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袁绍为什么敢叫板董卓,称我的剑未尝不利?

  中平六年八月,董卓乘十常侍之乱,强行带兵入京,又阴差阳错,挟持了逃难的少帝刘辩和弘农王刘协一行。从此,董卓仗着骄兵悍将,挟天子乱政,满朝文武在董卓的刀下战战兢兢。
  袁绍与董卓的直接冲突,来自于董卓的废立提议。董卓为何要废掉少帝刘辩?原因有三,一是清除何太后的影响,何进在世时缔造了"泛何氏家族"势力,对董卓来说是威胁;二是刘协由董太后养大,董卓自称与董太后本家,刘协上台,他多少跟外戚沾点边;三是借机树立个人威信,巩固个人势力。
  袁绍当即表示反对,你废嫡立庶,大家未必心服,这事要跟太傅(袁隗)商量。董卓大怒,手按宝剑大声呵斥:"你小子敢跟我顶嘴,天下大事,我想怎么做,谁敢反对?"袁绍不甘示弱:"天下英雄多得是,难道就你董卓一人!"说罢提刀拱手而出。
  《三国演义》比《后汉书》描写得更精彩,说双方拔剑相向。董卓说:你难道想试试我的刀快不快吗?袁绍针锋相对:你的刀快,我的刀未尝不锋利!
  按当时的情形看,袁绍这么做,大有鸡蛋碰石头的意思。董卓进京后,以西凉兵为依靠,完全掌握了军权和行政大权,袁绍虽然还掌握着司隶,可与董卓比差距悬殊。那么袁绍哪来的胆子,跟董卓叫板呢?
  首先这是袁绍心态失衡下的表现,不够理智,董卓顾虑太多,否则袁绍会因此付出生命代价。
  "十常侍之乱"是袁绍一手策划和推动的政治事件,假如他的计划顺利实施,结果就是:左右豪门士族集团的宦官势力彻底被清除,同时士族集团将完全架空皇权,连外戚都要附从于豪门士族集团。
  作为豪门集团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袁绍及其家族,将成为帝国无冕之皇!
  可惜何进固执,导致计划走形;可恨董卓霸道,不顾皇命强行摘桃子;可恼自己,引狼入室搬起石头砸伤自己的脚!
  说实话,"十常侍之乱"名不副实,应该叫"袁绍之乱",是他的野心和昏聩,一手推到了摇摇欲坠的东汉帝国。本质上,袁绍与董卓之争,是狗咬狗!
  袁绍为了实现个人野心,赤膊上阵,像一条抢食的野狗,咬得精疲力尽,累得呼哧带喘,一扭头发现自己的果实被另一条野狗叼走了。尤其可恨的是,这条狗比他凶悍,惹不起。
  所以,袁绍只能以呜呜狂吠,表达自己的愤懑,龇牙咧嘴宣示自己的存在。
  董卓如果想杀掉袁绍,其实很轻松,可是他有顾虑,想拉拢袁绍,而不是消灭,袁绍准确把握了董卓的这个心理。那么董卓的顾虑何在?为何要拉拢袁绍呢?
  这就是袁绍敢跟董卓叫板的第二个原因:袁氏家族的实力太强大。
  袁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口自称"四世三公"。所谓四世三公,是指袁绍以上四代,有五人出任朝中的"三公",即司徒(丞相)、太尉(大司马)、司空(御史大夫),是东汉末期,最牛的豪门士族,也仅有杨氏一族可以与他们媲美。
  这种大家族,借助朝中的影响力,四五代之后,发展成庞大的政治势力,从地方到中央,到处都是家族子弟、姻亲关系和门生故吏。一句话,袁家人到走哪儿,都是当地势力吹捧的对象和天然的领导核心。
  董卓虽然靠武力控制了朝政,可是要想让人心服口服,靠刀把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当朝主流政治势力的支持,比如袁氏。
  历史把董卓描绘成土匪,其实有失公允。董卓也是读书人,士族家庭出身,只不过其父只是个县里的都尉,算不上豪门。董卓文武兼备,尤其尚武,他为人豪侠仗义,在西羌部落中声望极高。
  东汉时期,与西羌摩擦不断,始终无法根治,出了董卓这么一位牛人,政府乐得授予他一个职位,靠他个人影响力摆平西羌。董卓就是这么走向政坛,并成长为凉州军阀的。
  作为士族阶级一员,董卓很清楚,要想控制朝局,比的是谁背后的政治势力更强大。随着宦官势力、外戚势力的覆灭,毫无疑问关东士族集团,才是左右帝国走向的势力。董卓吃亏就吃亏在他是西凉士族,在洛阳是少数派,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建立统一战线。
  董卓知道这一点,袁绍何尝不知。他与董卓叫板时,直言不讳,废立大事你说了不算,要请太傅做主。太傅袁隗就是袁绍的叔叔,那意思就是,我袁家不点头,你算老几?
  事实也是如此,董卓后来虽然诛杀了袁隗及所有在京的袁氏族人,可是失去关东豪门士族支持的他,被迫迁都,企图把政治中心,迁徙到离西凉集团更近的长安。可惜的是,西凉集团也不支持董卓,这就是董卓失败的根本原因。
  袁绍叫板董卓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他已经做好了逃离京城,走武装割据反董之路。
  董卓乱政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他破坏了围绕皇权,几大政治势力之间的"文斗"规则,从此全国各地都演变为军阀势力的"武斗",彻底打碎了政权的统一。
  你董卓可以借西凉兵作乱,我袁绍何尝不可?以袁氏家族的实力,这还不是毛毛雨!
  袁绍跟董卓顶完牛,不敢作停留,挂印出城,出逃冀州。不久,袁术如法炮制,也出逃南阳。离开京师董卓的势力范围,袁家兄弟如同龙入大海,依仗家族势力,在地方招兵买马,吸纳朋党势力,迅速变身为地方军阀。
  到这时候,董卓后悔得直跺脚,他对关东士族集团的拉拢彻底破产了!其实这就是董卓败亡的教训之一,他对关东士族集团心存幻想,误了大事,又不能团结西凉集团,让自己成了浮萍。
  讲到这里,就很清楚了,董卓走向历史前台就是火车开进了岔道,它所代表的地方军阀势力,与关东豪门士族不可能兼容。
  袁绍作为关东士族集团的后起之秀,虽然受制于董卓的刀锋威胁,可是他的实力,远非董卓可比,况且他已经做好了下一步的打算。袁绍对董卓叫板,只是提前发布的战书罢了。
  "我的剑未尝不利"----《三国演义》中袁绍最霸气的一句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趁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相互争权之际,引西凉兵进京,何进与宦官集团覆灭后,董卓更是独揽大权。为了立威,控制朝政,便召集群臣,准备废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就在百官惧怕董卓势力,默不作声,敢怒不敢言之际,袁绍站出来强烈反对。
  当时整个京城都被西凉兵所控制,大权在握的董卓见有人跳出来反对,勃然大怒,直言:今就这么定了,有谁要是敢说个不字,就让他看看老子的宝剑锋利不锋利!此时袁绍也不示弱:你的剑锋利,那我的宝剑又何尝不锋利!说着,就"呛啷啷"抽出佩剑,朝堂上瞬间"火星撞地球"般......
  《三国演义》有记载:"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
  那么,面对董卓,百官都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单单一个 袁绍 就敢于叫板?甚至,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抽出佩剑对峙?
  袁绍:一个有背景的男人
  东汉年间,政治上门阀士族根深地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出身,尤其是做官,社会上有士族、庶族之分。
  首先,一提起袁绍,千百年来有个光环一直环绕着他:"四世三公"!当时,无论在朝堂上 还是地方上,可以说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当时袁绍的叔父袁隗就是太傅,三公之一,地位很高。
  虽然,董卓飞扬跋扈,执掌朝野,但是从底子里来讲,他属于落寞士族,父亲早年当过类似于今天县公安局长的官,后来辞职带着一家人回家种田。董卓也算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对于袁绍显赫的家室,董卓是有所顾虑的
  其次,上边提到的袁绍的叔父袁隗,不仅仅官居太傅之职,位列三公之一。更是董卓的恩人。董卓小的时候在家耕种,成年后,从一个小小的民警做起,逐步在军队中站稳脚跟。
  据记载:
  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全部分给下属官吏和士兵。
  后来,董卓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为某事而被免职。
  约在熹平年间,董卓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董卓在仕途最落魄的时候,正是袁隗 的举荐,才有了后来的"董太师"
  那么,正史上又是怎么记载的呢??
  《三国志》记载,董卓邀请群臣在显阳苑商议废立,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太傅袁隗。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三国志 袁绍传》记载: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奔冀州。
  "我的剑未尝不利"----成了《三国演义》中袁绍最霸气的一句话!
  @博物历史观
  袁绍是名门世家子弟,四世三公,本身也是武官出身,曾与曹操同在大将军进手下任司隶校尉。不过何进是屠户出身,靠妹妹何皇后受汉灵帝宠爱而当了大将军,何进自己没有政治与军事能力,在听曹操、袁绍等人的计策时根本无法做出正确选择,最后被十常侍诛杀!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刘协是王美人之子,从法理上说刘辩继承大统是符合帝位传承制度的,何进若立刘辩为帝是合情合理,也有功劳!在此前后,十常侍与何进矛盾无法调解,多次有十常侍谋害何进的阴谋被化解,何进大难不死,何进有铲除宦官之心,怎奈何进无谋,十常侍一求何皇后,何皇后就以为自己十常侍扶上皇后之位,故十常侍向何进赔罪,让何进放过他们,可以说何进兄妹都太天真了,根本不懂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果不其然,刘辩被立汉少帝不久,十常侍为夺权又要谋害何进,事泄,何进担心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出了个馊主意就是调外兵入京擒杀宦官,认为这样何太后没办法阻止!曹操则认为绝不能调外兵进京,只需斩杀十常侍几个主要宦官就行,何进斥责了曹操,曹操说乱天下者何进也!
  外兵纷纷向京城进发,十常侍哪能坐以待毙,因此何进诓进禁宫砍下脑袋,任凭袁绍、曹操带兵在城外有何用呢?宦官把何进脑袋扔下城门,袁绍、曹操一见大怒,斩关进宫遇宦官不分老幼全部杀死,汉少帝与陈留王刘协外逃期间恰遇到董卓带领的西凉军,汉少帝吓得不敢说话,陈留王则喝斥董卓:"是来保驾还是劫驾?",董卓初到,立即下马给皇帝叩拜,不过已经有了废立之心!
  董卓进京后无恶不作,谋士李儒献计废掉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册立新军就可号令天下,这是袁绍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可是曹操早有预见,由此也可以看出袁绍后来败给曹操并不冤!董卓谋害死的忠于汉朝的伍孚、丁原等人,设宴议事要废掉汉少帝,袁绍此时可以说是又气又恨自己给何进出的坏主意,引起宫廷血光之灾,现在连皇帝都保不住,因此勃然大怒,拔剑反对董卓"汝剑锋利,吾剑未尝不利!",不惜一战!当然袁绍势孤,被劝开,立即逃出京城到渤海之滨!
  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回家乡发矫诏讨伐董卓,天下一呼百应,推举袁绍为十八路诸侯盟主,无奈袁绍实在是没这个能力,讨伐董卓失败,然后赶走韩馥占领冀州,成了地方军阀!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董卓和袁绍两个人的角度分别来说。首先说董卓
  董卓以何进的诏书为由,强行进入皇宫把持朝政。从客观上讲,他一是没有辅政的合法性,又遭遇一众老臣的集体抵触,他的统治其实很不稳定;
  二是在初期董卓并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三千兵轮流进城,营造每天都有部队来的假象)不光袁绍敢和他叫板,就连丁原这样的一方小势力也敢和董卓"火拼",最后还是靠丁原内部势力(吕布)反水才收拾掉丁原;
  三是董卓的专权僭越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稍有不同,大汉气数未尽,董卓尽管权势滔天,但还远做不到曹操把控朝堂时候那样的"随心所欲"。
  袁绍:"我的剑未尝不利"
  袁绍家"四世三公",他虽是庶出,但其势力与影响力已经远超袁家嫡出公子袁术。从心态上讲,袁绍甚至会看不上董卓这种在偏远地区起家的军阀,敢于公开叫板也是情理之中。
  袁绍本来的样子绝非三国演义里那样的酒囊饭袋,那种愚蠢的主公形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复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第一霸主的。
  青年袁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他手上是有兵的,董卓势力真要是把他彻底激怒了,绝对要比和丁原势力不和那会儿要麻烦的多,袁绍自然深知这一点。果不其然,董卓势力的谋臣迅速出场,缓解矛盾(虽然袁绍已经离开)
  另外,我们回忆一下,袁绍何以如此动怒?董卓要另立皇帝,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侧面说明,此时的袁绍不管是出自真心也好,借此提升自己的影响也罢,他是心向汉室的。
  这时候的袁绍自然收复了在场各位汉室老臣的人心,冒点风险也是不亏的。
  另外,公开叫板完以后,袁绍并没有直接和董卓火拼,而是招兵买马,做起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酸枣联盟"的盟主。
  我想说的是袁绍叫板完董卓后,就带着部曲跑了
  董卓进宫后想废刘辩另立刘协,遭到了百官的反对,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世代效忠汉朝,袁绍又作为士大夫集团的代表自然要站出来反对,他当时的官职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在洛阳他有一定的兵权,就有和董卓叫板的资本。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袁绍敢公然和董卓叫板?
  首先要说,董卓做为西凉太守,本来是没有资格领兵入京的。可是当时的大将军何进为了剪除十常侍和压制自己妹妹何太后的权力,假借皇帝名义,发诏宣董卓入洛阳剿灭"十常侍"。董卓一直有野心,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机遇正求之不得,得旨即行,领兵控制了京城。
  此时何进已被宦官所杀,十常侍也被何进部下剿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董卓根本没有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力量,一时权倾朝野,为了进一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就动起了废立皇帝的歪心思,打算废黜当时的少帝刘辩,立他的弟弟刘协即位。
  董卓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这个想法时,荆州刺史丁原拍案而起,怒怼董卓"篡逆",并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本不是丁原的对手,只是后来董卓手下的李肃设法说服丁原的义子吕布"反水",杀死丁原投奔董卓。
  拔除了丁原这个钉子后,董卓信心满满地再次提到废立之事,这一次是袁绍挺身而出,而且当堂和董卓拔剑对敌。可是最后,心狠手辣的董卓竟然没有杀袁绍,而是让袁绍回了冀州,后来还建立起十八路诸侯的盟军讨伐董卓。那么董卓当时为什么不杀袁绍,而是让他离开呢。
  (袁绍拔剑与董卓对峙)
  其一,袁绍的势力决定。袁绍家族,在汉朝"四世三公",权势遍布朝野。董卓虽然倚仗兵力控制了朝堂,可在朝廷中做官的人,还大多是汉室旧臣,袁绍的故旧很多,势力不容小觑。
  其二袁绍的叔叔说情。实际上袁隗还没来得及说情,一等李儒劝住袁绍,董卓自己就找台阶下地说:"你的这个侄儿没有礼貌,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先饶过他。你看废立之事怎么样?"
  这是董卓有意避重就轻,把你死我活的斗争说成是你家小孩子家家不懂事胡闹,以此为条件,换取袁隗对自己的支持。
  袁隗时任太傅,位列三公,说话是很有份量的,无奈地附和董卓:"太尉您说得很对!"
  第三,袁绍一时冲动,但并没有死杠董卓。他即没有像丁原一样起兵讨伐,也没有像后来的丁管伍孚曹操一样动手刺杀董卓。只不过是亮剑表明了一下态度,然后"听人劝吃饱饭"地匆匆离开,对当时的董卓没有构成实质阻力。
  第四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立之议已经提出,一旦迁延过久,对董卓不利,他想先定大事,不打算跟袁绍势力过分纠缠。所以董卓听从手下的周毖伍琼等人的建议,不仅不加罪袁绍,还顺水推舟地封他为渤海太守,目的也是拉拢人心,希望袁绍不要起兵反对。
  董卓没有妄动袁绍,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世渊源
  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二、个人原因
  袁绍本人也很有才干,二十岁就出任县令,有清正廉洁的名声,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丁忧六年,在洛阳隐居。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大名鼎鼎的党人,"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两人都是三俊之一)过从甚密,在党锢之祸中,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而许攸同样是反对宦官斗争的积极参与者。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后朝廷取消党禁,袁绍深得权力中心——大将军何进的信任,重新被征辟。可以说,袁绍早早的就开展了地下政治工作,在后方参与政治斡旋。在朝廷内外,有颇高的名望和人脉。何进被害后,袁绍冲入禁宫诛杀宦官,十分得士大夫之心。
  三、军事实力
  袁绍及其家族久在京都就职,执掌有兵权,甚至赡养众多死士,董卓刚到洛阳,强龙难压地头蛇,更多的期望是通过废立皇帝这种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朝堂之上也不好杀一位名望极高的中央官员。袁绍在朝堂上公开叫板董卓后,扬长而去,不敢久留洛阳,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当时有人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后期十八路诸侯联盟反董卓,从事实也证明了袁绍在军事上的巨大号召力。不过,后期被冠以"做大事贪生,见小利忘义"的袁绍,越来越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他的人生巅峰期,回想起来就应该是朝堂上和董卓拔剑叫板的一刻,这样的男儿英雄本色多么让人热血沸腾。
  袁绍并没说过这么硬气的话,就如曹操所说,袁绍就是个色厉内荏,欺软怕硬的草包一个,袁绍从头到尾都是畏惧董卓如虎。
  先说袁绍当场叫板董卓说的这句话"我的剑未尝不利!"这是三国演义里边的小说之言,真实的历史上,袁绍是没有说过这句话的,关于董卓欲废少帝,跟袁绍之间的对话《三国志》和《献帝春秋》分别是这么记载的:
  "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于太傅议。"
  卓曰:"刘氏种族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而去。既出,遂亡奔冀州。" ——《三国志卷六》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有两点是非常清晰的,一是董卓是私下里叫来袁绍商量废帝事宜的,现场并无其他人员,二是袁绍并没有当面明确反对,而是"伪许之",表面是附和的,也就是说压根就不存在当面叫板这回事。
  至于《献帝春秋》则是这么描述的:"卓欲废帝,谓绍日:"皇帝冲暗,非万乘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如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绍日:"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厚,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引佩刀横揖而出。"
  从《献帝春秋》描述来看,一方面也是只有袁绍与董卓两人之间的交谈,另外一方面则是袁绍在后边跟董卓起了争执冲突。
  但三国志的注者裴松之认为,编者所写与当时形势并不相符,情节唐突,不可取信,其理由如下:臣松之以为:绍于时与卓未构2嫌隙,故卓与之咨谋。若但以言议不同,便骂为竖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绍复答,屈强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
  且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而显其竞爽之旨,以触哮阚之锋,有志功业者,理岂然哉!此语妄之甚矣。
  裴松之认为,董卓能够私下找袁绍商量,表明董卓和袁绍两人之间还并未存在缝隙,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比较友好的。
  董卓还不至于因为袁绍意见不同,便立马骂人家是竖子,到拿刀以死威胁的地步。
  二者如果董卓确实起了杀心,以袁绍这么强硬的答话,相当于往枪口上撞,以当时董卓的残暴,连何太后和小皇帝都敢杀,自然也不会顾及袁绍的四世三公,当下就不可能放过袁绍。
  三者袁绍"天下健者,岂能唯董公"这句话显得进退无据,袁绍如果想进一步力争自己的主张,却只是说了句气话,显然于事无补,并不是明智之举。
  如果说不想继续纠缠争议,袁绍直接走人即是,又何必临走时放下狠话,来激怒豺狼一样的董卓,以身犯险,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逞强冒险,所以《献帝春秋》的记载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可置信的。
  由此可见,关于袁绍当场叫板董卓,应该是不符合史实的,而在事实上,在董卓进京祸乱天下这件事情上,袁绍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首先当初召唤董卓进京,来协助诛灭宦官,就是袁绍给何进出的昏招,曹操当时也在洛阳,还只是个小小的典军校尉,听闻袁绍这个主意后,立即大笑道:"阁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宦官阉人自古有之,何必要赶尽杀绝,只是不应该给他们太多权力而已。既然要治他们罪,抓那几个原凶就可以了,派几个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何苦要兴师动众,从外边召兵呢。这样做只会让事情提前泄露,我看他们十有八九是要坏事的。
  后来果不其然,完全如曹操所料,董卓还没到洛阳,十常侍就已经听到风声,段珪等人便提前把何进给杀掉了,待到董卓进京后,军队无人约束,由此祸害天下,袁绍的这个馊主意,可谓是引狼入室,祸害无穷。
  其次在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三千兵马,内心其实是非常心虚的,董卓为了掩人耳目,命令部队分为两拨,日夜从东门进,西门出,绕城外一圈再从东门进来,以此虚张声势,迷惑人心。
  当时袁绍身为中军司隶校尉,弟弟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兄弟俩掌握着洛阳宫里的两千虎贲警卫军,与董卓相比并未差多少,是洛阳城里唯一可以制约董卓,制止暴乱的力量。
  侍郎鲍勋等人曾多次劝谏袁绍,趁董卓立足未稳,起兵戡乱,袁绍却惧怕不从,手握重兵却毫无担当,坐观董卓为祸朝堂,事后又逃之夭夭,毫无四世三公之气节可言。
  如果说在洛阳时担心实力不够,袁绍不敢兵讨董卓,那么在到了冀州,大举义旗,集合各路诸侯,兵强马壮之时,袁绍却依然畏卓如虎,自私自利。
  整个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十几路义军中,真正勇于担当,敢于到前线跟董卓部队硬碰硬的,恐怕就只有曹操和孙坚了。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此一战而可定天下之机,不可失矣!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动,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遂引兵西进,将据成皋。"
  三国志中的这段话很明显地指出,当时董卓兵力强盛,袁绍等人都不敢进兵向西,唯有曹操,虽然兵少,但却积极请战,并对袁绍等人打着义兵旗号,却彼此猜疑,懦弱不战的行为深感耻辱。
  曹操领兵西进成皋之后,虽然因敌众我寡,被董卓部将徐荣打得大败,但却深得人心,鲍勋,陈宫等一批当时的仁人志士都因此选择加入了曹操阵营。
  至于孙坚则更不用说了,先是拒董卓大军于鲁阳城,后是在阳人大败董卓军,斩华雄于马下,一路杀到洛阳附近,迫使董卓携众西迁长安城,面对如此孙坚,董卓曾对部将感叹道:
  "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唯有孙坚,颇善用人,兵风劲烈!"
  袁绍那些关东人马,都是胆小无能之辈,都不敢跟我接战,唯有孙坚,善于用兵,行军猛烈。可以说要不是孙坚在前面顶着,袁绍的这些盟军,恐怕早就被董卓冲得七零八散了。
  而正当孙坚和曹操在前方浴血奋战时,袁绍兄弟却只顾着在后方,打着义军的旗号,假仁假义地到处争夺地盘,袁绍借口帮助韩馥攻打公孙瓒,趁机占领了冀州。
  袁术则吃相更加难看,先是鸠占鹊巢,趁南阳太守张咨被杀占据南阳,在南阳骄奢淫逸,迫害百姓,然后是杀掉扬州刺史陈温,占领扬州。讨伐董卓的正事是一件都没干,甚至在孙坚即将攻进洛阳时,还故意切断了孙坚部队的粮草,袁绍兄弟所作所为,虽名为义军,却实为强盗之举!
  所以综上所述,袁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英雄,也从没敢跟董卓真正地叫过板,引狼入室,酿成巨祸在前,欺世盗名,假公济私在后,实为董卓之乱的罪魁祸首,虽历万世而难辞其咎!
  因为有实力啊。
  袁绍本就是西园中军校尉,当时有兵。
  此外,袁家是四世三公,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最后,董卓本就是袁家豢养,控制政权后想与袁隗协商共同治理天下,袁隗当然不干,你董卓以前是我袁家扶持与保护下来的,怎敢和我平起平坐。
  而此时,董卓刚刚进京,依仗武力逼迫与引诱收编何进何苗部曲,才具备了军事实力,暂时还不敢与袁家彻底翻脸。

毛主席视察南泥湾,王震请吃烧鸡,主席为何把鸡架放入自己口袋?1943年,毛主席在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南泥湾进行视察。在视察期间,旅长王震更是拿出了准备好的两只烧鸡,请毛主席品尝。主席一尝大为赞叹,并表示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随后,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非要打苏联?不打不行吗?老实告诉你,还真就不行。这么说吧,欧洲这块就想一块架在烤火架上的烤肉,这香气惹的两个国家那叫个眼馋不止啊!是那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另一故事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经典战例凌石屯伏击战1939年1月,日本侵略军纠集了万余兵力,凭着飞机大炮汽车马队的优势,分11路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我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在群众的密切配合下,破公路割电线袭县城打伏击,三位书记和两个馒头1947年3月,为了把国民党军队拖在陕北,用一个延安换取一个全中国,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伺机消灭国民党的有生力量。由于国民党长期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二战时期,德国人为何大量屠杀犹太人,真的只是因为人种问题吗?为何偏偏是犹太人?二战时期,由于种族灭绝政策,德国的犹太人惨遭驱逐和屠杀,这种暴行令人触目惊心,看来讲人权的西方国家也就那么回事。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为何德国偏偏屠杀犹太人而不是其尼克松访华时,亲手为周恩来脱下大衣,并说我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在我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的高尚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恩来,在英文中是恩惠降临的意思,他很谦虚,但又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从容的姿态,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这是出自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著作白帝跃马,公孙起家让ampampquot大魔导师ampampquot痛失队友的ampampquot刺客之王ampampquot提起东汉,大家会首先想到光武帝刘秀,网络上关刘秀是天命之子,大魔导师,陨石召唤者,成语之王的说法甚嚣尘上,使历史上没有陨石也没有天命,江山都他和手下的将领一步步打下来的,平定他在中彭德怀将军与夫人浦安修悲情之爱,一生未有孩子,让人感慨不已彭德怀将军与夫人浦安修悲情之爱,一生未有孩子,让人感慨不已!(一)老彭是我党军中第一猛帅,打硬仗,打狠仗,抗美援朝打得美国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书上签了字。彭总发威时性如烈火,安静三国里面为什么所有人名字都是两个字?三个字的名字是贱民?三国之前的古人,大概是人口少,或者是约定俗成,用两个字起名的较多,当然古人还有字和号,名字对于现代人是一个称呼,古人可就不一样了。如秦皇嬴政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还有名将名相韩信樊二战史第二卷8二战前实施绥靖政策的人物第八章绥靖政策的新动向上面我们介绍了德国在绥靖派的纵容默许下对奥地利的吞并,其实这一吞并是在更大的背景下进行的,那就是进入1937年以来,法西斯在发生变化的同时,绥靖派也在发生变化郑国秦国争霸天下的幕后英雄,又是一个伟大的间谍史记河渠书第七篇中,为了消耗秦国的国力,不再东出灭六国。韩国派水利工匠郑国入秦,游说秦王。提出把泾水从中山西到瓠口一段凿穿为渠,沿着北山向东三百里注入洛水,用来灌溉农田。渠修到一半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孩子?武曌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鉴于她的身份,让她的一生都颇具传奇色彩。武曌的厉害之处在于,别人是两朝为官,武曌是做了两朝皇帝的老婆,她不但侍奉过唐太宗李世民,而且还伺候过李为什么法国会发生法国大革命我们来说一下法国大革命,法国为什么会引发革命呢,我们把时间拨到1774年,法国穷奢极欲的路易十五去世,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他死后法国陷入了低谷,法国面临着各种矛盾,内蒙小伙意外救下一喇嘛,获赠一土黄珠子,38年后才发现价值2亿从古至今,拾金不昧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71年,内蒙一位小伙子在大雪纷飞中对于一位年迈喇嘛伸出援手,而38年后,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故事要从1971年说起。那年,朝鲜人民骨子里最尊敬的三位中国人,有什么丰功伟绩?他们是谁?文书史万卷编辑书史万卷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让中朝两国建立了友好互助的关系,朝鲜人民因此从骨子里极为尊敬三位中国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毛主席,周总理和彭德怀元帅。说起这事,就不得73年,毛主席收到广西女儿的寄信,毛主席请她来中南海作客前言1974年,一个叫岑荣端的女子在中南海探望了毛主席后,回到广西南宁,遵照毛主席的嘱托,去见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书记韦国清,拿出一本书,这本书是毛主席送给她的,扉页还有毛主席的亲刘静怡抗美援朝水门桥战役之感作者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八五班刘静怡真正的战争远比电影中描述的恐怖。真正的战土远比电影中演绎得英勇。真正的人民的毅力远比想象中坚强。真正的中国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大。真正的历史远殖民化发展工业其实是个伪命题所谓的殖民地,是从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名词。在古希腊时代,殖民地是一个城邦的一帮人跑到另一个地方,建立另一个城邦。新的城邦和原城邦一般没有从属关系,最多是同盟关系,甚至最后反目成仇的也咸丰帝驾崩后,相国肃顺的三个失误,导致了慈禧太后的上位1860年9月22日,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出逃热河,清中央政府由此分成两半。在热河随驾的有御前大臣载垣端华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等清一色肃党。在京师,是以恭亲王奕訢桂良等在京55年8月2日彭德怀上报的中将名单与9月27日实授名单有何不同1955年8月2日,彭德怀主持召开军委第43次会议,会议经反复研究后取得一致意见,同意了总干部部上报的关于现役军官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名单,其中中将名单在作了大的缩减后,确定为177人清末首富看上妙龄少女,7000两买下做妾,次日给你2万两,走吧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关于这个朝代的说法,可是特别的多。有的人批判的是当时的政权,有的人却比较赞同一些政策,反正是众说纷纭,但是在晚清时期,我国确实是落入了一个,比西方国清朝时期的女囚犯,大多下场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后果呢?清朝女囚犯的下场为何都比较凄惨呢?首先,清朝的女囚犯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男囚犯关在一个监狱的。就这一点,你就可以想象一下,女囚犯和男囚犯共处一室能发生点什么?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