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解放战争二三级军区之冀中军区38

  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所辖的一个二级军区。冀中,就是指河北中部。
  一,冀中人民自卫军
  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率第53军第691团所属的第1、3营(2营留在井陉执行任务未归)和4个直属连、1个通信队共1000余人,在晋县小樵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决定脱离国民党军53军,改称抗日"人民自卫军",共编2个总队,共1300余人。吕正操任司令,吕云起任副司令,李晓初任政训处长,王树樟任参谋长。第1总队——以691团3营为基础编成,总队长赵承金。第2总队——以691团1营为基础编成,总队长于权伸。
  10月底,人民自卫军攻占了高阳城,与保属省委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会合。部队在高阳进行了扩编。具体建制为:第1团;原第1总队,团长赵承金,副团长赵东寰。第2团;原第2总队,团长于权伸,副团长阎九祥。第3团;团长孟庆山。特种兵团;以原691团机枪、迫击炮连为基础编成,团长沙克 。特务营;以原691团特务连为基础扩编,营长胡乃超。模范营;营长张建国,该营性质为干部训练班。除此,人民自卫军还收编有2个游击师和5个游击支队总计8300余人,这些并不在自卫军的建制内,但接受自卫军的指挥。
  二,河北游击军
  12月初,人民自卫军主力2400余人(均为原691团发展部队),即第1团、2团、特种兵团、特务营奉命赴平汉路西晋察冀军区整训。留下的第3团、模范营和各游击师、游击支队组建人民自卫军游击司令部,孟庆山为游击司令。不久,经保属省委决定,人民自卫军游击司令部改为河北游击军,部队也扩大到3个师又12个路,1个独立团、3个直属团、1个暂编游击师和1个回民教导队,总兵力共计6.7万余人。
  第1师;孟庆山兼任师长、项修文任副师长、侯平兼任师政治部主任,该师下辖三个团共5000余人。
  第2师;由蠡县自卫团改编,师长段士增。全师下辖三个团共3000余人。
  第3师;由安平县自卫团改编,师长马佑民,该师下辖三个团共3000余人。
  第1路军;1937年3月组建的饶阳抗日自卫军改编,辖四个团4000余人。
  第2路军;在高阳、肃宁组织的自卫军共700人左右。
  第3路军;在安国一带组织的自卫军共2700人。
  第4路军;在安新一带组织的自卫军共计有3000余人。
  第5路军;在任丘县组织的自卫军计有17个支队及若干独立大队共5000余人。
  第6路军;在高阳城东组织的部队,共500余人。
  第7路军;在满城县扩充起的队伍,共计有6000余人。
  第8路军;由新安县自卫团扩编为成,辖5个师又1个旅共5000余人,有轻机枪十三挺,步枪三千多支。
  第9路军;在束鹿县的武装,计有700人左右,后被编入人民自卫军第9团。
  第10路军;在易县拉起的武装,共有5000余人。
  第11路军;在肃宁城北的武装,共有800余人。
  第12路军;在新镇县保安队的武装,总兵力3000余人。
  回民教导队;原东北军团长马本斋带领同乡青年组织的回民抗日义勇军,战斗力较强,共有500余人。
  暂编独立第1师;5000余人。
  第12、13、14三个直属团;共计7000人左右。由河间、献县的武装改编。
  河北游击军独立团;原人民自卫军第3团改编。
  1938年1月末,路西整训部队返回冀中,收编地方游击队,争取联装会门武装,进行扩大整编部队,人民自卫军编成12个团,即第1、2、3、4、5、6、7、8、9、特务团、独立1团、独立2团,另有回民干部教导队等部,总兵力约3万人。其中含有原691团成分的团队有6个,分别是:新第1团——以原第1团团部、第1营和第3营组成。新第2团——以原第2团团部、第2营和第3营和游击军第2路组成。新第3团——以原特种兵团为基础改编。第4团——以原第2团第1营和游击军第3路扩编组成。第5团——以原第1团第2营和义勇军第5支队为基础编成。特务团——以原特务营为基础,解决高建勋部编成。
  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河北人民自卫军整编为12个团、1个游击师、3个游击支队,约3万人;河北游击军整编为9个团、4路,约3.6万人。
  三,冀中军区成立
  5月3日,冀中军区与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路之间的冀中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并成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纵队机关兼军区机关,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后由程子华继任),孟庆山任副司令员,孙毅任参谋长,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辖四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赵承金;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于权申;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沙克;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孟庆山(兼)。
  1938年秋,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序列
  第7支队兼第1军分区(辖第19、20、21大队,独立第2团)
  第8支队兼第2军分区(辖第22、23、24大队)
  第9支队兼第3军分区(辖第25、26、27大队)
  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辖第28、29、30大队、特务团,独立第1、2、12、13、14团)
  独立第1支队兼第5军分区(辖第1、2、3、4大队,游击第1、2、3团)
  独立第2支队(辖第1、2大队)
  独立第3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4支队(辖第1、2、3大队)
  独立第5支队(辖第1、2大队)
  冀中军区直属;回民总队,挺进支队,民众抗日自卫队,津南自卫队
  9月,第3纵队组成独立第一支队兼第五军分区。
  12月下旬,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率师部和2个团(欠1个营)、1个独立支队共6400人开赴冀中,八个月后离开冀中时人员已达21900人。
  1939年2月,晋察冀军区遵照八路军前方总部整军训令的要求,对全区部队分期分批进行整编。到年底,全区共编成31个战斗团。其中冀中军区编有第16、17、18、21、22、23、24、27、29、30、32、33团及警备第1、2团。
  1940年1月,由北岳区两个主力团和冀中军区警备旅组成南下支队,由聂荣臻率领赴晋东南,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军朱怀冰、庞炳勋等部的作战;以冀中军区5个团和津南自卫军组成南进支队,由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委员程子华率领开赴冀南,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作战,其后支队指挥部和其中两个团转隶于八路军第2纵队。
  1941年12月,冀中军区序列;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
  冀中军区直属;教导团,骑兵第2团
  第6军分区兼警备旅(辖警备第1、2团,第31、40、44区队)
  第7军分区(辖第17、22团,第32、36、45区队)
  第8军分区(辖第23、30团,第33、37、41区队)
  第9军分区(辖第18、24团,第34、38、42区队)
  第10军分区(辖第27、29团,第35、39、43区队)
  南进支队(辖第16、21、33团,回民支队)
  1942年1月开始,晋察冀军区实行了精兵简政,缩编主力,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冀中军区辖5个军分区,编有警备第1团、第17、18、23、27团5个甲种团和警备第2团、第22、24、29、30团5个乙种团。此外,还辖抗大第3团、骑兵第2团和一个回民支队。
  9月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
  第6军分区(辖第31、40、44区队)
  第7军分区(辖第32、36区队)
  第8军分区(辖第33、37、41区队,武饶献区队)
  第9军分区(辖第34区队、蠡博南区队,六清支队)
  第10军分区(辖第35、43区队)
  警备旅(辖警备第1、2团)
  第6支队(辖第27、29团)
  第8支队(辖第17、22团)
  第10支队(辖第18、24团)
  南进支队(辖第16、21、33团,回民支队)
  1943年2月,边区进行第三次"精兵简政",所有大团一律缩编为小团。冀中军区辖第6-10军分区,编有第17、18、22、26、27、29团及10个区队(24团改为区队,但仍称24团);
  8月24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根据中央8月12日决定撤销了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番号,吕正操率第17、第18、第22、第26、第27、第29、第32团和警备旅第1、第2团共9个团奉命从冀中地区到晋西北地区,归第120师兼晋绥军区建制,下属各军分区改归晋察冀军区直属。
  1944年下半年,鉴于根据地扩大和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7月28日命令和晋察冀分局、晋察冀军区9月19日命令,恢复建立冀中军区,原隶属于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之第6,第7,第8,第9,第10军分区归属该军区。冀中军区隶属晋察冀军区(1948年5月隶属华北军区)。始驻河间,后驻饶阳等地。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杨成武、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副司令员周彪,副政治委员李志民、李天焕、刘秀峰、金城、漆远渥,参谋长沙克、黄寿发、李波(索立波)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兼)、王奇才、李天焕(兼)漆远握(兼),副参谋长黄寿发,政治部副主任王奇才、方国华。机关设司令部(辖作战教育科、侦通科队务科、机要科、管理科、教导队等)、政治部(辖组织部、宣传部)供给部、卫生部、生产管理处等。
  冀中军区共辖;5个军分区,29个团(总队),其编组情况如下:
  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政委魏震。辖第71团(由第31地区队、第44地区队各一部分和赵县、束冀游击支队合编而成)、第72团(由第40地区队和深南、深束、晋县游击支队合编而成)、第82团、新72团、新73团(由宁晋、赵元宁、藁城、正获游击支队分别编组而成)、第32团(由小团扩编为大团)。
  第7军分区;司令员于权申,政委张春庆。辖第79团(以定县游击大队为基础编组而成)、第80团(由第49地区队改编而成)、第26团、第81团、第82团(由深北、藁无、安国、新乐、深极、安平、博野游击大队分别编组而成)、第33团(由小团扩编为大团)。
  第8军分区;司令员贾士珍,政委周彪。辖第62团(以大城游击大队为基础编组而成)、第63团(以第41地区队一部为基础编组而成)、第66团、第67团(由第33地区队、第37地区队和建国、交河、河间、青县、任河、饶阳游击大队分别编组而成)、新65团(由武强游击大队和第41地区队一部编组而成)、第23团、第31团(均由小团扩编为大团)。
  第9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政委陈鹏。辖第74团(以第38地区队改编而成)、第73团(以津南游击支队编组而成)、第24团、第27团、第28团(均由小团扩编为大团)。
  第10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政委旷伏兆。辖第75团(由第35地区队和新固县游击大队编组而成)、第76团(由第43地区队和容雄、容定县游击大队编组而成)、第77团(由永坝、安次县游击大队编组而成)、第78团(由平南游击支队和新县游击大队编组而成)。
  冀中军区直辖特务团。
  1945年8月,冀中军区编制序列。
  第6军分区(辖第32、第71、第72、第73、第82、新72团)
  第7军分区(辖第22、第26、第33、第79、第80、第81团)
  第8军分区(辖第23、31、61、62、63、64、65、66、67、68、69、70团)
  第9军分区(辖第24、第27、第28、第73、第74团)
  第10军分区(辖第75、第76、第77、第78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军区奉命编组野战军和地方军。冀中军区部队编为两个纵队。
  冀中(杨成武)纵队,兵力24439人,枪13307支,炮90门。
  第11旅(辖第31、第32、第33团)以第7军分区第22团、第26团、第33团组成。
  第12旅(辖第34、第35、第36团)以第8军分区机关及第23团、第61团、第70团组成。
  第13旅(辖第37、第38、第39团)以第9军分区机关及第24团、第27团、第28团组成。
  纵队直辖:第40、第41团 以第10军分区第77团和第6军分区第32团组成。
  冀中(黄寿发)纵队
  第1旅(辖第62、第71、第73团)以第8军分区第62团、第6军分区第71团和第9军分区第73团组成。
  第2旅(辖第76、第8团、独立总队)以第10军分区第76团、第7军分区第81团和第8军分区独立总队组成。
  8月20日,军委电令晋察冀军区,要求抽冀中军区1个团去东北,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决定抽调3个团约4000人挺进东北。负责打前站的冀中军区参谋长沙克率领第八军分区31团约1500余人北上,于10月上旬到达锦州地区,奉命驻防葫芦岛。第二批北上的第62、71团计3600余人,于10月下旬亦到达锦州地区,和沙克的先遣军会合,随后一起担任葫芦岛、大凌河一带的海防任务,并负责在锦州、锦西等地修沿海公路,架电线。
  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缩编,以冀中(杨成武)纵队和冀中(黄寿发)纵队整编为冀中纵队,辖第11旅、第12旅、第13旅,原来的第1旅、第2旅番号撤销,其中第11旅辖第31团(新编成)、第32团、第33团,原第31团编入第33团;第12旅辖第34团、第35团,原辖的36团编入第34团、第35团,原番号撤销;第13旅辖第37团、第38团、第39团;第1旅的第73团编入第37团,原番号撤销,旅部及第62团、第71团调归冀热辽军区建制;第2旅的第76团编入第38团、第39团,原番号撤销,第81团和教2旅第5团合编为第11旅第31团,原番号撤销,第2旅独立总队编入第34团、第35团,原番号撤销。纵队兵力14799人。
  5月,再次缩编,冀中纵队第11旅番号撤销,第31团、第32团分别编入第12旅、第13旅,旅部及第33团和冀中军区第72团、第79团合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11旅(后改称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第13旅第38团和冀中军区第46团、特务团合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14旅(后改称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
  7月,为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晋察冀军区对部队进行第3次整编,冀中纵队改番号为晋察冀第3纵队,辖第7旅(第12旅改称)、第8旅(第13旅改称),第7旅辖第19团(第31团改称)、第20团(第34团改称)、第21团(第35团改称);第8旅辖第22团(第32团改称)、第23团(第37团改称)、第24团(第39团改称),共2个旅6个团。冀中军区成立独立第7旅(由原冀察纵队第13旅38团,特务团,9分区46团组成),独立第8旅(由原冀察纵队第11旅33团,11分区72团,9分区79团组成)。
  1947年6月,冀中军区下辖4个军分区,军区直属独立第7,8,9旅,部队由2.5万人发展到4.48万人。
  1949年7月,河北军区成立,冀中军区撤销,所属分区及部队并入河北军区。
  四,冀中军区各军事机构
  1,第6军分区始称第1军分区(改称第11军分区)
  1938年5月,第1军分区组建,由第3纵队第7支队兼。1939年12月,改称第6军分区。1940年11月,第7支队编为南进支队,该军分区由警备旅兼(1942年3月免兼)。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期,第六军分区主要下辖以下部队:警备旅第一团(三个营和团直,合计1632人)、警备旅第二团(团直辖五个大连,共760多人)、第31区队、第40区队、第44区队、回民支队、抗大第二分校第三团(抗三团)、教导团、骑兵第二团一部……加上一些县大队和区中队,全军共有一万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赵承金、王长江、王先臣,政治委员谭冠三、旷伏兆、张逄时。初辖;深县、饶阳、武强、肃宁、河间、献县、沧县、交河、青县地域。1939年,河间、青县划归第8军分区。1940年,改辖深南、晋藁、宁晋、栾城、赵元宁、深束、束冀、正获9县。1946年6月,第6军分区改称第11军分区。1949年1月,与石家庄警备司令部合并为石东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王先臣、叶楚屏(代)、杜文达、叶楚屏,政治委员魏震、邓可运、魏震、间子元。部队有;第19大队;1938年5月,由人民自卫军第1团为主编成。大队长李亚峰。1939年8月与第20大队合编为第21团,调归第7支队。第20大队;1938年9月,由献县、武强、河大青联庄武装编成。大队长肖治国。1939年8月编入第21团。第21大队;1938年5月,由人民自卫军第3团编成。大队长赵东寰。1939年3月编入第7支队第16团。独立第2团;1938年9月,由警备旅第2团编成。团长庞大川。1939年3月编人第7支队第16团。游击总队;1940年6月,由各县大队抽组。总队长张续展。1941年9月分别编入第31、第40、第44区队。第31区队;1941年6月,由游击总队第1营编为宁(晋)束(鹿)衡(水)支队,支队长杨家太,政治委员赵洪。9月,改称第31区队,区队长孙子芳。始辖4个大队,1944年12月,第3、第4大队编成训练区队。1945年8月,区队部及第1、第2大队编为第71团。第40区队;1941年6月,由游击总队第2营编成深(县)束(鹿)衡(水)区队,9月,改称第40区队。区队长杨官友。1945年8月,以该区队为基础编为第82团。第44区队;1941年6月,由游击总队第1营编成赵(县)藁(城)栾(城)支队,9月,改称第44区队。区队长刘俊杰。辖4个大队。1944年12月,第1、第2大队编人训练区队,1945年8月,以第44区队为基础编成第72团。训练区队;1944年12月,以第44区队第1、第2大队和第31区队第3、第4大队编成,1945年改称第32团,团长徐信,政治委员李克忠。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改称第41团。第71团;1945年8月,由第31区队第1第2大队和赵县、晋(县)束(鹿)大队编成。团长白云峰,政治委员肖泽西。11月,编入冀中(黄寿发)纵队第1旅,仍称第71团。第72团;1945年8月,以第44区队第3、第4大队为基础编成。团长李文彬,政治委员刘汝贤、李惠芹(后)。1946年6月,编入独立第8旅,改称第23团。1947年3月,以赵(县)藁(城)栾(城)支队(1946年8月编成,也称河南支队)为基础新建第72团。团长朱登科,政治委员李惠芹。8月,编入独立第9旅改称第26团。11月,以教导团为基础再建第72团,团长朱登科,政治委员张元甫。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1旅,改称第61团。第82团;1945年8月,以第40区队为基础编成。团长赵占奎,政治委员董奋。1947年8月,编入新独立第8旅,改称第22团。第83团;1945年12月组建,团长张建民,政治委员李惠芹。1946年2月,并入第72团。第73团;1947年3月由新(乐)正(定)无(极)支队(亦称河北支队)编成。团长贾建忠,政治委员张绍英。8月,编入新独立第8旅,改称第24团。11月,以2个独立营和武工队新建第73团,团长黄星,政治委员吕威远,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1旅,改称第62团。
  2,第7军分区始称第2军分区(改称第9军分区)
  1938年7月,第2军分区在蠡县城内成立,由第8支队兼,不久移住高阳城内。1939年12月,改称第7军分区。组建第二游击总队,第二游击总队机关设参谋处,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和后勤处五个部门,总队长由二地委军事部长尹诗炎兼任,政治委员是二地委书记张雪峰。下设三个独立营,总队直属分队先后又组建了三个特务连和一个教导队;后勤处也陆续建立了造弹厂,造枪厂,修械所,手榴弹厂,被服厂和医院;总队对二地委下属的七个县大队,则是与该县县委双重领导,以县委为主。1939年冬,第二游击总队达到全盛时期,下辖三个独立营,一个直属分队,七个县大队,四十六个区小队,若干个区中队,总人数达到6000人以上,其中战斗兵力约5000人左右。1940年10月,第8支队撤销,军分区单设。1941年秋,根据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缩编主力部队和加强地方武装的决定,冀中党委和冀中军区,指示第二游击总队与第七军分区合并。第17团的主力团位置无变动,第22团缩编为6个连的基干团,第二游击总队的一、三营和第22团的其他4个连,分别编为第32、36地区队,游击总队独立二营划归六分区,编为第40区队,分区特务营和第22团3连,编成第45地区队,各县大队由军分区直接领导,至此,七分区建立起主力团、基干团、地区队、县区游击队的军事体制。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于权伸、尹诗炎、于权伸,政治委员吴西张达、张庆春。辖安平、深泽、无极、蠡县、博野、安国、新(乐)东、正定、定(县)南地区。部队有:第22,第24大队(第17团);1938年5月,由人民自卫军第6团分编为第22,第24大队。第22大队大队长杨书明;第24大队大队长翟家骏。1939年3月,两大队合编为第17团,团长杨书明,政治委员翟家骏。1943年7月,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第23大队(第22团);1938年5月,由人民自卫军第6,第7团编成第23大队。大队长唐朴农,政治委员魏洪亮。1939年8月,改称第22团,团长唐朴农1943年7月调入晋绥军区。游击总队;1940年5月组建,总队长尹诗炎,政治委员张雪峰。1940年9月,分编为第32,第36区队。第32区队;1941年9月,由游击总队独立第1营为基础,调入22团两个连,并加以补充编成。区队长魏凯臣,政治委员张以羲。1942年6月区队部和1、2连,掩护分区机关赴北岳区,其余编入其他部队。赴北岳的部队后分别编入17团和26团。1943年2月,抽出原区队部干部,并以17团3营为主,重新组建了32区队,返回冀中,在定县、安国地区活动。6月调藁无新地区活动。第36区队;1941年9月,由新(乐)正(定)无(极)区队和游击总队独立第3营和教导队编成,区队长谷恒瀛,政治委员谷文凯。第45区队;1941年11月,安(国)定(县)区队改称第二游击总队特务营,后改称第45区队(四个步兵连,一个通信排,共500余人),区队长刘健,政治委员安有龙。1943年2月,冀中军区部队整编时,第45地区队番号被晋察冀军区撤销,10月,七分区抽调第32地区队一部和安国、定县大队、区小队一部,又重新组建了第45地区队。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一个警卫排、一个教导队(包括卫生队和后勤单位),共700余人,主要活动在以定县马家庄为中心。1945年5月,第45区队扩编为第22团,团长肖治华,政委白正刚,9月3日,改编为第31团。隶属于晋察冀军区三纵队十一旅。第49区队;1944年4月,由藁城反正伪军400余人编成,区队长薛济生,政治委员崔清福。8月编入晋察冀野战第3纵队第11旅第80团。1946年6月,第7军分区改称第9军分区。1948年11月保定解放,该军分区兼保定市警备司令部,1949年1月改称保定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于权伸、孟庆山、李东潮、帅荣,政治委员张庆春、符成珍、王振海。辖第32区队;区队长谢洪恩,政治委员贺明。1945年改称第33团,团长谢洪恩,政治委员贺明。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l旅,仍称第33团。第36区队;区队长谷恒瀛,政治委员李静。1945年5月改称第26团,团长谷恒瀛,政治委员李静。9月,编入第3纵队第11旅改称第32团。第45区队;区队长肖治华,政治委员白正刚。1945年5月改称第2团,团长肖治华,政治委员白正刚。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1旅改称第31团。第49区队;区队长薛济生,政治委员崔清福。1945年8月改称第80团,团长李金时,后,王士金,谢洪恩、张纯德,政治委员崔清福、张庆昌(后),1947年8月,编入新独立第8旅,改称第23团。第79团;1945年8月,以定南县大队为基础编成,团长范栋申、杨生福(后),政治委员杨振宗(代)。1948年6月,编入独立第8旅改称第24团。1949年2月,原补充团(1946年2月组建)改称新第79团,团长刁志贞,政治委员翟佑民,8月,编入独立第9旅,改称第27团。第81团;1945年8月,以清苑、高阳、安平县大队编成,团长郭健,政治委员杨寿增。11月,编人冀中(黄寿发)纵队第2旅,仍称第81团。12月,由安国、燕县博野饶阳县大队新组建第81团,团长李仲玉,政治委员曾光初。1946年5月,并入第79团。1947年2月,以清(苑)安(国)高(阳)支队为基础再组第81团,团长陈连德,政治委员齐志诚、股征(后)。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0旅,改称第60团。
  3,第8军分区始称第3军分区
  1938年5月,组建第3军分区,由第9支队兼。1939年12月,第9支队撤销,军分区机关单设,改称第8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沙克、常德善、孙庆同、李拂畏,政治委员王远音、金城。辖;任丘、大城、文安、新镇、霸县、永清、静海、安次8县。部队有:第25、第26大队(第30团);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第5团编为第25大队,第9团和第4团一部编为第26大队。第25大队大队长马仕雷;第26大队大队长黎光。1939年8月,该两个大队合编为第30团(6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约800人),团长黎光,政治委员汪威。1942年8月,编入第37区队。第27大队(第23团);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特务团编为第27大队,大队长胡乃超,政治委员赵正洪。1939年8月,改称第23团(三个营共12个连2000人)。团长张培荣,政治委员赵正洪。1942年8月,分别编入第33、第32、第37区队。游击总队;1940年5月,由部分县大队编成。总队长王风斋,政治委员翟晋阶。1941年8月编入任(丘)河(间)大(城)献(县)交(河)、青(县)建(国)交(河)区队。第33区队;1942年8月,由任(丘)河(间)大(城)支队编成。区队长丁占明,政治委员黎彦昌。第37区队;1942年春,由献(县)交(河)支队和第30团编成。区队长王斌,政治委员阎钧。"五一"反扫荡战役中受损,后改称武(强)献(县)饶(阳)区队,区队长卢克,政治委员姚凤有。8月与第23团一部重建第37区队,区队长阎钧,政治委员龚有源。第41区队;1942年8月,由青(县)建(国)交(河)支队和第9军分区第33团一部编成,区队长张纯德,政治委员间钧。1946年6月与第9军分区合并,仍称第8军分区。1949年1月,改称津南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贾士珍、徐德操、贾桂荣,政治委员周彪陈鹏、刘青山。辖:第33区队;区队长张行忠,政治委员张文宜。1945年5月,改称第23团。团长张行忠,政治委员张文宣。9月,编人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2旅,改称第34团。第37区队;区队长朱银波、刘江亭(后),政治委员龚有源。1945年5月,改称第31团,团长刘江亭,政治委员龚有源。9月,调归热辽(黄永胜)纵队第27旅。第41区队;区队长王斌,政治委员间军、齐绛军(后)。1945年8月,分编为第63、第65团。第61团;1945年9月由任丘县大队编成,团长万振西,政治委员齐绛军。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2旅,改称第35团。第62团;1945年9月由大城县大队编成,团长宋之源,政治委员韩仰山。l1月,编人冀中(黄寿发)纵队第1旅,仍称第62团。第63团;1945年9月由第41区队与交河、献县游击队编成,团长马青山、谭云(后),政治委员王子珍。1947年7月,编入晋察冀第4纵队,改称第36团。第64团;1945年12月以献交、建国大队为主编成,团长李鹤麟、王书田(后)政治委员惠士荣、田春芳(后)。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1旅,改称第63团。第65团;1945年8月由第41区队一部及武强支队编成,团长邹昌茂,政治委员谢家样。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2支队,仍称第65团,后称第36团。1946年8月,由第6团一部和泊镇中队编成新第65团,团长田维新,政治委员秦烈英。1947年8月,编入独立第9旅改称第25团。第66团;1945年8月,由任丘、文安、新镇大队各一部编成。团长邱会嵩,政治委员任荣。后调冀晋军区。第67、第68、第69团;1945年8月编成。第67团团长张学冰、景明题(后),政治委员宋一民、杜其珍(后);第68团,团长赖镑、刘洪儒(后),政治委员李济中、赵春玉(后);第69团,团长宋映,政治委员徐明。该3个团均为架子团,编成后赴东北,归东北民主联军。第70团;1945年8月编成,团长吴瑞山、王寿仁(后),政治委员王星、王泽(后)。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2旅第36团。第21团;1948年8月,由渤海军区调入,团长褚国恩,政治委员卢光荣。1949年1月,编为华北军区炮兵第4师高炮团。第22团;1948年9月,由渤海军区编成后拨归。团长朱登科,政治委员秦烈英。11月,编入冀中军区第7纵队第21旅。
  4,第9军分区始称第4军分区
  1938年5月组建第4军分区,由第10支队兼。1939年12月,撤销第10支队番号,改称第9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孟庆山(兼)、刘子奇、王风斋,政治委员帅荣、魏洪亮、吴立人,副司令员刘子奇、刘子仪、李拂畏,参谋长孙然。初辖:高阳、清苑、徐(水)东、雄县、容城、新城、固安、安新、新安9县。部队有:第28、第29大队(第18团);1938年5月,河北游击军第1、第4团合编为第28大队,第5、第8团及游击第2师编成第29大队。第28大队大队长董庆云;第29大队大队长杨万伦。1939年3月,两大队与独立第2团一部合编为第18团,团长杨万伦,政治委员王志。1943年7月调归晋绥军区。第30大队(第33团、第42区队);1938年5月,河北游击军第2团和小八路一部编为第30大队,大队长刘亦珂。1940年3月,改称第33团。团长万振西,政治委员钟洲。1941年9月,改称第42区队(亦称雄新霸区队),区队长刘子仪,政治委员刘光裕。特务团(独立第6、第13团);1938年5月,河北游击军第4路改编为独立第6团,团长昌书元;7月,由河间联庄会编成独立第13团,团长张汉卿。9月,两团合并为特务团,团长刘子奇。1939年8月该团撤销,部队编入军分区独立营和第24团。第24团(独立第3、第5、第1团);1938年5月,由河北游击军第6团及蠡县联庄会齐栋才部编成独立第3团,团长齐栋才;河北游击军第8路编成独立第5团,团长贾桂荣。9月,两团合并为独立第1团,团长王洗凡。1939年8月,改称第24团,团长贾桂荣,政治委员黄明政。独立第2团(独立第14团);1938年7月,由河(间)大(城)青(县)联庄会编成独立第14团,团长张汉声。9月,改称独立第2团,团长王仰军。1939年3月,该团撤销,部队分别编入第18团和军分区独立营。独立第4团;1938年5月,由河北游击军第3团编成,团长许佩坚。11月调归晋察冀第3军分区。独立第12团;1938年7月,由献县联庄会编成,团长张宗臣。9月编人第30大队。游击总队(第34、第38区队);1940年5月,由军分区独立营编成,总队长兼政治委员侯兆之。1941年8月,该总队分编为第34、第38区队。第34区队(亦称任新高区队)区队长王韬,政治委员李文光;第38区队,区队长徐梦纯,政治委员李耀之。1944年归属后仍称第9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王道邦、黄寿发、魏洪亮,政治委员陈鹏。1946年6月,并入第8军分区。辖第24团;团长张行忠,政治委员梅成章,后,王功学、王耀华。1945年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3旅第37团。第34区队;区队长李继高,政治委员杨栋梁。1945年8月,与蠡县、肃宁县大队合编为第28团,团长万振西钟英(后),政治委员杨栋梁、李惠芹(后)。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3旅,改称第39团。第38区队;区队长贾桂荣,政治委员王玉清刘乾(后)。1945年8月,编为第74团,团长贾桂荣,政治委员王玉清。1946年1月,与由武清大队编成之第38团一部合并,编入独立第7旅,改称第20团。第42区队;区队长万振西,政治委员李惠芹。1945年5月,与高阳、白洋淀大队合编为第27团,团长李继髙,政治委员刘乾、陈其峰(后)。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3旅第38团。第73团;1945年8月,以津南支队为基础编成,团长韩济、潘永堤(后),政治委员李轩。11月,编入冀中(黄寿发)纵队第1旅,仍称第73团。第84团;1945年11月组建。团长韩洗清,政治委员王志平。1946年2月,并入冀中(黄寿发)纵队第1旅第73团。
  5,第10军分区始称第5军分区
  1938年9月,组建第5军分区,独立第1支队兼第5军分区。1939年12月,改称第6支队兼第10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朱占奎、周彪、刘秉彦,政治委员周彪、帅荣、李政、旷伏兆,参谋长肖新槐。初辖:永清、固安、霸县、雄县、安次、新城、静海、新镇8县。部队有:第1大队(独立第1团、独立第1支队、第32团,第43区队);1938年5月,以人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为基础编为冀中军区独立第1团。9月,发展为6个营,改称独立第1支队。10月,以第1、第2、第3营及4个游击大队编成独立第1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刘秉彦,政治委员王逸群。1939年8月,改称第32团,团长兴中,政治委员陈明枫。1941年11月,改称第43区队(亦称永固霸区队),区队长汪道贵,政治委员吴国华。第2大队(第29团);1938年10月,以独立第1支队第4、第5、第6营及永清、固安、武清、后奕等9个游击大队编成,大队长崔文炳。1939年8月,与第3大队一部及原河北游击军第6路编成第29团,团长陈德仁,政治委员梁金龙。1943年7月,调晋绥军区。第3大队(独立第9团);1938年5月,由河北游击军第1路一部编成独立第9团,9月,改称第3大队,11月,作战受损,遂以军分区特务营、骑兵营、游击第3团重建。大队长阎力宣。1939年8月,主力编入第27团。第4大队;1938年9月,由军区独立第8团(由人民自卫军独立第1团第4、第5营编成)改称,大队长王禄祥,政治委员梁金龙。1939年8月,编入第27团。特务大队;1938年9月,由军区独立第10团(原霸县剿除大队编成)改称,大队长曹玉振。1939年8月,编入第27团。游击第1、第2、第3团;1938年8月,以黄久征旅、第5路6个营和胜芳商团编成。第1团,团长张吟飞;第2团,团长马雅周;第3团,团长边孟炎。11月,第3团编入第3大队。1939年9月,第1、第2团编为县大队。第27团;1939年8月,由第3大队、第4大队、特务大队及原河北游击军第7路编成。团长杨秀昆后,政治委员杨子华。1943年7月,调晋绥军区。游击总队;1940年8月,由部分县大队编成。总队长舒行,政治委员高钧。1941年9月,以游击5总队特务大队和分区警备连为基础编成第35区队(亦称新定容区队),区队长李绍清,政治委员刘一峰,一部编入第43区队。1944年,归属后仍称第10军分区。1945年10月,分区第76团和78团合编为第76团,辖三个营又三个直属连。12月,涿良宛县大队改称涿良宛支队。大兴县大队改称大兴县支队。1946年4月,分区部队进行整编复员。根据上级指示,分区主力部队和各县大队都进行了整编复员。县大队改编为县保安大队(定员大县120人,小县10人)。第78团撤销,一部分散编入各县保安大队,一部分与分区直属连一起并入第75团。下辖三个营又两个直属连(机炮连、警卫连),李德才任团长,赵绍昌任政治委员。整编后,分区部队共有一个团和容城、新城、霸县、安次、永清、定新、固安、大兴、涿县、良乡、宛平十二个县保安大队。8月,宛平、良乡两县合并为宛良县。宛平县复仇大队和良乡县大队一个中队合编为宛良支队,支队长交广西。同时,宛平县大队全部与涿县一个中队、良乡两个中队、大兴县大队一部,合编为平南支队,支队长周正明。10月,永清县大队改名为县支队,平东任支队长。12月,永清县支队第一、三两个连编入分区第76团,以第二连为基础重组永清县大队,王治安任大队长。1947年1月,在广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的情况下,分区部队进行扩编。由原来的一个团扩编为第74、75、76、77四个团、第74团,由一部分县大队和民兵组成,团长朱泽民,政委张虎忱。第75团抽出第一营,清河支队补入该团,团长李德才,政委陈其烽。第76团由原第75团第一菅和平南支队、永清支队组成,团长刘山旺,政委赵绍昌。第77团由津武,胜芳两支队合编而成,团长方福钦、政委吕绍增。11月,遵照军分区命令,各县县大队陆续改编为独立营,计有;胜霸独立营,新固独立营,涿良宛独立营,永清县独立营,安次县独立营,雄县独立营,津武县独立营,容定县独立营,大兴县独立营。1949年1月,改称平南军分区,历任领导人为司令员刘秉彦、谢国仪,政治委员旷伏兆。辖第35区队;区队长冰野,政治委员赵绍昌。1945年8月编为第75团,团长王治国、李德才(后),政治委员赵绍昌、陈其峰(后)。1946年3月,新编之第78团并入该团。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0旅,改称第58团。第43区队;区队长卢克,政治委员刘一峰。1945年8月,编为第76团,团长刘一峰政治委员刘震。11月,编人冀中(黄寿发)纵队第2旅仍称第76团。第75团;1948年3月新建第74、第77团,两团编成后合编为第75团,团长方福钦,政治委员苏林。6月,该团编入冀中第7纵队第21旅改称第62团。11月,由涿(县)良(乡)宛(平)大兴、永清、永(清)定(兴)霸县、雄县独立营抽组新第75团,团长朱登科,政治委员李仁波。1949年3月,调归铁道兵部队。第76团;1947年2月再建第76团,团长刘山旺,政治委员赵绍昌。1948年2月编人冀中第7纵队第20旅,改称第59团。第77团;1945年8月,由永清、霸县、武清、安次大队编成,团长古极,政治委员陈继德。9月,编入冀中(杨成武)纵队改称第40团。1947年2月,由胜芳支队再次重建第77团,团长方福钦,政治委员田绍增。1948年3月并入新编第75团。第78团;1945年12月,以平南支队和新涿县大队编成,团长白宗善、刘福生(后),政治委员王嘉玉、王德林(后)。1949年3月,并入第75团。独立第1支队;1948年11月,由朱占魁、姜子华起义部队编成。支队长朱占魁,政治委员赵绍昌,副支队长王洗凡。1949年1月,编入华北军区第19兵团改称工兵团。
  6,独立第2支队
  1938年9月,由人民自卫军独立第2团、河北游击军第12路编成。司令柴恩波(1939年2月投敌,支队番号撤销)。
  7,独立第3支队
  1938年8月,由河北游击军第10路编成。司令员赵玉昆(后叛变)。辖第1、第2、第3大队。第1大队,大队长马以然;第2大队,大队长翟秀逢;第3大队,大队长尹玉虽。9月,该支队调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编入第25、第26团。
  8,独立第4支队
  1938年9月,由河北游击军第5路编成。司令员高士一,政治委员幸世修。辖第1、第2、第3大队。第1大队,大队长黄久征;第2大队,大队长韩溪泉;第3大队,大队长戈厚福。1939年3月,调归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
  9,独立第5支队
  1938年11月,由华北抗日联军第27支队编成。司令员魏大光,政治委员王同安。辖第1、第2大队。第1大队,大队长杨洪オ;第2大队,大队长徐立树。1939年4月,编入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
  10,独立第6支队
  1938年12月,以华北民众自卫军为基础编成。司令员姜东升,政治委员唐保衡,副司令员左清臣,政治部主任刘佩荣。1939年4月,编入八路军第120师。
  11,民众抗日自卫军
  1938年12月,由河北游击军第2师、冀西民军北上先遣支队编成。司令员王长江,政治委员刘子奇,副司令员张存实。辖第1、第2纵队。第1纵队纵队长张子元,政治委员王先臣;第2纵队,纵队长孙然,政治委员邓东哲。
  12,北上挺进支队
  1938年12月,由华北民众自卫军、军区骑兵营和第21、第25大队各一部编成,协同独立第1支队开辟大清河北地区。支队长赵东寰,政治委员谭斌,政治处主任李修来。
  13,警备旅
  1939年1l月,由民众抗日自卫军和北上挺进支队编成。旅长王长江,政治委员旷伏兆,副旅长张存实,参谋长张存实(兼),政治部主任周干民。辖警备第1、第2团。警备第1团(亦称第31团),团长张子元,政治委员张文奎,1939年5月由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一部改编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6分区主力团,在五一反扫荡中下辖(三个营和团直,合计1632人),后随吕正操调入晋绥军区第8分区为第1支队。警备第2团(亦称第28团),团长赵东寰,政治委员姚进芳。1939年5月由冀中军区北上挺进支队改编组建,该团是冀中军区6分区基干团。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下辖(团直辖五个大连,共760多人),该旅转战到冀鲁边地区,归第129师指挥。1943年11月,调归晋绥军区第8分区为第2支队。
  14,津南自卫军
  1938年8月,由河北游击军游击第2师一部编成。司令员张仲翰,政治委员陈文斌,副司令员贺庆松,参谋长郭元猷。1939年2月,调归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
  15,回民支队
  1938年7月,冀中军区党委决定,将马本斋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总队及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组成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下设两个大队及卫生队和警卫队约700人,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7月,在定县、无极地区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回民支队,下辖3个大队9个中队。司令员(支队长)马本斋,政治委员郭陆顺、韩同钰(后)。回民支队是一支抗日劲旅,转战于冀中平原。冀中军区授予"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称号。1940年初调归南进支队,配合冀鲁豫区进行反顽战役,支队本身也发展到3个大队11个中队约2100人。1942年12月5日,并入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建制。1944年初,调往延安改称联防军教1旅回民支队,担任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1944年春,冀中第9军分区将文(安)新(镇)县大队回民中队、肃宁县大队回民小队以及第42地区队的回民战士,合编为冀中第9军分区回民支队,马志新任支队长兼政委。1945年冬,部队发展到600多人,支队领导机构和连队党支部相继健全。军分区先后派杜贯增任副支队长,李和任政治部主任,李兆林任政委。1945年下半年,以定县县大队回民中队为基础,将藁城、无极等县的回民武装合编成立了冀中第7军分区回民支队,支队长金清波。1946年初,根据冀中军区命令,从陕北返回冀中的老回民支队干部刘晓峰到第10军分区,在分区首长的领导下,将安次、固安、永清等县县大队的回民武装抽调出来,合编为冀中第10军分区回民大队。该大队大队长刘晓峰,教导员马宝臣。1946年4月,西北野战军教导一旅、二旅合编为教导旅,教导一旅回民支队番号撤销。为了加强冀中回民的武装斗争,奉中央军委命令,老回支干部战士200多人,在支队长马风舞率领下,由陕北返回冀中。7月,冀中第七、八、九、十军分区的回民武装,与从陕北返回冀中的老回支部分干部战士,合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直属冀中军区领导。马风舞任支队长,肖颖任政委。全支队指战员1000多人,分直属队和两个大队。1949年8月,河北军区成立,冀中回民支队与津南军分区独立第1、3营合编为河北军区警备第2团,团长王树森,政委张庆昌。该团仍驻保定,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番号自此撤销。
  16,南进支队
  为配合冀鲁豫区反顽作战,1939年12月,第7支队改称南进支队。司令员赵承金,政治委员谭冠三,副司令员赵东寰,参谋长刘玉璋,政治部主任张毅忱,副主任翟家骏。辖第16、第21、第32团及回民支队。第16团,团长庞大川,政治委员邓东哲;第21团,团长尚志国,政治委员马泽迎;第32团;1942年初在冀南区组建,团长常仲连,政治委员姚国民。该支队于1943年2月调归八路军第129师。
  17,独立游击第1支队独立第1旅
  1938年7月,由人民自卫军游击第1师编成(国民党委任吕正操部番号,不属八路军序列,归冀中军区指挥),旅长高顺成,政治委员朱潘显,副旅长王光文,参谋长张海春,政治部主任朱利。辖3个团,第1团,团长王泽东,第2团,团长庞大川,第3团,团长宋侠飞。9月该旅撤销。第1、第3团编人晋察冀第4军分区,第2团编人第1军分区独立第2团。
  18,军区特务团
  1939年初由第3军分区特务大队和军区特务营编成。团长刘子奇,政治委员陈文彬。1940年8月,编入第9军分区第24团和民众抗日自卫军。1944年12月,由军区特务营扩编重建,团长张俊德,政治委员高占杰。1946年6月,编入独立第7旅改称第21团。
  19,军区教导团
  1939年11月,由河北游击军军政干部学校改称,团长章申,政治委员辛元俊。1940年3月,编人抗大总校第3团。
  20,军区骑兵第2团
  1940年3月,以军区骑兵营为基础编成。团长马占魁、马仁兴(后),政治委员范昌标,后,杨经国、汪乃荣、卢克。1941年3月,冀中骑兵团在安平县子文村进行了组建后的第一次整编。全团缩编为6个连,成小团编制。有1200余人,战马1300匹,捷克式步枪、马枪700余支,轻机枪20挺,迫击炮2门。1942年经五一大扫荡后,缩减至一个连,编入了冀南骑兵团,冀中骑兵团的番号自此取消。
  21,石家庄警备司令部
  1947年11月组建,司令员曾涌泉,政治委员毛铎,副司令员叶楚屏,参谋长叶楚屏(兼),政治部主任梁达三。1949年1月,与第11军分区合并为石东军分区。
  22,独立第7旅
  1946年6月,由冀中(杨成武)纵队第38团、冀中军区特务团和第9军分区第38第74团编成。始称第14旅。7月改称独立第7旅。旅长肖新槐,政治委员马泽迎,副旅长甘炎林,副政治委员甘春雷、李彬,参谋长唐丕光,政治部主任甘春雷(兼)、张宗胜(后)。辖:第19、第20、第21团。1947年12月,编入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第16旅。
  23,独立第8旅
  1946年6月,由冀中(杨成武)纵队第33团、第6军分区第72团,第7军分区第79团编成。始称第l旅、7月,改称独立第8旅,旅长魏洪亮,政治委员帅荣,副旅长黄光明,副政治委员韩庄,参谋长苏锦章。辖:第22、第23、第24团。1947年1月,调归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第6旅。7月,于辛中驿再组独立第8旅(由冀中军区整训兵团组建),旅长徐德操,政治委员李致远,副旅长贾士珍,政治部主任赵国威。辖:第22团(原第6军分区第82团),第23团(原第7军分区第80团),第24团(原第6军分区第73团)。1月,调归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第17旅。
  24,独立第9旅
  1947年8月于边渡口组建,旅长杜文达,政治委员谢继友,参谋长郭健,政治部主任宫呈祥。辖:第25团(原第8军分区第65团)、第26团(原第6军分区第72团)、第27团(原第7军分区新编第79团)。1948年2月,编入冀中第7纵队,改称第19旅。
  25,第7纵队
  1948年2月组建,司令员孙毅(兼),政治委员林铁(兼),副司令员周彪(兼),参谋长李波(兼)。辖:第19,第20,第21旅。第19旅(由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改称),旅长杜文达,政治委员谢继友,副旅长黄光明,参谋长郭健政治部主任宫呈祥,辖第55、第56、第57团;第20旅,旅长刘秉彦,政治委员马泽迎,副旅长万振西,副政治委员刘洪涛,政治部主任刘洪涛(兼),辖:第58、第59、第60团(分别由原第10军分区第75团、新编第76团和第7军分区第81团改称);第21旅(由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第72第73团及第8军分区第64团组成),旅长黎光,政治委员邓可运,政治部主任周志远,辖第61、第62、第63团(分别由原第11军分区第72、第73、第64团编成)。1949年1月,该纵队调归华北军区改称第69军。

够用一辈子的知识大全来了!你知道多少?1hr中国多个第一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3。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4。第一位女将军李贞5。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6。第一位女外交家冯嫽7。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长江以北是韩国的!以南是越南的!中华民族是生活在长江水里吗?我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地大物博,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与祖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更是有14个之多,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1935年的遵义会议,关键一票改变中国命运,是谁投给了毛主席?遵义会议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共政党领导人们于1935年1月15日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后来人都知道,遵义会议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这场会议上,毛主席非常细致全面地分析了党以经济大格局的视角,看日本侵华五十年,从掠夺丰厚到越打越穷日本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由于侵华未遇有力抵抗,日本能够越打越富。而在1937年之后,它陷入了中国持久抗战的泥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使日本的掠夺计划无法实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113)高洋高洋(公元526年公元559年),鲜卑名侯尼于,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北齐开国皇帝,齐神武帝高欢次子,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齐孝昭帝高演齐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亲为娄昭君。公元1948年塔山血战国军精锐的密集冲击,到底是啥战术?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的三大战役是规模最宏大最惊心动魄的。随着三大战役的接连获胜,国军主力部队150多万人被歼灭,随后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了。在大家的潜在印象中,三大战弱国的无奈惨遭日俄分食的中国东北,一段爱新觉罗家的卖国往事大清到了末年就开始一个劲地卖国,而且越卖越过分,而出自爱新觉罗的皇家连一点廉耻都没了,除了给招核天皇当儿皇帝的溥仪,爱新觉罗家连老家都卖,比如说他们为了防止日本独占东北,把俄国人给贺子珍75岁时病逝,骨灰中发现坚硬异物,揭开1935年的一段往事1984年,75岁的贺子珍因病去世,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在上海火化,随后骨灰被送往北京八宝山安置,在贺子珍的骨灰中,人们忽然发现几块坚硬的铁片。辨认之后大家才发现,这是弹片,一蒋介石军事集团都有哪些派系?严格来说,所谓蒋系军事集团直到抗战胜利以后,全部正规军实行和完成整编才算真正形成,因为在此之前,要么是新军阀混战要么是合作抗日(别跟联合抗日混为一谈),老蒋并未实现军政和军令的统一1911年最后的清朝北京北大中外教师聚餐,商业街上龙旗飘扬历史深处的清末民初68购买1911年,是宣统三年。当时北京有首童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三年半。历史证明了这首童谣的正确性。这组照片,大约拍摄于1911年夏天。大清朝虽已走上末路尘封档案系列031。暗杀勃列日涅夫的卫士傅索安,1949年6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就长得很漂亮,比傅索安小七岁的弟弟傅索强曾凭他少年时的记忆对1968年时的傅索安作了一个白描式的叙述她个头很高,大约
明朝人会认同自己是一个比宋朝大的小国吗?不能低估古代疆域知名历史学者李亚平曾经断言,明朝的疆域只是比宋朝大一点。以研究宋史著称的历史学者而我国著名明史学家提出的两个重要论断不但对此进行了有力驳斥,其论断的思想性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著人民怀念毛主席人民心中的毛主席永远活着这不是想要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这是纪念毛主席用他的民族精神智慧,打破了上千年传统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剥削压榨陋习。把已经颠倒的历史,再把它颠倒过来,那就是多永远的丰碑永远的丰碑一一纪念毛泽东诞辰128周年关占彬循着时光的河流追望您伟岸的背影青水塘的残月几番轮回韶峰下的枇杷花又开了几度你草鞋上沾着闪亮的露水你手上雨伞撑起一片晴空你的八角帽映着星光汉朝第一美人赵飞燕能宠冠后宫,为何却斗不过自己的妹妹赵合德?赵飞燕只是一个美貌任性的女人,赵合德不仅有与她相似的美貌,而且美艳媚惑,风情万种,头脑冷静聪明绝顶,城府深沉,野心勃勃,不择手段,阴狠毒辣总之,姐姐有的长处她也有,姐姐没有的长处她孤儿寡母VS八王议政清初内斗不断,为何还能成功入关?明清鼎革,八旗内部为争夺大位是你死我活,最后在孤儿寡母的领导下势如破竹地入主中原。那么,清初的权力格局到底怎么样?为什么在八旗内部纷争的前提下,还能斗而不破,一往无前?努尔哈赤的整八三年分田单干时,集体的财产是怎么分配的?八三年分田单干时,也没有多少集体财产,生产队有几个牛,驴,马,羊。还有几个架子车,有的评估了价格,按家庭人口,有的抓揪,全部资产分到户,有些磨面机,手扶拖拉机没人要有买了的,有些树改革开放初期,为何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王震都想到了荣毅仁?像荣毅仁,这样既了解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又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企业家,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这是1985年,基辛格对荣毅仁做出的一段评价。荣毅仁,似乎是邓小王震司令找县长办事,居然被铐了起来!县长我是县长,我说的算鹰厦铁路建成始末1954年2月,此时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了将近一年,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也陆续返回了国内,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但中国却没有在国际上得到应有的尊国家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认为的?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但国家究竟如何产生?何时产生?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无数人类学者进行各种探究,也产生了无数的答案,今天闲来无事介绍几种观点。一种是神权论。有人说宗教是人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成我党军事部部长,可惜被叛徒出卖牺牲中国的革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条荆棘路上由于太辛苦,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就早早退去了,而且由于我党早期力量渺小,很多优秀的同志在敌人的迫害下牺牲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一位能活1980年开国少将接受采访时,突然反问记者你是叛徒还是特务?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王明贵将军接受记者采访,据当时在场人员事后回忆,当时老将军已经和记者聊了个把小时了,气氛一直比较融洽,突然工作人员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一样,抬头一看老将军,眼神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