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陈乔年遗失独女,16岁参军抗日,1994年才与同母异父弟弟相认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正在狱中的陈独秀得到了消息,他激动不已,拿出些钱,托人在外面买了一些酒菜,和狱中照顾他的表弟举杯痛饮。
  他斟满了第一杯酒,敬祭这些年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
  接着,他斟满第二杯。
  陈独秀捏着酒杯,迟迟没有说话,眼泪滑落脸颊,沾湿了衣襟。
  图 陈独秀在狱中
  他突然哽咽起来,手也微微颤抖着,说出了憋在心里多年的伤痛:"延年啊乔年,为父的,为你俩酹此一杯。"
  他将酒洒在面前的地上,再也控制不住感情,失声痛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延年和乔年是我几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两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卒,竟走在了我前面。"
  陈独秀在人前,有过大笑有过大怒,从未流过泪。如今老泪纵横,如此动情,只因心中难忍、难舍,回忆一幕幕浮现,撕裂着他的心。
  1927年底,陈乔年和史静仪夫妇正在上海。
  那时候陈延年已经牺牲,蒋介石惧怕舆论谴责,又气急败坏,曾亲自下令不准收尸。
  妹妹陈玉莹和小弟陈松年瞒着母亲前去处理后事,却连看都没有看到。
  听闻陈延年是站着被乱刀砍死的,身体已经被砍成几块扔进了黄浦江,两人悲痛万分,能做的,只有在延年被害的地方烧纸上香。
  陈延年的牺牲对陈独秀和陈乔年的打击都很大,陈乔年此次来上海常来陈独秀家中窜门,也让父亲抱一抱小孙子陈红五。
  图 陈乔年(后排右一)与在苏联东方大学的同学合影
  此时的上海依旧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黄浦江上弥漫着血雨腥风,陈独秀在低谷期,陈乔年不畏环境险恶,积极协助当时的中共江苏党委书记王若飞开展工作。
  某次见面,陈独秀和陈乔年在谈话之时发生了争吵。
  陈乔年批评父亲过去执行的政策是错误的,路线是右倾的,以致于他现在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看法也是错的。
  陈独秀却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人争论激烈,最后不欢而散。陈乔年连饭都不肯吃,拉着妻子就走了。
  陈乔年走后,陈独秀还对黄玠然说:"你看,儿子教训起老子来了。"
  他哪里知道,陈乔年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1928年2月16日,因为无耻叛徒唐瑞林的告密,陈乔年和上海总工会机关的11名干部被捕。
  起初,陈乔年化名为王某,国民党当局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幸而唐瑞林也没有见过他,只知道他们之中有陈独秀的儿子。
  陈乔年被捕之后,党组织和狱友们都在想办法将他营救出去。
  图 左图为陈延年像,右图为陈乔年像
  因为唐瑞林也不认识同时被捕的周之楚,领导研究决定让周之楚顶替陈乔年的职务和名字,以救出陈乔年。
  周之楚大义凛然,完全赞成,在法官审讯之时,便说自己是陈乔年,当场被判了死刑。
  周之楚的父亲是一名华侨富商,得知儿子被捕之后积极回国营救,周之楚的身份最终暴露。
  陈乔年非常清楚当前的境遇,自己在党内担任要职,又是陈独秀的儿子,已入虎口,绝无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他托人转告党组织,对组织尽力营救他表示了衷心感谢,希望组织不要再为他花钱了。
  陈乔年在狱中受尽酷刑,吃尽了苦头,一字未吐。
  1928年6月6日,他在上海龙华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这次,又是小弟陈松年去处理后事,他依旧看不到遗体。
  陈松年不敢将延年和乔年逝世的消息告诉他们的生母高晓岚和奶奶谢氏,只能代哥哥们写假信件送到老家。
  图 陈独秀
  而这些假信件总会露出破绽,谢氏根本不相信了,心中强烈地不安起来,谢氏让陈玉莹去上海打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陈玉莹是陈独秀的长女,家中排行老二,在陈延年和陈乔年之间。
  陈玉莹万没有想到,时隔一年,三弟也命丧上海枫林桥畔。听闻陈乔年的遗体也被扔进了黄浦江,陈玉莹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得了血崩症,一病不起,一周后悲惨离世,年仅28岁。
  陈松年回到老家,跪在谢氏面前请求原谅。谢氏道:"孙子,不怪你,你以后就走你老爷子(陈独秀)的路,你去读书吧!"
  1930年初,谢氏郁郁而终。
  陈独秀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女儿,失去了母亲,又听闻小孙儿陈红五因病夭折。
  他一生奔走革命,曾经入狱5次,都不曾屈服半分,这次才真正感觉到人生凄凉,家破人亡。
  当时的陈独秀苦于隐蔽于地下,只能委托老友汪孟邹出面处理子女们的丧事。
  陈玉莹病逝之后,陈独秀和高晓岚所生的四个孩子只剩下了陈松年一个。
  当陈松年再次见到父亲,忍不住痛哭之时,陈独秀厉声训斥道:"不要哭!男儿有泪不轻弹。"
  图 陈乔年履历表
  陈延年被同志们称为革命的"苦行僧",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在革命事业之上。
  陈乔年相比哥哥较为温和,和妻子史静仪一波三折,最终走到了一起。儿子陈红五夭折之时,史静仪的腹中还有一个遗腹子,这是烈士留下的唯一血脉了。
  史静仪在上海生下了女儿,为她起名为陈鸿。
  时局动乱,史静仪自身难保,只得隐姓埋名,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儿送到了救助革命子女的上海互济会之中抚养。
  没了陈乔年的史静仪瞬间失去了人生方向,她最终选择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直到1969年在武汉病故,都没有再找到陈鸿。
  史静仪临终最牵挂的,就是陈乔年可能留在人世的唯一女儿。
  1989年2月25日,史静仪的妹夫、陈乔年的老部下杨纤如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想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找陈鸿,可惜5年来都没有有用的线索。
  一直到1994年,福建新四军研究会发现,有一位新四军的老战士、福州市轻工局离休干部苗玉的早年经历和陈鸿有很多相似之处。
  苗玉是安徽无为县人,先后收养她的有两户人家,她8个月前一直在苗家,后因苗家太穷,就被送到了陈家。
  陈家原本是大户人家,但因战乱开始衰落,她幼年时养父被国民党抓走了,苗玉只得和祖母相依为命,靠讨饭生存。
  苗玉3岁的时候出麻疹,没有地方住,祖孙俩就睡在地主家的牛棚里面。9岁的时候,小苗玉就给地主放牛、砍柴、割稻子、收花生,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顿没一顿,只能从河里抓鱼换米吃。
  她曾听祖母说过:"你其实不是陈家的孩子,也不是苗家生的,你的亲生父母在上海!"
  图 陈乔年烈士
  13岁这年,苗玉的祖母逝世。15岁,因为家中太过贫穷,苗玉想到要去上海寻找亲生父母,养父却阻止了她,对她说:"你到哪里去找亲生父母?你苗家的妈妈让我去上海找孔先生和吴先生,我去上海不仅找不到他们,还被国民党抓了关了5年。以后你就不要提你亲生父母的事了。"
  苗玉这才知道,原来苗家和陈家的养父母都不知道她的身世,唯一的线索就是上海的吴先生和孔先生,但俩人也下落不明。苗玉只得放弃寻找。
  1944年,苗玉16岁,新四军来到了安徽无为县。青年男女们都高唱着:"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参加新四军,为国又为民,打走了鬼子国家才安宁,人民才太平!"
  一位新四军妇女主任来到了苗玉所在的小村庄,她对苗玉说:"小丫头,你去当兵吧。"
  苗玉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当兵谁要啊,我没有文化。"
  妇女主任笑道:"没有文化没关系,到部队还可以学嘛!"
  就这样,苗玉义加入了新四军,刚开始在七师卫生所洗衣班当洗衣员。后来,好学的苗玉做了卫生员,给伤病员包扎、敷药,半年后,苗玉就当上了班长。
  苗玉的养父母一直没有给她起名字,苗家的大姐叫苗芳,参加革命后牺牲了,她就跟着姐姐,给自己起名为"苗玉"。
  苗玉不怕苦不怕累,指导员严检行对她非常好,常常夸她工作积极,很能干。
  图 陈独秀孙女陈长瑛和苗玉在爷爷的墓前合影
  几十年过去了,苗玉说起当年的领导和战友,每个人的名字都还记得很清楚,他们的笑容也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之中。
  童年颠沛流离的苗玉,第一次找到了归属感。她说:"没有新四军就没有我,新四军就是我的家。"
  命运的方向即便改变了,不屈的基因依旧存在,一家人殊途同归,苗玉最终还是和父亲站在了同一个战壕之上……
  1948年,苗玉被调到了华野10兵团当仓库管理员,随后南下参加解放福建战役。
  解放后,她在福州公安局、轻工局工作,直至退休。
  幸运的是,当年待她如亲人的指导员严检行也在福州,苗玉知道后非常高兴,以后几十年都和指导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常常去看望她。
  她还有一名战友名为李桂英,定居在江西,两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1973年,苗玉的苗家养母已经80多岁了,突然写了一封信让她赶紧回去。
  苗母当时因为重病已经卧床不起,但是精神非常好,向她说了当年在上海领养她的经过。
  那是在1927年,苗母生了一个女儿,因为生活太过困难溺死了。此后,苗母就来到上海打工,在汉口路一户孔姓人家当佣人。
  孔家夫妇都是教书的,他们有一个姓吴的朋友常常来玩,清楚苗母是安徽无为人。
  一次吴先生来到孔家,突然对苗母说:"你大老远来上海,不就是为赚几个钱?我给你一个小女孩带回家养,给你一些钱,又能照顾家庭,这不是更好?"
  孔先生也劝苗母答应收养这个小女孩,苗母想了想,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了。
  图 史静仪
  1928年9月,孔先生将苗母送到了大轮码头,苗母见一名穿着普通的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小婴儿在等着,这个女婴就是苗玉。
  见面后,那名妇女就将只有5、6个月的苗玉交给了苗母,并且告诉她孩子的名字叫做陈鸿,还给了她两块大洋。
  年轻妇女承诺苗母孩子的生活费会按时给她寄过去,随后就将她们送上了船,苗母就这样回到了安徽无为老家。
  然而到了家中,上海的吴先生和孔先生一直都没有和苗母联系,孩子的抚养费也并没有寄过来。
  苗玉还未满周岁的时候,苗父得了疟疾,家中一贫如洗,根本没办法养活她,苗母只好将她送给了陈家的养父陈国虎。
  苗母对陈国虎说了苗玉的身世,也让他试着去上海找一找孔先生和吴先生。陈国虎前往上海去要苗玉的生活费,没想到没找到人,反而被怀疑与地下共产党有联系,在回家的途中被国民党抓捕,一关就是5年。
  苗玉这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原来她姓陈,名鸿。
  回去之后,苗玉就向省委参加党组织史编纂的汤洪潮同志求助,希望他们能帮助查清楚自己的身世。
  40多年过去了,仅仅凭一个名字去找亲生父母太难了。更何况苗玉是战乱时被寄养的,吴先生和孔先生的名字都可能是假的,只能大概判断她是中共革命者的后代。
  1989年3月,汤洪潮在上海查找福建党组织的历史资料,他心中一直惦记着苗玉的事,向上海市委组织部负责编纂党史的同志们介绍了苗玉的身世,希望他们能找一找在1928年之前牺牲的烈士,看看他们有没有子女被寄养了。
  一个月后,上海市委组织部给汤洪潮寄来一份报纸,上面就是杨纤如发表的寻找陈鸿的文章。
  名字一致,年龄也对得上,苗玉的情况非常吻合。汤洪潮很激动,马上拿着文摘去找苗玉。
  苗玉的家人得知她可能是陈独秀的孙女之时都不敢相信。苗玉思量再三,来找汤洪潮请求他能帮助查证。
  图 史静仪和陈红五
  然而当时条件有限,时间太过久远,陈独秀的身份又如此特殊,苗玉向福州市委组织和中共安徽省安庆地委组织部写信做了汇报,但双方都没有办法查证。
  1990年4月,苗玉作为新四军的老战士来到安徽参观学习,在途中遇到了记者蒋奇梦,将心中一直压着的这件事告诉了蒋记者。热心的蒋记者马上将苗玉的身世记录下来,寄给了杨纤如。几个月后,杨老给汤洪潮写了信。
  这么多年,为了寻找陈乔年烈士唯一可能在世的女儿,他们费了很多周折。文章发表后,杨老也接到了不少来信,都说自己是陈鸿。他每次抱着期望打开,又一次次落空。
  苗玉的确有不少情况是符合的,但也得仔细考证研究。杨老看了苗玉的照片,觉得苗玉的前额很像陈独秀和陈延年,但单从照片上来看,并没有陈乔年和史静仪的影子。
  杨老说:"苗玉有个美满的家庭,用不着向组织要求什么照顾和方便,无非只是要弄清身世,这是无可非议的人之常情,但也不能没有依据就认定。你我都是没有其他的企图,只求为乔年、静仪留下一条根,一定要实事求是把事情办好。"
  杨纤如对苗玉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后来他又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想要来福州亲自查证,听一听苗玉说话的口音,看一看她的动作和神态,希望还能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
  可惜杨纤如身体每况愈下,没来得及见苗玉一眼就离世了。
  弥留之际,他心中还在惦记着,给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写信,让他务必见苗玉一面。
  陈沂是陈松年的同学,当时已经80多岁了,他将苗玉请到上海,亲自接待了她 ,建议她去上海市委组织部寻找部长叶尚志。
  图 史静仪中年
  叶尚志见过苗玉后,又给中央组织部写信,将苗玉介绍到中央组织部。
  中组部与苗玉详细交谈,确定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是她15岁为何要去上海找亲生父母;第二是苗母在1973年临终告诉她真名为"陈鸿",她是否能找到证人证明。
  苗玉对这两个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和说明。
  1993年,史静仪与后一任丈夫所生的儿女李文和李湘生联系上了苗玉。
  1994年年底,李文夫妇来到福州看望苗玉,这是苗玉第一次与真正意义上的亲人相见。
  李文夫妇见苗玉无论是体型还是走路的姿态都和史静仪非常相似,很快便与苗玉相认。
  李湘生听说后也立刻专程来到福州和苗玉相见、相认。
  当时陈松年已经去世,叶尚志给他的儿女长琦和长璞写了信,希望他们也能和苗玉联系。
  陈长璞三次来福州看望苗玉,亲如一家。她告诉苗玉,陈松年为了找陈鸿亦是奔波了几十年,不停向组织写信、口头反应。
  图 苗玉晚年
  杨纤如发表了寻人启事后,陈松年也找到了5个"陈鸿",但他们的早年经历都和陈鸿对不上号。在他们见到苗玉之前,一家人都已经丧失了信心。
  陈长璞忍不住叹息:"要是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找到你,能够看到你,可能他老人家还会多活几年……我们欣幸二伯父后继有人!"
  2000年,陈独秀研究会顾问徐亦孺亲自来到福州和苗玉一家人见面。他惊讶地发现,苗玉本人和陈乔年的生母高晓岚的面貌相似,她三女儿和四女儿长得很像陈独秀,二女儿则像陈乔年,小儿子长得像史静仪。
  徐亦孺感慨:"隔代遗传之说在苗玉他们一家人身上得到了令人叫绝的印证。"
  那时候的苗玉已经72岁了,因为一直没有有力的证据,考证困难,即便家人们都认可了,但她认祖归宗的愿望迟迟都没有实现。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对于这件事,也不再耿耿于怀。
  苗玉的晚年很幸福,党组织关心她,子女们都很有出息,生活得不错。
  陈松年的女儿陈长璞常常和她联系,苗玉几次被邀请去安庆,都住在她家,与陈长璞如亲姐妹一般走动着。
  图 苗玉
  陈独秀墓重新修葺完工之时,陈独秀研究会邀请苗玉回到安庆,苗玉带着大女儿一起在安庆住了好几个月。
  记者曾经询问过她:认祖归宗这种事,虽然陈家人都承认了,但组织上并没有公开确定,您会觉得遗憾吗?
  80多岁的苗玉笑着摇了摇头:"我当年多苦啊,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今天,全靠了党啊!我挺满足的,个人问题解决与否,这并不重要。"
  时间回到1926年,那是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外国侵略者尚在我们的领土上叫嚣,国民党对他们唯唯诺诺,却将屠刀指向了我们的爱国同胞。
  陈乔年最后离开牢房之时,对狱中的同志们说道:"人生总有一死,血不会白流!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他若泉下有知,定会为这位像野草一样顽强活下来的女儿骄傲吧。
  她在家徒四壁的农家长大,没有被亲生父亲拥抱过,没有向亲生母亲学说过一句话,不曾听过爷爷陈独秀的教导,甚至没有上过一天学。
  她不知自己身上流着陈乔年的血液,只是凭着与生俱来的正直和善良,在冥冥之中,捡起了烈士留下的战刀,踏上一样的路,唱着一样的歌,继续披荆斩棘。
  她替陈乔年看到了新的世界,她是陈乔年的骨肉,但她并不会因为自己是烈士子女而感到特殊,她觉得自己只是父亲遗言之中千千万万"子孙后代"的普通一员。
  图 《觉醒年代》剧照,陈乔年慷慨赴死
  能够儿女双全,享受着父辈用鲜血换来的江山;能和战友活着走下战场,保持一生不变的友谊;能和陈家的后人一同相聚、回忆过往……
  这对于一名老新四军战士来说,已经远远足够了。

狄仁杰仅是三品内史,却令满朝文武畏惧,他的权力真有那么大吗?提起三品,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的文职正三品按察使武职正三品绿营参将等等。的确,三品官在清朝虽然级别不算低了,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要套用现在的的话说,清朝的正三品按察使,差不多就相为何陈友谅会说死后还要跟你争天下?朱元璋死前才明白他的意思燕王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历经近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在1402年攻下南京自己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各位朋友可能会问这跟死去40年的汉王陈友谅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着呢!陈友谅剧照朱元璋大浪淘沙秋收起义风云前文说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南下广东,经过一路苦战,最后主力在广东潮汕失败,而留在三河坝阻击追兵的掩护部队却成了南昌起义的唯一火种(请关注本人,详见小编大浪淘刘邦刘秀能统一天下,刘备却不能,是因为刘备的能力不行还是因为刘备的对手太强?回答一刘邦这三个人中,我们先来看看刘邦。刘邦生性油滑,爱吹牛皮,像个街头混混儿。但这个人善于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润滑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的影响大国命运核武风云(19)三O九队在湖南郴州金银寨发现了铀矿1955年初,为了尽快展开全国范围内的铀矿金属脉的探测,新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后又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二机部)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后来又从多个省毛主席请溥仪吃饭,问起传国玉玺下落时,溥仪是怎么回答的?1911年一场浩大的革命打响了,这场革命给2500年的封建王朝打上了重重的一拳。清朝仿佛是一个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世界老人,迎来了生命的终结,伴随着清朝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迎1950年,美军向志愿军空投补给,美北极熊团落荒而逃,逃出几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着一面军旗。上面写到ThirtyFirstInfantryRegimen,军旗上的鹰上方有一只白色的北极熊,代表美国王牌部队美军第7师步兵第31团,号果敢系列果敢族的由来(二)果敢族的由來(二)连载更新系列果敢地区果敢族的由来,与果敢地区的兴起密不可分。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边陲,行政区划全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紧邻中国云南省,西临萨尔温江(中国马桶跟马有关系吗?追溯一下,最早的时候,此物叫虎子。有几个典故神鸟之山,有兽王,名曰麟王。此兽欲溺,老虎以口来接它的小便,所以称虎子。你看,连猛兽也臣服,还干出那么委屈之事。汉朝宫廷用玉制成便器,曰从前,魔都古镇都在城里(下)杨浦引翔港镇和虹口江湾镇曹伟与上篇中的法华洋泾一样,下篇的引翔港镇江湾镇同样也是因河而兴。不同的是,进入近代,引翔港江湾又在陆路交通的变化中获益匪浅,前者受惠于公路建设,成为沪东重镇,后者更得吴淞铁路淞沪1947年国民党返乡团在山东章丘三德范反攻倒算的惨案三德范是章丘南部一个较大的村庄,全村有1,550余户,6,100余人口。地处锦屏山下,横跨西巴漏河两岸。章莱公路由村东南北而过。1947年7月,一次震惊全县的惨杀案件就发生在这里。
作家王小鹰酷爱父亲画陈毅的素描画出了他大敌当前,胸中自有雄兵百万作家王小鹰上个世纪40年代,作家王小鹰的父亲和母亲都在苏北根据地从事革命工作,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战斗的青春岁月。她的母亲被任命为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她带领班子的同志们事先深入到淮安城吕雉把戚夫人残忍地做成了人彘,是残暴还是无奈?在历史长河中吕雉的评价很一般,在刘邦死后,她没了顾虑。为了报复自己的情敌,她不择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残暴的一面。由于刘邦生前一直宠爱戚夫人,所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吕雉长期饱受冷漠,她被称为游击之母,为何1950年却被判死刑?毛主席善待她的家人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无数女性革命者,其中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双枪老太婆,毁家纾难,立下了无数功劳。然而,1950年,这位70岁双枪老太婆却被判处死刑,远在北京的周总理听闻后,亲自为这5人只是开国中将,但因为战力太强,常被误认为是开国上将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133期。1955年9月,我军共为55位功勋卓著的将领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后期又追加王建安李聚奎两位上将,总人数达到了57人。但是在稍低一级的中将军衔获得者当她是刘少奇的夫人,也是物理学家,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传奇200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到场吊唁的人则是五花八门,有当时的中央领导,也有自发而来的群众,有曾经的知青,也有一些热心公益的大学生。这个葬礼的追悼对象叫王光美,一个并张幼仪88岁离世,墓碑上刻的4个字,是对徐志摩无声的讽刺上学时,有不少人都被徐志摩的才气骗了过去,他那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实在是妙到了极点,不仅文化气质十足,还有点仙气飘飘的意思。然而,虽说徐志摩毛主席收到一封告状信,周总理看后大怒,叶帅拍案而起杀一儆千新中国成立后,相比较之前的民国旧社会只有所谓的书香门第才能读书接受教育的情况,毛主席等开国领袖在教育上投入巨大,能够读书并且读得起书的人越来越多。1953年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齐白石送毛主席一副对联,却写错一个字,张伯驹说这字错得正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和毛主席是同乡,他自幼家中贫苦,但酷爱绘画写字读书,为此他的祖母曾感叹道人倒是很刻苦的,就是生错了人家。齐白石齐白石15岁时便开始师从木无能的总司令顾祝同一生未立大功,坑死张灵甫,最大优点是长寿顾祝同是国民党诸老将中比较特殊的一位,此人一生没有立过大的战功,而且又不愿意在蒋介石面前争宠,一贯谦和退让。但令人惊奇的是,此人并没有退居二流,反而一直青云直上极得蒋介石的欢心。尤彭德怀率先入朝面见金日成,不幸遭遇失联危机,两天两夜杳无音信1950年10月19日傍晚,安东天阴沉沉的,感觉像是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来气一样。一辆嘎斯69式吉普车在雨中默默行向前线。不一会儿,车辆到了渡江铁桥边,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停一停。待车辆1937年,陪伴毛主席10年的贺子珍,为何执意要和他分开?前言1937年,贺子珍执意离开延安,远赴遥远寒冷的莫斯科。当时她的身心压力极大,想去苏联疗伤进修,以全新的状态回归。没想到,一别便是经年。22年后,当贺子珍和主席庐山重逢,她觉得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