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发兵百万,频繁征讨,隋唐王朝为何一定要消灭高句丽?

  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前一世纪建国,到公元七世纪被唐所灭,前后存在将近700年之久。
  高句丽的人种构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等。高句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临日本海,南到汉江流域,西北到辽河两岸,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
  PS:后来的高丽和本篇文章说的高句丽,不是一码事。
  老人家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什么隋唐一定要前仆后继灭亡高句丽,得从最早说起。一、历史上高句丽曾经多次入寇内地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句丽从建立伊始,就不是一个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内乱,高句丽就要发兵侵略内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高句丽乘机联合乌桓侵扰辽东郡、乐浪郡,两郡百姓水生火热,中央无力顾及,地方长官颟顸无能,根本无法遏制高句丽、乌桓的趁火打劫。最后出了一个能人公孙度才将其摆平,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
  西晋初年,高句丽充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复生气并且变得更强大。
  等到五胡乱华,中原丧乱的时候,高句丽本性难移,再次内侵,不仅借机吞并了朝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时期,高句丽反复联合靺鞨、突厥南下,给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扰。
  当隋朝建立时,拥军60万的高句丽,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后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时,无论是从边境安宁还是长治久安来看,消灭高句丽都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高句丽对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陈以前,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无疑是自己,早就积极备武,积粮近达百年,即"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二、隋唐两朝开疆拓土消灭威胁的本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扩张,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消除边境上的安全隐患。
  秦汉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扩张性强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丽、准格尔蒙古,四夷八荒,无论多么强大,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最后都只能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为什么?
  跟你丫死磕!
  至于两晋,宋明以后,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内乱,或者重文轻武自废武功,视开边为生事,边境上的蛮夷部落,就有机可趁,前者是"五胡乱华",后者是辽金元清相继入主中原,恶果就是生民披发左衽,文明文化,经济社会严重倒退。
  隋灭陈完成统一以后,隋文帝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警告说: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仅仅过了十年,598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隋文帝大怒,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同时发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不过天公不给力,陆路进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无力作战;水路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
  最终,水陆两路被迫撤军,军队丧失大半。不过高丽王慑于隋朝军威,赶紧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谦卑得称自己为"粪土"了,天子还能跟粪土一般见识吗?
  于是,罢兵。
  我们知道,隋朝仅仅两代就灭亡,关于隋朝的历史都是由唐人所写。为了显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确性,唐人在记录隋炀帝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客气。
  隋炀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灭亡高句丽上,却是有说不出口的苦衷,即诏书所言"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
  这是因为,高句丽同时具有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的双层特性(就像后来的建州鞑奴),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非常致命。
  否则如果征伐高句丽没有必要的话,为什么唐朝历经太宗高宗父子两代,也要坚持继续隋朝的政策?
  尽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丽,虽然达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称臣的目的,但也耗费了自己的实力,引发了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两代而亡。
  不过,高句丽的威胁明摆在那里,所以到了唐朝,尽管代价巨大,依然坚持攻打,直到最终将其消灭。三、唐朝历经两代终于"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主动接连遣使朝朝贡,唐高祖李渊也借坡骑驴,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朝虏获的高句丽人。
  对此,高句丽也放还俘虏的汉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
  在这期间,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双方使者来往频繁,似乎和平可期。不过双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终不免一战。
  高句丽方面,不惜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沿边境修筑了高句丽长城,自夫余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总长度达千余里,前后历时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许高句丽卧榻在侧,因为如果唐朝不采取果断措施,任由高句丽一统辽东,那高句丽将继续吞并靺鞨、百济、新罗这些周边国家,最终联合北方的东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届时,唐朝面临这个强大的敌人,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十多年后,国力逐渐恢复,决心出征,于是下诏痛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并昭告天下"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
  最后,历经父子两代,终于在唐高宗手里完成了中原王朝几百年来的一个心愿:灭亡高句丽。
  公元668年,薛仁贵灭高句丽。唐朝分置9个都督府 42 州100县,总隶于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安东都护,统兵2万,驻屯平壤。
  不久,由于高句丽遗民常发生叛乱,就高句丽数10万户内迁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陇右诸州的空旷之地,余下的小部分高句丽族众或奔突厥和渤海国,或向南奔新罗。
  高句丽作为一个政权,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也与其他民族融合,从此销声匿迹荡然无存。
  PS:如果隋唐没有坚持消灭高句丽的话,恐怕辽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时间表就要提前了。

光绪和慈禧双双去世,全国谣言四起,民众如何看待帝王之死?影视剧中的慈禧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于紫禁城,仅一天之后,真正执掌大清朝最高权柄的西太后慈禧随即去世。百余年来,很多人关注光绪扑朔迷离的死因,但很少有人关为什么慈禧太后驾崩前要立溥仪而不是继续让光绪活着做皇帝?慈禧太后从辛酉政变到驾崩共统治中国近四十八年,期间经历了同治,光绪。那么她临死前为什么还要将光绪皇帝一起带走,而非要立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呢?我觉得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点一,立三岁大的溥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却不敢造反朱元璋?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不敢造反朱元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为什么李世民要造李渊的反?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唐朝的建立,秦王李世民可以说是立下1949年傅作义宣布起义,跟随起义的四个军长,后来结局如何?1945年8月15日,经过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在日寇的野蛮侵略和惨无人道的各种迫害下,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幸好,无数仁人志士,无数朱祁钰为什么没弄死明英宗?朱祁钰想不想弄死明英宗?他当然想啊!可他为什么没成功呢?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朱祁钰是好圣孙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八月初三日。传说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是汉王披着奸臣外衣的桓温能否称为英雄,锲而不舍的北伐有着怎样的初衷公元345年,晋成帝永和元年,权倾朝野的庚氏掌门人庚翼病故,死前上表朝廷,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任荆州刺史。荆州是长江上游的战略核心,刺史掌管了国家半数军队,可以说,坐上这个位置就等于控李渊能建立大唐,靠的可不只是李世民兄弟说起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等人,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但实际上,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才是最重要的人物。李渊被唐朝后世皇帝尊奉为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在悦史君看来,他开创欧洲此三国昔日同属一国,分离百年后亲如兄弟,如今全都富裕繁荣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崇尚和睦,朋友之间即使因为一时怨气而分开,也不会长久怨恨对方,倘若是生意上的伙伴,还有散买卖不散交情的说法。然而,这种和睦之揭秘蒋介石曾想反攻大陆的四大作战部署文章摘自人民网1949年12月7日,对蒋介石来说是个铭心刻骨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他无可奈何地将他的政府迁到了台北。这时候,他的430万大军,仅剩下60万人追随他多年的党国要员,其斯大林格勒战役惨烈的后半段,在包围圈中的德军苏军在1942年11月展开的天王星行动包围了德国第六集团军和其他附属部队,总数大约有26万5000人。苏军进攻中德国第6集团军共20个师(平均每师兵力为9,000人),大约是210二战后期,穷兵黩武的日本国内到底疯狂到什么地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永远无法磨灭的痛楚。而且日本不仅疯狂的侵略中国,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他也没放过。最终还敢摸虎须,发起太平洋战争,誓以全世界为敌!仅凭日本弹丸小地,他
朝鲜战争中,蒋介石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为何全都被拒绝?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军事冲突,之后逐渐在不同程度上波及了许多其它国家,多国陆续参战,这场原本为解决民族间争端的内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最终,朝鲜千年不倒的镇海吼,没有败在岁月的消磨上,却倒在了专家的修复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秘之处,比如说文件就是传承下来的瑰宝。作为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我国一直以来的文化都是充满了神秘,绚丽多彩。古代的四大发明,通过当年的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山西王阎锡山之子为娶嫂子和家人翻脸,流落异国开货车为生阎锡山是民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也曾是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还曾为晋系军阀首领。在北洋政府期间是为数不多的支持袁世凯称帝的人,之后长期在山西任曾国藩为什么要纳妾?古人言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意思呢?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去做,但不企求结果,也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有着千古完人之称的曾国藩便在50岁时努力去做了一件事,尽管这是件令当时天下人大跌以色列军队中有许多阿拉伯人,他们在执行命令时会不会阳奉阴违?不会的,巴勒斯坦的主流民意也是反对哈马斯的。大家要分清楚哈马斯不代表巴勒斯坦,哈马斯只是一个极端组织。巴勒斯坦政府是民选的法塔赫领导的。应该是不会。哈马斯的名声不佳。阿拉伯人之间打汉景帝时参与七国之乱叛乱的诸侯王都是什么下场?刘邦立国,原本有很多异姓王,像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相国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等。这些人或是一起打江山的老哥们,或是原本就是一方势力。但是,刘邦江山坐稳后,开始对这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都不投奔曹魏呢?魏延就是个低配版失败了的董卓。在蜀汉阵营苦熬多年,终于把自己害怕的人都熬死了,最后一个他害怕的人诸葛亮也死了,他觉得这蜀汉就该轮到他来专权了,结果没想到诸葛亮的安排是,杨仪率军退回诸葛亮在北伐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带上马超?马超(176222),此子不凡,乃是一麒麟儿,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扶风茂陵(陕西兴平县)人氏。民间历来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法,可见马超的勇武,年少成名,被西凉羌人和珅当上了一品大员之后,穷亲戚上门,和珅是怎么打发穷亲戚的?和珅是聪明人,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打发走了亲戚。有些影视剧里,把和珅描述的好象只会贪财,其实和珅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个刻苦读书的人,饱读诗书,和珅是个有才华的人,和珅也是因为有才华,披露刘少奇的饮食习惯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美食大国,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可谓是十分执着了,然而,近代以来,中华大地内忧外患,战火不歇,民生凋敝,经济滞后,普通群众连温饱问题都难以保证,更别说对美食的中国革命危急时刻,遵义会议中,是谁给主席投了关键一票?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遵义会议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独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