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比知府大吗?

  当然是道台比知府大了。
  明清两朝,地方行政分为省、府、县三级。
  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明初,最早是布政使和按察使。
  布政使主管民政,俗称"藩台",从二品。
  按察使主管司法,俗称"臬台",正三品。
  这两个长官,虽然级别上有高低之分,但政治地位是一样的,都是知府的直接上级,皇帝的直接下级,对皇帝直接负责。
  明初,皇帝之所以要把省一级的管理权限进行分割,主要是为了让布政使和按察使在基层相互制约,避免像元朝那样,封疆大吏在地方上一家独大,造反威胁朝廷。
  但这样的分权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那就是如果碰上难搞的事情,比如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外患入侵,布政使和按察使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办不成事。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明朝中期,藩台衙门和臬台衙门就经常扯皮推诿。
  于是乎,后来的明朝皇帝就在布政使和按察使之上,增加了巡抚。(明朝地方还有一个都指挥使,与布政使和按察使合称三司)
  每当地方上出现难搞的事件时,皇帝就派巡抚下去,统筹指挥三司解决问题。
  巡抚这个官职,俗称"抚台"。
  起初是不固定的。需要的时候,皇帝才临时设立。派京官下去。不需要了,就撤销。把官员再召回朝。
  后来,明朝皇帝觉得常设巡抚,更便于对地方进行管理。于是,巡抚才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职务,成为一省最高领导,管理三司,常驻在地方。既管理地方的行政、司法、经济,也管一部分军事。
  又后来,到了明末。由于战争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外患或内部的农民军,经常是跨几个省运动作战。
  于是,皇帝在巡抚之上又设立总督,负责两到三个省的行政、经济、司法和军事。
  总督这个官职,俗称"制台"。
  起初也是不固定的。需要的时候才设立,不需要了就撤销。
  后来,也是因为皇帝觉得常设总督,更便于管理地方。于是总督也变成了固定职务,成为两至三个省的最高领导。
  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关系一样,总督和巡抚虽然级别上有高低之分,但它们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他们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区别只在于,总督往往统辖数省的行政、经济和部分军事权。而所有的巡抚都只统辖一省行政、经济和部分军事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是总督和巡抚的下级。但总督、巡抚对布政使、按察使没有任免权,只有评价权。
  也就是说,朝廷考察布政使、按察使时,总督和巡抚的评价,能影响布政使、按察使的升迁或降级。
  但是,督抚不能直接任免藩台和臬台。二司长官的任免权,在皇帝手上。
  这一点在很多历史剧中也有演绎。
  比如《雍正王朝》中,江苏巡抚李卫要在辖区内推行"摊丁入亩"。
  他让江苏按察使落实政策,但按察使黄伦故意顶着不办。李卫无法撤换黄伦,最后只能想别的办法,才搞掉了黄伦。
  清朝入主中原后,大体借鉴了明末官制。
  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均保留。
  布政使依然是从二品。
  按察使依然是正三品。
  巡抚固定为从二品,与布政使一样。但如果巡抚加兵部待郎衔,则为正二品。
  总督固定为正二品,比巡抚高半级。但如果兼兵部尚书衔,则高配至从一品。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清朝的总督和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书记或省长。那清朝布政使和按察使,就相当于副省长。
  既然是副省长,那布政使和按察使,自然就有助手了。
  布政使的助手,在明朝叫左、右参政。品级为从三品。
  左、右参政之下,还设有左、右参议。品级为正四品。
  按察使的助手,在明朝叫按察使副使。品级为正四品。
  按察副使之下,还有佥事。品级为正五品。
  这些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按察副使,佥事。其实就是"道台"的前身。
  他们的工作就是替布政使和按察使,下到府县巡查工作。负责收税和监督。
  只不过,他们当时的正式职务还是布政使参政或按察使副使,还不是道员。
  他们的身份也是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属官。还不是独立的一级。
  清朝入关后,起初和明朝一样。
  但到了乾隆时期,估计考虑到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任务也很繁重,无法对每一个州府厅都能做到有效的管理。于是便干脆把各省划分为若干道,把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派到各道坐镇。
  布政使派出的副手,叫"守道"。
  按察使派出的副手,叫"巡道"。
  另外,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之下,也有道员派到各道,分别为"河道"和"粮储道"。
  于是,之前所谓的布政使左、右参政;布政使左、右参议、按察副使等职务,就全部一并取消了。只留下守道和巡道,全部统称为道员,一律为正四品。
  而这样一来,道员就脱离了两司,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变成了布政使、按察使与知府中间的独立的一级。
  道员变成正式的一级后,知府若有文书,必须要先上呈给道台,由道台转送两司,最后再由两司呈报给督抚。
  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的知府,就降了半级。从明朝的正四品,降为从四品。从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下级,变成了道台的下级。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中后期,道台还有了向皇帝密奏的权利,是皇帝监视总督、巡抚和两司长官的眼线。而这种皇权特许的密奏之权,是知府不具备的。
  所以说,道台比知府地位高。无论是品级还是实权,都比知府高。
  当然,这里说的知府只是一般知府。如果是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那又另当别论。
  因为这两个府的知府,地位特殊,都是正三品官阶,比道台要高。
  道台是清朝特有的一个官职,可别小看道台,其地位要比知府大上不少。
  道台又称道员,是清朝一个特有的官职,其他朝代并不存在,而在清朝,道台属于一个"万金油"般的角色。
  清朝时,对于地方上的行政级别划分共分为省、府、县三级,其中,省的级别为最高,而省里最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就是我们熟悉的总督和巡抚。
  不过,总督和巡抚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清朝总督的官阶,一般是正二品,而巡抚的官阶,大多数则是从二品。
  除了官阶高低有所不同之外,两者所能行使的权力范围同样也有区别。
  清代的巡抚,一般是掌管所在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而总督有时候可能会督管多省。
  尤其是在清朝,总督督管多省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在电视剧中也会经常看到,比如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
  像李鸿章、张之洞以及袁世凯,就曾经先后担任过湖广总督。
  清朝之所以要设置负责多省事务的总督一职,就是希望通过总督,来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并且,总督最大的作用,就是协调各省、各县,以达到统一事权的目的。
  同时,有一个负责多省的总督存在,还能起到防止各省之间互不相熟,遇到事情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除了地方上的总督之外,清朝还设有专管某项具体事务的总督,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
  这类总督的最大特点,就是只负责与职务相关的具体事宜,而不是像地方上的总督那样全面抓,因此行政级别也就相对低了很多。
  不过,不管是总督也好,还是巡抚也好,其设立的根本,还是古代皇帝鉴于协调统筹地方事务才来的。
  也就是说,总督和巡抚最早的性质,是属于"特派员"性质,比如像明朝时,就是在朝廷需要处理某项事务时,委任某个官员担任总督去办理,而该项事务办理完毕后,总督一职也会被撤销。
  只不过,到了后来,明朝的皇帝看这种特派方式比较好使,才逐渐将这两个官职给固定了下来,而清朝入关后,沿袭了明朝的官制,因此总督也就继续被沿用。
  而在明清两代的官制中,除了总督和巡抚外,省一级地方上,还存在有布政使和按察使。
  布政使一职,源自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为削弱和分割地方上的权力,撤除元代的中书省,设立布政使司,并设左右两名布政使,分管全省民政事务。
  当然,一个省的行政事务,不仅仅只有民政,还有十分重要的"刑名",而为了不让布政使专权,按察使就派上了用场。
  按察使这个官职,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不过,当时的按察使,主要职责是巡察、考核吏治,说白了就是皇帝派出去的督察员。
  而到了宋代,按察使不再负责考核吏治,而是专一负责一省的司法刑狱。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官制仿照宋朝,不过,在一省的行政长官中,又增加了都指挥使,也就是说,最初明朝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这三者中,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军务",三者统称为"三司"。
  清朝入关之后,裁减掉都指挥使司,只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因此也被称作为"二司"。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均为省一级的行政长官,而在他们之下,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府。
  知府这个官职,起源于唐代,最早叫做府尹,其具体职责为"掌宣教化,岁行属县,观风俗,录囚徒"等。
  但从工作主要职责上来看,唐代的知府与后世朝代的知府大同小异,不过,行政级别却相差不少。
  唐代时,知府为从三品,但在宋代和明代,知府改为正四品,到了清代再次降级,变为从四品。
  而在知府之下,就是地方上最后一级行政单位,也就是县令,又称作知县。
  说完省、府、县这三个级别的行政长官,我们再来说说清朝一个独有的官职,也就是前文所说有"万金油"之称的道台。
  在清朝之前,是没有道台这个官职的,道台真正意义上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顺治年间。
  前文讲过,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固定的是布政使和按察使,而既然作为一个省的最高长官,那么身边自然有助手,来帮助他们处理日常政务。
  这些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助手,在清朝分别叫做"参政"和"按察副使"。
  而在"参政"和"按察副使"之下,还设有参议和佥事,其工作职责同样也是协助布政使和按察使处理各项地方上的事务。
  比如下去收税,再比如监督各县,代表布政使和按察使对官员进行巡查,说他们是一省之长的秘书也不算为过。
  而这些人,就是清朝道台的前身。
  乾隆登基后,考虑到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繁重,就有心想帮助他们减轻部分工作负担(其实也是为了监督和分解地方长官的权力),就有意把参政、按察副使等助手级别的官员,单独划分出来。
  如何划分呢?就是把全省分为若干道,并把参政、参议等助手,分别派往各府各县去坐镇,以监督当地官员。
  这样一来,原本是助手角色的参政、参议,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官职,因其负责的是一个或者多个道,所以也被称作道员。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的道员分工非常详细,河、粮、盐、茶等事务均由不同的道员负责,而其官职名称也跟随其负责的事务不同而不同。
  比如负责粮食的就叫做河道,负责盐茶的就叫做盐茶道等,另外还有"守道"和"巡道"。
  而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道员是低于总督、巡抚以及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但同时又高于知府,因此,道员要比知府大上一级。
  另外,清代的道员官阶一般为正四品,这也比知府的从四品要高。
  那么,道员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与上下级之间进行运作的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个地方的知府,有事情需要向该省的布政使汇报,就需要先看所汇报的事情属于哪一道。
  确定完哪一道之后,比如粮食问题,知府就会将文书递交给相关的道员,也就是粮道,再有粮道审核之后,递交给上一级的布政使。
  之所以说道员是"万金油",是因为其本身就具备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地方上的事务,需要道员向上传递,而省里有什么指示,同样也需要道员向下传达。
  到了后来,也就是乾隆末年和嘉庆初年时,道员的权力得到了增加,当时朝廷下令,道员有密折封奏的权力,这就让道员地位更高。
  因此,为了以示尊敬,逐渐有人开始称呼道员为道台,久而久之,道台这个称呼也就流传开来。
  不过,道台有一点很特殊,他虽说比知府级别要高,但却不像知府那样具备地方行政单位性质,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道台与最早的总督在性质上类似,都是属于"特派"性质。
  只不过,总督是朝廷特派,而道台则是由省里特派。
  要是套用在我们现代,道台的行政地位,有点像省级的事业单位一把手,比如税务局一把手、水利局一把手等。
  也就是说,道台所能行使的权力,仅限于其负责的那个业务领域,而在这个业务领域之外,道台是无权插手当地事务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清代各省的道台数量不一,并且道台的设定,也会根据该省的经济、人文,甚至包括所在区域的不同而设定。
  比如,在江南等地,由于这里是粮食和财税重地,因此粮道官就会相对多一点,而在沿海城市,则设立有内地没有的海防道,这种情况,在清朝十分常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台本身确实具备"特派"性质,说白了,道台就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
  而由于负责的区域和业务范围不一样,导致了清代的道台级别不一,有些道台因为所处重要之地,其级别就很高,甚至还有人做到了二品的地步,而有些偏远处的道台,没有什么能够对其进行支撑,因此级别就很低,只能止步于四品。
  而这种品阶高低不一的情况,就造成了有些时候尊卑不分的事情发生,在光绪年间,就有大臣李慈铭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他看来,当前的道台在品阶上" 尊卑不别,等级不明" ,常有越级加封的例子,这样就会让其他官员心生不满,并且还会造成官员们对朝廷的官位晋升失去敬畏之心。
  因此,李慈铭就建议,应该把道台固定在某个品级,不能出现太高品阶的事情。
  不过,他的建议最终并未获得批准,而在此之后,由于清廷大量缺乏人才,因此跳级加封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最终形成泛滥。
  综上所述,清代的道台,属于是省级行政机构为了更进一步的细分权力,所衍生出来的派生物,是介于省级与府级之间的一个特有官职,而由于其行政权力的特殊,因此道台就要比知府大上一级。
  清朝设立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统治者全国设了18个行省,设府188个,设县1546个。
  而在编织里,里面没有"道"一级行政机构。
  道的地位非常微妙,说它是地级市,却又不是;道台的身份一言半语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它是四品官,有时候是三品,甚至是二品、一品。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大清朝道台是四品官,而且最低为正四品官,甚至有的道台是从三品官,个别情况下道台还是二品;知府也是四品官,但最高是从四品,道台当然比知府大。说起清代的官职,最广为人知的怕是知府,所以才会有那句脍炙人口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道台知名度虽然不那么高,但是他们的俸禄比知府高得多,年收入(年俸 禄米 养廉银)在是知府的两倍左右。
  所以说同为地方官,大清的"道台",比知府的"人气"高得多。
  比如蒲松龄小说里有王道台,冯骥才小说里有贺道台,陆士谔小说中有风流道台。
  鲁迅小说《故乡》里虽然没有道台这个角色,但也有道台一词出现。
  迅哥儿的老邻居杨二嫂曾经非常羡慕地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故乡》描述的是民国时期的场景,宣统皇帝已经退位,百姓还对道台津津乐道;道台的牛气可见一斑。
  清朝末期的刽子手徐锡麟,就是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进入大清官场。
  清末首富盛宣怀的大公子,曾是湖北候补道(候补道台),官至二品。
  盛宣怀的合作伙伴,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清末巨富郑观应,在富可敌国的情况下,也买了个侯补道的官。
  就连慈禧的弟弟桂祥,也梦寐以求当粤海关道员。"道台"(道员)魅力为什么这么大?
  道台,是大清首创的官职,在清朝建立之初称为"道员"。
  清代的地方机构跟中国历代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分"省、府、县"三级。
  省的最高官员为总督和巡抚,他们是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其中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省下面一级是府,府的首长是知府,知府最初为正四品,后来降级为从四品。
  县是封建王朝最低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衙的长官是知县,级别是正七品,即人们常说的七品芝麻官。
  清朝建立之初,道员官阶并不固定,是临时性的兼差;直到乾隆时期(乾隆十八年),道员的官阶才固定下来,一律定为正四品的地方长官。
  个别情况下,道台也有成为正三品甚至正二品的,比如盛宣怀的大公子。
  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曾经捐了个道台,级别就是二品。
  甚至在个别朝代,比如在乾隆嘉庆时期,个别道台还像钦差一样,代表皇帝行使职权,到各地完成使命,手握"密折封奏"的大权。
  到了光绪时期,道员的级别更高;光绪时期的御史李慈铭曾经说过"今则外官道员多至二品,其封皆至一品矣."
  能赚"十万雪花银"的地方知府,权力显然不能跟道台比肩。
  之所以那么多人对道台趋之若鹜,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级别高,而是权力大,是个肥得流油的差事。
  道台级别虽然是介于总督、巡抚和知府之间,但严格地说,道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地方行政机构;或者说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实际上它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怎么说都比知府级别高。
  以《光绪会典》记载,清代的道台,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巡道",另一种是"分守道",即"民事行政道台"和"具有特殊职能的行政道台"。
  前者是省级督抚和地方府县官员的承上启下的联系人,既有"观察"(监督)地方行政的权力,也有署理河务、水利等地方事务的职能。
  后者则专门负责特殊事务,即外快非常多的行业,比如"粮道"、"盐道"、"河务道"、"提学道"、"茶马道"、"分巡道"、"海防道"、海关道,屯田道等。
  在清代的地方行政体系里,"道台"责任重大,权力不小;他们既肩负着监督行政官员的责任,又负责多项关乎国计民生,油水很多的事务。
  官大一级压死人,知府见了道台,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有时候他们不仅掌握辖区经济资源,还掌控那里的人事组织资源和司法资源。
  比如《官场现形记》中何藩台是盐法道的道台,在任期间让几个兄弟、幕友充当掮客,进行公开卖官。
  不仅如此,道台中的巡道还主管理刑名诉讼诸事,负责纠正冤假错案。
  即使地方驻军将领,也要看道台脸色,不敢得罪他们。
  因为部分道员还额外加兵备衔,此类道员皆可节制所辖境内的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军队将领,成为该辖区最高的文武长官。
  而且在特定时期,有的道台本身就是更高级别的官员兼任,其职权可想而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是地方行政的枢纽,地位非同小可。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清朝末期,那么多风云人物,都要对道台一职趋之若鹜,不遗余力要捐一个道台,以此为荣。
  即使不在关键部门的道台,手中掌握的实权也比知府要大,掌握的资源也比知府多:而且最叫知府羡慕的是,他们管的具体事务少,肩膀上的责任轻,活得逍遥自在。
  比如的所谓的"粮道",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是运粮,而是负责省一级行政机构的应酬,即招待官员,筹备宴席。
  把上级藩台臬台(省级最高长官)各衙门都叫来聚餐,交流工作经验。
  清末哈尔滨的道台府,里面有16个厨子,长年忙得不可开交,负责招待各路官员、各国使节,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京城的官员等重要客人到道台府,一般都用"鳇鱼宴"招待,宴席的主菜是鳇鱼,体长可达5米,重逾千斤。
  由此可见,道台的工作压力主要是胃部压力非常大,对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尽管压力山大,但大家越是艰险越上前。
  曾经担任光绪年间江西道员的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作为陕西粮道的"道台",为避免失去工作,每年要给西安将军送五次礼,每次白银在800两以上。这还不算,每个季度还要给陕西巡抚送礼,每次白银不低于1000两。
  至于给门包等人的"礼金"同样非常可观,甚至高于给上司送礼的金额。
  "道台"如果用自己的俸禄送礼,恐怕早就倾家荡产了,他们合法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够花的。
  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投入产出比太高,送礼的钱没有一分钱需要自己掏腰包。
  无论是"粮道""盐法道"还是"河道",都是大清朝支出最高的项目,(清王朝每年花在"河工"上的钱,几乎占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而且河道和盐道根本没有办法核查账目。
  洪水来了,不顾一切加固堤坝、抗洪救灾,你能算出往河里投入多少石头和沙袋?
  至于食盐,在运输途中也是要损耗的,损耗多少怎么计算,谁说了算?
  如此"肥缺"谁都舍不得失去,它是聚宝盆,能招财进宝,为了保住它就要舍得付出,上下关系打点好。
  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越是投入多,洪水越是泛滥成灾;越是损耗大,运到的官盐量却逐年减少。
  晚清《见闻琐录》里更做过统计:每次清王朝治河的经费,"河督去十之一,河道、河厅、师爷、书办、青役 以次亦各去十之二。"基本啥活没干,就给分个精光。《清俾类钞》也记载,只要有"河工","河道"必然组织宴席,一顿宴席要吃三天三夜,宴席上云集各种奇珍。类似"折腾"里,"道台"们都是其中连接各方利益的"中坚力量"。
  如此特殊角色,也就不难理解"道台"们为何受欢迎,甚至惹得晚清有钱人们砸钱买。
  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里有一句入木三分的话:"江南有三多,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道台是大清行政官员,应该为君分忧,为国尽职,为民楷模。
  可是事实上他们早就忘了自己的职责,干的是中饱私囊的把戏,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肮脏无比。
  从早年的"朝廷枢纽",到与"婊子""驴子"成为一丘之貉,叫人啼笑皆非。
  由此可见,道台不但级别比知府高,贪腐起来也比知府厉害;三年清道台,何止万两雪花银?
  大清"道台"们的堕落,何尝不是晚清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
  道台,又称道员,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是清代独特的省级行政机构派生物。
  道台是个很奇怪的官职,说他地地方行政长官,确实也是,因为道台能够插手地方的一些行政事务,但实际上却又不具备知府的所有权限。它又有点像如今的省级税务厅厅长,检察院院长,农业厅厅长。
  这个职位相对其他官职相对复杂,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尊卑不别,等级不明"。起初,它是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按察使下的副使、佥事演变而来,专责督粮的叫做粮道,负责刑名的叫做巡道,后来逐渐都发展成加兵备衔,所掌趋于一致。
  道台的职权掌管范围也不固定,最初他们之负责一府之地,有的是数道负责一府,后来是一道分辖三四府,后来逐渐趋于统辖全省,这或许是跟清廷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问题。
  比如江南地区作为粮食财税重地,所以粮道官就会很多,而沿海城市则设有海防道,内陆城市则没有,产马地会有马政道,靠近运河的有运河道,天津还有海关道,有些省份的道员管水利,统辖一府,有的兼管盐法、水利、驿传。
  道员的品级在原则上位正四品官员,但实际操作中却有特例,在驻外道员中二品和三品皆有。到了乾隆、嘉庆时,道员准密折封奏,权势日益加重,与知府相比,它在品秩上确实要高出一品。知府最初是正四品,后来改为了从四品。
  看到有的朋友说布政使被称之为"道员"这就是谬误了,布政使实际上被称之为"藩台",它的权限要比道台高,属于巡抚的属官,类似于现在的省委副书记,主要负责中央政府传到的政务、法令,督促各级政府执行,同时管辖全省官员,以及税赋。相较于只管辖一方面业务的"道台",布政使的权力更大。
  不过在品秩上,布政使一直都是正三品,而道台却从正四品一路发展到了二品大员的程度,到了宣统时,由于人才匮乏,这种跳级现象更为严重,甚至封到了一品。出现这种情况,大致上是因为专制管理某一方面的技术性官员的稀缺所导致的。
  相对于行政级别中的制台(总督)、抚台(巡抚)、臬台(按察使)、以及府台(知府)这类的政务官,道台应该算是偏技术性官员的事务官。
  综上,道台算上如今的省级厅长级别的官员,专门负责一方面的工作,因所辖省份的政治经济工作不同,而管辖领域不同,算是封建官制不断发展细化的结果。总体上到了清中后期以后,基本各省的道台业务都是明确地,编制也趋于固定,在其业务范围内,是完全凌驾于知府上的,可也没有权力插手一府之地所属业务范围外其他政务。
  就如同民国时期士兵们喜欢把军官称之为军座、师座、团座一样,清朝时期人们也喜欢把一些高级的官员称之为台,比如那时候的总督习惯被人们称之为制台、布政使习惯被人们称之为藩台、道员习惯被人们称之为道台、知府习惯被人们称之为府台等。
  如果要说到清朝时期道员和知府之间的地位,那么道员的权力、地位是要比知府高的。
  往下,我们就了解一下这两个清朝时期的官职。 清朝时期知府和道员的差距
  清朝时期,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员,执掌着一个府的所有大权。
  而清朝时期的府相当于现如今的一个地级市,那么作为一个府最高的长官,知府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市委书记。
  道员则是正四品的官员,比知府高了一个级别,是清朝时期介于省份和市之间的一个官职。
  在清朝时期,主要掌管的是粮食运输、河道、海关、驿道等等非地方性的政务。
  简单点说,道员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厅级官员,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不过因为清朝时期的道台并不是地方性的官职,所以皇帝为了节约人力资源,他们基本不会单独设置道员官职。
  一般来说,他们会从当地省份中挑选一些和道台级别差不多的官员,让他们保留原本官职的同时,兼职道台的工作。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基本清楚了道台和知府之间的区别。清朝时期其他的重要地方官职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清朝时期其他地方官职的地位。
  在清朝时期,地方上权力最大的人物是总督,总督一般管着两到三个省份的权力,是清朝地方上最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而清朝时期的总督,品级一般是从一品,加兵部尚书衔,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副国级,加国防部长职衔。
  整个清朝时期,一共存在了九大地方总督,其中,东北总督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才设置的。
  地方上除了总督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巡抚,巡抚是一个省份的最高长官,既掌握着政权又掌握一部分兵权,总的来说,地位就相当于现今的省委书记。
  品级一般在正二品,加兵部侍郎衔,相当于现如今的部级、加国防副部长衔。
  地位再往下一级的是布政使,清朝时期的布政使品级是从二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财政和民政权力,受巡抚统辖,相当于现如今的省长。
  而排在布政使之下的,则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刑法权力,地位就有点类似于现如今兼辖着公检法的副省长。
  而再往下,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道员和知府了。所以说,清朝时期的道台是要比知府地位高的。
  清代的地方机构共分"省、府、县"三级。 截止到清朝慈禧执政时期,如果算上台湾省的话,清朝共设有23个行政省,215个行政府和1358个行政县。
  其中,省的最高官员为总督和巡抚,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他们两个就类似于我们现如今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府"的行政级别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地级市,其最高长官为知府,官阶为从四品,相当于我们现如今的市委书记兼市长。
  至于清朝时期的"县",其行政级别和我们现如今的县级市、自治县差不多,其最高长官为知县,官阶为正七品,也就是传说中的七品芝麻官,就如同我们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
  在县之下,其实还有厅、乡、保、街(巷)、庄这五个行政级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镇、乡、村、街道办等,只不过它们的行政级别都太低,其官员也没有正式品级,所以大家对它们的印象都比较陌生。
  也正因为此,说起清朝时期的封疆大吏,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总督和巡抚,再往下就是知府和知县。但其实,除了这四个职务之外,地方上还有一个官员能称得上是封疆大吏,那就是道台,它是介于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最初,道台的官阶一直游走不定,一般介于三品到五品之间,等到乾隆十八年时,道台的官阶才被正式确定为正四品,比从四品的知府略高一点。但实际操作中仍有特例,有些特殊道台官阶可达到正二品。
  大家知道,不管是总督、巡抚还是知府等,虽然名义上是要管理当地的军政和民政等大小诸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它们显然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尤其是知府及以下的官员,它们更多只是管理自己辖区内的诉讼、征税和教化等事宜。
  至于其他职责如道河、粮、盐、茶、水利、驿传、关务、屯田等事宜,则由其他专业人员来管理,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道台。通常情况下,道台共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粮道、河道、海关道、巡警道、分守道、分巡道。
  其中,粮道、河道、海关道和巡警道都属于是特殊道台,并不是每个省府都拥有,比如粮道只有在江南、苏松、江安、浙江、云南各设一人;河道则只有直隶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和江苏河库道三人;海关道只有津海关道一人;巡警道则是每省各设一人。
  这四个类型的道台,其地位已经可以和巡抚并驾齐驱,都属于是中央直属的官员,所以它们属于是特殊道台。而真正意义上的道台,其是主要是指分守道和分巡道,它们是省直官员,属于省府派出的官员,一般一个道台负责两到三个府。
  其中,如果是布政使派出的官员,就叫做分守道,主要职责是官员政绩考核、农桑、粮谷、屯田等;如果是按察使派出的官员,就叫做分巡道,主要职责是水利、盐法、茶马、司法等。据记载,清朝末期全国共设有20个分守道和72个分巡道。
  总的来说,虽然道台的官阶要高于知府,但道台却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级,两人更多还是平级关系,只是在具体的业务上面,两人各司其职,分工不同而已。而且,清廷为提高官制设置的效率,道台的驻地一般都要避免和知府在一起,所以两者更多是进水不犯河水。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历代朝局都上演着兴衰成败,每位统治者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有着自己执掌天下的理念。因此在这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官阶制度也随时代更替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清朝的道台便是其中之一。"道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官阶出现在清朝,并非是统治者一时兴起而设置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仅此于元的朝代,清朝前中期地域广袤,特别是乾隆时期经过十次军事行动后,中国的版图更是达到了1400万平方千米之广:北起蒙古,南至南海诸岛,西达新疆,东北抵至外兴安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藩属国。版图的扩大虽然是彰显国力的硬核手段,但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增添了行政管理重担。
  我们再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官阶上,稍大的巡抚、总督接触到底层的机会不算多,而那些基层的衣食父母官呢?
  知府、知县都净是处理起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去了,在二者之间也就多了一个工作空档,但为了保证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自然然而的,在原有的"省"与"府"之间就多了这么一个新官阶——道台。
  作为一个新的官阶,道台所管辖的行政区域为"道",但"道"却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这个行政划分其实早在汉朝就出现了,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后经历朝历代发展,"道"的特征也不断与时俱进,到了明朝,由于各道的职责在实质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大都相互交错,所以废止变动较多。同时期,被分配到这一单位的官员也是官位尚卑,所以鲜为人知罢了。
  史书记载,这个官职最早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的一种派出机构,长官被称作道员、也叫作道台。
  它的下属机构分别为分巡道、分守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若干个小部门。单凭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一般认为分巡道是按察使司的派出,巡察若干府的官吏、司法相关事宜。分守道是布政使司的派出,协助管理地方的农桑、经济、民政。粮储道顾名思义是管理漕粮储运等事。
  兵备道是重要地方设的兵备,盐法道是督察盐场生产等相关事宜。粗略看来在某些领域的职权是和当时已经存在的官职是有所冲突的,但也尽了查漏补缺之时效。那么道台这个官位如何呢?
  在清朝的官位等级是这样排列的:总督、巡抚、道台、知府。由此可见,两司之下就是道台,所以还是一个很有含金量的官职。
  乾隆中期将原来的参政、参议、副使等名称全部取消,只称为守道与巡道,简称为道员,一律为正四品。正四品是什么概念,比地方知县(七品芝麻官)整整高了三个台阶呢!而有的道员可以做到从三品的位阶去。而人们常说的知府也只是个从四品的官阶,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官名,管辖州县,为府一级的行政长官。
  清代沿袭明朝。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这单单看一下管辖范围和要做的事情,从四品官员已经挺有权力了啊!比较一下来看,从四品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那么道台官属正四品从三品岂不是相当于如今的副省级级别?差距这下够明显了吧!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得出的结论就是道台比知府要大。然而事实是否全然如此呢?答案也不尽然。
  因为在清朝那个年代是可以捐官的,同样都是花钱买官,如果各位读者是当地的富商大豪你会如何选择?毫无疑问,我猜想各位的选择肯定是往大的买。一个人做了大半辈子的商人,一方富甲,享尽荣华富贵,怎么可能甘愿见到一个七品小官就弯腰下跪呢?因此选择捐官的话,还是要往高处捐。当然太高了也捐不上,所以这个道台的位置就挺好,因此大量的道台就这样被富商大贾所霸占。
  那么那些千辛万苦寒窗苦读凭功名考取进入仕途,替百姓干实事的知县就不抵一个靠钱财换取的道台?笔者看来并非如此,他们当然要比那些虚头巴脑靠捐官得来的道台好的多。富豪们的初衷只是免除跪拜,拥有一点比其他做官的人看得起的特权罢了,他们这么做也无非就是买个"官身",好在重农抑商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多一点方便之处(在大清,盐商特别富裕,往往身价惊人,经常要和一些有实权的官员打交道)。
  其实,如果是一个实实在在做到道台的官员,官拜四品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受万人敬仰,别的不说,这个位置就是个"摇钱树"。单从盐的产量,粮食分配,以及河道清理三个方面来说,油水就达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
  先说粮食,在太平年间可欺上瞒下,灾荒年调配也可以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再说盐巴,在那个盐铁被垄断的年代,随便薅点倒卖,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最后关于河道清理,历来这样一项大工程哪一次拨款少?而这些,恰恰都归为道台所管,这其中的利益还少吗?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要是做个实权道台,搞个三年没有万两也有千金了吧!
  除此以外,清朝的道台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正如一个制度的不断演变。清朝中后期,道台是完全碾压知府,由于皇权的日渐衰落,道台拥有了向皇帝密奏的权力,渐渐的成为皇帝监视总督、巡抚甚至是掌握地方的眼线。
  所以,通过以上的对比,无论是在实质的官阶等级,还是权利、获利数量,道台都是明显要优于知府的。
  一提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纵横的脑袋就多老大,实在是太TM的难解释了,既有临时性,又有变化性,真的是难死我了,为了答这道题,老子看了好几篇硕博论文,结果不看还好,看了之后,脑袋更大了。
  可以肯定的是,道台是绝对比知府大的官职。
  化繁为简是一门艺术,纵横在这篇文章中就简单点来讲讲清朝时期的道和道台。
  正常来说,清朝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是按照"省——府——县"三级来划分,官员也是"督抚——知府——知县"来设立的,然而在这些地方行政机构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行政机构,就是道。
  尽管很多历史学者将道加入到地方机构中,认为是"省——道——府——县"四级机构,纵横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因为道并不是设置于省和府之间的中间一级组织,而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出机构,是对省级行政机构职权的一种补充,而道也并不是只有地方道,还是具体事务的道。
  也就是说,道台(道员)是在总督、巡抚之下,而比知府要高的一个官职。在清朝时期品级不是固定的,通常来说是正四品官员,但是乾隆、嘉庆年间准许道员密奏朝廷,加强了道台的地位,实际上道台的官阶可以达到三品乃至二品。
  从职责上来说,道员是"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藩、臬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
  也就是说,清朝时期的道分为两种,一种是掌管地方的道,一种是掌管具体事务的道.
  掌管地方道就是分守道,以所辖地区而命名,实际上是省级行政机构派驻地方的行政或者检查机构。其中最为出名的应该是台湾道,属于福建省掌管的台湾行政长官,1887年台湾道升格为台湾省。
  掌管具体事务的就是专业道,其实就是一个处理地方专门事物而设置的一个官职,比如这个省有河运,因此就设立一个河道,专门负责河工的,除了河道还有粮道、海关道、茶盐道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海关道,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清政府曾经在开商口岸设置海关道,海关道就是负责海关事务的专门官员。
  之所以道一级行政机构如此复杂,就在于它是一个复式的多级管理,灵活性是它最大的特点,因需而设是它产生的必要,在清朝顺治时期一共有199个道,而到了光绪时期就剩下一百来个道了。
  可见道一级机构的变化,存在很大的临时性。
  清朝设置道实际上是为了地方与专业兼顾,从而将地方行政与具体专业性强的事物联系起来。
  当然,清朝时期的道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像清朝其他的行政制度一样,在不同时期是完全不同的,纵横也就解释一个大概,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清朝的道员是介于省和知府之间的官职,一般情况是正四品,比从四品的知府略高一点。但特殊岗位的道缺不受品级限制,最高可以是正二品。
  道员与知府的区别是,知府属于地方官,是大一号的知县,也是知县的上司,主要负责诉讼、征税和教化。而道员是省直官员,属于省府派出官员,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省直各厅局和省府特派员。
  道员由布政史司和按察使司分别派出,因而其职责也不同。大体上,道员分三种。
  布政使司派出的,叫做分守道,其业务范围以民政、官员考绩、农桑、粮谷、赋税为主。按察使司派出的,叫分巡道,业务以司法和诉讼为主。
  此外,分守道和分巡道都要兼职,比如兵备、水利、盐法、学务、河务、茶马屯田等,有军事职责的也叫兵备道。
  第三类是直属总督的,不归省里管。指某一专业领域的道员,不兼职,主要是盐法、学务、河务、水利、督粮等。
  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隶和两江总督这样的重臣,他们有一些特殊需要,比如学务、粮道等,要设道员管理。还有一种是中央直属,比如海关道,朝廷委托直隶总督管理。督粮道,委托漕运总督管理。
  袁世凯的父亲袁保庆就是江宁盐法道,驻江宁,直属两江总督,主要的工作是为两江总督办理粮台,管理两淮盐政,实际上就是道光以前两淮盐运使。相当于70年代南京军区的后勤部长兼国家盐业专卖局局长。而且袁保庆军功卓著,是正二品大员,身份和级别与巡抚一模一样,他和当时的江宁布政使孙依言两人是时任两江总督马新贻最得力的助手。马新贻被刺以后,他们二人不畏权势,抵制曾国藩的欺上瞒下,仗义为马新贻出头。
  李鸿章的心腹爱将盛宣怀就是在直隶海关道起家的。盛宣怀是清廷第一任海关道,甲午战争和其后《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盛宣怀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为李鸿章鞍前马后,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的功劳一点也不比当时任何一个百战功高的将领差。尤为难得的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顶着清流的谩骂,在全国人民"汉奸"的唾沫星子中坚持职守,为李鸿章分谤。
  分守道和分巡道分驻各地,是因为古代的交通不便,作为省府机构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不能只在省城驻在,必须就近到各地去办公,而地方的府县机构职能单一,也无法分担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所以要通过各地分设道员完成工作。
  道员有的管一个府,有的管两三个府。带兵备衔的道员,有守土之责,相当于小号的巡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道员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级,而是在某些业务上是他们的上级,这一点与今天各省的业务厅局与市县和地区的关系一样。
  咸丰八年,海关总税务司设立,并由外国人管理。为了监督总税务司,咸丰皇帝在全国设置了十五个海关道,除了监督和保障清廷的权益,这些海关道还负责办理所在地的外交和通商事宜。
  但除了津海关道以外,其它十四个海关道均由就近的分守道和分巡道兼任,但所有的海关道均向直隶总督报告工作,是直隶总督的属下。因此,直隶总督的手也伸向各地,使直隶总督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晚清上海海关道邵友濂就是李鸿章派驻上海和两江的眼线。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与两江总督左宗棠为了陆防和海防争论不休,最终竟成政敌,而邵友濂在李鸿章打击左宗棠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邵友濂当时是两江总督属下的苏松太仓道,但由于兼海关道而受李鸿章节制。
  道员的设立一般没有固定的常例,根据需要各朝都有变化。据《光绪实录》卷四和《清史稿,职官志三》记载,光绪中期全国设分守道二十个,分巡道七十二个,专职的津海关道一个,共计九十三个。
  为了提高官制设置的效率,道员的驻地一般都要避免与知府在一起,并尽可能住在县一级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专职道员,比如直属总督的盐法道、学务道、督粮道等驻在省城或大城市。
  道员一般是正四品,但正三品的缺也很多。比如慈安太后的父亲穆杨阿就是广西右江道。右江道驻柳州,由于它是兵备道,又兼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权力非常大,是个满缺,也是个肥缺。广西另一个道员肥缺是左江道,也是个兵备道,满缺,正三品,驻省城南宁。
  这两个道员缺是全国有名的好缺,但也有恶名昭彰的缺,谁都不愿意去。比如琼崖兵备道,在海南,烟瘴遍地,那个年月没有空调,北方人去了基本上是找死。还有甘凉道,几乎无一日不打仗,驻地苦寒,远离京城。
  不过也有一些道缺,由于天高皇帝远,管的范围宽,甚至可以作威作福,比巡抚还实惠。
  比如西宁道,管理整个乌梁素海的少数民族事务,在西北地界,除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陕甘总督以外,就属他官最大。西宁道全称是西宁抚治兵备道,其实就是青海和甘凉巡抚兼西北民族事务总监,它的权限不止涉及一省,而是覆盖被俄罗斯占领部分、蒙古国全部、今天的内蒙、西藏地区,差不多大半个中国都归它管。它虽然要打仗,但他上面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和陕甘总督两职是专门打仗的,所以到他这里反而没有什么压力了。西宁道从二品,正省级朝廷大员,乾隆以前是满缺,后来为了打胜仗,不得不"参用汉人"。
  兵备道有守土之责,因此战时要求兵备道必须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慈禧的父亲惠征就是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加兵备衔,因此也是兵备道,正四品,驻芜湖。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进犯安徽,芜湖首当其冲,惠征刚刚到任,情况不明,对属下也不熟悉,所以在太平天国刚刚开始围城时就弃城逃跑。他是守城主将,他一跑,芜湖立即陷落。咸丰皇帝大怒,要抓他回京问罪。
  当时弃城逃跑肯定是死罪。后来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因为弃城逃跑甚至被拉到菜市口一刀斩了。惠征胆小,跑到镇江以后就病倒了,每天担心皇帝派人来抓他,没几天就死了。
  道员,官名。
  明代省级最高机构有都指挥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布、按两司的佐贰本与长官同在省城,后将一省划为数个小监察区,称为道,由布政司佐官参政、参议分理各道钱谷,称为分守道,按察司佐官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名,称为分巡道。此外又有一种无地盘的专职道员如督粮道、提学道等。这是道员称谓之初。明代道员是差使,本身无品级,其品级视所带衔而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裁省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专设分守、分巡道,一律定为正四品官,多兼兵备衔,管辖府州,成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此外又设督粮、盐法等道。清未在各省置巡警、劝业二道,各司其专职。道员别称为道台。

开国上将朱良才官至副国级,授衔3年后,为何主动辞职?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大都熟悉一篇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这篇短短百余字的课文精炼简短语言生动,让读者深深感动。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朱良才。他于1925年便开始参加1958年,日本抓到一野人将其送回中国,刘少奇亲自接见,他是谁?1958年2月8日,北海道石狩郡当别町内的一名猎人在上山猎兔子时,发现了一个用雪掩盖住洞口的洞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名猎人开始对洞穴展开挖掘,结果挖着挖着,突然从洞里面伸出了一只给毛主席做菜22年,菜单每天必须销毁,做饭不敢放一滴酱油自1954年成为毛泽东的厨师长,程汝明在主席家干满了22年。从一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给主席做饭,没想到他最后竟全部吃完之后,两人的做饭和食客的关系就这样逐渐建立起来了。为何毛主席换了诸葛亮不北伐攻魏,而是开发西南越南和老挝,能否得天下春秋时期,处于西陲的秦国,由于有东部强国晋国的存在,他难以向东扩张,所以秦国选择了攻打西戎等民族,向北向西扩张,让秦国慢慢成了春秋时期的强国。春秋末期,出现了三家分晋,晋国不存在了有人说林彪称病不挂帅出征朝鲜,这才让彭德怀上阵?真相到底如何众所周知,抗美援朝的总指挥是彭德怀元帅,在他和中央军委的率领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逐渐被打出朝鲜,而彼时美国长期胶着在朝鲜战场上,国内外的反战声音越来越高,想要打退堂鼓,于是便有1956年江苏女干部病逝,三位开国上将抬棺送行,她究竟什么来头?她是红一方面军中参加长征的三十位女兵之一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右臂受到重创从而留下残疾在革命的进程中夫妻二人被新四军评为模范夫妻之首后丈夫在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女儿也因为战火动乱而失踪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帝即位仅13天就杀了和珅,纪晓岚结局又如何圣皇勤政治,虚已纳忠良。亲政后一一解决先帝遗留问题,却从未有怨言嘉庆帝,就是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的子嗣,而他的一生最值得我们回忆的就是铲除贪污官吏和坤。历史中的少年得志不在少数,和坤就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谢谢邀请!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应怎样看待这个观点?我认为真实的历史,曹操不一定说这句话。试想,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怎能说1983年,昆仑山到底出现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我必须严守组织纪律,原谅我不能向你透露太多。总之你记住一点,知道得越少越好,否则,恐有性命之忧。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这是出自山海经中的一句话。除去此书外,对昆仑山的记载1948年江亚轮惨案纪实,遇难者是泰坦尼克号的两倍,仅幼童就有140多人在几百年前征服天空还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但征服大海却是人类触手可及的事。自地理大发现时期开始世界霸权的更替总是伴随着海洋霸权的更替,而在蒸汽轮船发明以前世界上的远洋轮船有90以上都世界上唯一一辆可以开动的德军突击炮,深埋波兰河流水底50年在波兰波兹南的陆军地面力量训练中心有一座装甲武器博物馆,里面保存有世界上唯一一辆还能够开行的二战德制四号突击炮。说起它是如何被博物馆收藏的,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那段日子说起。
姚祺福建人为何这么迷信?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姚祺最近,在全国对抗新冠疫情工作稳步推进之际,我国东南的福建省传来一则趣闻,省内不少核酸检测地点设置在宫庙和祠堂之中,令外省朋友不禁困惑,为何福建的画风如此迥然不记者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挂多久?邓小平的回答太高明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此时,长安街已褪去白日的喧嚣,安静得如同一颗兀自发亮的星辰。唯有天安门城楼下,一台大型起重机隆隆作响,划破夜空一隅。起重机的一端,缓缓升起,几位工作人员从城楼上探在战争时期里,甲师的师长可以指挥乙师的部下吗?1947年5月13日拂晓,发现全师被围的张灵甫急电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请求后者命令距离他最近的整编第83师李天霞火速增援,李天霞受命之后,仅派出一个团(非两连)冒充旅级番号进至沂养蚕老人隐藏身份36年,连妻儿都瞒着,因工作人员填错地名而暴露未能送达的立功喜报1988年,为了给县里整理县志,四川合川县一所师范学校的校长王爵英,来到档案室整理材料。档案室内到处都是布满灰尘和蛛网的旧书本,王爵英在其中翻找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曹操对汉献帝仁至义尽,为何汉献帝还搞衣带诏?曹操对待汉献帝虽然算不上仁义至尽,但也绝不是演义或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作福作威,肆意凌驾于皇权之上,曹操对待汉献帝的态度更像是把汉献帝当成一座佛像供奉起来。曹操不是第一个挟制汉献帝你知道吗?北京的这条胡同,冥冥中有种红楼情缘钱粮胡同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根据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记载,这里当时叫钱堂胡同,明代造币厂就在这里。清代,户部宝泉局在这里设南作厂继续造钱币,用于发放薪饷,而薪饷又有钱粮之雪天车轮陷进淤泥,陈毅司令员带头推车来源解放军报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一九四七年一月,鲁南战役胜利后的一天傍晚,天下着大雪,陈司令员批阅完电报公文后,和谭震林舒同以及机关的几个同志准备去车辋医院看望伤病员。因为金属列传黄金,如何影响人类古代文明?黄金,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甚至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类认知并喜爱。黄金最初的用途可能是被用于装饰和仪式,后来由于黄金的罕有稳定美丽和珍贵,早早拥有了金属之王的1997年,中央为何让重庆与四川分家?如今看来邓小平真高明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享年93岁。对于他的离去,许多人在悲痛之余都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为几个月后香港就要回归了,而邓小平生前曾说过希望自己有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记者从郑州大学考古团队获悉,经过碳十四测年确认,河南荥阳官庄遗址铸铜作坊在公元前640550年开始出现制式化金属货币的铸造活动。这一数据首次提供了有关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刘禅投降后,邓艾发现士民薄,终于明白诸葛亮为什么救不了蜀汉三国之中,蜀汉率先亡国,关于蜀汉的灭亡原因,许多人都认为是刘禅太昏庸了,然而事实上,当刘禅投降后,邓艾在蜀汉皇宫发现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的现世,直接证明了,蜀汉之亡,并不在于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