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荀彧,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中,曹操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能成为群雄之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很早的时候,
  曹操作为一名宦官之后,既没有雄厚的家世背景, 也没有什么地盘可依靠,
  甚至在董卓窃据朝廷之时,他也不过是一个逃出京城的 落魄校尉 而已。
  可是 六年之后 ,曹操的人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成为中原一霸,
  还和雄踞四州的袁绍掰起了手腕,最后以弱胜强, 占据了北方几乎每一寸土地 。
  他能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有如此重大的变化,其实离不开他的"张良"—— 荀彧 (xún yù) 。
  荀彧 才德兼备,是曹操的首席谋臣, 他也的确给了曹操诸多关键的支持 :
  劝说曹操"迎奉天子"到许县的,是荀彧;
  吕布偷袭曹操的兖州时,拼命为曹操守住三个城邑的,是荀彧;
  官渡之战时曹操心生退意,给曹操"打气"、让他不必害怕的,是荀彧;
  为曹操举荐钟繇、荀攸、陈群、郭嘉等大量人才的,是荀彧;
  曹操在外边打仗,坐镇后方搞后勤的,还是荀彧,
  可以说,每当曹操走到一个重要的岔路口,为他指引方向的都是荀彧,
  他既是曹操的张良,却也是曹操的萧何。
  曹操能得到这样一个杰出的谋略家辅佐,无疑是幸运的,
  即使在人才辈出的时代,又能找出几个荀彧这样的人来?
  然而,被曹操称为" 吾之子房 "(张良)的荀彧,其结局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他在曹操的事业开始辉煌的时候, 突然去世了 ,
  陈寿 只含糊地说荀彧是" 以忧薨 ",荀彧所忧的是什么事,陈寿不曾明说,
  却在下面紧接着写了一句: 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
  这是否就是暗示我们:荀彧之死,与曹操做魏公有关呢?
  让人无限遐想的,还是东晋史学家 孙盛 编著的 《魏氏春秋》 里面的说法,
  据说是曹操命人送吃食给荀彧,可荀彧打开后,看到盒子里面却是空的,
  便认为这是曹操要他自裁,就立刻饮毒而卒了........
  孙盛也不曾说明这个说法是哪来的 ,听起来更像是街头巷尾传闻的故事,
  然而,荀彧作为曹操创业时期 劳苦功高的重要谋士,却不曾被列入曹操太庙里,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就使得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大"谜团",
  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荀彧又为什么突然去世了?
  其实,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早在曹操做"魏公"这桩事发生前,就有了问题。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荀彧出身于 颍川荀氏 ,一个典型的士族世家,
  其祖父荀淑名气之大,令人咋舌,
  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拜荀淑为师,荀淑也是以品行高洁著称,
  八个儿子更是个个都是才子,被人们称为"荀氏八龙"。
  荀彧的父亲 荀绲 做过济南的国相,
  他在荀彧年少的时候,便给儿子订了门亲事—— 宦官唐衡的女儿 ,
  这门亲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唐衡贪暴,本想把女儿嫁给汝南傅公明,不料遭到傅公明拒绝,
  于是把女儿许给了荀绲的儿子荀彧,
  荀绲对宦官很是忌惮,接受这门亲事也是无奈之举,却也 使得荀彧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 。
  荀彧面对这些讥讽,置若罔闻,世间的闲话何其多?人生很贵,不值得纠缠琐事,不如省下心思多读书。
  渐渐地,方圆百里都听说荀家又出了一名才子荀彧,甚至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更是惊呼: 王佐才也!
  别说无人再讥讽他,反而都想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他,
  据说荀彧不仅生得一表人才,还喜欢熏香,走起路来浑身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
  家中有未嫁女儿的人家动心也是有缘故的,荀彧成名之时,宦官唐衡身子早已埋进了黄土里,
  这门亲事大可以作罢,
  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荀彧仍旧娶了唐衡的女儿,并且 终其一生,未曾纳妾 ,
  足以见得荀彧这个人,品性高洁注重承诺,并且 "从一而终" 。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荀彧 在本郡被举为孝廉,做过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官令"(189年),
  这一年九月,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不久董卓自为相国,
  荀彧见状,自请调任立京,前往亢父县做县令,成功脱身,
  他到了亢父县之后,又果断挂印弃官回了老家。
  荀彧回到颍川后,劝说家乡的人赶快搬离颍川这个容易陷入战乱的"四战之地",
  但大家都留恋故土,不愿意离开,
  这时正赶上同乡的 韩馥 派人来接他们,荀彧于是带着族人跟随韩馥的人马离开了颍川前往冀州避难,
  留下的人后来大多被董卓的部将李傕所杀害、抢走了。
  荀彧到达冀州的时候,袁绍也在,
  他听说名满天下的荀彧到了,顿时喜出望外,还十分隆重地接待了荀彧,
  但是荀彧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就投入在袁绍门下,
  哪怕他的弟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选择了追随袁绍,
  荀彧依旧是不动声色 ,
  他有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很崇高,如今天下打乱,各割据势力斗来斗去,
  夹杂在其中的百姓苦不堪言,
  荀彧觉得他该做点什么,而不是谋个一官半职偏安一角,
  他想治乱、想让一切回到"正轨",但是他觉得袁绍这个人,不是一个能够成事的人,
  是办不到的。
  也是这个时候, 曹操走进了荀彧的视线 。
  那会儿,正赶上袁绍刚成为 伐董联盟的"盟主" ,
  一群人各自带着队伍声势浩荡地喊起了"讨伐董卓"的口号,檄文也早就发了,
  却在关键时刻,几十万人马聚集在酸枣迟迟不肯进兵,
  唯独当时不起眼的曹操,带着少得可怜的兵马,独自前去讨伐董卓,
  结果曹操惨败,自己还被流矢射中,差点丢了性命。
  等他回到酸枣,看着无动于衷的人们,愤慨地说道: 今兵以义动,持疑不进,失天下望,窃为诸君耻之!
  索性走掉了,回去重新招兵买马,驻扎在了河内郡 ,
  讨伐董卓之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对于曹操,荀彧也是早有所闻的,虽说曹操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
  但早年他在任职北部尉时(管理洛阳城北部治安),
  严肃法纪、不避豪强是出了名的,无论权贵还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若是谁家亲戚犯了法到了曹操这里,完全是不留情面当即法办,
  后来曹操在任职济南国相期间,
  仍旧是这么个雷厉风行的作风,堪称东汉朝堂上的一股清流,
  像曹操这样的人,在自己最低微、落魄的时候, 怒斥"诸君"一点也不奇怪,
  虽说无功而返,却也给荀彧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成了朋友。
  那么,这个时候荀彧是认定曹操了吗?
  恐怕还不完全是, 毕竟对于一个有着"从一而终"信念、背负着家族责任的人来说,
  还需要深思熟虑。
  我觉得真正让荀彧下定决心的,是另一件事情的发生:
  袁绍回到河北后,开始筹划将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拥立为帝。
  当时不少人支持这个提议,他们觉得汉献帝被奸臣董卓控制着又远在西面的长安,
  生死不明,不如换个皇帝。
  曹操听闻怒不可揭,当即表态: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意思是,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献帝。
  就是曹操的这句话, 深深地触动了荀彧 ,这一刻他与曹操有了共同的目标——匡扶汉室,
  于是荀彧转往东郡,投奔了东郡太守曹操,他要和曹操一起实现自己的抱负。
  死心塌地跟着曹操
  曹操刚起家的时候,没什么资本,根本就挤不进袁绍、袁术、董卓、刘表、公孙瓒这些人的行列里,
  甚至还要依附着袁绍,也就是袁绍的"小弟"级别。
  荀彧的辅佐,对曹操来说是如虎添翼,荀彧并不单单只是谋士,
  我们看荀彧的简介,
  他被称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战略家,
  所谓 战略家 ,就是能够着眼于整个局势,又能放眼于未来,
  制定己方的战略方针、合理分配力量与资源,引导己获得胜利的人,
  荀彧就是这样的人,
  曹操的现状并不是他担忧的,只要曹操充满理想且正义,荀彧就愿意死心塌地跟着曹操。
  这一年荀彧29岁,被曹操任命为司马(191年),
  对于董卓这颗大毒瘤,该如何解决,曹操很是头疼,这时荀彧说:董卓肆意暴虐,必将以乱亡告终。
  意思是这样的人没什么可担忧的,
  果不其然,一年后(192年)董卓就被吕布刺死,可见荀彧看问题看得十分透彻。
  这一年,青州黄巾军杀害了兖州刺史刘岱,曹操被鲍信等人举荐为了兖州牧,
  他与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不料鲍信战死,所有压力全都顶在了曹操身上,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作战更加勇猛, "设奇伏,昼夜会战" ,
  最终击败了黄巾军,并获降卒三十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 青州兵 。
  曹操,终于有了逐鹿天下的实力,
  虽然史书上没有写荀彧是否做过什么,但想来也是出了不少"奇谋",
  接着曹操又跟着袁绍打袁术、陶谦、公孙瓒,
  渐渐在一个纷乱的局势中,占据兖州站稳了脚跟。
  这样一个结果,让荀彧感觉很欣慰,也很庆幸自己跟对了人,
  曹操不仅斗志满满,重要的是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这或许也是荀彧没有选择袁绍的原因之一,
  这个局面预示着曹操的未来,只怕是会越来越好,荀彧此后更是死心塌地要帮助曹操成功。
  曹操与荀彧,一个在外领兵,一个留守,可谓搭配得十分默契。
  这一年(194),曹操因为父亲死在了徐州兵士的手里,率兵前去攻打陶谦,
  没曾想,陈宫、张邈反叛,还暗中迎来吕布占据兖州,当时留守兖州的大多数将领纷纷反叛响应吕布,
  荀彧得知这个情况,冷静地整肃军队、设置防务,又火速将夏侯惇调回,
  保住了三座城,这对曹操夺回兖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歹让从徐州匆忙赶回来的曹操,有了个落脚地儿,
  若是荀彧在这个时候扔下这个烂摊子自己跑了,曹操基本上万劫不复了。
  在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期间,不幸闹了饥荒,双方暂时休了兵,
  这时正赶上陶谦死了,曹操就动了前去争夺徐州的心思,
  他想着先把 粮草充足的徐州夺下后 ,再调过头来打吕布夺回兖州,
  这也不怪曹操饥不择食,当时已经到了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再弄不到粮食,
  青州军可就要成饿殍了........
  比起焦急万分的曹操,荀彧却是要冷静得多,他说了很长一段话来劝说曹操要冷静、不要冲动: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间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吕布可破也。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以临淮、泗水。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馀非己之有,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愿将军熟虑之。"太祖乃止。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布败走,兖州遂平。
  大意就是,
  眼下不能去打徐州,而是要稳定 兖州 , 现在虽然残破,但兖州地跨 黄河、济水,是天下要冲,
  若是丢下兖州去打徐州,倘若打不下来,咱们该在哪呆着?不就"无家可归"了么,
  更何况东边徐州的粮食已经收割完了,肯定是要防着你的,去了也是白去,
  咱 兖州的粮食可还没收割呢,
  到不如出兵拦截吕布,让他不能过来,咱们乘机把粮食都收割了,让吕布去操心这个问题,
  等粮食收齐了,再一鼓作气干掉吕布!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果真打败吕布顺利收回了兖州。
  即使这样,曹操还是个"新人",比起老牌诸侯既没声望也没什么优势可言,
  他想把汉献帝接到许县,
  可当他说出这个想法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觉得这事儿风险太大了,搞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时荀彧讲话了: 拥戴天子以顺从民心,这是大顺;秉持大公无私之心以使天下豪杰归服,这是大略;主持正义以纳英才俊杰,这是大德.......
  其实说不好这个时候曹操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荀彧想的却是把汉献帝接过来, 趁着天下没生叛离之心的时候,及时扶正朝廷 .....
  无论两人心思是不是契合,但方向是一致的——迎奉天子(196年),
  不过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两人的想法相去甚远!
  曹操和荀彧,出现意见分歧
  曹操这一手确实高明,在别人看来,曹操依旧是匡扶天下的一贯志向,
  他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曹操给他立了朝廷,造了宫殿,供应了一切开销,
  丰衣足食,境况要比当了韩暹、杨奉的傀儡,好上不少,
  这一点让荀彧很是欣慰,总归前期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之后荀彧又为曹操推荐了许多人才,像荀攸、钟繇、陈群,他们每个人都在曹操的成功之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对荀彧也很好,后来还坚持封他"万岁亭侯"(203年),
  作为一个基本上算是整日跟文书打交道、没时刻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的人,
  荀彧被封侯,这种现象在当时来说是空前的,足见 曹操对他的重视程度 ,
  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曹操在前线作战,往往还要给荀彧写信了,
  荀彧,就是曹操的"定心丸"。
  然而,好景不长.......
  曹操起兵初衷,是为了讨伐奸臣董卓,匡复汉朝。
  其后,由于赏罚分明,威德足以服众,也的确为天下的忠臣义士所瞩望,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的名义去攻打袁绍,无疑也是有利于统一的,我们也很难说他完全不对,
  然而,
  曹操在官渡战胜袁绍后,有人提了这么一个建议:
  应 恢复古代区划,设置九州 ,那么冀州所控制的地盘广大,天下就会服从您了。
  本来曹操是想这么做的,
  但是注意一下荀彧的反应—— 他反对 ,
  并且说了这么一段话:
  今苦依古制,是为冀州所统,悉有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也。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今若一处被侵,必谓以次见夺,人心易动,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愿公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楚郢,责王贡之不入。天下咸知公意,则人人自安。须海内大定,乃议古制,此主稷长久之利也。
  荀彧说得很明白,
  如果把河东、冯诩、扶风、河西、幽州、并州等地囊括进冀州,
  必定人人害怕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拥有自己的军队,进而可能就会发生叛乱,
  眼下要紧的还是消灭袁氏势力,之后是刘表, 等天下完全平定后,再计议恢复古制 。
  于是九州之议作罢。
  这件事看似不太起眼,其实很关键,
  这是曹操和荀彧在曹操己方问题上,第一次出现意见分歧,
  我们看所谓"有人提议",这个人是谁?史书上没有写,这反倒是更像曹操自己的打算,
  他想为自己增加地盘,
  荀彧这个时候在想什么?他说得不错,天下还没平定呢,谈这些还早着呢,
  可又何尝不是察觉了曹操的心思,他说 "愿公先定河北" ,这个"愿"字虽然是"希望"的意思,
  但也可以理解为"提醒"曹操别忘了初衷,按理说照着曹操的兵力,
  这些州若是反叛,他完全有实力去平定,荀彧反对这么做,是否不想曹操势力过大,除掉所有能抗衡他的人?
  曹操仍旧是可以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野心,但是他从这件事上,
  似乎对荀彧的想法了解得更深刻了 ,
  当然他还是重用着荀彧,客观上来说, 荀彧给出的理由是无可挑剔的 ,
  眼下袁氏残余势力还在,荆州还有刘表,的确不是个给自己再添乱的时候。
  可是曹操虽然收拾了袁氏家族,又"幸运"地赶上刘表病死了,
  偏偏不幸在赤壁输给了刘备、孙权等人,弄得统一的大业功败垂成,
  这倒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
  可曹操灰心之余,倒行逆施, 竟打算自封为"魏公"(212年)!
  荀彧之死
  建安十七年(212年),有董和等人,找荀彧秘密商谈,
  说是想上书汉献帝为曹操进爵 "国公"、"加九锡" (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 ,
  荀彧听闻此话惊得目瞪口呆,
  在汉朝的历史上,只有一个非刘姓被称"公"的人——篡汉的"安汉公"王莽,
  曹操的心思,昭然天下,
  荀彧不免寒心,或许此前早就察觉了曹操的心思,但是荀彧还是寄希望于这不是曹操的想法,
  是别人的想法,因此他说道: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他又说,曹操本来是为了"匡朝宁国"才纠集"义兵";他一向"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我们不可以违拗他的本意。
  是啊,荀彧起初认识的曹操,便是这样一个"忠诚"的,志在"匡朝宁国"的曹操,
  并不是一个以匡扶朝廷为幌子,实际上想做王莽的曹操。
  但他想错了,这的确是曹操的想法。
  因此,这一年曹操在征讨孙权之前, 十分罕见地让荀彧到谯县劳军 ,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了军中,
  荀彧的处境,或许更符合"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支曹军前往濡须时,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
  许多人说荀彧是觉得自己到了目的地就会没命,所以想方设法停在了半路上,
  这个不好说.......
  但是不久,荀彧就在寿春突然去世了,
  在前面我们说过,相传是服毒自尽,但陈寿说他的是忧虑而死, 时年五十岁。
  次年,曹操进封魏公。
  我们猜测一下, 如果荀彧是忧虑而死,那他忧虑什么呢?
  从他的过往生平来看,荀彧不大像是忧虑自己的性命,
  反到更像是忧虑汉室匡扶无望了!
  如果他真是服毒自尽,
  是否是曹操的意思,或者他是否送去了食盒,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荀彧之死,代表荀彧自己的想法,
  汉室落到这个地步,他认为是他的错,
  一开始就选错了人,之后又提议让曹操迎奉天子,这个"汉贼"是他辅佐起来的,
  这让他难以接受,自责之下,就选择了这么一条路。
  或许,后来荀彧没有被列入曹操的太庙里,也是曹魏对荀彧这个汉室忠臣的最大尊重吧。

1971年韩先楚为陈再道说情,毛主席让他给你当副司令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用自己的血与肉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陈再道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用自己的全部能力去抛头颅1923年江苏南京老照片,看下这些风景风光,与今天的差别大不大?下面我们看一组特别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为拍摄于1923年的江苏南京,这些透着沧桑感的老照片真实重现了数十年前金陵的城市建筑风景风光等,是一份非常难得的影像资料,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机会看林彪软肋被毛主席看破,彭德怀出兵朝鲜,林彪反对也没有用1950年十月,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力相助,中共中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多次修改计划。我们熟知的彭德怀带领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援助,最终打赢了。但是日本镇魂塔,压着中国238块石头,许多来自长城,至今拒不拆除阅读提要1。长城砖泰山之顶的石头,为何被日本压在镇魂塔下?2。山东汉子刘连仁被日本强逼为劳工,向日本索赔为何未成功?3。2003年,百人斩两名凶手的亲属,上诉日本最高法院,企图翻案863计划倡导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在关键时刻,总有一群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他们勇立潮头殚精竭虑,积极建言1967年,公安部副部长接到一份秘密情报,立即拨通了周恩来的专线1967年的一天,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在办公室里照常办公,却来了一位没有预约的侦察员。这个侦察员名叫张文奇,是北京市公安局负责外贸系统敌特侦察的同志,按照级别来说,张文奇是不够级别直1964年毛主席看完京剧,指着主角问这个原型现在是什么职务?1964年8月10日晚上,在渤海之滨的避暑胜地北戴河,一场由山东省京剧团演出的革命京剧现代戏奇袭白虎团正准备上台进行演出。七点,剧场内陆陆续续来了很多观众,里面还坐着朱德杨尚昆等中突厥人逃到阿富汗,推翻当地势力建立王朝,统治225年历史上的突厥人性格暴躁武力超强作战勇猛文化灿烂姑娘耐看,怎么看都与现在的阿富汗人有些相似。突厥一族作为游牧民族中的战斗民族,曾经一路高歌猛进,从蒙古高原攻占里海,占据辽海以西里海以南极,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在那里建国?在世界七大洲中,南极是唯一没有贫困饥饿战争屠杀侵略征服奴役和种族灭绝的地方。然而,南极洲却并非乐土,更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地球上最寒冷风暴最频繁最猛烈最干旱的冰雪荒漠。因此极端恶劣的巴尔干半岛,为何没有因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被伊斯兰化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有关执政与被执政的方式与对策,从古至今不计其数。不管东西方,在整个世界范畴内成千上万年以来的发展趋势之中,入侵与被入侵,攻占东北第一狠人张国富,16岁闯司令部擒中将,1人守阵地7天8夜农村山沟放牛娃,一举活捉国民党中将。他就是19岁获得,特级战斗英雄称号的张国富。16岁小兵一人独闯,占领敌人指挥部扭转劣势战局,这样一位孤胆英雄,竟当了40年苦力工人,因晚年没钱治
毛岸青逝世后,安葬于杨开慧身边,邵华回忆岸青晚年很想念妈妈1923年11月的一天,在湖南长沙,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次子毛岸青出生了。此时,窗外秋风凛冽,黄沙漫天。恰如眼下的中国,风雨中飘摇,不知行往何处。父亲毛泽东正忙于为革命呼号奔走。毛岸青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军舰对峙72小时,宜宾舰长撞就撞,谁怕谁?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一件牵动着海峡两岸所有国人情谊的一件大事香港回归祖国。历经一个半世纪,从鸦片战争到现在,香港就如同祖国母亲遗失在外的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因为无力抵御外敌肃然起敬!山东95岁老汉深藏功名66年,ampampquot人民功臣ampampquot匾只用来压粮缸2021年春节前夕,山东省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莘县樱桃园镇,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登记以及核实该地区的退伍军人信息,为这些老兵们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档案,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撒切尔夫人回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面对不妥协的中国,不可能胜利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任时间长达十一年之久。她在任期间以外交手腕强硬著称,苏联媒体因此戏称其为铁娘子。但是她的政治生涯中却有一项外交挫折让她始终不能忘怀,即便是多年他是钱学森侄子,拿下诺奖后拒认中国身份,称我是美国人因为这个人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于自己的华人身份并不认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话。他本来就是美国人,美国科学家。他身在美国,又帮美国,什么都是美国的,所以很特别。因为他从小在美国战国时期赵国有没有统一天下的可能性?这个问答很有讨论价值,津城沐雨来回答。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之后曾经一度默默无闻,而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让赵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是战国后期唯一可以和秦国在军事上单独相抗衡的国如果吴三桂在山海关真投降大顺李自成会怎么样,会没有清朝这个朝代吗?明朝末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拿着手上关宁铁骑这支筹码,终于把宝全部压到了满清一边!多尔衮的11万八旗军由山海关进入中原,开启了入关争夺天下的序幕。那么,如果吴三桂不打开山海关,满清10个离奇的死亡士兵复活的故事战争往往是一团混乱,士兵被杀或被俘。在很多情况下,它们都下落不明,从历史中消失了。虽然大多数被宣布死亡的士兵将永远不会再出现,但有些人在死亡数年后被发现还活着。10马特奥萨博197清朝武状元的升级之路在清朝,要从一个普通的武童生到武状元需要经历哪些考验,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呢?清朝初期的武状元曹曰玮的考试升级之路就是一个清朝成功武生的范例。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武科举每三年一次,在特乾隆为何活到89岁,看看他的作息时间表,能活到89岁已属低寿清朝皇帝绝大多数都算明君,虽然晚清多位皇帝都被指不作为,但是和明朝相比清朝的皇帝还是正常的。因为明朝的皇帝实在是玩物丧志无药可救,而清朝皇帝只能说无能为力,他们都希望挽救清朝的颓势1975年老农发现一具手铐尸骸,是失踪20年的女烈士,惊动当地政府1975年,有一个老农在破旧的碉堡中,发现了一具带着手铐的尸骸,结果惊动了当地的政府领导,还揭开了一段尘封20多年的历史,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手铐遗骸是失踪20多年的女烈士,她叫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