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为什么清朝12位铁帽子王,道光的儿子就占了三位?

  错了,道光的儿子只有两个铁帽子王,恭亲王奕䜣和醇亲王奕譞,另一个奕字辈的庆亲王奕劻并不是道光的儿子。至于为什么奕字辈封了三个铁帽子王,那基本上都与慈禧太后精彩的一生有关了。
  (睿亲王多尔衮)
  先说说铁帽子王,就是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爵。因为清朝与之前历朝不一样,采用降爵世袭制,父亲是亲王,儿子要降爵为郡王,孙子降为贝勒,以此类推,逐级递减(当然皇帝可以再加封)。只有铁帽子王,爵位永远不降,亲王永为亲王,郡王永为郡王。一开始皇太极称帝时,清朝只有八个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此八王都是凭借在清朝开国过程中建功立业而得封。之后即使是顺治入关,还是康熙平三藩、收台湾、打准噶尔,都没有再封铁帽子王。
  (怡亲王胤祥)
  直到雍正的十三弟胤祥,获封铁帽子王。因其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并且在当年的夺嫡大战中坚定支持雍正,雍正即位后也是鞠躬尽瘁,胤祥死后,雍正特下旨将其为避讳改成"允祥"的名字改回"胤祥",成为雍正朝唯一不用避讳之人。不过即使这样,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身份其实也是乾隆继位后才确定的,那是胤祥已经死了很久了。
  (恭亲王奕䜣)
  最后三个铁帽王,就都跟慈禧有关了。第一位恭亲王奕䜣。奕䜣是道光第六子,道光当年一直在究竟立第四子后来的咸丰帝奕詝还是第六子奕䜣上犹豫不决,最后在遗诏上破例既写了传位奕詝又写了封奕䜣为亲王,足见其对奕䜣的看中和喜爱。咸丰继位后对这个弟弟相当防范,但国家内忧外患,又不得不启用最有能力的奕䜣,但始终没有完全信任,不给予大权。直到临终前也没有将奕䜣列为顾命大臣,而是选择了怡亲王载垣为首、军机大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辅政,奕䜣再遭排挤。与此同时,慈安、慈禧两宫太后也深感受到八大臣压制,矛盾日益却凸显,于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除掉八大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䜣执掌军机处。由此,为嘉奖奕䜣功劳,将其恭亲王爵位定位世袭罔替,奕䜣成为铁帽子王。
  (醇亲王奕譞)
  奕䜣虽然成为铁帽子王,但慈禧是不容许有哪个臣子权力大过自己的。所以奕䜣屡被打压,最后甚至闲居府中无所事事。而在亲贵大臣中,醇亲王奕譞成为慈禧选中的合适人选。奕譞是道光第七子,更重要的一层关系是他的福晋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所以他既是慈禧的小叔子又是他的妹夫。因此奕䜣被打压后,奕譞逐渐开始获得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而当同治皇帝死后,慈禧选择了奕譞与自己的妹妹所生的儿子载湉成为新君,奕譞作为皇帝的生父,获得了世袭罔替铁帽子王的封赐。
  (庆亲王奕劻)
  奕䜣、奕譞都是道光皇帝的亲儿子,而庆亲王奕劻则不然,是靠着自己的各种巴结手段上位的。奕劻和清朝皇室的关系要追溯到乾隆了。乾隆第十五子永琰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嘉庆帝颙琰。而奕劻的祖父是嘉庆的同母弟弟永璘,被封为庆亲王,但并非铁帽子王。而且奕劻的父亲的父亲绵性只是第六子,并且是庶出,原本他是没有资格承袭庆亲王一脉的爵位的,但是他运气还算不错。
  (恭王府)
  永璘共有六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个,三子绵愍、五子绵悌和六子绵性。继承爵位的是绵愍,由于不是铁帽子王被降为郡王。奕劻的生父绵性觊觎哥哥的爵位而受到了处罚,连累奕劻从小遭受窘境,在绵愍死后,由于绵愍无子,庆郡王的爵位交给了乾隆另一个儿子永璇之孙奕彩。之后奕彩因为犯事,被剥夺了爵位,重新回到永璇一支,绵悌奉永璘嗣,但是绵悌不争气,还没有继承爵位就因为获罪被降为镇国将军,几年后去世,由奕劻兼奉伯父绵悌嗣,于是,奕劻成了庆王一脉的继承人。但是由于绵悌已经降爵很低了,奕劻只能再降一级成为辅国将军,所以连永璘从哥哥嘉庆那里获得的原属和珅的府邸也被剥夺,转赐给了恭亲王奕䜣,从此那里就叫做恭王府。
  (慈禧)
  庆王一脉在咸丰年间早已边缘化,所以即使奕劻继承了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从小看惯了世态炎凉的奕劻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要出人头地,只有自己想办法。于是,他巴结上了慈禧。奕劻最初上位靠的只是他一手好字,在慈禧跟弟弟桂祥写信时代笔,居然就这样,奕劻被慈禧信任,从此改变了命运。奕劻逐渐成为慈禧太后所培养的亲近势力,慢慢走近权力中枢。一步步晋封贝子、贝勒、郡王,直至慈禧六十大寿时成为庆亲王。随着慈禧对恭亲王奕䜣进一步遏制,奕劻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中法战争失利后,奕䜣再次被免除职务,奕劻接替其成为总理衙门大臣,主管晚清外交,一步步兼管各项重要差事,直至最后成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晚清臣子的头号人物。实际上奕劻碌碌无为,只是能在大事上讨慈禧欢心,靠的就是揣摩上意才身居高位。慈禧、光绪死后,溥仪即位,其生父醇亲王载沣(奕譞之子)成为摄政王,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将奕劻加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但是由于清朝很快灭亡,清朝皇室虽然能保留爵位却也没有多大作用了,奕劻死时已是民国,他的庆亲王爵位只传了一代就终结了。
  清朝统治者吸取大明朝的王爷只要不犯错误,全是世袭罔替,导致庞大的皇族开支迫使财政瘫痪,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的教训,规定亲王承袭爵位,逐代递减,无功绩者几代以后就成普通旗人了,解决了"王"的爵位只增不减的问题。
  但唯一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俸禄不减。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都是凭借在开基创业、一统天下过程中建功立业而得封。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的始封祖和传世情况如下:
  礼亲王代善:传10世,12人承袭,其中2人被夺爵。
  郑亲王济尔哈朗:唯一的非帝王直系子孙,传10世,17人承袭,其中5人被夺爵。
  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无子,由多铎后人承袭,共11世,8人承袭。
  豫亲王多铎:传9世,13人承袭,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豪格:传9世,10人承袭。
  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传8世11王。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传13世17王,其中3人被夺爵。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之孙,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在清朝中后期又册封四位铁帽子王:一、怡亲王允祥:
  在康熙九子夺嫡过程中,如没有胤祥的军事辅佐,雍正王朝怕不会存在,即使康熙传位给雍正,也未必不会被八爷党给颠覆。雍正继位后,胤祥顺理成章成为雍正最为信赖的人,雍正的各种政策,全部有赖于胤祥具体实施,与皇帝配合默契,竟能做到外界毫不知晓。雍正帝曾经十分感慨地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胤祥从不恃宠自傲,更不争名夺利,多次婉拒雍正的赏赐。胤祥鞠躬尽瘁,尽职尽责,44岁仙逝,雍正特下旨将其为避讳改成"允祥"的名字改回"胤祥",成为雍正朝唯一不用避讳之人。不过即使这样,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身份其实也是乾隆继位后才确定的,那是胤祥已经死去多年。二、恭亲王奕䜣:
  奕䜣是道光第六子,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北京沦陷咸丰帝逃往热河,是奕訢留在北京稳住了列强并与之谈判,才使局势没有进一步恶化。咸丰帝对这个弟弟相当防范,始终不给予大权,直到临终前也没有将奕䜣列为顾命大臣,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除掉八大臣,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䜣执掌军机处。由此为嘉奖奕䜣功劳,将其恭亲王爵位定位世袭罔替,奕䜣成为铁帽子王。三、醇亲王奕譞:
  道光的第七个儿子,他的福晋叶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所以他既是慈禧的小叔子又是他的妹夫。同治死后无子,其子载湉继位,是为光绪皇帝,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奕譞去世后,其子载沣承袭爵位。光绪去世后无子,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
  奕譞政治立场是一直支持慈禧太后,并且十分谦让,小心翼翼的避免了慈禧太后猜忌和特殊身份,所以得到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恩封。四、庆亲王奕劻:
  奕劻的祖父是嘉庆的同母弟弟永璘,被封为庆亲王,亲爹是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初封辅国将军。奕劻在慈禧跟弟弟桂祥写信时代笔,奕劻逐渐成为慈禧太后所培养的亲近势力,慢慢走近权力中枢。中法战争失利后,奕劻成为总理衙门大臣,主管晚清外交,一步步兼管各项重要差事,直至最后成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晚清臣子的头号人物。实际上奕劻碌碌无为,只是能在大事上讨慈禧欢心,靠的就是揣摩上意才身居高位。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而且庆亲王是仅次于和珅的又一个巨贪。 盛世之中铁帽子王非常显赫,只有功勋卓著且有帝王抬爱,才能获此殊荣,晚清时皇室权利不再那么神圣,铁帽子也开始贬值了,或许就是一种安慰奖。有不同高见可在下方评论哈!
  任何朝代到了晚期,随着朝政的腐败,国力的衰弱,总是会伴随着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可以说是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为了巩固统治之前极其严格的制度也会松弛。像铁帽子王这种东西也有一些末世名器的意思了,所以晚清一下子恩封了三个铁帽子王。
  晚清三个铁帽子王: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其中庆亲王奕劻并非道光帝之子,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到了道光年间只能说是属于宗室成员。
  道光帝为中国近代史第一位皇帝,以他为标准清朝正式进入晚清时代。
  随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证明了清朝所谓的天朝上国只是虚有其表。西方列强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神秘国度不再向往忌惮,而是看清了其不堪一击,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侵略,使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这时期的晚清对外要面对西方列强的压榨,对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正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
  恭亲王奕訢
  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訢对于晚清局势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力挽狂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北京沦陷咸丰帝逃往热河,是奕訢留在北京稳住了列强并与之谈判,才使局势没有进一步恶化。咸丰帝死后,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之后参与处理了很多清廷政务,并且大力支持洋务运动。
  奕訢可以说是晚清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的一番作为巩固了清廷的统治,所以被恩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醇亲王奕譞
  奕譞是道光帝第六子,才能一般,但是身份特殊,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光绪帝生父,宣统帝溥仪的爷爷。
  而且奕譞政治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慈禧太后的,一直支持慈禧太后,并且十分谦让。小心翼翼的避免了为慈禧太后所猜忌,所以得到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恩封。
  庆亲王奕劻
  庆亲王奕劻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到了道光年间已是血缘疏远,只能说是属于宗室成员。
  奕劻只是普通宗室成员,他那种身份虽然没有泛滥但也是一抓一大把。但奕劻同醇亲王奕譞一般坚决支持慈禧太后,政治立场明确,而且会拍马屁,为慈禧办了很多事情,所以被恩封为铁帽子王。(来自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宋安之首发,以防抄袭。)
  奕劻才能平平,极其平庸。对于贪污受贿却很在行,但因为慈禧太后属于后宫掌权,需要无条件支持者,奕劻的政治立场明确。所以一直重用他,对于其贪污受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晚清三位恩封铁帽子王,比之开国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差远了。甚至比之前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怡亲王胤祥还要差,也就是恭亲王奕訢拿得出手,巩固了晚清风雨飘摇的江山。其他两位铁帽子王,只能说是政治立场坚定,一直无条件支持慈禧,巩固了慈禧的统治,并没有多大才能,但屡屡被放到重要位置才被恩封为铁帽子王的。
  王朝末世多事之秋,此一时彼一时,只要能巩固统治,对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有利,再严厉的规则也要让步,所以恩封了三位铁帽子王也不足为奇了。
  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清代爵位分为三个体系:宗室、蒙古王公、臣下。蒙古爵位基本都是世袭罔替的,所以一般所说铁帽子王,是指宗室而言。
  宗室爵位按等级依次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视同武一品)、辅国将军(视武二品)、奉国将军(视武三品)、奉恩将军(视武四品)。
  宗室子弟封爵需要考核,皇子也不例外。但标准其实在皇帝心里。所有爵位的世袭都要降级一等,但最终有个拖底的。如亲王降级到镇国公,就不降了。郡王至辅国公,以此类推。不降级的,就叫世袭罔替。
  早期显赫的王爷大都是八旗旗主,但各种斗争中,有的被废了,有的冷落了,很多还改了爵位名字。乾隆四十三年,弘历为多尔衮平反了,也把开国诸王的世袭罔替定了下来,即八大铁帽子王,六亲王加二郡王。
  而非开国王世袭罔替只有四个。第一个世袭罔替的是怡亲王胤祥,特殊待遇中的特殊。
  剩这三个并不都是道光的儿子。道光帝第六子恭亲王奕訢与两宫太后一起发动辛酉政变,得了铁帽子。
  第七子醇亲王奕譞是光绪帝的亲爹,得了铁帽子。
  最后一个庆亲王奕劻,是道光的远房侄子。通过慈禧太后娘家兄弟与老佛爷搭上线,即能捞钱,更会讨领导欢心。他的爷爷是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封庆亲王。亲爹是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初封辅国将军。后来过继给伯父庆郡王绵慜为嗣子,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加郡王衔。光绪十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二十年晋亲王,二十四年世袭罔替。
  画了一个大表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题主说得很对啊,就是因为到了王朝末期了,为了续命所以官爵都不值钱了,所以才会有三位铁帽子王。但是请注意,道光的儿子只有两个,庆亲王并不是道光的儿子。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这十二个王爵分别是:开国初期的礼、郑、睿、豫、肃、庄六位亲王以及克勤、顺承两位郡王;雍正封的老十三怡亲王,以及道光的六子恭亲王、七子醇亲王,还有宗室庆亲王。
  开国八王功勋卓著,怡亲王也是对雍正忠心耿耿,恭亲王也确实是清朝难得的贤王,而醇亲王把自己的长子贡献给国家当皇帝,也该予以褒奖。主要说说庆亲王。
  庆亲王奕劻,本来是乾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一开始只是个最低等的辅国将军,后来逐渐成了王爷。他能封王,纯粹是因为慈禧需要一个听话的奴才,而他又刚刚好既没本事又听话,如是才被封了王爷,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从他身上,就可以知道,铁帽子王到了清朝后期,有多么不值钱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何谓铁帽子王?它真正的称谓是"世袭罔替的王"。
  满清入关后,基本承袭明制。明朝的王,只要不犯错误,全是世袭罔替。老的王一直被继承,新封的王又会不断产生。以至于到了明朝末期,遍地是王,他们的俸禄成了国库的巨大负担。
  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一般的王都是逐辈降级的。比如,爸爸是亲王,儿子继承爵位后就自动降级为郡王了,到孙子继承时就变成贝勒了,以此类推,逐渐降低。这就避免了"王"的爵位只增不减的问题。
  但有一种亲王,其死孙后代是可以永远继承下去的,不必降级,这叫做世袭罔替。这种王,就是铁帽子王。
  要获得铁帽子王,必须功勋卓著。所以,满清一朝,共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皇室中的开国功臣。
  第九位,则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
  众所周知,在雍正夺嫡的过程中,胤祥一直坚定地站在雍正一边。而雍正登基后,与其他的所有兄弟几乎都不和,除了胤祥。因此,雍正册封胤祥为铁帽子王,既是对胤祥的褒奖,其实也是做给其他兄弟看的。
  此后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代皇帝,都没有册封铁帽子王。直到同治、光绪时,慈禧又册封了三位铁帽子王,分别是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環,庆亲王奕劻。
  奕䜣和奕環都是道光的儿子、咸丰的弟弟。慈禧册封他们铁帽子王,纯粹为了拉拢。奕䜣帮助慈禧摆平八大臣,还算有大功,封个铁帽子王勉强说得过去。奕環受封铁帽子王,纯粹是参照了奕䜣的标准。其实他一生平庸,并无大功。至于奕劻,那更是等而下之了,他这个铁帽子王,水分最多。
  所以说,道光只有两个儿子做了铁帽子王。奕劻的祖父是乾隆的儿子,他也属于皇室近支,但并不是道光的儿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生活颠沛流离,当了皇帝以后很重视子孙福利,儿孙皆封王,世世代代皆享受皇家俸禄,一生衣食无忧。由于朱元璋的溺爱,朱家后代不但不贡献GDP,还耗费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到了后期,庞大的皇族开支使得财政瘫痪,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清朝统治者吸取明朝经验,规定亲王承袭爵位,逐代递减,无功绩者几代以后就成普通旗人了。唯一例外的就是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俸禄不减。清朝开国有八大铁帽子王,是为了表彰对清朝开基创业、一统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嫡系王爷而设立的。
  八大铁帽子王的始封祖和传世情况如下:
  礼亲王代善 :传10世,12人承袭,其中2人被夺爵。
  郑亲王济尔哈朗 :唯一的非帝王直系子孙,传10世,17人承袭,其中5人被夺爵。
  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无子,由多铎后人承袭,共11世,8人承袭。
  豫亲王多铎: 传9世,13人承袭,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豪格: 传9世,10人承袭。
  庄亲王硕塞 :皇太极第五子,传8世11王。
  克勤郡王岳托: 代善长子,传13世17王,其中3人被夺爵。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代善之孙,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雍正登基后,封老十三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两兄弟年幼就交好,在夺嫡过程中,老十三坚定不移的站在雍正身旁,为他披荆斩棘,助他登上皇位。胤祥本身也很有政治能力,雍正交付的重担,他都完成的非常出色,是一位有名的贤王,也是清朝中期唯一的一位铁帽子王。
  盛世之中铁帽子王非常显赫,若非功绩卓著又有帝王抬爱,不可能获此殊荣。而到了晚晴,皇室权利不再那么神圣,铁帽子也开始贬值了,先后出过三位铁帽子王,但只有两位是道光之子。
  恭亲王奕訢,道光第六子,奉父皇遗诏辅政。咸丰去世后,奕訢联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诛杀八大顾命大臣,被封为议政王,享受亲王双俸,世袭罔替。
  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同治死后无子,其子载湉继位,是为光绪皇帝,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奕譞去世后,其子载沣承袭爵位。光绪去世后无子,载沣之子溥仪入继大统。
  恭亲王是晚清的中流砥柱,醇亲王为大清贡献了两位皇帝,二人被封为铁帽子王说得过去,但是最后一位庆亲王奕劻就颇受非议了。
  庆亲王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甲申易枢后主持外交事务,与醇亲王办理海军事务,权位渐崇但庸碌无为,常受人讥讽。但是深得慈禧信任和喜欢,戊戌变法的关键时刻,奕劻为慈禧解了围,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奕劻能做铁帽子王,完全是因为慈禧需要一位平庸又听话的傀儡王爷,关键时刻做自己的代言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清朝自建立到灭亡,一共封过十二家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不用降级的爵位。
  清朝为了控制宗室爵位的过多过滥规定宗室爵位没每承袭一次,爵位就要降一级,一直降到闲散宗室没有爵位为止。但是对于这十二家宗室,他们不用降级,每一代都是一样的,因此被称为铁帽子王。
  这十二家铁帽子王中的前八家都是从清朝建立之初就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建功立业的兄弟子侄,他们功劳巨大,因此被赐予世袭罔替的殊荣。
  后四家则是清朝入主中原后天下稳定后因为皇帝皇恩浩荡赐予的是恩封。
  这四家恩封铁帽子王分别是康熙的儿子怡亲王胤祥一脉、乾隆的儿子庆亲王一脉、道光的儿子恭亲王奕訢一脉和醇亲王奕譞一脉。
  清朝一共恩封了四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道光皇帝的儿子就占了两个,因此不是三个。
  道光皇帝为什么会有两个儿子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呢?这兄弟两个获得这个殊荣并不是他们建立了丰功伟业,完全是靠皇恩,只不过一个靠爹,一个靠儿子。
  先说恭亲王。
  恭亲王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他在幼年的时候十分被道光喜爱,而且奕訢为人聪敏,文武全才,在当时的皇子中非常出色,因此一度成为皇位有力竞争者。
  此时排在奕訢前面的是四子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
  咸丰帝无论学问还是武功都比不上奕訢,而且他腿有毛病,明显不利于他竞争皇位。不过他有一个好老师,在老师杜受田的指导下,他时时处处在道光面前表现出自己孝顺的一面,同时大力突出自己皇四子的身份,自己自己生母是皇后且早逝的情况以此来打动道光。
  道光晚年一直发愁到底传位给哪个儿子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传位给咸丰。不过他不想委屈奕訢,在立储秘旨中明确说明要封奕訢为亲王,世袭罔替,这也是道光最后一点对奕訢的补偿。
  咸丰继位后,按照父亲的旨意封奕訢为恭亲王,并且赐给他当年和珅的住宅,不过因为争夺皇位的关系和权力分配,咸丰一直不重用奕訢,一直到咸丰死在承德,奕訢伙同慈禧等人发动辛酉政变才走到前台,不过他最后还是被慈禧赶出了中枢权力舞台最后成了一个闲散的王爷,在光绪二十四年去世。
  再说醇亲王。
  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第七子,他出生很晚,因此道光并没有考虑他为皇位继承人。
  道光死后,奕譞被哥哥咸丰帝封为醇郡王,就是个普通王爷。不过慈禧后来通过咸丰帝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奕譞,因此奕譞搭上了慈禧,从此成为慈禧的心腹。
  辛酉政变发生时,奕譞跟随六哥参加了并且立了功,因此跻身政坛。同治十一年他被晋封为亲王。
  同治帝去世后因为无子,故此奕譞的儿子载湉被慈禧钦点过继咸丰,奕譞一下子就成为了皇帝皇帝生父。
  因为儿子过继给了咸丰,作为生父的奕譞不能当太上皇但是也不能委屈于是赐予了世袭罔替的殊荣,作为补偿,因此奕譞从一个普通王爷一下子就变成了铁帽子王。
  清朝奕字辈的铁帽子王只有两个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分别是恭亲王奕忻和醇亲王奕譞,而另一个奕字辈铁帽子王庆亲王奕劻是道光皇帝的堂侄。
  庆亲王奕劻
  恭亲王帮助慈禧太后一起发动政变,推翻了顾命大臣肃顺等人的势力,在同治元年被两宫太后授予"议政王"之衔,享受世袭罔替待遇,是这三位奕字辈王爷最有能力的。醇亲王因光绪皇帝生父的身份被授予铁帽子王。庆亲王因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而且庆亲王是仅次于和珅的又一个巨贪。
  醇亲王奕譞
  这三位奕字辈王爷的含金量大不如清初开国级的礼亲王 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而这三位是统治者出于政治利益的需要拉拢获得铁帽子王。
  恭亲王奕忻

关麟征宣布蒋介石决定,会上哭声一片,杜聿明回忆我含泪登车前言1980年7月30日凌晨,一位老人被紧急送往香港伊利莎白医院,医护人员为他紧急施救,过程中发现这位老人胸前布满伤口,伤痕累累,那是被手榴弹炸伤过的痕迹,在场的医生护士们都十分惊真实照片彭总夫人,总理夫人,朱总夫人,穿着太朴素真实照片彭总夫人,总理夫人,朱总夫人,穿着太朴素!浦安修邓颖超和康克清如果不说,没有人会相信这张照片里这三个穿着连普通女工都不如的女士竟都是传奇人物,而她们的丈夫竟是如此大名鼎鼎。经济链工业化周公近日,苦读资治通鉴,头昏脑胀之余转换思路,看央视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2016,看到了第10集周公摄政。武王克周后,三监发生了叛乱,在成王迎回周公后,周公平定了叛乱。周公认为新生偏远的孤立小岛的英格兰是怎么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大英帝国的当时美洲的和达伽马新航道的发现,让西班牙葡萄牙这两牙赚的爽歪歪。英格兰这个孤零零的岛国也够倒霉悲催的了。看着黄金白银像下雨那样落在西班牙国土上,真是嫉妒啊。(西班牙当时控制了美洲,毛主席丰功伟绩的又一发现作者智度幽宗(头条号原创)今天是2021年12月26日,在128年前的今天,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年的今天人们都会自发地以各种方式纪念毛主席诞辰。在这一天里,人们或参观纪念堂瞻仰毛主老谋深算的慈禧,为啥会选3岁娃娃当皇帝?隐藏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慈禧太后,叶赫娜拉氏,这个掌管大清48年的特殊女人,在政治生涯中经手了三个小皇帝同治6岁光绪4岁,溥仪3岁。她2次垂帘听政,第三次未遂,慈禧选的这个三岁的小娃娃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索额图当了33年忠臣,突然要造反,康熙忍了5年,杀光他的儿子每个王朝都少不了子孙们争夺帝位的戏码,毕竟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实在是很诱人,因此很多人都想当皇帝,但皇位只有一个,皇上的儿子又那么多,没办法只能靠抢了。在中国诸多王朝中,清朝海洋的变局,如何影响国家的命运地球有70的面积为海洋所覆盖,人类进行海洋征服行动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5000年。海洋不仅是不同民族文明之间贸易与交流的通道,也成为暴力和杀戮的战场,多少国家因海洋而兴,又因海洋而衰罗布泊复活了!曾经的原子弹试验场,如今能养活亿万中国人(罗布泊一片荒漠之地)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只大耳朵格外的引人注目,它就是被称为地球之耳的罗布泊。罗布泊的语义乃是汇水之地。中国的古籍汉书西域传上向我们展示了它曾经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1965年,美军在越南投下7000多万升落叶剂,影响有多大?1965年,美国人在越南喷洒了7600万升的落叶剂,不仅将越南的森林弄得光秃秃,连水稻生产都受到影响,甚至还造成40多万越南平民死亡或伤残。很多人就有疑惑了,当时美国不是正在打着越埃及艳后是怎么死的?传闻是死于毒舌之吻,这是真的吗?说到埃及,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埃及金字塔,想到埃及金字塔的法老木乃伊,同时也会想到埃及艳后。据说,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死于眼镜蛇之吻。在历史上的众多著名女性当中,克利奥帕特拉无疑是一个
陈延年29岁牺牲时,被刽子手强制下跪,他却说革命者只能站着死怕死,就不要当共产党!这句话出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之口。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先生的长子,陈延年完全称得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至今日,他与弟弟陈乔年二人英勇就上将王震坐着三轮车,进中南海被门卫拦下,王震怒道没这规定古语有云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是一句专门称赞一个人文武双全的诗句,似乎从古时候开始,中国人就特别崇拜那些文武双全的人物,希望对方可以上马打天下,下马又能治天下。根据历史许世友上将回乡为什么要求中央调配43辆吉普车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叶落归根,因此,一个人无论走多远,当多大官儿乡情永远是萦绕在他心中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与他人一样,许世友将军对家乡大别山幻有特别浓厚的感情,从1950年至1985乾隆七世孙一直穿龙袍,戴帝王扳指,曾率人公开祭祖周遭闱棘院沉沉,景物当前总入吟。材拟圭璋方物达,文归雅正薄根深。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水莺迁出故林。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乾隆虽说清王朝已经覆灭多年,但依旧有不少人希望能够借杨开慧情书毛泽东临终也没看到,静放墙缝60年,读来令人落泪毛主席曾经为杨开慧写了一首悼亡词,阐述了一段浪漫而又触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在血雨腥风中一同战斗的他们情谊深重,共同坚守着革命信念。他们怀揣着高尚的信仰,同甘共苦,为世人留下了可歌可泣1955年授衔结束,台下还站着一人,总理问原因,答没听到我名字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里正在举行盛大的将官军衔和勋章授予典礼,由周总理亲自为将官授衔。在军乐团的伴奏中,将军们依次上台接受授衔,每位将军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授衔仪式接近尾声,念59年毛主席重回故居,看到父母照片,为何只要求带母亲照片回北京前言回想起母亲时,毛主席曾对张耀祠说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我至今还很怀念我的母亲。我母亲非常善良,非常慈祥,济困扶贫,爱老怜幼,我不能忘记她啊图毛主席时隔32年,毛主席重回故乡195秦始皇和刘邦,实际年龄只差3岁,为何感觉二人不是一代人很多人都感觉汉高祖刘邦与秦始皇嬴政,不在一个时代,两人相差数十年,但事实上嬴政只比刘邦大3岁,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为何会给人有如此大的错觉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第一,刘邦的存在感太国之大者民族精神有人建议红军长征,要写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中去要年年讲月月讲。改革开放后的许多中高级执政官员,都没有深刻学习过中国工农红军的在长征路上受了多少苦牺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所以他们忘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朝鲜战争给积弱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尊严,也给被人歧大决战中郭汝瑰是国防部三厅厅长,咋还率部起义?他如何掌握部队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性胜利之后,蒋介石几百万精锐嫡系主力已丧失殆尽,蒋家王朝已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