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无人敢与之争锋,战国初期的魏国强大到什么程度,又为何衰落了?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七雄并立的战国时期。
  战国前期,其实仍然是延续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状况,
  各诸侯对于霸主之位,仍旧野心勃勃,周王室也一直未能改变不断被利用的局面,
  秦国还是受三晋所阻不能东进,楚国因改革不彻底而国力不强,燕国刚刚开始发展,
  变化最大的是三晋中的魏国,率先在国内实施了大力改革,提升了自身的实力,
  成为了战国初期名副其实的霸主,无人敢与之争锋,
  可强大的魏国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称霸百年之久,依然没能打破四战之地这一"硬伤"。
  战国初期的魏国强大到了哪种程度?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国一分为三,让多少人觉得这是春秋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
  不过虽然说三晋的国力远不如原来的晋国强大,但若是他们能够联合起来,仍然是诸侯国中最强的一股势力。
  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败智氏并瓜分了其领土,
  三家中,韩、赵两家矛盾重重,或许是过去晋国内部互相吞并的影响太深刻,韩、赵两家一度想拉拢魏氏,然后去攻击对方,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魏氏并没有偏向他们任何一方,
  韩氏向魏氏借兵攻赵, 魏文侯 说: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
  赵氏也向魏氏借兵攻韩氏,魏文侯又说: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
  要说魏国( 公元前403年才正式封诸侯,为了方便理解,文中都用魏国了 )为什么放弃继续扩张的机会,
  实在也是有苦难言,三家分晋后,魏氏虽然得到了原晋国南部最为富庶、肥沃的部分,
  可处于一个中间的 "四战之地" ,四面八方都是虎视眈眈的大国,
  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赵氏,东边是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
  即使北部有吕梁山,南部有中条山,东部有王屋山,又有黄河的大拐角可依,
  但是,这样的地形很容易被压制封锁,
  用后来张仪游说魏王时讲的话来说,魏国"地四平"就是个战场,是"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
  略微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腹中餐",
  因此,魏氏只能将韩氏、赵氏紧紧地拉拢在一起,比起对外扩张, 魏文侯更需要"变强" 。
  在魏氏的调和下,韩、赵两家"皆朝魏",同魏氏结好,
  这也使得魏氏少了几分后顾之忧,
  毕竟,以往的晋国卿族就是这么被一一吞并的,无论魏氏倒向哪一边都可能成为对方下一个目标。
  从实力上来说,原本三晋中实力最强的其实是获利最多的赵氏,
  但魏氏并没有就此坐享其成、止步不前,
  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深刻认识到 不强则弱、不变则亡 这一点,
  在韩、赵两家着眼于扩张领土时,
  魏文侯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大胆启用新兴的"士"阶层,
  一时之间,各地人才如李悝、吴起、西门豹纷纷涌向魏国,(这也使得魏国成了战国时期人才培养基地)
  在国内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革(公元前425年开始变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使魏国富强起来,
  将韩国、赵国以及其他诸侯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成为战国初期的头等强国。
  秦国,是魏国第一个要制服的目标。
  三家分晋后,形势图
  直到魏国有了底气,才开始图谋扩张。
  魏国西与秦国隔着黄河相望,南与韩国相邻,北与赵国接壤,
  秦国,自然 也是魏国第一个要制服的目标。
  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前419年),魏文侯西渡黄河,在 少梁城建立了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
  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魏文侯任用吴起为主将,在郑地打败了秦国;
  公元前408年还是春秋时期,所以图上是晋国
  魏文侯三十六年(公元前410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令公子击攻秦,围繁庞,出其民";
  公元前408年,魏再次西攻秦,
  历经几年,最终攻占了秦的河西地,一举封锁了秦与中原间的联系, 致 使"秦兵不敢东向" ;
  后来秦孝公在对此还耿耿于怀,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实际上"三晋"是指魏国,
  而魏国也由此进一步扩大,这是结果,但魏国没有深入,
  对魏国来说,发展方向是向东无疑的,西攻秦国是为了保障魏都安邑周边的安全。
  河西,就是黄河以西,以及洛水以东这片区域,
  这块地界对秦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洛水是黄河的一段支流,
  在春秋时期, 陆路交通远不如水路便利 ,否则后来秦国统一也不会率先统一"车轨制",
  各国轨道的宽度不同,那阵的马路不像今天这样平坦,都是车澈压出来的道路,
  如果秦国满足于西陲之地,倒还好说,
  倘若秦国要想东进,事实上也是不止一次东进,即使想通过洛、渭二河,也必须要控制殽函要道,才能图霸,
  但若是晋国从河西拦截,全面封锁崤函,秦国只有被堵死在关中平原的份儿了。
  因此,魏国西进,实际上是为了确保秦国不会趁虚而入,其主要发展方向一直是向东。
  魏国为什么要攻打中山国呢?
  魏国对秦国的战事取得胜利后, 紧接着又将目标投向了中山国。
  中山国 是春秋后期新兴起的一个国家,本是白狄一族建立的政权,
  诸侯亦称其为 "鲜虞" (《春秋》中称"鲜虞",《左传》中称"中山")。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乐羊为将,攻打中山国,直到公元前405年才攻下。
  问题来了,魏国为什么要攻打中山国呢?
  要知道魏国与中山国之间还隔着赵国,中山国对于魏国来说,就是一块"飞地",
  飞地 ,顾名思义就是隶属于某国管辖,但又不与该国毗连的土地, 必须"飞"过中间隔着的国家才能到达,
  魏国要这块飞地有什么意义呢? 《吕氏春秋》中晋太史屠黍说"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难道魏国是"因其俗而灭其国"?
  魏国要借道赵国才能到达中山国地, 而赵国又为什么同意魏国独吞中山国呢?
  魏国想要发展 ,是需要扩张领土的,因为涉及耕地、人口和经济。
  西部已经从秦国夺下了河西之地,秦国不能东进,实际上魏国无论愿意或不愿意也不好西进,
  再发展只能是南、北、东三个方向,但是南方有楚国,即使魏国有几块飞地也不敢贸然南下,
  北与东是另外两晋赵氏和韩氏,他们还是盟友关系,自然不能率先将盟友放入敌对立场,
  齐鲁宋等诸侯国都是老牌大国,也是"飞地",
  其实最适合的还真就是离着不那么遥远、又是狄人政权的中山国 。
  我们可以从史料中,侧面得知中山国的国力不容小觑,(公元前378年,中山国又复国了,复国后的中山国势力大增,曾是战国时五个"千乘之国"中的一个,魏国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运动,中山也是其一,说明它的力量不小。)
  后世有人称其为"战国第八雄" ,
  鲜虞也就是中山国,此前与齐国交好,却一直与晋为敌,还参与了范氏、中行氏对赵、魏、智的斗争,
  早在公元前489年,晋国赵鞅就率兵报复过鲜虞,可以说即使晋国被瓜分,
  中山国与三晋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没有化解,魏国从情理来说,自然是将矛头对准中山国。
  而对于赵国来说,
  中山国可不是"囊中之物",偏偏是对赵国威胁最大的隐患,
  从赵国第一代君王赵烈侯时期起,中山国对赵国攻势就很猛,赵国根本支持不住,遂向魏国求援,
  这也是赵国该思索的问题,为什么自身没能发展实力去拔除这个隐患,还要指望着魏国.......
  魏国"救赵",自然是要提出条件的,赵国也只能答应。
  挟三晋而霸天下,无人能敌
  魏国灭掉中山国后, 在公元前405年 就以翟角为将,联合韩、赵两国攻打齐国。
  就像前面所说的,在公元前403年之前,魏、赵、韩三家被称为"国"还是不准确的, 实际上这个时期的"三晋"在其他诸侯国眼里,仍然是一个共同体——晋国 ,
  这次对齐作战,实际上是魏文侯以晋国正卿的身份,携韩、赵两家共同作战,
  齐国和三晋之间的纠纷,在魏赵韩三家灭另外三家时已经种下了这个因,
  公元前404年(魏文侯四十二年),三晋在龙泽打败齐军,攻破齐国的长城,"先会于平阴。"
  齐国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最后不得已只能服软求和。
  公元前403年 (魏文侯四十三年) ,周王室正式承认了韩、赵、魏三国的合法诸侯国地位。
  在东边胜齐国后,三晋又向南攻击楚国。
  魏文侯四十六年(公元前400年),魏国率领韩、赵军伐楚,打到楚国的成丘。
  这个时候的魏国,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 可以说是挟三晋而霸天下,无人能敌。
  三晋联合伐楚,魏国大力发展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后, 魏武侯继续对外扩张、征战天下 。
  魏武侯继位刚三年,就同时两线作战攻打郑、秦两国,
  公元前391年(武侯五年),魏武侯又号召三晋联合伐楚,并大败楚军,直驱楚国腹地,
  虽说是三晋联合作战,实际上得利最多的是魏国,伐楚后夺取了楚国的鲁阳,直扣楚国申息地区的大门,
  这个时期的 魏国领土 ,西跨黄河、南占鲁阳、东占大梁,发展到中原地区的中心地带,
  远比另外两晋强大得多。
  楚国本想求和,没想到遭到三晋拒绝,楚悼王只好一面求助秦国,一面求助齐国。
  于是,秦国偷袭了三晋中最弱的韩国,
  魏国遂派兵协助韩国与秦国大战,另一边齐国却趁机攻打三晋,夺下了楚国的襄陵城。
  这个时期,魏国的压力其实挺大的,
  秦国矢志不渝企图夺回河西故地,使得魏国不得不放松对楚国的军事,
  开始集中精力与秦国再次争夺河西。
  公元前389年(魏武侯七年),魏军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 史称"阴晋之战"。
  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此后两年吴起继续用兵,向秦国腹地推进,
  遗憾的是, 魏武侯中公叔痤离间之计 ,疑吴起,导致吴起投楚,致使魏国流失了重要的人才,
  也失去了扼制秦国强大的机会。
  不过这不影响魏国取得的辉煌战果,
  连昔日的大国齐国,也需要依赖魏国的帮助,
  才获得周王室承认田氏的身份。
  但魏国的霸业并没有持续多久,
  一是,各诸侯国也在积极进行变化,图谋强国之策,
  二是, 魏、赵、韩三国联盟开始出现了裂痕 。
  三晋联盟开始瓦解
  赵、韩两家跟着魏国打了不少年头,几乎啥都没得到,等于成了魏国的"打工仔",
  这也就罢了,可魏武侯竟把矛头对准了两个盟友。
  公元前386年(武侯十年),齐国田氏主动与魏国结交,并在魏武侯的帮助下,迫使周王承认了田和为齐侯,
  这也意味 着魏国和齐国的关系"破冰" ,齐国也成了魏国盟友。
  有了齐国这一层关系,魏武侯野心也就更旺盛了,对于昔日盟友的韩、赵两国,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这一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赵武公之子赵朝作乱,还跑到了魏国。
  按理说,魏国不该插手赵国内务, 可魏武侯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
  他想扶持一个傀儡做赵国国君,竟然不顾两国的邦交,堂而皇之地接纳了赵朝,甚至还帮助赵朝攻打邯郸城,
  魏赵两国的关系由此破裂。
  公元前383年(武侯13年),赵国攻打了魏国的附属国--卫国,魏国出兵救援卫国,在兔台与赵国火拼,打败了赵国, 三晋联盟就此瓦解 。
  赵国不甘心又于次年再次攻打卫国,这时魏武侯喊上新盟友齐国共同抵挡赵军,卫国也趁机大肆夺取赵国土地,
  赵国吃不消了,只得遣使向楚国求救。
  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赵国有了喘息机会,趁机也夺取魏国棘蒲邑、黄城,
  这时魏国已经疲劳于多线作战,只好向赵国求和,
  赵国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 三晋再次联合 。
  而魏国和齐国也因为燕国的问题,再度陷入了矛盾。
  魏国又回归了三晋的怀抱,共同出兵攻打齐国,这一来二去的,中山国竟趁机复国了。
  确实,飞地不好掌控,再加上魏国奔波于对外作战,对中山国旧地失于掌控,
  因此,给了中山国复国的机会。
  公元前372年(武侯23年),魏国忙着与齐国作战,赵国发现临近自己的卫国国内空虚,趁机出兵夺下了卫国73邑,
  卫国慌忙向魏国求救,这时赵国表态,要与魏国为首的中原诸侯为敌,
  三晋关系到了这个程度,显然是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公元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崩逝,他的两个儿子魏缓与魏罃争位,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
  在这个空档,赵国与韩国趁机攻打了魏国,围困了魏惠王
  但在如何处置魏国的问题上,韩、赵两国产生了分歧,
  赵国想要将魏国领土一分为二,
  可韩国却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这样就可以削弱魏国的威胁,
  两家未能达成共识,自觉没趣的韩国连夜撤了军,魏惠王的危机得以解除,
  意气用事的后果就是次年(公元前368 年)魏对韩、赵两国发起了反攻, 三晋联盟这回是彻彻底底的崩了,
  魏国虽然解了心中的一股恶气,可也让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魏惠王不听公叔痤的劝告,放走了商鞅,使得培养完的人才又跑向了秦国,
  这也给了秦国强大的机会,
  秦国在公元前366年、公元前364年、公元前362年对魏作战,可谓是屡战屡胜,
  此时的秦国, 已不再是被魏国打得冒不得头的"小地鼠"了 ,而是成了魏国一大威胁。
  魏惠王虽然重用了庞涓,实力大增,可他不知庞涓陷害了孙膑,致使孙膑这样的人才逃脱入齐。
  在秦、齐两方的进逼下,为了应付这个复杂的状况,
  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抵消齐国在东部的影响力,但顾此失彼,秦国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魏国又重新考虑与赵、韩两国结盟,并通过送地、换地的方式暂时恢复了三晋联盟,
  比起秦国,齐国带给魏国的压力更大,魏惠王又与秦孝公相会,暂时缓和与秦国的冲突,
  可见这个时期魏国的主要目标还是齐国。
  在魏惠王的努力下,魏国的威望逐渐提高,后来还带着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大国及一些中小国会盟朝天子,
  算是暂时保住了霸主的地位。
  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可齐国也不是好相与的,齐国在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后,国力大增,
  作为老牌中原诸侯大国,自然不肯屈服于魏国,
  而三晋中的赵国,本就与魏国分分合合了许多次,魏国的强大也让邻居赵国有了极大的危机感,
  表面上赵国还会跟随魏国的步伐,实际上只是短暂屈服,
  而且魏国和赵国之间还有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山国,
  如果魏国占据了中山国,那赵国就会被魏国左右包围,陷入危险的境地。
  这种情况下,齐国和赵国就走到了一起,也就有了"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然,国与国联盟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后来魏国与赵国又和好了,双方共同出兵攻打韩国,
  韩国又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
  双方在马陵展开了一场厮杀,魏将庞涓战死、魏军全军覆没,这次战争对魏国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魏国的国力从此走下坡路。
  马陵之战后,齐、秦、赵乘机从东、西、北三方向魏发动围攻,魏国大败,
  这个时期的魏国,用魏惠王自己的话说,就是 "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
  齐、秦在东西方对魏国夹击,逼使魏惠王采纳相国惠施"折节事齐"的建议,
  于是在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威王为王,
  齐国也尊魏惠王为王,这就是战国政治史上著名的魏、齐"徐州相王"事件。
  这也标志着周王室没了利用价值。
  公元前333年,赵攻魏,并为了防止齐、魏联合进攻,在漳水、滏水之间建筑长城,
  这时秦又取得魏的河西郡,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也称王,同时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
  魏国的国力,在连遭失败之后,再也没能恢复过来,魏国的百年霸业于魏惠王中后期走向了没落。
  而西部的秦国,以及东部的齐国逐渐强盛起来,
  于是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总的来说,魏国是战国初期里独占鳌头的霸主,
  但 因多年战争,国力越来越弱,而且流失了许多重要的人才,
  再加上没有处理好自己与盟友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外交关系,
  导致魏国经常陷入孤立的境地,大好的形势就这样被一点点消磨殆尽了,
  四面八方战事不断,
  等于魏国折腾了百年,也没能冲破四战之地这一"硬伤",最终还是让自己陷入各国的包围之中。
  曾经吊打各诸侯国的魏国,最终被曾经压制的秦国彻底亡国,令人唏嘘。

河北悍匪葛二秃子,从积极抗日到做起汉奸,最后却被日本主子处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中国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因此各地的行政管理都不是很完善,这给了土匪黑帮滋生的空间。当时全国的不少地方都有势力较大的土匪团体,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上日本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太监?众所周知,古代汉文化圈(也叫中国文化圈)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或民族纷纷以汉字文言文作为交流的媒介,从中国历代王朝引进国家制度政治思想以及先进文化和价值杂谈她才是真正的一代奇后,嫁了两个皇帝,当了六次皇后如果说,西晋的历史前一半是丑女人贾南凤的历史的话,那么,后一半就是皇后羊献容的历史了。话说羊献容入宫的当天,她身上的衣服突然无故燃烧起来,惊吓的人们急忙将火扑灭,却发现羊献容安然无杜致仁考上哈佛大学,却因差2500元学费,最后绝望选择自杀杜聿明杜聿明是我国曾经有名的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当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取得过瞩目的成就,他是当时将领中典型的西方化将领,坚持闪电战理论,战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进攻。他不仅自身优秀,子揭秘乔冠华的身后事用两千元稿费安葬自己,墓基有5平方米大中学的历史书上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被命名为乔的笑,相信许多人仍记得照片上那个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中国人,那个中国人叫乔冠华。197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佛入灭一个月后,迦叶和阿难爆发矛盾,造成佛教100年后大分裂佛教历史上有过多次著名的大集结,各个教派对于其次数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六次大集结,也有的说是五次大集结,还有的说是四次大集结等等。在集结的内容上,佛教内部也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比背影姑娘颜红英渡江战役时摇船送我军过长江,追寻50年终找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70多年前的春天,20余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靖江飞渡长江,吹响了渡江战役的号角。渡江战役期间拍到过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在1949年发表在新华日报上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等肉臭掉也不给士兵吃,事后才知他真聪明霍去病,是一个奇迹一般的存在,可以说他短暂的一生如同花火一般,照亮了两千多年来历史的夜空。18岁从军的霍去病,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创下了无数的奇迹,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封冠军侯封狼居胥饮盘龙城考古有多项未解之谜商朝盘龙城城市复原图。长江日报讯(记者万建辉)盘龙城遗址1954年被发现,迄今已60余年,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逐步揭开了这座3500年前商代早期城邑的神秘面纱。5日晚9时40分,央美国摄影家镜头下民国初期四川人们的生活百态西徳尼戴维甘博(1890年1968年)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他是宝洁公司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甘博的孙子。甘博先生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次到中国是十八岁。刚刚高中秦始皇曾修了一条路,连通3省,为何2000年过去,从不长草?始皇寻鼎有言昔日有嬴政,六国一扫平。这句诗所写的自然就一统六国,自称为皇帝的秦始皇嬴政。提到秦始皇,大家自然是对他又爱又恨,秦始皇有很多傲人的功绩,统一六国就是其中一个。而其他的统
美国为何一直和俄罗斯过不去?俄罗斯GDP总量排不进全球前十名,仅比印度GDP的50多一点,显然对美国产生不了经济上的威胁。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意识形态上也加入了西方阵营,变身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也没有本质他三次遭老蒋开除党籍,建国后与儿子都是副国级,1996年儿子遇害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和一众中央领导人亮相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此成立,这些领导人中,就有由毛主席在提名大会选举产生的六位副主席,分别是朱德刘少奇高岗宋他是原广州军区司令员,55年授少将,88年授上将,儿子是中将军衔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开国少将尤太忠的大名,在我军中同样也是被人所熟知的,尤太忠将军的一生那也是无比的传奇,虽然在1955年的军队授衔中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但是33年之后却被晋升为了上将他不满少将军衔,抗命林彪名震四野,彭总对他念念不忘党经历了很多挫折才迎来了今天的成就。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奋斗,才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1955年我党授予军衔的大会上,开国将领和元帅都受到了极高的荣誉,获得了中国共产党诞生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河北弹棉花老汉,潜伏清东陵10多年,自制钥匙开门,几乎搬空皇陵一个不起眼的弹棉花老汉1928年,国军第20军军长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轰动全国。就在大家都对此事议论纷纷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一个不起眼的弹棉花老汉出现在清东陵附近,表白!这些中国名片让我们倍感自豪!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铁钉煤油都不能自给到世界第一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80)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本名佛狸伐,北魏第三位皇帝,北魏拓跋嗣的长子。公元423年,拓跋焘正式登基,时年十五岁。拓跋焘在位期间,北魏攻灭夏国北燕北凉,统一了黄长津湖战役时,国内还有第19兵团可用,为何毛主席选择了第9兵团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名副其实的炼狱之战!1950年11月冬,为了粉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妄图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战争的美梦,志愿军第九兵团临危受命,身着微说春秋连载21。鲁隐公被刺鲁隐公,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当公子的时候,本来要娶个漂亮媳妇,却让父亲半路截胡,老婆变成后妈了做摄政,干得也不错,对手下也很好,没想到却被人给暗杀了,真是够委屈的。这事儿,发生在隐多尔衮的哥哥为何会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在清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有这样一支由三个亲兄弟组成的政治集团,他们无论在何时,无论面对怎样的境地,都自始至终保持了团结,他们从未有过兄弟阋墙的反目,自始至终都是兄弟齐心,共同面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