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四渡赤水,为什么成为毛主席军事生涯的神来之笔

  说起四渡赤水,大家一定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从中学历史课本上就知道有这么一场经典战役;陌生的是,这场战役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要四次渡过赤水?又为什么是毛主席自认指挥生涯中最得意的神来之笔呢?恐怕大家就有点陌生了。
  今天,我就结合地图尽量简单直观地把四渡赤水介绍清楚。为便于大家对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从整体上有个了解,我先给四渡赤水做一个不太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类比,类比成龙的喜剧动作片。
  我们在看成龙巅峰时期的动作片时,比如《警察故事》系列、《红番区》、《飞鹰计划》、《一个好人》等,就会发现成龙动作片有两个特点:
  1、在成龙被一群人围殴时,成龙不会站在原地力战对手,而是会跑着打,边跑边借助名种道具打击敌人。潜在的战术含义是,我一个人打不过你们一群人,但对付落单的人绰绰有余,所以必须通过奔跑创造对付落单个体的机会。
  2、在成龙被人追逐的准备上楼梯时,突然楼上也下来一群人把成龙截住,成龙通常从楼梯侧栏翻跳下去,以此躲开打手们的围追堵截。潜在战术含义是,变多路围截为一路追击,继续创造痛打落单者的机会。
  好了,毛主席的四渡赤水也类似,整个四渡赤水的每一渡都是为了创造两个机会,在运动中捕捉落单敌人,在运动中变围追堵截为只有追敌,没有围堵截。只不过创造这两个条件的难度要比成龙的动作片复杂得多。
  四渡赤水前敌我态势一、一渡赤水,一场意外失利引起的战术性转移。
  四渡赤水并不是毛主席提前就运筹帷幄好的奇谋妙计。相反,它是在红军吃了败仗,走入绝境,士气低迷的困境之中倒逼出来的军事奇迹。
  提起四渡赤水,我们就得先提一渡赤水之前的那场失利—— 土城-青杠坡战役 。因为正是那场战役的失利,才导致我们不得不一渡赤水。
  1935年1月,著名的遵义会议开完后,党中央确立了毛主席对红军的领导地位。但紧跟着老蒋的各路围堵大军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贴了上来:
  南面:薛岳兵团2个纵队吴奇伟部和周浑元部共8个师控制贵阳、息烽和清镇,兵锋直达乌江北岸;
  东南面:黔军王家烈部两个师向刀靶水、湄潭进攻;
  东面:湘军何健部4个师在酋阳、秀山、松桃、铜仁一带修筑碉堡布防拦截;
  北面:川军刘湘部10多个旅向川南集中,前锋已达松坎以北;
  西面:云南王龙云的滇军孙渡部4个旅向西北贵州毕节地区开进;
  另外,还有一支专程跑来看热闹的部队,白崇禧的桂军2个师已经进驻贵州独山、都匀一带;如果红军不去招惹他们,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上来找麻烦的。
  总之,东南西北大约40万的兵力,将3万中央红军团团围了起来,兵力对比10:1以上。
  如图,可谓是铁通一般的四壁合围,接下来,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红军将往何处去?经过遵义会议的分析,好像有三个选择:
  第一:继续留在遵义,以遵义为中心建立黔北根据地,再谋求以后的发展。
  第二:折而向东,沿着原路打回去,去湘西寻找贺龙、任弼时的红二、六军团汇合。
  第三:北渡长江,从泸州至宜宾段渡江(因为这一段水流比较平缓)进入四川,然后沿四川边界往北,去川陕一带寻找张国焘、徐向前的四方面军汇合。
  那么,这几个选择哪个更具可行性呢?
  首先,在黔北建立根据地。当红军打下遵义后,就发现贵州一带地瘠民贫、难以扩展。而且,如上图从四面八方压迫而来的国民党军,根本不给我们喘息机会,这条选择可以排除。
  第二个选择:从我们来的方向返回去,再次进入湖南,去湘西谋求与红二、六军团汇合。这个选择有二个难题:一是何健已经在乌江以东的湖南边境构建了大量碉堡,防止红军再次入湘。二是此时的红二、六军团也就万把人枪,还处于流动状态,并没有稳固的根据地。
  除掉以上两条,就剩下第三条选择了:北渡长江进四川,去寻找红四方面军,因为川陕一带的红四方面军不仅建立了根据地,而且部队已经发展到近十万之众,兵强马壮。
  因此,这个方案在遵义会议上便明确定了下来,当时毛主席也同意了。红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北渡长江进入四川,再北上川陕寻求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然而,老蒋也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战略意图不但瞒不过他,就连四川边界地区的地主老财们都知道红军要来了。这些四川的土豪劣绅们纷纷举家迁徙,他们还把自己的资金汇进了上海的跨国银行。
  这样一来就把四川的大军阀刘湘吓坏了,你们这帮土豪们纷纷携款潜逃,我以后问谁收税去?更为让他担忧的是,如果朱毛红军进入四川,那么老蒋就有理由让中央军入川剿共,顺便把他的四川地盘端了。所以,刘湘决定誓死抵抗红军入川。
  当时红军的布置如上图:
  第一路,林彪率红一军团,从土城北部出发,主攻北渡长江的必经之地——赤水县城。
  第二路,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从习水县出发,在东边配合红一军团进攻。
  彭老总的红三军团、董振堂的红五军团紧随其后,共同担负着守卫中央纵队的任务。
  赤水县城位于贵州的西北角,坐落在贵州与四川的边界处,只有打下这里,中央红军才能北上进入川南。
  原本林彪认为川军就算不像黔军的双枪兵(一手拿步枪,一手拿烟枪)那般一触即溃,但是一个地方杂牌军,战斗力也不会太强,他派出红一军团主力第一师、第二师分两路包抄,试图尽快打下赤水县城。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同川军真正交手的时候,才发现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简直和老蒋的中央军不相上下。而且川军比较团结,只要一个地方发生战斗,其它地方的川军是会赶来增援的。
  当林彪红一军团同赤水县的川军打成胶着状态时,其它地方源源不断的川军已经赶来驰援,林彪只好暂缓攻势,最终赤水县城没有拿下。
  而担任侧翼掩护的罗炳辉的红九军团,他们在往赤水县城增援林彪的时候,也遭遇到了川军援军的阻击,同样吃了一场败仗。
  然而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如上图,正当红一红九军团在赤水县和川军死磕时,两支川军旅像两条狡诈机敏的野狼一般,悄悄绕过红一和红九军团,向贵州的黔北腹地摸来,突然出现在党中央和毛主席所在的中央纵队后侧。
  这下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第一次遇到这么狡猾的杂牌军,居然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和红军玩命。前面这支部队指挥官叫郭勋祺,后面这支部队指挥官叫潘佐。
  此刻的毛主席虽然也大感意外,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为了不给主攻赤水县的红一红九军团增加后顾之忧,毛主席决定吃掉这支川军。于是,当中央纵队行进至土城的时候,毛泽东决定集中红三、红五军团主力,打掉郭勋祺这个跟屁虫。
  据当时我方收到的情报,郭勋祺这支部队大概一个旅,有3—4个团,而我方目前除去一九军团外还有两个军团,两个军团加起来,兵力仍旧是超过郭勋祺部的。
  距离土城三公里外有一处天险,叫青杠坡,此处是一个由两座山峰相夹而成的险关要隘,一条弯曲的山路沿着关口而去,川军要到土城,就必须经过青杠坡。
  因此,在青杠坡一带打一场"伏击战"就商定好了。 28日凌晨,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大约1万多人埋伏在青杠坡的两侧山坡上,准备伏击川军  郭勋祺部 。
  土城一战是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复出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打好了不仅对鼓舞士气、突破川军阻截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重新找回部队的信心和勇气也有很大意义。但这场战役的结局却大大出乎毛主席的预料。
  由于我方情报并不准确,当战斗打响之后,我军才发现根本不是郭勋祺部一个旅4个团,而是还有潘佐部一个旅的2个团也赶来参加了战斗。在战斗进入拉锯战的时刻,潘佐其余两个团也不断朝着土城一带增援过来,一共是二个旅八个团。而且,川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黔军,其战斗意志也十分坚定。
  这次川军的指挥官郭勋祺,也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可能他熟知红军擅打伏击的战法,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在青杠坡山下的小路上行军,而是直接把军队开上了青杠坡的坡上面。这和谭家桥之战时遭到伏击的王耀武一样,懂得迅速占领有利地形。
  就这样,一幅别开生面的战斗画面映入眼前,两支军队没有在开阔平坦的土城附近开打,也没有在青杠坡脚下的蜿蜒小路上开战,而是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青杠坡的山顶制高点——营盘顶上。
  两军力量势均力敌,因此营盘顶不断在红军与川军的拉锯战中,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这样的反复拉锯,对红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红军一来打不起消耗战,二来时间拖得越久,敌人前来的增援部队就越多,那时红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这时的川军也因为不断有增援部队赶来,越战越勇,不仅占领了青杠坡的制高点,还几乎就要突破红军防线,打到军委指挥所里来了。
  这真是红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危险时刻。
  面对严峻的形势, 总司令朱老总、总参谋长刘伯承立刻跑出了指挥部,赶往前沿阵地,亲自指挥战斗。
  毛主席本想阻拦,但朱老总斩钉截铁地说道:"老伙计,不要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能够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有什么可惜的?"
  毛主席听罢,感动不已,  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他遵义会议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本想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扬眉吐气。可以眼下的局面来看,这无论如何都算得上一场败仗了。
  危急时刻,毛主席找来了陈赓,让他率干部团跟上朱老总。 干部团,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培养干部而建立的。长征之前,中央把苏区四所红军学校里的学生,合编成了干部团,原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陈赓任团长。
  这类干部学校的学员,就类似于黄埔军校的学员一样,训练和培养出来是要充当到各军团去带兵打仗的。他们是红军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让干部团去冒险的,但是此刻已然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
  头戴钢盔、手持步枪的干部团,果然是一支英勇无比的队伍,他们迎着川军的火力,奋勇突击,而朱老总的亲临战场,也使得战士们勇气倍增。
  川军也被这群头戴钢盔的红军给震住了,之前他们从来没见过装备这么精良的红军。紧接着,干部团出其不意打到了川军指挥所,令郭勋祺也大惊失色。
  在干部团和随后赶到的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增援之下,川军终于退开了,与红军在土城一带暂时形成了对峙局面。
  战斗如果再打下去,必然凶多吉少。
  此刻毛主席明白,现在他要考虑的,已经不是能不能吃掉郭勋祺,而是如何从目前的泥潭中摆脱出来,否则长久的拉锯下去,红军迟早会拼光的。此前制定的沿着赤水北上渡过长江的计划已无实现之可能。
  为了保存红军的实力,眼下必须组织部队迅速脱离战场,先求得休整和补充,然后再寻找战机打开局面。
  那么往哪里退呢?再放图加深下印象。
  前面我们介绍过,北面是川军10个旅;东面是走过的老路,湘军已经构筑好了堡垒封锁线;南面是薛岳驻扎在贵阳的十万中央军; 薛岳外围还有专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白崇禧的桂军。
  综合对比一下,似乎只有西面云南方向,敌情并不算很严重,红军才能寻找机会进行休整。
  如果要向西的话,那么就要渡过他们身后的赤水河。
  于是当晚,由周公连夜组织部队,于天亮之前在赤水河上架好浮桥。第二天, 1月29日拂晓, 毛主席、朱老总、刘伯承开始指挥 中央红军主力主力趁朦朦夜色在土城附近分多路渡过赤水,向土城西部9点钟方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就这样,终于迎来了战争史上艺术杰作的开端一 一渡赤水 。所以说,一渡赤水根本不是毛主席提前规划好的,而是土城战役失败后被迫作出的无奈之举。
  一渡赤水二,二渡赤水,涅槃重生,夺回主动权,变四面围堵为一面追击。
  真正优秀的军事家,绝不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而是能在无尽的绝望和艰险的环境之中,带领部队摆脱困境的人。
  一渡赤水后,红军主力部队来到了一个叫古蔺的小城,在他的西北方向有个县城叫叙永,打下叙永,也可以打通北渡金沙江的渡口,过江后沿着四川边缘山地也可以和四方面军会师。
  可是刚刚经过土城一战,红军元气大伤,在尝试性的对叙永进行了一次攻击之后,便发现这个小小的叙永县城,红军也很难拿下来。
  这样一来,红军只得一路西进,数日之后,来到了云南东北部的扎西一带。
  好了,到目前为止,红军已经历了三次失利:土城战役沒打破郭勋祺追剿,赤水战役没拿下赤水县城,如今试攻叙永的北上通道也沒打通。
  这意味着北渡长江的计划要夭折,这令所有红军官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迷茫之中。
  还有一点,攻打扎西的举动一下戳到了云南王龙云的肺管子,为了阻止红军进入云南,免得给老蒋找到进军云南的借口,龙云急忙派孙渡带着4个旅来堵截红军,已至贵州毕节一带。
  这样,四面八方的敌军再次朝着扎西一带涌上来。如下图:
  北面川军层层逼近,西南面是云南的滇军,东南方向的薛岳八个师也朝着扎西开始推进,东面已经被黔军封锁,外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桂军也死皮赖脸的不走。
  但眼下真正致命的问题是,红军经过赤水,土城,叙永三战的失利后,由于没有缴获,使得现在弹药匮乏、粮食短缺,而扎西一带根本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根本无法获得任何补给。
  此刻的红军完全处于极度的虚脱状态。
  一次次的失败,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主动权一步步丧失。
  于是,中央红军上上下下都陷入了迷茫的状态,包括毛主席。
  但有那么句话不是说:"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如今,天已降下润之,那黎明还遥远吗?此刻的毛主席,已到了迷茫和顿悟的临界点,通过对从第五次反围剿到如今一渡赤水的一番深刻思索,毛主席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无论是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湘江之战后的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到如今遵义会议后的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战略目标太明确,很容易被蒋介石猜测到。既然那么客易被老蒋猜到,那么红军肯定避免不了要被牵着鼻子走。
  既然避免不了被老蒋牵着鼻子走,那红军的战略主动权肯定会一步步丧失。如果想要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那就不能按着老蒋的套路走,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乱老蒋的围剿部署,绝不能再让老蒋猜到红军的意图。
  如何不让老蒋猜到红军的意图?只有红军自己都猜不到自己的意图。于是,  毛主席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走回头路,二渡赤水,再战遵义。
  二渡赤水
  毛主席是这样和中央军委说明的:
  "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在这种困境之下,毛主席的提议很快获得大家的认可。于是,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留下一部疑兵吸引敌人,其余主力开始从扎西出发,转身向东,二渡赤水。
  这下,云南的龙云没有想到,四川的刘湘没有想到,不知身在何方的老蒋更没有想到,甚至我们大多数红军干部战士都没想到。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安全?只有自已都不知道自已在哪的时候才安全。当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没想到的时候,那么你的行动就有了隐蔽性,就有可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毛主席之所以那么决定,除了出乎预料之外,他还有这样几个思考:
  一,北面和西面已经被川军和滇军围得密不透风了,而且川军还调来了水面舰艇封锁长江江面。
  二,南面薛岳八个师的中央军主力正在朝红军压迫而来。
  三,东面虽然有黔军封锁,但是这几支队伍中,战斗力最弱的就是黔军了,只要我们行动足够的迅速和隐秘,就可能在不惊动其他部队的情况下,再渡赤水,再战遵义。
  就这样,中央红军在各路敌军的缝隙中,急行军7天7天夜,终于溜回了赤水河畔。  当中央红军再次来到赤水河边的时候,各路围剿大军还在朝着扎西一带推进。
  红军终于迎来了四渡赤水中的第二渡,从太平滩和二郎渡渡过赤水,这就是二渡赤水。
  二渡赤水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多次身处绝境的被动局面之中,开始首次掌握并拿回主动权。二渡赤水也是毛主席指挥艺术升华的转折点,从二渡赤水开始到经历整个长征,到之后的八年抗战,最后到解放战争中的三大决战,不管战争条件多么艰苦,"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的这一战争原则始终贯穿毛主席军事生涯的始终。
  二渡赤水后,老蒋才发现,原来中央红军已经回到了贵州。
  但是老蒋还是认为中央红军没有改变战略。他判断,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只可能有两个意图:1、向北渡过长江,继续与红四方面军会合。2、向东北湘西回军,继续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所以,老蒋急忙命令郭勋祺等人率军奔赴赤水县,防止红军北上。又命令位于重庆的上官云相和驻守桐梓的黔军进军到松坎,防止红军向东北"逃窜"。
  他偏偏就没有想到,红军会一路向南,攻打遵义。不但老蒋,贵州的王家烈更不会想到红军会给他来个回马枪。为了坚定老蒋对自己判断的信心,毛主席还派一小股红军,假装成主力,攻打赤水县,而红军的主力,则一路向南,杀向桐梓。
  由于驻扎在桐梓的黔军已经被老蒋调到了松坎。所以,红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桐梓。
  而此刻的王家烈,正在给母亲做寿呢,他把贵州各路军阀召集起来,想收点寿礼冲冲喜。
  是的,这段时间,王家烈真的是霉运到家了。薛岳的中央军占了他的贵阳,红军来了又占去了遵义,自己只能被发配到贵州的边角一带劳动改造。这两樽大神,自己一个都惹不起,现在好了,总算是送走了红军这一樽大神,自己也可以喘口气了。
  然而红军二渡赤水又回来了,又朝着遵义方向回来了,即将打到天险娄山关一带。这一次,王家烈彻底崩溃了。
  娄山关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向北距离桐梓县城十五公里,向南接着遵义县城,两山相夹一孔山道,两面群峰并立,绝壁千仞,险峻异常,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攻克娄山关的任务交给了彭老总的红三军团。
  2月24日的当晚,红三军团向守卫娄山关的黔军发起攻击,为了抢占制高点,战士们必须沿着近乎90度的绝壁向上攀爬。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军号声响彻山谷,令整个娄山关群峰之间缭绕着不绝于耳的号声。红军士兵像潮水一般的奔着娄山关制高点冲去,喊杀声、枪炮声,冲锋号声,形成了一副壮烈的战争交响乐。
  就在正面进攻打得异常激烈时,红军迂回的十团、十一团插入到了黔军的后方,这样一来,前后夹击让黔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们再也无心抵抗,瞬间四散逃去。
  拿下娄山关后,  我军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红军军委二局还破译了中央军吴奇伟部的电报,电报显示,吴奇伟率领的两个师,距离遵义只有两三天的路程了。
  于是,毛主席立刻给林彪、彭老总下令,务必于1935年2月27日当天拿下遵义。
  由于王家烈在红军总攻之前,已经提前几个小时偷偷逃跑了,所以,遵义城中的黔军一听到枪响,根本没有怎么抵抗,就打开城门也逃跑了。
  就这样,中央红军第二次占领了遵义。
  红军占领遵义以后,老蒋如梦初醒,原来他们没有向北打赤水县城,也没有向东寻找红2、6军团,而是返回了遵义。
  这时候,红军的去向把老蒋也闹懵逼了,老蒋也不想费脑子去思考红军下一步的去向了,他用了一招最简单粗暴的打法:把所有部队重新调回遵义附近,再从东南西北四面把红军合围起来。
  此时,中央军的吴奇伟部正在朝着遵义一带开进,迎面遇到了溃退而来的王家烈。
  这两个人一个想要夺回遵义,一个想要向老蒋邀功,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想着用两个师的兵力打退红军,重占遵义。
  而这对于红军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路来的转战,红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辎重消耗过大,急需通过一两次战斗来获得缴获,最好是老蒋中央军的武器装备,方能恢复元气。
  吴奇伟的两个师已经孤军深入到红军眼前,这个战机万分宝贵,如果能在国民党其他大军来之前,吃掉这两个师,不仅我方得到中央军的优质补充,而且还能打乱敌人部署。
  于是, 28日上午,战斗打响。 吴奇伟以59师为主力,配以黔军的两个团对遵义发起攻击,自己率93师坐镇后方的忠庄铺为后援;红军以三军团在遵义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一带布防,红一军团则从左翼迂回寻机奇袭吴奇伟的指挥部。
  红三军团在老鸦山一带的战斗刚一开打便进入了白热化,双方阵地多次易手,均遭受惨重伤亡。 同打娄山关一样,此时的红军每一战必须集中所有兵力,方才有歼灭敌人的可能性,所以这一次,干部团同样也参战了。
  而侧翼迂回而来的红一军团则出其不意直插吴奇伟的指挥部忠庄铺。猝不及防之下,吴奇伟坐镇后方忠庄铺的93师迅速崩溃,吴奇伟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命令全线撤退。
  打了胜仗的林彪下令一师奋力追击:"给我追出一百里。"
  仓皇逃窜的吴奇伟一直被红军撵到了乌江,吴奇伟一过江,便下令部队把浮桥砍断。
  有人提醒他:"对面还有自己弟兄呢"
  吴奇伟毫不犹豫:"给我砍。"
  此战之后,红军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整和喘息,获得了大量吴奇伟中央军的武器弹药。
  我们可以发现,二渡赤水,红军重新占领遵义,实际上是重新回到了遵义会议时期的起点,严峻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红军处于四面包围的险恶局面。
  但二渡赤水的过程,却是毛主席开始从国民党手里夺回主动权的首次胜利。虽然此时的毛主席也没有想好接下来红军该向哪走,但是他相信只要主动权在手,就能找到机会。
  二渡赤水后敌我态势三、三渡赤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二渡赤水后,红军以疲惫之师长途奔袭取得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一系列胜利,获得了大量物资补给,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气,中央红军终于一扫阴霾,恢复了往日的精神面貌。
  我们不难发现,一渡赤水和二渡赤水组合起来,就是一幕穿越大戏。红军经过一系列艰苦转战,又回到了遵义会议时的起点。但他绝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的闭环运动,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战略机动。
  红军经过二渡赤水,把土城战役失败以来造成的被动局面又重新扭转了过来,从此刻起,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彻底改变了被老蒋牵着鼻子走,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是,红军一系列胜利虽然极大削弱了敌军实力,但仅仅是解除了眼下的威胁,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
  尤其是,更大的包围圈正在形成之中。
  蒋介石在得知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还顺道吃掉吴奇伟的两个师以后, 于3月2日由汉口飞往重庆亲自部署对中央红军的围剿:
  北面 12点钟方向 : 川军郭勋祺部向着娄山关一带移动,相机向遵义发起进攻; 为配合川军进攻,又命上官云相部两个师由重庆向松坎地区推进;
  遵义西面9点钟方向: 中央军周浑元部三个师推进至仁怀一带; 向鸭溪、枫香园一带集中。
  遵义西南面8点钟方向: 被红军打残了的 黔军王家烈残部于金沙县的打鼓新场集结;
  遵义西南面7点钟方向: 云南滇军孙渡部进至大定、黔西布防;
  遵义南面6点钟方向: 此刻被红一军团打的惊魂未定的中央军吴奇伟部集结于乌江南岸,只能作为预备队了;
  遵义东面3点钟方向: 湘军继续在乌江东岸修碉堡,以阻止红军往东发展 。
  不过,先前跑过来看热闹的桂军好像不想陪老蒋玩了,自己开溜了。
  如下图所示:
  然而,老蒋围剿部署的这封电报很快就被红军截获。
  毛主席分析:
  这几路国民党军队之中,黔军是不足为虑的。
  川军郭勋祺部虽然能打,但他们只有在红军进入四川的时候,才会奋起迎击,和你玩命,现在他们是客场作战,何况我们已经占据了天险娄山关,作战不积极。
  湘军负责防守乌江天险,其目的在于阻止红军回湖南,他们绝不会向着红军主动发起进攻。
  所以真正会对遵义发起致命攻击的就是周浑元、吴奇伟的中央军。
  3月5日,毛主席 立刻组织部署,将红九军团扼守在遵义以北,守住天险娄山关,挡住郭勋祺。然后集中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主力,在 鸭溪、大岗 一带设伏,准备吃掉周浑元部。
  不过呢,天不遂人愿,可能是由于老蒋一夜睡醒,想起了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时,由于孤军深入而被红军屡屡吃掉一部的教训,也想起了五次反围剿中自己推行碉堡战术的成功经验。
  老蒋又全盘推翻了这个军事部署。
  他立刻命令所有贵州境内的国民党军"暂取攻势防御"。要求吴奇伟部不要急于渡过乌江,原地待命。
  命令周浑元部暂时放弃进攻遵义的计划,在鸭溪以南的长干山附近构筑碉堡,待各路大军合围之势形成,再逐步压缩推进。
  这果然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堡垒战术"的翻版。
  老蒋的这一临阵变卦,使得毛主席计划在鸭溪吃掉周浑元部的部署化为泡影,问题也变得复杂而危险起来。
  红军现在最害怕的是什么?就是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的"堡垒战术",被敌人从四面八方逐渐压缩合围,直至红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然后老蒋再发起决战性质的攻击,那么红军将再也无法阻挡。
  红军现在的情况是必须要找一支国民党军队打,只有在进攻中才能打乱敌人部署,只有在进攻中才能不断的歼灭敌小股力量,我方才能获得补充,否则,五次反围剿的教训就在眼前。
  这时候,林彪给军委提了一个建议,在 遵义西南面8点钟方向金沙县的打鼓新场,是由 被红军打残了的 黔军王家烈残部在守卫, 可以打一打,谁让王家烈还是那个软柿子呢。
  于是大家开会讨论林彪的这个计划,几乎清一色的都赞成林彪这个建议,但只有一个人坚决反对,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认为,攻打金沙县城,固然能在战术层面上得到一点补充,但不能从战略层面改变任何东西,甚至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第一,红军长处是灵活机动,不擅长攻坚战。
  第二,黔军的北面是中央军周浑元部,南面是滇军孙渡部,东南面的中央军吴奇伟部,各部之间离得都不远。如果我们在金沙和王家烈死磕,万一他们赶来增援,双拳难敌四手,红军难逃覆灭。
  第三,即使我们占领了金沙县城,也是守不住的,到时候我们往哪退?
  然而,被老蒋大军合围的危险已经越来越近,尽管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说得有道理,可在想不出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林彪这个提议就成为了"唯一选项",这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吧。
  于是,中央会议变成了大多数开会时都会出现的情况:
  大多数人都赞成林彪的这一提议;
  只有一人反对,那就是毛主席。
  还有一人摇摆不定,那个人就是周公恩来,因为周公是军事决策的最后决定者,这是遵义会议的决议,只要最后他不同意,这个仗就打不起来,周公有最终决定权。
  当晚毛主席又找到周公,把所有的顾虑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跟周公详细讨论了:
  此刻的老蒋为什么会故技重施,继续他第五次反围剿时的"堡垒战术",就是因为红军一直在遵义一带的逗留,让老蒋猜不出红军下一步的进军方向,索性再来一次"结硬寨、打呆仗"。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不想办法让老蒋猜得到我们的进军意图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牵着老蒋的鼻子走,带着老蒋去我们想让他去的地方布防。
  而只有向北再渡赤水,才能坚定老蒋对我们北上与四方面军会师意图的猜测,迫使他调整部署,继续向北部长江防线调集重兵。
  周公最终同意了毛主席的建议。
  在第二天的苟坝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辩论与说服,中央其他同志终于采纳的毛主席的意见。
  三渡赤水,是一盘军事大棋。
  如果说一渡赤水是被迫为之,二渡赤水是摆脱被动,那么三渡赤水就是我方主动出击,开始调动敌人,真正夺回主动权了。
  而三渡赤水的一个必要准备,就是攻打鲁班场。
  因为周浑元部所在的鲁班场距离三渡赤水的渡河点仅有20多公里,如果我们直接渡河,那么周浑元可能攻击我们于半渡之间,这样一来,将会给我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
  所以攻打鲁班场在战略上就非常有必要性,即使打不下来,也要打得他不敢出来骚扰红军三渡赤水河。
  打鲁班场
  15日,中央红军对周浑元部进行了猛烈的进攻。除红九兵团为预备队并负责打援之外,红一、三、五军团几乎悉数上阵,火力不足战术补,中央红军使出了浑身解数从东南与西南两个方向对周浑元部发起轮番猛攻。
  尽管中央红军的装备难以轻易攻克国军的堡垒工事,但在各种灵活战术的配合下仍然攻下了数处碉堡阵地。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红军付出了480人阵亡的代价,周浑元部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伤亡。
  鲁班场的战斗进行的虽然激烈,但是我们的目的却并不在此。3月16日黄昏,红军迅速放弃鲁班场,转渡赤水河。所有红军主力被要求在一个昼夜里,从附近的茅台镇渡口全部渡过赤水河。
  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幕就要来了——三渡赤水。
  在三渡赤水之中,为了坚定老蒋对红军北上会师四方面军企图的猜测,毛主席使用了一招"瞒天过海"的妙计:
  一,大张旗鼓的渡河,生怕敌人的侦察机看不见,敲锣打鼓,把渡河场面搞得热热闹闹的。
  二,毛主席派出了一个团,并让这个团携带着电台往古蔺方向前进,前进途中电台要频繁发射信号,一定让老蒋的情报机构捕捉到我们的信号。
  三,把我军团主力所有的电台全部关闭,命令各军团主力渡河以后不要走远,在茅台镇附近的山林、村落之间找地方隐蔽起来。
  这时候,毛泽东已经把三渡赤水之后的四渡赤水路线想好了,之所以大张旗鼓这么做,就是希望让老蒋以为红军要沿着古蔺、叙永一带渡长江,从而把敌军全部调到古蔺、叙永一带。
  毛主席派出去那一个佯装主力的团,在向古蔺前进的途中,还遇到敌人一个团,并且很快击垮了敌人这个团。这个敌军团逃跑回去向上面报告:"红军主力袭击古蔺县城。"
  事情发展到这里,老蒋那边接收到的就是以下几个情报: 一, 红军主力三渡赤水已经完成。 二, 红军的电台在古蔺一带频繁出现,说明他们的主力已经到达古蔺,要从这条老路北渡长江。 三, 从古蔺县城逃回来的国民党军,又将战败添油加醋一番,他们遭遇到的红军主力是如何如何厉害。
  如此一来,老蒋恍然大悟:娘希匹,毛泽东和我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还是要从古蔺、叙永一带北渡长江。好啊,古蔺一带地域狭小,简直是合围聚歼的绝妙之地。
  蒋介石兴奋的手足无措,他决定要亲自飞到贵阳,指挥这场剿共大业的最后一仗。他迅速命令各路围剿大军,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古蔺方向前进,誓要将红军歼灭在古蔺一带。
  各路大军统统朝着古蔺一带疾驰而来。
  三渡赤水后伪装主力与真正主力位置
  《孙子兵法》形篇中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像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
  此刻的红军主力,三渡赤水后就静静的隐藏在茅台镇渡口北面20公里处的山林里,2万多人的队伍一动不动,屏息静气的看着老蒋的各路主力,从自己的身边一路一路的向古蔺方向开去。他们一边在山林里静静的休整,一边把自己的水壶里灌满茅台酒,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
  四渡赤水四、四渡赤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老蒋终于把国民军全部调到古蔺、叙永一线围剿红军,而就在此时,原先隐蔽在茅台镇附近,已经吃饱喝足,还把水壶里灌满了茅台酒的红军主力,在毛主席一声令下,全部开始四渡赤水。
  此时的老蒋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军居然又走回头路,再一次从二渡赤水的那几个渡口, 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 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过河后中央红军主力转向东南,向桐梓遵义方向急行军,制造出再取遵义的态势。 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象,红军主力并没有走二渡赤水时先占桐梓,再攻娄山关和遵义的老路。
  而是从茅台镇和娄山关遵义中间的 马鬃岭 急速南下,几乎就要与北上的国民党军擦肩而过 。27日,中央红军行至仁怀与遵义之间的马鬃岭时,再次分兵,以红九军团伪装主力向长岗、枫香坝一带国军中央军发起佯攻。
  而红军主力则迅速击破鸭溪一线的国民党军防线继续南下。中央红军这一连串的战术机动,令国民党军彻底混乱了,一时间到处都发现红军主力在活动,到处都在向老蒋请求支援。即使先前在古蔺、叙永一带带着电台,伪装主力的红军团早已归建,负责围剿的各部仍然汇报发现红军主力踪迹。
  也正是此时,两军开始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开始越拉越远,走向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
  如图所示,此时乌江南岸的敌人都被老蒋调去古蔺、叙永围剿红军去了,乌江南岸的兵力极度空虚,我军趁机悄然渡过了乌江,朝着一个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方开进。
  这个地方就是贵阳,而此时的老蒋就在贵阳,他身边的守卫兵力不足一个团。
  没有人知道在老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是否有一万匹XX马奔腾而过。
  与毛主席在身处危境时的镇定自若不同,别看老蒋平时看起来咋咋呼呼,年轻时还加入过黑社会,拜过黄金荣的码头,平时训侃起手下来也是劈头盖脸、狗血喷头。但他也是个色厉内荏的人,胆小得很。
  一看红军奔贵阳来了,他手忙脚乱的迅速召集贵阳的守卫团,让他们赶紧准备二十名忠实可靠的向导,预备十二匹好马和两顶轿子,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抄小路赶往贵阳机场。
  城外,已然可以看见"打进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和口号。
  作为一名国军的统帅,你至少也得在手下面前表现得不要太慌张,因为慌慌张张不仅容易在手下面前丢丑,毕竟自己可是经常拿"不成功则成仁"来训示手下的。
  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自己对局势的判断。此时的老蒋应该稍微镇静一下,想想红军是否真的要攻打贵阳城。
  但他顾不上了,不管红军攻打贵阳是实还是虚,他都不敢冒这个险,还是自己的老命重要。
  于是。他只能迅速把所有部队全部召回,其中就包括了一支最为关键的部队——云南滇军孙渡部三个旅。
  如下图:老蒋之所以调孙渡的部队进入贵州,是因为当时离贵阳最近的就是孙渡的这三个旅。
  而滇军这支部队,对于红军来讲,又是最为关键的一支部队,因为我们的目标并不在贵阳城,而是云南,孙渡的这三个旅就是挡在前面的一颗钉子。
  这下好了,老蒋亲自帮红军把这个钉子拔了。
  此时,为了加重老蒋的慌乱心里,毛主席又命令 中央红军从息烽、扎佐之间穿出,东进至清水江边,并且大张旗鼓地搭建浮桥,摆出一副要东渡清水江的架势, 看似又要渡过乌江去寻找湘西贺老总的红二、六军团汇合 。
  惊魂未定的老蒋也不仔细分析了 ,又命已经抵达贵阳周边的吴奇伟部、周浑元部以及滇军孙渡部过贵阳而不入继续向东追击。
  可是他又错了,我红军主力往东还是虚。 这一天,毛主席一看调得差不多了,在清水江边逗留多日的中央红军突然向西急行军,随后转向西南, 从贵阳和龙里之间穿越而过,然后折而向西, 一头便扎入了云南省,因为此时的滇军孙渡部被调到贵阳附近,云南省内兵力空虚。
  直奔云南
  此时所有的国民党军主力,距离我们最近的都至少被甩开了4天以上的路程,红军终于跳脱了国民党重重围堵的包围圈,大踏步的朝着昆明前进 。
  那里不仅有著名的宣威火腿,普洱茶和云南白药,而且沿着云南北上,有一条江,叫金沙江,从那里渡江北上,也能进入川南一带,实现同红四方面军汇合的计划。
  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战略机动,是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复出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仗,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在川滇黔边境地带200公里的范围内,灵活机动地在多路国民党军重兵间反复穿插,将敌军按我方的战略需求进行牵拉调动,逐步掌握了战役主动权,最终成功跳出包围圈并予敌以重大杀伤。
  四渡赤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这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后获得的第一次战役性胜利。从此以后,长征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是疲于奔命般地躲避追兵,而是确立了我军"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的战争指导原则,在此后的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不管人民军队处境如何艰难,都能按着这一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指导而逢凶化吉。难怪多年后毛泽东在接见英国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时说:"自己一生得意之作是四渡赤水,而不是三大战役"。

北京房山有座长操村,一乱世魔王一千多年前在这练兵北京有条大石河,流经房山区,进入涿州市后改称琉璃河。大石河北岸有个五代十国时期的练兵场,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屯兵大安山,经常在这里操练兵马,此地形成的一个村庄,就起名常操村,意思1958年,开国少将视察部队,看到一位老兵后连忙敬礼,喊首长好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1958年中,某海岛雷达站调来了一名50多岁的老兵。尽管战士们都十分好奇为什么会调来一个老兵,但依然十分积极地教他怎么使用和观察雷达。很快雷达站的战士们就都震惊开国少将陈海涵回忆彭德怀指挥陇东三边战役忆陇东三边战役陈海涵1947年初,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挽救政治上的危机和军事上的失败,悍然向山东和陕甘宁两个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陇东三边(定边安边靖边)战役,就是在这形势紧迫关系重大的反动顽匪王凤岗混过了解放战争,却因一封信被蒋介石囚死台湾平(北平)津(天津)保(保定)三角地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敌我必争之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涌现了无数个可歌可泣永彪史册的英雄人物。同时,也出现过王耀武在战败前偷偷送走妻儿,告诫他们绝不能去台湾,这是为何?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战败后,蒋介石第一时间就逃亡到了台湾省。此后,台湾省一直都是国民党残部残军的窝点,无数国民党人争前恐后涌去,企图逃脱新中国的惩罚,然后跟着老蒋卷土重来反攻大陆。然大女主武则天之父,爽文男主武士彟,押宝李渊,走向人生巅峰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众多男性皇帝中可以称得上是极其特别的存在。历史上的武则天,作为皇帝的后妃,武则天先后嫁给了两位皇帝,唐高宗和唐太宗,后期作为女皇,在政治上也作出中国又火了?低调收回丢失近百年的国土,发现大量稀有资源中国低调的收回丢失一百二十八年的国土,发现铀矿金矿等大量的矿产资源!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的最西端,亚洲大陆的中部,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62年中国击溃印度,后来印巴战争爆发,毛主席全力支持巴基斯坦在上世纪60年代,位于南亚大陆的印度,气焰极其嚣张,向西发动印巴战争,向东持续欺压锡金(此时锡金还未被并入印度)尼泊尔等小国。对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横行霸道,我国并未给予过多的干涉。1946年河南老汉收留日本兵,两代人供养47年,他回国后怎么报答?1946年的秋天,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的一户农家里,女主人正在等待着外出的丈夫回家。门开了,丈夫孙邦俊挑着担子回来了,可他的身后却跟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妻子仔细一看,那个乞初代交警什么样?故事很长,回忆很美打开尘封的相册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奋斗过一生的老交警看着手里泛黄的老照片泛起回忆的涟漪属于这群人的时光又鲜活了起来在公安历史的长河里相机的镜头不曾开口却默默记录着一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一文看懂古代官员头衔(下)三明代如进士题名录中,有一块,刻记有读卷官杨士奇的信息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其中光禄大夫,为文官的散阶(无固定职位),属第二阶(从一品共四十二阶)。柱国,为
为什么宋朝和明朝的皇帝繁衍后代的能力那么弱,而唐朝清朝的皇帝儿女众多呢?宋朝的皇帝为何生育能力差?皇帝贵为天下之主,富有四海君临天下,按理说只有他想不到,没有他得不到的,但事与愿违,许多皇帝都被子嗣问题所困扰。王朝需要发展,帝国需要传承,自古以来都是按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当时李渊皇帝应该权力比李世民大啊?这个问题问得好,李世民胆敢逼皇帝李渊让位,究其原因,有四1府兵制的原因2当时几大势力集团争夺的结果3李世民下辖天策府,有将有兵,而且都是骁勇善战之辈4李渊自身的原因。这四个原因,互唐朝在唐玄宗之后,共有多少位皇帝,哪一个最有作为?严格意义上说唐玄宗之后,唐朝的皇帝应该有16个,还有两个追尊的皇帝,最后几位皇帝都是傀儡皇帝,受制于宦官权臣朱温和李茂贞等人。(唐玄宗后帝王表)此外还有两位追尊的皇帝奉天皇帝李琮和54年前,毛主席重上井冈山鲜为人知的细节革命老区井冈山,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沉淀,始终传递着井冈山精神。回首来时路,昂首新时代。54年前,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鲜为人知的一些细节,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云水胸襟窦漪房幸运人生的背后,隐藏的是一名可怜女人的巨大牺牲要说历史上最幸运的人是谁,西汉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绝对能够名列前茅,她的人生简直就是幸运的代名词。窦漪房以一名宫女的身份,最后幸运的成了代王的妃子,而又幸运的遇到原代王后早逝,汉文帝寇准为什么结局那么惨?寇准其实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寇准有两大政敌,一个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也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面坏人BOSS刘妃的原型),一个是大臣丁谓。寇准跟刘娥的矛盾主要是政治上的。当时宋真宗身体不李世民的亲弟弟,13岁就被斩首,他的儿子李灵龟很有出息公元618年,隋恭帝义宁二年,李元吉等人纷纷进献祥瑞。各路大臣纷纷宣传李渊有大德,隋恭帝也知道大臣们的意思,只好效法汉献帝禅让皇帝宝座给曹丕的故事,下诏禅让帝位给李渊。李渊假惺惺推历史上,曾二次被灭国的千乘之国,中山国的辉煌与灭亡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殊不知,还有一个实力不菲的小强国,中山国,也称千乘之国,在七雄逐鹿中原而立于不败之地,中山国靠的是尚武彪悍的实力。中山国最早是由白狄建立的国家,因是西方学者古代洪水全世界都用方舟,为何中国不用?网友一针见血在世界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出奇一致的事件,它就是史前大洪水事件。许许多多神话都记载着这件事情。而更加蹊跷的是他们所记载的时间几乎一致,而那段时间,正是人类文明萌芽的阶段。史前大洪水油中国古代风评最差的两个政权,至今不被承认是正统,名称都难听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政权的好坏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的,像汉朝,唐朝等朝代,文治武功鼎盛自然受到好评像秦朝,元朝,隋朝这种朝代,则有一些争议而像蜀汉这样的国家,虽说不是朝代,但也受到一清代衙门做官指南督抚位子最高,州县事务劳累,最好当知县清代衙役如果说汉承秦制,那么在清朝即可视为清承明制。尤其在政治架构和体制设置最为相似,除了内设机构名称不同,岗位称呼不同外,在吸取并取消明朝体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门设置教训外,其余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