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中国历史上十分抠门的名人都有谁?

  节俭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可一旦节俭过了头,斤斤计较起来,就变成了"抠门"。而中国的历史上就从来不缺乏这样一群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们,今天我们就按吝啬程度,由弱到强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吝啬鬼"。
  1、韦庄第一位便是唐末五代的诗人韦庄,他不仅写的一手漂亮的诗词,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吝啬鬼,只不过韦庄的"抠门"有时候是生活所迫。韦庄早年父母双亡,自己又郁郁不得志,家里穷的叮当响。后来虽然受到王建赏识得以飞黄腾达,但早年落魄的经历还是养成其"抠门"的性格。比如每次韦庄做饭,下多少米,烧多少柴,都会事先称好。今天要是有肉吃,只要有人偷吃了一片肉,韦庄都能知道。韦庄的"抠门"不仅在吃上,甚至连自己儿子的葬礼都抠。韦庄一个儿子在八岁时夭折了,韦庄为了省钱将儿子入殓的衣服都剥了下来,只用儿子原来睡的旧草席随便包裹下就埋了。而"抠门"的韦庄居然在埋完儿子后,还把草席带了回来,洗洗再用。只是韦庄的"抠门"多受早年环境影响,自己幼年的不幸加上仕途的坎坷,最终造就了他的"抠门",并非本性使然,相比后面两位就真是小巫见大巫。
  2、王戎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除了作为魏晋名士外,还有另一个个身份,就是西晋富豪。可就是这位名士加富豪,恰恰却是铁公鸡"中的战斗机,抠门中的极品。他的"吝啬"甚至比他的才气还为世人所熟知,以至于《世说新语》中九篇"抠门"故事中就有四篇与王戎有关。王戎的侄子结婚了,作为长辈王戎总该送些什么礼物吧,结果王戎就送给侄子一件"单衣"当做礼物。"单衣"就"单衣"吧,说不定是礼轻情意重,结果"抠门"的王戎送完后后悔了,居然连夜把"单衣"给要了回来。王戎不仅对自己侄子抠门,对自己女儿也没大方到哪去。王戎把女儿嫁给裴頠时,王戎借了数万钱,可裴頠迟迟不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脸上就不开心了,也不怎么待见女儿,直到裴頠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既然对自己的亲人都这么"抠",王戎对外人自然是更"抠门"。王戎家中有棵李树,结出的果子又大又好,王戎就高价出售,可又怕别人得到种子,于是把李子的果核一个个钻破,这样别人就种不出一样的好李了。"抠门"都能抠到这种程度了,也难怪《晋书》说他"性好利"了。
  3、道光皇帝就算抠门如韦庄、王戎,还是比不过一个人,这个人坐拥四海却真真正"一毛不拔",他就是道光。道光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节俭"皇帝,只是他的"节俭"程度太令人无语,甚至连"抠门"这个词都已不足以形容道光的"节俭"。道光为挽救危机中的大清,主动将每年宫廷开支由四十万两银子,改为二十万两。日常用品也一律从简,笔墨纸砚全用普通品。为传达自己的节俭理念,道光还特意发布一道《御制声色货利谕》。核心精神就是要求大家向自己学习,一切都"节俭"、"节俭"再"节俭"!国家有位"节俭"的皇帝不是件好事吗,怎么道光的节俭就成"抠门"呢。其实,问题还是出在道光自己,"节俭的过了头"。比如一次皇后过生日,本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可文武百官为响应皇帝的"节俭"号召,一件寿礼都没带,道光居然还很高兴。宴席开场,吃什么呢?一人一晚打卤面,就算是给皇后庆生了!不仅如此,他还规定,宫内妃嫔及太监宫女,非节庆不得吃肉。妃嫔不能使用化妆品,不能穿光鲜的衣服,愣是把皇宫,弄成了"难民营"。对自己,道光也"严格要求",只要衣服破了,就打了补丁继续穿,绝不买新衣。讽刺的是道光近乎抠门的节俭,却无法改善大清的危机。大臣们为显示"节俭",纷纷有样学样的穿起破袄烂衫,甚至还坐破驴车来上朝。这也导致北京的破衣服比新衣服还贵,帮人打补丁都成了"高薪"行业。这场道光发起的节俭运动,最终沦为一场大臣默契配合的"抠门"闹剧。
  参考文献:刘义庆:《世说新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夏承焘:《韦端己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历史上有个名人很抠门,但却和传说的有一定不同,这就是周扒皮。
  周扒皮原名周春富。根据后来的采访表明,周春富确实吝啬小气,但这是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儿女。
  对于家里雇佣的长工,周春富并不小气。
  原因很简单,当时东北劳动力缺乏,你对长工小气、虐待,人家完全可以跳槽给别的地主干活。
  以下是摘录《先锋国家历史》:
  他的勤俭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黄店屯,年长些与周春富有过接触的老人都知道,"周春富这人无论吃的还是穿的,都很寒碜,裤腰带都不舍得买,是用破布条搓的。"周春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抠门。一个流传甚广的细节是,"周家吃剩的粉条用筷子捞出来,放到盖子上晒干了日后吃。"
  在周家做过多年长工的王义帧回忆说,周春富从"从不闲着",伙计铡草的时候他帮着续草,他续草铡出的苞米秸长短匀齐,牲口爱吃。"有个特殊要求,无论是伙计还是儿女媳妇,干活时不准穿红挂绿,怕粘灰就不能撒手干。"
  "周家院子里是不能有鸡粪的,孩子回家了就拿起小铲子往院坑里拾掇。家里不养牛养骡马,脚力快也干净。我在他家要早起。他家人养成了习惯,冬天天没亮点了火油灯,家里人做饭的做饭,喂牲口的喂牲口。人家都起来了,你伙计还能赖在被窝里吗,起来没有事掴着筐拣狗粪。"2006年,王义帧在接受周春富的玄外孙孟令骞访谈时回忆说。
  在黄店屯,老周家的5个儿子也让人羡慕,"家里人手多,大儿子干农活,二儿子管家,三儿子赶车,几个儿子都有分工,个个勤快。脑子也灵,都能挣钱。"
  周春富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为周家积攒了一大份家业。1947年,也就是土改队来到黄店屯的那一年,这份家业包括40天(约合240亩)土地,还有"四大坊"——油坊、磨房、染坊、粉坊以及一个杂货铺。
  文革中,时任革委会主任的孔庆祥找到曾在周家当过长工的孔兆明,要他上台讲讲周春富的问题,对贫下中农进行再教育。他是当年周家4个长工里年龄最小的一个。
  孔兆明上台开始讲周春富如何剥削长工,讲着讲着不自主地说起,老周家伙食不错,"我们吃的是啥?吃的都是饼子,苞米粥,还有豆腐,比现在还要好。" 干部们一听,急了,赶快拉他下来。
  60多年过后,当"阶级斗争"不再流行,周春富的苛刻似乎被逐渐淡忘,而他为人"厚道"的一面也慢慢被追忆起来。
  曾在周家打过短工的孔宪德说,"农忙的时候,就去帮忙,好吃好喝不说,你还得给我工钱,不给工钱谁给他干?一天的工钱还能买十斤米呢。你不好好待我,我就不给你干。"而孔宪德的哥哥孔宪丞在周家做过多年的长工,"一年挣8石粮食,养活全家。"
  老长工王义帧则说:"都说老头狠,那是对儿女狠,对伙计还行。没说过我什么,我单薄,但会干。老头说,会使锄,能扛粮就行。"
  黄店屯9 3岁的老人高殿荣,至今还住在土改时分给她的周家三间老屋里,她回忆起周春富时,只说了一句,"不是恶人,不霸道。"在传统的乡村道德语言内,"好"和"恶"是最基本的两个标准。
  但在1947年的大环境下,这样带有传统乡村温情的话语是不可能得到表达的。
  要说历史上抠门的名人,其实还真不少,其中在近代最著名的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的抠门的故事有很多,我可以分享几个。
  第一个是画画按尺算,按画的类型算,明码标价,家里贴满了润格价目表,多一尺多一尺就得多加钱,多一条鱼,一只虾也得加钱,而且要先给钱再画画,谁都不能通融。甚至他还经常去荣宝斋看画的新行情,一旦市面上画涨价了,他就立刻把家里的价目表更新。
  第二个是他生活上,每天吃多少米,都得他亲自量,而且往往很少,搞得保姆总是吃不饱,动不动就辞职。他家里的米升筒也是自己藏着,不得别人动。保姆买了螃蟹、鱼虾,也得实现数好了告诉他,省得齐老先生说自己偷吃了。买菜的时候也是锱铢必较,一分一厘都不让。除了这个,他喜欢藏东西,什么好东西都藏,都不愿意别人看见,担心别人惦记,钥匙从来都是挂在自己身上,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带着。
  第三个是他家中招待人的点心,别人从来不敢吃,因为上面都长毛甚至长虫了,平时锁的稳稳的,钥匙挂自己身上,客人来了,拿来拿去,也只是意思意思,真要吃了,齐老先生肯定不高兴。
  第四个是他画画赚了很多钱,但是总不放心,所以换成了64根金条,整天的放在身上,走哪带哪。家里许多好酒好物品,自己不舍得吃,又不愿意别人吃,所以干脆低价卖给小商小贩换钱去,真真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不过齐白石之所以如此的抠门,也跟他大半辈子都是苦过来有关,不省吃俭用,不精打细算,生逢乱世,根本无法生存下来。这些抠门的故事,随着画家远去,成了文人口中的闲谈,也是趣事雅事,算是别有一番风趣。
  抠门的名人太多,但是要说抠门到"要钱不要命",要钱不要江山的,还得数明末崇祯皇帝和他手下一帮皇亲国戚和重臣。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紧接着刘宗敏等人在明朝皇亲国戚和大臣家里进行"拷饷",其实就是抢劫加绑票,不给钱就往死里打,甚至杀头,短短几十天就弄到白银7000万两之巨!
  让人疑惑和气愤的是,明末内忧外患下,因为财政危机,崇祯曾发动皇亲国戚和大臣们"助饷",目标是凑100万白银,而这些人不是哭穷就是打死也不出钱(关键是没打),比如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爹,一个劲儿哭穷,说:老臣哪来的多金!最后只捐了万八千两。而后来被大顺军逼出来钱财近白银60万两!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首先崇祯皇帝自己太抠门,一方面对待臣下刻薄,另外一方面明朝皇帝有内帑库,他自己都舍不得拿出来当军费,别人自然上行下效了。二是明末士人三观崩塌,许多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改换门庭投降大顺军,怎么可能出钱呢。三是明末贪污腐败严重,你如果出多了恰恰说明你贪得多!当然得哭穷说自己清廉!
  一、齐白石
  齐白石早年生活贫困,可后来成了大画家,名传京城,却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他的节俭细致,在外人看来有些过分了。好多名人上门拜访他,齐白石就用两碟东西招待客人,一碟是花生,一碟是月饼,据说这两碟东西用了好几年,就是摆摆样子,谁要是真吃了,齐白石非常不高兴,因而这两碟东西都发霉生虫子了。他的字画明码标价,必须先付钱再画。家里的一切开销管理都是齐白石说了算。连家里的油、米、面都要锁起来,每次家里要煮米下锅,齐白石都要亲自用斗量好,多一勺都不给,并且把钥匙整天挂在身上。
  二、道光皇帝
  为了挽救危机中的大清,道光皇帝下令一切从简,将皇宫开销直接减一半,自己带头节俭。笔墨纸砚都要一省再省。皇后过生日,皇宫上下一人一碗打卤面就算庆生了。规定嫔妃宫女不得化妆,不得穿鲜艳衣服,平时不准吃肉。自己带头穿旧衣服,就算破了,打补丁也要穿。
  三、王戎。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他虽然是富豪,可抠门实在是过分。他的侄子结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后来又舍不得,硬是要回来了。王戎家有棵李子树,又大又好,他就高价出售,可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把李子核钻空再出卖。
  四、韦庄。
  唐末五代的韦庄,是个大诗人。他非常节俭,每次家里做饭,下多少米,烧多少柴,都要事先称好。他的一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他将入殓的衣服都剥了下来,只给原来儿子睡觉的旧草席,可最后连草席也舍不得,又带来回来,洗洗继续用。
  五、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为人非常吝啬。曹丕当太子时,问他借一百匹绢,他舍不得,百般托词不给借,为此差点丢了性命。
  六、汤斌。
  清代康熙年间江宁巡抚,一生以清苦为名节。一日翻看家里账本,发现记了一颗鸡蛋,就问是谁吃了,底下人说是公子。他就把儿子叫来罚跪,说:"我到苏州来还没吃过鸡蛋,你以为苏州的鸡蛋和河南一个价?要吃滚回河南吃去。"
  八、萧纪。
  南北朝时期武陵王萧纪,每一分钱都算计,他把金子熔成金饼,高高挂在上空,激励士兵,可完了一分钱也不给,只是做样子。最后军心涣散,他也死于乱军之中。
  九、周札。
  东晋右将军周札,舍不得用库房里的精良兵器,而是把劣质的武器发给将士,结果兵败被杀。
  十、元宗逵。
  唐朝果州司马元宗逵,家里婢女死了,舍不得给买棺材,就让管家到处以管家口吻打问便宜棺材。
  十一、郑仁凯。
  唐朝密州刺史惜钱如命,家里一个小厮央告他买一双鞋,他就故意支使门卫上树掏鸟窝,然后让小厮穿上门卫的鞋跑掉,门卫下来找不到鞋,只好光着脚走了。
  十二、张允。
  五代后汉吏部侍郎张允以吝啬闻名,家里一分钱都不给老婆,钥匙整天挂在身上,打仗时逃到破庙,钥匙被兵丁偷走,张允回家一见家里东西被偷,竟然气绝身亡。
  十三、李越。
  宋《事林广记》记载李越是归明人,为蔡州上蔡县令,家里祭祀祖先,就让仆人到肉行借一斤肉回来,用完赶紧让退回去。
  有很多。其中一位既帅气,又高贵,还有钱,特别有才气,胜过现在任何一位高富帅。他就是王戎。
  他的名字可能不少三岁小孩都知道,不过不是知道其人抠门,而是知道他聪明无比。
  对,就是那个才七岁就能一眼变出苦李子的王戎。
  王戎不仅聪明,打小就胆子天大,见了老虎也不怕。有记载,"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亦往看。虎乘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他人都吓得屁滚尿流,王戎还站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但说实话,这个胆子可能有点问题,他太聪明了,估计已经看出老虎无爪无牙。没有了爪牙的老虎还没鸡狠,有喙的公鸡还会啄人,这样的老虎光会吓唬人。
  王戎出身高贵,属于琅琊王氏一脉,父亲是曹魏凉州刺史王浑。
  王戎长相非常帅气,属于现在所说的"高富帅"类型,神采秀美,有一双电眼,裴楷说他"戎眼灿灿,如岩下电"。不仅帅得不同寻常,王戎还特别会说话,言论高雅,有品位,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要是放在现在,王戎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万人迷,风流倜傥,见识高超。
  这个人还懂浪漫。很多人不知道的,就是男女谈恋爱很喜欢"卿卿我我"的始作俑者,就是王戎。他的妻子太喜欢王戎了,这可以理解,能遇到这么风流倜傥的郎君,女同志谁不爱啊。当时女同志一般称丈夫为"君",这是很客气很尊重的说法,他的妻子偏要称王戎为"卿"。
  王戎就说了,这不好吧,礼数上不太恭敬吧,以后不要这样了。她的妻子就说了在中国爱情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你不是不要我说卿吗,那我就说个没完,反正就是两个人的事,别人能怎么样?同样著名的成语"卿卿我我"就这么诞生了。王戎没办法,不认也得认了。说来说去,这还是王戎自己惹出来的。要不是平日太亲昵(浪漫),他妻子会这么去撒娇吗?
  以女性的角度看,王戎简直就是一个出门就会把人迷晕的人物。
  因此王戎在当时名声特大,进而跻身竹林七贤只列。能进入该行列的,都是当世乃至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除王戎外,另外一些人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
  竹林七贤的这些人物,因为不满于当时政治,都喜欢放荡形骸,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从现在的角度看,都是些仙气飘飘的人,诗仙、琴仙、酒仙、歌仙一类。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么一位丰神俊美、仙气芬芳的人物,在钱字上比卖菜的都不如。
  这里必须先明白一件事,就是王戎不缺钱,他是有名的富豪,出身高贵,袭封贞陵亭侯,自己也做官,成为大将军司马昭掾,累迁豫州刺史,因参与晋灭吴之战,进封安丰县侯(人称"王安平")。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套用现在的一句话,王戎这个人,就是人生赢家,什么都有,相貌、美人、地位、权利、财富,还有智慧,样样齐全,咱们想要的,王戎什么也没落下。
  有几件事可以说明他抠门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
  他的侄儿结婚,王戎难得大方了一次,送了件单衣。但后来后悔,觉得礼物送贵重了。换成再小气的人,一般只懊悔不迭。王戎可不是这样,他不止懊悔,还去要了回来。"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不仅对侄儿这样,对自己女儿小气得也没法说。女儿出嫁后,缺钱用,找到王戎。一般有爱心的父母,这个时候只要女儿开口,都会送钱救急,完了还会问上一句,够不够啊,不够再拿点。但王戎不是,他是借。估计对女儿的唯一情意就体现在他还借钱,换成别人他借都不借。后来,女儿会娘家了。王戎却没好脸色。原因嘛,自己女儿还不知道?赶紧还钱。钱一还,王戎马上就和颜悦色,摆出好父亲的样子了。
  这个不缺钱的王戎,有了那么多钱还不甘心。《世说新语》说"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富得流油了,王戎呢,还不放慢赚钱的步伐,还在紧密操持,""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筭计"。鞅掌,在这里就是多的意思,就是说王戎家的契书类的东西多得不得了。这些契书就是财富,他不放心让别人管,天天带着自己可爱的老婆在油灯下算来算去。
  往好了说,这就是个赚钱的命,跟现在忙得没时间休息的企业家相似;往不好的地方说,这就是吸钱罐,只要有一分一毫,他都要淘进来。
  更出格更好气的是,王戎卖李子。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因为识别李子出名,有了成就感,王戎跟李子结了缘,也练出了好本事,能找到好的李子种子,因而种出来的李子比别人家的又大又好吃。这么好的李子自然要卖,要用来赚钱。
  但是小气的王戎做了一件让大家目瞪口呆的事,他把所有要卖出去的李子的核都钻了出来。"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一件事抠门到这样绝顶的程度,真不愧是那个聪明无双的王戎。
  但这些抠门的事是否真是王戎的本性,很难说。竹林七贤里的人物,都有个特点,就是穷尽手段要搞怪,要出名,这是他们一致的做派。刘伶脱了衣服对人裸体以对,阮籍坐车坐着坐着就哭一场,都是这种行为表现,难保王戎抠门到家不是,这些都是聪明人,他们会想出各种花招来玩。
  历史上,有些人的抠门,令人哭笑不得;但也有些人的"抠门",让人感动万分。比如这三位清官的"抠门"事迹:
  包拯只给朝廷进贡八块砚台
  端州,以出产砚台闻名。时至今日,"端砚"仍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包拯出任端州知州时,得知按照朝廷的定例,端州每年只需向朝廷进贡八块砚台;可是历任的知州贪得无厌,对百姓敲诈勒索,总是索要几十倍的端砚。大大小小的官员,更是在其中上下其手。为此,百姓不堪其扰。
  包拯回府后,第二天便发下公文:限期追缴私自占为己有的端砚;而且规定,以后除每年向朝廷进贡八块端砚外,不得以任何理由额外索要。
  就这样,当地百姓所受的"端砚之苦"终于解除了。朝廷的许多官员,抱怨包拯太抠门,只进贡八块端砚,自然没有他们的份了。
  三年后,端州大治,包拯离开时,端州的百姓沿路相送。
  于谦被抄家,感动了抄家的锦衣卫
  于谦从小志向远大,而且品行高洁。他入朝为官后,一直洁身自好,以清廉自守。明英宗在位时,王振独揽大权,许多人巴结逢迎,有人劝于谦给王振送点礼物,哪怕是所在地的土特产也行啊。于谦却不为所动,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
  后来明英宗被俘,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扶景泰帝上位。于谦做了兵部尚书,这是何等尊荣的位置,可是他仍清廉如初。
  明英宗重新执掌大位后,对一向主战的于谦恨之入骨,不但处死了于谦,而且还要抄家。
  当那些负责抄家的锦衣卫,涌入于谦家时,发现于谦家一贫如洗,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什么都没有。许多人不相信堂堂兵部尚书,会穷苦到这种地步。
  他们翻箱倒柜,终于搜到了一个箱子。却发现,这箱子里面,也只是皇帝赏赐的衣服和宝剑。
  海瑞买肉为母亲庆生,惊动朝廷
  明朝的海瑞,是著名的清官。一生际遇坎坷,几次科举考试不第,让他甚至有了放弃科考的念头。后来他终于金榜题名,做了淳安知县。
  海瑞和以往的知县都不一样,他布衣布袍、粗茶淡饭,甚至吃的菜都要自己种。
  海瑞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侍母至孝。母亲的生日,他向来重视,一向粗茶淡饭的海瑞,因此买了两斤肉给母亲祝寿,但也仅仅只是两斤肉。
  这件事传到了总督胡宗宪那里,又传到京城。满朝官员为之一震,没想到海瑞清廉到如此地步。
  抠门这个词的来源,还有一个典故呢。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爱财如命.去寺里烧香看见庙门上的刷的金粉,他都要抠去带走. 所以就有了抠门这个词语 。
  节约是美德,抠门并不是过分节约,而是吝啬,小气。
  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吝啬鬼是严监生。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死到临头了还小气一点灯油钱,反正小编是服气了。
  外国当然也有。阿巴贡就是其中典型
  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活脱脱的守财奴,一分钱不让一百块花就可惜了。为了钱连亲人都不放过,六亲不
  认。

淝水之战后,陈郡谢氏达到了家族巅峰,为何眨眼之间便跌下神坛?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在东晋王朝并称为王谢,是南方著名的世家大族。不过,在东晋中期之前,陈郡谢氏,只是众多不起眼的士族中的一个,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当初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的时候,琅琊法史故事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江隐龙古代中国的政府法院检察院,甚至父母官的宅院,事实上都是同一个地方官署,也就是民间常常说的衙门。作为一个机构,衙门是封建秩序下的官秩品级和律法规制的真实写照而作为一个空间,衙门少年打虎学虬龙棒法的传奇杨林,战秦彝斗双枪将义降罗艺的靠山王靠山王杨林是隋朝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隋文帝靠着他的相助,平北齐灭南陈征突厥战北番,从此隋朝一统天下。伴随着隋炀帝的昏庸无道,又是这位靠山王力挽狂澜,凭着那份对隋朝的愚忠,竭尽全力与吴克华离开4纵,上级打算让他代理司令,他认为胡奇才担任更合适1946年沙岭战斗后,东北民主联军4纵司令员吴克华离队休养,此时韩先楚刚刚调任副司令员。上级打算让他担任代理司令员,他认为胡奇才最合适。说起东北民主联军4纵,它的前身是胶东军区56俄国为什么割让大片土地也要退出一战?先说结论俄罗斯不惜割让大量土地退出一战的原因,是因为在1917年的冬天,当时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犹太人中的世界级名人,你或许不知道这些世纪大咖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世界上有1400万犹太人,其中570万在美国,其他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人说犹太人是世界上平均智商最高的人群,这句话的真假暂且不论4个班潜伏敌营,8年后成为起义骨干,5000人编为骑兵师作者我看行历史1946年10月13日,我军被迫放弃张家口,蒋军将全面包围延安时,蒋军陕北保安部副指挥胡景铎率领5000余人,举行震惊外界的横山起义。在蒋军进军延安的这个节骨眼上,为孝庄太后与皇太极孝庄太后生在美丽广袤的科尔沁草原,那里有湛蓝的海子(湖泊)逶迤的沼泽,绿草成茵,牛羊成群。她喜欢跨上骏马,像风儿一样在草原上尽情地驰骋,受惊的白鹭会猛地窜向天空,在她面前划出一道悠孝庄太后,死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不将祖母下葬?据说,孝庄死后,本来是准备出殡的,棺材要一路抬到了东北的昭陵,与丈夫皇太极合葬。但是经过东陵的时候,棺材突然变得很重,而且越来越重。然后抬棺材的人准备休息一下,休息完想再抬的时候却淮康王朱祁铨明代唯一被允许进京朝觐的祁字辈亲王,他凭什么?自古以来,皇室的儿郎多身不由己,为避免王室权力相争,幼年时尚可抚养在宫中,待长大后便要前往各自的封地,没有皇帝的召见便永不得入宫。各亲王的后代虽世袭其父的王职,也没有随便入宫的权力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突然下令,处死妻子长子和孙子?郑成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为了明朝的安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功二字也是承蒙皇帝钦赐,还赐姓朱,这是何等的荣誉。正值重用的年纪,郑成功却在39岁的年纪与世长辞了。让人不禁
春秋二九五(二十二)楚武王明知会死还是上路了公元前690年三月,楚武王决定再次出兵伐随。自从十四年前,楚武王伐随自立为王后,楚国已经整整十四年没再去招惹过随国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楚武王突然又要兴兵伐随呢?楚武王之所以突然兴兵伐胡绪清坚守阵地7昼夜,杀敌98人,可惜转业仅7年,沦为阶下囚不用!政工干部一样能指挥战斗!。1979年2月28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某部一营3连在连指导员胡绪清的带领下,奉命攻占昆峰南侧一高地,上级给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占领这个要冲。为什么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会变成汉奸?前些年还有些许为汪精卫洗白的言论,这几年来几乎已经形成一面倒的态度,但是我想说的是,汪精卫最终叛变革命,投敌叛国,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现在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谩骂,而是更多的去河北廊坊这个城市名字是怎么来的?河北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中间,自古有着京津走廊,黄金地带的美誉,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河北廊坊也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简单介绍一下廊坊这座城市名称的由来。首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在后来讨贼途中,刘备这第十九路诸侯,明面上是第十九路,实际上,袁绍的弟弟袁术却故意克扣他们的粮草和兵马。不光刘备这里被克扣,其他几路诸侯都被袁术克扣了粮草军械,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长沙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0位首长儿子壮烈牺牲,他们都是谁?建国之后,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中越两国一水之隔,两国之间关系亲密。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支持越南反侵略战争,节衣缩食援助物资。那个年代的新中国经济困难,但依旧援东汉章帝刘炟汉章帝刘炟,是汉明帝的第五个儿子,生于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其生母为贾贵人。因为明帝马皇后无子,再加上贾贵人为马皇后同母异父的姐姐,所以刘炟幼年为马皇后收养,就以马氏为外家。刘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续3)毛主席论持久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由于蒋介石不抗日,使日本很快占领大半个中国。这时国民党内产生两大派,一派亡国论投靠了日本,另一派希望赶快消灭日本。全国人民聁望胜利,但不知道怎毛泽东的生死观晚年的毛泽东,对人的生老病死是非常旷达的,他说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青年毛泽东毛泽东还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们就讲今天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持续三个世纪的美塞尼亚战争美塞尼亚,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地区国家,这里土地肥沃,是一块富庶宝地。然而在这块富庶宝地宝地上同时还存在着另一个国家,那就是阿卡亚人建立的斯巴达城邦。美塞尼亚人擅长农业,注重发展经济萧何举荐了韩信为何又要设计诛杀了他?萧何韩信都是西汉开国功臣,与张良并称汉初三杰韩信,今江苏淮安人,早年家贫,父母也死的早,他靠钓鱼和寄食他人门下维持生活。是一个性格放纵和不拘礼节的人,在他的身上还有两个故事,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