扫平群雄,首开"布衣将相之局 ",也算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呢。
  司马迁用他那枝如椽之笔在《史记》中把刘邦描写成一个一身痞气的"流氓皇帝" ,但他还是能够实事求是,在对刘邦贬责揶揄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刘邦究竟有什么长处呢?一个乡下无赖,却天生具有领袖潜质
  刘邦小时候也读过几天书,颇认得几个字,并非全文盲,但他绝非本本分分的念书人。他不喜务农,不事产业,整日价吊儿郎当,和一帮狐朋狗友厮混在一起,其父刘老太公为此曾多次唾骂他是个"无赖"。
  刘邦成人后,秦始皇已经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刘邦通过考试当上了秦的泗水亭长,主抓乡里治安,也时常押送刑徒到咸阳骊山为秦始皇修陵, 算是秦朝最基层的"小公务员"吧 。这段时间,他和萧何、曹参等郡县小吏往来密切。他虽是一介酒色之徒,在私生活上有欠检点,但为人仗义,豪爽大度,待人宽厚,胸怀大志,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孚众望。
  秦末,秦始皇修骊山大墓需要大批夫役,刘邦常受命押送刑徒到咸阳骊山服苦役。
  某次,他押送一批刑徒赴关中,一路上,刑徒们纷纷逃亡。到丰邑西边的一处大湖边时,晚上歇息,刘邦多喝了几杯,他暗自思忖:"秦法严酷,刑徒们已逃去大半,即使到了也要被治罪,我还不如做个好人,干脆将大家都放了"。仗着酒劲就把刑徒们身上的绳子都割开,说:"你们都各自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逃走了"。有十几个刑徒很感动,表示愿意跟他走,刘邦连夜带着这十几条汉子从大泽里遁去。
  他带着那十几个刑徒逃到了芒砀山区(今河南永城附近),落草为寇。
  据说在逃亡的路上,刘邦曾拔剑将一条挡路的巨蛇一挥两断。早先,秦始皇听人说:"东南有王气"。 于是他多次东巡,企图镇住这股五彩云气。刘邦斩白蛇的故事愈传愈神,甚至连彭城(今徐州)沛县一带的人都听说了,一批性格强悍的年青人听到传闻后,都愿意到芒砀山来跟从他。如此一来,刘邦利用迷信以及自己的为人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 是彼时人们公认的英雄豪杰。刘邦取天下,不靠"德"而靠"能"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刘邦趁机带领大家走出芒砀山,回到沛县,在萧何、曹参等人的配合下,诛杀了沛县令,被众人推为"沛公",宣布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刘邦、萧何、曹参、樊哙、雍齿等人聚合沛县豪杰两、三千人,活动在今天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在转战中遇到了韩国旧贵族张良。在张良、陈平等人的运筹帷幄下,已近年近五十的刘邦由弱变强,也逐渐开始有了问鼎天下的志向。
  刘邦这人确实有无赖气质,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很有些"六亲不认"的泼皮本性,且其人颇有权谋,能服众。而且他度量宽宏,知人善任,所以能在身边聚拢一大批英才,且这些能力很强的人都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命。这就是他能扫平群雄,击灭项羽,全取天下的关键所在。
  刘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建汉称帝,不在其德,而在其能。
  能驾驭那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可见刘邦的情商、智商均高人一筹
  秦始皇之所以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主要是秦国经过数百年积累、发展,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后又经过六代人不懈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刘邦不同。刘邦出身寒微,以一个文化不高的乡下人,仅用几年时间便再次统一天下。不仅他自己荣登九五之尊,而且追随他建功立业的一大批乡下佬都做了三公九卿。对于商、周、春秋、战国以来极度注重门第出身的门阀祖制来说 ,这不啻于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巨大变化。汉高祖刘邦起自草莽,在当时已经引起极大的轰动,人们不免议论纷纷,啧啧称奇,史家因此将他称作大圣, 百姓将他视作真龙天子。刘邦开创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变局。
  据记载,西汉的开国功臣,除个别人外,大都出身寒微。唯独张良出身最为尊贵,他是韩国故相之子。 其次为张苍,秦国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其他的人里,萧何是沛县吏掾(县衙书吏),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卒史,傅宽魏(项羽所封诸侯国)骑将,申屠嘉材官(秦役备役部队军官)。其他的陈平、陆贾、王陵、郦食其、郦商、夏侯婴等都是白徒(布衣平民)。樊哙是杀狗卖肉的。周勃则是专门替人承办丧事的。灌婴是布贩子。娄敬是赶车的。一代英才,皆出其中,这些人能文能武,都比刘邦有能耐,却追随刘邦执鞭坠蹬,东征西讨,出谋划策,一个个封侯赐爵,致身将相,此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也。
  刘邦以草根身份,缺文少墨的"流氓"禀赋,能团结这么多人才一起打拼事业,在秦末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夺取天下,彻底打破了千百年来世卿世禄的定制,开创了几百年的王朝基业。他的权谋与能力可见一斑。 韩信将兵,刘邦将将 ;知人善任,采人所长
  刘邦生性豁达大度,从谏如流。他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史记》载,刘邦一向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择善而从之。譬如: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攻取陈留,以此为基地,积蓄钱粮,招兵买马,徐图发展;他听从萧何举荐,筑坛拜韩信为帅;后来他听张良劝说,封兵强马壮、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楚、汉鸿沟对峙、划界时,他听张良、陈平之劝,乘势追击大举东进的项羽。称帝后,他本欲定都洛阳,后听娄敬建议,改定都长安。这些能听正确意见,采取正确举措的优点,让刘邦脱胎换骨、 化茧为蝶、一步步走向胜利。
  刘邦知人善任,能用人所长。西汉建立后,有一天刘邦和文武大臣们讨论自己战胜项羽的原因所在。大臣们各抒己见,刘邦都不满意,觉得没说到点上。最后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见解来:"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即所以为吾擒也"。 众人听罢,恍如梦醒,对其不凡见解心悦诚服。
  即便雄才大略的韩信,对权谋老到的刘邦也无可奈何。刘邦曾同韩信发生过一场争辩,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将兵五千,他自己却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但同时他又补充说:"陛下不能将兵,却能将臣  "。意思是刘邦虽然不善将兵,却善驭将。韩信心里太明白了,他纵有万般之能,也逃不出刘邦的手掌心。
  刘邦胸襟开阔,唯才录用,用人只看才能,不问出身,能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天下英雄皆入其毃中,甘为其驱使,义无反顾地助其一统天下,加上后来他自己的进步,遂成为无敌于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时势造英雄。正是时势把一个泗水亭长铸造成了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大英雄,也开创了布衣将相之局的大汉天下。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主要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信任和坦诚
  刘邦对自己用的人都十分信任,从来不去猜忌。比如陈平,周勃说他人品有问题,盗嫂欺金。刘邦的做法不是猜忌,而是直接与陈平交流。最后陈平的理由说服了他,他对陈平的信任依旧。
  韩信是他手下大将,一开始韩信过来,刘邦不重视,后来夏侯婴推荐,他就给韩信官做,也没有足够重视。直到萧何推荐,他才重视,才真正发现韩信的才能。拜韩信为大将军显然不是信任韩信,而是信任萧何。
  他对自己的手下都不猜忌,包括曾经出卖出他的雍齿,虽然他恨的咬牙,但当雍齿纳入他的战斗序列,他并没有像李广一样,找个借口就杀掉曾经不让他进城的霸陵尉,依旧重用雍齿的才能。
  二、肯听好意见
  刘邦很会听意见,他从来没有真正摆谱过,虽然看上去有点像摆谱。
  郦食其去见他的时候,他坐在床边,让两个女人替他洗脚 。他看到郦食其来时,骂他为竖儒,态度十分无礼。这是摆谱了,但当他听到郦食其说的有道理,马上变成什么?
  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他也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结果陆贾听到后反骂他,你能马上治天下吗?结果刘邦马上变脸,不是生气而是惭愧,然后请求陆生帮他写治理天下的文章。此时的刘邦已经是皇帝了。
  这等气度谁能做得到?
  再比较韩信让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很气,因为自己被项羽打的像缩头乌龟。结果陈平,张良指点他,他马上就接纳改主意。
  试问问,这种反应速度谁能做得到?
  三、不摆架子,还能发现人的长处
  刘邦没有太多的架子,在外臣面前当然有架子,但在他信任的圈子中,他不会摆架子。比如张良来的时候,他可以一边吃饭一边问张良问题,没有当他是臣子。
  再比如他可以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戚夫人去求周昌,把周昌贬出长安,去保护赵王如意。
  他的老底中,周勃,夏侯婴,曹参都成了一时的名将,也就经过短短几年就成长了,不过有人想过没,为什么他没有将萧何培养成名将,而让他成为管理内政的人才呢?
  这说明刘邦很清楚这些人的特点,知人而能用人,知道他们在哪个地方能发挥长处。
  结语:
  刘邦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别人感觉到自己对别人很厚。
  比如韩信这样认为: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史记·淮阴侯列传》
  张良更是有这样的感觉。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史记·留侯世家》
  这些都是对刘邦评价。
  所以就算是你知道刘邦的方法,你也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很多是个人的魅力和处世,更多的是天生的。
  刘邦已经被人们过度解读了,把他夸的雄才大略,才干过人,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刘邦出身草莽,没受过太高的教育,难道还能生而知之不成?其实,他之所以能够"驾驭"那么多人才,靠的是草根智慧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刘邦的经验才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学习,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我看了汉朝三十多位开国功臣的经历,终于发现了刘邦"驾驭"人的诀窍。刘邦的用人原则,重用忠心之人,越忠心的人越容易受重用
  刘邦早年混迹江湖,是一位游侠,他所追求的是快意恩仇、行侠仗义,这种人最讲究的是义气。
  也正因为如此,刘邦身边才会聚拢一群人,他才会被人们推举为沛公,领导沛县的反秦势力。
  可是反秦初期的刘邦,并不懂得如何"驾驭"手下的人才,因此他唯一的手段就是继续讲义气,结果吃了个大亏。
  当刘邦率军打下丰邑后,便派雍齿驻守丰邑。雍齿是沛县人,算是刘邦的同乡,正是出于对同乡的信任,他才让雍齿来守卫丰邑,因为丰邑是刘邦的故乡,这里是丢不得的。
  结果,雍齿给刘邦好好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随便信任他人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当刘邦在外面攻城掠地的时候,魏国的周市势力发展到了沛县周边,自然想拿下沛县。不过大家毕竟都是反秦义军,大敌当前,还是能不动手就不动手的好。
  于是周市对雍齿进行劝降,周市保证,只要雍齿投降魏国,就封他侯爵,依然驻守丰邑,如果雍齿不接受,那就是刀山火海等着他。
  于是雍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魏国,别看他和刘邦是同乡,但是他的出身好一些,一直看不起出身草莽的刘邦,所以雍齿的投降多半是为了恶心刘邦。
  说到这里,估计那些夸刘邦有识人之明的人,脸都疼得厉害了。
  刘邦丢了丰邑后,根本没心思反秦了,一门心思就想夺回丰邑。毕竟,在那个年代,故乡之情是很重的,对于当时的刘邦来说,即使丢了天下,也不能丢丰邑。
  于是他第一时间带兵打回丰邑,不得不说,这雍齿确实有两把刷子,刘邦硬是没打下来。
  后来,刘邦就到处投靠人,想借兵夺回丰邑。最后,还是项梁借给他5000士兵,10名将领才夺回丰邑的。
  这件事对于刘邦的打击非常大,当初他还为此而大病了一场。想必他一定对自己的用人方针进行了反思,因为他此后的用人策略明显发生了转变。
  他不再只讲义气,无条件信任他人。想要得到刘邦的重用,就要让他觉得你足够忠心。
  人们都以为刘邦用人是唯才是举,其实他是任人唯亲。
  不信的话,你看看刘邦的开国功臣人员构成,以及各自经历,就会发现我所言不虚。
  刘邦手下的人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是刘邦集团的最核心成员,刘邦对他们知根知底,可以给予无条件的信任。
  这些人主要有萧何、周勃、曹参、夏侯婴、樊哙、卢绾。
  他们和刘邦乃莫逆之交,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好兄弟。
  这些人里面,真正算人才的,其实只有萧何。萧何有两项绝活,一是善于识人,二是善于治理地方,因此他是刘邦前期唯一的智囊。
  剩下的几个人,周勃从小习武,樊哙是个屠户,此二人都是无名之辈,但是却是刘邦手下武功最强的两个人,于是被委以重任带兵打仗,他们后来的本事都是战阵上磨练出来的。
  曹参比上面两个人更差点,但是没办法,刘邦手下信得过的人太少了,于是曹参也被当做武将用。
  夏侯婴是个专业车夫,打仗真不行。所以主要工作是给刘邦当司机,人手不足的时候也亲自驾驶战车,或者指挥兵车部队作战。
  至于卢绾,实在没什么能耐,但是他和刘邦关系最铁,他们而是是发小,感情最好。所以明明立的功劳很少,却在汉朝建立后,在刘邦清除异姓诸侯王的情况下,还被封王。
  你看看这群人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不是因为本事大,而是因为刘邦手下足够忠心、让他放心的人太少了。
  而这些人很多根本算不上人才,只不过是功劳立多了,就被当做人才了。
  接下来说说第二类人,这些人是刘邦集团次一级的核心成员,他们的忠心大多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得以被刘邦委以重任。
  这些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良、陈平、灌婴、靳歙、王吸、薛欧、周昌、周苛。
  先说说张良,此人大概是刘邦这辈子最想得到的人才了。此人不仅才学渊博,见识广泛,而且知忠义,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辅政之臣。和他相比,萧何都差远了。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刘邦都只是战友关系。两人并肩作战,一起抗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使得刘邦对此人的人品和才干都有了很深的了解。
  可惜,张良此生最大的愿望是光复韩国。为此,他全心全意辅佐韩王后代成。
  即使如此,出于情谊,他也帮刘邦出过不少主意。最有名的当属鸿门宴了,而当时张良还是韩国的臣子,而不是刘邦的手下。《史记》原话是这么说的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意思是说,项羽想杀刘邦,项伯因为和张良关系好,特意告诉他,要他提前逃命。结果张良却说,他奉了韩王的命令送刘邦入关,现在就这么跑了,有失仁义。
  直到后来项羽杀死韩王成,使得张良复兴韩国的梦想破灭,他才投奔刘邦的。以刘邦对他的了解,加上二人之间的交情,刘邦才敢放心大胆的用他。
  再来说说陈平,此人在项羽麾下的时候,却收了刘邦的好处,帮刘邦办事。后来在项羽那边混不下去了,才投靠刘邦的。
  刘邦能对他放心才怪了,但是他出的主意确实都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刘邦不得不用他。用久了陈平的计策,发现这人确实是为自己考虑,加上其并无兵权,翻不起大浪,刘邦才真正将其当做自己人。
  上面这两个都是有本事的,接下来说几个没什么本事的。
  灌婴,本来是个贩卖丝织品的小贩,秦朝末年投奔刘邦,做了中涓。
  中涓者,负责打扫卫生,也指亲近内侍。不过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应该就是刘邦的亲兵了。
  从此人的过往经验来看,战功也不少,不过都是跟随刘邦作战。一方面说明,刘邦得以近距离观察此人,时间久了,才收为心腹。另一方面说明,此人能力不强,不能单独率军。
  就这样一个普通人,在刘邦称帝后,却得封列侯。
  靳歙、王吸、薛欧三人的经历都与灌婴类似,这些人都是呆在刘邦身边,刘邦长期观察,确定忠心的可用之人。
  而周昌、周苛两兄弟的境遇则更可以说明刘邦的用人原则。
  此二人是在刘邦起兵初期就追随他的,刘邦让周昌当掌旗官,而把周苛留在身边当做门客。
  这明摆了就是拿周苛当人质嘛。
  不过,很明显这二人取得了刘邦的信任,在刘邦成为汉王后,两人都升了官。
  后来,楚汉争霸时期,周苛为了掩护刘邦逃命,跑去吸引楚军注意力,以死明志了。
  因此,周昌虽然功绩不大,也受封列侯,这是刘邦欠他们周家的。
  最后说说第三类人,他们属于刘邦集团的外围成员,一直都没得到过刘邦的充分信任。
  这类人很多,大多是中途投靠到刘邦手下的,甚至不少是楚汉争霸时期才投靠刘邦的。
  这些人可以列出一大串名单,但是估计你基本没几个认识的,对于刘邦来说,收留这些人的意义在于,留在自己这边三心二意,也总比在项羽那边一心一意好。
  这里我就来说一个你们都熟悉的人,韩信。
  世人都以为,萧何一举荐韩信,刘邦就封他为大将军,对他信任有加。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起初,刘邦重用韩信是因为萧何,他信任萧何,才封韩信做大将军的。但是这样做太草率了,刘邦还要多加观察韩信此人。
  观察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刘邦确定了两点:其一,韩信确实有帅才,这是刘邦当时急缺的人才;其二,韩信此人不太可靠,想指望他对自己绝对忠心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刘邦是怎么做的呢?一方面给他加官进爵,许以重利,另一方面却派心腹节制韩信的兵权。
  刘邦在韩信身边安插的心腹,有名的有曹参,那可是刘邦的铁杆。剩下的不知道还有哪些人,但是肯定不止曹参一个人。
  想想刘邦被项羽打得撑不住了,跑去找韩信求助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意思是说,刘邦逃入韩信的营帐,当时韩信还在睡觉。刘邦直接拿了他的印信和兵符,召集将领重新任命职务,韩信这时候才知道刘邦来了。后来刘邦干脆夺了韩信的军队,继续去和项羽死磕了。
  刘邦能在韩信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到这些,说明他在韩信的军队里安插了大批心腹,很可能韩信下面的大小将领都是刘邦的人。
  由此可见,刘邦根本就不信任韩信,这也是韩信不敢答应项羽三分天下建议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不是刘邦会"驾驭"人才,而是他只重用自己能"驾驭"的人,给他们磨练的机会,功绩多了,这些人自然就成了人才了。既然刘邦只敢重用忠心之人,那么他是如何让人对他忠心的呢?
  对于刘邦来说,如何让对方忠心就是他必须好好考虑的问题。
  而刘邦想出来的办法,都源自草根智慧。
  方法一:打感情牌。
  刘邦出身草莽,长期以来做事都是有情有义,因此他很擅长和人拉交情谈感情。
  萧何、曹参这群和他相交多年的知己不用说,他们的感情像铁打得一样牢靠。
  而像灌婴、靳歙、王吸、薛欧、周苛这样,长期在刘邦身边做亲兵的人,和他的关系自然也不一般,他们之间必然有了同胞的情谊。
  比如周苛为了掩护刘邦撤离,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这不是金钱利益可以做到的,让他这么做的,只可能是双方的感情够深。
  而刘邦没有令他失望,当刘邦称帝后,封周苛的儿子为高景侯,可见刘邦是讲感情的。
  方法二:许以重利。
  刘邦在起兵初期,因为穷又没实力,这种事做的比较少。但是当他当上汉王后,就不停在封赏,基本没停下来过。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基本是一边攻城略地,一边把打下来的地方封为手下的食邑,这不仅可以收买人心,还将手下的利益和自己捆绑在了一起。
  这样,这群手下们相当于入股了大汉王朝,一旦刘邦输了,他们的利益也就没了。于是这群人坚定地站在刘邦这边。
  方法三:人尽其用。
  都说刘邦会识人用人,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做得到的,普通人都做得到。
  刘邦的手下们,大多资质平平,无大才。你不能因为他手下有那么几个大才,就忽视了另外的几十个普通人。
  但是刘邦手上资源有限,也不能太挑剔。好在刘邦集团的核心人员,都是和刘邦朝夕相处之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刘邦能够发掘出对方的特长。
  最好的例子就是夏侯婴,夏侯婴作为一名职业车夫,他的驾车水平那是远超常人的。
  所以,刘邦给他安排的差事都和驾车有关,即使上战场,也是驾驶战车或者指挥车兵部队。
  为什么?因为他最擅长这一块,虽然车兵比较冷门,但是夏侯婴却把这冷门兵种做到了第一。
  而周勃、曹参、樊哙的情况类似,他们打架比较厉害,所以就去做带兵的将领。
  他们在最擅长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如鱼得水,能获得成就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们当然愿意跟着刘邦了。
  方法四: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刘邦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所以很愿意听取他人意见,只要觉得有道理,他都会接受。
  萧何、张良、樊哙没少劝他,其他人提的建议他都欣然采纳。
  特别是陈平,为什么他在项羽手下三心二意,到了刘邦手下就死心塌地?
  刘邦大方是一方面原因,更深层原因是陈平的计谋刘邦都采纳。
  项羽贵族出身,又很会打仗,这种人很自负,陈平得不到重用。而刘邦文不成武不行,什么都要依靠他人,而陈平的计谋都很能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他根本没有理由不采纳。
  结果就是,陈平觉得自己很受到重视,加上刘邦出手阔气,当然死心塌地跟着他了。总结
  人们对刘邦的印象往往是唯才是举、知人善用,其实这都是错觉。
  刘邦是因为朝夕相处,才了解手下的优点和特长,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然能够取得不错的功绩,功绩多了,这些人就被当做人才了。
  实际上是刘邦创造了人才,而不是刘邦发现了人才。
  而重用忠心之人,才是刘邦用人的标准。虽然刘邦手下的能力大都不怎么样,但是凭着一颗忠心,他们能做到齐心合力,共同为大汉的发展而努力。
  这大概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另一种体现吧。
  刘邦品行那么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帮他?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什么样的人和事都有,这才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光怪陆离。
  就拿题主"刘邦品行那么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帮他?"这个问题来说吧。我们常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道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论什么样的人,总有人喜欢;无论什么样的事,总有人乐衷于去做。
  从汉高祖刘邦的早期经历来看,的确有一些不让人喜欢的原因,如果用普通人的思维惯性来看待刘邦,我们可以用几个字来诠释他,那就是:不务正业,不守规矩,吹牛皮说大话。
  一,刘邦出身农家,却不事农业生产,这就是不务正业;不干活,没有收入。
  二,初事秦朝,担任了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就敢私自释放囚徒,藏身于芒砀山中。
  三,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了仇,来沛县定居。因吕公和县令关系不错,大家来上门拜访,刘邦也去凑热闹。萧何当时担任沛县主簿,定了个规矩,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身上没钱,却高声喊道:"我出一万钱!"惊动了吕公,邀他上座。吕公会相面,认为刘邦将来会成大事,便把女儿嫁给了她。这就是后来的吕后。
  不靠谱的刘邦
  说实话,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刘邦这种人就属于"不靠谱"。然而,正是因为他的"不靠谱",才显得他特别,特立独行,异于常人。宽厚仁爱开朗的刘邦
  当然,按照普通人的观点和思维,刘邦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生的器宇轩昂,与众不同。而且性格宽厚仁爱,随和开朗,不拘小节。顺应历史潮流的刘邦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抗。沛县县令也响应,跟着起义了。县令先是让萧何、曹参请刘邦回来。但听说刘邦手下已经有数百人,又担心被刘邦杀了,准备捉拿曹参、萧何。两人得到消息,跑出城外和刘邦会合。这就是刘邦起家的开始。后来,他的人马越来越多,和项羽形成对峙局面。结果,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成功地建立了汉王朝,史称西汉,刘邦为汉高祖。
  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
  说实话,早年的刘邦不喜劳作,的确有游手好闲的毛病,看起来像个无赖之徒。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以一介平民,布衣之身,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并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这绝不是偶然的。
  刘邦懂得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原本就喜欢与人友善,喜欢施舍穷人。为人又开朗大度,心胸豁达,素有大志,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有领导才能。
  比如对待手下那些人,萧何、张良、韩信、鲸布、陆贾、陈平、张苍、叔孙通等,刘邦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和才华,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有人说,刘邦的成功,在于懂得"能斗智时决不斗力"的情商,也懂得知人善任,而且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术。
  这大概就是刘邦之所以被众人拥戴的根本原因。试问后来的那些为帝者,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样?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刘邦采取宽松无为的和缓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各民族,同时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到刘邦执政后期,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大定,人民基本能够安居乐业。
  刘邦是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皇帝。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妥当安排,使大汉朝延续了长达四百余年,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也纷纷为后世统治者所沿袭。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这同样也不是偶然的。有自知之明的刘邦
  正如刘邦自己所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朋友,看了刘邦这些简要经历和事迹,你还认为他是一个品行很差的人吗?你想想,假如身在一个乱世,你能不能做到刘邦那样?
  汉高祖刘邦举事之前,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
  论职级,不过是管理"亭父"、"求盗"两名小卒的基层公务员,论家世,不过是有些闲钱和薄田的小地主家庭,何以能驱策沛县豪族出身的豪吏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何以能驱策韩国相门之后张良、韩国王室之后韩王信?刘邦凭什么驾驭这些出身和能力都不在他刘邦之下的能人奇士?
  细考刘邦的人生经历,驱策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豪吏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在有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众核心班底之后,再驱策张良、韩王信等贵族则变得比较顺理成章了。
  刘邦初起时,已非沛县的泗水亭长,而是流亡于芒砀山间的山大王,且身上有着众多荒诞不经的"神迹"。
  那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而后,陈胜举事的消息传遍山东六国,六国百姓纷纷杀掉秦廷派到当地的行政长官,响应陈涉的举事。
  在刘邦工作的沛县,沛县县令担心被杀,于是跟主吏椽萧何、狱椽曹参等商量,打算打起响应陈胜的旗帜,据沛县反秦廷。
  萧何、曹参认为,沛县县令为秦廷服役多年,突然改弦更张,百姓未必会跟从。于是,二人建议沛县县令招募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回到沛县,有了反秦人士的辅助,百姓一定会认为,沛县县令是真心实意地造反,才能听命于沛县县令。
  于是,沛县县令派刘邦的连襟兼好友樊哙去请刘邦,刘邦到达沛县城外,沛县县令已经返回,逮捕了萧何、曹参的家人,不准刘邦进城,刘邦使了一个计策,怂恿沛县百姓杀掉沛县县令,响应自己。
  刘邦进城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推举新的话事人。
  萧何、曹参等人基于三点原因不愿做话事人。
  第一,他们的家人是刘邦救下来的,刘邦于他们有恩,且百姓也多支持反秦人士刘邦,他们应当推举刘邦;第二,他们和沛县县令一样,是沛县的大官,为虎作伥多年,恐怕沛县百姓不听他们的号令;第三,反秦乃亡族灭种的大事,成功了是为王为帝,失败了则是诛九族,如果不做话事人,就没那么显眼,若是失败了,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另外,当时的刘邦已有百十来号骨干分子,如果其他人想要做话事人,这百十来号骨干分子会答应吗?萧何、曹参等人不是没头脑的愣头青,自然不想跟刘邦针尖对麦芒,而是顺水推舟,推刘邦做话事人了。
  在大概决定了刘邦做话事人之后,他们又开始占卜,卜者表示,刘邦做话事人,最吉利。沛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推波助澜,说以前就听说刘邦身上有诸多神迹,所以刘邦是做话事人的最佳人选。
  其实,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当时在沛县,萧何、曹参本就跟刘邦交好,甚至可能名面上萧何、曹参的职级比刘邦高,但暗地里却都是管刘邦叫老大的主,所以萧何、曹参等人当然会推举刘邦做话事人。
  但当时也有其他人想做话事人,如王陵。
  王陵是沛县豪族,刘邦做亭长的时候,以"兄礼"事王陵,也就是说,刘邦曾管王陵叫老大。所以,对于刘邦被推举为话事人,王陵的心里疙疙瘩瘩的,所以王陵自己单干了,后来还曾拉起一支人数不少于四千人的队伍。
  在与王陵甚至雍齿等人的竞争中,刘邦因反秦人士的特殊身份,因百余名核心骨干的武力支持,因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固有豪吏的推举,因曾流传于沛县的诸多神迹,刘邦成了话事人,号沛公,举红旗,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人数达三千人的反秦队伍。
  而后,刘邦迅速地攻城略地,很快就占据了整个泗水郡,以丰邑为大本营。
  就在刘邦的反秦事业顺利起步即将腾飞的时候,后院失火,留守于丰邑的雍齿叛变了。
  刘邦回师丰邑,战败;转而攻占其他城池做大队伍,回师再战,又败。无计可施的刘邦只好求助于其他反秦武装,并在求助的路途上遇到张良,这时候的张良也聚集了百十来人的队伍,打算去投景驹。
  虽然刘邦还没从雍齿手中夺回丰邑,但此时的刘邦应当已经拥有了万八千人的队伍,对比张良的百十来号人,刘邦的势力可谓非常大了。
  对于当时的张良来说,去投靠一个素未谋面的景驹也是投,投靠到相谈甚欢还颇受尊重的刘邦麾下也是投,二选一中,张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刘邦,并开始为刘邦造势,说刘邦天赋过人,是他所遇到过的所有人中唯一能真正理解《太公兵法》的人。
  显然,在反秦的路上,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当时的张良虽有相门之后的名头,但论军事实力,不过是一只小虾米,而刘邦则是一条拥有长成为大鱼趋势的小鱼,所以自然而然地,刘邦成了君,张良成了臣。
  一段时间后,刘邦又成了臣,项梁成了君,因为刘邦投靠了项梁。
  也是在刘邦投靠了项梁之后,张良离开了刘邦。
  张良为什么要离开刘邦呢?
  明面上的说法是,张良乃韩国相门之后,致力于复韩,所以张良打算拥韩国的公子成为韩王,在项梁的支持下复韩。
  实际上的原因应当是,张良觉得刘邦已不是独立武装,跟着刘邦干没什么前途,但又不能直接转投到项梁麾下,所以只好重新选择一个君主,张良为自己选择的君主便是有着韩国王室血统的公子成。
  张良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张良离开刘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项梁战死,刘邦由半独立武装再次变成独立武装,并在西进的路途上接连收罗了郦食其、灌婴、郦商等许多能人奇士,军队人数扩展到几万人的规模,而他张良借着公子成的名头,也依旧是只有千把人的武装,今天打下一座城明天又失去,只能不断地打游记。
  面对刘邦的上升态势,张良再次跳槽回到刘邦麾下,直到刘邦在咸阳分封中被项羽打发到世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得知刘邦被"发配"到巴蜀做汉王后,张良再一次离开刘邦,回到韩王成身边。
  这一次,张良又失算了。刘邦仅仅用了一年,就击败了项羽所封的三个秦王,还定关中,有了能和项羽掰手腕的能量,而张良所辅佐的韩王成则先被项羽降为侯后被项羽杀掉。
  于是张良再次回到刘邦麾下。从此以后,张良始终都是刘邦的臣子。
  从张良反复跳槽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之所以能够驾驭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当世人杰,主要还是因为刘邦本身本事过硬。
  正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刘邦像陈胜一样,是个只会喊口号的庸主,能镇住萧何、张良等人吗?萧何、张良等人还不得像武臣、魏咎一样,今天是陈胜的臣子,明天就自己称王了?也就是说,刘邦的驭人之术应当非常高明。
  这从刘邦和郦食其的相遇中便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刘邦西进的途中,求贤若渴,郦食其主动来投,但刘邦却先给郦食其一个下马威,后在郦食其说出一番道理之后主动低头承认错误,奉郦食其为上宾,这种驭人之术屡试不爽,随何成功策反英布之后,刘邦也在英布面前做了同样的表演。
  纵观刘邦的一生,我们能够总结出,刘邦是见人下菜碟的,对于张良这种急需得到他人认可的,就展现出自己对《太公兵法》的深刻理解;对于郦食其、英布这种一身锐气的,就先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对于自己押送的徭役,刘邦就展现出自己的豁达、大度和为他们着想;对于王陵、雍齿这种不愿臣服自己的,就不断地打压,打压到他们服了为止……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史记·黥布列传》、《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那些说汉高祖刘邦是没有本事的人,要么是生活小白,要么是政治侏儒,要么是别有用心。
  一个酒色财气样样占全、不学无术到处厮混的地痞无赖,能够用十多年的时间,荡平天下各大军阀势力,继而开创四百年汉朝基业的千古帝王,居然有人说他没有任何能力。
  有人敢说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人敢信!我只能说,那你真是神仙!
  史书上对刘邦的评价不是很友好,说他40岁以前是个好吃懒做的青年,整天不务农事,跟乡里的地痞无赖混在一起喝酒玩耍、斗鸡遛狗、提笼架鸟,没事还喜欢给寡妇献殷勤。
  父母不拿他当儿子,兄长不拿他当弟弟,刘老太公天天为生出如此不肖儿子而犯愁,甚至当面骂他是个好吃懒做的穷光蛋。
  在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秦朝末年,允文允武的人到处都是,最后让"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刘邦登上帝位。静下心来读读历史,你会发现刘邦的成功是必然,也或者说当时只有他能够再造华夏文明。
  连伟人都曾评价说: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别看萧何、张良和韩信等人的神通广大,遇上刘邦后,都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你不得不服,从刘邦身上找不出"一技之长",十有八九的人都比他强。
  但是正如刘邦所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都比刘邦强,但是他们三个人都能被刘邦用,你说奇怪不奇怪。史记淮阴侯列传里,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这句话应该说到点子上了,刘邦有驾驭人的能力。意志坚强
  苏轼曾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来形容刘邦的性格实在太合适了。刘邦没有找到人生方向前,确实活得很不像样子,一旦以沛公名义起兵后,刘邦骨子里那份坚强的意志就被激发出来了。
  刘邦和项羽联合把秦朝灭掉后,主要矛盾变成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起兵的过程中,一直是项羽压着刘邦。四年楚汉战争,双方的战绩对比也是刘邦败多胜少,不然也不会硬着头皮参加鸿门宴,再用"尿遁"的方式虎口脱险。
  以刘邦的处境,换做别人很难顶住如此巨大的压力,有可能直接选择归降项羽,那么秦朝以后的朝代会变成"楚朝"。
  刘邦的态度非常明确,低头但不认输。最后抓住垓下之战的时机,利用四面楚歌彻底击溃项羽,逼得项羽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此时,项羽不是非死不可,只要他稍微妥协选择过江东,依然能够利用江东再与刘邦分庭抗礼,或许鹿死谁手尚未定数。项羽没有这么做,而是心一横、眼一闭,用抹脖子的方式解脱自己。
  与其说垓下之战是刘邦一伙人谋划得当,不如说它是一场心理战,项羽被刘邦等人耍得团团转。同样是被敌人围困,汉朝初年的白登之围丝毫不亚于垓下之围。刘邦君臣则表现得镇定自若,用金银财宝收买匈奴阏氏换来一条生路。
  类似的事儿,刘邦没少经历。早年为了生存,刘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丰邑战败后,投靠到楚王景驹帐下,后来又跟着项梁混。公元前205年,刘邦在雎水大战中失败,又借助吕泽的庇护得以幸存。刘邦没有气馁,先收拾残兵败将,重新整顿军队,然后继续创业。
  用"能屈能伸"来形容刘邦实在贴切不过。在决定楚汉争霸胜负的垓下之战爆发前,项羽指挥的战役没有一场败仗,假如刘邦的心理素质不够硬,跟项羽一样脆弱的话,估计刘邦的成就也只能到"沛公"。气量宽大
  李斯有句名言说得很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泰山因为不拒绝平凡的泥土,所以成就了自己的高大挺拔;江河湖海不鄙视涓涓细流,所以造就了自己的深邃宽广;胸怀大志开创霸业的人因为不舍弃民众,所以彰明出自己高尚的仁德。
  刘邦就是这种人,不要看他整天吊儿郎当,没有正人君子的模样。实际上,刘邦的胸怀和气量不是一般人能够同日而语。刘邦用人做事,遵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四处征讨的岁月里,刘邦只负责一件事,那就是功臣宿将给自己提出建议后,由刘邦拍板说好。咋一看,刘邦一点头领的样子也没有。实际上,古来开国帝王都是如此。宋太祖赵匡胤在平定南方十国时,也是把决定权交给曹真、潘美便宜行事,自己从不干预主将。
  与其他帝王相比,刘邦的气量更大,他能接受别人当面的批评。刘邦登基不久,也不理会朝政大事,天天与戚夫人泡在一起。有天夜里,周昌有急事要找刘邦,侍从死活拦着周昌不让他进去。
  周昌脾气暴躁,厉声呵斥侍从,径直闯进刘邦的寝室,结果撞见刘邦和戚夫人在亲热。周昌赶忙转身回避往屋外走。刘邦追上去把周昌按倒在地,骑在周昌身上逗乐,还反问周昌说"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啊"。
  周昌有些结巴,气得脸红脖子粗,哪有这种没素质的皇帝。周昌结结巴巴地说"陛下是桀纣重生啊"。刘邦听后,被周昌的正直所感动,赶紧把周昌扶起来,毕恭毕敬地请周昌到屋里谈论国事。
  周昌很忠直,但私闯皇帝的寝室属于欺君,换作一般的帝王,即使表面不发作,也会在心里记下一笔小账。但是刘邦明白一点,不管周昌私闯皇宫,还是直言骂自己,不过是为了自己和刘氏江山的未来着想。
  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刘邦说"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从刘邦重用陈平也能看出他的大度。陈平早年跟随项羽混得半饥半饱,因为不得重用又投靠刘邦。陈平的私德不是很好,又是盗嫂,又是受金,因此不受沛县老哥们待见,但是刘邦接受陈平并委以重任。
  事实证明,刘邦的决定是对的!萧何曹参相继去世后,汉朝落入吕后的手里,幸亏陈平和周勃联手铲除诸吕,才把汉朝刘氏保全。投其所好
  人际关系最高的境界是投其所好,用一句话说"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刘邦就是这种人,他的身边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贩夫走卒、商贾屠户、鸡鸣狗盗之辈,也有学问很大、修养很高、定国安邦的知识分子。不管是什么来路的人,刘邦都能与他们打上交道,这就是本事!
  按照普通人的眼光,项羽的修养和相貌要比刘邦高出很多档次。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从小接受的是贵族式教育,虽然算不上饱读诗书,但比刘邦的文化程度要高,知识分子也愿意和项羽交谈。所以,项羽的帐下大多都是道貌岸然的儒生,像陈平这种履历不光彩的人很难受到重视。
  刘邦的成长经历跟项羽判若云泥,刘邦是种地的出身,祖上八代以"刨土"为生,机缘巧合花钱弄了个泗水亭长。不要小瞧刘邦泗水亭长的身份,用现在的话说叫"黑白灰"三道通吃。
  他在沛县的交友圈真可谓鱼龙混杂,萧何和曹参是有正儿八经职业的人,樊哙是个杀猪匠,夏侯婴是出租车司机,周勃是红白事的司仪主持,韩信是个要饭的乞丐,灌婴是个小商贩。
  不要说两千年前的秦末,就是搁现在,你能在老家县城里认识这么多铁杆朋友,你也能混出点模样。
  刘邦起家是靠那些臭味相投的朋友,但刘邦成大事靠的是他投其所好的用人能力。随着沛公的队伍逐渐壮大,刘邦觉得仅仅依靠自己那些粗鄙的旧部绝不可能成就大事。所以,他的头脑转变很快。
  起初,刘邦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很不友好,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最有名的典故是郦食其初识刘邦。郦食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听说刘邦气量很大,便想着投靠刘邦。头一回见面,刘邦根本没有拿郦食其当回事儿。
  郦食其走进帐内时,发现刘邦伸直双脚躺在床上,让两个妇人给自己洗脚。看到此情此景,郦食其火冒三丈,心想自己看走眼了,没想到刘邦是如此不着调的人。史记是这样描述: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高祖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刘邦骂郦食其,你这个儒生满脸奴才相,还敢跟我唧唧歪歪,我起兵是为了帮助天下人除掉秦朝,难道你不知道吗。
  郦食其不慌不忙地说,你也知道自己是在除暴安良,那你还对我这个老人如此傲慢无礼。
  刘邦一听来者不善,赶紧整理衣冠起身向郦食其施礼说,咳,老人家您别生气,我刚才是在跟您开玩笑呢,您赶紧上座。
  刘邦能屈能伸,自己可以什么都不会,但自己只会一样,那就是让什么都会的人为己所用。楚汉之争中,刘邦的胜利不单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军事对抗,更是一场政治权谋和做人智慧的较量。
  以后大家不要再人云亦云,把刘邦想象成不学无术的地痞无赖。刘邦能够驾驭比自己厉害的人,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刘邦之所以厉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天才人物,刘邦一生不精通的事情太多,但却能获得整个天下。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追封为"太祖高皇帝"谥号、庙号的君主,就连是皇帝嬴政在身后的名声上,都不曾如此显赫。
  但刘邦和嬴政却又不一样,嬴政自幼便是"贵族"出身,王族之后,受到的教育,为人的眼界都有着极高的境界,所以后来秦始皇能够二十岁亲政,最终一统天下。
  而在秦始皇时代,有一个男人仅比他小"三岁",这个男人在沛县"籍籍无名",爱好喝酒、吹牛,任谁也想不到,他是下一个皇朝的开国太祖:刘邦。
  刘邦也属于"贵族"之后,准确来讲,是士大夫之后,可是到了刘邦这一代,所谓的"贵族"气数已尽,刘邦已经成为了一个"平民",就连他的父亲刘煓,都不得不开始了"务农"的生活维持生计。
  但刘邦也属于好运,在沛县混到了一个"亭长"的公差,不算显赫,但最起码逍遥。
  但也是这个沛县,成为了刘邦征服天下的"班底"。
  历史上的"沛县"其实有些"神秘,因为沛县出现的人才实在太多了,这难以说明是巧合,还是沛县这个地方的"性质"就比较特殊。
  在沛县的时候,刘邦属于"大龄未婚男青年",仅比秦始皇小三岁的他,在看到了秦始皇的车驾后,也有着自己的"野望":大丈夫就应当如秦始皇一样。
  可刘邦这句话说归说,过了不久,他依旧吃喝玩乐,在沛县好不潇洒。
  他的好友萧何当时在沛县当着高级官员,在一次沛县的"贵族聚会":吕公(吕后父亲)的家宴上就曾说过刘邦这个人喜欢"夸下海口"。
  可萧何话是这样说,他在心里还是很珍重刘邦这个喜欢"吹牛"的朋友,后来刘邦娶了吕雉入门,摆脱了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头衔。
  不久之后,刘邦摊上事了,但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刘邦押解的过程中,有一批犯人跑了,而当时的天下已经开始大乱,六国贵族蠢蠢欲动,刘邦既是个怕死,但却不愿意窝囊而死的人,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在山里躲了起来,在这个过程里,刘邦有了自己的"追随者",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改变了刘邦的命运。
  秦末这个时间点,非常特别。
  特别到直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比如雄心壮志的楚国贵族项羽,还有那个在大众眼中,有着一些"野心",但是却另类的刘邦。
  在吕雉还在带着鲁元公主以及刘盈"务农"的时候,刘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征战。
  开始了征战,这才是刘邦最大优势的显现,因为刘邦"百无禁忌",不需要顾及太多。
  首先,刘邦年龄较大,为人比较有说服力,其次,刘邦并不是秦朝的官员,只是属于非常边缘的公职人员,就因为刘邦"放跑"犯人,刘邦还会被秦朝的酷法而严重制裁,刘邦对大秦没有感情,因为没有羁绊,所以创业这条路上,他的起点要比萧何等人好上太多。
  又因为沛县故人大多数都是身份不低的人,"造反"终究是不好听,但跟着刘邦,这个心理压力自然就小了。
  就这样,刘邦完成了他的团队最早的组建,而这个核心的团队,就是刘邦日后控制人才和天下的左膀右臂。
  随着起事的节奏加快,刘邦的"优势"越来越大。
  刘邦四十八岁起事,已经步入中年,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刘邦已经"五十不惑",虽然自己没有擅长的能力,不论是文还是武,刘邦的的确确没有一方面最拔尖的。
  但是刘邦却能成为这些人才的"中心",刘邦永远都是一副"真挚"、"积极"的态度,这让周围的人在刘邦身上找到安全感。
  有什么不平事,讨论不出来结果,那么就找"沛公",沛公刘邦,正是这么一个作...

为了防止被侍卫所害,皇帝想了很多防范方法,尤其是清朝最为复杂研究古代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个皇帝身边都会安排一些贴身侍卫来保护自己,这些侍卫经过精挑细选出来,一般都武功高强,身手敏捷,这样的人保护皇帝当然很不错,可是也存在另孙中山临终前24小时曾为爱妻安危3次求人,7字遗言道尽他的不甘民国初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不断的涌入着新鲜的文化和先进的思想,文人墨士才子佳人军阀政客也纷纷随着时代的洪流涌现出来。其中就有一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开拓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的印第安人对中国人态度是什么?难道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印第安人对中国人态度是什么?印第安人对中国人持友好和善的态度,印第安人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各国。他们说数百种语言,一般被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土著语言。迄今为止,印第安没有公认的族裔群阻止红军彻底解放乌克兰第三帝国南方集团的基洛夫格勒的部署1944年1月5日,斯大林同志指挥红军向基洛夫格勒全面进军,总大将科涅夫元帅所面临的德军力量,主要是德国沃勒尔将军的德第8集团军。在伟大的苏联红军发起全面攻击前,德军在基洛夫格勒方一文说清法国233年混乱史,看懂自由的法国,就懂戴高乐的不容易引言法国人无疑是世界上最能折腾的民族之一!至于有何证明?看看1789年到2022年的历史就明白了!这短短233年历史,还不到周期律的300年,躁动的法国人就在历史书上留下了十个时代华裔女神陈香梅席淑贤她是一个如梅花般的女人,既有梅花的芳香,又有梅花的傲骨她是抗日烽火中的第一位华裔女记者,见证了飞虎队的传奇她是美国政坛第一位华裔女性,被誉为传奇钢铁蝴蝶她是美国70位最有影响女神节将至带你了解古代优秀的中医女神?提起古时名医人们自然会想起华佗扁鹊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多以男性为主。其实在中医界也出现了不少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义妁义妁是从妇女到女士再到女神!三八节由来知多少?附世界各地女人节大略今天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劳动法规定全国女性可享受半天假日有多少女性朋友休到了半天假?有多少女性朋友真的休了半天假?又有多少女性朋友借着这半天假在忙里忙外?为什么(凭什么)女性要休假男1966年,李敏赴湖南未去韶山,毛主席得知后你不该如此冷漠啊1966年的一天,李敏满怀激动和兴奋,穿过中南海的条条小道,直奔父亲毛主席所居住的小院。李敏的到来让许久未见女儿的毛主席也突然轻快起来。他把手里的工作都先放到一边,一口一个娇娃,想诸葛亮和张飞都被封乡侯的爵位,为何关羽还是最低的亭侯?在三国时代,爵位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蜀汉阵营中,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张飞被封为西乡侯,但作为蜀汉二号人物的关羽为何还只是个爵位最低的亭侯?东汉的爵位划分后汉书载功大者封县侯,湖南五大姓氏世家,有你的姓吗?这些姓氏都是从哪里来的?湖南所属三湘四水洞庭湖南,关于湖南省名称和简称湘的由来,都离不开洞庭湖。湖南,不仅有全国闻名的岳阳楼衡山等风景区也有着古越楼台,君山银针,湘西鱼粉特产人文底蕴也同样丰厚,此地有独特
为何曹操谋士里明明荀攸最牛逼,怎么大家总是说郭嘉厉害是演义看多的原因嘛?曹操手下几位谋士其实各有所长,谈不上谁更牛逼,不是演义看多了,即便正史中的描述也是如此。但郭嘉确实有常人所不及的鬼才,他的思路有种电光火石灵光闪现的神奇处,别人难以模仿,与曹操这个于谦,一个生生将大明王朝这盘棋局下活的人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今天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强行为大明王朝续命的国士于谦。在明朝历史中,曾经就有两次被人打到家门口(指的是北京城下)一次是1449年,另一次则是1629年。令人感到巧3分钟看懂英国简史说起来,大部分人都知道英国的全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但遗憾的是,只有少部分人知道这个名字的来龙去脉。今天,在下就给你说道说道,也帮你一秒记住英国国旗。(炫耀脸顺便叉腰)首历史上有哪些听起来很弱但实际上很厉害的称号或官职呢?唐朝中晚期时,有一个职位叫神策中尉,听起来好像十分之弱鸡,就跟个中级官员似的,但做个这个职位的人之中,不乏有废立皇帝的存在。神策中尉全称为神策军护军中尉,是唐后期兵制发展史上出现的清朝漕运总督这个位置肥得流油?那他们每顿都吃什么呢?在任何时代,如果我们想稳步前进,就不能没有食物。尤其是明清时期,京都需要大量粮食,必须由江南水运到北京,水运应运而生。早在1451年,明朝宗景泰二年设立了水运总督。他驻扎在江苏省淮小鲁迅陈布文为爱苦熬50年,丈夫出轨老相识,65岁绝食而亡一个是被称为小鲁迅的民国才女,一个是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画家,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相知,相爱,惺惺相惜,却在相守几十年后,终于苦尽甘来时绝情分离,天各一方。1985年,红军长征后,10位重要领导留守苏区,9位不幸牺牲,他们是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途中的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河等事件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长征革命史诗般的115师独立团下辖3个营,主要领导人是谁?1955年授衔情况如何?115师独立团最早可以追溯至1930年1月组建的红6军,后被改称为红3军,编入红一军团,下辖三个纵队。1930年11月,这三个纵队被扩编为第七八九师。1933年6月,第七第九师同红非洲穷国求助西方被嘲笑,周总理果断出手,6年后该国帮中国大忙1971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牢记的日子。当日,联合国代表们对是否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表决。结果是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了整整51年,但与当今世界上,谁最有可能成为第六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全球化以后的第一次分赃,那么二战就是对一战分赃不均的二次分配。既然要重新分配,就要讲究个分配的章法。蛋糕总共就那么大,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头自然是要给到在二战中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莫忘吹哨人在头条看世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顽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屡遭劫难而不衰,临亡国灭种而不绝。不单单是根植于我们民族血液中的那份不畏强权不惧杀头以命抗争的血性,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就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