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走向整体的世界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电气时代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方法:比较观察法;个人学习档案法;辩证评价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本课首先列举了电气时代到来的重大科技发明以及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用地图和表格标出列强瓜分世界的焦点和斗争,分析了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世界走向整体世界的表现,揭示了世界市场联系的物质条件、殖民运行机制和整体世界形成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专题五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影响)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政治: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科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如电磁感应原理),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参见课本p102"成果表")
  (1)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3)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并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4)电力广泛使用的影响:①电作为高效率的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②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③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作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方面的新材料风行全球)。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结构变化: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发展起来并占据工业主导地位,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使用。
  (2)传统农业变化: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电力设施、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生产组织变化——垄断组织产生
  ①伴随着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②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③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④资本家纷纷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⑤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性质)。⑥垄断组织能够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进了大工业发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从重工业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关系: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国际关系:①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体)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条件
  (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3)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引发了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激烈斗争。
  2.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概况
  (1)到19xx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英法俄在殖民地占有量中排前三位。
  (2)到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3)(结合课本图表)到19xx年(一战爆发前):英国的殖民地有北美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印度、缅甸、阿富汗、也门等,非洲的埃及、苏丹、南非等。法国占有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马达加斯加等。意大利占有非洲的利比亚、索马里等。德国占有西南非洲、多哥、喀麦隆、坦噶尼喀(莫桑比克)等。
  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由控制美洲到走向全球)
  (1)"门罗主义"的提出和演变:①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②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③1889年,美国召集了第一次泛美会议,成立了"泛美同盟",美国在"泛美主义"的旗号下,一步步把拉丁美洲变成了自己的后院。④19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海权论"。⑤1898年,美国发动了美西战争。⑥2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西半球霸权。
  (2)"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①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②19世纪中期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三不":不垄断、不分割、不直接)。③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在1899年提出"自由贸易"原则,在19xx年重申"公平贸易"原则,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
  归纳:美国的扩张政策及扩张结果:孤立主义 门罗主义 泛美主义 "海权论" "门户开放"政策;确立了西半球的霸主地位(20世纪初)。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世界一体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概念:世界一体化,是指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性、局部性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个整体性世界。
  2.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2.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4.影响:(1)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物种交流)。(2)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国际劳动分工、生产社会化)。(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4)世界一体化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课后探究:欧洲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化的启示
  (1)发展工业与注重保护环境并举。(2)提高目前我国工业的科技含量。(3)注重培养科技人才。(4)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内 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ks5u.com]
  同[来源:ks5uk]
  点发明者 工匠、技师[来源:ks5ks5u #k] 科学家、工程师[来源ksks5ux#k]
  发明基础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时 间1765--19世纪中期英法美;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俄日 1870--19世纪末20世纪初
  范 围 英国—法美—德俄日 同时开始于几国
  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学案部分
  第17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基础导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和欧美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发明和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并与他人合作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2)新兴产业的兴起: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3)传统产业改造
  ①工业方面,电气时代到来,推动了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的时代,史称"钢铁时代"。
  ②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影响
  (1)生产力方面:电的广泛应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出现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②概况:现代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股票交易市场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推动"巨型企业"的出现。
  ③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④影响: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二、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原因
  (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拉大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差距。
  (3)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2.概况
  (1)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德、美、日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美国的对外扩张。
  ①扩张目的:早期扩张的目的是建立美洲体系;19世纪末扩张的目的是谋求太平洋利益。
  ②指导思想: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对美洲事务的干涉;19世纪中期倡导新殖民主义。
  ③扩张过程:1823年,提出"门罗主义";1889年,成立"泛美同盟",拉丁美洲成为美国的"后院";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战胜西班牙;1898年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包括"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
  ④扩张结果:20世纪初,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
  3.影响
  (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3)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加深了各地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三、世界一体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2)直接原因: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内容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影响
  (1)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2)世界一体化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的受益者。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4)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 致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
  问题研讨
  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1)政治上欧美主要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政体,政局稳定。
  (2)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初步实现工业化,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不断积累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突出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电作为新能源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领域,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
  (2)新交通工具的创新和电信技术的发明、应用便利了人口交流、信息传播。
  (3)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xx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主要影响。
  点拨
  本题围绕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展开探究,分别涉及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答案:(1)表现: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航行时间;海底电缆的铺设和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
  (2)特征:以欧洲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三大洲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影响:促使列强瓜分世界,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激化了亚非拉各国的民族矛盾,使这些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练案部分
  选择题
  1.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 (  )
  a.赫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
  2."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这里的"天才"所起的最突出作用是 (  )
  a.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 b.推动蒸汽时代到来
  c.促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标志着近代交通开始
  3.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4.1890年某国较早通过了反托拉斯法,指出妨碍州际或对外贸易,以及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出现的企业合并或阴谋,都是违法的。该国最可能是 (  )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5."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  )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
  c.日本——英国  d.英国——美国
  6.下表为美国工业统计表: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人) 808669
  工人总数(人)7800027xx
  产量(吨)3xx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7.右图《12英尺的战利品》是美国摄影家肯塞•达利尤斯于19xx年拍摄的。这张照片构图精巧,下列对该照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显示出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的渺小
  ②折射出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
  ③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④表达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憎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非选择题
  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请你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
  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 600种耐热材料和6 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把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一年级体育课队列教学反思第一次与一年级的小学生接触,真的有些不适应,一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有点疼,有点不知所措。你管好前面的孩子,后面孩子的还在乱,得去管后面的,后面的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前面又乱了,孩子们幼儿园托班主题认识消防队员教案范文活动一认识消防队员活动目标1消防队员是社区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消防队是停放消防车和消防队员住的地方。2消防队员穿着特别的制服,消防车会发出特别的声音。3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活动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反思新学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一个班的体育课。说真的,做体育专职教师的这几年中,还从未接触过一年级的学生。而且我也明白一年级队列队形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教学任务,可又不得不完成,因为队列队形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队列队形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浅谈低年级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上好小学低年级一节体育课组织是关键,而组织的好坏在于队伍调动的口令能不能直接被学生接受或听懂,从而缩短队形练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队列队形队列的变换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讲队形队列的变换,其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实用的价值,通过本课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简单的实用性较强的队形队列的变换方式,来增强学生身体关于队列队型教学的思考队形队列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加强纪律性的手段,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使之专心致志,排除一切杂念,这是教师所采取的手段。有时同学出现的顽皮,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是由好动而动变量的同义词有哪些变量解释数值可以变化的量。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于变量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变量的同义词恒量常量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必不可少是造句1这意味着变量值并不是无中生有关于公共的名词解释公共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公共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公共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公共的意思公共,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语出史记middot张释之冯唐列传ldqu关于思潮的名词解释思潮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思潮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思潮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思潮的意思思潮schaacuteo词性名词义项一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数量人的社霸气侧漏同义词是什么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学期即将来临,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现品学网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霸气侧漏的同义词,希望可
秋季高一新生开学主题班会的教案范文一活动题目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二活动主题道德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三活动目的1新学期新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2强化常规管理3重申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四活动步骤1活动准备(1)部分同燕子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难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三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巩固乘法的意义,进一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2让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乘法乌鸦喝水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课时要求1讲读24小节,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2理解到处又很也怎么办一个一个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用看见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欢庆课文教案教材分析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这首小诗,大部分诗句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国庆的热烈的场面。开头幼儿园火灾安全教案幼儿园安全教学是我们的重要教程,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火灾安全教案吧!幼儿园火灾安全教案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3初步掌握幼儿园亲子游戏猫宝宝钓鱼教案游戏材料不同颜色的彩纸板纸夹报纸45厘米左右的线硬纸盒。游戏步骤1在不同颜色的纸板上分别画三种不同大小的鱼,鱼鳞嘴巴和眼睛。然后剪下来。2给鱼儿们附上分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小猫种鱼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编箩筐教案设计设计理念积极创设情景,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探究。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感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课前搜瞎子摸鱼体育游戏教案教案及时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写的方案,我们看看下面的瞎子摸鱼体育游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瞎子摸鱼体育游戏教案一设计单位XXX二游戏适合年龄46岁三游戏目标1通过游戏的开展,提高幼儿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