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1948年,中原局面复杂,刘邓给中央发报请陈毅任中野司令

  1948年,中原局面复杂,刘邓给中央发报:请陈毅任中野司令!
  朱德和毛泽东
  1948年春,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进入城南庄,住在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里。城南庄在中共中央的历次驻地中,算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因为毛泽东等人在此地逗留时间很短,只待了40来天,就赶赴西柏坡了。
  但在城南庄期间,中央做出很多影响全国战局的重大决策,特别是淮海大决战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城南庄期间确定的。
  解放战争进入一个特殊阶段,国共决战已经在酝酿中,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期间哪一方的决策正确,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哪一方。
  李达、邓小平、刘伯承和蔡树藩
  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给"五大书记"中的另外4人发报,准备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毛泽东罗列了8项会议议题,其中第6条和第7条和中原局势有关:
  第6条是关于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第7条是刘、邓建议的事宜。 虽然看起来这两条没有什么关系,但本质上,这两条实际是同一条。
  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事情的背景。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虽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把国民党统治腹地搅得七零八落,蒋介石排兵布阵捉襟见肘,逐渐陷入战略被动,所以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基于类似的目的,毛泽东想派奇兵再来一次更大更远的跃进,直接跃进到长江以南,而跃进江南的重任就落在了华野副司令员粟裕身上。
  粟裕
  不能不说,毛泽东用兵向来神出鬼没,跃进江南的战略举动确实是大手笔,派用兵如神的粟裕率叶、王、陶3大纵队深入江南,一方面开辟新的解放区,另一方面把国民党江南统治区搅个天翻地覆,更重要的是,此举势必将围困中原战区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吸引南下,从而减轻中原的压力。毛泽东对此举寄予厚望,称为"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
  3大纵队下江南的战略任务告诉粟裕之后,这位百战名将陷入了沉思。
  一方面,他对该战略的制订者毛泽东和陈毅一贯十分尊重,而陈毅更是他多年的老领导;另一方面,精于算计的粟裕对这一战略有些疑虑。
  张震
  因此,粟裕对这一任务做了两手准备,他一方面动员叶、王、陶纵队准备渡江,据张震回忆,下江南已经万事俱备,只要中央一声令下,10万大军即刻启程;但同时,粟裕把他的顾虑先和几位军中的宿将通了气,这些人包括他的上级陈毅以及中野的刘伯承、邓小平以及李先念等。
  最令粟裕担心的是粮食补给问题,千里流动作战,深入敌后,没有根据地群众的支持,筹粮成为重中之重,根据粟裕的经验,10万大军的军需在江南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十万之众进入江南山区,渡江固为极大困难(只要能渡江,军事上其他困难尚易克服),但粮食补给则是长期的严重问题。没有粮食,一切都等于零。
  第二个严重问题是伤病员,在没有后方的情况下,战争带来的伤病员怎么处理?带上不现实,丢下更不可能:到处都是反动统治势力,没有群众基础,一仗打下来,伤员无法安置。抬着伤员行军打仗,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也是粟裕最怀疑的,就是千里跃进江南能否真正起到调动敌军、减轻中原压力的目的。他分析,此举最希望调动的敌军中,战斗力强悍的桂军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班底,蒋介石不会让他们过江南放虎归山;而美械嫡系部队蒋介石更是会让他们留在中原,不会南调。
  因此,3大纵队下江南很可能是损失很大,战果很小。
  粟裕和陈毅
  毛泽东在"发会议通知"时,讲到的第6条,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其实就是讨论粟裕的意见。
  而陈毅的意见则是坚决赞同3大纵队下江南的举动,为此,他还十分兴奋地写下一首七律,表达了对胜利的展望和对粟裕的极大信心:
  小住杨沟一月长,平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在毛泽东和陈毅共同制订的3大纵队下江南的战略构想中,会成立新的东南野战军,而陈毅正是东南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
  陈毅和毛泽东
  但、最近一个月来,粟裕和陈毅多次沟通,粟裕在向中央"斗胆直呈"自己意见的同时,也和老上级陈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粟裕认为,与其派3大纵队进行冒险式的孤军深入,不如集中兵力,在中原和黄淮地区打几个大仗,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粟裕在4月18日向毛泽东和中央发了一封3000字的电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明显,在这封电报里,他和陈毅的意见已经得到统一。陈毅就是这样一个能坚持原则但从善如流的领导人,毛泽东选择他坐镇华野真是没错!
  油画:五大书记
  毛泽东接到粟裕的电报,思忖良久,感到事关重大,因此决定召开会议来商议此事。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即著名的城南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任弼时这"五大书记"之外,还有书记处候补书记彭真,华北军区负责人薄一波和聂荣臻和中原战区领导人李先念等人,华野的陈毅和粟裕作为当事人自然也是重要参加者。
  这次会议对很多人来说是绝对的久别重逢。
  不说别的,单就是"五大书记",自从在撤离延安后分成毛周任和刘朱两部分后,已经一年没见;而毛泽东和粟裕的上次见面,竟然是在17年前的中央苏区时代!为了迎接许久不见的老战友,毛泽东一反从不出门迎接党内同志的习惯,大步走到门外,与粟裕热烈握手!
  毛泽东给陈毅授勋
  城南庄会议上,粟裕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自己不主张3大纵队过江,而是集中兵力在江淮一带打歼灭战的原因。最后,粟裕的主张获得通过。在淮河和海州一带作战,就是淮海大战的雏形!
  5月7日,毛泽东单独找粟裕谈话,告诉他,陈毅不回华野了,以后华野的事情由你来提纲。
  粟裕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其实,不仅粟裕意外,就是陈毅本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很意外!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陈毅在华野和粟裕配合得好好的,毛泽东要把他调走?这缘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一纸电报!
  薄一波、蔡树藩、李先念、粟裕、彭真、朱德、陈毅和聂荣臻
  当初毛泽东和陈毅制订3大纵队下江南战略计划时,主要就是为调虎离山,减轻中原地区的压力。
  中原的形势异常复杂,当年李先念在中原腹地率师突围的时候,损失就很大,之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达成了战略目的,但损失同样很大,不仅部队减员严重,而且所有的重武器都被迫扔进了黄泛区的烂泥里!
  中原敌情严重,而解放军则来自不同的地方,西有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东有陈、粟的华东野战军,北有聂荣臻的平津战区和徐向前的山西战区,因执行战略任务而"瘦了很多"的中野感觉到难以支撑,必须有强援加入进来。
  于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在1948年4月20日,致电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区的人员安排提出了以下建议。
  贺龙、邓小平、周恩来、朱德和陈毅
  在刘邓给中央的电报里这样说:"中原局面太大,情况复杂。现在中原局的能力实难胜任,因此再作如下建议。 "
  首先,中原局由彭真担任第1书记,由陈毅和邓小平分任第2和第3书记——当时中原局的第1书记是邓小平。
  其次,由陈毅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当时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的司令员都是刘伯承,而陈毅则是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最后,如果粟裕暂留中原的话,则请他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粟裕、杨尚昆、许世友和叶剑英
  刘邓的电报考虑得很详细,也很周到,当然也非常谦虚,如果按这份电报的安排,刘邓就彻底让出了中原的党政军大权,第1书记是彭真,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员则是粟裕。
  毛泽东和中央仔细考虑了刘邓的电报,部分同意了电报内容:
  陈毅调中原局,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2书记(第1书记仍为邓小平)、中原军区第1副司令员和中原野战军第1副司令员。
  而毛泽东考虑到陈毅在华东的重要影响和粟裕坚持"陈军长不能走",最后陈毅在华东的职务全部保留,而由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
  著名的城南庄会议,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探讨,确定了几项重大决策,从实际效果来看,堪称英明!
  首先是毛泽东和陈毅制订的3大纵队下江南战略被否定,而代之以在淮河和海州一带打大歼灭战,淮海大战的初步规划出台。
  其次,陈毅调往中原,虽然从一个威震一方的诸侯调任刘邓的副手,但性格耿直的陈毅丝毫不介意,虽然失落感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但从未影响工作。特别是有段时间邓小平前往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同时参加政治局会议,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中原局的工作完全由陈毅主持。陈毅在中原局的工作,不仅和刘邓配合默契,极大推进了中野和华野的合作,也促成了刘邓和陈毅三位伟人的战斗友谊。
  1972年陈毅去世,已经基本失去行动能力的刘伯承坚持来看老战友最后一眼,双目失明的他以手代眼,把陈毅从上到下摸了一遍,禁不住老泪纵横,他颤声呼唤道:陈老总啊,我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支拐杖哪!
  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和李立三

晚清最美格格,对溥仪痴情一片,为爱终生未嫁导语民国时候有一位女子,她的经历非常传奇,那就是王敏彤,其实这不是她的本名,她本身是完颜氏的后人,也就是说她的出身就是皇家贵胄,可是身边兄弟姐妹并不多,因为她从小就非常的聪明,就得漕运帝国的输血通道在历朝历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漕运都是国之大事,赋予了特殊的重要使命。因为漕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其畅通或淤塞对京畿地区的国计民生有着严重的影响。漕运,是指修浚专门的河道,建立哲哲婚后11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咋还把皇太极推向别人?额尔德尼琪琪格也就是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之女。1614年,当时后金还没有成立,十五岁的哲哲就嫁给了皇太极。可是,一直到1625年,哲哲才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马喀塔,这中间过百慕大是哪国领土?说到百慕大,大家的第一反应估计都是百慕大三角,也就是那个传说中会让飞机轮船失事消失的神秘之地,而现实之中的百慕大群岛,却是个旅游胜地。位于大西洋北部的百慕大群岛,最初是在1503年郑州为什么叫郑州呢?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河南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2分)河南荥阳有一座高大的雕像,名为郑氏三公。郑氏三公塑像这三公分别是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的头三个开创性君王。如今司令员苦寻一农妇多年,找到时已去世5年,遗物曝光令人不禁落泪1949年,时任热河省主席的司令员李运昌,找到兴隆县长王佐民,请求他帮忙寻找一位雾灵山的女子,并说她还生了个孩子,名唤冰儿。图李运昌王佐民立刻展开调查,将兴隆县境内叫冰儿雪儿之类的假如隋朝皇帝在一起他们会聊些什么?隋文帝各位大隋皇帝你们好,我是大隋的开国皇帝,我统一了南北,结束了四百多年的乱世,我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千古一帝。隋炀帝我是隋世祖杨广,我开科举,我修运河,沟通了南北,三征高丽,消灭慈禧是东太后吗?清代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死了以后留下了一对皇后即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这里插一句,咸丰死后是同治即位,同治年号的意思就是共同治理的意思,可以理解成两宫皇太后共同治理太后南海子史话帝王猎场永定河孕育了南海子,才使这里形成了一片天润地泽的自然湿地。地肥水美的生态条件,自然草木丰盛,就成为飞鸟翔集走兽聚集的好地方。(其中则有奇花异果,嘉树甘木,禽兽鱼鳖,丰殖繁育。李时勉李自成为何管不了下属?闯军襄阳建政时,最核心的高级将领有二十二人,其中有八个先于李自成而死。谢君友,1643年战死于宝丰之战。贺锦,1643年战死于平定青海之战。谷可成,1644年战死于庆都之战。白鸠鹤2019年刘少奇三子病逝,丧事低调处理,妻子献花圈夫君一路走好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戎马半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建下了丰功伟业,却一心为公,严以律己,严格教育自己的家人和子女,不沾公家便宜,勤劳节俭。作为国家领导人或高级干部的子女,从小也就养成了
赵云,张飞,关羽,马超,黄忠谁的武功最厉害,为什么?蜀汉五虎将,关张赵马黄,每个都是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猛将。那么,他们的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又是如何排列呢?其实大家也知道,五虎将之间如果在战阵互相捉对厮杀,正常情况下,百合之内或者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的简介中共一大共有13名代表参加,代表当时的57名党员这十三名代表及其简介如下。1毛泽东,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征集国旗时五星红旗仅得15票,3号作品高达185票,为何选了前者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将中国当成了砧板之上的鱼肉随时宰割,此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才算是真正地站了起来,在第一次开国大摩纳哥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历史上法国为何没有兼并?摩纳哥公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袖珍小国。这个国家占地2。08平方公里,没错,你没有看错,没有漏掉一个万字。这地方就相当于长2000米,宽1000米的小公园。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雍正王朝里皇子百官到国库借钱还压根没想还,可能吗?国库和康熙的私库不是一个概念,国库也就是由户部掌管,是整个大清国的财政根本,康熙的私库也就是皇帝个人的账户是内务府。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些皇子大臣可欠的不是康熙个人的钱,而是大清国财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同学之间的搏杀何其精彩,堪比电影剧情有人说,解放战争基本上就是黄埔同学之间的世纪搏杀。比如,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聂荣臻打败了黄埔二期生罗历戎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陈毅与粟裕联手,拖垮了黄埔一期生李默庵,逼得黄埔跟着电影学党史古田军号跟着电影学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五期古田军号古田军号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等共同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陈力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主演,孙维民李雍正为什么要下旨让大学士尹泰给小妾下跪磕头?具体是怎么回事?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下了一道非常幽默的圣旨,这道圣旨是奖赏大学士尹泰的圣旨,但一般大臣接圣旨之后都要先跪谢皇恩,不过雍正却特意在圣旨中明确交代让尹泰先向侍妾徐氏跪谢再跪谢圣周总理给范石生以高度评价,朱老总在困难时期说的话,真让人佩服其实早在南昌起义前,朱德与范石生就有过一次秘密会见1926年,朱德从国外回国后请周恩来通知王德三,再转告范石生秘密到上海见面。两人相见长谈,范石生希望朱德到他的部队当军长,朱德婉拒八路军初期领导班子阵容,都是军神级人物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很快形成了,两党经多次谈判,反复交锋,最终达成共识。长征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红军长征后留在1942年,陈独秀临终前,叮嘱妻子你可从速改嫁,但有一事要切记1942年5月27日,一场特殊的葬礼,在四川江津举行,有百余名读书人,还有很多国民党特务,都出现在这里,他们彼此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去世的这个人是曾领导五四运动的陈独秀。在葬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