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人民的好总理一一周恩来(四)

  蔡升元整理
  道德楷模
  伟大的人格如河汉星辰,可穿越时空而光芒长存。尽管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已40多年了,但人们还是常常缅怀他,从他光辉的一生中感悟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他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践行"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他始终以诚待人、以诚持国,彰显了顾全大局、统筹协调的政治品格;他"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对群众安危冷暖总是关怀备至;他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践行求真务实、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他身居党和国家领导岗位数十年,从不摆架子搞特殊,制定自我修养要则恪守终生……
  三母教诲
  周恩来曾说:"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1914年改名淮安县,今为淮安市楚州区)城内的驸马巷。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养,周恩来也是如此。周恩来在家乡淮安生活了12年,对他的童年教育起主导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三位母亲。
  生母万氏,周恩来待人接物的引导者
  生母万氏是周家这个衰落的官宦之家的主妇,是当时清河县知事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小名冬儿,娘家人称十二姑。但性格开朗,爽直豪放,办事精明能干。十二姑在周、万两家有着很高的威信。首先,她嫁到周家一年后就生了一个男孩——周恩来。其次,她能识大体、顾大局。再者,万氏主持周府家务,处事干练,考虑问题细密周到。万氏处理复杂家务、排解纠纷的才干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嗣母陈氏,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陈氏,1878年出生在宝应县一个书香门第。所以陈氏擅长诗文书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周恩来过继来后,不久丈夫便去世,陈氏把幼年的恩来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在恩来三四岁时,就教他认字、练习书法;五岁时,教他吟诵古诗词。陈氏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如《韩信胯下之辱》、《岳飞传》等,对周恩来在思想上、文化上做了最初的启蒙教育。"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乳母蒋江氏,周恩来注入人民情感的带路人
  蒋江氏出生于淮安古城东门外的一个农民家庭,勤劳而善良,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恩来一直称她为"蒋妈妈"。蒋妈妈在用乳汁哺育恩来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用自己的言行向他灌输了劳动人民的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也教会了周恩来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农家知识。周恩来曾说:"我的奶妈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三位母亲,给了童年周恩来三种不同的养分。周恩来文采飞扬,才华横溢,这中间不无嗣母陈氏的教诲;周恩来不搞特殊,紧紧和劳动人民同呼吸,这中间不无乳母蒋江氏的影响;周恩来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成为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中间不无生母万氏的熏陶。
  七则修养
  1941年春至1945年春,巾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周恩来同志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在全党树立了典范。
  1943年3月18日这天,正好是周恩来的农历45岁生日,尚在重庆主持南方局工作的周恩来并没有忙着为自己庆生,而是结合两年来的整风学习,以及过去革命斗争工作经验总结和自我批评,在办公室为自己写下一份《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份提纲式的"要则",看似简单明了,却从学习工作方法、自律自省、群众路线、生活态度、党性修养等方面为自己规划了一篇"大文章"。这既是周恩来对过去的自我解剖,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既是他整风期间的学习成果,也是他对自己的警醒勉励和庄严承诺。大到思想原则上的坚定性,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
  十条家规
  周恩来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其高风亮节,全世界敬仰。制定的十条家规可见其清廉: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是周恩来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它不仅是周恩来的家规,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
  周恩来同志的家规不仅定的严,而且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丝毫不松动。他曾说过:"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1974年筹组四届人大领导班子时,毛泽东曾批准提名邓颖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周恩来压下来。直到他去世后,邓颖超在1977年被选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才得知此事。1968年,周恩来的侄儿周秉和与侄女周秉建先后赴延安和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二人按照正常手续,分别应征参军。当周秉建穿着军装到北京看望伯父伯母时,周恩来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向总政和有关军区的负责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周秉建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这条路。"在延安插队的周秉和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后来他也办了离队手续,从新疆回到延安插队劳动。
  周恩来是国家的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事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决不让亲属沾自己的光。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抚今思昔,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现阶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领导干部怎样掌好权、用好权,怎样过好权力关、亲情关、金钱关。
  六无六有
  周恩来作为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的伟人,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形的东西,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就流泪,一谈国事就念总理。陆放翁诗:"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是什么办法化作总理身千亿,人人面前有总理呢?难道世界上真得有什么灵魂的永恒?伟人之魂竟是可以这样地充盈天地,浸润万物吗?自从1976年1月国丧以来,我就常穷思默想这个费解的难题。
  一是死不留灰
  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1月15日下午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就把家属召集到一起,说总理在十几年前就与她约定死后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当晚,邓颖超找来总理生前党小组的几个成员帮忙,一架农用飞机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飞,飞临天津,这个总理少年时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着渤海湾飞临黄河入海口,将那一捧银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许就是这一撒,总理的魂魄就永远充满人问,贯通天地。
  生时鞠躬尽瘁,死后光留清白。他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地球上第一个为周恩来修纪念碑的,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第一个纪念馆也不是建在北京,而是在他的家乡。日本的纪念碑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上面刻着他留学日本时的那首《雨中岚山》。一个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一个为民族留下了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却连一点骨灰也没有留下,这强烈的反差,让人一想,心里就有如坠落千丈似的空茫。
  二是生而无后
  名人无后是国人的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纪念故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后人,后人为大。虽然后人不能彰显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对世人来说,有一条血缘的根传下来,总比无声的遗物更惹人怀旧。但是天何不公,轮到总理却偏偏无后,这怎么能不使人遗憾呢?是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邓颖超同志腹中的婴儿,摧残了她的健康。但是以总理之权、之位、之才和倾倒多少女性的风采,何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呢?这在解放初党的中、高级干部中不乏其人,几乎成风。但总理没有。他以倾国之权而坚守平民之德。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求全求美的,如总理这样的伟人该是英雄美人、父英子雄、家运绵长的啊。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这怎么能不在国人心中凿下一个空洞呢?人们的习惯思维如列车疾驶,负着浓浓的希望,却一下子冲出轨道,跌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三是官而不显
  千百年来,官和权是连在一起的。官就是显赫的地位,就是特殊的享受,就是人上人,就是福中福。官和民成了一个对立的概念,也有了一种对立的形象。
  但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则只求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总理出国总带一只特殊的箱子,不管住多高级的宾馆,每天起床,先由随从人员将这一套行头收入箱内锁好,才许宾馆服务生进去整理房间。人家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最高机密的文件箱呢。这专用箱里锁着一个贫民的灵魂。想总理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却两袖清风,这种近似残酷的反差随着岁月的增加倒叫人更加不安和不忍了。
  四是党而不私
  列宁讲:人是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第一次是红军长征时,当时周恩来身兼五职,是中央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只有他才有资格去和博古、李德争吵,把毛泽东请了回来。第二次是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1957年底,冒进情绪明显抬头,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提出反冒进。毛泽东大怒,说不是冒进,是跃进,并多次让周恩来检讨。周恩来立即站出来将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几乎逢会就检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住党的团结。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骗取了毛主席信任。这时作为二把手的周恩来再次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他这个当年黄埔军校的主任,毕恭毕敬地向他当年的学生、现在的"副统帅"请示汇报,在天安门城楼上,在大会堂等公众场合为之领座引路。第四次,林彪事件之后总理威信已到绝高之境,但"四人帮"的篡权阴谋也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这时已经不是拯救党的分裂,而是拯救党的危亡了。总理自知身染绝症,一病难起,于是他在抓紧寻找接班人,寻找可以接替他与"四人帮"抗衡的人物,他找到了邓小平。
  五是劳而无怨
  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上海工人起义,"八一"起义,万里长征,三大战役,这种真刀真枪的事他干;地下特科斗争,国统区长驻虎穴,这种生死度外的事他干;解放后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这种大管家的烦人杂事他干;"文化大革命"中上下周旋,这种在夹缝中委曲求全的事他干。
  "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成了救火队长,全国到处点火,留一个周恩来东奔西跑去救火,这真是命运的捉弄。他坦然一笑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大厦将倾,只留下一根大柱。这柱子已经被压得吱吱响,已经出现裂纹,但他还是咬牙苦撑。由于他的自我牺牲,他的厚道宽容,他的任劳任怨,革命的每一个重要关头,每一次进退两难,都离不开他。
  六是死不留言
  1976年元旦前后总理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时中央领导对总理病情已是一日一问,邓颖超同志每日必到病房陪坐。周恩来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叠白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就无我,我复何言哉?不必再说,又是一种崇高。
  我敢大胆地说,150年来,实践《共产党宣言》精神,将公私关系处理得这样彻底、完美,达到如此绝妙之境界者周恩来是第一人。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六无"的同时,却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六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也有别人没有的大爱大德。
  十"德"永垂
  周总理爱心博大,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大至处理国际关系,小至处理人际关系无不充满浓浓的、厚厚的爱心。他的大德,再造了党,再造了共和国,他把无产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揉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
  人民之所以那么热爱周恩来,周恩来之所以在人民心中有那么光辉的形象,是由于在国内国外的伟大人物中,就其高尚品德而言,周恩来可以说是千古一人。
  一"德"大公无私。周恩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集于一身,创建和形成了中国精神道德文明的最新高峰。周恩来真正是毛泽东所说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人;是一个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德"居功不傲。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功劳可谓大矣,大到只有毛泽东才能超过他。中国的事情没有毛泽东不行,没有周恩来也不行,没有周恩来中国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能不能落实和实现亦未可知;又说,没有周恩来,中国革命会在大火中被烧成灰烬。
  三"德"忘我工作。周恩来是全党、全国、全世界最忙的人,没有谁能比他做的事情再多了,没有谁能比他工作的时间再长了。是的,的确有些平常事周恩来是可以让别人去做的,但他又是一个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宁愿自己多辛苦一些的人。而且,像他那样精细、深入和对事物精通的人,在他手下确实不多,所以他不能不处处多操心。
  四"德"与民同在。周总理坐汽车时,一旦发现前面有人骑车,就让司机慢点开,不要碰到人。为了调查研究,他亲自同老百姓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到工厂、机关视察时,他到大食堂同大家一起排队买饭,别人让他到前面他也不去。看演出时,他怕打搅观众总是悄悄地入场,或在普通席里找个空位无声无息地坐下。同朋友到普通的小饭馆吃饭,他如数付费,事后如果发现少收他的钱了,就让人去补交。他有私用专车必付款,上公园自己掏钱买门票的家规。
  五"德"不走极端。周恩来最富有自我批评精神,他常常检讨自己,在这一点上党内也找不出第二人。周恩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出发点十分纯洁的人,作风正派、待人诚恳的人,做事实事求是而毫无哗众取宠之意的人。不走极端、做事稳妥精细本来就是周恩来的突出优点,他的这些优点同毛泽东的优点配合起来正好可以优势互补,所以在长期的合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六"德"不画圈子。周恩来的圈子是再大不过了,全党全国都在他的圈子之内。只要靠得住有能耐,什么人他都能用。组建外交部时他敢把曾在国民党政府工作过的人吸收进米,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知道除了周恩来还有谁敢这么做、会这么做。
  七"德"重情重义。周恩来对毛泽东爱护、照顾得无微不至,只要毛泽东已经休息就不打搅。重庆谈判时,他把毛泽东的保卫工作安排得天衣无缝,一杯又一杯地替他干掉无数杯白酒。周恩来对老将帅们关怀备至,他们也无不把他当成可敬、可爱、可亲的兄长、朋友甚至老师。正是由周恩来功劳卓著、德高望重、有情有义,所以他魅力过人,能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国内和党内最能团结人,在国际上最能争取人,这就是周恩来的突出优点。他是中共内部的凝聚剂,最能团结人,又坚定地拥护毛泽东,所以能使中共长期保持团结,否则中共在团结问题上会出一定问题。
  八"德"率先垂范。由于周恩来确确实实做到了心底无私,真正把自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所以他自己毫无所求,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率先垂范做得最好。
  九"德"情操高尚。早在周恩来与邓颖超在世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就已成为佳话。周恩来在爱情上所表现出的高尚与他的亲情、友情和人情是一脉相传的。他对长辈和晚辈、对朋友、对他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都表现出有情有义和重感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
  十"德"背冤工作。周恩来在党中央工作的时间最长,做的工作最多,担负的责任最重,承担的风险最大,他的功劳可与日月同辉,然而他却屡遭误解、冤枉,因此受到的委屈最多。最不公平的是,他有了委屈不能向别人吐露,所以他内心的痛苦也最深。在这些方面,恐怕没有谁能与周恩来相提并论。周恩来竟然一次又一次地"相忍为党",不但忍下去了,还没有影响情绪,过后不久他还像没事人那样照旧拼命工作,有时甚至一边受冤枉一边继续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内没有第二人。周恩来的高尚品德是说不完写不尽的,随手列出以上十条,不过是想请读者举一反三而已。把周恩来的高尚品德概括起来,我认为可以称之为周恩来精神。这是集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和中国共产党优秀品德于一身的周恩来为我们创造的一笔宝贵财富,从更辽阔的历史背景和更长远的历史长河来看,周恩来精神的宝贵、重要和作用不亚于毛泽东思想。周恩来精神如同浩瀚的大海,需要我们去航行、探讨、开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的总理人民爱,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人民群众发自心底的"恩来情结",带给今天的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以深刻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以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标杆、为明镜,我们锻造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既需要继承优良传统,也需要在新形势下赋予新的内涵。

他是原山东省委书记,17岁参加革命,曾被下放劳动,99岁去世本文的这个主角也是一个很早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了,为中国革命也是立下了许多的功劳,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梁步庭更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服务,并曾经主政过青海和山东,特别是在主政山东捷克独立的第一任总统马沙列克童年时饱尝亡国奴的痛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捷克人民都沦落为亡国奴。就在这个时候,捷克民族,出现了一个伟人,带领捷克人民顽强奋斗,最终取得国家的独立,他的名字叫马沙列克。马沙列克从一个如果将清军换成秦朝部队,能否战胜八国联军1900年光绪皇帝在位之时,当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为首的8个国家对我国展开了侵略战争,由八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共达到了5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所到之处无恶不作,一名九后军事记者眼里的长津湖我们该如何感知历史?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名字。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一部名为长津湖的电影,用176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持续了28天的战役,将我们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淮海战役华野粟谭指挥体制形成过程在淮海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形成了粟谭指挥体制。华野粟谭指挥系统的形成,一是中央授权,二是饶漱石陈毅的大力支持。先说饶陈的支持。为了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新变化,曾国藩人不狠站不稳,做人要发狠,日子越过越安稳能够做到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和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可谓是一个真正的狠角色。曾国藩甚至因为自己的狠辣行事,被人叫做曾剃头。太平天国建立之后,清政府根基受损,湖南长沙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商本东夷,周乃西戎夷是人背大弓,戎是戈加铠甲。南蛮北狄呢?夏人当然血统纯正,他们就是华夏族呀。夏朝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禹开始家天下的王朝,其实禹的前任也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夏之前还有两个王朝,陶唐王朝和虞朝,唐尧虞舜的王朝。这三个王乾隆见过奕字辈,载字辈甚至溥字辈的人吗?为什么?乾隆四十九年,时年74岁的乾隆帝收到加急文书,其长房长子长孙长曾孙长玄孙诞生,乾隆帝非常高兴,赐名其载锡,这也是乾隆帝的第一个元孙。元孙,也就是玄孙,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改称常州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介绍几位常州籍的名人,他们不仅在常州,而且在全国都有影响力。他们是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于江苏常州。社会学家,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抗战胜利后,美军为蒋介石运送军队,也帮了共产党一个大忙抗战胜利,蒋介石的人生走向巅峰,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袖。春风得意的蒋介石立刻对共产党下手了,十天之内三次电邀毛共商国是。这是一着高棋,一石三鸟,一是招安,二是占领舆论高地,三是赢得时间战死沙场的中将戴安澜戴安澜,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少将师长,牺牲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出道即巅峰,他的卓越才干在战场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
秦商鞅变法魏国国相公叔痤病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如果不重用就杀了他,但是魏惠王根本没有把商鞅放在眼里。秦孝公继位后求贤若渴,商鞅贿赂宦官景监拜见孝公。孝公听帝道,王道,霸道都不感兴趣,第四次强朱德51岁才凭胎记认出儿子,儿子却近30岁不婚,贺龙出面立马搞定有道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就如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爱情亦是如此。真正爱你的人,即使是你身上的缺点,在他的眼里也是可爱的,同时,真正爱你的人,在见你的第一眼就已经将你规划到了未来之中雍正王朝中,康熙既然已经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为什么不提前把十三阿哥放出来?康熙为了将皇位传给老四胤禛,提前做了五步准备!第一,就是将老十三软禁起来!老十三是位侠王,忠实的四爷粉丝,经常给老四冲锋陷阵。康熙必须把他关起来,不让他搀和夺嫡的事。这也是为了保护诛吕行动中出现那么多有实力的王侯,可为何非得等吕雉死后才动手?刘邦驾崩后,吕后第四天才发丧,前三天她一直密谋如何除掉元老大臣,但经深思熟虑,认为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打击面太大,牵扯的东西太复杂,盘根错节,并非吕后所能把控。然而吕后之秦吏不安其位加速秦朝灭亡自汉朝以来,以贾谊过秦论为代表的文章一直在讨论秦朝速亡的原因。已有讨论通过叙述暴秦来探讨秦亡的历史原因,主要关注普通民众的社会处境。但是,秦吏的处境却未得到重视,故而有必要予以探讨生动诠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观长津湖有感在庆祝新中国72华诞的重要时刻,电影长津湖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71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工作,全和珅是个什么样的人?和珅(剧照)和珅,乾隆时期首席军机大臣宰相在朝中一人身兼多职,在大多数眼里一说到和珅大家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有钱贪污把持朝政是大清王朝的贪官代表,其私人财产富可敌国比国库还多十倍,我们彭总痛斥38军,却没骂66军两个军地位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作者莫孤烟1950年10月21日,杨成武接到通知,让他立即去北京开会,至于会议要安排什么事,通知上并没有明说。他一路上都在猜测,会议有可能是讨论加强城市治安和防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为什么刘邦和项羽之间人们更加偏爱项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和吴广率领900余名因大雨不能按时赶到渔阳的戍族,按照秦国当时的法律过期当斩,走头无路的情况下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开始了自己的反秦大业。各地纷纷响唯才是举,以诚待人唐朝有个忠臣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正是唯才是举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有这么个故事,自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如果刘备关羽张飞没有在涿县相遇,三人的发展轨迹会是什么样子?英雄人物有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倘如没有勤王诏令,刘关张也许不会巧遇,甚至会擦肩而过。个个还在编鞋买枣宰肉为营生。一纸诏令,点燃了无数英雄梦。张飞看诏,不禁感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