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粤军那么厉害?

  这要从粤军的历史开始说起了,粤军前身是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省长卫队。朱庆澜被桂系赶下台后 将自己的卫队20营送给孙中山做护卫。孙中山即以这只军队为基础 在陈炯明带领下攻打福建的北洋势力,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1920年爆发了粤桂战争,在前后两次粤桂战争中陈炯明率粤军英勇奋战,将桂军打的落花流水,粤军迅速壮大,成为雄踞一方的新兴势力。 后来陈炯明叛变,粤军分裂,许崇智率领的军队继续效忠孙中山,许崇智下台后,这只军队被蒋介石收编参加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参加北伐,逐渐形成陈铭枢、张发奎、陈济棠、李济深几大势力。
  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先后因反蒋下台,粤军一部分被中央军收编,一部分由余汉谋率领参加抗战,在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中都有出色表现。 可以看到,粤军是孙中山嫡系部队,他们始终坚持三民主义,是一只有信仰的军队,这就是他比其他军阀部队强的原因。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粤军,是广东省一个地方军事集团的统称。早期的粤军,是在孙中山亲自领导下建立
  的,并在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发展过程中成长壮大。粤军在国民党早期军事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造就了后来国共军队的重要军事将领班底。
  粤军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军内中高级将领的才能、魅力以及全军政治思想教育都是整个近代地域军阀之中的佼佼者。因此,探究粤军的厉害之道,就必须深入剖析他的人员构成和军队思想教育等方面。
  一、鲜明的地域特点,促成乡党之间相互提携。这是近代军阀崛起的基本要素,也是粤军战斗力爆表的基本要素。粤军,其广义为广东籍将领统率的本省军队,统辖所属各级部队的重要将校也由广东籍人士担当,更有甚之,一些粤军骨干部队的初级军官及其兵员补充,皆源自广东本土人;其狭义区别于民国初期广东军阀掌握的粤系军队。如1920年"援闽粤军"(孙中三命令陈炯明等人率领军队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就有陈炯明、李济深、邓演达、薛岳、张发奎、余汉谋、陈铭枢、蒋光鼎、蔡廷楷、叶挺、陈济棠、邓龙光、钱大钧、陈诚、罗卓英等,都曾先后在第1师中任过职(除李济深广西籍、戴戟安徽籍、钱大钧江苏籍、陈诚浙江籍外,其余均为粤籍)。
  二、优秀的军校毕业生奠定粤军强劲战斗力。粤军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初至二十年代末横扫两广、福建,甚至铁军"第四军"北伐攻占两湖、河南等地,一方面是军事将领的战场指挥才能,另一方面是第四军参战士兵较高的军事素养。尤其是粤军与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西江讲武堂有着密切关联。黄埔军校建立之前,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以及早期毕业学员,服务于粤军的初创期间,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例如云流桥、林振雄、赵锦雯、涂思宗、张浩、王应榆、邓志才、陈得平、邹敏夫、张荣光等,以及以叶剑英元帅为首,黄国梁、文朝籍、文鸿恩、洪世扬、刘绍武、陈隐冀、欧鸿等人为代表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生,均在粤军初期成长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黄埔军校生随后补充道粤军之中,更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素养;也为国共双方造就了一大批高级将领。
  三、注重政治思想教育。1920年10月底,将桂系军阀逐出广东。孙中山回粤重组军政府,并将援闽粤军及原在广东的部队进行整编,下辖两军,孙中山尤其注重邓铿为师长的粤军第1师的整训,致力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知识,多方罗致军官学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孙中山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目睹陈炯明叛变、许崇智部队在广东等地的"旧军队恶习"后,逐渐向新组建的粤军灌输国家观念和党派观念;强调军人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主张军人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富强不惜牺牲。这些战场中得出的理念后来成为黄埔军校入校生必须接受的政治思想。这支接受现代军队政治思想洗礼的军队逐渐被当时中国其他军阀称之为"党军"。虽然"党军"字面含义内包含着对于南方粤军的贬低之意,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其他军阀对于党军化的粤军创造的无可匹敌的战斗力"叹为观止"。
  当然,粤军的厉害之道还与后来国共精诚合作密切相关。尤其是广大民众看到这支不同于其他旧时军阀的"独到之处"。后来粤军不断被江浙等籍贯的军人融合,是国民党组建的北伐军重要力量,也在推翻阻碍国家统一的军阀政治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廷楷、蒋光鼐等将军就曾率领含有粤军的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是由粤军第一师改编而来)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军人为国家独立、主权完整的尊严。
  参考文献:
  1、佟义东:《粤军虎将——邓本殷》,《文史春秋》,2007年,第2期;
  2、张光宇:《评述北伐中的第四军》,《武汉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3、王怀洲:《黄埔军校与粤军》,《改革与开放》,2013年,1月刊
  4、陈玉环:《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粤军》,《讲武堂与近代中国》。朱言论史问答团队·赵士见撰稿
  抗战期间粤军"三剑客"的职务已经分别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和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恐怕后面还得加个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以及军事参议院院长李济深、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黄琪翔、江防军司令吴奇伟,还有在淞沪抗战时奋起抵抗的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等等,这样一个占据民国军界小半壁江山的名单拉出来,你说粤军厉害不厉害?
  (黄琪翔)
  (一)民国粤军的起源
  许多人搞不太清楚民国粤军的由来,早在辛亥革命时期的1911年11月,广东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而独立时,同盟会元老胡汉民即出任军政府大都督,他与陈炯明、邓铿等人率先组建了广东地方部队"建国粤军",兵力大约有8000人左右。不过袁世凯窃取民国大总统的权力后,立即下令免掉了胡汉民的都督职务,同时拉拢旧桂军的龙济光进兵广东,建国粤军被击败遣散,所以这一时期,广东是被旧桂系和龙济光的"济军"所盘踞。
  直到1917年护法战争期间,广东省长朱庆澜被旧桂系逼迫排挤得无法正常行使权力,乃愤而辞职,下台前将手头的亲军20个营5000人枪交予孙中山,后者再托付给陈炯明、邓铿,以此为基干组建"援闽粤军",打着这个旗号先在闽粤交界地带发展壮大,占领了20多个县作为根据地,才有了近代民国粤军的雏型。1920年初,由陈炯明任司令、邓铿任参谋长的这支粤军发展到20000余人,具备了反攻广州赶走旧桂系的实力。
  (陈炯明)
  1920年秋天,粤军终于回师广州成功,将旧桂系势力逐出广东,得以迎回孙中山建立广州革命政府和大元帅府,而陈炯明也被任命为粤军总司令兼广东省长,邓铿任粤军总参谋长,民国粤军此时正式有了名号。经过整顿补充的粤军,到1920年11月共编为两个军三个师15个旅约60000余人,陈炯明兼第一军军长,许崇智任第二军军长,其中邓铿是孙中山的最坚决支持者,与陈炯明渐行渐远,也因此遇刺身亡。
  也就是说,在黄埔军校没有建立之前、在北伐战争之前,孙中山赖以同北洋军阀政府形成"南北对峙"的基本力量,就是以粤军为主的(以及少量滇桂杂牌军队)。在北洋政府连续对湖南、四川用兵进逼两广的状态下,广州政府(包括大元帅府)能够存续下来最终演变成为"国民政府",粤军的力量功不可没,战斗力也是相当可以的。
  (许崇智)
  (二)民国粤军的分裂
  世事难料,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与孙中山的政治抱负和关于北伐的理念不同,最终决裂,在孙中山一方看来那当然就是"叛变",只剩下许崇智的第二军继续效忠孙中山,回师广州"靖难"打跑陈炯明的部队,这个时候老蒋、顾祝同、钱大均、卫立煌等均属许崇智的部下。陈炯明率残部撤出广州逃往曾经的根据地粤东闽西地区,许崇智成为新的粤军总司令,也是孙中山1925年逝世后四位"顾命大臣"里面唯一的军事领导者。
  邓铿身亡和陈炯明出局,标志着粤军经历了第一次分裂,随后重新进行了整编并恢复了"建国粤军"的番号,此时粤军的指挥序列是: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总参谋长老蒋,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第二军军长许崇智兼。说明一下,邓铿兼师长的第1师(原属陈炯明第一军,支持孙中山),是粵军最精锐的一个师,李济深、邓演达、叶挺、陈铭枢、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薛岳等皆为第1师军官出身。
  (李济深)
  邓铿遇刺后,接手第1师的是孙中山曾经非常倚重的粤军将领梁鸿楷,陈炯明第一军的其他部队既然叛变,这个师就继承番号扩编为建国粤军第一军。所以黄埔党军成立后,老蒋是以黄埔校长和粤军总参谋长的身份出任"东征军总指挥",以黄埔学生军外加许崇智、梁鸿楷的粤军,通过两次东征彻底打垮了陈炯明的叛军部队,再通过整合与收编,粤军也终于再次完成统一。
  因此,黄埔系的高级将领其实很多人在粵军混过,比如老蒋曾任粤军的支队司令和总司令部参谋长,所谓的"五虎上将"顾祝同、刘峙、蒋鼎文、陈诚、卫立煌皆出自粤军,因为当时还没有黄埔党军。不过这批非广东籍的将领由于多受排挤,逐渐都投靠到黄埔系统和老蒋的门下,比如卫立煌就是因此成为老蒋嫡系的。
  (三)粤军被老蒋分化瓦解
  作为广州革命政府的基干武装力量,以及民国初期实力强劲的地方部队,粤军最终被老蒋瓦解而没有形成气候,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群龙无首",陈炯明叛离后,孙中山决定建立自己的军校和党军时,老蒋以黄埔教官、黄埔前三期学生、黄埔教导团为班底,逐渐形成在了广州政府内部的第二支重要武装:黄埔系军队,一山不容二虎,在孙中山逝世的情况下,粤军就成为他吞并的目标。
  为了攫取整个广州政府的军权,老蒋利用廖仲闿被刺案首先逼走了盟兄许崇智,再加上之前遇刺的邓铿、叛变的陈炯明,建国粤军三大元老从此不在。而许崇智第二军的部队,大部分也因此被老蒋所掌握,后来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第3师、第14师、第20师皆为粤系部队,随着大批黄埔生毕业成为这些部队的中下级军官,这几个师逐渐就成为了中央军嫡系部队了。
  (薛岳)
  值得注意的是,被老蒋利用"廖案"逼走的不仅是胡汉民、许崇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第一军军长梁鸿楷(兼第1师师长),所以粤军领导层再次被团灭,只剩下一个总参谋长蒋某人,顺理成章接管了全部粤军的兵权。不过粤军第1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粤军的精华所在,梁鸿楷被逐后由李济深接掌,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后来扩为北伐第四军,遂被成为"粤军之母"。
  到北伐誓师之前,广州国民政府所辖军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此时粤军的分布情况是:原许崇智的粤军部队大部分被编入何应钦第一军,少部分与粤军第1师整合扩编为李济深第四军,另外一股是绿林出身李福林的粤系第五军,所以在北伐军最初的八个军中,粤系的力量还是很强的。
  (张发奎)
  但是粤军存在第二个严重问题,内部的地域矛盾和派系矛盾太多,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互相不服互相拆台,最终未能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李济深的第四军是由陈铭枢第10师、陈济棠第11师、张发奎第12师、徐景唐第13师、叶挺独立团编成的,北伐成功后各部纷纷壮大,最终也发生了分裂。
  据说当年方言也是划分粤军派别的一个标致,薛岳的部队说客家话,蔡廷锴的部队说粤语罗广片为主,陈济棠的部队会讲湛江雷州话的的人很吃香,而潮汕人在陆军系统中受排挤,大多只能投奔海军。
  (叶挺将军)
  (四)抗日战争中表现不俗
  经过1926年到1936年十年间的演变和数次反蒋失败,粤军逐渐分化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成为中央军嫡系,一部分以陈济棠为首留在广东自成系统。"两广事变"失败后,陈济棠下野余汉谋倒向老蒋,标志着粤军不再是一支地方军队,因为余汉谋执掌的部队也成为了中央军旁系(嫡系中的杂牌),所以到抗战爆发时,粤军已经基本被"中央化"了,尽管许多部队官兵都是一色的广东籍贯,但整个粤军没有领袖、也失去了独立性。
  抗战爆发后,粤军再被分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由余汉谋统率在广东地区留守(第62军、第63军、第65军等),一部北上投入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抗日战场,比如在南京保卫战中正面突围的第66军、第83军,兰封会战中的第64军、在万家岭大败日寇的第4军等等。而粤军将领也屡受重用,毕竟他们当中许多都是广州革命政府时期的老将,资历深厚且在北伐中战功卓著。
  解放战争不细说了,粤系部队也比较顽强,淮海战役华野在碾庄围歼第七兵团时,指战员纷纷回忆"黄百韬这个老广不好打啊",其中的含义,其实不仅仅因为黄百韬是广东籍,还因为其第七兵团中的第63军、第64军也都是粵军部队。
  (薛岳、陈济棠和张发奎)
  (粤军装备)
  说一个民国军阀混战的冷知识:
  号称精锐的桂系从来没有打赢过粤军。
  白崇禧曾亲率桂系四个师外加一个独立旅进攻广东,结果在白泥被粤军大败。
  桂系独立旅被粤军击溃,旅长王应瑜被粤军俘虏;四个师也处于崩溃边缘,师长黄旭初身负重伤。
  白崇禧和桂系军队之所以打不过粤军,主要是因为粤军比桂系有钱的多,装备好得多。
  陈济棠统治广东期间,大肆采购各种武器,粤军的装备程度是远超民国其他军阀,也只有9·18之前的奉军可以媲美。
  以粤军一个连为例,粤军一个步兵连就拥有手枪5支、驳壳枪3支、124支步枪,轻机枪9挺;一个营就配有机枪连以及迫击炮排;全师拥有重机枪72挺,迫击炮24门,步枪6507支、手枪与驳壳枪992支,骑枪250支。
  (粤系将领)
  这是什么概念呢?
  川军一个师也就拥有重机枪1-3挺。
  以白崇禧的桂系军队第7军第171师为例,淞沪会战时该师有步马枪4075支,驳壳枪923支,轻机枪216挺,重机枪48挺,迫击炮14门。
  要知道第七军已经是桂系最精锐的部队了,而桂系最精锐部的步兵师的装备还不如粤军一个普通师。
  更别提陈济棠还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国105毫米以及75毫米山炮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比奉天兵工厂所有火炮生产线都要先进。
  (105毫米炮)
  粤军之所以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显得攻击性不强,实在是其他地区都太穷了,粤军打下来也没有意义。
  比如广西,穷的掉渣,GDP还不如广东的八分之一(1935年数据),占下来没有意义;湖南也是同样道理。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粤军战斗力不行,白崇禧早就率领桂系"吞并"广东了。
  广东是沿海省份,自近代以来外国势力进入广东,广东民众既抵抗侵略,民族爱国心理强烈又能接触到先进的思想观念,以繁华富庶的广州为中心,接受近代各种外来思想是领先于全国的,推翻满清缔造民主共和的孙中山和不少的民国元勋来自广东。广东是海外贸易的大省,不但有钱,而且也舍得花钱外购武器装备,粤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在全国的军队里从来都是排名靠前的,对于先进的军事思想也是易于接受学习的。粤军的战斗力当然不会弱了
  从辛亥革命以来,广州及粤军就作为一支半独立的军阀力量活跃在民国的历史舞台,尤其是作为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根据地,广东及粤军更是大放异彩。民国时期的粤军都有怎样的经历?为何这么厉害呢?
  民国短短38年间,粤军曾先后被六人统领,民国时期的粤军可分为:龙济光所属的粤军、陈炯明所属粤军、许崇智所属建国粤军、李济深所属粤军、陈铭枢所属粤军和陈济棠所属的粤军。龙济光统领的粤军
  辛亥革命胜利后,担任陆军第25镇统制的龙济光,在蛰伏两年后,趁二次革命,率军占领广州,担任了广州都督兼民政部长,成为广东的统治者。然而没过几年,龙济光就先后被陆荣廷、李烈钧等人击败,龙济光被迫弃军逃走,龙济光所属粤军也被消灭吞并。陈炯明麾下粤军
  1917年,孙中山鉴于护法运动中各军阀把持护法军政府,自己毫无军事力量的弊端,痛定思痛的孙中山利用援闽之际,以警卫军20营为基础,组建了援闽粤军,陈炯明被任命为总司令。
  在孙中山的再三催促之下,陈炯明率军东征,占领闽南地区。停战后,陈炯明所属粤军扩编至2万余人,整编成了两个军,分别为陈炯明兼任军长的第一军和许崇智担任军长的第二军。
  1920年,粤军击败了占领广东的桂系军阀,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陈炯明也被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有了广东作为根据地后,孙中山力主北伐。但是,虽然是老同盟会员,陈炯明却并不赞同孙中山的主张,反而积极参与联省自治运动。最终两人矛盾激化,陈炯明公开叛变,甚至炮轰总统府。在孙中山组织两次东征后,彻底消灭了陈炯明部,陈炯明被迫下野。许崇智建国粤军
  在陈炯明的粤军中担任第二军军长的许崇智,在陈炯明反对北伐之后,孙中山任命许崇智的第二军为主力北伐。并成功光复福州。在北伐军光复福州之后,许崇智的部队被改编为东路讨贼军,许崇智任总司令,而参谋长则更为有名,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
  1924年,担任中央监察委员兼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的许崇智,被任命为建国粤军总司令。然而,虽然战功赫赫,但许崇智的政治水平显然远逊于他的参谋长蒋介石。蒋介石利用廖仲恺遇刺案,将许崇智软禁,许崇智的建国粤军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第五军,许崇智因此彻底失去了麾下的部队。李济深所属粤军
  许崇智的建国粤军被蒋介石趁机改编为第四军、第五军之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的,就是李济深。同时,李济深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黄埔军校的副校长兼训练部主任。
  在北伐战争中,以广东子弟兵为主的第四军大放异采,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战功赫赫,第四军也被誉为"铁军"。1926年年底,第四军被扩编为两个军,分别为陈铭枢担任的军长的第11军和张发奎担任军长的第四军。
  1929年,由于在蒋桂战争中李济生支持桂系,被蒋介石骗至南京,囚禁在南京汤山。李济深因此失去了对广东及粤军。陈铭枢粤军
  "铁军"第四军扩编后,陈铭枢担任了扩编后第11军军长。1928年11月,陈铭枢担任了广东省政府主席。但是,由于和陈济棠的矛盾,陈铭枢嫡系蔡廷锴的第60师、蒋光鼐的第61师被编为19路军后,被陈济棠派往中原参与中原大战,陈铭枢实力大损。1931年,由于两广联合反蒋,支持蒋介石的陈铭枢辞去省主席职位。"南天王"陈济堂所属粤军
  1931年,陈济棠、李宗仁联名反蒋,并成立广州国民政府,虽然因九一八事变,广州国民政府撤销,但是,陈济棠的广东依然处于半独立局面,广东的军政大权也完全掌握在陈济棠的手中。一直到1936年,陈济棠麾下的粤军被扩充至15万人,并拥有独立的海军和空军势力,十分强大。1936年,因在两广事变中被蒋介石收买分化部将,陈济棠被迫通电下野,广东也从此失去半独立地位,成为中央直辖的省份,粤军也因此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民国时期,粤军在中国的各个派系军队之中,无论是军官的指挥能力,还是士兵的作战素养,都是出类拔萃的。这个可能与广东在近代革命史上处于战争前缘,经历过太平天国、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积累了一定打仗经验有关。 在北伐战争中,在叶挺带领和亲自指挥下,国共统一战线军队,尤其是粵军轻而易举的消灭了北洋军阀,完成了祖国的统一。战争中, 叶挺独立团特别善战,粤军装备精良并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也与国民党创始人和领导人孙中山曾亲自缔造有很大关系吧。
  民国时期的粤军确实很厉害,这可能和广东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广东省可以说是在中国最南部了,用一句不恰当的话来说,就叫天高皇帝远。正是这种地理位置,促使了民国时期,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清政府开放的最早的港口就是在广东,这让广东人民最先接触到了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知识。
  他们见到外国人的坚船利炮之后,更加感觉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时候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广东人民和外国入侵者作战也是最早的。林则徐在清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虎门销烟,正是发生在广东地区。
  后来,孙中山开始建立中国同盟会,施行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民主共和,获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他带领中国人民,彻底的推翻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王朝。
  在就是广东人叶挺,他带领的新四军有"铁军"的称号。
  尤其是在北伐的时候,叶挺军团作战十分的英勇,曾经多次屡立奇功,叶挺也因为卓越的领导才能,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
  到了国共两党对抗的时候,叶挺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
  叶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这是蒋介石不想,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不久后的全民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擅自扣押了叶挺军队,他想拉拢叶挺到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
  叶挺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自始至终,叶挺都没有向蒋介石屈服。
  最后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放走叶挺,叶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是中国解放军的创世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也是广东人。
  八一南昌起义的时候,若是没有叶剑英作内应,周恩来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就很有可能受阻。正是因为叶剑英,提前得到了国民党要秘密缴获共产党的消息,告知了周恩来,周恩来才提前发动南昌起义,并且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的。
  还有在红军长征的时候,也正是叶剑英及时给毛泽东的消息,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
  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叶剑英也有积极的参加,他为中华民族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被授予十大元帅头衔。
  广东的粤军能打的领导人物,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了,中国的其它省份的人,也有很多能打的,比如湖南省的毛泽东,彭德怀,粟裕。湖北省的林彪,徐海东,四川省的朱德,陈毅......。
  民国时期的粤军最佳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北伐战争中,还有其他方面?不过北伐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粤军这支军队一个人的功劳,还有湘军、赣军、豫军?但是北伐战争之后,抗日战争中渐渐很少听到粤军的声音,这究竟到底是为何?至于粤军到底厉不厉害,以下是粤军在战争中各种表现,看官可以自己评一评。
  从粤军的战斗力上来说,无论是北伐还是抗战,粤军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却绝对不是说的那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能说比一般的地方军阀强一些而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各军军长为:一军何应钦(中央军),二军谭延闿(湘军),三军朱培德(滇军),四军李济深 (粤军),五军李福林(粤军),六军程潜(湘军),七军李宗仁(桂军),八军唐生智(湘军)。 这8个军就是主力军。当时的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军抽调一部随行。可见北伐军的主力并不是粤军,粤军主要留守广州。不过北伐军里面,势力最大的应该是粤军,毕竟北伐军的总司令是蒋介石 ,参谋长就是李济深 。
  当时在北伐战争中名望最大的就是粤军的第四军,由李济深任军长,陈铭枢任第10师师长、陈济棠任第11师师长、张发奎任第12师师长、徐景唐任第13师师长、叶挺独立团编成。
  第四军曾在湖南及江西分别大败吴佩孚及孙传芳,奠定北伐的成功,从而也赢得"铁军"的称呼,前粤军第一师也称为"粤军之母"。
  之后第四军发展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成为一·二八事变中的著名抗日部队。抗日战争中的第四军先后参加淞沪、武汉、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整编为第四师。
  1938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进攻广州,北上抗战的各路粤军回粤,先后参加了两次粤北会战 和桂南会战 。
  而粤军在后来几乎就没什么印象了,为什么?
  因为粤军完全中央化了,粤军派系本来就多,陈炯明被赶跑后,张发奎还跟着新桂系一块反蒋,后来陈济棠也跟着反,但是反来反去,还是斗不过蒋介石的中央军,只剩下一些没有兵权的将领了,最后只好服从中央军安排改编。
  北伐胜利后,粤系军队选择了支持汪精卫,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因此在蒋汪斗法最终蒋介石胜出后,粤军自然不受待见,在蒋的分化、瓦解和军事打击下,由第四军扩编的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基本散架了,只有陈济棠在广东保存了一定粤军实力。  以1936年"两广事变"中陈济棠的重将余汉谋倒戈为标志,民国时期的粤军已基本被蒋介石收编,薛岳、吴奇伟等粤军名将也都成为军队的大员。
  所以,粤军虽然没能像桂系一样后来一直形成派系,但是在抗战中的光彩并没有黯淡。
  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在北伐战争中,粤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战爆发后,粤军更是浴血奋战,殊死搏杀,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中华民族。1937年开始,90万广东士兵奔赴前线,抵抗侵略者,出兵数量居全国第五,确实值得我们后辈一辈子来敬仰!这是一支背后总带着斗笠的军队,他们是中国最具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的"一·二八事件"是我国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抗战。战斗队伍是粤军第十九路军(由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改编而成),蔡廷锴、蒋光鼐率军与倭寇海军陆战队浴血拼杀,一时之间名声大噪。粤军第十九路军是打响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支部队。
  粤军之后相继参加了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之战、广州战役、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两次粤北会战、衡阳解围战、桂平战役、韶关战役、赣南战役、反攻广西,以及广东省内的各大小战役。
  这些广东兵,在民族危难时转战大江南北,各大战役无不出现他们的身影,粤军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这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队伍,他们光芒万丈,无处不在。
  因此粤军的这份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足以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至于他们到底厉不厉害,你们说呢?
  关于历史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属于自身的答案,我们都应该用一种质疑的眼光去看待。读真实的历史,了解更多的知识。我是小编笙箫墨琴,欢迎大家评论加关注,了解更多新闻见解!
  粤军起源于1912年姚雨平带领七千广东民军北伐,又称第四军,在徐州大败前清余孽张勋部,保卫了南京临时政府,在军阀打压被迫解散。
  南京抗日粤军墓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前,广东民军成为孙先生护法运动时在广东的军事基础之一。1918年,孙中山命陈炯明将亲军改为"援闽粤军",赴闽南、粤东潮汕一带,建立闽南护法基地。后来孙被桂系迫离粤,第一次护法失败。粤军在陈炯明的领导下发展至二万人左右,于1920年8月第一次粤桂战争中回师广州,驱走桂系,孙中山遂得以回粤,同时粤军进攻广西,击败旧桂系,占领广西大部分地区。
  为提高粤军的质素,粤军集中精英编训"第一师",作为全军模范。第一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为师长,李济深为参谋长,师内军官大部分为保定军校毕业生,无论文化、军事技术、训练质素俱佳。不少粤军第一师军官日后成为民国的风云人物,日后的抗日战场上,全国十几个战区,就有四个战区司令出自粤军第一师。与当时大部分地方军队一样,粤军军官大部分为广东人,只有少数为其他省籍。
  抗日时期的粤军小战士
  1922年初,孙中山与陈炯明之间的矛盾日增,邓铿于3月21日在广州大沙头车站遇刺,孙、陈双方气氛紧张。当年6月16日,陈炯明旧部叶举、洪兆麟发动兵变,孙、陈正式破裂,驻桂粤军撤回广东,粤军内部分裂。第一师亦内部分裂,部分军官效忠陈炯明,部分则支持孙中山。最后于1923年初,在师中大部分中级军官的活动下,主力投向孙中山,同时联合其他部队,成功将陈炯明驱离广州。1924年初孙中山重回广州,粤军改名为"建国粤军"。当时第一师师长为梁鸿楷。同年5月始建黄埔军校,不少教官皆是由粤军第一师借调,如李济深、邓演达、陈诚、严重等当时俱为粤军一师军官,相当一部分军费也是由第一师拨给。1925年,粤军第一师与许崇智粤军、黄埔军校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又派陈济棠旅出西江支援李宗仁、黄绍竑。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第一师扩编为第四军,军长为李济深。1926年北伐,副军长陈可钰率第十师、第十二师及独立团开往前线;李济深身则与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留守广东。北伐中,第四军所向披靡。取得了汀泗桥、贺胜桥大捷,攻下武昌,获得了铁军威名。
  1927年末至1928年初,张黄事变,各派系围攻第四军,铁钢之战遭遇前,双方兵力旗鼓相当,第七军协同粤军第十三师徐景唐部对第四军,在第十三师协助下击败第四军,(战前第四军已跟粤军陈铭枢、陈济棠部、桂军十五军中央军钱大钧部,朱绍良部交战,均击败这几路人马。然而吴奇伟(第四军)死力追击陈铭枢部,给陈铭枢所部极大杀伤。
  奔赴抗日前线的广东部队
  黄绍竑的第七军和粤军第十三师作为新到力量已来到谭下,第四军集结对付黄绍竑部。可是联系不上吴奇伟,吴奇伟师还在追击老隆方向,离军部越来越远。而第四军军部也不等他,就向黄绍竑发起猛烈进攻。
  黄绍竑的主阵地在马鞍山,军用地图标高五百多米,在谭下圩南10里。第四军猛攻黄绍竑,最后关头许志锐指挥特务连进攻,亲自带一个排冲锋,快要摸到山顶时,许志锐腹部中弹。秘书朱江icon急令特务连撤退。这是最接近胜利的一次。
  第二天黄镇球师来攻,黄受伤,也不能得手。第四军攻势弱下去,子弹也不多,只好撤退。黄绍竑方也伤亡惨重,不敢追击。
  趁热打铁,一而鼓,二而衰,三而竭。连弹药都没多少,还是仰攻。
  第四军被迫龙川撤退,吴奇伟所部较为完整,担任后卫。徐景唐师派两个团试图追击,在贝岭镇icon与吴奇伟交火,徐师伤亡惨重,往后撤。吴奇伟不追击徐师,继续掩护主力撤退。大战结束。第四军纪实里说是朱江下的撤退令让特务连下来的,当时特务连快要拿下阵地了,要不胜利就换人了。
  桂系和粤系亦敌亦友,黄绍竑是李济深支持的,黄的桂军军费都是李济深支持一大部分,每个月2万
  要是张发奎主持广东,黄要吃土了。
  谭下之战,第七军在第十三师鼎力相助下,击败第四军,第四军虽败犹荣,战前与数路人马激战,人马疲乏依旧对阵第七军、粤军第十三师。勇气可嘉,李、黄回忆录中提到,双方激战,伤亡惨重,自北伐以来此战伤亡甚重。同室操戈,实属不该。
  第四军后撤往赣南,由繆培南任军长。
  1929至1930年蒋桂战争,张发奎联合桂系进攻广东,企图夺取广东,在花县被陈济棠部粤军击败,桂系后来企图从北流进攻广东,又被粤军蔡廷锴部击败,粤军攻占梧州等地,中原大战爆发,张发奎与桂系倾巢而出北上支援阎冯联军。在衡阳被粤军60.61师拦腰截断(19路军前身)击败。张发奎率一千多残军,桂系一万多退回广西,粤军随即占领广西部分地区。汤山和解,两广结盟共商反蒋,1933至1396年,以陈济棠粤军第一集团军和桂军第四集团军组成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对抗南京。
  1932年一二八事变,打响关内抗战第一枪的粤军第十九路军。
  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血战淞沪三十三天,让日军四度易帅,海陆空尽出,增兵八万。
  1936年,两广六一事件失败后,广东部队接受整编为第四路军,由余汉谋任总司令,而广西部队整编为第五路军,由李宗仁任总司令。
  抗战爆发后粤军编为62.63.64.65.66.83军,第4军、暂编第二军。第4军、66军、83军9月初参加淞沪会战、多次克复阵地,10月初第66军与中央军、新到的桂军组成三路反击大军。
  广州十九路军陵园
  淞沪会战失利后,66军、83军参加江阴保卫战,江阴沦陷后,转战南京,在南京城郊、光华门与日军血战。
  1937年12月12日,唐生智下令突围,粤军于晚上9点正面突围,损失惨重。突围出2000多人,83军随即克复芜湖。
  1938年兰封会战第64军三进三出罗王寨击溃土肥原师团。
  1938年防守庐山一线的广东66军很是勇猛,虽然日军装备精良,巧妙的利用了地形优势与日军不断周旋,66军160师,也是广东粤军一支戴钢盔的部队,这对战双方都是精兵,双方在东孤岭浴血奋战,日军发动了15次的进攻,依旧不能拿下粤军的防御,日本公认的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军神饭冢国五郎被粤军击毙于庐山。
  万家岭大捷,成为与平型关、台儿庄齐名的大捷。粤军将士是该场战役的主力之一,粤军第4军、64军、66军即在其中。64军一部在金官桥阻击援敌,66军配合第4军作战。在围歼日军106师团的作战中,66军猛攻石堡山、老虎尖(万家岭的主战场之一),并以一部支援第4军攻克狮子崖西北高地,与其他各部完成了对日军的合围。
  而在随后围攻战中,各部守备队严守阵地,挑选奋勇队专事冲锋,攻击队随后跟进。66军在10月10日攻克万家岭,此后日军残兵一部又被66军截击,损失巨大。
  第64军则在金官桥阻击敌援军,打出粤军的血性。
  武汉会战进行的同时,日军四万多精锐于1938年10月12日用军舰数十艘及飞机百余架掩护强行从大亚湾登陆,我守备部队兵力薄弱,无法拒止,敌先后攻陷淡水、惠阳、博罗、增城、石龙等地,(其中增城正果阻击战是广州战役最大阻击战,粤军部队在日军陆空攻击下来,伤亡惨重)猛扑广州,我水陆交通俱遭破坏,部队集中困难,(省内援军无法快速集结救援)广州于10月21日失陷。
  余汉谋集团乃转移至清远,横石、良口圩及新丰一线,阻击当面之敌,一面整顿态势,准备尔后之作战,
  粤军两个旅留在惠阳、淡水、虎门、宝安地区牵制敌人后方,
  粤军各军即对敌施行袭击,11月24日克复从化、12月9.10两日相继克复惠阳、博罗、宝安,敌因正面过大,处处受我威胁,乃放弃大亚湾联络线,将其兵力退守广州附近。
  日方四万多精锐于1938年10月12日用军舰数十艘及飞机百余架掩护强行从大亚湾登录,我守备部队兵力薄弱,无法拒止,敌先后攻陷淡水、惠阳、博罗、增城、石龙等地,(其中增城正果阻击战是广州战役最大阻击战,粤军部队在日军陆空攻击下来,伤亡惨重)猛扑广州,我水陆交通俱遭破坏,部队集中困难,(省内援军无法快速集结救援)广州于10月21日失陷。
  余汉谋集团乃转移至清远,横石、良口圩及新丰一线,阻击当面之敌,一面整顿态势,准备尔后之作战,
  粤军两个旅留在惠阳、淡水、虎门、宝安地区牵制敌人后方,
  粤军各军即对敌施行袭击,11月24日克复从化、12月9.10两日相继克复惠阳、博罗、宝安,敌因正面过大,处处受我威胁,乃放弃大亚湾联络线,将其兵力退守广州附近。
  1939年粤北会战,北上粤军回防粤北,打退日军的进攻,成功保卫粤北。
  1939年12月粤军增援广西,37集团军(粤军66军)由叶肇将军所率领,35集团军(粤军64军)由邓龙光将军所率领,在反攻昆仑关时,第66军159师配合第五军作战,159师作战勇猛,第一个攻克昆仑关。战攻彪炳,64军则阻击敌军,光复南宁等地。作战出色,全军通报嘉奖。
  粤军第四军与暂编第二军先后参加长沙保卫战、浙赣会战,上高会战。其中第四军参加三次长沙保卫战,
  粤军除了派62、64、66军、增援其他省,留守广东63军、65军.、独立第九旅、独立第二十旅多次与日军反复争夺粤东地区,其中最有名是潮州反攻,援救名人。在地方游击队配合牵制日军作战,进行了三次粤北会战。
  1944年衡阳告急,粤军第62军奉命救援衡阳,在衡阳62军血战40多天损失惨重,后撤往广西参加桂柳作战。衡阳沦陷后,日军分兵进攻广西,64军奉命救援广西,在桂平差点围歼日军混成23旅团。
  1945年5月第64军光复南宁,驱敌于境外,第62军则派往越南、台湾接受日军投降。
  自1932年起,粤军与敌人浴血奋战,抗战全面爆发后,共有90多万广东子弟奔赴战场,伤亡七十多万,粤军授勋章共20多枚,战功彪炳。粤军厉不厉害,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们的用热血捍卫祖国。

1979年一代战将钟伟找黄克诚给我找点仗打呗!黄克诚的回复绝了1943年8月,炽热炎炎的淮北平原上,一队日伪军站在土城墙上叫嚣乞丐军来呀!有本事把爷的墙咬破呀!,好战分子钟伟站在墙外百十米外,看到日伪军嚣张的模样气得大骂道娘卖批的!还反了他的福王贪鄙老蒋读明末史之九福王贪鄙老蒋读明末史之九自成围洛阳,明廷大惊。洛阳乃中原重镇,九朝故都,更为明福王封地。福王名朱常洵,万历子,崇祯嫡亲叔父也。万历甚爱之,数番欲易东宫,立其为太子,群臣反对方罢。乃秦始皇有后代延续吗?专家如果你姓以下四个姓,可能是他的后代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他在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统一了华夏民族,建立了中央集权。他是个褒贬参半的人物。虽然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行三公九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若扶苏起兵抗争,他能成功吗?今天又与一些朋友讨论秦朝二世而亡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讨论过,假设过,很大一部分人都对秦始皇长子扶苏不起兵抗争而直接自杀惋惜不已,认为如果扶苏起兵的话,他肯定能登皇帝之位,他是邓小平的亲弟弟,与哥哥聚少离多,70岁当副省长,活了106岁今天的我们,生活富足安逸幸福。信息通讯如此发达的我们,也知道中国之外的世界,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与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能够拥有如此完美和谐的社会,源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更是第一代隔壁大邻居俄罗斯简要前世今生概述俄罗斯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东斯拉夫人生活在黑海以北的森林中,那里森林茂密,河流沼泽密布。9世纪维京人留里克来到东斯拉夫地盘,俄罗斯史书号称留里克是被邀请来调节东斯拉夫人部落间矛指南针为什么指向的是北?为什么不叫指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称之为司南,就是找朝南方向的东西,而现在指南针其实方向指向的都是正北方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指南针主要的构造是将一根磁针装在可爱因斯坦第四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打,并非无稽之谈战争是人类社会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战争可能只是历史和记忆,但对于目前真正处于战争中的人来说,战争是真真切切的苦难,是一生百团大战四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华北地区的日军遭到八路军近两个月的连续打击以后,深深感到八路军对其华北驻军的威胁。为了稳定华北的局势,维护其在华北的利益,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1953年陈赓受命建立哈军工,被警察拦车后,随后严打风气1953年,随着朝鲜战争基本结束,陈赓将军被调回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毛主席认为当前中国需要一所新的军事学院,来提高全军的军事战略水平,为此指定了陈赓将军于哈尔滨建立军事工程巾帼不让须眉长征两救开国中将,她是童养媳,也是广东省委书记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在我国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也是出了不少杰出女性的。有这么一位在长征路上曾闪闪发光的妇女同胞,曾两次救下开国中将的性命,也为旧社会妇女解放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她就是中央
张本政,以一己之力刷新汉奸新高度1951年6月10日,旅大市(今辽宁大连市)处决了一名罪犯。不同于其他罪犯的是,这名罪犯的身份有很多,伪满洲时期的满洲二皇帝头号大汉奸日本天皇数次接见过的一等有功之褒状获得者,他就汉文帝之霸陵二三事公元前157年六月,己亥日,一代明君圣主汉文帝刘恒在长安城未央宫中驾崩。按照相关礼仪规定七日之后,文帝遗体入葬霸陵,从此安眠于九幽之地。青史君相信,关于这一段历史,大部分历史爱好者宋朝属于大一统王朝吗?其实宋朝的军事被低估了,其武力并不弱梳理一下历史,其实不难看出所谓大一统的充要条件,其实是统一所有汉地。虽然很多人或许不愿承认这一点,因为这显得格局有点小,但事实就是这样,从古至今,凡是被人承认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不是刘瑾大明王朝的权宦很多,但我认为,刘瑾无疑是其中最为聪明的(刘瑾)对刘瑾来说,他一生的起点其实是从遇到明武宗朱厚照开始的。那是弘治年间,那时节,朱厚照还是太子。小太监刘瑾自小进宫,无依无靠,在紫禁城里犯了宫规,依律当斩,但却侥幸免死,被充载沣想杀袁,段祺瑞机智策划假兵变吓退摄政王,袁世凯还好有你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袁世凯也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光绪皇帝的弟弟摄政王载沣十分想要除掉袁世凯。实际上,清政府对袁世凯早就有了忌惮之心。自从北洋新军练成之后,袁世吕布死后,貂蝉成了关羽的小妾吗?貂蝉,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曾用美人计帮助王允除掉了董卓,后嫁给吕布为妾。下邳曹操和吕布大战,吕布战败被杀后,貂蝉的下落也就成谜了。关于貂蝉下落的说法一般有这三种一是貂蝉死在了乱军之关羽死在孙权的屠刀之下,他留下后人了吗?史学家说关家无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闲来无事总爱讨论古代名人之后,但一提到关羽大家就都没得说了。有人表示,关羽的后人没有多大的贡献,所以不值一提但也有人表示关羽没有后人。究竟关羽留下后人了吗?如果您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秦朝八原来如此这人长得五大三粗,相貌魁梧,双目有神,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张良非常满意。人倒是找到了,怎么用,就看你张良了。张良现在已经是成人了,又出身相门,深受良好教育,用人还是有一套的灞桥纸蔡侯纸和还魂纸都定什么纸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使用纸的历史非常悠久,灞桥纸蔡侯纸和还魂纸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三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纸,那么这三种纸各有什么特色,又是如何制成的呢?灞桥纸的表面平唐代传奇昆仑奴磨勒为主救美姬,主人却恩将仇报,看结果如何?今天来讲唐传奇记载的一个关于黑人奴隶的故事。昆仑奴,是大唐时期一个不起眼的群体,由于是官宦富户家里养的奴隶,所以正史中不见记载。但是唐代遗留下来的壁画以及出土的唐三彩陶器上可以经常平阳公主传奇第八章此时,河南山东一带发生水灾,饥民饿死无数。瓦岗军主将徐世勣率领精兵五千人,东下攻占黎阳仓,开仓赈济灾民,数十万饥民得救。瓦岗军趁机扩军,得强兵二十万,先后攻占武安永安弋阳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