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内第一个营救蒋介石的,竟是一名红色特工

  在加入中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李茂堂做的只是一份非常普通的收发工作。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李茂堂必须在中统内部获得更高的职务,这样才能有机会掌握一些绝密情报。
  很快机会来了,1936年12月12号,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扣留在了华清池。蒋介石被扣押后,南京政府群龙无首、乱作一团。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连夜召集手下的开会,想方设法营救蒋介石。
  西安事变的报道
  到底怎么救?谁去救?出主意的人倒是多得很,这些特务们一个比一个足智多谋,可就是没一个能说出有实操性的。徐恩曾很是头疼,这时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站起来,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计划,"空降营救"。徐恩曾一看,这人不是李茂堂吗?这一石破天惊的举动,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但徐恩曾十分赏识。他把桌子一拍说:这个提议好,谁敢去,我有重赏!
  李茂堂
  此时的西安,气氛紧张,戒备森严,俨然就是一个龙潭虎穴。在座的特务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出声,谁也不想去送死,就在这个时候,李茂堂再次主动请缨,要求独自一人飞往西安。
  当时,西安城内兵荒马乱,昼夜戒严,李茂堂跳伞潜入后很快就被发现了,有人跳伞潜入西安的消息一传出,城内外排查的力度越来越大。李茂堂只能在亲戚家藏起来,两天后他决定化装成农民,冒险进城。谁知刚到城门口,就被如临大敌的东北军看出破绽,当场给五花大绑,投入大牢。
  西安事变前的蒋介石与张学良
  东北军发现李茂堂是中统派来的特工,再三逼他如实交代南京方面的动向,可不管东北军对李茂堂如何大刑伺候,他就是装聋作哑,一声不吭。
  1936年12月17号,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赶到了西安。经过磋商,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谈判时的周总理
  1936年12月底,原本默默无名的李茂堂以英雄的身份回到了南京。虽然营救蒋介石没有成功,但李茂堂却就此脱颖而出。不仅徐恩曾对他另眼相待,就连蒋介石也亲自表示了感谢。不久,李茂堂就扶摇直上,成为了中统又一呼风唤雨、前途显赫的角色。
  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
  其实不管是东北军还是蒋介石,都不曾发现,就在西安,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周恩来曾派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找李茂堂进行过一次秘密谈话:要他继续潜伏,等待时机为党工作。
  李克农(左)与叶剑英在西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上位,李茂堂想尽办法表现自己。他受命缉查汉奸,在常州查实了某国民党要人的兄弟,私运汽油、水银等往敌占区,得到表扬。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暂时撤到武汉。就在这时,李茂堂在武汉抓到了一名日本方面派来的间谍。当时,蒋介石正严令军统头子戴笠破获日本特务暗杀韩国独立党主席、"韩国国父"金九的案子,而李茂堂抓到的这个日本间谍正是凶手。此人心狠手辣,身怀绝技,这次到武汉的任务除了刺探军情外,还想伺机刺杀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其他高官。
  "韩国国父"金九
  李茂堂再立新功,蒋介石对其更是恩宠有加。不久,就提拔他为中统特训班总教官。中统大小特务也认为李茂堂替中统在军统面前长了脸,庆功会上,李茂堂绘声绘色地汇报了自己抓捕日特的经过,引来满堂喝彩。就这样李茂堂从一个无名小卒成功地引起了中统内部乃至蒋介石的注意,他的成功打入也为后面开展地下工作做好了铺垫。
  蒋介石 蒋介石
  而这位红色特工在他的潜伏生涯中还有怎么样的传奇故事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明天的"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从何进到董卓,究竟是谁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大幕?何进,他曾经是个屠户,在他们那个时代,想要突破阶级壁垒的方法一定会颠覆你们的常识。何进一晋升之路最好的一条路就是你投胎好,开局天潢贵胄,累世公卿,世家子弟,这样你可以走最好的一条路同为仁弱性格,朱标与朱允炆父子为何功业差别如此之大?据说当年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下了一条命令,不准伤害我皇叔朱棣。当年朱允炆上台削藩,那可真是气势汹汹。朱允炆本来想找朱棣下手,无奈朱棣实力太强,不敢贸然动手。于是他选了与朱棣关系最1969年中央紧急下令,立即拆除天安门并秘密重建,这是为何?你知道吗,北京天安门曾经秘密拆除又重建过?1969年的冬天,北京的施工队,突然接到一项,由国务院亲自下达的秘密工程,那就是要把天安门拆除重建,而且必须绝对保密。为什么天安门要秘密拆1967年,蒋介石爱将康泽在病床痛得打滚我有今天全拜蒋经国所赐1967年某日,一个脸上惨白惨白的老人,躺在床上不断翻滚,双手捶着胸,仿佛心脏里有把刀在绞动,痛得他呲牙裂嘴。他嘴里一直在说着什么,前来抢救的医护人员听到其中一句话我有今天都是蒋经没读过军校的毛主席,为何指挥能力远超蒋介石和麾下的黄埔高材生导读日寇侵占整个华北,毛主席悄然布局转守为攻,手段之高令蒋介石扼腕感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毛主席虽非军校毕业,却深刻掌握了战争的本质毛主席谈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策略,全程没提军队二字卡塔尔独立后有两个邻国,为何现在只有一个?卡塔尔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卡塔尔半岛,是一个极其富裕的小国,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8万。卡塔尔的财富主要来自石油资源的出口,工业和制造业水平一般,并不能认定为发达国家。相对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在西安事变结束后,解放后怎样了?1936年的西安事变,震惊了国内外,当时鼓吹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威逼驻扎在陕北的东北军,与陕甘宁根据地的红军开战。而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自从九一八事变后,离开了土生土长的东北,都韩复渠被蒋介石枪毙后,是谁为他料理后事的?让人意外提起阎锡山许多人可能都知道,他曾执掌山西三十多年,与阎锡山一样,在山东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军阀叫韩复渠,此人执掌山东近十年,韩复渠在山东犹如阎锡山在山西,然而韩复渠的下场却很惨。韩复榘他为蒋介石开车几十年,为毛主席开车几十天!却认定后者一定赢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老蒋与毛主席的争锋,是新中国成立前最终的决斗,在结果出现之前,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偏袒老蒋的,因为那时的他不但兵强马55年授衔前彭总大骂一位上将,叶帅劝了句什么话,彭总低头不语?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29期。1955年全军授衔前,军队正在制定完善管理条例。时任副总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彭绍辉,亲自到国防部向彭老总解释说明相关材料。在一处细节问题上,彭老总1962年毛主席请石少华吃饭,席间拿出一张照片帮我找两个小八路毛主席一直珍藏着摄影师石少华偶然遗失的一张照片1962年7月24日,著名红色摄影家石少华在北京举办个人摄影展览,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邀请他来中南海吃饭。闲谈之中,毛主席拿出了一
澳大利亚的简历接上文)三英国的海外监狱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直接拒绝了英国政府向北美输送罪犯的通道。178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新的犯人流放法案,决定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建立流犯殖民地。178人类导致地球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这是真的吗?如果你了解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古到今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科技发展,但是我都不希望战嘉庆年间,20岁少女被凌迟3650刀,死前蒙受大屈辱,她犯了什么罪凌迟处死始见于辽代,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社会最残酷的刑罚之一,历代刑法典中,凌迟这一刑罚均不列入正刑,只适用于极少罪名。凌迟这一刑罚主要针对严重危及封建统治阶级秩序及利益的罪犯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与陈公博这两个大叛徒,最终下场如何?由孙红雷,姚晨,吴刚等人主演的谍战剧潜伏,因其剧情紧凑,情节故事紧张,主角演技在线,成为继亮剑之后,又一部获得欢迎的红色经典革命剧。潜伏第1集里,余则成初到南京,时任汪伪政权财政部中共领导人瞿秋白为何没随军长征?从上海调到苏区最终遇害之真相瞿秋白,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人民日报称其为民族的脊梁,他具有一名共产党员特殊的气质。瞿秋白是我党早期主要的领导人,为何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没随军长征,最终在福建被捕后遇害,1992年,邓小平南巡与深圳一集团董事长握手,发现他竟是故人之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来到深圳的时候,在考察一家科技企业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勾起了邓小平同志许久以前的回忆,那这个是谁呢,他就是叶挺的儿子叶华明。彼时的叶华明作为深圳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妻收养,成顶级科学家,对外坚称我是中国人在1938年,战火连天的中华大地上。有日军的肆意横行,在南京造就了滔天罪孽有中国空军向日本领土撒下传单,将战争真相昭显于世,有党派肃反成员畏罪潜逃无踪。当然也有共产党军在台儿庄打出如果朱标不早亡会削蕃吗?朱棣敢造反吗?他能把国家治理的怎样?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古代封建史上(大一统王朝)最遗憾的三位接班人分别是扶苏刘据朱标,确实是这么回事,他们三位储君的意外让后人无限嘘嘘。他们的死可都是改变历史走向,关乎国运的。扶苏是秦我们为什么叫炎黄子孙?国家是怎么形成的?一分钟带你了解中国人为什么叫炎黄子孙呢?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怎么会想到组建国家呢?今天咱们就用最简单易懂的大白话来理一下我们祖先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让美国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流水钱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有多厉害?亨利福特,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工业之一,通过他的公司,亨利改变了美国的生活,它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亨利福特的传记,从各方面来看,亨利福特最早是个农民,在密歇根州成为一个州之后不到20年1957年,查出王葆真被错划为右派,蒙冤20多年王葆真是中国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他思想进步热爱祖国。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他长时期从事反对独裁的政治斗争。几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中国政局的变化和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葆真立即奔赴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