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一千年后的人类发展及相关产业预测

  自从人类打开电的大门后,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电灯,电话,电视,电脑,这一系列与电脑有关的产品完全改变了人类世界,现在每隔十年,整个世界似乎完全变了一个样,比如,站在2021年回望2011年,那个时候手机没完全普及,微信还在小范围使用,支付主要依靠现金,比特币,人工智能躲在一个小圈子里,是不是觉得特别的落后? 然而站在2011年回望2001年, 那年互联网都没普及,阿里巴巴,腾讯在当时还没出生,整个商业生态似乎处于原始的荒芜时代,与现在完全是两个世界。
  那么,以现在这个越来越快的科技发展速度,在一千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我想象中,千年后的人类会与现在完全不同,简单地说能做到意识移体,灵魂永生。
  千万年后,历史学家或许会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蹒跚初立阶段,文明逐代传承阶段,灵魂永生阶段。
  蹒跚初立阶段包括了人类通过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学会制作工具,群居而生,从而超越诸多动物,成长为万物之王。
  文明逐代传承阶段包括了人类聚集,逐渐形成部落,国家,学会了语言和文字,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将知识和经验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一步步的推动科技发展,一步步的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律。现在的我们,就处于这个时代。
  灵魂永生阶段是一个未来的阶段,在蹒跚初立和文明传承阶段,每个人都受到寿命的限制,过了几十或上百年,再健康的人都会逐渐老去,生和死交替出现,似乎这是无法违反的规律。但我相信,在包括医学在内的科技高度发达后,人类终究能超越寿命的限制,让生命得以永久存在,无需依靠代代人来传承文明。
  那么,如何能做得生命的长久存在呢?
  有文明记载的五千年历史上,有很多人追求过永生,这些追求几乎都是血肉之躯的永生,我认为这是难以办到的,因为血肉之躯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任何物质都有腐烂的时候,做不到永远不朽。所以,我说的永生,并不是肉体的永生,而是灵魂的永生,是意识的永生。
  下面我会详细讲下我对意识永生问题的一些思考:
  人类能主宰地球在于能思考,能制作工具,能借助工具大大提升能力范围,比如通过飞机飞上天空,借助轮船遨游海洋,借助器械杀死雄壮的猛兽。
  勤于思考产生自我意识,并让人类脱离了动物的范畴,成为地球的主人,以后很可能成为这方宇宙的主人。强烈的主观意识是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最重要标志。
  很多动物有本能的反应能力,意识则不同,它让人类形成一个个的社会集体和国家,千百年后形成不同的文明和传承,亿万人的意识思维相互碰撞,激发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类越过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到现在的全球网连时代,完全主宰地球。
  主观的思维产生了科学,让人类突破肉身的限制,可以迅速移动,可以飞翔,可以去很远,很高,很危险的地方,思维还让人研究所处的地球,太阳和宇宙之谜。
  自我意识依附于肉身而存在,随着身体成长,意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聪慧成熟。最后当身体衰老孱弱,意识之火也随之灭亡。
  从这个角度看,意识与身体合二为一,密不可分。
  从古至今,欲求长生,一定是通过追求身体长久健康,从而意识之火也长久明耀。
  但是,如果意识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是否也是一种长生之道?
  然而,意识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吗?
  意识思维是什么?从生物学上看,意识就是一系列脑波活动的集合,就像一个电脑上的一次系统运行过程。所以,如果能在其他介质重现脑波的活动,是否也能产生意识思维能力?如同将电子计算机上的程序移植到量子计算机上?
  理论上讲,确实有这种可能性。而一旦有技术做到这点,整个人类历史会发生重大的转折。意识超脱了身体的限制,做到了永存于世,从此地球,太阳系,甚至宇宙也无法束缚人类的活动,星际移民时代就将到来。
  当然,如何在其它介质上重现意识活动,这肯定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或者有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我无意在此探讨这个问题。
  假设意识活动能在特殊介质上重现,其实会有很多有趣的问题可以想象到,比如:
  1. 如何重现这种意识活动?会不会只是重现记忆内容,又或者能重现情感和思维习惯,从而完整的复制一个人?能依据什么重现意识活动?
  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保存一个人的记忆,情感和自我意识等,另一个是如何将保存好的意识,记忆,情感在特殊介质上复现,确保和以前的人拥有同样的意识,至少从意识和思维习惯上看是同一个人,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有相同的感情,相同的记忆。
  对于第一个问题,以现在的科技手段,能做得保存一个人的影音视频等部分记忆内容,以及血液等遗传物质。
  那么,如果现在通过影音,文字保留一个人的大部分记忆,未来的科技能否据此重现这个人的意识活动,从而复活这个人?
  如果冷冻保存已死之人的躯体,血液,未来的科技能否从此提取生物信息,从而复现这个人的意识活动,复活这个人?
  或者将这两者结合,从已亡的躯体生物信息结合记忆,较完整的复活一个人?
  又或者在一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刻,依据血液等生物信息和此时的记忆甚至是脑电波活动,完整的复制移植到另一个介质上,实现灵魂的复生?
  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以现在的科技来说当然是天花乱谈,千百年后未必不可以实现。
  对于第二个问题,只能期待未来的科技能给出答案了。
  2. 如果一个人通过在特殊介质上转移意识活动来获得复生,死亡不再是无可避免的事情,那会发生什么?
  假设数千万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支撑,他们的研究进展肯定会持续推动,整体的科技进展会比现在快的多,想象一下牛顿,爱因斯坦能健康的活到现在,他们的成就会有多大?
  假如数千万的商业精英,有足够的时间支撑,他们对商业社会的推动持续进行,整个人类社会的商业活动也会比现在繁荣很多,想象一下jobs能活几千年,apple公司能生产多少让人惊叹的产品?
  将不同时代的顶尖人才逐渐积聚起来,人类的科研能力和商业开拓能力能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这对科技发展和星际移民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如果死亡人数大大减少,人类的数量是否会超出地球的承受极限?
  我认为不会。因为没有死亡的威胁,很多人的生育愿望将大大降低,新人口的出生率会低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而且没有自然的死亡,也会存在其他原因的死亡事例,比如凶杀,比如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负担意识移体的费用。或者有可能因为活的太长,有很多人因为心理问题自己寻求结束生命。所以每年各种原因死亡的人类不会是一个小数目。未必不能抵消新增的人口。
  当然,这样循环下去,地球上的人类中自然孕育的年轻人比例将越来越低,有可能以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是意识移体的复生人,自然孕育的人类会是类似现在动物园的观赏动物一般稀少难见。因为复生人有可能是没办法自然孕育的,这样有能力诞生下一代的人类越来越少,自然孕育当然会稀少难见了,而且,即使能自然孕育,由于能灵魂永生,相信愿意诞生下一代的愿望也会大大减少,地球上各种生物的自然孕育本就是为了种族的延续。
  4. 复生人越来越多,如何管理这些人?国家还会存在吗?
  国家之所以存在,我觉得是不同群族相互抱团竞争的结果,复生人占据人类主流后,由于有足够多的时间学习新的语言和知识,基于种族的偏见会大大减少,群族会逐渐融合,至少从外形上你会分不清谁是黑人,谁是白人,我觉得国家的概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先是小国家消失,人口逐渐融入大国中,然后大国相互竞争,最后出现一个类似联合国的人类联盟,这很可能是一个有强势中央政府主导的人类联盟,到时候不同的人类文明会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文明,就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最终形成一个秦王朝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落败的人群,会不得不成为星际遗民,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往太阳系外逃亡,如同历史上去美国逃亡的清教徒一样。以后的战争,就是不同星球之间的战争,在地球内部,将不会存在大规模的战争,地球上只有一个胜利者,不存在多个彼此对立的大国。
  5. 复生人的智力水平是否会普遍提高,都拥有高智力之后,复生人是否都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就像配置电脑一样,在同样好的介质上复活意识后,复生人的智力水平应该相差不大,但这个不意味着复生人会取得相似的成就,相信很多人明白,一个人是否成功,不仅要看他是否聪明,还要看他的性格,毅力,机遇等很多因素,比如同样聪慧的两个学生,一个研究文学,一个研究数学,有可能三四十年后他们的成就天差地别,或者是研究文学的变得世界闻名,或者研究数学的做出伟大的发现。相信在未来开启星际移民后,有很多的科学问题需要人类去研究,有很多的星球需要人类去勘探发现,所以复生人智力提高是件好事情,单纯靠自然孕育,自然成长的人是远远不够完成各类复杂的事情的。
  6. 人类的教育是否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现在人类的教育是请知识丰富的人来逐渐引导别人来学习知识,一点点的反复学习。未来的教育很可能不是这样,因为每个复生人有很高的智力,很多的时间,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将任意一门科学学习到最高深的程度,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幼年时期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呢?对一个复生人而言,他的人生可以划分成两世,第一世是血肉之躯,第二世是机器之躯。第一世的教育重点应该是养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习惯,好好体味人类该有的情感,意识,在知识上可能学到相当于初中的课程就可以了。第二世才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在超强智力的支持下,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要远比第一世要轻松的多。考虑到两世的差别,可能那些处于第一世的人类会被集中到一个区域保护起来,与外部隔离开来,显然,过早的了解第二世会对第一世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7. 复生人带来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现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威胁就是美俄两国的核武库,它们能毁灭全人类。那么在复生人时代,足以导致整个人类灭亡的威胁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强烈的排他性情绪。
  一个灵魂能在一个特殊介质上复生,那么就能在许多的介质上复生,就像电脑病毒自我无限复制一样,一个人只要有资源,就可以将自己的灵魂复生上万甚至上亿次,这样他一个人就可以占据整个星球,他会不会试图杀死其他所有人,让星球上只有一个灵魂?很难讲这种排他性情绪会有多强烈,是不是到时候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情绪?而且由同一灵魂组成一支军队,是否会比许多灵魂组成的军队战斗力更强?以后的某个时代是否会出现一个狂人疯狂复制自己的灵魂,组成一支恐怖的军队慢慢侵占一个星球,然后逐步朝四周扩散,最终占领整个宇宙?
  未来充满了各种可能,真到实现了意识移体的时代,我相信肯定会出台一条法律规定一个灵魂不能在多个介质上复生,就像现在的一夫一妻制度一样。
  8. 拥有悠久生命的人类还会局限在地球这个环境吗?
  我认为不会。有足够时间的人类会将地球每个地方都探索完,之后会对地球失去新鲜感,这个时候离开地球的愿望将远比现在的人类强烈。
  然而要离开地球,科技需要长足的发展。
  现在的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一样,说到底不过是太阳光的衍生物,需要太阳光提供能量,然后形成一条复杂的食物链,将这个生态圈维持下去。
  远离了太阳,这套复杂的生态圈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
  但是,意识移体,如果选择的介质足够高级,将能摆脱地球生态圈的限制,比如将意识在一个不惧严寒和高温的介质上复现,我们将能在月球,火星等星球上生存。在一些远离太阳的星球上也将可以生存。
  做得这点后,在加上两个条件,快速的交通工具,能提供长久能力的能源,就可以开启轰轰烈烈的星际移民时代。
  从人类的未来上讲,意识移体或许是一个必然的方向,那么,什么样的产业符合这个方向呢?或者说,什么产业能推动人类往这个方向发展呢?
  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产业:医学特别是脑科学,类机器人产业,类核安全能源产业,人类情感维持和修复产业。
  前三个比较好理解,最后一个可能就让人怀疑了,没关系,下面我会详细讲解。
  1. 脑科学产业
  要实现意识移体,必然是需要对脑部活动研究的非常透彻,脑科学必然需要大力投入并推动到一个极高的程度。即使实现了意识移体后,可以想象,大部分的医疗活动都会跟脑科有关,很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医生都会是脑科医生,因为其他躯体有问题,更换一个新的部件就可以解决,而意识发生的地方出问题,更换这个介质显然是成本最大,最复杂的一个方案。
  在未来,一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人在犯罪后将被强制终生嵌入脑部矫正芯片,芯片将抑制脑部与暴力倾向有关区域的活动,从而降低这个人的暴力行为。
  脑科学不仅与意识移体密切相关,也与意识能力提升强化,记忆力提升密切相关,在这个科学多投入一份力,人类科技进步将多更多的动力。
  对未来而言,脑科学显然是一个最关键的科学,人类要摆脱太阳光的束缚,必须在血肉之躯外找到意识的寄体,只有这样才能在太阳系之外找到生存之道,在广袤的宇宙之中开枝散叶,逐渐占领无数的星球,而不是只能蜗居在地球或者类似地球的环境中。
  2. 类机器人产业
  这个产业制作复生人头部以外的躯体部分,也包括提供辅助性功能的机器人,比如能做长距离交通,飞天潜海等。
  显然,这个产业也相当关键和重要,人类要摆脱太阳光的衍生物的身份,必须要从以细胞为基的有机生物转化为以分子为基的无机生物,只有这样才能在极热,极寒,极强辐射,极重,极轻等各种环境的星球中生存,真正开启宇宙移民时代。
  为什么说是类机器人呢?因为未来人类的躯体不一定是类似直立行走的人类,也可能是类似四足,八足的动物躯体,未来出现一个下身似蜘蛛,上面矗立一个人类脑袋,有人类意识和情绪的生物绝对不算惊奇。
  这个产业不仅仅是与制作复生人有关,可能未来方方面面的产业都与此有关,比如对脑科学的研究,有可能需要精密细微的机器人监测脑部活动,甚至是进入脑部零距离观察脑部活动。又比如很多的工业制造可能是由机器人独立完成,甚至军队大部分都是机器人组成,安保巡逻,环境侦察,战役战斗都会由机器人士兵完成,人类只需要躲在安全的环境操纵即可。
  机器躯体在短途的速度会非常的快,而且能在地上飞快的行走,也能飞上天空,能涉水而过,这种情况下,个人汽车将完全失去应有场景,在未来,汽车这个产业将完全消失,可能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几辆汽车。
  有人会问,没有了汽车,那长途交通怎么办?
  我认为会出现大型的长途交通工具,会定时的在某些城市尖运营,就如同现在的地铁担负器城市内部的交通主力一样,那个时候,在不同城市间旅行会非常的方便,因为短途出现自己就可以快速接近,长途又有准时高频的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不仅可载人出行,还可以为缺乏能源的乘客直接提高动力能源,基本上每个复生人想去哪里就可以马上去哪里,无需准备什么。
  类机器人产业容易产生垄断性企业,一个企业在这方面一步领先就容易处处领先,逐渐占领大部分市场成为霸主。现在的世界首富经常出现在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比如亚马逊的贝斯特和特斯拉的马克斯,类机器人产业的前景远超网购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我预测这个行业必然出现一个世界首富,甚至有可能未来几百年内的世界首富都会是类机器人行业的企业家。
  3. 类核安全能源产业
  这个产业也很重要,未来要开启星际移民,人类必须摆脱对太阳光的依赖,不能再以动植物为维持生存的营养和能量来源,有必要找到一种进补一次就可以维持多日甚至多年的生存。假如星际交通工具速度无法超越光速的话,我觉得找到这种能源是星际航行的必要前提。因为在很多行星之间旅行,可能需要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时间,如果没有持久的能源供应,相信人类能活动的行星范围会大大的缩小,星际航行意义也大为降低。
  在人类突破寿命的限制后,几百年的星际旅行时间将不再是无法想象和无法接受的事情,在充足的能源支持下,复生人的大部分时间可能是生活在星际旅行工具上,每个星际旅行工具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城市,在上面生活和在星球上生活将几乎没什么差别。
  未来人类有可能会与生产,交通设备共享能源,因为组成人的躯体大部分材料与生产制造设备类似,这种能源的共享相信能大大扩展人类的活动能力,想象一下,假设现在的人类能依靠汽油提供生存的所需,以汽油为食物,一个人驾驶一辆汽车就可以穿越荒凉广袤的无人区,只要车上有足够的汽油库存。在未来,这种能源不仅能能维持身体所需能量,还可以驱动交通工具,以地球之大,人类哪里都可去得,不在存在无人禁区。
  这里说的安全两字是相对而言,比如核能对现在人类的血肉之躯而已充满危险,对以后的机器躯体而言未必是危险的。
  能源产业永远是人类世界的支柱产业,远古时代人类依靠热能,水能,现在人类依靠电能,核能,以后的人类必然也能探索出新型的能源加以利用。
  能源行业天然就是垄断型行业,按理来说也容易出现世界首富,不过这个行业对社会稳定有重大的影响,国家意志必须不会允许私人企业独霸这个行业,所以反而不容易出现首富型企业家,要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各个国家大力投资。
  4. 人类情感维持和修复产业
  这个产业包括电影电视,游戏,玩具等行业,以后可能还会包括一些新的行业比如VR,AR等。我在此列出这个产业,可能会有人对此怀疑。下面我来讲下我的理由。
  复生人躯体有冰冷的高精材料制造,又无需从动植物中汲取营养维持生存,那这个复生人与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
  这唯一的区别我认为是复生人拥有情绪,有人性。情绪有很多种,快乐,痛苦,遗憾,后悔,愤怒,激动,爱恋等。伟大的文学作品
  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就是因为它们能引发大部分人情绪的共鸣。
  然而,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不同情绪是如何转换的?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不同人的教育程度,不同人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情绪?
  这种种问题,目前都没有什么答案,以后是否能找到这些答案,我感觉在彻底研究透彻人脑前都难以做到。
  在意识移体,灵魂复生之后,由于生存方式的完全改变,复生人是否还能保持同样的情绪,我觉得是个很大的问号。
  为了让复生人拥有同样的情绪,保持人性的底线,有必要让复生人尽量维持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未来,还有哪些生活类型可以保留下来?耕田织布这类工农业活动肯定是没有了,吃吃喝喝的估计也难以保留,即使有,可能也会改变很大。看电视电影,打游戏,玩点玩具这类活动极有可能保留下来,有可能是能维持人类情绪的主要方式。
  还有一点,在科技高度发达后,生产生活所需物质的能力大大提高,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就能养活全体人类,大部分人不存在谋生的问题,不必通过上班打工来获取钱财谋生,就像现在的google 公司一样,仅仅依靠搜索部门的利润就可以养活全公司职员,其他部门就可以轻松的开发一些长时间后才有利润产生的技术。这个可称之为google模式。未来地球上70亿人中,可能只需要1亿人从事生产工作就足以养活全世界人类,剩下的人中,可能会有几亿人愿意从事科学研究,星际探索等开发性的工作,其余的人就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某某人了,这些人有足够长的时间用来消遣,如果没有游戏,电视电影,玩具等,很难想象这些人会安心的过日子。所以,在未来世界里,能用来消遣时间的游戏,玩具,流媒体等是比粮食,能源更重要的东西,是维持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产业。
  如果要选择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发现,我会选择电视。有了电视,晚上的生活才多了很多快乐,人类的精神生活才丰富精彩,电视促进了社会媒体的发展,对社会治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人类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无需花费全部时间就可以获取足够生存的物资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视等消耗时间的工具,精力过剩的人类会将社群折腾成什么样子。电视等娱乐工具就像古代的宗教一样,让社会平静了不少。
  在未来,复生人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电视可看,没有足够多的游戏可玩,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疯发狂。
  我相信,不管在哪个时候,有理想,有动力上进的人都占少数,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求是有吃有喝有玩能将日子过下去就可以了。在未来,由于科技的发达,大部分的工作可以由机器完成,几乎完全不工作也能过上不饿不苦的生活,考虑到人的懒散本性,显然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类将占据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游戏,玩具产业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前三类。其实在现在社会中,这类产业一样存在重要的意义,将由于生产力提升而产生的人类大量空闲时间在无痛苦中消耗掉,不至于让精力旺盛的人类陷入纷争和内斗中。
  中国古代有玩物丧志的说法,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力资源宝贵的时候,这个说法肯定是正确的,但在现代社会和以后的复生人时代,少部分人的工作足以养活全人类,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玩物来消磨时间,调节情绪,所以玩物丧志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正确和值得提倡的,不再是个贬义词。
  在这些产业中,我认为玩具行业是最值得提倡的,与游戏和电视相比,玩具不损伤眼睛,在玩的时候,躯体也处于运动之中,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可以说玩具不伤身体,而长时间沉溺游戏和电视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玩具产业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行业所欠缺的,就是玩具产业链长,吸收的就业人口多,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超游戏和电视产业。可惜玩具产业目前可玩性高的产品不多,吸引力不强,完全无法和游戏和电视产业争锋。
  在未来世界,由于新生人类数量大为减少,整个世界都将受到创造力匮乏的影响,如何提升人类创造力将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大事情,与游戏,电视相比,玩具在提升创意和创造力方面将会提供更多的帮助,显然,游戏和电视重在提供代入感,提升人类的自我满足,舒缓紧张情绪,而玩具历来就带有部分教育功能,各种各样的玩具有的可以提升动手能力,有的能提升思维能力,有的能提升创造力。在未来,面临创造力匮乏的时候,人类肯定会设计一大批可以训练创造力的玩具,那个时候,玩具产业将变得比现在重要的多,市场份额相信也会增加很多,有可能会远远超越游戏和电视产业。
  在现代社会,玩具产业主要服务于幼儿,少儿,游戏服务于青年,电视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这些产业都应该将市场范围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毕竟这些产业都带有部分上瘾的特性,只要能扩展到全年龄段,市场容量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无论玩具,游戏还是影视产业,都是创意产业,这种产业讲究的是百花齐放,如果出现占据极大市场份额的一个或几个垄断型的企业,对这些行业而言绝非好事情,在这几个行业出现世界首富绝对是整个人类的悲剧,每个时代的国家都应制定政策,在这几个行业抑制垄断企业,鼓励中小型企业敢于跟大公司竞争,给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在这里说句题外话,像某些公司试图在互联网视频,游戏,网文等各方面占据垄断地位的行为绝对是不可取的,这肯定会扼杀中国这些行业的发展,创意一旦被抑制,整个行业的前景也将暗淡无光,中国在游戏等行业试图与全球竞争的努力必然失败,我觉得国家有必要限制大公司在这些行业占据的市场比例,将相当一部分份额留给中小公司。只有百花齐放,这类创意产业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自从重视科技之后,整个人类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在科技的推动下,很多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永生作为人类千百年的最大梦想,我相信必然也会被攻克。我想在此强调一点,永生必然是被科技的力量来推动实现,而不是宗教信仰或者难以描述的神秘力量来实现的。
  我的理想就是余生都投入到这四大产业中,显然即使我用尽全力,散尽家财,在我的余生中都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也无能力推动人类进入到星际移民的时代,不过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乎!",我想这个是人类未来的方向,我能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我的人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至于我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看到这个目标的实现那一天,我觉得真的不重要。道路崎岖,但人类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有一个观点说宇宙是大爆炸来的,那没有爆炸之前是什么东西?不可能什么都没有谈爆炸吧?宇宙大爆炸是个错误的理论!虽然目前有很多观测证据证明宇宙是在膨胀的,但并不是只有大爆炸才能造成宇宙膨胀的,(外星人)地球上每个生物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难到人体的这个成伊朗获得北斗导航系统后,对导弹的打击能力提升多大?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共有四家,分别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全球首个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自成一派欧洲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是欧洲国家陕西商洛人怎么样呢?别的不敢说,但商洛人真的都很勤奋,能吃苦耐劳,善良朴素。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山区地带热能发电,冷为什么不能发电?有没有科学家研究?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掌握了热能的利用,以后,就没有人在关注冷的利用,其实啊!冷也是一种能量,可以起个名字叫冷能量,从牛顿定理,到热力学的各种定律,已经运用了两三星S21直降1000元,与小米11同价,到底谁更值得购买?三星S21是6。2英寸的屏幕,重量只有169克,小米11是6。81英寸的屏幕,重量是196克,所以喜欢小一点轻一点的手机就选择三星S21,喜欢大一点的手机就选择小米11,屏幕尺寸才核弹真的能毁灭地球吗?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所指的毁灭不是说把地球炸得四分五裂成为碎片,而是指生存环境受到毁灭性破坏。表面轰炸,不是地心引爆,那没有任何核弹可以炸开地球就算苏俄制造的那颗巨无霸大伊万也不未来监狱会减少或者消失吗?可以肯定的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监狱不会消失,但是,监狱会逐渐减少。从古至今,刑罚经历了从以死刑与肉刑为中心到以自由刑为中心再到现代正逐渐以非监禁刑为中心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的演芯片已发展到2nm,摩尔定律会失效吗?芯片技术无法突破了吗?2nm,2纳米,相当于2乘10负9次方米。2nm芯片是指光刻机每次曝光时留下介质层的间距,不是指整个芯片大小只有2nm。例如如果用7nm的光刻机,要实现2nm的芯片,需要最少曝光4在5G时代,微信还能活多久?在5G时代微信能活多久,目前还无法判断,主要是有些影响因子不明确,我大致聊聊。15G应用不明确当前5G的特性可能很多人清楚,低延时,高速率广连接,但是这种特性对当前APP会产生怎么从事C开发多年的人,回头看谭浩强的那本C程序设计是什么感觉?这本书只能说是一本变形的数学书,就是不让人写出一个可运行的程序。全书也找不出一个完整的程序例子,也不提一句如何把程序段变为可执行程序的话,也不提界面编程哪怕一句话。反正,这本书的目太阳足以熔化任何物质,可它为何没把自身熔化掉?它已经把自己熔化掉了吧?熔化不是汽化,太阳本身就不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吧?它本来就是以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的吧?太阳已经把自己融化了,它只是一个不断涌动的巨大的球体,它不断的在爆炸喷发
大数据学习Hadoop入门学习书单Hadoop作为大数据的主流技术框架,至今仍然在大数据技术圈占有重要的地位,大数据学习基本上也离不开Hadoop,从Hadoop开始,学习核心组件,逐步扩展到生态圈其他组件,这是比大数据概念解析之数据仓库简介在大数据系统平台当中,数据存储数据库数据仓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共同支持大数据存储的实际需求。在大数据处理当中,大数据存储这个环节,数据仓库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对数据仓库做Java大数据Hbase分布式存储入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大数据存储当中的MongoDBRedis等数据库,今天接着来讲Hbase。Hbase在大数据存储当中,与Hadoop生态紧密相关,也是Hadoo大数据有哪些工作?岗位技能要求汇总大数据发展趋势一路向好,尤其是在实现落地之后,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开始快速扩展,行业人才需求也由此开始增长。很多人常常听到大数据这个词,但是对于大数据有哪些工作,各个岗位的技能大数据核心技术之分布式基础入门大数据技术的核心,离不开分布式理论。大数据从概念走向落地,也是因为大数据技术的成熟,换句话说,就是大数据技术使得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而大数据技术背后的核心,指向的是分布式理论。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哪个发展更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是当下的技术热点,受到的关注都不少,并且这两个技术领域,本身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很多人也会把这两者拿来做对比,从技术难度到未来前景,大家都非常关注。大数据还Java大数据分布式存储Redis初级入门在Java大数据当中,Redis作为数据存储的一种的解决方案,主流运用很多。Redis可作为数据库缓存或者消息代理,从内存加载数据,相比传统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具有更快的读写性能。今从传统工科到大数据,怎么进行学习规划大趋势下,传统工科专业的就业,比如说机械生化环材等专业,因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常常被诟病,很多人都在转行的边缘徘徊试探。但转到一个新的方向,毕竟不易,今天我们就来聊大数据进阶之Spark运行流程在大数据的诸多技术框架当中,Spark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Hadoop与Spark可以说是企业级数据平台的主流选择,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搭建符合需求的大数据系统平台。大数据Spark框架Spark生态圈入门在大数据计算引擎当中,Spark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技术框架,Spark继承了HadoopMapReduce的优势,同时实现了计算效率的提升,满足更加实时性的数据处理需求。今天我们就学大数据需要学哪些内容?大数据主流技术栈简介被广泛关注的大数据,这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是进入了比较平稳的一个时期,基本上企业对于技术开发人员的要求,都开始与大数据接轨。那么学大数据需要学哪些内容,今天我们从大数据主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