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能否被改写?

  以虚岁来算的话,曹操一生活了66岁,曹丕一生活了40岁,曹睿一生活了36岁,这寿命是一代比一代活得短,按照常理来推断的话,应该是下一代的寿命超过上一代,可是曹操祖孙三代却是恰恰相反,一代不如一代,为何如此?为何曹睿36岁就去世了?
  三国时期正处于乱世,常年的战争再加上天灾人祸,平均寿命很短,只有30岁,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寿命,除了和本人的身体素质有关外,还和人一生的机缘巧合有关,曹操能活66岁,第一曹操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曹操一生都在南征北战,而且还是亲自率军出击,船车劳顿、风餐露宿那是少不了的,但曹操还能活到66岁,只能说身体素质特别好。
  曹操与曹丕
  另外,三国时期有着各种天灾人祸,比如瘟疫,在整个东汉年间,瘟疫就一直存在,曹操率军打赤壁之战时,手下的士兵很快都感染了瘟疫,曹操在赤壁大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瘟疫,但曹操没事,说明曹操身体足够好,同时由于曹操贵为一方之主,所以待遇和医疗条件也比其他人好得多。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不久就改朝换代,废汉建魏,曹丕与曹操不同,曹丕没即位多久就是皇帝了,既然是皇帝,曹丕不会像曹操那样四处征战,即使曹丕亲征,他所遭遇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有一种说法是上一代如果活得太久,一般来说下一代就会活得短,当然这种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曹丕之所以40岁去世,只当了6年时间皇帝,应该与他的生活有关。
  曹丕是皇帝,大多数时间在宫中,因此生活安逸,缺少锻炼,再加上曹丕好色,宫中美女众多,曹丕有些沉沦于酒色之中,据说曹丕还收编了曹操后宫中的美女,曹操虽然好色,喜欢收编别人的妻子,但曹操一直东征西战,毕竟环境没有曹丕安逸,曹丕在安逸的环境中享受酒色,自然也就活得不长。
  曹睿
  有一个数据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9.2岁,那曹丕活了40岁正好就是平均寿命,所以也不算吃亏,而曹睿作为曹丕的长子,只活了36岁,确定有些短了,曹睿的情况其实与曹丕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曹睿即位为皇帝时,只有23岁,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事实上曹睿的早年皇帝生涯也确实勤政,即位没两年诸葛亮就开始北伐,曹睿的皇帝生涯有一半的时间在应付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睿亲自到长安坐镇,并且指挥得当,可见曹睿是很有能力的。
  但问题就出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也就公元234年之后,这个时候曹睿已经当了8年皇帝,诸葛亮在世时,曹睿集中了全部的精力来对付诸葛亮,身上有很大的压力,诸葛亮一去世,曹睿身上巨大的压力突然消失,莫名地产生了一种空虚感和享乐感,开始沉迷于大兴土木和沉沦于声色犬马之中。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一去世,曹睿就开始修洛阳宫,有大臣劝谏,曹睿不听,继续修,然后就是勤政消失了,开始每天纵酒纵色的地步,其实人都是如此,一旦压力没了,就没有进取心,就开始沉沦酒色,酒色是最伤身体的,曹睿又是皇帝,后宫美女多得很,而且当时正值壮年,岂有不好酒色之理,再加上曹操、曹丕流传下来的好色基因,曹睿也不例外,所以身体很空就掏空了。
  曹睿之死是死于疾病,至于什么病,史书没有记载,而且曹睿死的很突然,前一年才命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司马懿还没回来,曹睿就病入膏肓,没有救了,很大可能就是酒色伤身,当然也有说曹丕一系有遗传病,因为曹操有头痛病,曹丕只当了6年皇帝,据说曹丕也有某种疾病,直到曹睿,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证据。
  可以说曹睿是英年早逝,其实算起来曹睿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皇帝,某些方面的能力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五次北伐期间,曹睿可是幕后总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是前敌总指挥,如果没有曹睿的决策和支持,曹真和司马懿也很难对付诸葛亮。
  曹睿与曹真
  另外,曹睿在世期间,除了熬死了蜀汉不断北伐的诸葛亮,还派人刺杀了西北鲜卑族杰出的首领轲比能,要知道轲比能有可能统一整个鲜卑族,如果这样的话,对曹魏的威胁非常大,幸亏曹睿派人刺杀了轲比能,解决了西北边境的威胁,同样是曹睿在世期间,派出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政权,解决了北方的威胁。
  也就是说曹魏政权的外部威胁,曹睿在世时,解决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南方的蜀汉、西北的鲜卑、辽东的公孙氏,解决了这三个外部威胁后,曹魏的外部环境是自曹丕称帝以来最好的,初步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和实力。
  如果曹睿再多活30年,能不能统一三国?
  只能说有可能统一三国。
  首先,曹睿解决了蜀汉、鲜卑、辽东三股外部势力的威胁,其内部又处于稳定状态,攘外又能安内,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和条件。
  曹睿与司马懿
  其次,曹睿是个明君,又有雄心壮志,如果能多活三十年,曹睿肯定会以统一三国为己任,再加上曹睿任人善用,在他统治期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只能老老实实地永世低调下去,根本不敢动一丝反叛的心思,必然一心一意为曹魏政权服务,其实司马懿如果不篡位,还是不错的社稷之臣,可以让司马懿率军反攻蜀汉或者东吴,事实上,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就是南下灭亡蜀汉之心,只是曹睿阻止了,所以当时的曹魏统一三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最后,蜀汉与东吴政权在曹睿统治期间,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内部问题。蜀汉的问题是诸葛亮去世后,缺少独当一面的重臣,再加后主刘禅的无能,一步一步在走下坡路,如果曹魏以强大的实力消耗蜀汉,蜀汉虽然能挡住曹魏的攻击,但是实力会进一步被削弱,再削弱之后,能撑多久,就看曹魏如何处理了。
  曹睿
  而东吴也好不到哪里去,孙权252年去世后,东吴内部就陷入了权力之争,新即位的孙权小儿子只有10岁,权力都掌握在权臣手中,孙峻杀权臣诸葛恪,孙峻的继承人孙綝杀领吕据、朱异,废除皇帝孙亮,孙綝又被孙休所杀,就是你杀我,我杀你的权力之争,乱成一团,如果曹魏趁东吴内乱,在曹睿的英明指挥下,肯定能攻破东吴,只要东吴灭亡,蜀汉也难保,所以曹睿再活30年,是有可能统一三国的。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历史非常有趣,有时候历史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曹魏将会有极大的可能,彻底统一天下。
  这倒不是说,曹叡这个人多么的雄才大略。只不过是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造成了这种局面。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只要曹叡不死,曹家统一天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曹叡的人生经历,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要想解释清楚,还得从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说起。
  公元200年,随着一场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袁绍则彻底一败涂地,并在两年之后去世。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乘胜追击,不断蚕食袁绍的地盘。公元204年,曹军攻入邺城。邺城是袁家的老巢,所以袁家的家眷当时也都在邺城,没来得及逃跑。这其中,就包括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
  曹军入城之后,曹操的次子曹丕,恰好也在军中。曹丕见到甄宓之后,因为甄宓貌美,一见倾心。后来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以后,就将甄宓许给了曹丕。甄宓嫁给曹丕之后,很快就给曹丕生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曹叡。
  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甄宓是公元204年嫁给曹丕的,而曹叡又生于公元204年。
  曹叡真的是曹丕的儿子吗?
  会不会是袁熙的遗腹子?
  这个问题,上千年来,一直都是一个无头公案。直到今天,史学家们也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或许就连曹丕本人,都未必知道答案是什么。毕竟三国那会儿,可没有现代测DNA的技术。所以就连事主曹丕本人,可能到死都不知道,曹叡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这个身份,对于后来的曹叡来说,影响巨大。
  刚嫁给曹丕那几年,甄宓还是很受宠的。三国那会儿可没有头婚、二婚的概念,再加上甄宓确实是长得极为好看,所以受宠也是应该的。
  所以,曹叡的童年,过得还是很开心的。母亲十分受宠,而且又是曹丕的正妻,所以曹叡就是曹丕的嫡长子。再加上曹操的长子曹昂早早战死,所以曹丕后来就相当于是曹操的长子。这样的话,曹叡就相当于是曹操的嫡长孙。
  对于曹叡这个孙子,曹操是极为喜欢的,甚至曾说出过‘"我基於尔三世矣’的评价。意思就是有曹叡这样的后代,曹家至少可以绵延三代不衰。从曹操的这个评价当中,足可见曹操是多么欣赏曹叡这个孙子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上位。这一年,曹叡17岁。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发生了两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曹叡的命运。让曹叡原本幸福的少年时代,彻底化为泡影。
  第一件事,是曹丕上位之后,很快就逼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老爹做了皇帝,曹叡这个嫡长子自然也是受益极大。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曹叡将来有很大的可能,名正言顺地成为魏国的下一任皇帝。
  第二件事,曹丕赐死了甄宓。
  对于曹丕赐死甄宓的原因,史学界同样有极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甄宓在后宫当中争宠失败,被其他妃子诬陷,所以被赐死;也有的说,甄宓是和曹丕的弟弟曹植有染,所以才被赐死的。
  但不管怎么说,甄宓确实是被曹丕给赐死了,而且死得极为凄惨。据说是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在古代的礼仪当中,这绝对算是十分恶毒的赐死方式了。
  自己的父亲,赐死了自己的母亲。这样的事情,对当时只有18岁的曹叡,会有多大的冲击,可想而知。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母亲甄宓的原因,曹叡失去了父亲曹丕的宠信。虽然身为嫡长子,却瞬间距离皇位极为遥远。
  因为母亲的原因,本来在曹丕登基时已经获封齐公的曹叡,被贬为平原候。平原候这个爵位,其实颇有深意。因为上一代平原候,正是之前传闻和甄宓私通的曹植。曹丕给曹叡改封了这么一个爵位,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巧合。
  至于说为什么要贬黜曹叡,曹丕给大家的答案是:先前因为母亲被赐死,从而有所不满。
  废话。
  你妈被赐死了,你会很开心?
  这件事,对于曹叡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由此之后,曹叡性格大变。
  尊严,我不要了;正义,我也不要了。
  我只要皇位!
  因为只有夺得皇位,我未来才有可能,为我母亲报仇!
  所以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大体上就是一场大型的夺嫡大戏。只不过在这场夺嫡大戏当中,因为曹叡的其他几个兄弟,实在是比较弱。所以曹叡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他的父亲曹丕。这场斗争的关键,在于如何赢得曹丕的喜爱,最后让曹丕将皇位传给自己。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曹叡开始学会演戏,学会在大臣们和曹丕面前,扮演一个完美的储君形象。府上一律只和那些素有清名的人来往,互相匡扶;处理所有事物,务必谨慎至极,力求没有过错。同时,曹叡还和曹丕身边的几个宠臣交好。尤其是曹丕身边的第一宠臣卫臻,被曹叡搞定之后,更是经常在曹丕面前,说曹叡的学问如何如何好。
  更关键的是,后来曹叡还拜曹丕复立的郭皇后为母。郭皇后深得曹丕喜爱,却一直无子。如此一来,曹叡就相当于又是嫡长子了。但问题是,从历史上的种种蛛丝马迹来看,当年和甄宓争宠,并且向曹丕诬陷甄宓,导致甄宓被赐死的,极有可能正是郭皇后本人。
  也就是说,曹叡等于是将自己的杀母仇人,拜做自己的生母,而且还要表现得极为孝顺,小心侍奉着。
  这样的日子,曹叡过了整整九年。
  五年之后,曹丕挂了;曹丕临死之前,终于对曹叡彻底放心,将其立为太子。
  在这场无声的战争当中,曹叡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同时,曹叡付出的代价,就是整整九年的时间,彻底压制了自己的本性。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年的压制,让曹叡的性格,开始逐渐变得多疑且变态。
  曹叡登基之后,虽然曹丕去世之前,给曹叡留下了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这四个大臣辅政。但此时的曹叡,在经过一场艰难的夺嫡斗争之后,手段已经十分老辣。所以曹叡登基后,几乎没怎么费劲,就压制住了这四位辅政大臣,彻底掌控了曹魏的最高权力。
  曹叡掌权之后,屡次击退蜀国和吴国的进犯,保证了魏国的领土完整。在这其中,蜀国的几次进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五伐中原’。诸葛亮的才能,那是大家公认的。而曹叡身为魏国皇帝,能够制定合适的战略,重用司马懿,让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而返。这就足以证明,曹叡作为一个皇帝,是相当合格的。
  除了击退蜀、吴两国的进犯之外,曹叡还对内改善吏治,选拔博学之士担任朝廷官员。每逢重大案件,必定亲自前往听讼,并且令陈群等人,制定《魏律》十八篇。继承曹丕的政治遗产,彻底施行‘九品中正制’。平定北方的鲜卑,灭了辽东的公孙渊,维护西域对魏国政权的臣服。
  经过曹叡的一番努力,魏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达到了自魏国开国以来的一个新高度。
  可以说,当年曹操对曹叡的评价,真的没有半点错误。有曹叡在,真的可以保证曹家绵延三代不衰。
  但是。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曹叡展现出来的正面部分。相比这些正面的部分,曹叡也有许多负面的表现。而这些负面的表现,如果细究的话,恐怕都和当年曹叡极力压制自己的性情有关。长时间的压抑,然后又很快大权独揽,做了皇帝。不管换成是谁,恐怕都会变得性格扭曲。
  这种扭曲,具体体现为:异装癖、有龙阳之好、大兴土木、奢淫过度。
  简单来说,就是喜欢穿女子的衣服,然后双性恋。既从全国搜罗美女,同时还豢养面首。喜欢建造宫殿,搞大排场。但仔细想想,其实也都能理解。早年的曹叡,或许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完美少年。但是在夺嫡的那几年当中,曹叡只能信任最贴身的几个宦官,自然也就容易产生龙阳之好。为了得到曹丕的赞赏,生活上一律尽可能地节俭。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想着要奢侈一些,找更多的美女,住更好的房子。
  总得来说,曹叡可以算是一个私德有亏,但治国有道的这么一个君王。或许算不上雄才大略,但作为守成之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可惜的是,曹叡在位十二年之后,就因病去世了。公元239年,曹叡去世,留下了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后来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魏国的大权,最后司马家更是完全篡取了魏国,建立了晋国,统一了三国。
  而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首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是在曹叡去世十年后。如果曹叡还活着的话,司马懿绝对没有发动政变的可能,只能安心老死。
  其次,公元263年,邓艾通过偷袭直取成都,蜀汉灭亡。此时距离曹叡去世,只相隔了24年。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蜀国极有可能是被曹叡灭掉的。
  第三,正史上曹叡去世的时候,吴国那边还是孙权在位。但是仅仅两年之后,因为吴国太子孙登去世,吴国内部就发生了著名的‘两宫之争’。孙权的三子孙和、四子孙霸,围绕储君之位展开斗争,让吴国高层彻底分裂。连陆逊这样的名将,都死在了这场斗争当中。
  更讽刺的是,这两人最后谁都没得到皇位,反倒是孙权的幼子孙亮,最后成功上位。孙亮登基的时候,才只有十岁而已。吴国大权,基本上都由几位权臣把持,后来更是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斗当中。如果曹叡这时候还能活着,将有极大可能趁虚而入。趁着东吴内乱之际,派大军直接灭掉东吴。
  所以,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三十年的话,完全有机会灭掉吴、蜀两国,彻底统一天下。就算无法灭掉两国,只要曹叡还活着,司马懿就绝对没有机会发动政变,魏国依然只能是曹家的。往后的三十年里,曹叡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储君,继续曹家的事业。等到吴、蜀两国未来衰落,依然还是有很大可能三分归曹。
  虽然在演义小说当中,三国时代似乎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实际上,三国时代,北方才是真正的政治、经济中心。魏国的人口数量,比吴、蜀两国加起来,还要多一半以上。甚至有专家认为,魏国的人口数量,应该占到整个三国人口数量的七成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曹家猥琐发育,等到国力恢复到东汉末年之前的程度,就完全可以轻松碾压吴、蜀两国。
  但可惜,曹叡死了。
  曹叡这一死,曹家三代人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就只能为司马家做了嫁衣。
  曹魏的皇帝多短寿,魏武帝曹操(追尊)活了66岁,之后的曹魏皇帝,包括魏文帝曹丕在内寿命没有一个超过曹操的。曹魏皇帝多短寿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结果是成全了司马家族,成为终结三国分裂的终极赢家。魏明帝曹睿若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肯定会被改写,估计也没司马家什么事了,也不会有两晋五胡十六国了。
  (曹魏世系,明帝之后,皇权旁落,司马氏崛起)
  魏明帝曹睿,曹魏第二位皇帝,母为文昭甄皇后,这个甄皇后,原本是袁绍之子幽州刺史袁熙之妻,曹操大破河北袁氏后,甄氏被魏文帝曹丕所纳,因为天生丽质,又知书达理故而深得文帝喜爱,生有明帝曹睿和东乡公主。曹丕代汉称帝后,甄皇后因为口出怨言而被文帝赐死。曹睿受母所累,一度被废为平原侯,但很快的便恢复爵位,晋封为平原王,并于黄初七年(226年)文帝驾崩前被立为皇太子,遗诏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共同辅政,同年五月,年轻的曹睿在洛阳即帝位,是为魏明帝。
  如果说曹丕代汉自立,开创了三国最强国家魏国的盛世,那么,魏明帝,则是曹魏难得的开明之君,他的一生是功大于过,很好的执行了文帝的为政举措。
  曹睿与其父曹丕,祖父曹操并称魏氏"三祖",在位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政绩非常出色,曹魏国力在他手上达到最鼎盛,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在一强两弱的格局下,曹魏是最有可能实现天下统一的。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在军事、政治和文化上都颇有建树。特别是军事上,频繁出兵,平定与蜀汉相互勾结的鲜卑,攻灭割据辽东多年的公孙渊,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而在政治上,曹睿自即位不久便政由己出,魏文帝临终前安排的几位辅政大臣形同虚设。曹睿独断专行,独揽大权,纵使曹真、曹休、司马懿这样的三朝老臣,也被曹睿以战事紧张为由,调往边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时间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这三人对中央朝政的影响力,避免了权臣干政。值得一提的是,文帝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中,曹真和曹休都在太和年间先后去世,而司马懿则长期在外带兵,留在朝中的陈群不掌兵权。曹睿成功的将四位辅政大臣中实力最强的三人调离中央,将国家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可见他深谙制衡之道,而且在掌握了魏国最高权力之后的曹睿,一直在打压群臣,终明帝一朝,从未出现过足以威胁皇权的权臣,这是明帝的过人之处,在三国所有的二代皇帝中,也仅有曹睿一人实现大权独揽。
  然而身为皇帝,曹睿也有其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奢靡无度,近代著名史学家蔡东藩、吕思勉等人都直指曹睿毁在"奢淫",曹睿在位短短十三年,年仅三十六岁便驾崩,这和他纵欲过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帝王享国不永,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以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曹睿死后,养子齐王曹芳继位,虽遗命曹真之子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但天子年幼无法亲政,曹爽与司马懿不合,最终导致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牢牢掌握了曹魏军政大权。
  三国时期的皇帝,以吴大帝孙权寿命最长,活了七十一岁,魏武帝曹操、蜀汉昭烈帝刘备和蜀汉后主刘禅都活到六十岁以上。可见,魏明帝曹睿三十六岁的寿命实属英年早逝,他如果再多活三十年,足以改变三国的历史进程,甚至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历史。
  (明帝病逝,辅政的太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族灭曹爽兄弟,掌握魏国大权)
  首先,曹睿完全能耗死"鹰视狼顾"又满腹心机的司马懿,身为三朝元老,司马懿熬死了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三代皇帝,在齐王曹芳继位后,发动高平陵之变,族灭贪图富贵而智慧不足的大将军曹爽和他的兄弟,曹魏大权尽被司马氏所掌控。曹睿若多活三十年,司马懿永无出头之日,与文帝对司马懿颇为信任不同,曹睿对司马懿始终保持警惕,令他久镇边关,不得参与朝中机务,壮年的曹睿很快就能熬死司马懿,他的两个颇有权谋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亦会长期受到压制,司马氏在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的魏明帝曹睿面前,必然不敢有篡权之心。司马懿一死,司马氏将会越加没落,在曹魏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其次,曹睿虽然无子,但还有养子齐王曹芳和继子曹奂,这两人最后都成了曹魏皇帝,而且都是司马氏专权下的傀儡皇帝,但他们又绝非愚钝无能之辈,魏元帝曹奂就因为暗结朝臣反对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而被废黜的。曹睿若能多活三十年,对养子、继子的培养可能会使曹魏出现新的明君,自古以来,对接班人的培养都悠关王朝的前途,曹芳与曹奂都有潜质成为明君,只是因为他们过早的接过了最高权力,毫无政治经验,最后沦为司马氏的政治傀儡。曹睿若能多活三十年,对曹芳、曹奂悉心培养,令曹魏权力平稳过度,则魏国必将继续制霸三国,实现天下一统。
  最后,就来说说曹睿的执政能力,魏明帝曹睿绝非一个守城之君那么简单,魏国在他手上国力达到最鼎盛,疆域达到最大化,曹睿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同一时期的三国其他皇帝,蜀汉后主刘禅深居后宫,政事委于丞相诸葛亮,吴大帝孙权彼时是晚年昏聩,政德皆失。比较之下,魏明帝曹睿显然更有统一天下的潜质,三分天下,魏国一强独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蜀汉与东吴作为弱国,却并不能做到同声一气齐抗曹魏,昔日秦国崛起于西方,不管合纵还是连营都挤不垮秦国。今时之魏国,出了魏明帝曹睿这样的集大权于一身的皇帝,手下又有司马懿、曹真这样的名将,对蜀汉和东吴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以明帝之盛年,假以时日,是很有可能实现天下一统,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如此,何来之后的司马氏后来居上,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必不存在吧,中国的历史就此彻底改变了。
  结语
  (强盛的曹魏最后被晋朝取代,并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
  帝王对于长寿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不然,秦始皇也不至于倾其一生追求长生之术。秦始皇统一天下没几年便去世,结果秦朝二世而亡。一个朝代,对于二代君主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王朝未来的命运。魏文帝曹丕找对了接班人,但却无法掌控自己儿子的寿命,文帝四十岁驾崩,明帝三十六岁驾崩,魏国两代皇帝都享国不永,偏偏让命硬的三朝元老司马懿最后逆袭,轻松篡夺了曹魏大权,最后实现了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一生几乎没有什么瑕疵,仅以好色奢靡为后世所诟病的魏明帝曹睿,将魏国锻造成了三国最强国家。然而,随着魏明帝以三十六岁盛年早逝,宣告了一个盛世的结束,明帝之后,曹魏皇帝皆沦为傀儡,司马氏在隐忍三十多年后终于实现扭转乾坤,这是魏国三代皇帝从没想到的。真是命也,惜也,皇帝的寿命竟然决定了王朝的命运,但事实也确实如此,明帝如果能多活三十年,哪里有司马家什么事,魏国或成了三国的终极赢家,三国归魏,天下一统必成事实,中国历史就此改写。
  谢谢邀请。曹睿如果多活30年,三国历史进程必然改变。
  在三国时代,原本实力最强,最有可能统一的曹魏,结果却在249年的高平陵政变中,大权被司马懿篡夺,从而成为三国中实际灭亡最早的一国。又挣扎了10多年,终于是司马炎篡魏,正式结束三国。
  魏国被司马氏所篡,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曹魏本身立国的方式就是权臣篡政,曹魏的高层也都是一群不反对改朝换代的豪族;比如司马懿的隐忍和老奸巨猾;比如曹丕曹植的兄弟相争,导致曹魏皇帝对近支宗族的防备削弱;比如曹睿死前被孙资刘放忽悠,让他原本不信任的司马懿参与辅政;比如曹爽一党的胡作非为和短视轻敌,等等。
  但在这些原因中,皇帝曹丕、曹睿连续两代短命,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两代皇帝都短命,那么即使其他的弊端都存在,至少司马懿是不会有篡权机会的。
  历史上,司马懿生于179年。曹丕生于187年,曹睿生于204年(或说206年)。司马懿比曹丕大8岁,比曹睿大20多岁。
  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享年(虚岁)40。他的儿子曹睿23岁(或说21岁)继位。司马懿48岁,被曹丕作为辅政大臣。不过曹睿并不是对司马懿完全信任。
  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享年36(或说34)。他的儿子曹芳8岁继位。司马懿61岁。因为曹睿临终的失误,再次成为辅政大臣。
  这时候,由于皇帝年幼,导致大权完全被控制在权臣手里——最初是曹爽。等到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灭曹爽后,大权就完全落入司马氏父子手中。曹芳虽然已经18岁,但之前被曹爽架空,现在照旧被司马懿架空,完全反抗不得。两年后,司马懿去世。大权传给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曹魏政权已经无力回天。265年末(按公历为266年初),司马炎篡魏。
  那么,按照题主说的,假设曹睿能多活三十年,在269年去世,他的寿命也不过是虚岁69(或67),这个寿命在三国当然算长寿,但也称不上多么夸张。略超过刘备和曹操,不如孙权和司马懿。
  假如曹睿真的活到269年,那么首先,曹爽这种饭桶不可能上位。司马懿发动政变的249年,曹睿年约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司马懿死的251年,曹睿依然精力旺盛。甚至到司马昭死的265年,曹睿依然以六十多岁的高龄掌握大权。显然,这样一个皇帝在位,是不会给权臣任何机会的。
  而等到269年曹睿死时,他的儿子曹芳,也已经38岁了,是一个完全的成年人。这么多年的培养,只要不是真白痴,多少也该有点基本素质,不会如历史那样被权臣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另一方面,这时候司马家族的精英父子三人也已经都死了。虽然司马家族人丁众多且能人辈出,但真正能耐大到能篡逆的也就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其他如大魏纯臣司马孚及其儿子司马望等,应该不至于在这种情况下还搞什么阴谋。何况这爷俩死在271年,也比曹芳死的早。
  所以,如果曹睿多活30年,至少历史位面"司马篡魏"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至于会不会有其他权臣篡位或者宗室叛乱就不一定了。
  如果再扩展到整个天下,那么曹睿中老年以后执政,会不会反而不如司马氏父子篡政,弄得民不聊生?这些问题涉及的参数太多,也就不好讨论太细了。总之,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三国时代。
  魏明帝曹叡执政时期(公元227………公元237年),魏国的兵权大部分已经落在了司马懿手里。当曹叡病重,死前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后,曹爽是个只知吃喝玩乐的曹氏贵族公子哥,论能力和心机他比司马懿差得太远了,他对司马懿又忌又怕,时常表面上尊重,背地里防备。在曹叡死后,小皇帝曹芳浑浑噩噩当了傀儡时,司马懿看清了当时的形势,于是装聋作哑,明哲保身,称病不上朝了,其实是在等待时机。到了公元249年新年期间,机会终于来了,小皇帝曹芳带着曹爽一群家族官员出了京城去郊外祭祖,司马懿抓住机会发动了军事政变,消灭了曹爽集团。由于他已经七十岁了,只执政并未篡位称帝。再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执掌了魏国大权,公然夺取了曹魏江山,改朝换代建立了晋朝。
  个人以为,即使曹叡再多活三十年,恐怕也挽救不了曹魏最终灭亡的命运。为什么呢?
  因为自曹丕之后的魏国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大权已经旁落于司马懿家族手里,无人能够力挽狂澜了!假如,有曹操在世,肯定还有希望。
  没司马懿什么事,曹魏能统一天下,但曹魏要灭亡的命运在曹丕上台时就注定了。
  曹操寿命正常,曹昂曹冲意外早逝,曹丕曹短寿。以虚岁来算的话,曹操一生活了66岁,曹丕一生活了40岁,曹睿一生活了36岁,这寿命是一代比一代活得短。而曹昂20岁战死宛城,曹冲13岁死了。
  曹操的队伍是三驾马车。诸曹夏候为核心,没有大本领大功劳也能高官厚禄。寒门庶族最惨,跟你我一样干着苦活脏活累活却拿最低的工资。但跟袁绍袁术等老板相比好歹有份工作。最麻烦的是士族门阀。吃曹操的饭砸曹操的锅,官渡之战给敌人袁绍写信私通的人多到曹操不敢追究。更有一次次叛乱和镇压,最典型的是杀了孔融、杨修和荀彧。
  曹昂死后,天然的继承人没了。曹冲死后,曹操心仪的继承人也没了。曹操诸子群臣蠢蠢欲动,最终围绕曹丕曹植形成两个夺嫡团队。激烈的夺嫡过程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一一曹丕不再信任宗室子弟,寒门庶族被牺牲,雍凉将帅的领袖司马懿没了文官集团和宗室子弟有效制约,走上历史舞台。曹丕为了称帝,与士族妥协,接受了九品中正制,从此皇帝与门阀共天下!
  曹爽专权,打破了皇权与门阀的妥协。门阀反抗,代表是不是司马家倒在其次,破坏曹魏游戏规则的曹家必须灭亡!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司马懿自然没有机会,三国也可能统一,但曹魏必然灭亡。因为没有一个帝王甘心权力被分享。而士族力量已经形成,东汉一朝被宦官和外戚轮番打压,袁绍终于引董卓入京灭掉这两大集团,又被军阀挑战。有九品中正制后,一旦皇帝夺权,士族反抗必然更强烈。只等曹爽这样一个皇权执行者掉链子,士族反扑必然一击致命!
  如果曹睿多活10年,三国的进程必然改变。
  曹睿即位为皇帝时,只有23岁,这个年轻的皇帝十分勤政,在他短暂的皇帝生涯里,他用全部精力对付诸葛亮。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睿就亲自坐镇长安,开始指挥,他并不是草包皇帝。
  诸葛亮五次北伐期间,曹睿可是幕后总指挥,曹真和司马懿是前敌总指挥,可以说没有曹睿,就没有晋朝日后的大业。
  但是曹睿把人生全部的目标都放在诸葛亮身上,诸葛亮死后,他突然没目标了,变得声色犬马,夜夜笙歌,从此荒废了帝业。诸葛亮刚死,曹睿就开始大修宫殿,沉迷酒色和美女,身体很快被掏空,这也是他为何短寿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曹睿对晋朝居功至伟,他派出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政权,解决了北方的威胁。
  曹睿在世时,除了熬死了蜀汉不断北伐的诸葛亮,还一举解决了三个外部隐患——南方的蜀汉、西北的鲜卑、辽东的公孙氏,从此曹魏初步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外部条件和真正的实力。
  综上,曹睿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实干家,如果多活三十年,他有很大概率会统一三国。加上曹睿知人善用,又能伪装,颇有城府,如果他活着,司马懿不敢篡位,还能当他的忠臣。司马懿不反,天下就有可能还是曹魏的。
  曹睿之死是死于疾病,至于什么病,史书没有记载,而且曹睿死的很突然,前一年才命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司马懿还没回来,曹睿就病入膏肓,其中的蹊跷令人推敲。
  为刘禅翻案,现在已经成了一种风气。尽管史书中对刘禅的描写的确有将其塑造为弱智的嫌疑,不过就其表现来看,虽然称不上是差,但也就是一平庸的守成之君,互联网却将其吹捧为"后三国时代的一代英主"。与刘禅相比,曹魏第三代皇帝才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甚至可以说,曹叡与同时期的刘禅和孙权相比,能力远远高出这两人。但千百年以来他却被严重低估。
  曹叡当皇帝二十年,时间不算短,但他一生只活了三十六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曹叡去世十年后,蛰伏已久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快准狠地干掉了掌权的曹爽,一举控制曹魏朝廷,为司马家族短暂的"霸业"奠定基础。但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绝对被改写,至少没司马家族什么事儿了。
  曹叡是个少年老成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天便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号称孙十万的孙权带领十万大军,趁着曹丕新丧北伐曹魏。这时曹叡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但他丝毫没有慌张,在听取了前线的军事对峙情况后,他下达了自己的作战指令——将东吴军队引到岸上,逼迫其陆战,则一定能取胜。果然,如曹叡所料,按照这个方法孙权很快便败退。对于今人而言,这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毕竟人人都知道孙吴陆战能力不行。但在当时的情境之下能如此冷静地做出分析判断,已经非常了不起——普通人遇到大场面连加减乘除都算不利索,更不必说用计退敌。
  如此精明,堪称人杰的曹叡,对司马懿这个老狐狸自然不会轻视。即便司马懿是曹丕留下的四大托孤大臣之一,但相比其他三人,司马懿的才能更出色,也更有野心。曹叡深知自己的江山要依仗司马懿,但也不能让司马懿做大,于是在曹叡一朝,司马懿被派往各地行军打仗,曹叡也给予了他充足的信任。尤其是在征讨辽东公孙渊时,曹叡破天荒地没有给司马懿派遣副将,将十万大军的指挥权完全交给他。但就此认定曹叡与司马懿是一对模范君臣,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古以来,顶级的恩荣一定是出将入相,而入相又高于出将,尤其是自汉朝以来文学之士垄断行政权,但凡能担任最高等级的文官,方是最顶级的恩信。但终曹叡一朝,司马懿没有进入过权力中枢,换言之,曹叡剥夺了他的行政权。如此,即便司马懿的战功再高,他也与权力无缘。曹叡的这一做法非常奏效,司马懿何许人也,自然也明白了曹叡的厉害,在曹叡掌权期间,司马懿兢兢业业地充当曹氏集团的打手,虽然有贼心但也没贼胆。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司马懿可能收获更多军功,然后功成身退,自己的俩儿子凭借地位和能力混个中高层文武官员,不成问题。
  但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黑天鹅事件袭击了曹魏,年纪轻轻的曹叡没能熬过已经六十多岁的司马懿,撒手人寰了。留下了年幼的养子曹芳,将其交给司马懿和曹爽,曹叡之所以托孤司马懿,很可能是因病出现了误判,他认为曹爽掌握着禁军以及绝大多数的重要职位,司马懿应该不敢胡来,所以可以继续压榨司马懿的"剩余价值"。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曹爽实在是个草包。于是让司马懿捡了个漏。
  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司马家族没有任何机会,而三国的历史大概率会改写。司马懿在曹叡归天后十二年便领盒饭了,曹叡多活三十年足以熬死司马懿。三十年中曹叡的各项经验也会随之增加。没有司马懿篡权,则曹魏便不会有淮南三叛这样大规模的内耗,以曹魏的雄心壮志会在力量积攒足够之后对其余两国动手。以东吴和蜀汉的实力,根本不是曹魏的对手。因此,曹叡很有可能成为统一三国的"天选之人"。
  不过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的话,耗死司马懿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我们要注意了,耗死司马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纵使司马懿能力再强,仅靠他和那点手下是翻不起什么浪的,万恶之源还是士族阶级。而那时的司马懿就是士族阶级的领头羊。
  曹魏先后一共有四个集团首脑,曹操、曹丕、曹睿、曹爽。
  他们各自时期对士族阶级的态度分别是:曹操前期(重用)、曹操后期(打压)、曹丕时期(重用)、曹睿时期(重用)、曹爽时期(打压)。
  东汉末年,自宦官、外戚势力倒台以后,士族阶级一家独大并成天下大势。曹操顺势而行,迎奉天子、吸纳名士,得到了大批士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曹操也清楚士族阶级将会给国家政权带来的弊端,所以曹操在坐拥半壁江山之后,在天下尚未一统的情况下就急忙整顿内部。曹操誓要建立一个没有士族、没有腐败的法治社会。
  只可惜,曹操的梦想还没实现就匆匆离世。
  曹丕上任之后大改曹操的风格,一道"九品中正制"化解了与士族阶级的矛盾,也让士族阶级慢慢活跃了起来。
  自此,士族阶级借着有利于的政策开始垄断官场并逐渐蚕食魏国。
  曹魏的亡国之种就此埋下。
  而曹爽时期对士族阶级的大力打压也是为夺回权力,巩固皇权和宗室的地位。只不过曹爽的能力实在有限,最终被士族阶级反杀。
  也就是说只有曹操和曹爽才是真正与士族阶级作斗争的人。
  不打压士族,士族就会慢慢做大,再到取而代之。打压士族的话,也得拥有绝对的头脑、实力和手段,只可惜曹爽没有这些,曹爽只是一个愣头青,他只知道已经到了不打压不行的地步了,但具体实施的时候又秀不起操作。
  只能说曹爽的思想意识到位而能力不足。
  关键就来了,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呢?
  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的话,他一定会改变对士族阶级的态度,开始实施打压政策。
  曹睿临终前任命的辅政大臣是曹宇、曹肇、曹爽、夏侯献、秦朗。因为此时的曹睿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外部军事压力减小了的情况下,回看国家内部,曹睿意识了士族阶级已经悄无声息的做大做强。所以曹睿清一色的任命宗亲辅政,其目的就是为夺回权力,巩固地位。
  但面对曹睿的临终任命,士族阶级已经不买账了,无奈之下才改成的曹爽和司马懿。
  甚至可以说曹爽接下来的一系列举动,都有可能是受了曹睿的临终指导的。
  只不过曹爽能力不行,所以失败。如果曹睿多活三十年,那打压士族的工作他就一定会亲自主持。
  以曹睿的能力加上他的帝王之尊,打压效果一定比曹爽要好。
  当然了,三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生来说很长,但要说到改变人们思想、扭转局势,甚至彻底铲除士族阶级,三十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毕竟士族阶级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上天下尚未一统,彻底消灭士族文化,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是曹睿可以在这三十年里一定程度的遏制士族阶级,并且为曹家培养出优秀的后继人才。
  连续几代人的博弈,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
  不知道曹操干了什么坏事,导致他的后代一代比一代短命,最后被司马懿给篡权了,曹睿活到了36岁,如果再活30年,也就是活到了66岁,那么历史就真的可能被改写了!
  曹睿真活到那么久,也许有机会统一三国。曹睿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他23岁登基,正是年轻气壮,有雄心干大事的时候!他在位时,刚好是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诸葛亮六次北伐都徒劳无功被打了回去,除了司马懿和曹真在前线打仗有功劳之外,就是曹睿坐镇后方调配粮草和稳定军心也是功劳甚大的,能顶住诸葛亮这个牛人六次攻打,还让诸葛亮无功而返,可见曹睿的本事还是非常强的!曹睿熬死了诸葛亮,对内也是政绩出色,还派人刺杀了西北鲜卑族杰出的首领轲比能,解决了西北边境的威胁,接着派出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政权,解决了北方的威胁,可以说曹睿当政时,曹魏的后方没有威胁,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谋取天下,这是很好的条件!当时蜀国在刘禅的统治下,是一天不如一天啊,曹睿可以步步削弱蜀国,也许会灭掉蜀国都说不定呢!而吴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孙权死后,皇族和权臣之间勾心斗角,内讧不断,严重拖累了吴国,曹睿干掉蜀国后,就可以对付吴国了,可以说曹睿在位时,曹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和实力,只不过曹叡活的短命罢了!
  曹睿再活三十年,就没有司马懿篡魏的事了,因为曹睿活到66岁,司马懿早就老死了,先曹睿而死了,以曹睿的精明,你司马懿敢篡魏吗,正是司马懿清楚曹睿的厉害,所以司马懿在曹睿面前非常乖巧和低调,曹睿了一直防着司马懿呢,所以说司马懿还真没有机会篡魏呢!同时司马懿后代也篡不了魏,因为曹睿再活三十年,他儿子曹芳已经30多岁了,以曹睿对儿子的教育,曹芳上位后肯定能掌控大权,哪有司马昭的位置啊,司马家族会被死死的压制,甚至有可能被曹芳给干掉,所以统一天下的也许不是晋朝,而是曹魏呢!当然历史不可以假设,毕竟有太多的因素在里面了,曹睿就那么短命,谁也没办法不是!

同样政权体系,北宋灭亡后,南宋为何能持续152年,原因何在?南宋几乎都在与金朝在打和中度过,两国是打了又和,和了又打,从1126年起到1140年结束,然后又从1161年开始,到1164年议和结束。从1140年到1161年之间,为啥两国没再交长平之战名将对垒,赵括除了自信过头外,还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中能得好死的唯有王翦一人,其他三人虽则带兵打仗能力无双,但在性格和朝堂斗争的认知上有些不成熟。当年秦王一意孤行,非要发兵攻打邯郸,白起认为没有成沙俄在当年属于发达国家吗沙俄原本属于成吉思汗的后代所统治的金帐汗国之下,后来独立出来成为了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时期一部分人越多了乌拉尔山,开始了疯狂向东方扩展的道路。到了17世纪时期,以及扩张到了如今我庚子之乱中,北京的这些建筑被毁了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性格决定命运,曹魏灭蜀大将邓艾的悲惨结局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篇文章邓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三国人物,他的凄惨结局令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就对他的悲剧命运做一个深入的剖析。传统观点认为,邓艾伟人之子毛岸英,替父回韶山探望时,却被一乡亲告知父亲欠债未还众所周知伟人为了实现心中的革命事业,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背井离乡三十二载,整日工作繁忙,将自己的青春完全献给了祖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主席成为被人民拥戴的领导人,尽管德高望重,主明朝皇子列表明世宗1载基(15331533)男阎贵妃谥号哀冲太子,夭折。2载壑(15361552)男王贵妃谥号庄敬太子3载垕(15371572)男杜康妃明朝皇帝,世宗第三子,15661572年仅用100名学生全歼3000敌军,24岁毛泽东到底有多厉害?1917年11月15日,一支有近3000人的敌军来到猴子石一带,距离毛泽东所在的湖南一师已经非常近了,这支部队是北洋军阀混成旅的一部分,正在向着长沙方向撤退。眼看敌军就要入城,而湖从中国人的断舍离,看犹太人几千年来为什么一直挨打网上一直有诸如中国人和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两大种族这类的言论,同时,网上还生存着一批狂舔犹太人的存在。惯例,还是上来先说我个人研究的结论犹太人何德何能可以和中国人并列相提并论女儿保姆被奸杀,毛主席下令揪出凶手,事后查明凶手在警卫员内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登基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遭到刺杀的不在少数,比如家喻户晓的秦始皇险被荆轲刺杀成功这一故事。正因为国家领导者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位,所以他们身边会配有本领高二战虽然摧毁了歌剧院,但却摧毁不了维也纳人对音乐的热爱二战期间,德国轰炸机摧毁了奥地利维也纳歌剧院,只留下外围一圈断壁勉强支撑着。然而半年后,维也纳歌剧院居然恢复演出了。而当时维也纳被联军分成四个占领区,物资严重匮乏,百姓勉强苟活着,
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家好我是历史爱好者光军今天大家解读一下人类文明的起源。世界人类起源在国际是公认的是非洲,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是在非洲人类起源地非洲先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是200万年前生活在200万年蒙古如何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征服的同时伴随着帝国的分裂蒙古的崛起是13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事情。从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到1271年元朝统一中国,仅仅60余年的时间,蒙古人就征服了东亚中亚西亚和东欧,其面积超过了3000万平方公里。蒙古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哪个比较惨?卫子夫惨,简直惨绝人寰,令人扼腕痛惜钩弋夫人不惨,甚至千刀万剐可能都不为过!这两个女子,可谓封建社会后宫女子中,两种秉性的极致。先从钩弋夫人说起。钩弋夫人因子少母壮被杀的奇女子公元尸毒是否存在?它到底有多可怕?看到辛追夫人的墓就了解了在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经过许多的丧葬仪式之后,最终就要入土为安,古代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只有一些身染疾病去世的人才会选择火葬,古代认为火葬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有种挫骨扬灰的样子。到开国女少将回乡,曾毒打过她的前夫吓得睡不着,她如何处理的?2018年年底,一部根据同名湘剧改编的戏曲电影李贞还乡,在各大影院上映。电影讲述了一个童养媳出生的女人,经过革命与战火洗礼,成长为一名了不起的女将军后,回家乡省亲,再遇曾经压迫自己1984年,87岁的叶剑英病危,中央发出急令快请钟南山进京国士无双这个词,每当提到我们都会想起一个老人,在这次新冠疫情上,他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他一边告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另一方面却一路逆行,亲身冲在疫情的第一1967年,许世友给周总理打电话我家进小偷了,一瓶酒都没给我留1967年10月份,许世友刚参加完建国18周年的庆典,回到家里后却发现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所有他最爱的酒都不见了。这下许世友彻底慌了,那酒可比他的命都重要啊!于是一通电话打给了周总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大名将的张俊,为何也是岳飞墓前的罪犯?谢邀!中兴四将是指韩世忠岳飞张俊刘世光四人,张俊字伯英,早期立过战功,武艺不错,抗击过金兵,掌握兵权,保南宋半璧江山的稳定。但是,张俊为人贪财谄媚,也贪生怕死。后来张俊协助奸贼秦桧红34师唯一幸存团长韩伟,湘江战役跳崖没死,后来过得如何?1934年,八万红军云集湘江,在他们的四周,是国民党的数十万精兵,一曲壮烈的悲歌即将奏响,这八万红军将士之中,有近一半的人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湘江,而那些活下来的人,一生都在回忆牺牲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为什么?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原因如下第一,开启了权臣篡位的先例。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随后被刘邦推翻。但刘邦不是权臣,而是反叛的农民军领袖。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但严格来说并没有成功。刘备托孤,一场被误解的千年阳谋公元223年4月,温暖的春风吹遍了整个川蜀地区,但是拼搏了半生的刘备,却倍感凄凉他预感到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于是有了托孤的想法,他命人找来诸葛亮,李严和太子刘婵。刘备在病床前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