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李仙洲被俘,与陈毅长谈2小时,一直追问粟裕为何料定我必走莱芜

  莱芜战役是华东战场单次歼敌最多的战役,我军毙伤俘敌5万余人。
  国军方面创造如此惨败记录的将领是李仙洲,此人并非庸将,根据战后各种资料推断,李仙洲原本有三条进攻路线,为何他非要选择踏入最险的一条,白白给华野送人头?
  作为战役最关键的一环,粟裕又是如何从三条路线中,判定李仙洲会走最险、最要命的一条呢?以下试为诸君一一论说。
  一、李仙洲本非战役主角
  论及莱芜战役和悲催的李仙洲,其实最初并非整场战役的主角。
  1947年初,国民党军筹划了一场志在15天消灭华东野战军的鲁南会战。
  这场会战,起初并没有莱芜什么事,国军主力也不是李仙洲。华东野战军的作战目标也不是李仙洲,甚至,李仙洲都不是真正有权力的一线带兵将领。最后结果打成这个样子,让一个纯粹的配角走上前台,成为敌我关注的焦点,可见战争之诡谲。
  鲁南会战,国军的计划要点如下。
  1.首要目标,占领中共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临沂。
  2.次要目标,消灭陈粟大军主力。(这个属于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当吹牛的目标)
  3.兵力分配,分南线(鲁南)、西线(鲁西南)、北线(济南)三路,以南线为主,北线为次,西线为再次。
  4.总兵力共15个整编师(军),合计31万人。
  蒋介石对鲁南会战极为重视,派参谋总长陈诚亲自坐镇徐州,总督三路大军分进合击,务求短时间内拿下临沂、消灭陈粟。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两个都参与了此战,分别是胡琏的整编11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南线兵团中的另一支劲旅、黄百韬的整编25师,虽非五大主力之列,但战斗力也相当强悍,抗战结束以来一直与粟裕对攻,没怎么吃过亏。
  蒋介石与陈诚的预案中,就是要以这三支主力作为重器,击溃陈粟。
  那么李仙洲处在什么位面呢?
  李仙洲时任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是二绥区司令长官王耀武的副手,也是鲁南会战国军北线部队的司令官。
  李仙洲是山东长清人(长清现已划为山东济南的市辖区),黄埔一期生。抗战结束后手下没了部队,象征性地高升为副司令。而王耀武却是黄埔三期,是李仙洲的师弟,资历浅。当这样一个官儿,李仙洲无疑十分憋屈。
  还有更憋屈的。二绥区的三个军,73军是王耀武的老底子,12军是东北老部队,46军是桂系,都和李仙洲没有任何交集,李仙洲既指挥不动他们,王耀武也不想分权给他,他基本上就是个空领官饷不干事的闲散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莱芜战役中突然成了焦点。具体过程,说来真有些戏谑。
  二、陈诚把李仙洲推进暴风眼
  李仙洲进兵莱芜,逻辑起点来自于陈诚与王耀武的一场争论。
  实事求是地讲,国民党国防部拿出的鲁南会战计划,本来没有什么漏洞。
  计划的核心是南线决战,而不是什么分进合击,因为西线和北线的力量太弱了。因为西线王敬久兵团始终没有打过什么大战,实力也不强,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只说南线和北线。
  南线的兵力配备很有讲究,是所谓的"烂葡萄夹硬核桃"。
  即兵力主力分左、中、右三路,各路的核心主力分别是整11师、74师和25师。主力之外,配备几个次等师。各路齐头并进,前后呼应,缓慢行进,只要一路与共军交战,另外两路立即扑上来合击。
  整11师等三个主力师,就是烂葡萄里的硬核桃,负责以强大火力吸住共军。
  照这么打,本来没有错。坏事就坏在陈诚脾胃太大。
  陈诚一边指挥南线主力兵团向北进攻,一边命令二绥区王耀武派兵南下,南北合力把华野压缩在鲁中一带,聚而歼之。
  王耀武的兵力不多,自粟裕率华中部队进入山东与陈毅合并后,双方打了几场,王耀武感到华野兵力强大,不敢与之硬碰硬,只满足于守住济南、青岛、淄川等城市,轻易不会出动主力招惹陈粟。
  王耀武问陈诚是什么考虑,难道不怕粟裕反过头来咬二绥区的部队一口吗?要知道,刚刚惨败的宿北战役中,戴之奇的整69师就是在四面围追粟裕的过程中,被粟裕活生生从重兵集团中挖出来吃掉的。
  陈诚轻蔑地说,国军在鲁南取得大捷,成功攻克临沂,歼灭陈粟15个旅,目前陈粟已经派兵向西进攻,准备渡运河向刘邓靠拢。此时再不南北夹击,更待何时。
  王耀武半信半疑。
  陈诚所说的情况都是真的吗?半真半假。
  国民党军集结重兵进攻临沂,陈粟首长本有心在鲁南打几场大的歼灭战,消灭整11师或者其他主力师,进而瓦解敌人的攻势。但从实际情况看,敌人决心很大,目标很坚定,就是为了攻下临沂,粟裕进行了几次迷惑佯动,都没能扯开敌人兵力。在此情况下,华野主力主动放弃了临沂,主力撤向鲁中。
  陈诚拿下临沂空城,并没有打多大的遭遇战,至于所谓的歼灭陈粟15个旅,纯属信口胡吹。
  陈诚不仅对王耀武这么说,对蒋介石也这么说,以至于蒋介石深为所谓的"鲁南大捷"所振奋,要求山东国军迅速合围,聚歼陈粟于沂蒙山区。
  但王耀武行兵谨慎,根本不相信华野会打这么简单的仗,而且几天之内被歼灭15个旅过于离谱。南线国军实力虽强,也没强到这个份上。他小心地向陈诚提出意见,说陈粟未必遭到重大损失,极有可能是在摆迷魂阵。北线国军兵力不强,不宜冒险南下,以防遭到共军伏击。
  陈诚接到电报很生气,认为王耀武这是保存实力,当即声色俱厉地致电王耀武:
  "我军在苏北和鲁南与敌作战,歼敌甚众,敌军心涣散,粮弹缺乏,已无力与我主力部队作战,陈毅已率其主力放弃临沂,向北逃窜,有过黄河避战的企图。务须增强黄河防务,勿使其窜过黄河以北,俾便在黄河以南的地区歼灭之。着该司令官派一个军进驻莱芜,一个军进驻新泰诱敌来攻,勿使其继续北窜。待我守军将敌吸引住以后,再以部队迅速增援,内外夹击而歼灭之。"
  王耀武很不放心。
  他派人去请教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庞镜塘,庞镜塘看到国防部制定的会战计划很不以为然。
  庞镜塘是山东菏泽人,对山东的军事地理、战争历史很有研究,所以王耀武才向他请教。
  庞认为,自古以来,争夺山东者在于控制自济南至青州的核心区域,自济、青一线向南进攻,有三条经典路线。
  第一,由临朐向南出穆棱关,遥控沂蒙山区。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南燕,就是经过这一条路线。盖因沂蒙山区地势复杂,而临朐一带居高临下,又控制着沂蒙山北面的咽喉。这是一条费力较少而遏制效果最佳的路线。沿此路进兵的要旨在于,控口而不深入,只要封住临朐一线,就能形成关门揖盗之势。
  第二,由泰山、徂徕山一线向进,进攻济宁、兖州一线。此一路已到鲁西,西面是广阔的平原,便于机动性强的部队深入。历史上北魏袭取南朝之山东、金国南下攻宋,都是过济南向南,先解决鲁西一带,可将鲁中死死封住。如今国军装备居于优势,拥有强大的机械化兵团,走这一条路亦是堂堂正正、没有明显破绽。
  第三,由济南南下莱芜,奔新泰,这是一条捷径,可以快速奔袭鲁南,实现南北合围计划。但缺点在于,莱芜、新泰一线是丘陵地区,地势崎岖,犹如山谷,非常利于敌人设伏,重兵不宜从此处过。
  王耀武岂不知这三条路线之优劣?他之所以向庞镜塘请教,是想借重他与CC系的关系,从政治层面向陈诚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变急躁进兵、尤其是取道莱芜进兵的计划。
  孰料陈诚根本不吃这一套。
  蒋家天下陈家党,CC系二陈虽然地位很高,但蒋介石历来奉行分而治之的策略,纵容手下各个派系的大佬们互相争斗、制衡。陈诚是土木系大佬,也是国民党内鼎足一方的实力派,王耀武不这么办还罢,一请庞镜塘,更加激怒了陈诚。
  陈诚一通电报打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军事上最宠信陈诚,而且有鲁南大捷的加成,蒋介石头脑一热,写了封亲笔信,要求王耀武必须无条件执行陈诚的命令,限期兵出莱芜,南北合击。
  这可要了王耀武的命了。
  王耀武手下的三个军,除了73军可靠,其余两个军战斗力都不行。这么个打法,一去肯定送死。王耀武耍了个心眼,以需要坐镇济南为由,派副司令李仙洲为一线指挥官,统领三个军进兵莱芜。
  李仙洲这个悠游世事的散客,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骤然间卷入风暴中心,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三、陈毅、粟裕把矛头从南线转向北线
  说完了敌方的情况,再看看我军的情况。
  粟裕的矛头本来在南线,又是怎么转移到北线的呢?
  临沂作为华东解放区的首府,不仅政治上象征意义重大,还是山东解放区的总枢纽,华东野战军的根据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言放弃。
  粟裕本来的计划是,以一部兵力主动出击南线,袭击右路侧翼的郝鹏举所部,吸引右路主力黄百韬整25师回援,然后在运动中寻机吃掉黄百韬。
  粟裕的行动非常快,派2纵急速出击,只花了一个昼夜,便全歼郝鹏举所部二万人马。
  不料陈诚不为所动,不派一兵一卒救援。
  有两条原因:
  其一,陈诚决心很大,铆足了劲要攻克临沂,不被侧翼局部战斗所迷惑。
  其二,郝鹏举叛服无常,抗战时就投降过日本鬼子当了伪军,抗战结束后又反正投降了国军。1946年初又向中共投降,鲁南会战之初,他感到华野抵挡不住国军,杀了中共的联络干部叛逃,再度投奔国民党。
  蒋介石、陈诚都很痛恨这个叛服无常的小人,虽然接受了郝鹏举的投降,但一不发饷二不给粮三不补弹药,让他驻扎在鲁南充当进攻华野的先锋。说白了,就是让他去和共军对耗,直到打光为止。所以华野袭击这支部队,陈诚一点也不在乎。
  这一套诱敌计划,虽然吃掉一股敌军,但没有达成既定目标。粟裕便展开了第二套计划,将主力撤至临沂以北,待敌人全线北进,再择机消灭敌人之一部。
  陈诚这次果然没有忍耐住,大军发动,向北进攻,与留在临沂的我军牵制部队交战,而后进占空城临沂。这些动作都在陈诚要求王耀武派兵南进之前,粟裕还不知道敌人要从北线压过来。
  没成想,国军攻克临沂后,仍然极为谨慎,采取密集靠拢的阵形向北推进。华野已无南线歼敌的机会。
  在与中央的电报沟通中,陈毅、粟裕都感到如此持重不战似有不妥,如果一直和南线敌人僵持,在鲁中来往腾挪,万一北线的敌人有动作,破坏掉我在沂蒙山区的老根据地,我军陷入无后方作战,那么山东解放区大局就危险了。
  为此,陈毅、粟裕认为,有必要转兵北上,彻底甩脱南线的敌人,先集中精力打掉北线的73军或另外两个军任何一个,保证北线安全,再回过头来解决南线敌人。
  中央高度赞同陈粟的看法,并支持他们迅速行动。
  粟裕于是迅速着手制定了北线进攻的方案。
  那么问题就接踵而至,到北线去决战,战场选择在哪里?王耀武手下的部队,究竟会从哪里进兵?
  粟裕并不知道庞镜塘所说的三条路线,只能从战场实际判断。
  那么粟裕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呢?
  四、粟裕料敌必中
  战场料敌,需要参考的条件很多,大致的有如下几方面:
  1.天气、地形、交通情况、保障路线等等,这些都是客观情况。
  2.敌方兵力部署情况,各部之间方位,敌我兵力方位。
  3.敌方统帅的指挥特点,前线将领的作战风格。
  4.政治因素,外援情况。
  5.敌我双方的技术水平差距。
  这些因素,很难说哪一方面居于绝对首要的位置,经常互相影响、互相结合。
  例如1946年的中原军区和华中军区同时突围,总体形势差不多,都是局促在有限的区域内,敌方兵力比我方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但因为粟裕对国民党军统帅的心理优势大,对方指挥不够集中统一,华中军区打出七战七捷的佳绩。
  而中原军区受刘峙统一指挥,又因为事关国民党军首战的政治影响,蒋介石不断亲自督问,国民党军行动相较华中来说更为齐整,发挥出了整体合力,即使指挥官是刘峙这种无能之辈,中原我军也只能选择三路突围。
  这就是大致相同的客观情况下,不同主观条件造成的迥异的战争状态。
  粟裕是用兵的行家,对客观条件的理解和认知,绝对不会次于王耀武、庞镜塘这些山东本地人,所以李仙洲可能进兵的三条路线,粟裕最少能大概知道。
  换言之,在北线开打,战场的大致方位基本能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判断敌人进兵路线的最大概率。
  这就要综合考虑陈诚、王耀武等敌方将帅的战争意图。
  陈诚的意图已经暴露无遗,那就是攻敌必救,先取华东首府临沂,这是政治目标;再拿下鲁中山区,剥夺华东野战军的根据地,这是军事目标。攻克临沂后继续向北进攻,就只有两个进兵方向,一是莱芜新泰一线,二是临朐沂源一线(北面就是庞镜塘提到的临朐)。
  按陈诚的意图偏好,那自然是仗打得越快越好,国民党的报纸上宣扬的就是15天解决鲁南问题。走蒙阴一线,路线相对迂回,而且在崇山峻岭之间很难快速找到华野主力。
  而莱芜新泰一线最为近便,王耀武的三个军从济南南下70公里,就可以到达莱芜,再向前走30公里便可到达新泰,进而与临沂一线的国军接上头,会师于蒙阴县这个华野核心根据地,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陈粟主力。
  从这个角度判断,粟裕大致能猜到北线王耀武、李仙洲可能会从莱芜进军。
  但主观条件最令人迷惑的就是易变性。
  如果国军阵营有明白人,给陈诚说明了情况,指出莱芜新泰一线的危险性,陈诚突然改变了意图呢?华野奔向莱芜,说不定会扑空。一旦扑空,危险性就更大,南失临沂,东失沂蒙山区根据地。
  粟裕又根据北线部分国军的动态,分析判断出敌人可能会沿莱芜一线南下。
  粟裕侦察到什么信息了?李仙洲在博山一线的磨蹭。
  博山靠近淄川,西南方是莱芜,北面背靠胶济线,东接青州、临朐。李仙洲受命率军出发兵,一直在博山一带徘徊,只派出一个46师前出占据了莱芜城。
  李仙洲也不是庸人,也看出了进兵莱芜的危险性,所以迟迟不愿南下。
  正是博山这个前不前后不后的尴尬位置,使粟裕猛然间体会到王耀武、李仙洲的真实意图。
  如果王、李决心由青、临一线封控沂蒙山区北面咽喉,那么决不会在博山逗留,兵贵神速嘛!
  如果早就打定主意进占莱芜,又怎么会跨过莱芜城,走到博山?
  敌人肯定处在两难的选择中,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而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李仙洲拿出一个46师前出占领莱芜,看似只是加强防务,却泄露出王、李二人的真实意图。
  粟裕基于这个信息,大胆地判断出,敌人必将沿莱芜新泰南下。于是向中央发电,将临沂以北的主力,全部北上运动至莱芜,准备在这里解决北线之敌。
  2月10日,华野各纵开始向莱芜一线隐蔽开进,预定于2月16日进至莱芜对敌进行包围歼灭。
  而此时,李仙洲还在慢吞吞地向莱芜调兵,也是在2月16日进入莱芜。
  纵观世界战争史上,何曾有这种奇观,敌我双方鬼使神差地同时进入一个作战区域?而且敌人是按我方之设计,以劣势兵力进入我优势兵力的包围圈。
  壮哉,粟裕大将!
  五、李仙洲就擒
  李仙洲被迫踏入死路,还有陈诚、王耀武上层吵架的原因。但在莱芜地区耻辱性地被全歼,就只能从其本人无能的指挥上找原因了。
  李仙洲手下的三个军,各有各的情况。
  12军是东北军老部队,划入二绥区后对王耀武一直是糊弄加维持,以吃饱饭为第一要义。
  46军军长是韩练成,这个军是桂军系统的,韩练成将军早就与我党联系上,是不挂名的中共党员。早在46军进入胶东抢占青岛时,就曾与我党达成过默契,双方互相不打枪,遭遇了也只是打假仗。因为之前战斗规模不大,所以始终没有露出马脚。
  这次46军受陈诚逼迫开到莱芜,势必与我军展开恶战,韩练成数度派人与陈毅联系,商量怎么解决问题。韩练成的诉求是,尽量避免交战,保存46军的香火。但形势比人强,陈毅虽然答应,却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真打起来了,那讲不了说不起,该歼灭还是歼灭。
  最后达成约定,韩练成如果实在避不开兵戎相见,他就想办法脱离部队,让46军群龙无首陷入混乱。
  73军是王耀武的嫡系人马,战斗力最强,也最听命令。李仙洲把73军作为主力。
  三个军各怀心思,起初李仙洲让12军冲在前面,先占新泰,但12军军长霍守义故意磨蹭,不想冲在前面当替死鬼。李仙洲关键时刻没拿出生杀予夺的硬气,和霍守义达成了妥协,把12军撤下来守莱芜吐丝口(今莱芜口镇),而让46军进至新泰,73军则进至莱芜城。
  最要命的就是这么前后对调,极大耽误了时间。
  军入险地,要在速战。李仙洲如果没有这么磨蹭、耽误时间,抢在华野主力到达之前,稳固地越过莱芜城,进至新泰以南、蒙阴以北,大军出了峡谷,蒙阴山区的险就是双方共有,华野很难再择机包围之。而且蒙阴与临沂距离过近,就算粟裕能够围住李仙洲的三个军,也要时时考虑南线兵团的追击。
  有人难免会想到孟良崮,粟裕冒着被敌人反包围的危险,在敌人密集的阵列中歼灭74师。但74师只有3万人,而李仙洲集团多达6万,两种情况不好对比。
  就是这么一磨叽,华野赶在李仙洲立足未稳、将进未进之时,突然发起了包围攻击。李仙洲急令46军从新泰撤回莱芜,结果两个军都没跑出来。激战三昼夜,自李仙洲以下,73军、46军全部被歼灭,死伤10000余人,被俘46805人,其中中将2人(李仙洲、韩浚)、少将7人。
  被俘之后,李仙洲受到陈毅的接见。陈毅指示有关部门要保证好李的安全和生活保障,还和他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长谈。李仙洲心悦诚服的承认失败的同时,毕竟还有点不甘心,问陈毅,贵军是怎么料到我们必走莱芜,又怎么做到和我军同时进入莱芜地域。陈毅哈哈一笑,这个你就要问我们粟司令咯!
  莱芜一战令国民党军深为震撼,北线之敌被歼大半,王耀武无心再战,急令12军一夜狂奔一百多里撤回济南城。声势浩大的鲁南会战,因为北线攻势的瓦解,就此终结了。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作者相忘于江湖1939年4月,东进纵队5支队在大宗家遭遇一场血战。刚刚参加八路军一年多的刘存智刘存信兄弟俩,与众多娃娃兵参加了这场恶战。哥哥刘存智15岁,第一次希波战争2马拉松公元前491年,波斯军队开展了复仇之旅。荡平了米利都的叛乱之后,大流士命令波斯军队立即上船出征。但这只军队行进的路线却不是直奔雅典,而是先去了另外两个地方,说到这儿大家应该都能猜出天津战役,东野1纵人手一颗白菜,29小时夺胜后敌军叹神速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定都北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中,天津战役这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是平津致胜的关键一战,由刘亚楼担任总指挥,其胜利速度之快令敌人惊司马懿子孙灭了三国,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谈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我们很多人的脑海中会不自觉浮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如忠义无双的关羽万夫莫当的张飞雄姿英发的周瑜等等,正是有了这些能人志士的存在,那段时期的历史才显得多姿多彩让人心驻柬埔寨使馆撤馆忆踪柬埔寨是中南半岛南部一个美丽富饶的热带国家。早在914世纪,即吴哥王朝鼎盛时期,柬埔寨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化。吴哥窟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1985年,福州军区撤编,其所属2个野战军,后来去向何处?1985年,福州军区撤编,其所属2个野战军,后来去向何处?在我军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英模单位。其中,大名鼎鼎的济南第一团一直是精锐中的精锐。无独有偶的是,我军还有另外一支朱德元帅伙夫头之谜!朱总司令领导力思维艺术研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正象四川口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未变一样,朱德非凡的精神内核一直隐藏在一种朴素的装束之下,没有华丽的盛装,没有刻意的雕琢,猛一看,仿佛内容压倒了形式。我1949年的新疆军区新疆军区成立于1949年12月,隶属于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1955年5月新疆军区从西北军区划出,扩编为大军区,直属于中央军委领导。新疆军区成立时的主要机构和各级军政主官名录司三位乔治史密斯的故事,一段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史大家或许都知道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一事,但马戛尔尼使团为何要访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访华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史密斯先生到中国通过详实的档案研究,以3位名为乔治史密斯的散商在中国活学党史,火箭军某部党史故事讲解会震撼来袭!把党史搬上舞台让官兵贴近党史在这里党史活起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火箭军某部举办党史故事讲解会党史故事讲解会以烽火硝烟话党史为主题为官兵带来沉浸式党美国航天事故,7名宇航员瞬间汽化,NASA早预判他们会死?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向太空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球,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航天时代。由于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竞争地球霸主地位,苏联率先探索出航天技术让美国非常着急,美国华尔街甚至因
2001年杜月笙的女儿回国,长叹只有我一个人回家,他们都走了这一天在约旦的中餐馆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叫做余秋雨,是知名作家。余秋雨来到这家中餐馆也十分特殊,餐馆的老板娘姓杜,名字叫做杜美如。余秋雨此次约旦的旅行,特意安排行程来到杜美张学良被囚50年,从哪来的万贯家财,死后为何都捐给了美国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的史特劳比医院里去世。他的一生功过各半,过是指在九一八事变中,他表现懦弱,以不抵抗的方式将东北交了出去,然而功是指,在西安事变中,他扣押蒋1965年,陈诚留下临终遗嘱,为何妻子看后脸色大变?身为国民党二把手的陈诚,晚年身患肝癌,弥留之际,儿子陈履安一直陪在病床前。陈诚心里也清楚自己没有几天可活了,就这样静静地等待了几分钟,陈诚对儿子讲出了自己的遗言,他让儿子拿纸笔代写南宋四大权臣(二)韩侂胄,(1152110612071124)。安阳人氏,南宋权相。韩诚之子,恩荫入仕。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宁宗即位。翼戴之功,官至太师,兼理军国。禁绝理学,贬谪宗室,庆元党禁。追封岳宋代官帽的两个大翅膀,真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吗?这个说法很早就有了,但追踪溯源发现,人们都答错了。宋代官帽上的两个长翅膀,目的并不是专门为了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而制作的。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宋朝,大臣上朝戴的官帽后面他是最年轻的上将,一生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救命1935年10月,师政委萧华在直罗镇战役中救了毛主席一命,而他曾经也被周恩来等领导人多次救命。这是怎么回事?萧华,1916年出生的他,是我国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一位,被称为娃娃师令,1993年杨虎城遗孀提出一特殊要求,陕西政府破例批准,为何?1993年2月的某一天,一个老人病危,临终前,所有子女在她身边认真聆听着这个老人的最后遗愿我要见你们的父亲了,看着你们一个个成才,我很高兴,没有辜负你们的父亲和亲生母亲的期待,唯一毛泽东很注意在与中共其他领导人交往中约束自己的感情,为何唯独对陈毅例外?毛泽东和陈毅(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都有各负专责的政务,几乎没有什么机会闲谈工作以外的事情,其他中共领导人也不会以不相干的事去打扰毛泽东。建国伊始,百业待兴,有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能否担得起千古一帝的名号?剑桥中国隋唐史有这样一段话虽然太宗的统治以低调告终,但它是唐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而且在某些方面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留给他的继承者一笔庞大的遗产合理和高效能的行政机构繁荣唐玄宗晚年昏庸到了何种地步?1。轻信李林甫武恵妃,一日杀三子。公元735年,唐玄宗己是知天命的年龄,似乎觉得自己发动过唐隆政变,先天政变,制造过开元盛世,已经功成名就了,所以,与以前的表现判若两人。君臣联手共一代明主唐太宗的糊涂事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主,他开科举,行均田,设租庸调制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相直臣北平突厥,南定六诏,东交渤海,西结吐蕃,一统天下对外则加强和东瀛(今日本)天竺(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