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1964年周总理收到汪日章的来信请求关照浙江奉化94岁的蒋妙月

  1964年,周总理收到一封来自留法老同学汪日章的来信,求请他关照浙江奉化一位老妇,名叫蒋妙月,94岁了。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收到信后,立即遣人将老妇接到上海,派专人予以悉心照顾,一年后又秘密将蒋妙月送往尚未与内地消减敌意的中国台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人以正常途径从内地前往台湾。这个蒋妙月究竟是何许人也?写信人:汪日章
  周总理的留法老同学汪日章应该是位画家,说应该,是因为他毕业于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油画系,不折不扣的艺术人才。
  但回国不久后他便搁下画笔,在同乡蒋介石的"关照"下,未满30岁就做了蒋的侍卫长,解放后又奉化县政协副主席。
  虽然没能如校友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那般成为家喻户晓的大画家,不过他把没涂抹在画布上的颜料都尽情挥洒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了,汪日章这一生,确实是传奇多姿。
  汪日章自己也曾感叹,自己弃艺从政,纯粹出于偶然,一日他去南京拜访做了蒋介石侍从秘书的同乡好友,畅谈时一人走了进来,抬头看竟是蒋。
  同乡向蒋介绍汪日章,一交谈才发现汪日章竟是几层亲的关系——蒋、汪二人是拥有同一位娘舅的表兄弟;汪的姐姐嫁给了蒋妹夫的亲兄弟,因此蒋家蒋经国一辈子女都叫汪娘舅,蒋外甥与四川军阀杨森之女的联姻又是汪做媒。
  蒋介石向来爱用的亲信除了黄埔学子之外就是老乡,见汪日章是个人才,特别又亲上加亲,也是自己舅母蒋妙月的侄子,便主动推荐他到南京政府来做事,逐渐提拔为侍从秘书和侍卫长,掌管印信文电,深受其信任,是蒋介石的亲戚中权力和地位最高的一位。
  汪日章曾随蒋经历过福建事变、两广事变,甚至西安事变发生时他正睡在蒋介石的隔壁,这样一位重要人物怎会没随蒋去台湾呢?
  当时将经过专门通知"娘舅"汪日章迁台,不得不从命的汪日章劝不住妻儿,只能只身南下。
  当他在广州彷徨之际,突然收到妹妹的紧急电报,说是母亲病危,汪于是乘船返回奉化,从此留在大陆。
  60年代,在周总理的关照下汪日章境况好转,奔走于奉化、北京、上海多地,撰文、画画、出席大小会议,曾经作为蒋介石亲信的他在新中国也得到了善待和扶持。
  正文:蒋妙月
  汪日章一次回乡,得知舅母蒋妙月境况待遇很差,他知道,蒋妙月的身份特殊,想要得到好待遇估计很难,与周总理有故交的他于是写信给总理,希望能改善一下老人的生活。蒋妙月是谁呢?
  奉化姓蒋的那当然该是蒋家人,94岁高龄也得是蒋介石的长辈了,这么算蒋妙月就是蒋介石的族姑,但他们还有更亲的关系:蒋介石的父亲叫蒋肃庵。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他的继室,王采玉的母亲也是继室,生了王采玉和两个儿子,王父在王采玉19岁时病逝,大弟弟嗜赌成性,小弟弟患有精神疾病,全靠她与母亲支撑起这个家。
  王采玉23岁子夭夫亡后削发修行,堂兄见此便将她与丧妻后郁郁寡欢的蒋肃庵撮合在一起,"蒋王"结亲,王采玉还俗嫁到蒋家来,生下蒋介石;
  另一对"蒋王"结亲就是蒋妙月嫁给了王采玉的弟弟,是王采玉的弟媳,那她也就成了蒋介石的舅妈。
  蒋妙月嫁到蒋家后依然惦记着娘家,能帮则帮,所以与娘家人的关系并不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相处得很融洽,有宽裕就接济娘家,有事也会找娘家商讨。
  王采玉32岁又丧夫,4年内小女幼子也相继夭折,这使她的处境难上加难,娘家老母众亲见此,便对这孤儿寡母也格外照顾。
  1930年,蒋介石为外公外婆重修坟墓,墓前还有他与蒋宋美龄的题款,足见他对母亲娘家的重视与情谊。
  与外婆一家极亲近的蒋介石自然与舅妈也很熟悉,但蒋妙月对于他们而言还有更重要的地位。
  王采玉丧夫后把儿子送到娘家王氏宗祠"溯源堂"念书,蒋介石在这里得到了反清思想的启蒙,某种程度上"溯源堂"是他"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萌发地"。
  他自己对此也很认可,曾在"溯源堂"一旁兴建学校,王家子弟免费入学,他自兼校长。
  孤儿寡母总要遭受种种不公与欺侮,王采玉依旧期望着蒋有天可以出人头地,于是在众人的反对下,王采玉还是筹款送儿子留洋,蒋介石在日加入了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
  1911年他与同学回国参与反清活动,后他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反袁活动,于是他成为了袁世凯与北洋政府的通缉要犯。
  1913年讨袁失败后,蒋介石回乡避难,落魄之时族人皆避之不及,唯恐受到株连,根本不与这对孤儿寡母来往,唯有舅母蒋妙月多次掩护侄儿逃难,又将自家20亩良田变卖,资助蒋介石回日本避难。
  蒋介石对舅母很是感激,发迹后只要回乡便去看望舅母,孤儿寡母艰难度日的那段日子始终在他的人生记忆中挥之不去,因此他格外记恨那些予以白眼的人,当然也会格外外婆、舅母这些伸出援手的人。
  49年迁台之时,蒋妙月已经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她一辈子都住在老家,年事又高,蒋介石想把舅母带去台湾的愿望也只能作罢,他想着几年就能回来,到时在奉养老人家颐享天年,只是他自己都未能再回故乡。收信人:周总理
  解放后,作为蒋介石的舅母,蒋妙月自然受到了一些风雨,她的丈夫已经离世,女儿远嫁,孤苦无人照拂,度日都很艰难,与蒋介石同为蒋妙月侄儿的汪日章只能求助于总理,周总理收到信后,很快便意识到蒋妙月对于两岸关系的意义。
  五十年代后期,彼此隔绝的两岸开始寻求机会突破僵局,周总理指示对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祖坟予以保护、在陆亲属加以照顾,曹聚仁替蒋经国回到老家探望祖坟和故居。
  一年前总理给张学良的16字密信已经送达,两岸彼此隔绝的境况有所松动,如果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让蒋介石与舅母团聚,那么将给台湾送去一道统战的曙光。
  总理立刻就派人把蒋妙月从老家接到上海,通过秘密渠道与台湾联系,又征求了老人的意愿,决定在女婿的陪同下送蒋妙月到台湾去。
  1965年,95岁的蒋妙月在总理的悉心安排下离开故土,踏上了台湾的土地,蒋介石亲自相迎,为舅母安排了一座官邸安享晚年,此后他常去看望舅母,并为恩重如山的舅母养老送终。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正常途径踏上台湾土地,对于背井离乡在台湾漂泊的游子们而言,是何等的震撼!
  一湾浅浅的海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那头的不只舅母,他们的父母妻儿可能全都还在故乡。
  他们甚至临走之时都未来得及告别,就要一辈子再难见面,生死未卜,他们被迫在一个陌生的岛上安家,可是没有根是扎不稳的,他们中有的人十几年不铺床、不整行李,觉得很快就要回家了,他们中还有的人为了回家,失去了生命……
  台湾当时把大陆生活宣传得水深火热,以此激起民众的仇恨,当蒋妙月被安然送达台湾,他们想到了自己的老母、自己的妻子,他们想到了自己的故乡,他们也能安心,也能了解到大陆的情况,把蒋妙月送到台湾,这对当时的统战工作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笔。
  为了统战工作,两岸统一,周总理收过信也寄过信,在新中国和周总理的感召和努力之下,国民党元老李济深、"云南王"龙云、"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等相继投入新中国怀抱。
  1975年,一些有亲属在台湾的特赦人员受批准后回台湾,统战部副部长亲自践行,让蒋经国一拖再拖,一次次不批准他们入台,使得滞留香港的数十人中有人自缢、有人重返大陆、有人远赴美国、有人病故于港。
  就连蒋介石都明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始终与大陆属于同一中国,终有一天将合为一体,他没有强行将恩重如山的舅母蒋妙月带走便是最好的佐证。
  周总理安排蒋妙月到台湾,抚慰了无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之心,他们被压抑的思乡之情再次涌起。
  "十五从军征",八十却未得归,可他们至死也相信有一天必定是能回家的,所以要"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故乡不可见兮,永不敢忘"!没有什么阻挡得了游子归故里的心。
  文/文史旺旺

战争史上4位名人,成吉思汗便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我们也很熟悉在人类的生活中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伤害当中都是很脆弱的,战争是人类因为私心而发起来的。战争是一种暴力又极端的手段,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每一场战争都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的毛主席最后一仗81岁亲自指导西沙海战,一战打出西沙40年稳定毛主席在一生中带领着革命队伍南征北战,赶出了来华的侵略者,打倒了压迫百姓的军阀们,指导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虽然毛主席从来都没有上过军校,甚至不会用枪,但是却戎马一生,用兵如神,常常能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为何赶紧辞职下台?其实没有那么快,皇姑屯事件发生都一年多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才辞职下台的,不过他的下台确实于这次事件有直接关系,其中曲折请听吐槽机慢慢道来。皇姑屯事件背景受挫的殖民扩张从本质上说上个世公主堡因婆家路途遥远,公主和亲途中空虚寂寞,竟然怀孕生子简述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中,历朝历代的帝王大多都希望国家能够安定团结,风调雨顺,毕竟国家安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好战的皇帝不多,毕竟没人希望天天打仗,打仗是需要经济支撑的。但是很多时候却极盛时期的清朝究竟有多强?什么转变了当时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提到清朝,大多数人普遍想到的是它后期的没落,这主要是人们习惯于从近代史的角度出发,以第一印象去反应清朝这个词。清朝就当真如此不堪吗?从清统治的整个时期来说,这种说法和看法自然是不全他是红29军战后最后的军级干部,建国后任副部长,女儿官至副总理封建王朝的无理的压迫让人们的反抗意识觉醒,当有了第一个反抗思想的人,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起来反抗,而这些人就成了革命的力量,他们用先进的思想带着人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衰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虽然在圣经记载中,迦南是一片流淌着蜂蜜与牛奶的地方,然而现实中,以色列狭小的国土荒漠遍布,周围强敌环伺,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连生存基本的水资源也相当匮乏。但以色列却成为了中东唯一朝鲜战场上,活捉李奇微的机会近在咫尺,错过后彭总深表遗憾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发生的时间为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制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攻势,也同时为了争取后续兵团能够到达,因此这场战役主要是在三八线同样身处非洲,为什么埃及不是黑人国家?白种人又称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黄种人又称亚美人种,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种,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7。黑种人是世界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刘振东河南幸运小伙,娶了皇帝的老婆,临终遗言这辈子值了文绣结婚照振东,我本名叫文绣,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皇妃。娶了皇帝的老婆,我这辈子也值了。看似无奈的剖白,看似轻浮的回应,分别是文绣和刘振东临终之前留给这个世间最后的只言片语。文绣这一生晚年许世友,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为了给孙女买甘蔗跑遍南京城田没种够仗没打够书没读够。到了晚年,我只想过过读书种田的简单生活,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说这番话的人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革命战争年代在国内战场打了一辈子仗,又曾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
和珅也是背锅侠,背后的大老板才是最厉害大家讲个非常有趣但也有点可怕的事情,就是乾隆和珅纪晓岚的事情!这个呀先从乾隆的祖辈说起,那么我们捋一捋,乾隆的爸爸是谁?是雍正?雍正的爸爸是谁,是康熙呀!但史料爆料,糠醛盛世,也是卧薪藏胆的故事我不会再给孩子讲了公元前496年,今浙江嘉兴一带上演了一出生死角逐权利之战。年轻的越王勾践和年老的吴王,越王以范蠡为军师,从而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后来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扶持,年轻的吴1936年,红军团长与丈夫走散,46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副主席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历了长达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无数先烈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而在红军时期,中央也建立过今天是七夕,也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我们在等礼物,她们在等道歉8月14号,农历七月七,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今天是第9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19311945年,侵华日军强征20多万中国妇女,将他们清华才女王丽红为爱远嫁非洲,25年生4娃,再见时同学称不敢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等外交方针,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尊重。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将自身定位于亚非拉国家一样的第三世界,赢得这或许是你永远都没有看过的罕见照片,有些甚至是绝密照片的意义就在于,本身就承载着记忆的重量。虽然轻于鸿毛,但是带着的感情情感却又是那样的沉重!它们就像是记录的那个世界与现在的这个世界之间的一扇门一个链接,推开它,点击它,自己就完成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丨照片中这位大辫子姑娘是谁?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的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系列短视频燃情上线。现代快报联合全国30所高校30个青青讲述人团队,奔赴党史学习红色经典故事革命烈士刘胡兰的后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4个弟弟妹妹都成国家栋梁提到那些著名的革命烈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英勇就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他们的事迹被后代们代代相传,作为鼓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兵器工业部分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很长时间里,国内曾出现一种传说,即称斯大林时期援华慷慨热情,赫鲁晓夫则扮演了撕毁援助合同和逼债的角色。其实,若是仔细研究历史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在苏联历届领导人中,建国后,江西找到了主席失散的儿子,为何最后父子没有相认?综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950年冬天,毛主席在接到从朝鲜战场上传来的噩耗后,写下了这两句话,遥寄为抗美援朝牺牲的儿子毛岸英,他尝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除了死别之1950年的抗美援朝,是毛主席做过最艰难的决定,究竟是为什么如果让现在的人用两个字来形容抗美援朝战争的话,可能会是壮烈吧,其中的上甘岭战役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勇猛。有无数的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战死沙场,直到现在都难以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