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国?

  毫无疑问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非常成功的,将东汉末年那段群雄并起的风云岁月表现的淋漓尽致。无数人更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这段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三国演义终究只是一部小说,有其艺术性需求,更是为了突出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东汉末年原本是四国鼎立,罗贯中却故意将东汉末年第一个称帝的人抹去、第一个国家抹去。
  翻阅正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在华夏大地上上演的其实是四国鼎立的"大戏"。而这个被罗贯中所抹去的国家便是燕国,燕国的建立者是公孙度,同时燕国也是所有国家中最弱的一个,很难想象他们之中最有实力的曹操至死都没称帝,而最弱小的公孙度却是先跳出来的那个人。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公孙度这个人吧。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辽东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当起了皇帝。
  自董卓之乱起后,各地军阀为讨伐董贼而无暇东顾,公孙度便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接着便是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越海取胶东半岛东莱诸县;继而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可谓是威加海外,俨然一副辽东王姿态。
  到了公元190年,公孙度称帝,国号为燕,并且对汉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的永宁乡侯嗤之以鼻,不过由于吴蜀联盟的存在,曹魏的主力不得不部署在南方,无暇北顾公孙度,所以燕国因此得以在曹魏卧榻之侧酣睡,一山可容二虎。
  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进入了全面收缩阶段,转而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曹魏可以腾出手了。
  这才进行了对位于曹魏北方的燕国的战争,公元238年6月司马懿亲率大军进入辽东,此时的燕国建立者公孙度早已病逝,其孙公孙渊率数万步骑兵防守辽隧,抵御曹魏"入侵"。可令燕国没想到是司马懿对辽隧只是佯攻,目的是偷袭燕国都城襄平,公孙渊被围困城中,不久,襄平守将投降,公孙渊被斩,燕国灭。
  至此,立国48年的燕国画上了句号。48年的国祚比蜀汉还长,为何后人直说三国鼎立而不说四国鼎立呢?或许是因为公孙度所建立的燕国并无图谋中原之野心,偏安于一隅,加之其为东汉末年最小之国,且又是第一个被灭之国,存在感较低,再加上罗贯中《三国演义》为艺术性需求,为了渲染魏蜀吴三国争霸,这个弱小的燕国自然也就被人所遗忘了。
  公元18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运动,宣告了原本强大到似乎不可战胜,可以永恒延续的东汉王朝正式进入末年,在后世人们的眼中,那同时也是拉开三国序幕的标志性事件,由于参加起义的人们用头缠黄巾作为自己人的身份标签,所以后人将其称为"黄巾起义"。
  由于朝廷吏治极为腐败,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汉灵帝都公然卖官鬻爵,同时严重的外戚斗争与边疆战事在不停地损耗着国力,也让人们的生活略加难过,等到184年的时候,在持续大旱的刺激下,所有积蓄已久的矛盾都开始爆发,黄巾起义就如同一点火星出现,遍布全国的上百万民众尽皆加入,东汉王朝的大厦就此开始崩塌。
  在朝廷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都看到了朝廷的腐败与无能,他们开始对朝廷失望,乃至于彻底灰心,于是主要开始打造自己的力量,于是天下豪杰蜂拥而起,地方群雄并立。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以后,众多的诸侯都被消灭,基本只剩下曹魏、蜀汉、东吴,所以后世又将那一段历史称为三国。
  其实东汉末年有4国并存,然而后人在提到那一段历史的时候,对于曹魏的曹操、曹丕、司马懿,孙武的孙策、孙权、周瑜,蜀汉的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都可以津津乐道,除此之外就基本没有太多印象,仿佛当时整个天下就只有这三个国家,那么多出来的那个国家哪里去了呢?为何后人基本没有太多印象,只是将其称为三国。
  在曹魏、东吴、蜀汉之外的第四个国家叫做燕国,主要地盘在辽东,政权奠基人名为公孙度,让辽东在东汉的乱世中还是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公孙度本来只是郡中一个小吏,而且还因为成绩不好而被罢官,但是他有一个老乡叫做徐荣,徐荣在当时的大权臣董卓手下做官,并且很受器重。
  徐荣向董卓推荐了公孙度,于是公孙度就此成为了管理地方的辽东太守,所谓"逐鹿中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去争夺中原,所以天下豪杰都在中原打生打死,而公孙度就在相对偏僻的辽东进行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猥琐发育),将辽东治理得极为兴旺,不仅百姓都极为敬服,而且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让那一些已经强大起来的异族也纷纷来投。
  同时由于辽东相对其它地方要安静和平很多,没有那么多的战乱纷争,所以其它地方的英雄豪杰也纷纷来投,如王烈、太史慈等出色的文臣武将。这这顺遂的发展下,公孙度的志向变得越来越大,他在190年自称辽东侯,衣食住行都是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规格,对曹操封其为侯的使者不屑一顾,说:"我已经是辽东王,又何必去做他的侯呢",其实此时他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
  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在237年自立为燕王,并且一切都仿照天子的规格来设置百官,建立起了燕国,而从公孙度自立为侯开始,燕国此时已经存在了47年之久,曹魏的曹操首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进爵为魏王才有了魏国,孙吴的孙权是被曹丕封为吴王才有了吴国,蜀汉的刘备首先也是自立为汉中王,可以说公孙度的燕国与其他三国在地位上其实也相差无几,为何会被大家所忘掉呢?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还是因为燕国的国力太过弱小,虽然说打高句骊打乌丸的时候打得是风生水起,看上去相当厉害,但是魏蜀吴三国随便哪一个腾出手来也不是燕国可以应对的,等到诸葛亮病逝,蜀汉终于不再北伐的时候,魏国派出一个司马懿率领几万兵马就把燕国给灭掉了。
  其实东汉末年是四国争霸,分别为曹魏、刘蜀、孙吴、公孙度的燕。但是公孙度的燕被抹去了,罗贯中老先生做所以这么做,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观点:第一,罗贯中老先生写的《三国演义》是小说,是小说就要找有故事冲突的来写,而不是面面俱到。
  无论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都讲了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因为这三个国家的故事深入人心,从评书到小说,几乎家喻户晓,所以编成小说,销量肯定有保证,更重要的容易塑造人物,小说中没有饱满的人物形象是不行的,所以从写小说的角度,罗老先生选择了这三个国家作为基本点。第二,公孙度建立的燕国实力有,但是公孙度太菜,被司马懿轻松的就给灭掉了,不具备长篇小说所具备的素材。
  从公孙渊到公孙度,经营辽东,其实再辽东还是很得人心的,有很多人追随着他们,而且公孙度建立的军队据说战斗力很强,不是遇到了司马懿这个老奸巨猾的人,曹魏还真不好对付公孙度。可是历史不会从来,也不会给公孙度机会翻盘,一战就被灭掉了,太轻松了,怎么写小说呢?所以罗贯中老先生就把公孙度像空气一样忽略了!第三,中原地区永远是主角,发生在边远地区的事情没有人关心。
  这个才是核心,中原地区无论从人口,从土地,猛将如云,谋士遍布,这才是英雄施展才华的地方。而且中原地区交通发达,消息传递灵通,很容易产生故事,也很容易传播故事。魏蜀吴三国都是为了逐鹿中原才发生不断的战争。所以这才具有写作的价值。
  综上,罗老先生忽略公孙度建立的燕是有道理的!
  《三国演义》,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旦被提起,就会把我们带回到东汉末年那个豪杰并起、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
  诚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我们对魏蜀吴三国有着怎样的印象,东汉末年是魏蜀吴"三国"争霸,已经成为我们的固有印象。但有些历史爱好者却发现,在东汉末年,除了魏蜀吴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有别于三国之外的第四国——东国(又称燕国)。因此,东汉末年应该是"四国鼎立"。那么,为何罗贯中在写这部书的时候,抹去了这个国家呢?事实上,所谓的"抹去"之说,本身有些牵强,因为这个被抹去的国家,在体量上本就难以与魏蜀吴相抗衡。不仅如此,其历代国主更是长期偏安一隅,毫无进取中原之心。将这样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强行放到三国争雄的故事世界中去,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个小透明国家的发展史。
  经历黄巾之乱后的东汉王朝,国力日渐衰微,尤其是大汉天子,其威权和实力的衰落态势更是变得难以遏制。在这种情况下,各地豪杰争相涌现,所有人都在等待天下大乱的一刻。
  在过去,由于小说的影响,我们最常见的是孙权、刘备、曹操或者袁绍、董卓等势力在乱世的发展,但这其实只是中原地区的景象。在更加偏僻的辽东,同样有野心家趁乱而起,他就是辽东太守公孙度。
  当时的辽东虽然远离中原,但是袁绍的崛起还是影响到了这里。于是,这位董卓入京后提拔起来的辽东太守转而投向了袁绍,以表面上的臣服换取了发展的时机。客观来讲,这种隐忍和等待,正是公孙度能够最终立国的根本保证。
  在公孙度统治时期,他虽然自称辽东太守,但由于同时统摄东莱郡、辽东郡、辽东属国、玄菟郡等四地,他其实已经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他自夸的"雄张海东,威服外夷"也并非都是水分。
  与战乱纷纷,豪杰争雄不断地中原相比,辽东其实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他一方面继续想方设法的安抚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减少自身对他们的威胁感,并以联姻等拉拢手段,获取扶余等地的支持。
  另一方面,他以近乎"殴打小朋友"的方式对高句丽和乌桓这两个当地势力进行轮番征讨。就这样,在这种蚕食和鲸吞并用的方式下,一个统摄辽东的庞大势力出现了。
  公孙度虽然于建安九年去世,但他的继任者公孙康同样延续着他的政策,以胡萝卜加大棒的软硬兼施手段治理地方,同时放下身段降低姿态,减少中原王朝染指辽东的进攻意图。
  然而,这种平衡政策既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和耐心,同时也需要时势予以配合,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但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和其子公孙渊发生了火并,这场内耗一方面严重损耗了东国的国力,使得外部势力得到了窥伺东国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杀叔继位的公孙渊并没有东国前几任统治者的隐忍和耐心,他主动与东吴联合,却又在发现东吴无力帮助自己后再次降曹。
  这种对外政策上的反复无常使得东国变得孤立无援,也让曹魏有了讨伐东国的借口。就这样,原本臣服曹魏的东国,开始与原先的宗主国交战。
  可惜的是,与盘踞中原的曹魏相比,东国的国力依旧显得单薄。结果,曹军统帅司马懿通过封赏官爵,轻而易举地将鲜卑拉入了己方阵营,双方脆弱的军力平衡被打破,一场大战之后东国覆灭,公孙氏灭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扫尾行动中,司马懿展现出了他从未显露的狠辣和阴毒。为了震慑当地势力,他将整个东国士族全部诛杀,头颅还筑成京观,以至于如今史学家只能从魏蜀吴,乃至日本、韩国的史料记载中寻觅东国的身影。纵观东国50年的历史,从它的创立者公孙度开始,这些统治者限于实力,从没有与中原逐鹿之心,这自然是因为国力的差别太过明显。对于罗贯中来说,这样的历史故事,因为有了太多的权衡和考量,反而失去了一个故事最应该具有的血性和温度。
  他描绘的三国故事需要更加激烈的冲突,更加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如氤氲数年最终爆发的黄巾之乱,如袁绍在董卓废立新君时的一怒拔剑,以及曹操在看见群雄踟蹰后的"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对于小说而言,更加激烈的故事自然有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而即使不顾这点,对于作者罗贯中本人而言,这些温热的故事同样让人心驰神往。抛开数不清的阴谋算计、鬼蜮伎俩,那些让人热血澎湃的故事同样最能深入人心。
  确切的说,陈寿写《三国志》没有写错,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同样没有写错。因为很明显,那个被"抹去"的一国,跟魏蜀吴三国根本不在同一级别。
  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国历史时期的划分,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一国被故意抹去了。
  三国鼎立,形成于208年的赤壁之战,但是,三国历史,正式开始于220年。
  这一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建国号"魏",汉朝正式结束。曹魏虽然是篡汉,但是,在形式上还是受了汉朝的禅让,因此,历史上的曹魏被尊为了正统。这跟我们平时看到、听到的民间看法并不一致。
  221年,汉室皇叔刘备,假装汉献帝已经去世,在为献帝举办了一场大丧后,自认承袭汉室正统,登基为帝。刘备定国号仍然为"汉"。
  魏、蜀两国都称帝了,那吴国呢?吴国的大臣纷纷劝说孙权称帝,但是孙权没有答应。
  221年,孙权遣使,向曹丕请求成为魏国的藩属,并且将关羽北伐时俘获的于禁等人送还了魏国。当年年底,曹丕赐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此时,魏、蜀两国地位平等,而吴国的级别要低一级。
  直到229年,孙权才登基称帝,建国号"吴"。三国时期的第三国孙吴(东吴)才算是正式建立。三国的历史局面正式形成。
  263年,曹魏灭蜀,三国的历史局面已经结束。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三国历史,应该开始于229年,结束于263年。
  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了晋朝,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期。不过,朝代之间的更替,时间上多数时候会有一个重叠。此时,三国中的吴国还存在,所以,三国历史并没有彻底结束。
  直到280年,晋灭孙吴,统一了全国,三国历史才正式画上了句号。
  我们再来看那个被抹去的"一国",实际上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割据辽东的一个军阀而已。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就以辽东为根基不断向外扩张。公孙度先后将扶余、高句丽、乌丸等周边小国的土地收入自己囊中。
  在有了一定实力之后,公孙度自任辽东侯、平州牧,出行仪仗也仿效皇帝銮仪。但是,公孙度并没有称帝,也没有称王。他还是接受了曹操的封赏,任汉朝的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只是心里自认为辽东王,其所统治的区域为辽东国(或者简称东国)。
  公孙度死后,其子公孙康接掌辽东。
  公孙康照样没有胆量公开跟曹操为敌,斩杀了投奔他的袁熙、袁尚二人,将首级送给了曹操。公孙康时期,干得最漂亮的事情就是大破高句丽,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区域,设立了带方郡。
  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接任。公孙恭接受了魏文帝曹丕的封赏,被拜为车骑将军、假节,获封平郭侯。直到此时,所谓的"东国",其实还是臣属魏国的一个地方政权而已,比孙权的吴王都还差一个级别。
  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成人之后,逼迫叔叔公孙恭让位,并将公孙恭囚禁。
  233年,已经称帝的孙权曾遣使派人带着财宝、九锡等物,渡海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但是,公孙渊害怕受到曹魏的攻击,斩杀了孙权的使者。然后,接受了魏国使者的封赏,受封大司马、乐浪公。相比之前的平郭侯,爵位升了一级。
  不过,公孙渊在辽东地区并不安稳,所以,曹魏也想灭了他。
  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毋丘俭去征召公孙渊入京。公孙渊闻讯,率兵阻击毋丘俭,将毋丘俭击退。之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叛魏。为了争取外援,公孙渊向吴国称臣。
  公孙渊所建立的这个王爵级别的燕国,就是那个三国时期所谓的"第四国"。燕国建立之前,大部分时间是东汉、曹魏的臣属,偶尔归附东吴。建立之后,又是吴国的臣属国,根本无法跟魏、蜀、吴三国并立。所以,"抹杀"燕国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燕国存在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燕国建立的第二年,即238年,魏明帝派太尉司马懿讨伐燕国。公孙渊兵败逃跑时,被擒获斩杀,燕国灭亡。
  当时,南方越地的割据政权,同样没有称帝,而且名义上也是归附吴国,或者蜀国的。北方的游牧,一直被魏国压制,更无法跟魏、蜀、吴三国并立了。
  三国时期的三个顶级国就是魏、蜀、吴,其他所谓的"国",都是魏蜀吴的附庸,或者被三国压制的地方政权。因此,不存在所谓"抹杀"的"第四国"一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直坚持到很久的就是辽东公孙家和交州士家。
  之前,三国确实有一些割据政权。
  第一,交州士家。
  士燮的交州当地的豪族子弟,在187年被任命为交趾太守。
  士燮家族趁着混乱根据今天的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成为地方军阀。
  210年,士燮名义上归附东吴,实际上还是自说自话。
  不过士燮在226年去世后,他的帝国当时就灭亡了,归属东吴控制。
  东吴在这里维持了54年统治。
  第二,辽东公孙家。
  辽东公孙度190年成为辽东太守,实际控制了辽东。
  他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成为实际上的辽东王,名义上归附曹魏而已。
  而公孙渊坚持到238年,辽东才被司马懿打垮,这个国家维持了48年之久。
  第三,蛮王轲比能。
  三国时期的鲜卑、乌桓都很强大。
  可惜,乌桓是一盘散沙,分为无数部落,互相攻打,不成气候。
  但鲜卑则较为团结,他们还有唯一的领袖轲比能。
  后期,轲比能因独霸漠南,统领十多万人。233年,轲比能杀了步度根,几乎同一了鲜卑各部。
  当时轲比能已经可以出动5万以上大军,相当厉害了。
  然而,这个蛮王轲比能却莫名其妙死了。
  235年,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死轲比能。韩龙不辱使命,一举将轲比能杀死。
  轲比能死后,他的弟弟和其他实力派争夺大权,鲜卑部落发生激烈内斗,混战了几十年之久。韩龙这一刀,维持了汉人边境几十年的安全。
  东汉本来是四国鼎力,那么除了魏、蜀、吴外,还有另一个国家吗?有,这个国家就是位于北方的燕国。
  我们说这个燕国虽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地理位置差不多,都处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但这两个燕国却没有什么关系。三国时期的燕国包括今天的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地区。
  说起三国时期的燕国应该和董卓有关系。当年曹操和袁绍发布讨賊檄文,号召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董卓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就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各地镇守,以便牵制反抗他的各方势力。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不久,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
  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建安九年(204年)病逝,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使这里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一度很繁荣。
  这个燕国仅存续48年时间,后来在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手中被曹魏政权所灭。
  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何只写三国,而忽略了这个东北的燕国呢?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被罗贯中所忽略。
  一、在三国时期,君主抢夺的土地主要以中原地区为主。
  中原地区经历历代繁荣,地势较高,物产丰富,而地处中原正中心的蜀国就是大家争夺的目标,也是饱受战争摧残最为惨烈的地方。各个政权的主力军都去抢夺中原主权,自然无暇顾及公孙度所在的辽东半岛等东北地区。这也给公孙度的辽东半岛带来休养生息的机会。
  二、公孙度自居辽东,开始时采取的是平衡外交,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称王称霸。
  公孙度虽然在辽东苦心经营,开疆扩土,但并没有染指中原地区。即使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也没有大张旗鼓地称王称霸。所以公孙度的辽东半岛表面还是东汉政权的一个属地,一直被中原各方势力所忽略,直到公孙度的孙子掌握政权后,才被曹魏政权所重视。历经48年时间,后来被司马懿所灭。
  三、《三国演义》所写的历史,主要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中原的战争,并没有涉及到东北和地处偏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等这些在当时比较边远、人烟稀少的地方。
  而且边远地区自立为王的小国并不在少数,他们和公孙度一样,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望。三国所关注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势力,所以罗贯中并没有过度关注公孙度这样的地方势力。何况公孙度和中原地区势力的交集也很少。鉴于以上几方面原因,所以罗贯中只写了魏、蜀、吴三国征战中原的故事,并没有把地处关外的辽东半岛放入小说里大加渲染。主要还是地理位置的关系,中原地区历来是中华大地的核心区域,即使到了清朝,关外辽东半岛等地区,还是被朝廷中央集权所忽略。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历史上最为迷人的一段时期就是三国时期,在那个时期能人辈出,更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那段历史更加吸引人,动乱年代的风云变化,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势力斗争刻画得精彩纷呈。
  在当时的东汉末年,其实是有四个国家呈现出并立于世的局面,受到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了解了魏蜀吴三国。那么第四国是谁呢?它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回,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董卓就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董卓是东汉末期的一位权臣,并且手下拥有重兵,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中不断扩大力量,最终上演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成为摇摇欲坠帝国的实际掌权人。
  董卓虽然在表面上是取得了无尚的控制权,但是天下臣民一心向汉,董卓并不得人心,反抗董卓的有志之士也很多,比如司徒王允。
  在董卓势力轰然倒塌后,汉王朝气数已尽的事实逐渐被有眼光远见的人可能到,不少人都开始有了拥兵割据的想法,都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够一统天下,建立自己的万世功业,其中有一个人叫公孙度。
  在董卓把持权力时期,公孙度是董卓派往辽东的一个太守,作为镇守边关的封疆大吏,董卓倒了之后,公孙度便看准时机在辽东地区独立称王,建立燕国。
  公孙度此人并非草包,而是精于算计的时代英雄。公孙度公开称王称帝的时间很早,可以此人心中的报复不小。公孙度从小就经历了一番苦难,幸亏有贵人相助才逐渐官职越做越大,直到后来成为称雄一方的太守。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公孙度这个人非常"刚"。在为官期间他对待那些货祸害乡里的土豪恶霸丝毫没有惧怕之情,以雷厉风行的态度果断打击他们,由于公孙度对内的治理非常得民心,所以他的声誉也很好。
  公孙度不仅是对内强势,对外也刚柔并济,为什么说是刚柔并济呢?先来说说公孙度的"刚"。
  公孙度在占据辽东地区自立为王之后,他很清楚自己所占据的地盘是很小的,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简直是太小了,所以公孙度非常重视扩大自己的地盘。公孙度开始在自己的燕国四周东征西讨,主要目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孙度的东边是高句骊,一个字打,西边是乌桓,还是打,就算是隔海相望的胶东半岛都要打。
  在公孙度的一番征战之下,他的地盘已经明显增大,有了更大土地之后公孙度还非常重视吸纳人才,大肆开办公学,倡导社会的学术风气,并且发出求贤令吸引有才之人来建功立业。
  由于公孙度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他主要担心的敌人是曹操。从曹操的角度来看,公孙度的存在只能是他的忧虑,但并不是最为紧要的,毕竟公孙度的地盘比较小,更为紧急的对手是东吴和蜀汉。
  曹操当时正在和刘备打得难分难舍,此时曹操选择了拉拢公孙度,避免公孙度在前线作战的紧要关头在后面趁火打劫。曹操当时使用了汉献帝的名字为公孙度颁发了一个荣誉称号"威武将军",但是公孙度对于这个头衔并不感激,因为在公孙度的眼中,自己已经是"天下的王"了。
  活得久是重要的资本。可惜公孙度并没有实现他的报复,没能看到自己的燕国大放异彩就去世了。在公孙度之后,他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了他的王位,公孙康是典型的"虎父犬子"。
  公孙康惧怕与曹操的声势,当年袁绍兵败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到处躲藏,最后来到公孙康统治下的辽东。公孙康为了向曹操展示自己的忠诚,将袁绍的两个儿子杀死之后作为孝敬曹操的礼物,曹操非常高兴,封了公孙康作为"左将军"。公孙康面对曹操的封赏并没有他父亲的骨气,而是很开心的接受了。
  弱肉强食才是生存法则。曹操与刘备的战争迎来巨大转折,那就是诸葛亮去世,从此蜀国一蹶不振,迅速进入了战略防御甚至是溃败阶段,曹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容忍公孙家的燕国在自己的卧榻之侧酣睡。
  在燕国的内部也发生着权力的争夺,在公孙康去世之后,由于儿子公孙渊年纪太小,所以公孙康的弟弟接管了大权,后来公孙渊已经长大,他便逼迫自己的叔叔将王位让给自己,自己成为燕国的掌权人。
  曹操让司马懿带兵前来讨伐公孙家族的燕国,大哥还是大哥,司马懿采取佯攻的计谋,他假装重点对辽遂进行攻击,没想到司马老贼的心思竟然是燕国的首都襄平。燕国主力大军被狡猾的司马懿骗去了辽遂,然而都城面临突然到来的曹军束手无策,很快就开城投降,当时的公孙渊也被杀死。
  到此时,曾经在中原西北地区闪耀风光了几十年的燕国从此分崩离析,不再有当年的容貌。
  燕国从建立到灭亡存在了近5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最有想法的公孙度因活的不够久导致并没有奠定坚实的基础,后面也没有力量逐鹿中原,在历史上留下的影响也并不大。
  其次,燕国在存在的时间内更多时候都是曹魏的附属国,对曹操的示好导致对于三国之战并没有太大的参与。虽然曾经东吴来到燕国表示想要建立联盟抵抗曹操,但是在各怀鬼胎的心思中并没有实现,反而是被曹操逐步吞噬。
  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是小说,自然是重点将斗争精彩的历史片段选取出来进行撰写,毫无疑问,罗贯中是成功的。
  一般地,认为东汉末年的格局是三国鼎立,这恐怕更多来自《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所形成的影响。实际上,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态势尚不明晰的时候,东北地区率先形成了一个公孙氏的割据政权。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叫做公孙延的人,为躲避辽东郡地方长官的迫害,举家南迁至玄菟(tú)郡(今朝鲜境内),此为汉四郡之一。所谓的汉四郡,指的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07年,征服卫氏朝鲜后所设立的四个郡。
  (汉四郡)
  玄菟郡时任太守公孙域,儿子公孙豹早逝。或许出于思念儿子,公孙域对于公孙延同龄的儿子,且乳名也叫豹的公孙度,甚是喜欢,对其格外关注,特意加以栽培。此后,学有所成的公孙度,被公孙域推举担任尚书郎,一度升任冀州刺史,但遭人诬陷被免而闲居家中。
  东汉末年,西北军阀董卓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为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各种手段招兵买马。时任中郎将徐荣便推举同乡公孙度,于是,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
  相较于军阀长期混战,对社会经济破坏巨大的中原地区,此时的辽东是一片世外桃源,并未受到战火太大的波及。以辽东郡首府襄平为例,西汉时期,农业、手工业、畜牧业便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商品经济奠定了基础,由此,襄平也逐渐确立了,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
  经过世代的累积,至东汉末年,襄平出现了财雄势大的地主集团,藐视出身一般的公孙度,威胁到了地区的政治秩序。为此,公孙度雷厉风行,先是拿羞辱过自己儿子的,原襄平令公孙昭开刀。公孙度下令将公孙昭逮捕,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将其活活打死;接着公孙度又接连,诛杀了郡中有不法行为的豪强。
  (董卓)
  如此霹雳手段,镇住郡内豪强的同时,也稳定住了局面,公孙度转而对内求发展:公孙度在燕、齐两地,开辟陆海两条通道,方便中原士人到达辽东,此外,还为一些"领军人物",解决住房问题。这些人物如国渊、管宁等传播文化,王烈传授中原先进的农业耕种,在客观上,推动了辽东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公孙度所控制的辽东郡,处于鲜卑、夫余、高句丽、乌桓等少数民族环伺之下,时不时遭到侵扰边境,杀人越货。为此,公孙度巧妙地选择了与夫余联姻,将女儿嫁给夫余王,夫余呢,处在高句丽、鲜卑之间,如此,高句丽、鲜卑便不能串通一气,也为辽东争取了相对和平的局面;一边是公孙度营造出的和平局面,吸引了中原地区大批流民落户;一边公孙度积极扩展地盘,不仅越海占据蓬莱诸县,以此设立了营州,还将汉四郡中的玄菟、乐浪两郡,纳入控制范围,这让公孙度所辖人口,一度达到了四十万之众。
  而这时中原地区,各路诸侯却在为了争夺地盘,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义上的"主子"董卓立刘协为帝;受此启发,袁绍也企图策划幽州牧刘虞为帝,目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宗室吸引更多的"流量",获取更多的支持;袁绍的"发小"曹操,也没闲着,开始招兵买马。
  (曹操)
  而公孙度不用幌子,来得更直接。《谶书》一书中,有"孙登当为天子"的记载,公孙度解释,孙指的是其姓氏"公孙",登指的是其字"济升",合之,为"公孙度当为天子"。
  其亲信也懂事,了解公孙度的心思,默契地制造出,襄平发现丈余的三足大石,象征辅佐皇帝的"三公",大肆宣扬"公孙度当为天子"的舆论。于是,公孙度于公元190年,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亲公孙延为建义侯,祭天以及出行的行头,俨然一副皇帝的派头,差的只是称帝。
  《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名正言顺"的公孙度,有了一直厉兵秣马,实力陡增的加持,开始流露出逐鹿中原的意思。公孙度看准了曹操远征,后方空虚,打算长途奔袭,直取邺城,武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凉茂则认为曹操所作为定国安邦,站在了正义的一面,而公孙度起兵攻击曹操,无疑是反抗东汉,必会遭到群起而攻之,现在可以做的是,静观其变。公孙度经过一番思虑,采纳了建议。
  纵观辽东公孙氏政权的发展历程,有点类似于西汉初年的南越国,都是中原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凭借地缘上,远离战火的优势,迅速壮大;同时,也因远离了政治争端之地,偏安一隅,失去了登上历史舞台的先机。
  尽管奠基人是当世豪杰,也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也分别想和曹操以及刘邦掰掰手腕,所谓"英雄惜英雄",但同时他们又是杰出的政治家,抑制住了这股冲动,从大局出发,选择了隐忍。
  (公孙度)
  此后,内心不服的公孙度选择了,表面上依附曹操。到了公孙渊执政时期,表面上臣服于曹魏,背地里却是不仅联合东吴,还勾结鲜卑,加上在辽东作威作福。内忧外患之下,公孙政权于公元238年,遭到曹魏的团灭。至此,在辽东持续五十年的公孙氏政权,宣告结束。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捧个人场,点个赞呗^_^
  东汉末年,除了魏蜀吴三国之外,还有一个游离在外的"燕国"。燕国最初的时候,叫做东国,它的建立者是公孙度。
  公孙度初为冀州刺史,而后被免官。到了公元190年,经同乡人徐荣的推荐,公孙度才被董卓辟为辽东太守,去牵制幽州的反董势力。所谓海阔任鸟飞,公孙度到了辽东之后,大展拳脚,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辽东的豪强世族。
  同时,趁着中原混战之际,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率兵东征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甚至还从海上出兵东莱诸县,威胁孔融所管治的北海。随着开疆拓土,公孙度还广招贤士和流民,大开馆学。
  在公孙度的恩威并行和苦心经营之下,公孙度很快掌控了辽东半岛,自称为辽东王,建立东国。
  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由长子公孙康继承它的位置。公孙康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间,派兵征讨高句丽,攻破其国都,俘虏三万余人,称雄于辽东。期间,东国和中原有过关联的事件,就是曹操大破袁绍,袁尚和袁熙两兄弟逃亡辽东,想要借助公孙康的势力,试图它日卷土重来。
  但可惜的是,二袁的谋划被公孙康所察觉,而且当时曹操势大,和公孙康的辽东势力毗邻。所以,为了稳定辽东的发展,公孙康不愿交恶于曹操,而曹操当时的重点又放在荆州。因此,在公孙康斩杀二袁献给曹操之后,曹操也没有继续进兵辽东。
  在公孙康去世之后,由弟弟公孙恭来继承。但在公孙渊长大成人之后,公孙渊就威逼公孙恭退位了。公孙渊掌权后不久,清楚的知道辽东的实力比不上曹魏,而辽东和曹魏如此邻近,害怕曹魏会突然发动征讨。
  所以,公孙渊便暗中和东吴书信来往,并言明称臣于东吴,以为外应。看到公孙渊如此抬高自己,孙权很高兴,便想封公孙渊为燕王。孙权的这一决定,让顾雍和张昭等东吴重臣反对,但可惜的是,孙权仍一意孤行。
  孙权以张弥等为使者,携带金玉珍宝,以及万余士卒出海,到辽东立公孙渊为燕王。孙权的这一决定,让公孙渊傻眼了,他就是想拉拢东吴,以此来壮大辽东的声威,根本没有真正结盟之意。孙权的如此看重,让公孙渊很害怕,他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一旦东窗事发,辽东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公孙渊把张弥等使者斩首,并将首级献给魏明帝,而后又吞并了孙权派来的万余士卒。
  在公元237年后,公孙渊在打败了曹魏派来征讨的毌丘俭等人后,自觉可以和曹魏抗衡,便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也因此,东国便改名为燕国。但仅一年,魏明帝以司马懿为统帅,率兵四万进攻辽东。最后,公孙渊被司马懿所败,燕国自此灭亡。
  燕国之所以不和魏蜀吴三国并列,主要是因为燕国的国君只是王,而非皇帝。无论是公孙度,还是公孙渊,他们都是自立为王,而其所统辖的自然是王国。在这方面上,燕国的地位就比魏蜀吴三国要低很多。毕竟,魏蜀吴三国的国君都是皇帝。
  此外,燕国的存在,魏蜀吴三国都没有认可。曹魏的建立,是因为汉献帝禅让给曹丕;蜀汉的建立,则有东吴的认可;而东吴的建立,又有蜀汉的认可。魏蜀吴这三个国家,是相互制衡的存在。而燕国则不同,魏蜀吴三国都没有认可燕国。
  况且,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仅一年的时间便被司马懿所灭了,自然也不可能会单列个燕书或燕志出来。

揭秘一个人如果中了状元,可以担任什么官儿?自从隋朝推行科举制以后,我国一共出了不少于750名状元。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都极其推崇这个头衔。可以说,考中状元,这才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考中清朝已灭亡了百余年,国家为何要给清东陵的守陵人发工资?中国古代,人们一直讲究事死如事生,对于人们的身后事非常看重。特别是一些帝王将相,更是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给自己修建陵墓,比如我们至今仍能够看到的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古代皇帝们的陵墓奇怪?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舅舅和叔叔都是我们的至亲。如果你是皇帝,那他们就是国舅爷和皇叔了。可是你发现没有,古代皇帝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皇帝的舅舅和叔叔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为何不能继续暗中辅佐皇帝了,是不屑于此吗?本质上,是邬思道志不在此。邬思道有一句自我评价,很是精确我虽然小有智计,但却是阴谋为主(大意)。他是阴谋家,不是政治家。阴谋家与政治家有区别吗?当然有。虽然政治里常常充斥了阴谋,政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四件大事把他送上绝路明朝天启年间,陕北地区几乎是年年闹灾荒,民不聊生。但由于朱元璋的粮长制,官府还依旧年年征粮,征粮数量也没有丝毫减少,不给农民一点喘息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之下,李家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这老照片英军战俘踢日军,德军对苏军挨个补枪,给美国护士量血压老照片英军战俘踢日军,德军对苏军挨个补枪,给美国护士量血压01近代的模特在飞虎队战机前的摆拍,毫无违和感。当时美军陈纳德帮老蒋训练飞行员时,据流传画上鲨鱼头能吓唬日本鬼子,于是战机周武王驾辕的故事话说武王伐纣平定天下,国家在君臣的治理之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武王很高兴就问军师姜子牙,你本事这么大,你保我大周朝到什么时候。姜子牙说,主公,等个好日子告诉你。一个晴朗的早上,姜吸烟趣史中国人什么时候学会吸烟?吸烟在中国发展又是怎样的呢东北人之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朝鲜人发现烟草发明吸烟的故事从前高丽的某一个朝代时,一位国王的爱妃死了,国王哭得很伤心,半夜里,国王梦见妃子对他说在我的土地上生着一种草,它的叶子大而狭长,正月里,理发师为什么克舅舅?舅舅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全民诅咒?理发师陶德剧照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如果有谁忤逆规矩想要在正月里剪头,大概率会被妈妈或姥姥呵斥你舅舅饶不了你!小时候,我曾对这个习俗倍感困惑,如韩国,一个畸形的发达国家在中国附近的近邻中,韩国是个另类的存在。韩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附庸,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是中国的手下败将。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其经济腾飞又一度成为某些国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整体来美国如何看待中印战争?美国军事专家称印度是自讨苦吃纵观中国近代史,毋庸置疑的是新中国是历经磨难才建立的,在实现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投入到了人民战争中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只为给后来人创
宋江难道就没有看出来朝廷让他打方腊是驱虎吞狼吗?征讨方腊,是宋江自己主动请缨。起初不是朝廷的意思。这在水浒原著中说的很清楚。梁山剿灭王庆(百回版是征辽国),回到京城后,本该受重用。却因蔡京等人作梗,不仅没有封赏,甚至连城都不让梁神秘的秦始皇陵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生前一统六国,修长城,统文字,号称始皇帝,建立帝制的权术,开创2000多年的皇权史威严霸气至今震撼世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带着陆小曼挥霍无度,徐志摩连打7份工养家,还要向前妻借钱补亏空提起徐志摩会想到什么?浪漫,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他用一支笔杆勾勒出一幅柔情似水的画卷,将浪漫与唯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似人间,又似天堂。他的才华横溢,悄悄的我走了,正1934年,周恩来在江西密见一乞丐,3天后红军长征,怎么回事?1934年10月7日,驻守在江西瑞金金沙洲坝的中共中央,迎来了一个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乞丐。只见乞丐提着一袋气味难闻的垃圾走到守卫处,用他那脏兮兮的手将眼睛旁边的乱发撩开,对守卫有龙飞虎21岁任周恩来保镖,曾保护毛泽东入重庆,建国后授予少将身着少将军服的神目将军龙飞虎1992年,一行人专门到福州去拜访龙飞虎将军。只是他们未曾料到,即便龙飞虎已经77岁高龄,但仍然目光迅疾如电,眼睛一眯,让人不敢直视。颇有廉颇老矣,尚能周总理临终,秘密约见罗青长,直言此生有愧于两人,他们是谁?1975年12月20日,周总理病危。他自知时日无多,强忍着身上的病痛折磨,要身边的医护人员帮他把罗青长找来。罗青长到来后,周总理拼尽全力,用微弱的声音对他一再叮嘱,希望罗青长不要忘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诸葛亮在病重时,秘召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三人商议退军方案,就提到了魏延,诸葛亮密令三人,如果魏延不遵守命令,自行其事,就让三人对魏延作出处置发落。并选择杨仪作为临时指挥。而慈禧偏爱的玉藕,有何作用,为啥慈禧睡觉时都要将其放身边?中国古代历史共有2000多年的封建时期,而在那时皇上就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而且由于古代重男轻女,一直保持着男尊女卑的传统,所以在古时女人大多地位卑贱,没有什么话语权,可偏偏有这样三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自焚而死为何会成为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朝湘王朱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二子,他为人极重孝义,曾十分被父亲朱元璋所喜爱,但是朱柏却在28岁这一年被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所逼迫自焚而死,而朱柏之死也成了最终逼反燕王朱棣的导火索1894年,张謇能够光绪甲午年殿试夺魁,其中也是内幕重重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迫于父命再次进京参加会试,却不料高中一甲一名,循例授翰林院修撰。对于张謇在光绪甲午殿试高中状元一事,有人说他原来淡泊功名,或者说他那次参加会试本无信心光绪二十九年福晋和格格集照第一张是醇亲王载沣的嫡福晋,瓜尔佳幼兰,溥仪的生母,她是太子少傅文华殿大学士瓜尔佳荣禄的女儿,也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1921年溥仪因为端康皇贵妃辞退医生范一梅之事,和皇贵妃发生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