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一旦用完了怎么办?

  全球每天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一旦用完了怎么办?
  我们不清楚其他国家的生活和二维码之间的关系,但至少在中国,二维码已经和我们日常绑在一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离开了二维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万一二维码用完了呢?
  二维码是谁发明的?
  二维码种类很多,常见的有QR Code、Data Matrix、Code 16K、MaxiCode、Aztec、Vericode、PDF417、Code 49等,很多产品上都会贴上各种标准的二维码,但我们日常使用的,比如各种支付码格式是QR Code,所以来自国外的朋友会用QR Code来称呼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支付码!下文以QR CODE来说明。
  QR Code码是1994年由日本DW公司发明的,它诞生后,就在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等优点绝杀了二维码,在日本和全世界应用广泛,我们日常也已经离不开二维码,平均每天都会扫码数个甚至数十个,而各种支付码为保证安全是即时产生的,即用过一次即失效,下次重新产生,那么吃瓜群众有一个问题,会不会某天二维码用完了呢?QR CODE数据编码方式
  要说明会不会用完,首先得来了解下QR CODE编码方式,下图是一张QR CODE基底图,不含信息,仅仅表示编码:
  QR CODE最明显的特征是除了右下角外其他三个角上是一个巨大的回字形定位标志,其他主要的区域有数据与容错,版本信息,纠正标志等,包含QR CODE能不能用完的关键是数据编码的排列组合能不能穷尽!一个QR CODE最大的能包含多少信息呢?
  一张小小的二维码搭载的信息量是惊人的,那么它所包含的组合总共可以有多少种呢?
  QR CODE空白区域表示0,黑色区域表示1,那么数一数它最大面积的版本有多少格子就能算出它有多少种可能了!QR CODE总共有40种不同密度的结构:
  最小的版本1编码模块为21 21,编码数量总有:2^(21 21)
  最大的版本40为177 177,编码数量总共有:2^(177 177)码
  前者大约有5.6 10^132个编码
  后者大约有:9.3 10^9430个二维码
  可能大家对这个数量并没啥概念,但宇宙中的原子数量总共之有10^80个,所以即使是最小的的那个二维码也可以给宇宙中每个原子编制一个二维码,而且还绰绰有余!而更大的版本40则可以对所有的"平行宇宙"进行编码,也许还是编不完!
  QR CODE的容错功能
  从上文我们知道了QR CODE是用不完的,但QR CODE本身包含的信息量太大,而我们有又用不到这些新的时候就有新的玩法了,我们可以将容错信息编制进去,当QR CODE污损时将会起到纠错作用!
  从7%到30%不等,但纠错效果越好,面积也将越大,所以大部分都取折中的15%纠错率,优点类似于服务器中硬盘阵列,牺牲容量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如下是硬盘阵列的容错比例:
  RAID0:无容错,可靠性降低一半
  RAID1:可以损坏一半硬盘
  RAID5,可以损坏一个硬盘
  RAID10,可以损坏一半硬盘(理想状态下)
  当然硬盘阵列的的容错和QR CODE容错原理是不一样的,但两者宗旨是一样的,保证数据安全!QR CODE的安全性
  其实我们要说的不是加密,而是包含有害信息,因为它是隐含的信息,因此即使包含有害信息我们也无法看到,比如包含欺骗、诱导或者淫秽色情甚至木马等信息时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对于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我们要谨慎"扫一扫",而且手机上安全软件不要忘了装!
  二维码最初由日本的一个程序员所发明,跟传统的条形码相比,二维码相当于是二维化的条形码,二维码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人说全球每天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那么二维码会有用完的一天吗?
  二维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别的不说,光就我们每一天使用的二维码支付,就大大提高了购物的速率。而我们每天使用的二维码,每隔一段时间都是会不停地变化的,随机进行黑白组合。仔细看二维码你可以发现,在二维码中有三个比较大的点,而这三个点是用来定位的,不论你是正面扫描还是倾斜扫描,或者旋转180 扫描,都可以扫描出二维码来。
  二维码最初是彩色的,后来为了提升效率,改进成了黑白色,二维码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将黑白相间的图形有规律地分布在二维平面内,其中白色的块代表数字"0",黑色的块代表数字"1",这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的识别。二维码上有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标志着不同的信息。二维码的组合方式虽然有限,但是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本不用担心某一天它会被用完。
  二维码的组合数量跟二维码自身的像素密集点有关,简而言之,像素越高,那么二维码的组合数量就会越多。目前的二维码中,最大的二维码格式是V40,拥有177 177个像素点,那么这么多的像素点,能够形成的所有二维码的数目是多少呢?这是一个很容易计算的问题,也就是2^(177 177)个,差不多是10的10000次方,这还只是V40格式的二维码组合数量,如果算上V1到V39的,恐怕还要多上不少。
  所以说,即使地球上每天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那么等到二维码用完,恐怕到宇宙灭亡的那一天都不可能,更不用说了,二维码的像素密集点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而一旦进一步扩展的话,数量又是呈几何爆炸式增长。所以结论是,二维码虽然数量有限,但是根本就是用不完的,二维码有广泛的用途,它已经成为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维码的容量巨大,不用担心哪天被用完或者是不够用。
      二维码是有限的,但是用不完。
      二维码的数量
      做个计算题。目前,最大的二维码格式是V40,177*177个像素,有2^(177*177)这么多组合,大约是10的10000次方不同信息组合,算上V1~V39格式的二维码,那么二维码最多有10的12000次方。
      与银河系相比 :银河系的总质量是10^41千克,那么所有的二维码都用上,全银河系的每千克物质,可以包含10^900个二维码。
      与地球相比 :地球的总体积是10^12立方千米,也就是10^29立方厘米,一立方厘米相当于一块橡皮那么大,所有的二维码都用上,那么地球每一立方厘米有10^800个不同的二维码。
      结论,二维码数量有限,但是根本用不完。
      科普二维码
      二维码是在1994年,一家日本的公司发明的,最开始是彩色的,用户追踪旗下公司零部件的维修情况,后来为了提升效率,改进成黑白色。
      二维码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将黑白相见的图形有规律的分布在二维反向上,其中白块表示"0",黑块表示"1",便于计算机识别。
      在二维码上有不同的区域,标识不同的信息,比如对齐模式、定时模式、安静区域、版本信息、数据单元等。
      总之,二维码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和传递信息,并且具有唯一性,常见的用途有手机支付、信息获取、网站跳转、防伪溯源、会员管理等,二维码应用到了人们的方方面面,成为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二维码的容量巨大,不用担心哪天被用完或者不够用。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钱包快速发展,据统计每10个中国人里就会有8个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中离不开的就是二维码,全球每天将会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不禁会令人产生担忧,二维码是否会同我们的IPV4地址一样,面临枯竭的问题呢?
  关于二维码是否会存在枯竭的问题
  先给出答案再慢慢解释,即便每天百亿的消耗,二维码的数量足够支撑至下代技术出现之前的正常运转。这一切源于二维码的设计方式,包含了足够多的数量。
  二维码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具体的实现原理大同小异。利用某个区域黑白色块标识不同的信息,意味着二维码同样使用的是2进制,非黑即白!除了常规的数据区域外,编码上还包含各种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控制信息、校验信息等,二维码的计数是要排除该部分信息。即便如此,二维码的数量依然较为庞大。
  因为二维码编码方式有很多种,很难确定二维码支持的最高数量(受到硬件像素制约,后面会提及)。我们简单举个例子,假设使用矩阵式二维码,并且横竖之间只支持20个像素点(实际情况远远多于20个像素点)。那么,会包含多少个二维码呢?2^400个二维码。
  这里大家可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看看我们万物互联的IPV6是多少个地址吧!2^128,即可实现我们身边每件设备的互联。那么,二维码数量的恐怖您也该有所体会。2^400这个数字是否是二维码的极限呢?不是,这里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所列举的一个小例子。
  二维码的数量与我们硬件扫描的设备有关,硬件设备能力越强二维码的数量也就越多。例如我们二维码使用800*800的像素规格,那么支持的地址就是2^640000。这里是指数级的增长,并非是简单的翻倍,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据。试想,硬件的提升,这个像素点若提升至4800*4800又该如何呢?您还会担心二维码不够使用的问题吗?
  关于二维码地址是否会枯竭的问题,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二维码-每天都在使用,但又有多少人对其了如指掌?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生活就是这样伴随着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消失,并出现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事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对二维码这个东西感到陌生,上到七老八十的老年人,下到两三岁的小孩子,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二维码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地存在。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扫二维码好几次,可能是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也可能是在公司楼下的某家饭馆吃饭。简单来说,二维码的确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消费、还是了解某些信息,它都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但是,即便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但大家对二维码本身并不了解。比如,你知道原本由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为什么会被我们利用起来吗?要是用完了又该怎么办?QR Code-日本人发明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
  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最流行的编码方式,非QR Code这种二维条码莫属。早在1994年9月的时候,来自日本的Denso公司便研制出了这种矩阵二维码符号。与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相比,QR Code可以表示的数据类型不仅更加多样化,而且存储的信息量级也更加庞大。
  在QR Code的数据表示方法中:二进制"0"体现为浅色模块,二进制"1"体现为深色模块。一组信息可包含1-16个QR Code码符号,并且,每一符号都表示了100个字符的信息。可以简单粗暴的说,QR Code不仅能存储所有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信息。
  与此同时,QR Code还可表示图像和文字等多种信息,其保密防伪性强的特点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二维码从二维方向上,将特定图形以黑白相间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数据信息,巧妙地利用了"0"、"1"这种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的比特流概念。
  文字和数值信息,都可以通过多个二进制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而信息的自动处理,则可以通过光电扫描设备、或图像输入设备自动识别和读取。也就是说,二维码不仅拥有其他条码技术的共性,更能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功能识别和图形处理。二维码扫一扫- AR跟踪注册并不是QR Code的简单引用!
  正如刚刚所说,二维码的确是由日本人发明,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一次没有受到日本公司的压榨?其实,"二维码扫一扫"的知识产权是我国所有,它并不是将二维码进行简单引用。
  关于二维码,我们已经拥有了"二维码扫一扫"自主知识产权,并制定了SJ/T 11350-2006(二维码紧密矩阵码)和SJ/T 11349-2006(二维码网格矩阵码)这两个二维码标准。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我们经常用的二维码"扫一扫"功能背后,其实蕴藏着重要的技术手段。
  它不仅会涉及到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二维码信息的转化,更离不开AR跟踪注册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处理)。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可以定位到我们的扫一扫是在哪个地方进行的。比如,要是没有AR跟踪注册技术,那么,便会导致我们不知道商品是哪家卖出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形象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之所以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被我们利用起来的本质。这就好比是日本人提供了做饭需要的食材,但是一盘菜是否好吃就全看厨师的手艺了,而我们就是这个做菜人的角色。
  简而言之,正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码链技术(AR跟踪注册技术),让我们掌握了"二维码扫一扫"的关键知识产权。而我们每个人都经常使用的无线电子支付,便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得以实现。
  QR Code的使用-倘若二维码被我们用完了该怎么办?
  从大数据来看,全球每天大约需要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于是,就有不少不了解二维码原理的人开始担心,万一这些二维码被用光了可怎么办?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了解二维码的编码方式。
  首先,从我们QR Code的规格来说,已经从第一个版本发展到了版本40,版本1是21 21模块,而版本40则是177 177 模块。当然,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事实上,每当版本提高一次,便意味模块又增加了4个。
  比如,被称为目前最大规格符号版本的40-L级,它的数据类型和容量分别为:数字数据7089个字符、汉字数据1817个字符、字母数据:4296个字符、8位字节数据2953个字符,且大约可纠错7%的数据码字。
  简而言之,对于版本40而言,它的编码总数量达到了2^(177 177),可拥有9.3 10^9430个二维码。单纯从这个数字量级来看,我们想要将其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即便在很久之后的某个时间真的用完了,相信那时的人类也已经研发出新的码类来服务我们的生活。
  如果明白了二维码的原理,就不会有是否会用完这样的疑问。
  手机号码、车牌号、IP地址等,就有被用完的可能性。原因在于它们不允许重复。而类似姓名、网上昵称、个性签名等等,则允许重复,所以永远也不会用完。比如现在一大堆人姓名是张伟、李子涵等。
  注意:二维码是允许重复的 。
  二维码看上去显得很神秘,事实上它只不过就代表一串文字(多数情况下,99%如此,下边的讨论不再注明),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用到加密技术。比方说下面这个二维码,就是"犍为真人"四个汉字。
  这么花里胡哨的一张二维码,就完全等同于文字"犍为真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完全等同,为什么不直接用文字呢?这就涉及到打字的辛苦。打字速度再快,也是需要花时间的,4个字还好,如果400个呢?另外,像11位手机号,我们打字的时候都要反复对照几遍,还不保证一定正确不粗心。于是二维码就发明了,它主要针对手机、平板。二维码目的就是用来复制一串文字,避免打字录入 。比方说,我要给你一个手机号(比如海报,广告),以前要把手机号打印在纸上,你照着一个一个输入。现在,我把手机号转换成二维码打印到纸上,你用手机对着纸上的二维码扫一扫,直接就识别出来11位数字。
  当我们用手机扫二维码时,会启动手机的自动识别程序,将图片识别成一串文字,于是就轻松实现了类似电脑复制粘贴的功能。说得更直白一点,假设未来图像识别技术非常发达,那么二维码可能就慢慢消失了,因为直接扫文字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那时候我把上面那张二维码图换成醒目的"犍为真人"四个大字,是完全没有区别的。
  那么为什么现阶段二维码可以轻松识别?那就是因为它用到了特殊的,针对计算机(手机也是计算机)摄像头的算法,天生就是给计算机看的。这就好比,盲人看(摸)普通文字很费劲,他们用盲文。相反普通人看盲文又觉得是"读天书"。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用二进制表示信息。二维码的那些黑白方块就是二进制。黑色代表1白色代表0。黑白必须对比清晰,然后摄像头拍照后转换成010101这样的二进制。之后用较复杂的解码算法转换成文字。
  算法中最复杂的设计就是纠错。意思是说,即使识别错了一部分黑白块,依然可以成功解码。举个人类识别的例子。比方"38"这样的文字形式就不合理,因为容易把3错误判别成8。而"三八","叁捌"就很好。而且即使这样的文字被遮挡一部分或很模糊,依然可以被人类辨别。这就叫"纠错"或"容错"。除了纠错,二维码还涉及到定位参考,掩码等技术。这里就不再展开介绍。
  我们再来看看二维码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在国内,二维码多数用的都是QR码。QR码最多能表示7089个纯数字,或者4276个字母(形如网址的字符),或者2953字节的二进制(相当于2.9KB) 。还有日文中文等最多表示数就不再列出。
  已经足够多了!
  而我们平常见到的二维码,最多的就是网址,其次是纯数字。比如微信扫码支付(商家扫你),公交地铁扫码,共享单车扫码,火车票实际上代表的就是一堆纯数字。而关注公众号,微信支付(你扫商家),就是一个网址。这些数字或二维码,通常长度还不到30位。
  再强调一下,二维码多数时候仅仅就代表一串文字。比方说你扫商家的二维码,实际上就是一个网址。这时候,你自己在微信浏览器中手打输入这个网址,然后打开,效果是一样的(弹出一个输入金额的画面)。区别就是手打网址,要打半天字浪费时间,还容易输错。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了二维码是用不完的。一方面,二维码允许重复。另一方面,二维码几千的最大容量,足够表示日常的网址和数字编码。
  再了解二维码数量之前,我们先了解二维码的原理。
  二维码的原理
  二维码其实就是由0、1组成的二进制,我们看到的二维码每个方块,都有意义,其中白色的方块代表0,黑色方块代表1。
  而我们日常用的比较常见的是37*37的格子,其中三个角都有一个固定的方块,这个方块的大小是固定的,是用于识别时,方便定位二维码防线的用途。大小有7*7个像素点。
  所以,37*37的二维码格子,可以产生37x37-49x3 1222个格子,又因为每个格子仅仅代表0或1两种情况,因此,共有2^1222种排列组合情况,也就是说,一个37*37的二维码格子,可以产生2^1222个二维码。
  可能这样说,大家没概念,我们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口做个对比,根据世界人口时钟比较,截止到2019年10月20号下午3点13分,目前全世界人口大概为7744402531人(77.44亿人),如果想要用完所有的二维码,大概每个人需要用完10^(292)个,并且还有非常多的剩余。
  还有,我们宇宙中有非常多的基本粒子,甚至每个人体内都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由此可知宇宙中的粒子数是多么的恐怖。据科学家推算,全宇宙中的粒子数大概有3.28 10^80(肯定有误差,这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估计),而二维码比全宇宙中所有的粒子加起来还要多。
  由此可见,二维码虽然是有限多的,但却用不完。
  而37*37的二维码只是其中一种,还有40*40,21*21等40多种规格,因此不用担心二维码被消耗完的问题。
  识别二维码的原理
  二维码虽然在人类看来像天书一样,并且每个二维码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在机器眼里,每个二维码都不相同。
  首先白色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而黑色则相反,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机器在靠近二维码并识别时,机器会根据不同的波长判断这个格子是白色还是黑色。
  由于黑色和白色代表着不同的数字"0""1",所以机器也会自动识别出这个二维码不同的排列方式,其实还要注意一点,机器在识别图形时,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差错,而二维码之所以很少出错是因为它自身储存一定容量的纠错率。
  比如我说:"我有一个苹果",当你听错一个字之后,你可能会误解我的意思,但如果我说:"我有一个苹果,英文名叫apple,乔布斯用它做手机的名字...."等等,看似一大堆的废话,你再识别我的信息时,就很难出错了。二维码也有一些方格,对应的是这些废话,防止识别错误。其实这也是信息学的香农第三定理。
  当机器识别出二维码不同的排列方式之后,然后就会像我们打开网页一样,每个不同的排列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网页",而这个网页被人们提前编撰过信息,所以识别出这个"网页"时,对应的信息也会被识别出来。
  因此,二维码不仅能包含简单的价格,也可以包含一个网页,一个自我介绍,一份简历等等任何你想输入进去的东西。
  假如二维码是从头用到尾不带重复的,那么总有用完的一天。但没有人规定二维码不可以重复使用,二维码的唯一性仅仅只是针对二维码的发行机构来统一制定,它只需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二维码是唯一的即可。
  举个例子:我们去某个停车场停车,进停车场时管理人员就会给我们发一张停车卡,当我们离开时这张停车卡就会收回,接着这张停车卡马上又做了另一次循环给了别人。在发卡、收卡的这段时间内,这张卡绑定了汽车牌号码,而不能被其他人使用。
  二维码的唯一性要看它具体是放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中去使用。这就好比某商城发的会员卡卡号在商城内的系统上是唯一的,但在并不代表其他的商城的会员卡就不能使用这些卡号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的唯一性也仅仅只是在微信和支付宝系统之内,如果系统的参数稍稍发生改变,那么二维码即使重复使用了也能保持在时间线上的唯一。二维码的原理
  在二维码没有出现之前条形码使用最为普遍,因为每一件商品上都包含了条形码,比如书籍、日用百货、出厂条码等等。条形码是由一排粗细不等的黑色条纹相间组成,它的排列方式遵循编码规则,当扫描器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条形码上的的时候,黑色会吸收光,白色会反射光,扫描器接收到到反射光就能解析出条形码上的信息。
  条形码有天生的弊端,只要稍稍弄脏或者褶皱识别的误差就会很大。条形码所能容纳的信息非常有限,我们常看到的条形码基本上是由数字构成,这就导致了收银员需要不停地输入产品的信息和价格,于是"腱鞘炎"这种职业病就诞生了。
  基于上面的愿景,日本电装(DENSO)旗下子公司DENSO WAVE一名叫原昌宏的人在1994年发明出了二维码,仅仅只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信息。二维码能在今天这么流行,还得益于DENSO WAVE放弃了收取专利费。
  二维码里一个个的黑白相间的小方块其实展现的就是机器语言"0"和"1",它们两的组合几乎组成了电子设备上所能展示的所有信息。
  二维码基于下面的结构所以不管从哪个方向扫描都能扫出信息来,二维码还具有容错机制,只要缺失、亏损比例不超过三成,都能准确的读取出信息来。
  一个二维码能容纳多少信息?
  如今的二维码拥有40个官方版本,从Version1~40,最小的为21*21,最大的为177*177。比如微信名片是37*37的规格,微信付款码则采用25*25的规格。在一个2*2的四宫格中能够涵盖2^4,共16种图形,也就是16条信息。25*25的规格就可以包含2^478种二维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年用掉6000亿个二维码,也能用1.301*10^132年,反正是非常多辈子都用不完,这还仅仅只是25*25的规格。
  所以担心二维码有一天会用完是多余的,有点杞人忧天了。可能等不到它用完的一天就会有新的技术出现,又或者文明更替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有一个词叫"杞人忧天",这是先秦诗人韩非写的一篇文章,文里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这个问题基本上也可以这样归类。
  但能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明题主也是有心人,一个乐于思考的人,一个关心天下大事的人,一个不耻下问的人,有前途。个人对此欣赏。
  二维码早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这个1994年日本人的发明,不需要专利费,但在中国市场被发扬光大了。今天我们来讨论它有没有可能被耗尽,也是可以碰撞一下、分享一下的。
  其实,理论上讲,二维码是可以用完的,因为二维码不是无限生成的,但可生成的二维码总量太大,不用担心用完。好吧,即使二维码用完了,必定已经出现新的可替代"三维码",甚至"四维码"。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
  不去计算了,直接借用一下网友的"成果"。假设一个二维横竖各有最高的40个格的正方形,那么所有可以用于变换的点为:40*40=1600;由于每个格子目前只有黑白两种选择,按照电脑二进制的规则(黑与白,对应的就是0和1),实际的排列组合可以达到:2的1600次方。
  2的1600次方是多少,计算机算不出来。但可以类比的是,2的100次方是31位数;2的1000次方是302位数。哦,太复杂了。反正够你用的了。
  全世界目前只有70多亿人,这是11位数。上百亿其实也就是一个12位数。这样比较一下能知道么。
  答:二维码数量虽然是有限的,但是多到用不完,永远也用不完。
  二维码原理
  二维码发明于1994年,相对于一维的条形码,二维码具有更大的容量;二维码本质上就是一个矩阵,在常见的二维码中,白色色块表示"0",黑色色块表示"1",经过扫描器读取后的二维码就成了一段特殊的代码,计算机从而识别出代码中的有效信息。
  二维码的数量
  二维码能表示的数量和二维码自身的像素有关,像素越高,二维码表示的数量成指数增长,但是读取二维码和扫描器的像素有关,在各种二维码当中,我们常用的编码方式是QR Code,目前该编码方式用到最大的像素为177*177=31329像素,那么理论上,该编码方式的组合数量为:
  2^(177*177) 10^20000;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值,哪怕全球人口有1000亿,每人每秒钟消耗1亿个二维码,即便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至今(138亿年)一直在使用,也就消耗了4.35*10^36个二维码,远远低于177*177像素的二维码数量,更何况二维码的像素是可以继续扩展的。
  实际上,二维码有些固定信息以及纠错码,所以固定像素的二维码数量要低于理论值,但是数量也多到用不完,而且平常我们也用不到177*177这么高像素的二维码。
  生活中的二维码
  平常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支付二维码,每张二维码里面,其实包含了你的支付平台、账户信息、支付金额和时间等等,你换一张支付码,其中的数据跟着变化,但是信息所占长度未变,时间随时都在变化没有终点,所以属于你的支付码是用不完的。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京东因3亿货款被神州电脑起诉神舟电脑官方今日声明称,因京东拖欠货款一事,公司已经于2020年2月18日向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标的额为3。383亿元。随后神舟起诉京东拖欠3亿多货款登上微博热搜。京这不仅仅是看时间工具,也是健康管理器作为一名忠实的苹果粉丝,俗称果蛆。iPhoneMacbookiPadAirpodsiPodAppleWatch这些产品自然我也都在我的生态圈内,但其中最贴近生活,最与个人健康息息相深测轻薄移动工作站ThinkPadP14s1前序SOLIDWORKS,CATIA,UGNX,3dsMax,Cinema4D,PixarRenderman,ChaosGroupVRay,REDSHIFT,UnrealEngi为什么在星巴克上网的都是苹果电脑不是ThinkPad?工程师爸爸的爱ThinkPadYoga11e(外观体验篇)开始之前昨天有人转给我看一个知乎上的问答,大概的意思是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带着MacBook去咖啡店上网,而不是带ThinkP助你重拾童年回忆RenoAce高达版成最畅销IP手机现在不少的手机厂商都会选择跨界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定制机型,而说到最近有哪台定制机深受大家关注,那肯定是RenoAce高达定制版。自从OPPO宣布与高达合作以来,无论是数码圈还是动漫全新明锐PRO,斯柯达品牌焕新的里程碑01hr斯柯达迎来关键时刻。3月9日,全新明锐PRO迎来中国首秀。新车定位数字德系精品座驾,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上市。自全新明锐PRO始,上汽大众斯柯达将转入以数字化体验为核心2020年全球畅销电动汽车排行榜,三款中国品牌进入前十受疫情影响,去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的背景下,全球纯电动汽车(乘用车)逆势上涨41,销量达到312。5万辆。EVSales预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达到67,202高合试水换电,800公里电池包报价6万年初业内关于续航1000km的争论尚未平息,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已破晓开启新世界。3月30日,高合HiPhiX正式发布四款新配置车型预售价格,同时发布高合升能计划,即换电服务,换电后最观察ID。4X的数字营销新模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随着全新纯电ID。4X交车的临近,上汽大众最近做了一件事情。3月12日,全新纯电ID。4X正式开卖。有意向选购ID。4X的消费者,可以在ID。伙伴的帮助下在线签订汽车销售合同。作为游戏表现获粉丝刷屏点赞,一加7Pro成游戏主播专用机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近几年来,手游成为流行趋势,市面上已经有超多好玩的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QQ飞车,都是现在的热门游戏,很受当代年轻人欢迎。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小红书微博淘宝拼多多删照片?程序员告诉你常规操作前几天,App远程删除照片的话题冲上热搜,有网友爆料自己vivo手机里的照片不见了,手机上的安全软件检测到是app删除的。这可是关乎到广大网友隐私安全的大瓜,瞬间就博得大众眼球,网
上汽乘用车金九创新高,9月热销8。1万辆,出口2。8万辆金九创新高!上汽乘用车从国内到出口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全线飘红持续走高,9月冲上8万大关,单月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25,创今年新高!出口连续七个月保持正增长,9月继续华硕B550重炮手领衔搭RX6600XT畅爽1080P极致体验近期RX6600XT显卡正式上市,它利用先进的RDNA2架构,主打1080P分辨率下的顶级画质游戏体验。RDNA2最具革命性的进步就是InfinityCache(无限缓存),通过这膨胀了?20万以上国产SUV你也得抢购近几年,自主车企的新技术引入吸收,外加供应链体系的全球化推波助澜,国产车以小步快跑迈入20万以上价位。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城在内,不少重磅新车已经有了相当水准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销量,其焕新升级为智趣而来广汽本田2022款VE1TA系列上市新四化浪潮席卷之下,新能源汽车正在重构人们对于未来出行的想象。9月26日,广汽本田2022款VE1TA系列上市发布会召开。作为广汽本田首款纯电SUV,VE1开启了广汽本田电动化事业岚图free涉水后底部碰撞获四未未冒烟未起火未爆炸末进水9月26日,由中汽中心权威机构认证,以公安部交管局提供高频事故场景为依据,岚图FREE成功挑战全球首个电动车涉水后底部碰撞公开测试。本次电动车涉水底部碰撞测试,岚图FREE测试结果轩逸入局,神仙打架!两田一产混动车谁更靠谱?日系在混动车领域一直最有话语权,路上蓝底的牛头标Honda标甚至逐渐有了取代普通标的趋势。今年天津车展丰田凌放HARRIER中期改款本田雅阁相继亮相,轩逸ePower的首发也预示东极光蓝金鳞橙领潮亮相,全新配色比亚迪汉EV全面到店自然之美,给予我们无限的想象和灵感。9月28日,采用极光蓝金鳞橙全新外观内饰配色的比亚迪汉EV惊艳上市,全新配色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极光波光暮光三种绝美之光,将自然色彩美学融入落叶之秋微风徐来赛那与美好不期而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曾在秋登宣城谢跳北楼里这样描绘过秋天的苍茫王绩也在隐居之处,闲逸之中写下野望,感叹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贾岛的一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更是道出掰开了说!比亚迪DMi为什么强?从DMi系列上市开始,秦PLUS宋PLUS唐DMi三款重磅新车持续热销,全部平价销售且要等提车。近日官方最新消息显示,DMi系列即将迎来新成员宋PLUSDMiAWD近日正式上市,综苏宁6。10家电巅峰日一站式购物来啦!好物成套系才是好伴随愈加临近的618,家电大促越来越火爆,大家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家电品牌时是不是有些眼花缭乱了?是不是面对不同的家电品牌都不知道选择什么?不用怕不用怕!6月10日,苏宁易购联合家电行原神托马引发热议,玩家还原其高难度侧空翻,声优也有梗原神即将实装的新角色托马对玩家来说绝对不会陌生。早在2。0版本中,托马正是大家在稻妻遇到的首个角色,他在剧情中也令人印象深刻。时光如梭,托马的到来已迟到了三个月,但他的热度却丝毫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