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文臣武将都得到封赏,为何赵云只是杂号将军?

  刘备群发红包时,故意不给赵云留一个。其中缘故,陈寿在《三国志》中已经点明。"不公"的封赏
  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开始群发红包。
  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进前后左右将军;
  魏延,也由牙门将军,进为镇远将军,并任汉中太守、汉中都督。
  其他文武,也各有封赏。
  可是,晋升名单里,唯独没有赵云。
  平心而论,论取汉中的功劳,赵云可能仅次于法正、黄忠。
  汉中之战中,赵云在汉水大破曹操,为刘备取下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连刘备自己都称赞:子龙一身胆。
  立下这样的功劳,为何刘备在大封大赏时,居然对赵云"有功不赏"呢?
  更可气的是:刘封、孟达取上庸后,投降的申耽居然也被封为征北将军!(而赵云直到刘禅即位,才晋为征南将军)
  此后,在刘备称帝后,又一次群发红包,大家又都各有封赏。
  但赵云···再次消失在封赏名单中!
  可以说,刘备对赵云的"无视",几乎到了"刻意压制"的地步!自入西川后,赵云就开始陷入"瓶颈"
  有朋友说:赵云后来官职不高,是因为他的起点低。
  其实,赵云的起点是比黄忠、魏延要高的。214年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赵云与大家一起因功升迁。在此之后,赵云只能原地踏步,眼睁睁看着后面的人呼啸而过!
  长坂坡之战后,赵云被任为牙门将军。
  黄忠投奔刘备时,才只是稗将军(杂号将军之末),刘备入据成都时,黄忠才晋为讨虏将军
  魏延呢,在刘备攻取成都后,赵云升迁为翊军将军时,才升为牙门将军。
  可是,到刘备封汉中王时,黄忠直接进为后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都督、汉中太守。
  如前所说,取汉中时,赵云不但表现出了独当一面的军师才能,其功绩,比之魏延等人,也是不遑多让。
  看来,赵云"谜之瓶颈",不是因为他缺乏功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赵云"原地踏步",始于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之时。
  刘备入主益州,正是刘备集团内部权力格局开始复杂化的时候:益州派、荆州派、东州派都开始"抢红包"。
  为何从这个时候开始,赵云退出"抢红包"呢? 陈寿已隐约点明原因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三国志》
  此文,把赵云比作西汉开国名臣--滕公夏侯婴。
  这就不难看出刘备不再"提拔"赵云的原因了。
  夏侯婴,早年就开始跟随刘邦。刘邦入汉中时,夏侯婴任"太仆"。
  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中,樊哙后来作了左丞相、大将军;萧何、曹参、周勃、灌婴都先后作了丞相;卢绾作了太尉、燕王···最不济的,也都曾位列三公。
  至于其他一些"外来人才",比如韩信、彭越、英布,也都裂土封王。
  夏侯婴呢?
  在风云变幻的汉初,他历经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三朝,始终是雷打不动的太仆 (九卿之列)。
  可是,正是这个"久任太仆"的夏侯婴,却虚心举荐韩信,助刘邦夺取天下;又在诸吕之乱中细心周旋,为汉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对赵云的寄望:权力漩涡中的磐石
  夏侯婴的特点是:没有陷入权力漩涡。
  因此,刘邦去世前后,吕家人、刘家人、功臣集团,各个派系斗得不可开交,但是职位不招人眼红的夏侯婴却能如磐石一般地在权力漩涡中从容屹立。
  刘备对赵云的期许,正与之类似。
  在荆州时,刘备就以内事委托赵云。
  当时,刘备"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乱于忖腋之下",孙夫人与曹操、孙权被认为是同一级别的威胁!
  托付内事于赵云,足见刘备对赵云的定位!
  刘备,就是把赵云看成自己的夏侯婴。
  刘备去世后,赵云才任中护军。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赵云已经行使这个职能很长时间了。
  这个职位,是维持稳定的磐石。在曹操集团,这个职位曾长期被诸夏侯曹把握。
  任你们荆州派、益州派斗来斗去,只要中护军在,这些朝臣都跳不出五行山!
  当然,中护军不能陷入权力斗争,也绝对不能有明确的站队,否则···可以问问司马师。"终不背德"的赵云,在刘备集团拥有特殊的地位
  刘备寄居公孙瓒时期,与赵云相识。
  赵云走时,对刘备相约:终不背德也。
  "终不背德",正是赵云的价值取向。
  赵云不只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作的。
  对于国家大事,赵云觉得该说的,就一定会说。对于封赏,赵云认为要拒绝的,就坚决拒绝。(箕谷之战后,诸葛亮曾因赵云保全部众而要赏赐,被赵云拒绝)。
  既然赵云的价值取向是他心中的"德",而非爵禄,那么,刘备自然以超脱于"爵禄"的信任待之了。
  因此,尽管刘备不"提拔"赵云,但却对赵云有着特殊的信任。
  1、对赵云人品的信任:长坂坡,有人说赵云投降曹操,刘备以手戟击之:子龙必不叛我。
  2、对赵云意见的信任。
  刘备平定益州后,一度想把成都附近的田舍赏赐给诸将。赵云认为这样会失去民心,坚决反对。
  刘备纳其言。
  以常理来说,如何封赏功臣,这事情赵云一个翊军将军是说不上话的。可是,赵云敢说,刘备愿意听!
  在后来刘备要东征孙权时,又是赵云这个"杂牌将军"带头出来反对!
  这说明:刘备虽然不给赵云,但却极为信赖赵云。
  3、虽职位不高,但位置重要。
  这点前面已经阐述。
  刘备、赵云,君臣相处之道:不在爵禄赏踢,只在"君臣相知"。
  刘备入主西川后,蜀汉集团的权力环境十分复杂。荆州派、益州派、东州派,大家都抢着要红包!
  此时,刘备需要一个"终不背德"、稳重细致,却又不爱抢红包的赵云。
  这样的赵云,不可以拥有太高的官职——那会成为权力野兽们眼红的猎物。
  赵云,只能在一个不那么让人眼红的位置上,帮刘备、刘禅看着红包!
  抢红包的人很多,需要一个不抢红包的人帮忙看着!
  我认为:刘备群发红包,却不给赵云留一个,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赵云是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一部《三国演义》使赵云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完美英雄。演义里五虎上将的提法实质上也是根据《三国志》中的《关张马黄赵传》演绎而来。在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开始对手下文武功臣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在武将方面受封最高的就是这五个人,但是赵云比其他四人略低一筹。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政治派系方面赵云略微吃亏
  历来功劳封赏,其实都是权力利益的分配。因而就离不开政治派系的平衡,刘备进位汉中王的这次封赏也是如此。
  关羽:刘备的嫡系起家部队的将领,蜀汉武将的头号人物,他被封赏为前将军无人质疑。
  张飞:同样是随同刘备起家的最早将领,刘备身边的第二号武将,他被封为右将军也是无可质疑的。
  马超:马超虽然入蜀之后没有什么亮眼的战功,但是他毕竟出身西凉,对西凉各方势力有较大影响力,他本人也有一支自己的直属军事力量,因而他被封为左将军也是代表刘备对西凉军事力量和西凉势力的认可和拉拢。
  黄忠:黄忠虽然追随刘备的时间不长,但从归降刘备之后,黄忠就作为一名猛将东征西讨,尤其是在汉中之战战功卓越,再加上他是原来刘表的荆州势力归降刘备的代表,作为使这支刘备壮大起来的重要力量,他的受封后将军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来看赵云,赵云从归属上来看有些尴尬,按理说他可以算刘备的嫡系班底,但是他与关羽、张飞相比又晚了好几年加入刘备的部队。所以即使把他归入刘备的嫡系起家派的势力也只能是小字辈,毕竟关羽和张飞的地位还难以动摇。因而在封赏时,作为嫡系起家派已经有两人作为代表出任要职,赵云就只能暂时放低一些了。从任职定位来看赵云缺乏建功立业的舞台
  关羽、张飞和赵云是刘备起家过程中最早的三位大将,关羽和张飞两人多有统兵出征的机会,但是赵云从进入刘备阵营开始,就较少有机会独立领兵作战。他更多是作为刘备的亲卫营护卫刘备的安全。
  史书中记载的刘备给赵云任命的第一个职务是牙门将军。这个职务就是统领主公的亲兵,护卫主公的职责。也就是说如果关羽、张飞等人领兵出外作战,赵云就必须留守大本营,如果刘备也一起出征,那么赵云的职责就是统领刘备的直属亲兵部队参与作战。
  随后在赤壁之战后,赵云出任偏将军,兼任桂阳太守,这段短暂的出外统兵任职的经历,因为刚刚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其实没有多少大的战事发生,刘备对这些地方的攻击也基本是顺风顺水。
  刘备入川时,关羽、张飞和赵云都作为留守荆州大本营的力量没有跟随刘备一起入川。而且赵云的职务改为留营司马,职责依旧是保护刘备的大本营和家眷。
  随后刘备与刘璋的矛盾激化,刘备开始从荆州调集军队进攻四川。此时赵云获得了领兵的资格,为刘备夺取四川的江阳、犍为等郡。在占领成都之后,刘备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这个职务依旧是负责保护中军,护卫主公。
  随后赵云随同刘备参与汉中之战,战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分封前后左右四将军,赵云虽然在汉中之战中也有较突出的表现,但是因为刚才分析的派系平衡的原因,已经赵云身为主公护卫的职责限制了他的战场发挥,所以他依旧是翊军将军。
  由此看来,赵云一直作为刘备的护卫亲兵的统领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所以缺乏独立领兵作战的机会,这也就大大减少了赵云获取军功的机会。相对比的就是黄忠,他在公元209年,赵云随同刘备平定荆州四郡的时候才归降刘备。此后入川作战,黄忠领兵一路颇有战功,进入成都后被封为讨虏将军,地位已经和赵云差不多了,在汉中一战,黄忠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大功,随后进封后将军,而赵云则因为护卫刘备导致出战机会不多,所以战后就位居黄忠之下了。
  赵云的实际权力和受宠程度
  其实我们如果从刚才的表述来看,可能会觉得赵云不太受重视和重新。其实不然,能够担任近卫亲兵统领的将领肯定是主公信任的人。所以赵云能够在刘备的阵营中一直担任这样一个职务定然是刘备最信任和宠信的将领。
  汉中之战有一个细节,黄忠率兵去劫夺曹操的粮草,是赵云同意黄忠的行动且授予和安排军队给黄忠,就足以表明赵云地位的超然。显然他当时的职权比黄忠更大,所以他才可以同意黄忠的军事行动和给予军队由黄忠率领。
  另外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之后,赵云开始拜托他近卫亲兵统领的职责,他开始出任统兵一方的将领。即使大家普遍认为的后起之秀魏延和姜维其实未必就比赵云的职务和地位更高。只不过赵云在诸葛亮发动北伐不久的公元229年就去世了,所以赵云在诸葛亮的北伐中又没有发挥过多的作用,显得他好像没有什么战绩。所以普遍认为好像魏延的地位都比赵云更重。
  但是从实际权力和受宠信程度来说,赵云并不比其他将领更低,只是他的因为担任近卫亲兵统领的职务显得他要低于关张马黄而已。
  刘备这么做不是不信任赵云,而处于平衡各集团利益的需要。
  刘备在称汉中王时,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赏,却没有封赏赵云。很多人把这当作刘备不信任赵云的证据。
  不过实际上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诸葛亮也没有得到封赏,继续担任军师将军一职,和赵云一样只是杂号将军。不过诸葛亮的权力却很大,刘备出征时都是他留守成都,代表刘备掌管军政大权。
  还有在刘备手下劝他进位为汉中王的《劝进表》中,排名第一的是马超,看着似乎马超地位很高。但是刘备把马超列为第一,主要是因为马超当年毕竟是一方诸侯,需要借他的名头。
  后来马超虽然也和关羽、张飞一样当上了四方将军,刘备称帝以后还当上了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看着升迁挺快不过实际上马超作为一个降将并不受刘备的信任。马超自己也是小心翼翼,"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彭羕对他说了几句牢骚话,马超立刻就去出首,可见他职务高却只是一个虚名。
  所以很明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受到=重用,我们不能光看官职的高低,而要看刘备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和他们的实际权力。
  在刘备称汉中王、称帝时,虽然正史上没有提到对赵云的封赏,不过在刘备去世时赵云却被任命为中护军,掌管成都的禁军,负责拱卫刘禅。很明显,刘备只有非常信任赵云才会做出这个安排。
  刘备这么信任赵云,却不封赏他,主要还是为了平衡蜀汉集团内部各个势力。
  随着刘备占领地区的扩大,他的手下来源也日益复杂。除了原来的元老派外,还增加了荆州派、益州派等等。刘备显然在用人时必须平衡各个派系的利益,否则势必造成有人不满。
  所以刘备在这一时期对于后来投奔他的马超、许靖等人都授予高官厚禄。不过真正的实权大部分还是掌握在跟随他多年的元老们手中,称汉中王时,四方将军里一半也是元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提拔赵云,那么势必显得刘备过于偏向元老派。刘备只能牺牲一下赵云。此外赵云的性格稳重,不在乎一时荣辱。刘备选择压制赵云,事后却还敢重用他,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吧。
  所以刘备不封赏赵云,不是对他不信任或者不重用他,而是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考虑。
  豹眼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情感上也认为刘备对待赵云太薄。但站在刘备的角度,理性地看待这件事,豹眼反而认为刘备这么做是非常合理的。赵云应该得到更高的封赏
  这不仅仅是云粉的看法,一些史家、学者也如此。当然,陈寿、裴松之、罗贯中等大咖也可以看作是铁杆云粉,他们也在为云将军抱屈。
  《三国志》把关张马黄赵并为一传,就说明陈寿先生也是云粉。否则,一个翊军将军岂能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并列呢?
  《三国演义》更是把关张马黄赵并称五虎上将,而且罗贯中先生给与赵云的流量支持远远超过老黄忠,足以说明也是铁杆粉丝团成员。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有感于《赵云传》展现量严重不足,专门作《云别传》为其扩大影响。这足以说明裴松之对云将军的偏爱。
  这些偶像大咖尚且如此,吃瓜群众希望白马将军有更大的封赏,就很好理解。
  豹眼自以为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但情感上还是希望赵云能够取代黄忠,位列四方将军之一。
  就情感而言,赵云替代黄忠成为四方将军,在当时是有群众基础的。
  《三国志·费诗传》记载: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刘备自立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就很不感冒。这就足以说明在关羽心目中,黄忠是没有资格位居四方将军的。
  罗贯中对这个桥段有精彩的描写,对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有一个评价,虽说是演义,但豹眼认为这是当时关羽真实的感受。
  四方将军虽有先后排名,但实质上没有等级之分,是完全相等的级别。黄忠与关羽、张飞、马超相比,无论资历、威望、能力,都有差距。
  费诗还没敢说黄忠排在赵云之后,关羽就不开心了。如果排在赵云之前,那还了得?
  这起码看出,罗贯中认为赵云应该在黄忠之前。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
  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
  刘备要封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第一,黄忠的名望,不能与关羽、马超相提并论;
  第二,马超、张飞对此也不服气,但亲眼看到黄忠斩杀夏侯渊立下如此奇功,心中虽然不爽,但嘴上却不好说;
  第三,关羽没看见这一切,只是远远听说,恐怕心中不悦。
  第四,诸葛亮既然提出了这个疑问,就说明此事存有异议。
  因此,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并不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并不一定代表诸葛亮也持同样的看法,但起码诸葛亮说出了大家的心思。
  刘备嘴上说"吾自当解之",其实也做出了妥协,进行了平衡。黄忠被授后将军,但仅仅被赐爵关内侯。
  后将军为关内侯,这是很低的爵位,是很少见的事。就是说给你很高的军阶,但待遇较很低,以平息群众不平衡的心态。
  就群众基础而言,黄忠不能为后将军,那只有赵云具备资格填补这个空缺。
  论功行赏,赵云比不了黄忠,
  刘备自立汉中王,论功行赏就好比是建国后的大授衔。基本的平定标准就是资历、军功。
  就资历而言,黄忠比不了赵云,也就是赵云的威望、群众基础要好一些;但论军功,赵云比不了黄忠。
  刘备手下武将,除了关、张,就赵云资格最老,无人能比;但赵云的功劳无非就是两救太子刘禅、率军入川、汉水之战"一身是胆也。"
  赵云这些功劳,如果没有黄忠在,足以成为四方将军之一。但与黄忠斩杀夏侯渊相比,就差了一些。
  其一,关羽斩杀颜良,被封汉寿亭侯,依然是偏将军;
  其二,黄忠斩杀夏侯渊仅封关内侯,这差了一截。难不成夏侯渊的份量还比不了颜良吗?
  封黄忠为关内侯已经很委屈黄忠了,平心而论,黄忠起码应该封亭侯。这既与黄忠的功劳匹配,也与后将军的职位对等。
  建安十九年(214年),黄忠跟随刘备围困成都,刘璋投降后,黄忠被封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之战中斩杀夏侯渊,升迁为征西将军;
  同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黄忠升迁为后将军、封关内侯。
  参照关羽斩颜良受封汉寿亭侯、偏将军职位没变的情况,黄忠已经由讨虏将军升迁为征西将军,职位完全可以不动,赐爵一个亭侯足矣。
  也就是说,黄忠由讨虏将军升迁征西将军、封亭侯,而赵云升迁为后将军。这完全可以服众,不存在任何异议。
  就资历、功绩平衡以后,赵云、黄忠谁出任后将军都是可以的。就情感而言,刘备应该把后将军给与赵云。
  这就是感觉刘备对待赵云太薄的原因。
  赵云输给黄忠的根本原因
  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在用人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用情感笼络部属,但在用人、决策方面绝不感情用事。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这仅仅是阶段性的胜利,并不是一统天下、功成名就后的最终封赏。
  第一,刘备需要团队继续努力建功立业,这就必须以奖励功劳为主,以激励将士再立新功;
  第二,赵云的功绩主要在于护卫刘备家眷,特别是保护太子刘禅方面。刘备不能因为这个就对赵云格外重赏,以避亲疏之嫌。而且刘备还有儿子,基业也不稳固,还不是重点考虑继承人的时候。
  第三,刘备把赵云看护太子的功绩留给刘禅来封赏更为合理。
  第四,最关键的是刘备对赵云汉水之战的看法问题。
  《续后汉书》:三月。曹操自长安入斜谷。昭烈曰。操虽来。无能为也。 我必有汉中矣。及操至。昭烈坚壁以老其师。操军士降者日益多。乃遣将军赵云击之。操军大败。
  从《续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水之战是以赵云为主帅,以黄忠、张翼、张著等为主将。
  此时,赵云是黄忠的领导,地位在黄忠之上。尽管黄忠已经斩杀了夏侯渊,名气很大,且升迁为征西将军,但刘备还是把汉水一线的防御重任交给了赵云。
  这说明在刘备心中,此时赵云要高于黄忠。
  此战,赵云作战勇猛,击败了曹操,甚至有学者认为,曹操就是因为被赵云击败才从汉中撤军的。刘备也为此称"子龙一身是胆也",赵云自此被称为"虎威将军"。
  结果很完美,但过程却极具风险,细究起来,是赵云歪打正着。
  首先,黄忠建议偷袭曹操粮草,其中不乏黄忠因斩杀夏侯渊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情况。
  但赵云冒然同意黄忠的建议,做出这一决策,实在是风险太大。
  其二,曹操专门干杀人放火、偷袭别人粮草的勾当,岂能不设防范?
  其三,赵云是败中取胜,但空城计都是无奈之下为之。此战赵云很成功,然而造成这个被动局面的原因是赵云之前决策的失误。
  其四,"子龙一身是胆也",与其说是刘备的称赞,不如说是刘备的训责。这话完全可以理解为"子龙你好大胆啊。"言外之意就是,这样的事你也敢做哦。
  胜利者是无罪的,刘备岂能不知?结果满意,刘备自然不好再说啥。刘备查看了当时的地势,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赵云汉水之战失利,黄忠回不来、汉水阵地丢失,整个汉中之战的局势就很可能彻底改变,绝对会改变历史的走向。
  因此,汉中之战后,刘备对赵云不赏不罚,完全在情理之中。公平而论,还真怨不得刘备。
  纵观刘备自立汉中王后的封赏,赵云并不是唯一受委屈的人
  汉中之战后,都以为汉中太守一职非张飞莫属,但刘备却给了魏延。这个反差远比赵云与黄忠的差别更大。
  张飞资历不是赵云可比的,魏延的功劳也不能与黄忠相比。但魏延击败了张飞,成为镇守汉中的一方大将,几乎与关羽镇守荆州相提并论。
  不仅张飞感到憋屈,马超也不会舒心,众将士也都抱不平。
  但事实证明,刘备的这次任命是绝对正确的。魏延镇守汉中十几年,毫无闪失,而张飞因贪酒被部将割了首级。
  一个嗜酒如命的将领,如何能够独自担当镇守一方的大任呢?大敌当前,张飞可以控制一下酒虫,但长久驻守岂能忍耐?
  作为老板,刘备岂能放心让张飞去守汉中?况且张飞是有前科的。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攻打刘备,争夺徐州。刘备派张飞驻守下邳,自己将兵在盱眙、淮阴一线抵御袁术。
  张飞因为逼迫一同驻守下邳的曹豹喝酒,一言不合导致了曹豹联合吕布击败了张飞,占据了下邳,把刘备的老巢及妻子都搞丢了。也让刘备留下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千古名言。
  张飞勇则勇矣,但不能令人放心;赵云岂不一样,汉水之战足以说明也不能令刘备放心。
  作为老板,他自然希望你立下大功,但更怕你给他捅下篓子。让老板整天提心吊胆,随时准备给你擦屁股就累了。在老板眼里,这样的员工不是最好的员工。
  综合上述,豹眼认为,汉水之战的过程是决定刘备对赵云封赏的最关键因素,同时刘备也平衡了各方面的情况。公平而论,刘备对赵云的封赏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没有黄忠,赵云位列四方将军没有一点问题;就资历而言,赵云的确超过黄忠,但此时,刘备更注重功绩。黄忠资历不够,但就整个刘备集团而言,斩杀夏侯渊的功绩,可以说无人能及。
  就功绩而言,起码该封黄忠为亭侯,关内侯是委屈他了。这是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以平息众人因升迁黄忠为后将军所带来的不满情绪。
  刘备是老板,考虑问题的角度远不是吃瓜群众所能达到的。情感代表不了理性,更代表不了利益。
  这就是再好的老板,也有令人讨厌的地方的根本原因。刘备对待赵云,貌似不近人情,其实是非常理性、合理的,这也是刘备非同寻常之处。否则,刘备也不会有这样的基业。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杂号将军怎么了?如果我告诉你东汉末年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皇甫嵩、朱儁、卢植只是三个中郎将,连将军也算不上,你会不会很吃惊?
  就连贵为一方之主的孙权,在200年~209年间,也当了9年的杂号将军,你会不会很惊讶?你可以不用惊讶,因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官职普遍偏低。
  两汉的爵位及官职是最难封的,从刘邦的"白马之盟"开始:非刘姓不能称王,非战功不得封候。除了皇帝国戚之外,其他人想要封官晋爵,就得有战功,战乱时期有仗打可能还会有战功来晋升,和平时期想要高升谈何容易,所以就有了"李广难封"的典故。
  到了东汉末年,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由于战乱,东汉朝廷名不副实,被掌控在曹操手中,而各地势力凭借武力割据一方,既然是割据,就不愿意承认东汉朝廷,不承认朝廷,谁会给地方割据势力分封?于是东汉末年时期,地方势力要么没有朝廷正式官职,要么自已封自已,这是得不到朝廷和大众支持的行为。
  刘备在东汉末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算什么一方势力,顶多就是一股流寇,刘备最早的封赏来自陶谦的上表,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当然了这个上表还要朝廷批准,当时是乱世,而且陶谦又是控制朝廷的曹操势力的敌人,这个上表无非就是自封,作作样子而已。
  刘备的正式受封来自投降曹操的时期,被上表为左将军,这是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也就算是大汉朝廷的正式官员了,但那可是乱世,虽然有左将军的头衔,但就是个光杆司令,什么都得靠自已打出来,在刘备受封的同时,关羽和张飞不过是中郎将。
  而赵云算是比较早跟随刘备的元老了,在早期跟随刘备的时候,估计能个官职也没有,因为在208年当阳长坂之战中,赵云救了刘备唯一的儿子刘禅,因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在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后,赵云又被封为偏将军。
  也别怪刘备不给手下封大官,刘备自已也不过是个左将军,而且这个左将军一当就当了21年,老大才是左将军,手下人能封的高吗?当初赤壁之战时,孙权才是个讨虏将军,当时江东一堆的偏将军和中郎将,如赫赫有名的周瑜,不过是个偏将军,程普是中郎将等等,手下人官职再怎么封不能超过老大吧,这是无奈的现实。
  所以想要给手下人封更大的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先让老大升官,所以刘备为了自已事业的发展,于是给自已封了一个"汉中王"的爵位和大司马的官职,刘备一升,就可以给手下那帮小弟封官了,于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
  刘备晋升汉中王时,确实封了一批人,除了前面说到的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还有法正被封为尚书令,许靖被封为太傅,但是有两个人没被封,一个是赵云,另一个是诸葛亮。
  之所以没封赵云和诸葛亮,实在是不能怪刘备,因为赵云和诸葛亮已经在215年刘备拿下成都时受封,当时,身为偏将军的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身为军师中郎将的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 。
  这个封官晋爵是有一定的依据,不是你有战功就马上封,而是有一个积累战功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封官,刘备拿下成都后,当时还是左将军的刘备就封赵云为翊军将军。
  而当时的关羽不过是荡寇将军,当时的张飞不过是征虏将军,当时的马超不过是平西将军,当时的黄忠不过是征西将军,大家都是杂号将军,按道理说,赵云与关羽、张飞等人官职是差不多的。
  杂号将军怎么啦?关羽和张飞在被封为前将军与右将军前,不是和赵云一样的将军级别,千万别笑这个杂号将军,那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赵云在215年被封为翊军将军之后,战功就开始处于积累状态,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还没有达到更进一步的封官条件,因此刘备在进位汉中王时,没有封赵云,同时没有封的还有诸葛亮,并不是刘备不重视他们,而是他们正处于战功积累状态。
  首先我先掰正大家对"杂号将军"这四个字的误解,很多人将"杂号将军"与"杂牌将军"划等号。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杂号将军"等同于"杂牌将军"?
  ( 汉武帝)
  在了解"杂号将军"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重号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等,这些被称为"重号将军"。
  那什么是"杂号将军"呢?"杂号将军"即"重号将军"之外的将军统称为"杂号将军"。 杂号将军一词起源于汉武帝,汉武帝之时由于征战过多,立下军功的人自然也多,那这些人自然也是需要封赏的,但是"重号将军"只有二十四个,这么多人肯定是不够用的。那怎么办呢?造号呗,就事取号,在将军面前加一个"名称"当作他的职位封号。
  如汉武帝派李广利攻打大宛国贰师城被封为贰师将军。难道李广利这个贰师将军比不上一个"重号将军"?
  所以我们不能将"杂号将军"定义为"杂牌"低级武将,"杂号"很多时候和"重号"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 "翊军将军"赵云)
  上面像素为大家分析了"杂号将军"是否就是低级将军,接下来像素将为大家分析关赵云的这个""翊军将军"是否等同于"杂牌将军" 说赵云非蜀国重臣的,很大程度上抓着一件事"赵云却始终只是个‘杂号将军’",中的"杂号将军"四个字不放。再加上刘备提拔魏延、黄忠等人。所以很多朋友就直接下定论赵云的能力不行或者不受刘备信任才一直只让赵云担当杂号将军。"翊军将军"虽是不上台面的杂号将军,但蜀汉压根就没有执行曹魏相同的九品中正制(刘备誓不与汉贼同),因此评论这件事的时候不同以九品中正制来评论蜀汉的兵制,蜀汉品级不高的封号,也不见得地位就一定很低。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吧,诸葛亮是蜀汉集团的地位有多高不用我细说了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当时诸葛亮的封号是什么,最初刘备将诸葛亮封为"军师将军"。"军师将军"也是一个"杂号将军"并不属于二十四"重号将军",如果非要较真那是不是诸葛亮也好赵云一样不过官居六品,但当时诸葛亮已然是蜀汉文臣之首,位高权重,自然不是一个六品的官员水平。
  所以赵云的"翊军将军"虽为杂号,但这里的"杂号将军"并非"杂牌将军",在蜀汉集团中和重号一样重要。 ( "翊军将军"赵云)
  赵云终其一生都只是"杂号将军"?
  最后我们再来看同属二十四史的正史《三国志》中是如何记载赵云的,赵云和关羽、张飞等同属《关张马黄赵传》之中,这足以证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的权势与功绩足以和关羽马黄四人相提并论。只不过在刘备攻克汉中之后,赵云的官职就没有记载是否有变迁过,直到公元223年《三国志》中赵云的官职才有了记录,那个时候的赵云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与镇东将军。
  这个主要是因为蜀国没有专门做这方面记录的史官,所导致蜀汉有关的资料非常的少。加上陈寿在著《三国志》时的严谨态度,所以我猜测是陈寿在查阅典籍的时候没能找到公元212年到公元223年这十一年中赵云的升迁情况,因此才没有写在书中。
  所以我们不能这么鲁莽的就说赵云终其一生都只是个"杂号将军",这是因为没有资料记载而已,像素大胆根据赵云的功绩进行推断,极大可能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之时赵云已然被封中护军,只是这个记载时候223年以后,而此前的十一年是没有任何记录的。毕竟在关羽等四人升迁时赵云自然也有升迁的,不过因为资料有所遗失,因此陈寿在编撰《三国志》之时并未能记录在册。
  刘备对赵云如毛主席对粟裕。爱之深则护之切。因为上位者深知,位高权重命短的道理,这点从赵云和粟裕做为著名武将却能寿终正寝就能看出来。一点浅见,不知对否。
  赵云为什么在官场进步得不快,原因可能如下:
  一、三国时期,官职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分度。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时,关羽已升至前将军、假节钺,张飞已升到右将军、假符节,马超是左将军、假符节,黄忠是后将军,魏延是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而赵云是翊军将军。
  蜀汉袭汉制,将军按级别大小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杂牌将军……
  而蜀汉其实没这么多级差,如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没有设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一最高等级的岗位,军中一哥关二爷到归天时也就前将军,到刘备称帝时,军中二哥张飞才晋升为车骑将军,马超才晋为骠骑将军,黄忠至死仍为后将军。魏延的镇远将军也是个杂号将军,与赵云的翊军将军差别不大。称帝时才升为镇北将军。张飞是由征虏将军(杂号)直升右将军的。
  二、关、张、马、黄、魏等战将之所以军职较高,有从龙早、资格老等因素,更有在前线军功显赫的因素,这是赵云这个御林军首领不具备的。
  关、张是刘备集团的原始股东,革命最早,刘备在家乡招兵买马时,关张担任他的护卫。因忠诚、战功成为刘备军中的一号、二号。后来张飞独立一面,率部入川,一路攻无不克,与刘备会师成都。后来又在汉中,击败张郃;而关羽镇守荆州,与孙权、曹操三家荆州对峙,有力地保障了刘备在前方夺益州、争汉中;而马超本和刘备一样是一路诸侯,曾自称征西将军兼并州牧、都督凉州军事,后投降张鲁、刘备,直接领兵到成都城下,逼降刘璋,刘备称王前,马超已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其时关羽是荡寇将军、张飞是征虏将军,都是杂号将军,马超基础好,级别本就高;黄忠在平定益州时才是讨虏将军,与赵云的翊军将军平级,后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立下奇功,晋升征西将军;魏延独镇汉中,升镇北将军。而赵云在当阳长阪保护刘禅和其母甘夫人,升牙门将军。后率一部从岷江直上江阳与孔明会师于成都,平定成都后,升翊军将军。攻益州一仗,一等功臣是孔明、法正、张飞、关羽,每人赏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锦锻一千匹。赵云在攻汉中一役中军功不显,估计是为刘备保驾护航,无法上阵厮杀。
  工作性质决定了赵云军功难显,这大概是赵云无法与关、张、马、黄并列,甚至比魏延还矮半头的原因之一。
  三、赵云的耿直脾气,也影响了他的晋升。
  刘备得益州,大赏群臣,要分浮财,赵云予以制止,刘备尽管认为赵云想法正确,但肯定不一定高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赵云又力阻东征。刘备又不高兴。
  四、刘备对赵云极为信任,想让儿子刘禅来给赵云加官晋爵,以让赵云继续服保阿斗,也让大将们无话可说。
  赵云是刘禅的救命恩人,君臣关系自然亲近;功高莫过于救驾;有以上两个原因,刘备让刘禅即位后直接提拔赵方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爵永昌亭侯。一让群臣无话可讲,二显恩宠,让赵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另一个角度看,赵云升职并没有从杂号将军经四镇将军再到四征将军,而是一步到位。可见蜀汉四征、四镇将军并没有细分。再以姜维为例,姜维初降时为奉义将军(杂号),经孔明举荐教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后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建兴十二年,孔明病逝五丈原,姜维回到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帅诸军,赐爵平襄侯。辅汉将军,藐似杂号将军,却能统帅诸军的,全军统帅正规的应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一级。蒋琬升大司马后,姜维担任司马,大司马相当于大将军,司马相当于骠骑将军,比大将军位置稍后。在延熙六年,升为镇西将军,司马比镇西将军小,姜维又回到多年前的征西将军级别,位次还略往后,咋一看姜维革命多年反而退步了,可见蜀汉的官职并不十分正规,到延熙十年,姜维升卫将军,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同掌尚书台事务。延熙十九年,升大将军,成为全军统帅,这两个官职应该比较靠谱。卫将军,大将军,几乎平级,但大将军显然比卫将军尊贵!
  综合上述,由于蜀汉疆域狭小,官职并不十分正规,区分度也不十分明显;赵云作为御林军首领,无法长期上前线秀肌肉,军功不显;赵云为人耿直忠诚,不遵守官场潜规则;刘备知其忠诚,知其与阿斗的特殊亲密关系,想压一下赵云,让阿斗当家再重用,使其服保阿斗。这些原因使得赵云的军职,在刘备生前,低于关、张、马、黄,甚至魏延!
  我是苍茫大地,望文友斧正!
  赵云是蜀汉名将,与刘备关系极为亲密,然而,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赵云却只授予翊军将军,在汉代这属于杂号将军,属于二级将军。凭赵云的功劳,其实完全可以当上一级将军,为什么只获得"翊军将军"的军衔呢?第一,先了解一下东汉的军衔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东汉时代的军衔。
  在东汉,级别最高的将军有大将军、票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元帅级别。这四个将军头衔属于非常设,就是有时有,有时没有,全部都位比三公,就是与朝廷三公的级别是一致的。在东汉,大将军的权力最大,实际权力超越三公,一般是由外戚担任,比如东汉权臣窦宪、梁冀,东汉末期的何进,都是大将军。
  接下来就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级上将。刘备在自立汉中王前,就是朝廷任命的左将军。
  再往下就叫杂号将军,就是在将军前面冠一些称号。杂号将军最早始于汉武帝,如汉武帝时代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楼船将军杨仆、伏波将军路博德等。我们且称之为二级上将吧。赵云是"翊军将军",这就是一个杂号将军。第二,刘备自立为王后,提拔四人为一级上将
  刘备原本是东汉朝廷授予的左将军,在夺取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就不用左将军这个头衔了。刘备麾下的将军也水涨提高,军衔纷纷提升。
  由于刘备还没称帝,所以未设大将军、车骑将军,票骑将军、卫将军,最高军衔就是前后左右将军。这四位一级上将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第三,赵云为什么没能当上一级上将呢?
  以赵云的资历与战功,完全可以跻身前后左右四将之列。
  赵云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可谓大矣。在荆州之败时,是他拼了命把阿斗救了回来。在益州之战、荆州之战中,赵云功劳甚伟。特别在汉中之战,他力挫曹操,这时曹操最后放弃汉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刘备序定诸将时,在最重要四位上将名单里,怎么没有赵云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名额有限。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总共就四个名额,刘备也不好再弄一个中将军吧。即便赵云战功不在其他四人之下,也得忍痛拿掉啊。
  其二,刘备有政治上的考量,这点是最重要的。
  其实对每一个统治者来说,都要遇到这个问题。就好比说汉高帝刘邦吧,开国时封了七个诸侯王,并非这七人功劳都胜过萧何、张良,那么为何萧何、张良只是侯,而他们却成了王呢?这就是要考虑到一个现实性。比如说马超,马超对蜀汉贡献并不大,但是马超是什么人呢?人家可是西北数一数二的军阀,在全国政坛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你能不捧着他吗?
  另外,刘备也要平衡嫡系与非嫡系之间的利益。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嫡系,黄忠原是荆州将领,属于非嫡系。作为一个领袖,你不能把所有重要官职都给自己的嫡系啊。四位上将里,关羽、张飞是嫡系,马超、黄忠是非嫡系,这就是二比二,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平衡。赵云虽然也是嫡系,但论亲密不及关、张,论资历也不及关、张。关、张二人可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革命了。
  其实不止是三国时代,就好比共和国授予将帅军衔时,若论战功,粟裕肯定是元帅啊。但实际上作为领导人,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各方面兼顾。
  不是刘备不封赵云,而是赵云不肯受领,只做了翊将军,在"三国演义"里称号是有的,与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并称为五虎上将,当然小说是吹的,历史上的刘备根本没有封过五虎上将。
  赵云所领授的翊将军怎么说都是堂堂一位将军呢,是那些都尉之类梦里都想得到的军职。而且刘备对赵云极为信任,把中护军交给赵云统领。
  什么是中护军?
  其实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禁军,这是保卫皇家的军队,可见刘备对赵云的器重,从这一点上说,甚至更胜关羽和张飞。
  要说明一点,真正的历史上,刘备并没有和关羽、张飞义结金兰,那是"三国演义"小说吹的,真实的是,刘备和赵云走得更近。而赵云自从长坂坡一战之后,越发得到刘备的信任,常常追随在刘备身边,成为刘备的左右手。
  赵云做过翊将军、中护将军和征南将军,这些是正职将军,并非提问者所说的杂牌将军。当刘备伐东吴时,赵云极力反对,可是刘备恨极东吴,要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这次并没有听从赵云劝告,结果一败涂地,还病逝在途中。刘禅继位后,赵云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赵云除了将军印授的职位外,还有"常胜将军"和"虎威将军"的称号,可以说,赵云是三国时期十分完美的将军,几乎没打过一场败仗。

唐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万国来朝(三)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在攻灭东突厥薛延陀第18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如何拯救他的家人尤利西斯格兰特是第18任美国总统,军事家陆军上校。1885年尤利西斯格兰特如何拯救了他的家人,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照片是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坐在门廊上,盖着毯子,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是大将,那么下辖的八位团长,是什么军衔1937年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主力部队(三个师)开赴前线,抗击侵略日寇。与此同时,延安总部还留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部队大约九千余人,进行了统一整编,被编成了八个团。他们的主4月5号清明,无论贫富,6样吉食要备好,寓意家人无病无灾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即为清明。它即是节气,又是追思古人的节日!清明,作为一个简单的节日,便可看出古人,从节气,到生死从自然到人生从生发到新智从不甘心是人的本质!高手赚钱夺心的背后,是对它的深刻解读和利用资治通鉴汉纪孝武皇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原文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朱买臣赵中原史前灿烂文化孕育夏王朝文明基础夏文化和夏王朝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只有在大的历史视角宏观的视野下探讨和研究夏文化,才能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追根溯源客观认识全面阐释。中原地区是古代华夏空间的地理送别!103岁长征女红军张文逝世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3月27日下午川籍长征女红军开国上将洪学智夫人张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919年6月张文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2年12月老红军怒砸中央大狱,得知内情后,毛主席当面夸他砸得好延安时期,一天晚上,负责毛主席用餐的炊事班长李开文将晚饭做好,推开毛主席的卧室,以往在这个时候,毛主席还在忙着批改文件。以至于每次他都是先将饭菜放到一边,等过一阵子再来,如果毛主席26岁红军旅长黄克功,枪杀16岁女友,毛主席打两枪还能是走火?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情相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是爱而不得便将杀之,那会是怎样的痛苦经历。1937年10月16岁的女大学生刘茜一夜未归,他的同学十分担心她的安危,随后报案。一文来了解一下长征时红军的将领们有多年轻众所周知,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军曾有过一次非常伟大的战略大转移长征。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后,不得不进行转移,因此中央红军也即红一方面军开始了长征。在整个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老红军洪学智将军夫人张文的故事胡遵远老红军洪学智将军夫人张文的故事胡遵远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我军后勤事业默默奉献终身的老兵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
圣诞节是洋人们过的节日,国人应勿忘国耻,更不要掺合凑热闹圣诞节即将临近,国内一些城市大小店铺布置得喜气洋洋,热闹气氛堪比甚至超过自己传统的重大节日春节,不禁令人唏嘘不已,这些人难道忘记了当年八国联军火烧我圆明园的奇耻大辱吗?1860年1明朝皇帝朱元璋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进入越南村庄,鸭子嘎嘎叫,墙上挂毛主席像,与胡志明并列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着难舍难分的友谊,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急转直下,枪炮相见。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在影响着越南,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很长一段时是什么让59宰相的宰相村的村庄传承千载?(附宰相名单)传播家文化千里共同途穿越历史风云,回眸名门贤达,人们不禁要问裴氏家族为何能你方唱罢我登场,于两千年间冠裳不绝,名声显赫?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建兴七年(公元229年),48岁的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公元229年),48岁的诸葛亮派陈式进攻并占领了武都阴平。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兵想进攻陈式并夺回武都阴平。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进入建威,为免后路被断,郭淮不敢跟诸葛亮交战,郭知青往事形形色色返城路形形色色返城路原创李铭忠离京之前,从此天各一方回到京城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一切可以容纳他们的地方去。从北大荒到海南岛,从大草原到黄土地,到处都有了知识青年的身影。复课闹革命196黄帝纪元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02干支历初谈黄帝纪元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问题呢,也是诸多版本众说纷纭。关于黄帝纪年法,现行通说是,以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统一中原地区(即华夏)后当政即位年(有的称为黄帝诞生年)作为元年封神榜传说中殷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谈古论今,笑看人生以史为镜,好学做人。大家好,这里是历史通鉴学堂。中国是一个古老神奇的国度,身为华夏儿女,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黄帝纪元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01孙中山先生的宣布黄帝纪元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01孙中山先生宣布将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作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912。1。1)黄帝纪元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问题呢,也是诸多版本众说纷华南猛虎,55军作为主力军,1985年之前,为何驻守广东汕头?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各个军的故事,例如41军42军43军47军等等。今天,作者和大家聊了55军。55军是广州军区的主力部队之一,1979年,有华南猛虎战斗在太行山上的八字军北宋末年,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被撤职。手下前去卫州抗金的王彦岳飞所便成了孤军。他们的军队只有七千余人,都统制王彦提出谨慎作战。统制岳飞当时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于是岳飞带领部下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