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纠正一点,李善长并没有被灭门。李善长之子李祺是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的驸马,至少他跟公主生的儿子李茂还是活得好好的,没有受到株连。
  但是以李善长如此高龄,本就已经风烛残年,朱元璋为何还不愿意放过这位开国元勋呢?要知道李善长案以前,朱元璋并没有屠杀过开国功臣。究竟是他自愿出手,还是有一股神秘力量逼他举起这把屠刀呢?笔者以为,李善长的幕后黑手,是以朱标为首的太子党。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在下文中细细道来。没有李善长就没有大明朝
  李善长是濠州定远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从史料来看,李善长并没有在元朝中过功名,这一点至关重要,让他和江南文人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在朱元璋身边只有徐达、汤和几个嫡系小伙伴的时候,李善长就加入了他的部队。二人一见如故,李善长勉励朱元璋向同样白手起家的汉太祖刘邦学习,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治军纲领。可以说朱元璋所部过硬的军纪,是他打天下的重要助力之一。
  朱元璋与李善长剧照
  在明朝建国的艰难历程中,李善长虽然没有任何战功,但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放心地用兵而不用担心粮饷问题。也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大胆地御驾亲征而不用担心老根据地的安危。《明史》中对于李善长在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这样描述的:"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换句话说没有徐达,老朱还可以用常遇春。没有常遇春,还有冯胜、李文忠等等。但是没有李善长,难道靠刘伯温来治理后方?那朱元璋就完蛋了。
  此外在明朝尚未建立之时,李善长就已经是三位公爵之首:宣国公,另两位是信国公徐达和鄂国公常遇春。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李善长更是名列开国六公爵之首的韩国公。
  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强抚顺,劳勚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余悉据功定封。—《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当年李善长将朱元璋比作刘邦,现在投桃报李,朱元璋也将李善长比作萧何。但此时的韩国公已经56岁高龄,高强度的丞相工作对他来说已经难以胜任。因此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始李善长就已经"以疾致仕(因病退休)",此后朱元璋又把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老太师的儿子李祺,君臣之间称得上是关系和谐。
  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爆发的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中,早就有人指证李善长乃至淮西勋贵和胡惟庸勾结(胡惟庸本人便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所谓的"淮西勋贵",就是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这一批人多是老朱的老乡,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动手处理淮西老兄弟的念头,整个勋贵集团都没有在胡惟庸一案中受到牵连。既然如此,为何朱元璋会在十年之后重翻旧账,把李善长和淮西勋贵和胡惟庸联系起来并大肆株连呢?
  胡惟庸剧照来势汹汹的李善长案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四月,吉安侯陆仲亨的家人在凤阳老家用公家的租田放贷,朱元璋一怒之下对其家人进行了治罪。但是事件很快升级,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等人告发陆仲亨与众多公侯当年和胡惟庸结为朋党,曾谋划发动政变。
  由于事关重大,陆仲亨等人纷纷下狱。又由于词连太师李善长,朝野之中要求将韩国公一并治罪的呼声也很高。面对来势汹汹的舆情,朱元璋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场针对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发动的总攻击。
  从朱元璋本人的想法出发,淮西老兄弟们虽然近年来愈加跋扈,大错小错不断,但是总体上是忠于皇帝的。对他们敲打一番可以,但是连根拔除绝不符合朱元璋的利益,是他不能允许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洪武皇帝连续打出多套组合拳,目的就是挽救淮西勋贵。第一招:公侯还乡
  由于不清楚本次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朱元璋紧急向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下旨,让随同他们北征的公侯立即回京。随即老朱又将心腹爱将袁洪从山东都指挥使的任上调回京城,出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乙丑,诏晋王留山西、河南并护卫兵马驻于天成、白登等处操练,时往来提调。其定远侯王弼等悉遣还京。诏今上留征进马军于上都或兴和、兴州。相度便益,令都督、都指挥总率屯驻,常往来阅视。其公侯悉遣还京。—《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一》
  而在此之后,朱元璋又做了几件事情,向朝廷百官传递其本人的想法:
  其一:舳舻侯朱寿二子朱兴、朱能犯法当死,朱元璋以其父的勋劳,特旨赦免。这其实是给身陷囹圄的陆仲亨等人打气。
  其二:命追封皖国庄襄公仇成之子仇正袭封安庆侯,诰文中还有"功既成于前人,福必延于后嗣"这样的话。
  其三:诏遣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宋国公冯胜、申国公邓镇、颍国公傅友德等六位公爵,以及永平侯谢成、南雄侯赵庸、崇山侯李新、怀远侯曹兴、凤翔侯张龙、定远侯王弼、安庆仇正、武定侯郭英、巩昌侯郭振、鹤庆侯张翼等十位侯爵还乡。
  老朱给出的理由是"列侯年老",可问题是像徐辉祖、李景隆、常升、邓镇这些人都还年轻得很。甚至于仇正刚刚袭封,现在却被通知要立刻回老家养老。从这个角度上说,朱元璋急于保护这些在京公侯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朱元璋与朱标剧照第二招:三法司大调整
  光是保护公侯还不够,朱元璋接下来对三法司的主管官员进行乾坤大挪移,目的就是将本次案件压下去。
  闰四月三十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被调去署通政使司事,通政使茹瑺调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佥都御史袁泰则升任左副都御史,这个调动是大有玄机的。
  通政使司在洪武朝的时候责任非常重大,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据说朱元璋曾经在八天内处理的内外诸司奏劄数量高达一千六百六十,涉及大小事件三千三百九十一件,换句话说老朱平均每天要做出400多个决定。但是不要忘了,朱元璋看到的奏劄已经是经过通政使司整理提炼过的,也就是说通政使司的工作强度还要更为巨大。现在力主弹劾的都察院老大詹徽被调去署通政使司事,显然是打算让他淹没在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暂时无暇紧盯李善长和陆仲亨不放。
  至于茹瑺,既然是通政使,说明他是朱元璋绝对信任的臣子。而山西万泉人袁泰,和淮西勋贵一样属于"北人"。把这两个人送去都察院管事,只能说老朱用心良苦。
  在改组都察院的同时,刑部和大理寺主管官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月初一日,刑部尚书赵勉和户部尚书杨靖官职对调。五月初二日,刑部左侍郎邵永善和兵部左侍郎张忠官职对调。五月初五日,大理寺卿张庭兰调任通政使,填补茹瑺留下的空缺。
  詹徽、赵勉、张庭兰等人都是湖广人氏,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勉的岳父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曾经公然在朱元璋面前提出对南人"以德化",北人"以威制"。要知道出身淮西的皇帝本人在广义上也属于北人,可见当时朝堂之下的暗流有多汹涌。李善长的最终结局一击致命的李善长手迹
  在朱元璋连续打出的组合拳面前,李善长案渐有降温趋势。不甘失败的幕后推手又适时推出了一封李善长手迹,最终将这位老太师彻底击倒。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胡惟庸密谋叛乱之时,曾经派前元旧臣封绩出使沙漠求见北元皇帝,打算将北元结为外援。胡惟庸被杀后,封绩就留在了漠北,不敢南归。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大将军蓝玉大破元军于捕鱼儿海之时,顺手将封绩也一起抓了回来。结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封绩交出了当年他和李善长之间的往来书信,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舆情。
  今按得封绩往来沙漠私书,有善长手迹,大逆不道,罪状甚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
  蓝玉剧照
  抓到封绩的是蓝玉,蓝玉又是什么人呢?蓝玉有一个姐姐,嫁给了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常遇春和蓝氏的女儿常氏,是皇太子朱标的正妃。蓝玉是太子妃的亲舅舅,自然也可以算是太子的舅舅。这次针对李善长以及淮西勋贵的后台究竟是谁,恐怕不言自明了吧。
  李善长虽然读过书,但是和太子背后的江南文人集团不是一路人。在洪武朝堂上愈演愈烈的南北之争,其实就是太子党和淮西勋贵争夺话语权的的斗争。原本老牌勋贵还有战功作为倚靠,但随着蓝玉等新一代武勋的成熟,朱标手下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与淮西集团分庭抗礼。双方之间的图穷匕见,是迟早的事。被连根拔除的淮西勋贵
  五月二十日李善长入宫,他本人乃至朱元璋本人,都想为挽回局势做最后的努力。二人暮年相见,想起当年一个做刘邦,一个做萧何的话,史载"为之流涕"。会晤结束,朱元璋让老太师从右顺门出宫。从右顺门可以直接走西华门回太师府,不用辛苦从承天门在绕一个大圈子,也是朱元璋对老战友的体恤。
  然而就在右顺门,朱元璋对文武群臣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欲宥李佑等死,以慰太师。太师年老,旦暮无以为怀"。此时的老朱情急之下,连"朕"都忘记说了。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投向跟在皇帝身边的太子身上,可是以"为人友爱"而著称的朱标却始终一言不发。太子不发话,群臣当然没有一人松口为李善长求情,大明开国第一元勋的命运就此注定。
  群臣复奏:"善长开国旧臣,任寄腹心,亲托骨肉,而所为如此。臣等考其事反状甚明,敢以死奉法。"上曰:"法如是,为之奈何?"善长大惭曰:"臣诚负罪,无面目见百官矣。"乃抚遣归第,赐佑及陆亨等死,善长遂自经。上命以礼葬之,厚恤其家。—《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
  南京明故宫卫星复原图
  据统计,本次惨遭株连的公侯名单如下:
  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荣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河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南雄侯赵庸,申国公邓镇(宁河武顺王邓愈之子)、济宁侯顾敬(追封滕国襄靖公顾时之子)、靖海侯吴忠(追封海国襄毅公吴祯之子)、巩昌侯郭振(追封陕国宣武公郭兴之子)、辽东都指挥使梅义(汝南侯梅思祖之子)。
  这些人之中,邓镇、赵庸甚至还在之前公侯还乡的名单之中,侧面证明了朱元璋挽救李善长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次太子党的出击,最终以大获全胜而告终。当然他们不会想到两年后太子一死,朱元璋立刻发动蓝玉案将他们一网打尽。
  结语:笔者之所以认为李善长案与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不同,是因为它不符合朱元璋的作风。胡蓝案都是在爆发以后迅速株连相关人员,其雷厉风行的特征符合朱元璋一贯的作风。而李善长案从四月底陆仲亨等人入狱,到五月下旬众人被赐死,历时近两个月(中间有一个闰四月),说明这是一个政治妥协的结果。
  陆仲亨、唐胜宗、郑遇春等人都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他们再怎么胡闹,对老朱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除掉他们,对于朱元璋来说显然是自损一臂,只能靠利用太子手下文物官员之间的矛盾来平衡朝堂。好在朱标深受老朱的信任,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康熙和胤礽之间,只怕早已经血流成河了。
  朱标剧照
  至于日后朱棣篡位重修《太祖实录》为何要为朱标遮掩,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淮西勋贵早已式微,朱棣本人并无意去为他们平反。其次幕后黑手虽是太子党,但做出决定的毕竟是朱元璋本人。如果一味强调朱标等人在此案中的作用,难免会有指责太祖皇帝昏聩不明之嫌。对此事进行模糊化处理,是最符合朱棣自身利益的。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李善长鸣冤。王国用激烈地指出李善长位及人臣,生封公爵,死必封王。子尚公主,女为王妃也并非难事,又何必要去跟着胡惟庸造反?而且李善长最早跟随陛下,历经千辛万苦才成就大业,他凭什么相信胡惟庸可以成功?陛下最后竟然以天象当死大臣为由赐死李善长,则尤为荒谬。现在李善长已经死了,多说无益,只希望陛下今后引以为戒。
  而朱元璋的态度很耐人寻味,《明史》的记载是"太祖得书,竟亦不罪也"。老朱是这样好脾气的人么?显然不是。只能说明朱元璋本人认可李善长及淮西勋贵是无罪被诛,但元凶乃是太子,他又能怎么办呢?
  对于明朝和朱元璋来说,李善长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开国功臣。
  李善长从小特别喜爱读书,有智慧、谋略,并且通晓法家学说。无论是处世,还是为人,都属于那种左右逢源、老谋深算之人。
  在朱元璋的所有功臣中,无论是谋士,还是武将,他是跟随朱元璋比较早的,也是朱元璋取得大明天下最得力的一个人 ,没有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年高有德之人,便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在军中,掌管文史书籍,出谋划策,成为朱元璋最得力的谋士,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主管军队的物资供应。从此,李善长一直跟随在朱元璋左右,再没有离开。
  当初,郭子兴因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他的兵权。当郭子兴听说李善长的才能以后,又想从朱元璋身边把李善长夺过来辅佐自己,遭到李善长坚决谢绝。对此,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倚重。只要朱元璋有疑难之事,总是第一个想到征询李善长的意见。而李善长出的主意,也总是能让朱元璋心服口服,立刻采纳。
  朱元璋称吴王时,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李善长通晓典故,裁决事务非常迅速,又善于辞令。朱元璋招贤纳士时,总是让李善长起草文告。只要朱元璋率军出征,也总是非常放心地把李善长留下,固守大本营。就像当初曹操信任他的大谋士、中书令荀彧一样。
  朱元璋即帝位,追封自己祖先及册立后妃、太子、诸王等事宜,一切都由李善长担任大礼使。朱元璋设置东宫官属,也是以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参与决定军国大事,其他事务仍然如故。 不久,率礼官制定郊社宗庙之礼。
  朱元璋巡幸汴梁,由李善长留守,一切事情都可以不经请示,由李善长自己酌定,灵活处理。后来,李善长上奏确定六部官制,商议官民丧服及朝贺东宫礼议,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总之,大明事务,事无巨细,朱元璋都交由李善长主持 。
  后来,朱元璋大封功臣时,说了一句话:"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
  于是朱元璋授于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免死铁券,李善长免死两次,其子免死一次。
  后世有人说,没有李善长,就没有大明王朝。这话或许说的有点大了,但是可以这么说,没有李善长,大明王朝夺取天下肯定没有那么顺利,至少时间得往后延长。李善长居大明王朝第一功臣,当之无愧,毫无疑义。
  凡通晓《明史》者都知道,在明朝初年,左丞相是一个常设职位,由朱元璋最信任的文官担任。而右丞相,则是一个并不起多少作用的虚职,由武大臣担任;最早是由徐达担任。但徐达经常带兵出征,根本管不了朝中这些杂事。即使有事时,徐达也是首先征询李善长的意见。
  说起这个左右丞相职位,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早先,右比左大,比如《廉颇蔺相如传》载:"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右,就是上。
  后来,关于左右谁大的问题,很容易引起误会和争论。有人考证,春秋战国时,右相大;南宋时右相大;北宋时左相大;秦朝时左相大;汉朝时右相大;明初时左相大;清朝也是以左为尊,比如左督御史比右督御史大 。
  以上这些说法,或者可以参考一下。
  当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而李善长位居首位。朱元璋在诏书中将李善长比作汉初的萧何,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倚重程度。
  在帮着朱元璋打天下时,李善长称呼朱元璋为"主上"。
  后来,朱元璋即皇帝位以后,李善长对朱元璋一直用两种称呼,私下仍然称呼朱元璋"主上";在众人面前,才称呼朱元璋为"皇上"或"陛下"。可见他和朱元璋的亲近。
  另外,李善长还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他的儿媳妇是朱元璋的女儿。故此,朱元璋授予他家两种免死铁券,李善长免死两次,其子免死一次。
  在明初,李善长几乎就是除了皇帝朱元璋以外,最有话语权的人,位极人臣。
  那么,就是这么一位领班大臣,在77岁那年,惨遭朱元璋杀害,并灭门70余口,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善长这个人,尽管智商、情商都极高,外表也很宽厚温和,但这个人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内心非常喜欢嫉妒,待人也刻薄。后来明朝建立以后,更是居功自傲,恃宠而骄。
  只要有人敢冒犯他的权威,他马上就记仇,并依靠他和朱元璋的亲近关系,想方设法上奏皇上,贬斥这些人。
  有一次,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伯温争论法令,李善长认为刘伯温侵犯了他的权威,便开始辱骂刘伯温。刘伯温因此非常不安,向朱元璋上奏,请求告老还乡。
  李善长一系列的所作所为,使朱元璋慢慢对他开始产生厌恶和反感。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李善长岁数大了,因病辞官归居。朱元璋便命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当时受牵连而被处死者非常多,尽管胡维庸是李善长推荐的,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为难、迁怒李善长。
  有人说,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作为哥哥的李善长并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而怀恨在心,最后非要杀了李善长。其实,这恐怕是误解。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这时已经七十七岁(也有人一说是76岁)。
  不过,我个人理解,李善长真正让朱元璋大怒而非杀他不可的原因,是下面几条。
  一,丁斌是李善长的亲戚,他被抓以后,供出了一些情况。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和胡惟庸交往密切。朱元璋让人把李存义父子抓起来审讯。李存义供出了哥哥李善长,说:"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我暗地里劝说过哥哥李善长。李善长尽管不同意,但仍然替他们隐瞒了这些罪行。"
  二,电视剧《朱元璋》里,有一段镜头,李存义在逃亡途中,也曾经在哥哥李善长家里躲避朝廷追捕,李善长也担心被官府搜出弟弟李存义而惹祸上身,便告诉弟弟李存义:"我家现在也不安全,你还是尽快离开的好。"李存义走后,李善长也隐匿未报。
  三,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过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的封绩,曾经上报给李善长,但李善长却把这消息隐匿了起来,也没有上报给朱元璋。
  这几桩事,可都是谋逆大罪,李善长尽管没有参与,但明知有人谋逆,却知情不报,自然也等同于谋逆。
  就在这时,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向官府检举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 这些证言都明明白白地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朱元璋闻报,自然大怒,于是,便连同李善长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说实话,要说朱元璋就因为功成名就,就因为厌恶李善长的为人,而杀李善长,这理由不免太牵强附会。
  而且,假如李善长犯了其他不管多重的罪,也不管朱元璋后来对他怎么不满意、厌恶,估计都不会杀他,更不会对他灭族。
  但是,明知有人(他的弟子胡维庸、弟弟李存义)谋逆而不检举,这恐怕不仅是朱元璋不能容他,任何一个封建君主都不会容他,这就是李善长被诛杀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看来,他可以容忍李善长别的任何不端、不齿行为,但绝对不能容忍李善长失去作为人臣的底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李善长并没有被灭门,他儿子李祺是驸马,没有被杀;李祺和公主生的儿子,也没有受到株连。
  李善长原本是一个能够善终的宠臣,但他错就错在觉得自己是朱元璋的心腹,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又是皇亲国戚,以为皇帝会永远罩着他。结果,在李善长七十六岁那一年,朱元璋突然铁面无私起来,恩赐李善长自尽,同时灭了李家七十余人。这位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也算是位传奇人物了。
  李善长,字百室,1314年时生于凤阳府定远县,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不过,比起朱元璋的家境,李善长家可要殷实多了。李善长这个人读书并不多,但脑子十分灵光,是个很机智的人,史书称其"策事多中 "。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郭子兴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占领了濠州。当时,朱元璋也开始投奔郭子兴,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后来,朱元璋精心培养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并网罗了不少人才,而李善长也就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自李善长投奔朱元璋开始,便开始深受重用。朱元璋建立政权后,李善长的职位也越来越高。比如,朱元璋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时,李善长便被任命为帅府都事;朱元璋建立吴国后,李善长则出任右丞相;在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又担任左丞相一职,同时还被授予了太子少保的荣誉。
  可以说,明初的政坛上,很多地方都活跃着李善长的身影。可是,正所谓物极必反,李善长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还是栽了大跟头。李善长的倒台,除了确实有过错外,主要输在了不识时务。
  朱元璋虽然施行重典,但并非是一个昏庸残暴的皇帝。李善长之所以被赐以自尽并牵连家人,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翻了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如何在皇权下生存。
  李善长有罪,但也算不上大过。在位极人臣的几位元勋中,李善长曾经贪污受贿,也曾经尝试利用关系为罪犯疏通,还曾利用职务之便征调壮丁。可是,这些罪名都不至于使他受到严惩。
  事实上,在李善长倒台前,朱元璋曾多次对其宽宥,甚至在接到告发后都不作审理。可是,此事再一再二难再三。这边朱元璋一再宽恕李善长,而另一边李善长却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恩典,并没有诚心诚意地去谢恩。
  李善长的高冷,令朱元璋也很不舒服。后来,随着胡惟庸案的爆发,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也心存芥蒂,不敢太过相信。关键时刻,有人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暗中勾结。重要的是,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存在着政治联姻,这令朱元璋也心存怀疑。
  最终,李善长奉命回家自尽,而他的儿子、侄子及许多亲人也都自尽或被处决,全家七十余口殒命。唯一曾娶了公主的儿子李褀被流放后,也很快死去。
  朱元璋从乞丐成为开国皇帝,自有其过人之处!然更离不开辅佐他的文人武将!明朝初定,朱元璋便大肆诛杀功臣!这里面固然有朱元璋自私,猜疑的性格使然。但也与那些功臣的污点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胡惟庸的偏狭功利,蓝玉的骄横跋扈。这些功臣的行为性格和最后他们的下场都是密不可分的!但李善长却以76岁的高龄被朱元璋诛杀一家70余口,很是让人难以理解!
  《太祖本纪》记载,李善长是朱元璋在打天下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文人。也就是1353年,朱元璋"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这句话就说明李善长是一个有谋略的读书人,且很受朱元璋的看重!
  在朱元璋跟随郭子兴时,有一段时间,朱元璋的兵权因为流言蜚语是被郭子仪剥夺的。且郭子仪招揽李善长为其效劳,但被李善长所拒绝。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李善长对朱元璋是很忠诚的!而每当朱元璋的事业到了关键时刻,李善长都会及时出现,帮朱元璋解决问题。有时甚至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一点在开国后的封赏上体现的很明显!
  而李善长的杀身之祸正是起于对他的封赏之后,《明史》载,李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这是很严厉的批评之语了!而后,李善长的性格上逐渐呈现出诸多污点,"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
  但真正让朱元璋起了杀心的还是李善长牵扯上了谋逆大案。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一家70余口人被杀。史书记载,朱元璋给李善长定罪的最重要一条就是"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被朱元璋以胡惟庸党追问。这一点,在史书上有简单的记载!
  总之,朱元璋杀李善长就和他杀其他功臣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政治需要。而杀李善长,是为了打击淮西勋贵,保持各方势力平衡!更是为了巩固皇权!从这一点上来说,无论是胡惟庸,还是蓝玉,或者是李善长,不管他们有没有性格上的污点,他们都必须得死!只是因为他们位极人臣的权利会威胁到皇权!
  但朱元璋千算万算,他也没算到,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会自相残杀!
  李善长为什么会获得被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可以说,完全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打天下基本上是靠了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以他的老乡为核心的淮西武士集团,这是主力,是战斗骨干和沙场元勋;另一部分是江浙文士集团,他们有知识、有谋略,但入伙较晚,实力稍逊。
  身为文人的李善长,当上宰相后并不受江浙集团的待见,双方明争暗斗,相互算计。李善长先是处心积虑把刘基搞下了台,引起了江浙集团的不满;后杨宪、汪广洋等江浙文人想方设法讨朱元璋的欢心,大有取代李善长之意。
  李善长正感到危机四伏的时候,老乡胡惟庸适时出现了。于是,胡惟庸便成了李善长的臂膀,两人交往愈来愈密切。
  朱元璋对朝中各派势力的争斗看得十分清楚,在打天下的时候,李善长这种人是大有用处的,一旦天下已定,李善长就不那么合适了,老觉得是个威胁。
  因此,朱元璋于洪武四年(1371年),把李善长彻了下来,安置到了凤阳。为了安抚和报答李善长,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提升李善长弟弟李存义为太仆寺丞,负责全国马政;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又将大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并在京师为李善长大治府第,李善长成了朱元璋亲家。
  李善长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此时年龄也大了,该安享晚年了。可是胡惟庸案的发生,让李善长的形象跌入谷底。
  胡惟庸也是定远人,作为老乡,得到过李善长的提拔,后胡惟庸又把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二儿子李祐,两人攀上了亲戚。但是,胡惟庸当上宰相后,飞扬跋扈,形成强大势力。朱元璋不能容忍,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兴起第二次大狱,以谋反罪诛杀了胡惟庸集团。李善长因是朱元璋亲家,又有大功,朱元璋才不予追究,但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本该夹起尾巴做人的李善长并没有收敛,老态龙钟了还在瞎闹腾。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已是七十六岁高龄,风烛残年了。可是,他还要大治府第,明目张胆为子孙置办房产。不仅如此,他还从卫国公汤和那里借了三百兵士用来造房子,汤和怕受牵连,马上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骂道:"真是不知好歹!"
  四月,李善长为自己的亲信、即将被遣送边疆的犯人丁斌求情。这时,有人上告朱元璋说,丁斌原来是胡惟庸亲信。朱元璋火了,命令马上逮捕丁斌,并下诏:"好生打着问。"于是,丁斌供出了李存义,再由李存义逼出了李善长,得到了胡惟庸准备谋反时与李善长的对话口供。
  这时,李善长的仆人也去告发,说曾看见胡惟庸亲自到家与李善长东西对坐,秘密商讨事情。见此情形,御史们为了抢功,也纷纷揭露李善长的过失,奏章像雪一样飞到了朱元璋面前。与此同时,太史令奏:天上星有变,当杀大臣消灾。到了这部田地,李善长在劫难逃,他就是全身都是嘴也分辨不清了。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朱元璋命人抄了李善长的家,七十六岁李善长连妻带儿女弟侄七十多口走向刑场。看在父女份上,朱元璋赦免了临安公主、驸马李祺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其他一律砍了头。一直到明宪宗时期,李善长的冤案才平反昭雪。
  对于李善长的死,朱元璋这个为了家天下需要而借故斩杀功臣的冷血皇帝,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但是,李善长本身问题也很明显,他自恃功大,热衷于权力、富贵,到了老年了还要尽情享受,不急流勇退,以致惨遭灭门之祸。
  李善长被朱元璋评为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生前国公,死后封王。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这样的一位大臣,为什么在晚年会遭到灭门之祸呢?	李善长功劳堪称第一,得意忘形之态暴露无遗。
  朱元璋心里清楚,建立大明王朝,功劳第一的人肯定是徐达。徐达作为朱元璋军中的大元帅,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而且都是他作为主帅。所以大明的江山一大半都是徐达打下来的,轮功劳自然是徐达第一。
  可是朱元璋将一个搞后勤的李善长排在了功臣第一位,其实就是为了打压徐达。因为徐达是武将等级最高的,又被封为右丞相,位极人臣。朱元璋必须要敲打敲打徐达,以免徐达犯错误。可是这给了李善长一种错觉,他似乎真的觉得自己就是大明第一元勋了。	时封公者,徐达、常遇春子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善长六人。而善长位第一,制词比之萧何,褒称甚至。---《明史》
  所以李善长在大明开国以后,骄傲的态度,逐渐暴露了出来。为了给自己家里修筑相府,李善长居然动用了汤和手下的300士卒。朝廷命官在没有皇帝的允许下,就私自动用士卒,这是要杀头的。可是李善长认为自己有资格这么做,似乎不怎么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而且李善长与胡惟庸交好,所以时常收取胡惟庸所孝敬的不少好处,逐渐变成了一名贪官,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胡惟庸案件,其实并没有牵扯到李善长。
  胡惟庸做宰相的时候,李善长已经退休了。所以李善长压根就管不了胡惟庸胡作非为的事情,直到刘伯温被害死了以后,朱元璋终于对胡惟庸下手了。
  不出手还好,一出手那就是大手笔,将胡惟庸全家杀掉除外,还牵连了两万多人同时赴死。这可是震惊天下的大案子,胡惟庸跟李善长是亲家关系,所以李善长也免不了要遭罪。但是朱元璋卖了李善长一个面子,并没有祸及李善长包括他的家人。
  甚至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和侄子也参与到了胡维庸案件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对他弟弟李存义和侄儿下手。原本朱元璋认为这是给足了李善长面子,李善长应该过来感谢一下自己,没想到李善长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及这件事。
  我认为这件事不怪李善长,毕竟他弟弟这件事李善长也未必就涉及参与了,而且一旦向朱元璋表示感谢的话,那就等于证明了弟弟确实参与了这件事。所以李善长什么都没有提,可朱元璋心里非常不爽啊,他认为李善长太不像话了,居然连自己的面子都不顾。
  胡惟庸被杀十年以后,李善长终究被牵连进胡惟庸案。
  胡惟庸的事情过了足足十年的时间,李善长的问题才重新被提了出来。事情的起因是李善长的一个叫丁斌的亲戚,曾经在胡惟庸府上做事。后来也被牵连到了胡惟庸案件之中,而李善长见朱元璋居然没有赦免丁斌,实在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所以李善长主动提出要朱元璋赦免丁斌。
  之前朱元璋主动赦免了李善长的弟弟和侄儿,李善长不来谢恩,现在没有赦免他的亲戚,他就跑过来讨恩赏。这一点让朱元璋十分恶心,所以朱元璋不仅没有赦免丁斌,而且决定对丁斌严惩不贷。	惟庸乃自往说善长,犹不许。居久之,惟庸复遣存义进说,善长叹曰:‘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或又告善长云:"将军蓝玉出塞,至捕鱼儿海,获惟庸通沙漠使者封绩,善长匿不以闻。"于是御史交章劾善长。而善长奴卢仲谦等,亦告善长与惟庸通赂遗,交私语。---《明史》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丁斌的供词中,居然将李存义和他儿子再次供了出来,原来他们俩居然是胡惟庸谋反的党羽。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了,朱元璋再次逮捕了李存义父子。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存义父子居然将李善长给供了出来,说李善长事先是知道胡惟庸准备造反的。
  李善长既然知道这件事,却没有通知朱元璋,那跟谋反没有两样了。所以朱元璋这才抓了李善长一家,不仅杀了76岁的李善长,而且将李善长全家七十多口几乎都给杀光了。只有驸马被流放而活了下来。
  个人观点:我认为李善长被杀,跟胡惟庸案其实是没什么关系的。
  李善长被杀以后,虞部郎中王国用大胆上书,向朱元璋说了一系列李善长不会谋反的道理,有理有据。李善长是大明第一功臣,世代世袭国公,又跟朱元璋联姻,已经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造反。毕竟胡惟庸造反成功了也不会把皇位让给他坐。
  朱元璋看了这份奏折以后,居然没有处罚王国用,其实就已经暴露出了这件事的问题,李善长的死,并不是因为他参与了胡维庸的谋反,一定另有隐情,而且是朱元璋不愿提及的事情。
  这件事肯定不可能被写入史书,胡维庸案子已经过去了十年,再拿出来说,未免有些牵强。所以我认为,主要是李善长与朱元璋的矛盾逐渐爆发了。
  朱元璋这辈子最痛恨贪官,他曾经因为贪腐世间杀了好几万人,可见朱元璋的决心。可是作为朱元璋亲封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居然也是个贪官。这就让朱元璋有些不能接受了。此外,李善长越来越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这也是事实。
  期间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肯定是在胡惟庸被杀后的这十年里,两人之间的矛盾完全暴露了出来。这才导致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痛下杀手,跟胡惟庸的案子绝对没有关联。
  李善长:"陛下,臣冤枉!"朱元璋:"狡辩没有意义。"李善长:"臣有三块免死金牌。"朱元璋:"你欺君、大不敬、包庇、谋逆、结党……免你三死,还要死N次才够。"李善长:"臣为你服务了37年呐。"朱元璋:"在地下等着朕,继续赎罪。"
  李善长跟朱元璋是老乡,是个读书人,却不务正业,不好好读"高考教材",就喜欢研究法家的谋略。所以,他混到39岁依然是个籍籍无名的白丁。
  一切都像是上天安排好了的,李善长39年磨一剑,似乎就是为了等老朱这个仗剑天涯的绝世高手。
  至正十三年,老朱率军攻打南下滁州,半路上李善长如同神仙哥哥飘然而至。老套的版本再次重复上演,朱元璋请教:"天下纷乱,怎么才能平定呢?"李善长轻捻长须,摇头晃脑地献上李版"隆中对":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李善长的"滁州对"跟"隆中对"差异其实很大,他不谈战略,而是给了老朱一册作业本:"来来来,照刘邦同学的作业抄。"
  老朱没上过学,跟着郭子兴"闹革命"不是出于"阶级觉悟",而是为肚皮所逼,所以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居然还有可能跟刘邦平起平坐。
  李善长太牛了,一句话就给曾经的叫花子描绘了一幅伟大的蓝图。所以请记住,说话能不能入耳不在于多,而在于"语锋"够不够锐利。
  其实李善长的这段话还有一个妙用,它把朱元璋推向刘邦的同时,也暗中让自己成了"萧何"。果然,老朱就是这么认为的,你很难否认,这里就有心理暗示的作用。
  客观讲,李善长丝毫不逊色于萧何,他除了充当朱元璋的钱袋子外,还能偶尔在战场上偶露锋芒。
  比如,李善长留守和阳县城时,遭到了元军的偷袭。当时城中的主力已经跟朱元璋出征,只留下了少数老弱残兵。一般人能做的无非以下两个选择:或弃城逃跑,或坚守城池玉石俱焚
  李善长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主动出击,半路伏击元军,结果还真把元军打懵了。把一把烂牌打出了同花顺的效果,这不光需要勇气,更需要超凡的智谋。
  老朱当时还是郭子兴的跟班,一条龙给一条虫打工,关键这条龙还没有长出龙鳞、龙爪,这种关系不好处。李善长把大老板和二老板之间微妙关系摸得门清,他一边坚定地拒绝大老板的引诱,一边给二老板出主意,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人际关系的协调,是李善长又一个优于萧何的地方。当初萧何虽然地位高,但是武将们并不服气,虽然都是老乡,他被丰沛集团孤立起来了。
  而李善长则不然,老朱集团内部有什么内部矛盾,李善长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他总能弥合矛盾,还能不断为这个团队增加新的血液。
  所以,当朱元璋穿上龙袍后,册封李善长为"六公"之首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包括落选的汤和。(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后期,只要朱元璋出征,李善长就相当于监国,大小国政一人独断,都不需要请示朱元璋。大明建立后,李善长也不出意外地当上了左丞相,统领中书省。
  为了显示对李善长的信任,老朱赠送李善长三块免死金牌,其中两块给他自己,一块给他的儿子;又将自己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唯一的儿子李祺。
  两家都好成一家了,老朱又为啥翻脸,杀了已经退休在家养老的,76岁高龄的亲家?
  李善长一脸悲愤:臭和尚不要脸,他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朱元璋翻身做主人不容易,家业太大总担心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他的忌惮心理特别强。从坐上龙椅开始,他就小木鱼敲个不停:都给老子安分点!
  大臣们被迫天天学习老朱的大作,今天学《铁榜文》,明天学《资治通训》,后天学《臣戒录》、《志戒录》,目的就一个:警钟长鸣。
  这还不能让他放心,于是他又组织锦衣卫,把大臣们看得死死的。当然,反面典型必不可少,于是一大批官员倒下,连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都在大明帝国上演了。
  人越是怕鬼心里越不安,老朱觉得不弄出点大动静,不足以镇住这些自以为是的文臣武将。于是李饮冰、杨希圣、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一个接一个倒下,数量一次比一次多,分量一个比一个重。
  李善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胡惟庸的附逆。老头哭了,虽然胡惟庸是俺推荐的,虽然他和俺有亲属关系,可俺早就退休了养老了,俺这么大岁数哪里承担得起谋逆的大事?
  可御史台、大理寺那帮官员太有能耐,把胡惟庸一次一次跟李善长沟通的经过捋得清清楚楚,李善长说的每一句话写得明明白白,弄得跟真的似的。
  有个叫王国用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他冒死给老朱上了一道奏折:以李善长的地位已经到达人臣的顶点,他干嘛参与胡惟庸的谋反?胡惟庸还能给出更大的价码吗?再说了老头都快八十岁了,他还有那个精力吗?老头不是三岁孩子,得天下的艰难他比谁都懂,可能用身家性命赌不靠谱的东西吗?
  总之一句话:皇上你这个谎编得不圆!
  李善长心里说:他就是要用我的脑袋,来镇住那些有野心的人,活了一辈子我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个附加价值!
  朱元璋一脸愤怒:死老头不自觉,他拿我朱家天下当提款机!
  老朱显然不认同:少来,就你脑袋值钱?汤和我怎么不杀?都是你不自觉,搞不清主仆关系,非要自作多情地认为朱家天下有你的一半,当大明是你的提款机呐?
  原来,自从确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后,李善长开始飘了。为了揽权,他一边排除异己,一边四处伸出触角。
  明初中书省的几位大佬,先后遭到李善长的排挤和打压,李饮冰、杨希圣就死在他手上,刘伯温曾经被李善长当众辱骂,被迫辞官还乡。
  杨宪、汪广洋两位朱元璋看好的丞相人选,都与李善长水火不容。虽然这俩人都倒在了李善长前面,但李善长的专横跋扈,已经让老朱心生厌恶。
  洪武四年,趁李善长生病,老朱毫不犹豫地打发老头回乡养老。
  临安公主嫁给李祺,按规矩李善长父子应该谢恩,可爷俩居然都忘了。正赶上老朱身体不好,汪广洋乘机进言:"陛下您都病了十几天了,李善长居然不来探视,毫无人臣之礼。李祺大婚都七天了,也不来向您谢恩,爷俩大不敬呐!"
  老朱正在烧心,被汪广洋一挑拨火就起来了:削李善长年禄一千八百石,以示警告。
  如果李善长能学到萧何的一点自保术,他就应该读出这些不祥的信号,也不至于落到后来的下场。也不怪他,李善长学的就是法家权谋之术,生命不止奋斗不休,所以即便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刷自己的存在感。
  他发挥"传帮带"的好作风,不遗余力地将胡惟庸拱上相位。工作之余也不忘家庭建设,为了营建豪宅,他不顾汤和的提醒,依然调拨300名士兵参与他家里的工程建设。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倒台了。看在以往的情分,老朱没有牵连老同志李善长。皇帝开恩,不代表他心里没想法,你李善长应该自觉一点,主动找领导承认错误,感谢领导的宽大为怀嘛。
  可李善长似乎忘了他曾经跟胡惟庸打得火热的事实,装傻充愣,用沉默跟胡惟庸划清界限。这件事搞得老朱很生气:我原谅你,你倒会端架子啊,请不动你是吧,你等着。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沉渣再起,胡府有个叫丁斌的人被卷了进去。这位丁斌,正是李善长的亲戚。按理来说,李善长应该避嫌,可他却主动撞枪口,找到老朱,希望能对丁斌网开一面。
  这一脚踩进去,李善长再也没拔出来。老朱冷笑一声:逮捕丁斌,严审!这一审,拔出了丁斌这棵萝卜,接着就带出了李善长这坨泥。
  李存义一脸愧疚:二位别吵吵了,都是俺爷俩坑了俺哥!
  别人家的爹是用来被儿子坑的,可李善长没被儿子坑,而是被弟弟坑了。李祺和临安公主都是好孩子,夫妻俩也很和睦,朱元璋经常会给李祺派点赈灾之类的任务,小伙儿总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因此李善长遇害时,李祺和临安公主,以及他们的两个儿子都保住了命,只是被剥夺了爵位继承权,流放到"郊区"江浦生活。
  实际上"受灾"最严重的是李存义一家,包括李存义,以及他的两个儿子,七十余口人全被处死。
  李存义跟他哥一样,早就追随朱元璋立下大功,并官拜太仆寺丞。他有个儿子娶了胡惟庸的侄女,因为这层关系,李善长竭力提拔胡惟庸,也让李家跟胡惟庸扯上了斩不断的瓜葛。
  按胡惟庸案审理呈报的案卷来看,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的铁杆,当初就他们代表胡惟庸,怂恿李善长参与谋反。
  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冤案,但如果没有李存义,李善长断然不会被扯上胡惟庸谋反案。
  所以,李善长76岁不得善终,首先朱元璋的忌惮心理要承担首要责任,其次李善长的不知收敛纯属自酿苦果自己饮,最后包括李存义在内的亲戚部众,也是把李善长推向绝路的凶手。
  朱元璋将李善长比作萧何,说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但终究逃不过不能善终的命运。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诱因是受到胡惟庸案牵连,深层次原因还是开国功臣的政治权利过大,特权阶层过多导致国家极难治理,特权阶层占有的政治资源甚至威胁到了皇权。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
  01 李善长做了什么事才会被朱元璋看做自己的萧何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与胡惟庸是同乡。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自此后追随朱元璋左右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用朱元璋自己的话就是: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57岁位极人臣。02 李善长晚年灭门事件与这几个重要人物有关
  1、朱元璋,二者君臣关系,但也是儿女亲家,1376年临安公主下嫁其子李祺,授为驸马都尉。
  2、胡惟庸,二者系同乡,二人关系走得比较近,类似师徒,也算是儿女亲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3、李存义,李善长的弟弟,与胡惟庸有些儿女亲家关系,交往颇多。
  4、丁斌,李善长的亲属,有说法是外甥。
  5、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军,率军出塞捉到了与胡惟庸私通的沙漠使者封绩。
  6、封绩,元朝旧臣封绩,据称为北元使者。
  03 明初四大血案之胡惟庸案——相权终结时代
  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做了七年丞相的胡惟庸,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
  自从前任左相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他为此当了7年独相,为人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
  胡惟庸权力欲膨胀,心怀异心,开始偷偷构建自己的武力体系,更是暗中联系蒙古和倭寇。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朱元璋通过宦官得知此事大为震怒。第二年正月,御史中丞涂节,与胡惟庸谋起事不成,为迎合帝意,告发胡惟庸谋反;御史中丞商皓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也告发惟庸意图谋反。朱元璋借此机会,令人轮番讯问,将案件定性为谋反,胡惟庸、陈宁和涂节等人被诛杀。
  但是之所以能够称为明初四大血案,那是因为胡惟庸死后余波不断,猛料一个接一个,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受到此案牵连 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注:史学界对于胡惟庸案的争议较多,在此不去细究,仅按照《明史》的记载行文。04 李善长受胡惟庸案牵连的始末
  1、开端
  因为与胡惟庸那层关系,老李恳切的向朱元璋道过谦,因此暂时揭过,逃得一条老命。可是事与愿违,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为胡惟庸的党羽,曾与胡惟庸过往甚密,参与谋反,朱元璋看在老李的面子上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老李小心谨慎,没把火烧到自己头上。
  2、人老昏聩,糊涂之中被加料
  1390年,77岁的老李突然想翻修房子,居然跟信国公汤和借300士兵给他干活。好嘛,人家不仅没借,还把这事抖落出去,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这可就有点犯忌讳了。
  赶巧了,同年4月,因为外甥丁斌在京城犯事,要被发配边疆,李善长不能不管,便屡次向朱元璋请求赦免其亲戚丁斌。
  这两件事赶一块,可惹恼了朱元璋,于是将丁斌治罪。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 一番严刑拷打,受不了酷刑,心存侥幸想要保住小命,于是供出李存义等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
  于是可怜的李存义父子再次被逮捕审讯,他们的供词牵连到李善长,供词上说:"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李存义暗地里劝说李善长。
  这时,又有人跟风告发李善长说:"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于是,御史们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
  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
  更加扯淡的是,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 这些证言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3、获罪
  看到加了料的证据链,朱元璋心里已经基本认定,李善长已经不忠了。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就着这么个荒谬的借口,朱元璋便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家奴检举李善长的时候,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05 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种说法是为后代扫清障碍。淮西一党尽管胡惟庸被诛,但是李善长作为妥妥淮西党领头人还没有消除实际影响力,一旦新君即位,就会造成臣强君弱、皇权不稳的情况。要是新皇帝登基才发现放眼全朝都是开国元勋或者元勋后代,那可就说什么都晚了,朱元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根除这些政治势力才是正道。
  另一种说法是有预谋的废除相权。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老早在心里就想废除丞相制度了,他需要证明丞相都是不好的,所以选了个庸才胡惟庸当丞相,再借机杀了他。李善长虽然七十多岁了 退休在家,但也是废除丞相制制度最大的障碍,为了废除丞相制,必须找出问题让他身败名裂,以彰显自己废除丞相制度的正确性。
  但我个人认为,李善长没能善终的深层次原因最有可能是这个: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之君,因为政治需要而封赏群臣,造就了一批 新的特权阶层,但是新的特权阶层为谋求自身利益过程中慢慢 与皇权发生了摩擦。以李善长为代表的开国元勋集团的政治权利过大,慢慢的不再是皇权统治的助力,而是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障碍,特权阶层过多,导致国家极难治理,特权阶层占有的政治资源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朱元璋心中十分不喜这种局面,为子孙后代计,还是把这些障碍早写清除最为稳妥。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明史·李善长传》、《明太祖实录》、《李韩公家乘》1
  谢谢邀请。
  李善长(1314一1390), 明代著名开国功臣,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定乾坤,因深得朱元璋信任而被任命为宰相,受封韩国公。李善长本应凭其劳苦功高与尊崇地位安享清福,颐养天年,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在人生暮年被朱元璋以"有星变,须诛杀大臣"为借口送上:了不归路。李善长之死,被认为是明代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冤案,而李善长本人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政治牺牲品。
  明初的二三十年间,兵事虽在减少,但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大肆杀戮功臣宿将。胡惟庸在李善长举荐下位居宰相后胡作非为,最终走上谋反之路。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及与胡案有牵连者。胡惟庸案后,权力中枢成员汪广洋等人上疏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甚密。根据当时的法律,作为胡惟庸的故旧与举荐者,李善长自然难辞其咎,理当连坐。朱元璋念及李:善长乃淮西故旧,且随已南北征战多年,又是开国功臣,劳苦功高,暂时未予追究,但随着群巨对李善长非议的不断增多,朱元璋对他的不满日甚一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见年过古稀的李善长已不中用,并认为其对以"胡蓝之狱"摧毁淮西集团之事心怀怨恨,因而以"有星变,须诛杀大臣应灾"为借口,赐死李善长。李善长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在家自缢而死。其家属70余人也未能幸免。
  追溯李善长的人生轨迹,从开国功臣到走上人生末路,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李善长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二是李善长结党营私,为朱元璋所不容。
  (一)心胸狭隘,自酿祸端.
  据《明史》载,李善长乃"外宽和,内多忮刻"37之人。"忮刻"为嫉妒刻薄之义,是心胸自私狭隘的同义语。此话并不偏激。举例说,他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污被治罪,时任御史中丞的刘基负责调查此事。李善长竟置国家法度于不顾,从一己私利出发,多次为李彬开脱罪责,为刘基的调查设置障碍。无奈之下,刘基只得奏准朱元璋,将李彬处死。为此,李善长常耿耿于怀,欲伺机进行报复,暗中加害刘基,逼得刘基只好回家避祸。此外,李善长的心胸狭隘还表现在他素有居功自傲与贪赃纳贿的毛病。
  (二)结党营私,为朱元璋所不容
  李善长是一个乡土观念极重的人。随着地位的不断上升,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串通淮西籍人员,与他们拉帮结派,成为淮西集团的核心人物。正是在李善长的竭力推荐下,胡惟庸才从一个小小的知县逐步登.上宰相的宝座。李善长为培植淮西集团势力不遗余力,在执政方面处处以此集团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淮西集团成员自恃是皇帝的同乡,恣意妄为,胆大包天,逾越礼制,疯狂地追求财富与攫取权力。同时,淮西集团排斥异已,对淮西籍以外的人员极力打击。比如,胡惟庸任宰相前,朱元璋曾说过"杨宪可居相位"的话。这句话后来传到了胡惟庸耳朵里,胡惟庸就暗中对李善长说:"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本来李善长就对山西籍人杨宪怀有成见,特别对杨宪常在朱元璋面前说自己"无相才"一事恨之入骨,就想方设法陷害杨宪,使杨宪遭到;弹劾被朱元璋诛杀。
  令人想不到的是,淮西集团势力最后竟然疯狂到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地步。这触犯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必为他所不能容忍。随后发生的事情成了李善长与朱元璋矛盾升级的导火索。胡惟庸当宰相后,贪污受贿,擅权专断,胡作非为,引起朝臣的强烈愤慨。胡惟庸自知罪孽深重,恐遭朱元璋毒手,竟勾结同党密谋造反,妄图加害朱元璋。不久,胡惟庸东窗事发,朱元璋将其一网打尽。朱元璋深刻认识到,淮西集团势力的过度膨胀不仅加剧了当时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已日益威胁到皇权的稳固,有导致自己大权旁落的危险。鉴于当时形势的严峻性,朱元璋自然千方百计地遏制这一势力做强做大,"胡蓝之狱"便拉开了帷幕。朱元璋本人虽发迹于淮西集团,但一旦大权在握,这个羽翼丰满的政治集团即刻成为他背部的芒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更何况他对以李善长为核心的淮西集团一直存有戒心。朱元璋虽口头_上说李善长功劳堪比汉代萧何,但背地里对李善长防范有加。胡惟庸案正好成了朱元璋日后清洗以李善长为核心的淮西集团的一个重要借口。
  很不幸,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BUG,周处虽然除了两害,第三害是周处本人。
  社会已经安定,生产已经恢复,既没有了南山猛虎,也没有了长桥下蛟龙,你打得死猛虎,捆得住蛟龙,你这一身本事活在人世间,南山还在那里,长桥还在那里,所有人都很怕!所有人都怕南山猛虎再现,长桥蛟龙再飞。
  李善长这种事件,如果是在中华这块土地上只发生一次,两次,哪怕三次,可以称之为偶然事件,可以咒骂朱元璋"狠毒""无情""小人"。所有人都知道,李善长这种事件近三千年了,无时无刻的一再发生。不要说赵匡胤没有做这种"恶心"事情,他做了,他只是没有流血,他用了更多的民脂民膏收买而已,从民众福祉来说,朱元璋与赵匡胤孰好孰坏孰高孰低还需要再讨论的。 不要说这种事情离你很远,不,就在你身边,哪一个家庭没有付出多不被老人待见的儿女呢?哪一个单位没有屈死的能干员工呢?
  这是一个规律,历史规律,不是李善长该死,不是李善长倒霉,也不是朱元璋残暴,也不是朱元璋讨厌李善长。这是一个历史规律,是一个BUG,这个定律,这个BUG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本文不讨论。
  既然是规律一定有内因,这个内因是什么?是:大家打仗打够了,也打不动了,普天之下劳动者呼唤的是"好好种地过日子"。为什么那些单位上班的家伙们,在单位"屈死"那些能干员工时候,不出头抱不平呢?为什么邻居们不去阻止偏心的老人呢?无他,等着领工资过日子呢,无他,自己家里一大摊子事呢!你有一身定国安邦的本事,你又不愿意和大家一样下力气种地过日子,国也安定了,邦也安定了,你不干活不劳动,还要吃的好穿的好,还要骑在干活劳动的人头上。劳动人群的脑袋骑不住太多的人呀,你既然有骑劳动人民的本事,我也有骑劳动人民的本事,总不能一起骑吧!会压死人的!劳动人民不能死,那!只有李善长死了,难不成朱元璋愿意自杀吗?
  劳动人民是"乐见其成"的,不然,为啥没有人跟着李善长造反呢?以至于几个狱卒也可以弄得住李善长!一句俗话说的好:"一个槽子不能栓两个叫驴",文明一点,"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劳动人民并不愿意费料费工的多养个叫驴。
  所以说,不要从李善长或者朱元璋这两个个人身上找原因了,为了大明王朝的安定团结,他两个只能活一个,既由不得朱元璋,也由不得李善长。香江一代枭雄倪坤说的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多尔衮十世孙为保皇室血脉纯正拒绝娶汉女,向国家索要故宫居住清朝灭亡之后,再也没有了封建王朝,皇帝和妃嫔都被赶出了皇宫,成为了普通人。原本最为尊贵的爱新觉罗一脉也失去了引以为傲的身份,其后代子孙也慢慢变成了平民。在这些后代里,有的人接受了现苦等27年黄维终于获特赦,夫妻团聚后他一声滚,妻子投河自尽黄维是被俘国民党将领中公认的最顽固的战犯,被关押了27年才最终被特赦释放。1975年3月19日,当黄维拿着特赦通知书回到自己的房间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失声痛哭。黄维是黄埔一期出身,朝鲜战争前,韩军对军官的大清洗,唯一的幸存者后来成了韩国总统朝鲜战争时曾任韩军第1军团军团长的白善烨,号称韩国第一名将。二战结束之初,他曾在朝鲜警备队里任职,后来和其弟白仁烨,好友丁一权金百一等一同逃往南韩,这些狐朋狗友后来也都在韩国军界成郎广战役后,粟裕批评陶勇伤亡了一万三千人,你要写检讨我百万雄师渡江后,三野将士即在郎溪广德地区,打了一场大歼灭战,短短三天时间,歼敌超过了十万。然而,这样一个极其漂亮的歼灭战,却鲜为人知。事实上,这一仗充分体现了三野的决策者机断专行准噶尔汗国号称几十万大军为啥损失了几千人就兵败如山倒卫拉特人似乎有夸大其词的毛病,比如葛尔旦就是吹嘘彼得大帝能借给他六万大军,土尔扈特人就敢说自己是抗击奥斯曼帝国的中坚(东归时确实发生了第五次俄土战争,但在开战前三年以海战和水陆联合1936年,十岁孩童自称走过长征,毛主席问谁能证明,他回答贺龙1936年10月,延安某机关单位前,两个小孩子激烈的争吵声,吸引了刚刚从外面散步回来的毛主席。我真是红军,刚参加过长征,你们相信我!你别吹牛了,不行就是不行,快走吧!看着两人争执不1976年,周总理在临终前对吴阶平医生说我这里没事了,你去忙吧1976年1月7日晚11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的周恩来总理微微睁开眼睛,看见了守候在床边的吴阶平医生,缓缓地说吴大夫,我这里没事了,需要你的人很多,你去吧,他们需要你这成为了周恩来一太平天国失败主因在于洪秀全能力欠缺众所周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8年太平军余部彻底失败,前后十七八年,纵横全国十九省,堪称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有人说太平天国失败在于天京红色特工韩子栋,被国民党关押14年,归来后被老婆认成乞丐1947年,革命的东风已经吹动,星星之火即将成为燎原之势。这年初冬,北风正送走了凉爽的秋季,落叶凋零,树木枯坐。河南的解放区内,一位50多岁的老人快速行走着,他走得很快,乞丐般瘦骨读书他是华人的马丁路德金,在排华浪潮中誓死捍卫中国人的尊严走出帝国王清福的故事美苏思纲著卢欣渝译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了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家王清福为同胞争取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的精彩一生。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部分美国人将朝鲜战争爆发,参战各国战略决策水平排名几何?中国又排第几?文丨峰纪实编辑丨峰纪实1950年的朝鲜战争,不单单是中国的立国之战,更是搅动整个20世纪中叶国际局势的重要转折点。回望这次长达三年的战争,各国在其中的战略考量对后世影响不可估计。但
1942年,日伪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烟,粟裕全军集合关闭电台现在通知全军马上集合,立即关闭电台,我们要迅速改变行军路线了。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的粟裕,从一包烟里抽出一张纸条,脸色大变,语气十万火急地对身边的警卫参谋人员下达了最新作雍正的后代10个阿哥,4个公主,3个养女,各个都是苦命的娃编辑丨霹雳小海兰排版丨后宫冷婶儿同样都是皇帝,康熙生了55个孩子,乾隆生了27个,唯独咱们四大爷,那孩子生的十个手指头都能算过来!没办法,谁让他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整天不着后宫呢!那零口女孩辛追夫人,盘点古代那些苦苦探寻不得其解的谜团在地球的版图上,中国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孕育出令世人惊叹的华夏文明。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片土地由荒凉走向了富饶。抗美援朝中国的三大收获艰难苦难巨大考验的抗美援朝,中国人付出血的代价,但,中国在军事丶政治丶经济上的三大收获使新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苏联人不参战,提供武器给志援军,由于苏联人顾及自身利益,给中国各式先锁龙井的传说,随小编一起看看吧锁龙井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不仅存在于中国神话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据说在锁龙井里的蛟龙被挖出来之前,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让大家都知道了。锁龙井真实事件的曝光震惊了所有人,让我们永远跟党走李绍强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人民兴高采烈扬眉吐气,渴望祖国统一民主建边关兵之初解忧公主解忧愁公元前108年,应乌孙昆莫王之请,汉武帝将宗室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嫁与乌孙昆莫,几年后,细君公主去世,汉武帝又于公元前104年将另一位宗室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昆莫。汉朝与乌孙的关重审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在今河南沁阳),使号称天下脊梁的战略要地上党地区与韩国都城间的道路被截断了。上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秦可以通过这个地区,居高临下,顺势攻入赵国都党史学习教育每日答题(11月26日)01hr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陈赓在朝鲜前线时,毛主席让他立刻回国,打响另一场战争1952年6月,正在朝鲜前线担任中国志愿军代司令的陈赓,突然接到国内的一纸调令,让他立刻回国。什么事这么紧急呢?陈赓回国后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准备让他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原伪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最终的结局如何?清末,热河北部曾出现过一个以信字为号的土匪队伍,他们无恶不作,杀人放火之事是没少做,弄得当地百姓是怨声载道,对他们更是恨之入骨。而当时这支臭名昭著的队伍,他们的首领就是李守信。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