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难在哪里?

  没有无解的阳谋,只有暂时的终局。
  博弈是阳谋。博弈的终局是纳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无解,就是因为它制造了一种纳什均衡。汉武帝恰是这个纳什均衡的设计者。汉高祖奠定的博弈局面
  汉初62个郡,刘邦直管15个,剩下的在11个诸侯王手中。而11个诸侯王中,有7个是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这是汉初形势,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博弈局面。所以,这不是博弈终局,没有形成纳什均衡。谁最担心不稳定?必须是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天天担心谁会掀桌子、造反。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公元202年,汉历正月,刘邦汜水称帝。"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公元202年,汉历七月,就出现了异姓王造反。
  所以,楚汉争霸而大汉立国,之后不是休养生息,而是统一战争,即汉平异姓王之战。
  这场仗,一直打到公元前195年,才算勉强收尾。为什么说勉强,因为燕王卢绾还没平定;为什么说收尾,因为刘邦在这一年死了。
  刘邦死后,大汉天下实现了博弈的终局吗?
  实现了。如果要找一个标志性事件,那就是白马之盟。白马之盟的内容总共两条:一条是非刘氏不得封王、一条是非有功不得封侯。实际上,还要引申出一条,那就是:非列侯不得为相。
  在朝堂,实现了权贵合谋,合谋的结果是:刘氏当天子、功勋当丞相。在地方,形成了郡县与封国并行,并行的结果是:郡县是皇帝大宗的、封国是同姓小宗的。只要朝廷一直是权贵合谋,再配合上郡县,那同姓诸侯王基本闹不了事。而只要封国一直是同姓诸侯王,再配合上郡县,那功勋集团也闹不了事。
  这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所谓纳什均衡,是指各个足够聪明的博弈参与方,陷入了一种谁也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以谋取更大好处的博弈局面。简单说,在这种博弈局面里,大家都认命了,因为谁也改变不了。
  朝廷要实现更大利益,就应该直接搞郡县。但是,做不到。封国要实现更大利益,就应该自己搞独立。但是,也做不到。皇帝、功勋以及诸侯王,各个博弈参与方,是相互牵制的,谁也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一种均衡,大家只能维持现状。汉景帝撬动了博弈局面
  虽然有吕氏之乱,但乱不到哪里去。因为博弈局面没变,吕后以及吕氏家族也没能改变。所以,吕后这位铁血太后,无法逆天。要逆天,就得被局面整死。
  汉文帝这个皇帝,恰是博弈局面的产物。为什么是他?皇帝太强势,功勋集团受不了。皇帝名不正,诸侯王就不答应。汉文帝最合适,所以一切都在局中。
  博弈有终局,但变化无止境。
  到了景帝上台,大汉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同姓王与皇帝的关系淡了,"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到了景帝,正好是第三代。其次是皇帝的能力变大了、欲望也变大了,因为国力一直在增长。经历休养生息,景帝时期的大汉,完全不是刘邦时期的残破样子。
  最先耐不住寂寞的是汉景帝,他要削藩。历代皇帝都有直接统治的冲动,直接搞郡县,然后自己收租子。这多香!
  汉武帝时期,一个千户侯每年收入是20万。而曹参和萧何这种万户列侯,封邑达到4万户,就是800万的年收入。但萧何和曹参的封邑户数再多,也才一个县。那拥有几十个县的诸侯王,一年就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收入。加上开矿和煮盐的收入,绝对是天文数字。
  不冲别的,就冲钱,汉景帝也会动削藩的念头。然而,削藩削出了七国之乱。没法削了,只能到此为止。
  但是,到这个时候,汉初形成的纳什均衡已经松动了。
  首先是诸侯王的封地变小了,以前的大国能有几十个县,现在最大也就十几个县;其次是诸侯王没实权了,封国官员必须是中央派来的朝廷命官;第三是诸侯王的收入仅限田租,煮盐、开矿这些赚大钱的买卖,都是朝廷的。简单说,诸侯王这个博弈参与方的力量变弱了。汉武帝设计的博弈局面
  在汉武帝上台之后,诸侯王基本不成气候了。但是,前面说的两个问题一直没解决:一个是皇帝始终控制不住直接统治的冲动;一个是钱多不扎手,诸侯王虽然只收田租,却也收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本来应该是皇帝的、朝廷的。因为力量变大的皇帝和朝堂肯定这么想。
  所以,汉景帝未竟的事业,汉武帝这个好儿子就一定要努力完成。那继续硬削藩啊?交出封地、啥事没有;不交封地、干死拉倒。但是,已经没必要了。被汉景帝一折腾,诸侯王,已经由从前的大老虎变成了此时的乖乖猫。
  这时候的主要障碍,是情面和道理。刘彻当了皇帝,刘彻哥哥弟弟们当了诸侯王,大家都是手足啊。这个情面必须要讲。削藩总得讲道理,分封是老祖宗刘邦定下的规矩,你不能不听祖宗的吧?而且,你老爹汉景帝已经说不削了,你可以不守祖宗的规矩,但老爹的规矩总得守吧?
  守就守吧,却守得不情不愿。
  诸侯王没了实权,只能坐在家里收租子。封国官员也都是朝廷派来的。而这帮中央干部,完全不把诸侯王当回事,没事找事也要往死里欺负。当时的中山靖王,汉武帝的哥哥,也就是三国刘备的老祖宗,曾跑到汉武帝面前哭鼻子、告御状:你手底下的那些个官员,真把我当三孙子了,一点儿脸都不给。
  此时的大汉诸侯王,就是这幅德行。
  然并卵,这也没用。收拾诸侯王,是大汉皇帝的一贯调性。于是,汉武帝搞了推恩令。推恩令的具体规定,就不说了。打个比方:诸侯王生了三个儿子;以前,是嫡长子继承制,老大当王,老二老三靠边站;现在,汉武帝这个大族长看不下去了,老大封个王,但老二老三也要封,起码也要封个列侯。这就是推恩令。无论怎么封,封的都是诸侯王的地盘。所以,皇帝搞推恩就搞得特别彻底,分别人家的钱,自己自然不心疼。推恩令到底是什么阳谋
  诸侯王肯定不傻,这么推下去,肯定要把封国推没了。于是,淮南王和衡山王直接造反,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同意推恩令,要为后代子孙留块封地。
  但是,造反不会成功。一是因为诸侯王没实力,景帝以后全成了乖乖猫,拔了牙的老虎还怎么咬人;二是因为根本就动员不起来,老爹和老大要跟朝廷死磕,但老二老三肯定不干。
  这时候,诸侯王的非嫡长子们,就成了一个新的博弈参与方。而这就是推恩令的高明之处。
  在央地关系中,汉高祖刘邦奠定的博弈局面,是让皇帝和诸侯王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
  皇帝的压倒性策略是取消诸侯王、然后直接统治。诸侯王的压倒性策略是直接独立、然后自己当皇帝。但是,这个压倒性策略,谁也无法实施。因为郡国并行是一种纳什均衡的局面。
  所有诸侯王联合起来,一起搞独立,那肯定能成功。但是,枪打出头鸟,谁敢造反、闹独立,皇帝和朝廷就首先干谁。朝廷削掉所有的诸侯王,自己去统治,那肯定能赚很多钱。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诸侯王集体造反,朝廷也受不了。
  这时候的博弈参与方,是皇帝和诸侯王、朝廷和封国。但是,汉武帝这家伙却设计了一个新的博弈局面。
  在推恩令的这个博弈局面中,诸侯王、诸侯王的嫡长子、诸侯王的非嫡长子,这三者陷入了一种博弈。然后,汉武帝则貌似置身事外了,你们三方好好玩、我来主持公道。
  所以,推恩令不是皇帝搞了一个新政策、去削弱诸侯王,而是皇帝设计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让诸侯王自己玩。推恩令重新设计了博弈局面。
  以前是皇帝与诸侯王的博弈,现在是皇帝、诸侯王、诸侯王嫡长子和非嫡长子的博弈。而在这个新的博弈局面中,皇帝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看着诸侯封国自己内斗。
  结果会是什么?诸侯王只能把推恩令贯彻到底,从一个个的诸侯王封国变成一个个的列侯封邑,甚至到最后,连列侯的封邑都不会有。收拾韩信、英布和彭越,刘邦很费劲,要斗智斗勇。但是,收拾萧何这些人,完全不用。即便萧何是丞相,刘邦也是想关进监狱就关进监狱。
  那最后收拾了吗?
  推恩令的开启时间是公元前127年,而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就搞了酎金夺爵,一出手便干掉了106个王侯。而公元前105年、公元前91年以及汉宣帝公元前66年、公元前54年,大汉朝廷又搞了几次小规模的夺爵。没了诸侯国,皇帝完全可以放飞自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我们能说推恩令这个阳谋,是无解的吗?
  对于诸侯王,完全无解。因为这是一个纳什均衡的博弈终局。
  吕后厉害不?厉害,但她破不了刘邦设的局。所以,吕氏家族取代不了刘姓天下。
  汉景帝彪悍不,说削藩就削藩,一天都不能等,直接硬削藩。结果呢?搞出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彪悍不,你敢削、我就反,吓得汉景帝腰斩晁错谢罪。结果呢?诸侯王被拔了牙齿。
  一旦进入纳什均衡,就是博弈终局。这时候,所有人都是局中人,都无法通过单方面的策略改变局面,只能认命。否则,就不叫博弈终局。
  汉武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设计了一个新的博弈局面。但不要忘了:博弈有终局、变化无止境。
  汉武帝能够设计博弈,是因为形势变化了。在文帝时、景帝时,皇帝就没有能力去设计博弈。因为皇帝敢这么玩,诸侯王就敢造反。文帝、景帝这两个皇帝太怂,那刘邦不怂吧?但是,刘邦也只能继续分封。形势不允许,大英雄也只能是池中盘龙。形势允许,大英雄才能乘势而为。
  而设计了这个博弈局面之后,大汉就能万事无忧了吗?诸侯王趴下了,豪族们起来了。到王莽篡汉,刘姓宗亲只能依靠豪族和起义军才能重新复汉。而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宗亲更惨了。称雄的刘备,跟曹操和孙权比,完全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但,我们必须佩服汉武帝的高明。
  博弈的初级水准,是跟随:别人为了高考都去刷题了,你再不满意也得跟着去刷。博弈的中级水准,是参透:刷题拿高分不是为了增强能力,而是向大学发信号,我有能力、赶紧录取我。博弈的高级水准,是出局,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找到一条不用刷题也能成功的出路。而博弈的顶级水准,则是设计博弈。汉武帝已经到达了这个层级。
  所谓阳谋与阴谋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解"——你明知是个坑,还不得不往里跳,甚至还得抢着往里跳!汉武帝刘彻颁行的推恩令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汉高祖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不王
  汉王朝建立之初,为了稳住从项羽阵营投靠过来的异姓诸侯王,汉高祖刘邦不得不保留了异姓诸侯王这样一种存在。因为是"原始股东",这些异姓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里几乎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汉廷的手根本伸不进去!
  后来,因为刘邦的打压,异姓诸侯王们纷纷举起了反旗!最后连刘邦的发小、时任燕王卢绾都背叛了刘邦,与匈奴人不清不楚、和反叛陈豨勾勾搭搭……刘邦的晚年几乎就是在平定诸侯王的叛乱中度过的。在大体平定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奠定了汉王朝非刘姓不封王的基础,这个祖制直到东汉末年才被曹孟德所打破……
  刘姓宗室诸侯王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虽然非刘姓不王了,但老刘家的"自家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吧啦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基本沿用了异姓诸侯王的那一套,汉初的刘姓诸侯王们不仅可以掌兵,而且还能直接临您,在自己的封地里俨然就是一副"皇帝"的缩小版!久而久之,这些刘姓诸侯王们也积蓄了相当强大的实力,甚至可以倒逼汉廷了。
  吕后去世以后,汉高祖刘邦庶长房——齐藩的几个孙子就利用手中的军队和金钱,发动了一场名为"剿灭诸吕"的政变。不仅剿灭了诸吕,还杀绝了汉惠帝刘盈一脉!刘姓诸侯王居然可以屠戮挂名皇帝和正牌皇帝的儿子了,可见其实力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刘姓诸侯王们尾大不掉之势已然形成,甚至可以左右汉廷的政局了!
  文景两代的削藩努力收效甚微
  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对刘姓诸侯王的尾大不掉之势已经产生了警觉,并着手限制刘姓诸侯王的势力。刘恒的动作相对比较温和一些,基本上属于"温水煮青蛙",很难立竿见影。在刘恒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在晁错的撺掇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开始了暴力削藩的进程……结局众所周知,"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廷拼尽全力才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
  汉武帝即位之后,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改弦更张、选择了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阳谋——推恩令。之所以说推恩令"温和",是因为在此之前,汉王朝削藩都是直接削,也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削减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而推恩令并不直接削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而是采取了分的方式,将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化整为零……
  何谓推恩
  在推恩令颁行之前,汉王朝在刘姓诸侯王的王位传承方面实行了相对比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简单说就是,诸侯王老子死了之后,他的一众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能够承袭老子原来的封地和王位,通常是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的大原则。而其他儿子,与皇帝关系比较亲近的或许还能封个列侯什么的,与皇帝关系疏远的、尤其是庶出的,很可能什么爵位也捞不着……而诸侯国依旧还是原来的那个诸侯国,只是换了一个新"老板"而已,一应"资产"保持原样。如此一来,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已然是严重威胁到了汉廷的权力和皇帝的地位了!"剿灭诸吕"的齐藩、"吴楚七国之乱"的吴藩等等,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直接削藩,也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削减刘姓诸侯王的封地等于是直接损害了这些人的切身利益。你断人家财路,人家可不就只能断你的生路了?于是,刘姓诸侯王们开始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发动叛乱——"都是太上皇、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凭什么我就不能当皇帝?"所谓"吴楚七国之乱"不就是这样的吗?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刘彻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推恩式削藩。此举与先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改削为分——"我不要你家的地皮,你家的地皮永远是你家的!但是,总不能只有老大吃肉,其他兄弟连汤都喝不着吧?这样吧,你家老爷子死后,在他原来的地皮里给老大分块比较好的地皮,剩下一些孬的其他兄弟几个一起分了!"如此一来,只需几代,原本疆域辽阔的刘姓诸侯国就会被分得四分五裂、地盘越来越小……没了地盘、就没了税收,手里没有钱,还有谁会去给这些诸侯王们卖命?他们对汉廷的威胁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为何说推恩令是阳谋
  所谓阳谋,说白了就是明知是个坑,你还不得不往里跳,甚至抢着往里跳!推恩令一出,诸侯王们原来连汤都喝不着的儿子们都能分一大块地皮,谁不愿意?除了老大之外,没有谁会反对,他们求之不得!如果老大不同意,不用汉廷出兵,他的弟弟们就会要了他的命,不是吗?即便要不了他的命,只要汉廷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让这些诸侯国陷入内乱是非常简单的事实。如此一来,他们内斗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能威胁到汉廷和皇帝的权力?
  老大不同意?那正好给了汉廷收拾他的理由!"我这是‘恩典’,没要你家一分一厘地皮,你不干、想干嘛?想占山为王吗?汉廷分分钟便可以"合法"地灭了你!而且,你的兄弟们还会非常兴高采烈地上赶着做汉廷的内应……对于刘姓诸侯王的继承人而言,反对可能什么也捞不着、甚至还会丢了性命!不反对,起码还能保住一块地皮、享受终生富贵,何去何从?不言而喻……明知道是个坑,也得往里跳啊!吃肉改喝肉汤总比连"吃肉的家伙事儿"——脑袋都丢了强吧?
  推恩令本身并没有太深的奥秘,之所以无解,主要是因为它准确把握了人性的弱点、成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而人性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即便是存在少量个案、特例,也无碍大局。真正能够跳出人性圈子的人,恐怕也不会去追逐那些功名利禄了,不是吗?
  阳谋本身就是无解,才称之为阳谋,说"无解的阳谋",就像在说漂亮的美女一样。
  阳谋和阴谋的区别,不是正义和邪恶,也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有无解,
  阴谋是指,只要你知道他的计谋,就可以破解,
  阳谋是指,即使你知道他的计谋,也破解不了。
  推恩令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这个是汉朝第一牛人贾谊提出来的,汉文帝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汉景帝也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到了主父偃跑出来炒现饭,被吹得神乎其神,
  如果真那么神奇,康熙削藩为什么不用?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不用?
  唐朝的节度使、藩镇割据,唐朝倒是用了"推恩令",结果你也看到了,节度使是越来越多,实力可一点都没减弱啊!
  唐朝的推恩令为什么没有效果?
  无他,节度使手握重兵,而唐军好像也打不赢节度使,凭什么听你的?即使你把节度使地盘分割成很小的部分,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独立军阀的事实。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效果显著?是因为经过高后、汉文帝、汉景帝三代人的努力,汉朝的诸侯王已经成了大地主,基本没什么兵,封国内的官吏又是皇帝任命的,军队是皇帝的,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推恩,诸侯王才没办法反抗。
  放在汉文帝时期,你别说削藩了,就是推恩,诸侯王马上就造反了,刘邦敢搞推恩令?
  所以啊,并不是推恩令是阳谋,也不是汉武帝多牛,而是汉武帝摘取了三代人努力的果实,仅此而已,
  不看政治环境,只看结果都是耍流氓。
  汉初的诸侯国,跟汉景帝晚期的诸侯国一样吗?
  推恩令确实是无解的阳谋,汉武帝并不强迫执行,可是诸候们明知道是坑,还不得不跳。但是推恩令存在着先天不足,其实也没多大作用,除了汉代,历朝基本上没有使用。
  说它是无解的阳谋,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皇帝名义上不仅不是削藩,而且是给诸侯们施恩:汉初是嫡长子继承制,除了嫡长子,次子,庶子都没有继承权,它有一个严苛的规定:如无嫡子则以无嗣直接除国,哪怕有庶子国家也会收回封号封地。男子三妻四妾有儿子很容易,但不一定能有嫡子,所以面临除国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推恩令并不强制执行,但不管执行不执行,都会形成分裂或内乱:执行了推恩令,老国王死后王国就分裂成几部分不存在威胁了,不执行推恩令,次子和庶子就会不服,儿子们就会内斗自相残杀,由朝廷出面收拾残局。
  如果想后代安稳只有执行推恩令。举个现代的例子,虽然法律规定父母既可以选择让儿子们平分家产,也可以选择任意处置名下的财产,愿意给哪个孩子就给孩子,但是除非是某个儿子太忤逆不孝,父母大多会选择一碗水尽量端平,不然就会引发家庭矛盾。
  第三;只要推恩令一执行,封国就会越变越小,这个没有办法破解,首先中国人多子多福的观念深重,其次,三妻四妾的婚姻方式,女子要靠生育子女保证将来的生活,而且古代医疗水平差,新生儿的存活率极低,刻意少生,极有可能导致绝嗣,这对古人来说,比封国变小更严重更不可接受。
  为什么说推恩令先天不足,再好也没什么作用呢?
  第一:这项政令的实施,需要中央具备压倒性的实力才行。
  吕后差点把刘姓天下变成了吕家的,吕后一死,刘姓宗姓和大臣们诛杀诸吕,清除了吕氏势力,扶植老实温厚的刘恒上台,于是刘姓诸王的权势显赫无比。封地"跨州兼郡,连城数十",中央直辖地区仅十五郡,而诸侯王的封地竟达三十九郡。各诸侯国可自置除丞相以外的官吏,掌握着地方的财政、军事大权。
  这样下去很危险,可中央又完全没能力削藩,贾谊就提出了比较温和的推恩令,文帝景帝先搞了一下试点,谁都不傻,既然推恩令一执行就上了套解不开,唯一的法子就是不让它执行,于是七王之乱就出现了,但是景帝把叛乱平息下去了。
  所以汉武帝才可以顺利推行推恩令:诸候都被景帝打趴下了,本来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可是皇帝不仅不处罚,还让诸候全家都当诸候,谁会反对,谁敢反对?汉武帝手下一群战神级别的李广,卫青、霍去病,对付他们绰绰有余。
  任何时代,改革都是阻力重重,何况这种触及核心利益的改革,中央如果没有绝对实力,推恩令实施不下去。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要腾出精力,一心一意对付匈奴。
  第二:推恩令是温水煮青蛙,需要几代才见效,对于面临藩王威胁的朝廷来说,急病遇到了慢郎中,一点用没有
  朱元璋穷怕了,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有饭吃,又相信儿子永远比大臣们忠诚,所以把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掌控当时全天下主要的大城市和核心区域。朱允炆还是太子,就知道这样尾大不掉,形成了威胁。于是他一继位就开始找各种借口直接削藩,为什么他不用推恩令呢?
  先不说有无能力实施的问题,封国变小力量变薄弱的效果要通过至少二三代,几十年才能见效,朱棣确实有三个儿子,也只能他死后才能让三个儿子瓜分燕国,就算朱棣活着就分封几个儿子,他们都是徐皇后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一心辅佐燕王登基,没等推恩令生效,朱棣就会造反。
  推恩令的弊端也很明显,诸侯国被拆分,失去了强有力的实力,朝廷也失去了强有力的助力。吕氏叛乱,刘姓宗姓可以平叛,王莽作乱,刘姓诸侯没有一个能站出来,已经很难起到威慑和平叛的作用了。汉室衰微,为东汉末年的群雄并起,汉室难扶提前写下了铺垫。中山靖王的后代卖草鞋了,汉一样亡了。
  推恩令根本不是什么"无解阳谋",如果没有汉景帝通过平定"七国之乱"打服诸侯,刘氏诸侯王都不会拿正眼看一眼推恩令。
  推恩令有什么"无解"的?
  推恩令早在汉文帝时期就由汉初著名政治家贾谊向汉文帝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但是当时皇帝最大的威胁不是诸侯王,而是中枢的军功集团;汉文帝还要借助关东(函谷关以东)刘氏诸侯王威慑关中的军功集团,所以没有采纳。
  刘氏诸侯王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这是皇帝准备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如果可以选择,刘氏诸侯王才不会选择把自己诸侯国变小呢,肯定会选择把自己诸侯国完整的传下去。
  可是问题在于"七国之乱"皇帝已经证明了汉朝中枢力量的强大,就连诸侯王里势力最强大的吴国与楚国和皇帝正面对决都失败了,其他诸侯王根本没有和皇帝正面对决的勇气。
  这就像是日本德川幕府才建立的时候,岛津家还敢仗着自己武勇和德川家梗脖子;等到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上台后,连续三代被收拾的岛津家已经成了德川家最听话的长工,德川幕府时代岛津家是被德川家派活最多的外样大名,岛津家一点儿反抗都没有。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诸侯王面临的选择是如果不把自己诸侯国分拆,就会像燕国、齐国一样,被汉武帝派酷吏(主父偃)过来找茬,然后整个诸侯国被没收。
  其实这就是一道单选题。
  推恩令的"无解"在于,推恩之前必须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把诸侯王都打服了。
  刘邦在建国之初所实行的郡县分封并行制,简称郡国制,在西汉建立之初起到了稳定天下的作用,既解决了绝大多数人要求分封的需求,又实行了郡县制正确的政治制度,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就有坏处,刘邦所实行的郡国制给文、景、武三朝都带来的较大的危害。
  这个危害就是分封出去的刘氏藩王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威胁到汉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其实汉初并不乏有识之士,贾谊就给汉文帝提出过建议: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执,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人。
  汉朝著名政治家贾谊
  贾谊这话的意思是说:想要天下政局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诸侯实力弱,就容易用道义来管束他们;诸侯国小,就不会有邪恶之心。这样四海之内施政,就如身体支配手臂,手臂支配手指,没有不控制自如的。
  贾谊这话基本上就是推恩令的雏形了,但是汉文帝认为时机不成熟,原因就是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发生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的两起叛乱事件,刘兴居是汉文帝的侄子,刘长是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再加上汉文帝小心谨慎的态度,所以没有听从贾谊的削藩令,而是把这事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景帝来处理。
  晁错与汉景帝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削藩建议,直接以诸侯王犯法为由,削去诸侯王的封地,此举直接引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联合叛乱,简称吴楚七国之乱,事实上,即使没有汉景帝的削藩,也会有诸侯王的叛乱,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汉景帝的削藩只是这次叛乱的导火索。
  吴楚七国之乱被汉景帝平定之后,对于参与此次叛乱的诸侯国全部被废除,但是汉景帝又做了一件错误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重新分封为诸侯王,等于是汉景帝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代替了当年刘邦所分封的那一批诸侯王,实际上这只是换汤不换药。
  吴楚七国之乱
  到汉武帝时期,听从了主父偃关于削藩的建议,这就是推恩令,具体的做法是:
  1、诸侯王去世后,把他的封地、爵位和财产分给所有的儿子。
  以前的做法是嫡长子一人继承所有的封地、爵位、财产,其他儿子啥也得不到,所以诸侯王去世之后,诸侯国的实力不会变化, 推恩令要求把诸侯国所有的封地、爵位和财产分给所有的儿子,以前一个人独到, 现在儿子分家,所以实力直接降了一级。
  2、由嫡长子继承王爵位和最大的封地,其他的儿子封为列侯,分封一部分王国的土地。
  汉朝的国有两种,分别是:王国和侯国,诸侯王所建立的国家就是王国,王国的地比一个郡还要大,列侯所建立的国家就是侯国,侯国相当于一个县的地,推恩令实行后,不动声色地把一个王国给肢解成一个削弱的王国(相当于郡)+若干个侯国(相当于县)。
  嫡长子继承制
  3、分封为列侯的儿子就是侯国,被中央直辖的郡守所管辖,而嫡长子继承的王国则自动降低为相当于郡的王国,地位等同于郡守。
  原来是一个王国,推恩令实行后,被肢解后的所有侯国的管辖权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王国管理,改为由当地的郡守管理,郡守是直辖于汉朝中央政府的,这等于是王国所有除嫡长子之外新建立的侯国从王国中割出去,把诸侯王非嫡长子的其他儿子纳入中央管辖,不动声色之中,就把诸侯国削弱了。推恩令的厉害在哪里?
  1、无法破解。
  华夏社会几千年来的继承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的社会地位很高,但在推恩令中,嫡长子是打击的对象,诸侯王的其他儿子是拉拢的对象,所以利益最受损的就是嫡长子,如果想要反抗的一定也是嫡长子,那些非嫡长子的儿子不仅不反对,还举双手欢迎,因为原本他没有继承权的,现在有了。
  推恩令
  嫡长子想要反抗推恩令时,他必须拉拢一帮利益同样受损的嫡长子,其他儿子不可能支持他,他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极少数,原本实力就不是太强,现在进一步被削弱,他敢反护的话,就会被废除,他不敢反抗的话,就得接受这种安排,持续被削弱。
  在整个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时,并没有诸侯王造反,就是这个原因,无法破解,只能被迫接受,敢反抗的话,整个家族不保。
  2、效果持续。
  尤其厉害的是,推恩令这种削弱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激发几何级数般的效果,第一代诸侯王去世后,第二代就被分解,第三代就呈树叉形状继续分解,有个四五代人,就能把列侯变成普通平民百姓,把诸侯王变成列侯,还得是嫌长子。
  汉武帝
  诸侯王如果生的儿子越多,这种效果越好,王国被分得越小,诸侯王如果不生儿子,就没有儿子继承,诸侯国就会被废除,比如汉景帝有个儿子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有120多个儿子,他的诸侯国得分成120份,想想就可怕,这么分下去,二三代人之后,就无地可分了。
  而且推恩令可以世世代代实行下去,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王朝还存在,直到所有皇族都变成普通平民,像刘备那样,皇族就变成了普通平民,没有爵位,没有封地,想翻身只能靠自己的能力了。
  3、推恩令一步步把诸侯国的土地纳为中央管理,是一种温水煮青蛙让人无法察觉的制度。
  推恩令中有一条重要规定,就是分出来的侯国得由所在地的郡守来管理,因为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制,一个郡的下属行政区域不仅仅有县,还有侯国,把侯国等同于县,只要从王国分出来有侯国,马上就纳入郡的管理,郡由汉朝中央管理,这等于就是把诸侯国一步步拉回中央管理。
  汉朝中央直辖地与诸侯国封地对比
  最为关键的是汉朝要分封时,是由中央政府分封的,分封时会把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土地从王国中分走,而且在分封时会尽量让直接受汉朝管辖的郡把原来的王国分割开来,不让原来王国的所有土地连成一片,这就相当于用中央直辖的郡县来包围原来的王国,这些操作会进一步削弱王国的势力。
  而且那些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侯国经过一系列操作,就会被划到郡内管辖,分出来的列侯还无法反对,一步一步,汉朝把诸侯国分割成没有威胁的王国和侯国,王国变得和郡一样大,侯国变得和县一样大,一直到东汉末年,都是这种情况,而且所有的皇族成员只能接受,这些细节部分,才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无法破解的原因。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推恩令能被称为无解阳谋,有两大因素做支撑:强权与人性。
  对于推恩令,历史书上早就告诉我们,这是主父偃献给汉武帝的奇谋,分化了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武帝能够全身心投入讨伐匈奴的宏伟大业中。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以刘邦长子刘肥为例,大汉建国后他被封为齐王,封地就在当年齐国故土,他的王位将来会传给他的嫡子,传承几代之后齐国还是那个齐国,但是财富和实力都会累积,足够抗衡中央政府,推恩令就是让他所有的儿子无论嫡庶都有继承权,他一共有7个儿子,齐国就会被一分为七(汉文帝时期已经这么做了),再下一代,曾经的齐国就会被分为十多份,甚至更多,一个小诸侯国甚至只有一郡之地,再也无法违抗中央的意志了。
  其实推恩令首先提出者并不是主父偃,而是汉初名士贾谊,在《治安策》中贾谊提出了推恩令的1.0版本,下面摘抄几段: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直截了当对汉文帝提出了诸侯国对汉室的威胁,在他看来,想要根治诸侯国的威胁,就要"分解"那些庞大的诸侯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把强大的诸侯国分解为小的诸侯国,"国小则亡邪心",弱小的诸侯国就不敢挑战中央的权威了。这就是后来"推恩令"的中心思想。具体怎么做,《治安策》也给出了方法。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
  贾谊给出的方法就是"割地定制","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诸侯国把土地按照子孙的长幼依次分割,对于很多人提出的万一诸侯王只生一个儿子怎么办?贾谊也有对策,"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就是诸侯国很大,但是子孙很少的,就由中央出面将其分为几个侯国,等待子孙满堂后再把这些侯国赐给他们。"推恩令"的做法与其如出一辙。
  可是贾谊洋洋洒洒近7000字的《治安策》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汉文帝只是在部分王国实行,比如说把齐国一分为七,把淮南国一分为三,但这些都是个例,并没有形成制度,汉景帝时候更是直接粗暴削藩,导致七国之乱,他们为什么看不到"推恩令"的威力?这就不得不说"推恩令"能在汉武帝时期发挥强大作用的前提——强权!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疑问,各诸侯国都能看出来"推恩令"是朝廷削弱王国的策略,几代传承下来,现在庞大的王国必定四分五裂,特别是碰上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这样会生的主,有一百多个儿子,中山国估计都不够分的。俗话说得好,与其等死不如反抗,为啥汉武帝时期的诸侯国们不再来一次"七国之乱"呢?
  说到底还是实力!首先是中央的实力,汉文帝、汉景帝两代英主,文景之治让朝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实力,成就文景盛世;其次是诸侯国的实力,在七国之乱中,最有实力的吴楚两国被灭掉,明面上能和中央直接对抗的诸侯国已经不存在,再者七国之乱让诸侯国看到,七国联合起来都没能对抗中央,凭一己之力难有作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了。汉景帝时期唯一成长起来的超级诸侯国梁国在刘武去世之后还被汉景帝一分为五,实力大减,所以在汉武帝施行"推恩令"的时候,诸侯国当中已经没有可以与中央大声说话的了,这就为"推恩令"的推行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仅仅如此,"推恩令"只能被称为一项好的政策,还无法被叫为"阳谋",这就必须提"推恩令"另一大支柱——人性。
  这作何解释呢?用刘武的梁国举例,来看看推恩令推行前后的变化。(备注:刘武的梁国在汉景帝时期就被"瓜分"了,此处只是以他举例)
  推恩令推行前:刘武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刘买为长子,刘武去世之后刘买继承梁国,成为梁王,其他儿子成为新任梁王的下属,可能会封侯爵,但是不会得到土地;
  推恩令推行后:刘买仍然是梁王,可是其他四个兄弟不分长幼,不分嫡庶,全部封王,梁国一份为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封地,相互之间独立,只不过刘买分得比较大而已。
  试问,对于刘买五兄弟来说,"推恩令"是好还是坏呢?对于刘买,必定是坏,但是对于其他四兄弟来说,他们得到的比原本能得到多得多,必定会拥护这项政策,如果有人阻止,那就是和他们过不去,必定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人性使然。所以"推恩令"的施行,必定会得到刘买四个弟弟以及一大批人的拥护,这就是分化敌人内部,正大光明的阳谋,纵使以刘买为代表的嫡子有所反抗,也会被其他人一起裹挟着进入历史洪流。
  最后还不得不说推恩令的一大弊端——耗时太长!诸侯国分封,那是一代人的事情,想要"肢解"诸侯国,少说也得十年左右,长的能数十年,这就注定"推恩令"是一项长期国策,只能温水煮青蛙,解决不了燃眉之急,这也是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不实行"推恩令",而是粗暴削藩的原因了,因为那时的吴王刘濞已经怀有反意,暗中铸钱,整饬军备,若再等上十年,吴国的强大必定会凌驾朝廷之上,尾大不掉了。
  总结一下,推恩令能称为阳谋,让诸侯国明知是坑也不得不往里跳的根本原因是无力反抗,深层次原因是诸侯国内部利益集团分化,无心反抗!
  推恩令为什么无解?因为推恩令把人性的本性发挥到了极点,这也是为什么难以破解的根本原因。而推恩令明显的弊端,决定了它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一、 封建宗法制的核心—嫡庶制
  传说周公建立东都后,曾制礼作乐、实行分封、变革国家政治制度,在殷人已有的嫡子继承制度萌芽的基础上,把这种区分嫡庶的王位继承制度进一步严格化和推广化,由此一贯到底,把这一制度由天子、诸侯进而推行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按照这种严格化的宗法制度的规定:各级统治者和贵族的配偶均有妻妾之别,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其余为庶子。从周王、诸侯、卿大夫到士,有权继承王位及各级爵位者只限于嫡子,在理论上为嫡长子。按照这种严格化的宗法制度,由嫡长子继承的世系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全体族人所共尊,大宗之外的其余支系称为"小宗"。大宗在决定宗族事务,如财产、外交、祭祀、军事活动等方面拥有种种特权,而小宗则有服从大宗的义务。
  嫡庶制中,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保证了权利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家族实力的集中与延续。一个家族经过多年或几代人的积累,其实力自然会越来越强大。若是诸侯,则会对中央皇权形成威胁。所以,削藩,一直都是古代皇帝最为头疼的问题,
  二、 诸侯无法拒绝的恩典—推恩令
  汉武帝能够成功推恩令的前提就是汉景帝时期,周亚夫率军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国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了,无力抗衡中央。帝国中央的实力远强于诸侯,甚至强过所有诸侯联手,实际上这时候削藩也是可以的,只是要花些代价,急于打败匈奴的汉武帝是不愿意的。如果是诸侯国还非常强盛的时期,推恩令是很难推行的,这个政令本身违背了封建制度下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不利于维护皇权的正统性。
  而推恩令一开始是被视为对诸侯王的恩典,并非强制而是自愿。推恩令不是强行的命令诸侯国还权于中央,而是完美的避开了诸侯们心中对削藩的这一敏感地带,改为另辟蹊径的让其内部逐渐削弱。也就是说,推恩令的目的不是由汉朝皇室一刀切的削弱诸侯,而是让其像温水煮青蛙似的慢慢衰弱。也许诸侯国明知道在这项政策下自己会越来越分化,但是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权力被逐渐削弱。
  对于诸侯来说,土地是权力的基础,土地的大小决定权力的大小。推恩令的核心就在于让诸侯王的子孙来分割原本完整的诸侯王领地,而不再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和全部土地。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封地成为列侯。此令一出,举国沸腾。诸侯王的子孙太多,除诸侯王的嫡长子不满外,其他儿子们寻思自己也可以继承遗产了,试问,哪一个人不希望有自己的领地和自己的势力,哪一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以便以后有个依靠,哪一个仆人不希望跟着一个有能力有势力的主人,而"推恩令"就给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而汉武帝只需要向天下公布推恩令就可以了,完全就不用朝廷动手去执行,那些诸侯王的妻妾和孩子就会争先恐后的去执行推恩令,毕竟谁会放过可以成全自己梦想的机会?而诸侯王不仅要承受中央政府的压力,还好防范自己家人的算计,所以他们只能往坑里跳。
  这些越分越小的百十个诸侯国,小到什么程度呢?"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而整个国家范围内,"汉郡八九十",也就是作为直属中央的郡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0%--90%,而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意思是这些郡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中央集权得到有力的巩固。这使得诸侯王国在名义上没有被进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诸侯王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使诸侯王胆敢倚仗自己拥兵自重进行叛乱,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三、西汉帝国的丧钟—推恩令
  成也推恩令,败也推恩令。
  封建国家政治最重要的是平衡,中央与诸侯的平衡。推恩令归根结底解决的是汉朝皇室子弟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但它却忽视了在中央集权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当皇帝势弱出现第三方大势力时,诸侯国对中央的拱卫作用,无人可辅佐皇帝。
  这就是西汉最为致命的外戚专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整个汉朝无法得以完全解决的问题。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将最初的诸侯国拆分,使其失去了强有力的实力。固然减小了其对皇帝的威胁,但若是再出现如吕氏一族的叛臣,诸侯国却也很难起到威慑和平叛的作用了。
  到了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刘氏皇室子弟势力逐渐衰弱,但外戚专权的现象却没有得到缓解。霍光专权时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但却再没有刘氏皇室势力能够与之抗衡。
  外戚专权的现象便一直在西汉存在下去。等到了汉成帝时期,太后王政君几乎一手遮天,完全笼罩了朝政。外戚王氏集团也完全掌控了朝堂,而王莽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逐步规划的替汉自立,而当时放眼朝堂内外,没有人能与王氏外戚集团抗衡。
  这个时候的刘氏皇室子弟,早就在推恩令的推行下势力极度的衰弱,过度的分化使得诸侯势力贫弱,完全没有办法与强大的外戚集团抗衡。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难在哪里?所谓无解阳谋,就是把圈套摆在明面上,大家都看得明白,都知道后果。但仍得闭着眼睛往里跳,不跳还不行。跳的话很快会完蛋,不跳的话马上完蛋。反正早死晚死都得死,但晚死肯定比早死强。万一又发生变故了呢?兴许就不死了。发布推恩令的前提是中央政府的强大,携平定"七国之乱"的余威,使得其它诸侯国不得不听从。最早提出推恩今的是西汉文帝时的贾谊。他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意思就是把大诸侯国分成小诸侯国,使它无力对抗中央。上一任皇帝景帝也想搞,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差点崩盘。到了武帝时,时机才成熟。推恩令本身深谙人性。又有中央的支持,家里的嫡庶矛盾立刻爆发,如果不同意给诸子分封土地,中央立刻派兵过来。内有家中不宁,外有军队虎视眈眈。国破家亡就在倾刻之间。而实际操作者主父偃也确实搞死了几个诸侯王,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诸侯国对此置之不理,再好的计谋也没用。像另一个计谋围魏救赵,如果齐国跟本没有能力攻破魏国都城大梁。那也一样无法实施。所以,解决阳谋的难点在于你不够强大。如果有对等的实力,直接打过去,鼓励谁打下的土地归谁。把内部矛盾转至外部,照样可以缓解。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推恩令是指各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其他庶子也能够分割诸侯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样实际上就把诸侯国越分越小,并且分封后的列侯由郡守统辖,等于把诸侯国绝大部分的权力收归中央,极大地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实现王朝稳定。
  推恩令
  推恩令历来被人称道,有人认为它是史上最无解的阳谋。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武帝刘彻推行成功了。前有汉文帝采纳贾谊的建议推行推恩令结果失败了、汉景帝削藩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有建文帝朱允炆,不是不想用推恩令,而是当时的形势根本无法实行,迫不得已强行削藩,结果被朱老四干翻了。
  所以说,推恩令要实行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到底难在哪里呢?第一,推恩令的实施要有前人打下的基础
  七国之乱剧照
  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之前,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帝王呕心沥血,为刘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景两帝的推恩令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削弱了各诸侯王的实力。七国之乱最终被平息下来,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而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就不能实施推恩令呢?因为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各诸侯王的实力还处于上升时期,朱元璋杀光了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异姓兄弟,却留下了一大堆实力强大的儿子藩王,朱允炆根本压不住。如果朱允炆听从当时部分大臣的建议实施推恩令,朱老四同样会带头造反,其他藩王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朱老四推翻朱允炆。
  朱棣剧照
  这样来看,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时候,各藩王的实力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了,这就具备了实施推恩令的前提条件。第二,推恩令的实施要求国家实力强大
  汉武帝雕像
  汉初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中央的实力已经大为增强,经济、政治、军事实力都已经相当强大,这就为推恩令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保障,能够确保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和落实。哪个诸侯王不服的话,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造反。事实上,大部分诸侯王是真的不服,但是也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与中央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得不偿失,所以也就从了。第三,措施要行之有效
  大汉王朝
  我们要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将推恩令与郡县制相结合,并且结合得很好。如果没有郡县制,那么推恩令实施的结果就是诸侯国虽然越分越小,但是各诸侯的权力还是独立的,一旦联合起来造反,对中央的威胁还是很大,如同唐朝的节度使,自己慢慢发展实力最后尾大不掉。而汉武帝刘彻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推恩令,将推恩后的列侯的权力收归郡守管辖,这样几轮推恩下来,各诸侯国的独立权就基本上没有了。
  汉武帝刘彻实施推恩令以后,效果堪称完美。推恩之后,"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各诸侯国面积严重缩水。并且"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扼塞地利",各诸侯国与中央郡县的土地犬牙交错,再也无法连成一片,军事价值大打折扣。

二战时期日本人真的像影视剧中所描写的那么残暴吗?我奶奶整整活了100岁,生于1904年,逝于2004年,见证了整个二战。小时候,夏天乘凉,小伙伴看完抗日电影常常争论,同是人类,日本人有那么凶残吗?争论不下,就去问在村里年岁最大的美国用原子弹打败日本,为何在越战中就算战败也坚决不用原子弹?题主的问题是美国用原子弹打败日本,为何在越战中就算战败也坚决不用原子弹?要说美国不想用原子弹,肯定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美国军方,他们深知原子弹的威力,所以很希望通过这种武器解决掉对手成都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成都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在成都历史上,很多人对成都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民心目中很有影响力。先秦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让成都平清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何还有人在守护皇陵?清代皇陵主要分布在今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易县(清西陵),另外在辽宁沈阳也有早期的清室皇陵。下列是我在2019年5月拍摄的清东陵照片,图片一点没修过。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守陵的问诸葛亮双腿能走路,为何打仗时还要坐轮椅?看后才知道多可怕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鞠躬尽瘁古人最看重知遇之恩,一身抱负却没有伯乐相中,才干得不到施展,对于能人志士来说是一件憾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说的此。称得上是智绝1937年11月,侵华日军进攻江苏太仓及昆山的一些老照片1937年11月14日,江苏太仓,正在入城的日军部队,队伍略显的凌乱,可以很明显看到日本军人的身高特点个矮但普遍比较精壮结实。1937年11月14日,占领江苏太仓后继续行军的日军部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总理看到一蘑菇云照片把地面部分裁掉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现场的工作人员看到天空瞬间升起巨大的蘑菇云后,无不惊喜尖叫,热烈庆贺。全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全部都在为祖国为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做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晚年家破人亡无后而终文熊猫哥日本兵正要杀中国人1948年8月23,在日本军事法庭,日军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接受国际社会的审判。一级战犯冈村宁次手里沾染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每一场的屠杀都有1975年,邓小平途径南京点名见肖永银后,表示你恐怕要动一动了1975年,邓小平恢复了中央领导人的身份,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南京探望一下自己的老战友,像是已经身患癌症住进医院的王近山,另一个就是肖永银。作为邓小平点名要见的人,肖永银内心是既激揭秘慈禧太后的后宫晋升之路,如何从一个弱女子当上皇太后清朝历史上,有一个女人,她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她足足统治了清朝48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都成为了她的傀儡,这个女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佛爷。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民国奇僧他很色,但很牛杭州西湖的碧波残影里,藏着许多波光十色的往事。那植满梅花的孤山下,西泠桥边,有两座苏姓坟墓南北相对一座是南齐名妓苏小小的,另一座是民国名僧苏曼殊的。事实上,与其说苏曼殊是个和尚,不
四川老兵娶日本女战俘,结婚生活几十年,晚年得知妻子是日本贵族众所周知,我国近代曾有过一段被侵略的岁月。在当时,有很多外国人都趁此机会进入中国,希望能够抢占中国庞大的市场,并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而在这其中,日本自然当仁不让地冲在了第一位上古时代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老百姓不去捡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那么为什么古人那时不跑她曾是林彪家的保姆,林豆豆的干妈,晚年被林豆豆接到北京赡养每当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总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他们或是一声令下万军冲锋山河变色又或是醉后一篇挥洒便能流芳文坛或是睿智深沉身后亿万信众追随又或者是脑中的一念闪过即开启人百年前,北京这样缓解交通拥堵主讲人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什么是战场环境毛主席为什么重视战场环境建设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毛主席为什么要开展拥军爱民工作这对于建设战场环境有多么重要和平年代在部队完成重大演习和军事任务中的群众工作我军历来重视做好群众工作,重视建设战场环境,完成打仗和军事斗争任务。192羁縻制度的演变萌芽于先秦,确立并完善于汉唐,衰微于元明清在我国古代,如何去有效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在先秦时期,逐渐萌芽出了一种羁縻制度,来应对这些语言文化不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所谓的羁縻制度就是在边疆少数民柏青儿子车祸心有痛,孙子救火成骄傲,苦尽甘来无遗憾柏青的人生,花甲之年是她的分水岭。60岁之前,她是专业的评剧演员。60岁以后,退休的柏青焕发第二春,成为各大影视剧中,慈祥的老妈妈。以至于圈内送给她一个绰号关东第一老太。柏青出生在拥有绝对优势力量的国民党军队为什么在内战中迅速失败?今天我就来挑战一下这个主题,用一篇文章的篇幅详细给大家梳理一下解放战争的历史,让即使对军事基本不懂的读者也能理解我军为啥能在劣势下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1国民党战败另有原因在抗日山东红嫂用乳汁救活小战士,多年后成厅级干部的他,会如何报恩?1985年,一位厅级干部庄新民,正风尘仆仆的穿行在沂蒙山区,没多久就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老太太坐在院子里,庄新民顿时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喊道娘,儿子回来尽女红军吞下密件牺牲,儿女被送人,副国级丈夫53年后才与儿女团聚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老红军范其标对15岁的儿子范家定讲述了一段隐藏多年的秘密,他并非亲生。父亲告诉他你母亲姓唐,是红军里的人。当年她住在我们家生下了你,还未满月呢,局势就紧张山沟里发现人才辈出的家族,晚清名臣张之洞为龙洞水井题字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有个龙洞湾,那里有一处房屋遗迹,房屋主体早已倒塌腐烂,仅余少许朽木残壁。唯有一堵阶沿的基石保存尚好,从基石的规模和做工可以看出,此处人家以前肯定是大户。陈氏房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