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三年级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音乐第一学期(花城版)第1课 教案 课题第1课 我们爱老师课时 授课4课时课型综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学校的热爱。 3、从学生的体验入手,通过他们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重点难点aabb;三拍子;一字多音的唱法是难点;认识连音线和数拍数;会写唱名。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一、 提出新学期的要求。二、 谈话导入新课。师: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师:谁能回忆出去年的教师节做了什么事情呢?师:教师节就要到了,请大家讨论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爱?说出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三、体会三拍子和二拍子的不同。师:有一个学校的同学想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在教师节的时候准备去进行劳动来回报亲爱的老师,我们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劳动?观察书中第六页的图片,模仿他们劳动所发出的声音,体验哪一个音更强?认识重音记号,并将重音记号标志在合适的位置。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不同之处。四、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尝试用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最后选择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节奏。 2、请同学将自己选择的节奏配合音乐节奏拍打出来,教师和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首先完整听唱一至两遍,然后用默唱的形式来学唱。 4、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完成想想的练习。 5、比较两组相同乐句有什么特点。 6、根据歌曲的规律来学唱歌曲。五、小结。教学后记学生不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有点不明白。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重点难点2 — 3 | 4 — 3 2 | 5 — —  5 — 0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纸片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一、 复习歌曲。 1、在歌曲的旋律中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找准歌曲的节奏。 2、复听歌曲,请学生找出自己还不太会唱的乐句。 3、跟随老师的电子琴弹奏的音乐,找到音准,分句跟琴进行模唱。 4、用暗示听唱法,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进行交换。 5、分组检查学生学唱歌曲的情况,要求有感情的演唱。 6、和伴奏演唱,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二、给歌曲伴奏。 1、由于上节课学习了三拍子的强弱弱的规律,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请学生按照规律尝试用跺脚、拍手、拍腿和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       |       | 跺脚       |       | 2、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三、表演。  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四、小结。  第 3 课时 课题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课型综合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 谈话导入。 1、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 2、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   ,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 1 1 等。二、学唱歌曲。 1、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   。照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2、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拍手     |     | 拍腿     |     | 3、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 节奏要读准,休止符眼表现出来。 4、过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先全部由学生唱,其他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 5、请学生注意   节奏是本歌的难点,只有唱准了方可表现出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三、打击乐器配伴奏。 1、聆听打击乐器的音色,聆听歌曲,请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2、分组进行   和   节奏的练习。 3、配合歌曲,进行演奏。四、表演:请全班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五、小结。教学后记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  第 4 课时 一、 复习歌曲。复习演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二、歌曲处理。 1、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比较难唱准的乐句,跟随老师的琴声,注意音准的进行演唱。 2、能掌握我们学习的节奏,并准确的找出新节奏所在的小节。 3、完整的用充满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小表演。 1、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舞步,要求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舞步:第一拍抬跺右脚;第二拍轻抬落左脚。 2、请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可以先请有舞蹈功底的学生担当各个组的小组长)。 3、分组进行汇报表演,请小组长选出大家认为比较好的动作,将这些动作组合起来,配上我们的基本舞步,编成一个新疆的小舞蹈。 4、全班进行练习。 5、请出一部分同学组成演唱队,一部分同学组成乐器队,剩下的同学在教室中间进行舞蹈的表演,可以交换进行。四、小结:请同学们评出本节课的小创作家,并进行鼓励。  第2课 教案 课题第2课 风铃响了课型综合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 、 三种节奏。  2、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节奏。 1、师将三种节奏板书于黑板上:              设问:请说出上面三种节奏的时值是相同的吗? 2、讲解三种节奏时值相等的原因,复习巩固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3、将上面三种节奏跟随老师用手拍打出来。 二、导入新课。师:谁见过风铃?如果风铃是     铃 铃 的响是吹来什么风?总结出答案:     微 风     轻 风     狂 风师;请听听歌曲里是怎样唱的? 三、学唱新歌。 1、 完整的初听歌曲,找出课文中标出的音:5 3 2、用做手号的方式区分两个音的高低。 3、跟随老师的电子琴摸唱歌曲前4小节,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变化。 4、完整的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两至三遍。 5、能根据歌词内容唱出当不同的风吹来时,风铃发出的不同节奏的声音,并跟随电子琴演唱。 6、完整的复听歌曲。 四、小结。  第 2 课时 一、认一认,唱一唱。  歌曲主歌部分中有四小节旋律是由"5、3"构成的,请学生听教师的琴声唱出唱名。在唱准这"5、3"两个音后,形象化的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存入自己的大脑"小音库"中。二、听一听,找一找。 1、第3、4小节"5 3 3 5 3 | 1 — | ",后两个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学生教难唱准,教师要借助钢琴先让学生听准后用"lu"模唱,再过渡到填唱歌词。 2、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分别用  、     、   三种节奏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发出的"丁零"声,生动形象,但学生较难掌握,可以先请学生用手拍打节奏,并按节奏说歌词。 3、按节奏唱出三段不同节奏的"丁零"声,最后再学唱全曲。三、唱一唱,演一演。  请学生讨论,根据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的意境,分别用p mp f 力度演唱,并且加上动作进行表现。四、画一画、做一做。  请学生学会歌曲后,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让学生相互配合,动脑筋想办法,在教室里布置一个"风铃展览会"。五、小结。  第 3 课时 课题顽皮的杜鹃课型综合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重点难点5 3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 议。  请学生先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鸟类的知识,再回忆在前四册教材中通过音乐所认识的鸟类朋友,并模仿小杜鹃的叫声。二、 听。  听教师弹琴模唱杜鹃鸟的叫声( 5 3 咕 咕),学生感受和建立了这两个唱名的音高观念并将其存入了"小音库"后再聆听歌曲。要求学生能听辩出歌曲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这两个音组成的,并借助手号唱准"咕咕"。三、唱。 1、听录音,第一遍听到"咕咕"时举手,第二遍听到"咕咕"时拍手,第三遍听到"咕咕"时跟着唱。 2、师生对唱,教师唱歌曲,学生学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用此方法还可以进行分组接唱、男女声接唱、全班和个人接唱等。 3、 全班齐唱。四、动。  初步学会歌曲后,请学生自由设计表演动作,"咕咕"处可设计表现小杜鹃飞翔或叫唤等特征的律动。五、小结。  第 4 课时 课题《顽皮的杜鹃》、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课型综合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能较好的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的表现出来;并能恰当的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重点难点能主动积极的参加到表演中去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风铃》,感受在不同的风力作用下,风铃发出的不同声响。二、观看课件,增加对风的认识。 1、观看微风时的画面,并念出口诀:零级烟柱直冲天。 2、观看一、二、三四五级风的画面,念出口诀:轻风吹脸面,叶动红旗展,带动小树摇。 3、用此方法依次观看到十二级风力的图片,可以让学生随着风力摇动,感受风带来的效果。 4、进行游戏,请学生上台来模仿树,当听到老师说出几级风时,随着风力做出相应的动作。 5、演唱歌曲《风铃》,注意在不同风力下,风铃发出的声音。三、复习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进行表演。 1、请各组根据自己的编排,上台来进行展示。 2、请大家做出评价,评出今天表演的优胜组。四、小结。  第3课 教案 课题第3课 听音乐 看跳舞 课型欣赏第 1 课时 《四小天鹅舞曲》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乐器的音色。  2、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的兴趣。重点难点感受不同音色的感觉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从屏幕"天鹅妈妈带着四只小天鹅"的图片,导入新课。二、完整聆听。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三、师生共同在图书馆和网上收集的资料,讨论柴可夫斯基和他的作品(从作曲家的国籍、生平、主要作品、小故事等几方面进行)。四、观看录象。初步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和《四小天鹅舞曲》,并欣赏《四小天鹅舞曲》以及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录象片段。五、分析、讨论。从旋律、音色几方面分析《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要素,感受和表达乐曲的旋律。 1、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①屏幕展示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谱,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部分主题旋律。 ②学生跟琴哼唱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重音。 ③师生边哼唱,学生边跟随教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旋律。④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用乐器伴奏共同演奏第一部分主旋律。 2、 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①屏幕展示第二部分主题旋律谱,老师用钢琴弹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②学生跟琴哼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并感受旋律中的切分音。③师生边哼唱,学生边随着老师用形体动作感受和表达旋律。 3、 分析乐曲的音色。 ①再次完整欣赏全曲,并自由讨论,分析音色。 ②老师汇总同学的意见,并做总结。 ③分析第一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师:"同学们想一想,天鹅通常生活在什么地方?" 讨论得出结论:天鹅生活在森林、湖边、田园里。师:"什么乐器最具有田园色彩?" 播放"双簧管"介绍。让学生了解双簧管是最具有田园色彩的乐器。屏幕展示双簧管图片,并播放双簧管演奏的录象片段 4、分析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的音色。第二部分主题旋律由小提琴演奏。 ① 师:"音乐家为什么要用小提琴来表现小天鹅的形象呢? ②作曲家用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来表现小天鹅纤细而活泼的形象,就非常合适。六、完整设计和表现全曲,  全体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边欣赏边用律动表现全曲。  第 2 课时 课题听赏《天鹅》、观赏《天鹅之死》课型欣赏教学目标 1、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的兴趣。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理解舞蹈表达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介绍导入。 1、介绍乐曲的作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本曲选自《动物狂欢节》的第十三首《天鹅》。 2、介绍乐曲和舞蹈的关系。 3、观赏舞蹈《天鹅之死》。二、欣赏。 1、完整的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复听音乐,让学生闭眼重现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听辩出作品中担任独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乐器。 3、分两组,跟随音乐用手臂分别画出独奏音乐和伴奏音乐的旋律线;随着音乐自由的律动。 4、讨论。对两部表现"天鹅"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师做归纳总结。请学生填写下表。  作品要素 四小天鹅舞曲 天 鹅意境热 闹幽 静情绪欢 乐忧 伤节奏紧 凑舒 展速度快 速缓 慢力度教 强较 弱 三、比较。  让学生听赏有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第 3 课时 课题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课型欣赏教学目标1、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的兴趣。重点难点 a b a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打击乐器、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为欣赏活动做铺垫。二、欣赏。 1、初听乐曲,引导学生听辩乐曲的aba曲式,并感受a段和b段在节奏、情绪上的对比,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2、欣赏舞蹈。通过观赏芭蕾舞〈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现代芭蕾舞和古典芭蕾舞的异曲同工之处。 3、请学生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动作特征,议一议在这段舞蹈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三、参与活动。 1、根据音乐"前奏+a+b+a"的结构,分别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律动或声势。 2、在a段前面的几个乐句之后都有一小拍在高音区的快奏。在指导学生听出来后,让学生用铝板琴或电子琴跟着音乐的旋律在此处参与刮奏,也可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或用嘴巴发出声音参与。 3、欣赏由手风琴等其他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四、相互评价。  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教学相长。  第 4 课时 课题金孔雀轻轻的跳课型综合教学目标 跟随影象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的律动的活动。重点难点 6 3 3 | 1 2 2 | 1 6 1 2 | 2 —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1、播放以前所学的少数民族歌曲,说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唱一唱。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兴趣。 2、谈话引题。  师:"刚才回忆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大家说的很好。下面老师放最后一段音乐,听完后请你们说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伴奏音乐: a由学生谈谈他们对傣族的认识有多少?  b出示象脚鼓的图片,并介绍具有傣族特色的民族乐器—象脚鼓。  听完音乐后说出是傣族的音乐;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二、创编活动—感受和体验歌曲情绪和风格。 1、创。  听〈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学习用模拟象脚鼓的拍击法为歌曲伴奏。 2、议。  歌曲都唱了什么?带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忆。  老师在课件上展示凌乱的句子,学生根据听歌曲后的记忆有感情的读词,将老师准备好的凌乱的句子组合成歌词。通过组合句子的游戏,培养学生专注听音乐的习惯。 4、动。  让学生自由的模仿孔雀的神态做几个动作。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资源(请出小老师)教同学们跳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感受歌曲的韵律。男生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生扮成小卜昌的摸样跳起优美的舞蹈。三、小结。  第4课 教案 课题第4课 唱游 课型唱游第 1 课时 《左手和右手》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 、sol、 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 2、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唱名"6";感知音名a;通过手号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能用"3、5、6"三个音按照所给的节奏创作音乐短句。重点难点 6 6 6 5 | 6 3 | 6 6 6 5 | 6 —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建立"我的小音库"。 1、唱一唱、填一填。  请学生唱《踢毽子》的第一句,教师弹琴帮助学生唱准音,并要求学生做手号感受音高的位置。 2、听一听,认一认。  教师介绍新朋友名叫"a",比我们以前所认识的"e"和"g"的音高不同。教师弹琴,请学生听音高唱出唱名。 3、弹一弹、唱一唱。  教师弹琴,学生听到后唱出来。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唱出短句。 二、讲故事。  用左手和右手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请学生说说歌曲中唱的内容以及听一听歌曲是由几个音组成的。2、学习读谱。教师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来。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电子琴准确的唱出旋律,可反复几次。 3、检查学生对歌谱的掌握情况。四、小结。  第 2 课时 课题左手和右手课型唱游教学过程设计一、 学唱歌曲。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歌谱,并准确的唱出来。 2、请学生自己根据歌曲的旋律来填词,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完整的听歌曲范唱,比较自己演唱和范唱的区别。 4、用跟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5、用对唱的形式组织复习。 6、随歌曲完整的演唱。 7、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动作,进行表演。二、猜乐器。 1、说出我们学过的乐器。 2、演乐器。请学生想象并模仿出各种乐器的演奏动作,鼓励学生模仿没有学过的乐器的演奏动作。 3、玩游戏。请学生根据别人模仿的动作说出是什么乐器。 4、编短句。 ⑴用手号复习"3、5、6"三个音的音准。 ⑵用卡片比赛的方式复习简谱3、5、6。 ⑶拍准节奏。 ⑷按节奏说句话,如:       |        校 园 里 真 美 丽。 ⑸用3、5、6三个音唱一唱,如      |        5 3 5 | 6 5 3 、 ⑹可在节奏谱下将自己作的曲子记下来,并跟着自己的谱子演唱。三、小结。  第5课 教案 课题第5课 动物世界 课型欣赏第 1 课时 欣赏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教学目标 1、通过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八只小鹅》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重点难点 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说说小鸡。  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当自己看到那些毛茸茸的小鸡时的心情,学一学小鸡的叫声和姿态,也可学一学公鸡、母鸡的叫声和姿态,还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鸡的知识的了解。二、导入新课。 1、场景导入。让学生在纸上或黑板上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小鸡、公鸡、母鸡,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欢快的"养鸡场"。 2、歌曲导入。复习第一册已学过的歌曲《在农场里》,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意境中去。 3、聆听歌曲。第一遍聆听歌曲时重点让学生听出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 4、边听边动。第二遍聆听时让学生为歌曲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歌词编律动,如"叽叽叽叽"、"我的小鸡"、"可爱的小鸡"、"毛茸茸的身体"等,听到这些歌词时做相应的律动。 5、创编表演。  第三遍聆听歌曲时可让一部分同学当小冬,一部分同学当小鸡,跟着歌词内容和歌曲节奏,自编动作进行"我和小鸡"的唱游活动,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感情。三、小结。  第 2 课时课题《八只小鹅》课型欣赏教学目标通过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八只小鹅》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重点难点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介绍歌曲来历。简要介绍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点,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二、欣赏童声合唱《八只小鹅》。 1、唱中感受。  启发学生听出歌曲开头小鹅叫声力度的变化,想象八只小鹅从远处的草地上边叫边摇摆走来的意境,再让学生学着唱一唱前四小节,表现出力度的变化,还可边唱边模仿小鹅走路的步态。 2、演中表现。  听到歌曲中"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时,让学生表演一下"架子很大"的神气样子来。 3、创中想象。  启发学生听出歌曲结尾处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逐级下行的旋律,想象出小鹅们"玩了一天,疲倦了,回家了"的意境,结合歌曲旋律做律动,表现出"疲倦的小鹅"的形象。 4、听中唱游。  跟着歌曲音乐自由表演,可以启发学生表现小鹅门在池塘边戏水、游泳、打水仗、捉鱼等情景,但必须要求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表演动作。可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创编的动作最贴近歌曲的意境,最富有乐感。三、小结。  第 3 课时 课题《猫之步态舞》《两只老虎》课型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钢琴曲《猫之步态舞》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2、通过《两只老虎》的节奏多声游戏,复习以往学过的" 、     、 — 、 0 "四种节奏,体验多声部游戏的乐趣。重点难点感受不同乐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在动物世界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我们来听听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什么小动物?" 二、欣赏《猫之步态舞》。 1、初听,请学生说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象它所描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再用律动表现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音乐形象(不一定是猫)。 2、比较与鉴别。  复听第三课的"大黑猫的主题"片段,比较这两首乐曲所表现的猫有什么不同。可让学生通过语言、画画、动作或打击乐器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3、欣赏与模仿。随着音乐模仿猫的步态自由律动。 4、比较其风格。  让学生再听一些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和钢琴曲,感受它们和古典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品位. 三、节奏多声游戏《两只老虎》。 1、将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组练习一种节奏。熟练的掌握各种节奏型和童谣。(第五组和第六组分别用打击乐器和声势伴奏) 2、小组间的相互合作与设计。 3、有指挥下的分层次表演。在教师指挥下,1-6组节奏一组一组加入。 4、全班整合表演。  最后将五种节奏同时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多声节奏游戏的声响效果,培养互相协作、协调的能力。 四、小结。  第 4 课时 课题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课型欣赏教学目标通过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重点难点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一、 游戏导入。二、欣赏《吹口哨的人与狗》。 1、初听乐曲。先不告诉学生乐曲的名字,让他们自由地想象乐曲中发生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述出来,再说说自己是根据乐曲中的哪些音乐要素想象出来的。 2、介绍乐曲是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普赖尔的作品,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3、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听辩乐曲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学生重新构思或整理自己初听时所想象的故事,再说一说。 4、乐曲起名。请学生为乐曲起个名字。 5、相关知识。教师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口哨和口哨音乐的知识。 6、再听音乐。要求学生听到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时可用声音或动作模仿一下。 7、自由表演。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主人,另一部分同学扮演小狗,随着音乐的欢快节奏,悠闲自得的吹一吹哨,走一走,演一演。 三、拓展欣赏。 四、小结。  第 5 课时 课题蜗牛与黄鹂鸟课型综合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有趣的对话,培养学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重点难点5 5 5 5 3 5 | 1 6 5 | 5 5 5 5 3 2 | 1 6 5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头饰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故事,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在一棵树上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让学生听出歌曲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编一个关于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然后,同学们讨论我们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 2、学习节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是难点,请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掌握节奏。 3、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声学习歌曲的旋律。 4、听唱歌曲。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反复两至三遍,听熟了歌曲旋律后用小组接唱或师生接唱的方法一句一句地唱准歌词。 5、歌曲处理。  听录音,比较录音演唱和我们演唱的不同之处,并加入适当的音色和力度处理。 6、分角色演唱歌曲。唱熟歌曲后,请学生分别给歌曲中的三个角色:旁白、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设计如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全班唱一唱。 三、自编自演。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集演、唱、说、画、奏为一体。 2、请各组上台演一演,看睡的形式最颖。 四、小结。  第 6 课时 课题音乐游戏课型综合通过教学目标1、通过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八只小鹅》,钢琴曲《猫之步态舞》和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的欣赏,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动作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2、通过歌曲《蜗牛和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通过《两只老虎》的节奏多声游戏,复习学过的节奏。重点难点有秩序的进行游戏,并创造性的进行思维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教学过程设计一、 引题谈话。 师:我知道有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谁能来说说听过哪些歌唱小动物的歌曲?(复习《在农场里》等)二、导入并进行故事游戏。 1、老师:小冬也非常喜欢小动物,他家还养了许多小动物呢!每当他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心中就会唱起歌来,我们听听,他都养了哪些小动物。(听童声合唱《我的小鸡》)师生合作: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扮演小鸡的样子表演,老师来扮演小冬,然后跟着音乐演唱,以对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小冬与同学们正嬉戏,八只小鹅也凑了过来。听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歌唱,听听,他们是怎样唱的。 (听童声合唱《八只小鹅》) 师生合作:请喜欢小鹅的同学扮演小鹅。 3、大黑猫迈着急步直冲过来,好象在对主人说:你怎么忘了我呢?(听钢琴曲《猫之步态舞》)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猫的步态自由律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的流动,调动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4、请你再听一听,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小主人与小狗在一起玩耍时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 5、小冬家门前有棵葡萄树,听!树上的黄鹂鸟与蜗牛有趣的对话,我们也来学一学,唱一唱。 6、表演、创作: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蜗牛与黄鹂鸟,进行小小歌剧表演。师生一起参与完整的表演——《小冬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三、小结:人类应该怎样和动物相处。  第6课教案 课题第6课 环球音乐探宝(一)—初行欧洲课型综合第 1 课时 在桥上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在桥上》,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乐句。  2、通过课件展示游览法国的风景、名胜,了解法国的文化。重点难点 乐句的分句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请学生收集欧洲的照片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 1、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教师请学生填写好自己的"护照",然后合格后,全体跟随"导游"搭乘"飞机",来到今天的第一站:法国。 3、课件展示,介绍法国的名胜古迹: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等,使学生对法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歌曲《还要睡吗?》。 1、先复习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和《汉语拼音歌》。 2、欣赏歌曲《还要睡吗?》,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和节奏,自编声势或自配打击乐器伴奏。 3、让学生尝试创作填词。 三、学唱歌曲《在桥上》。 1、读一读。把《在桥上》的歌词,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感受语言中的句子,然后导入乐句的感知。 2、拍一拍。尝试听辨出歌曲中有几个乐句,在"х х х"的节奏拍手。 3、比一比,在音乐声中,听辨出相同乐句和不同乐句,听到相同乐句举手,听到不同乐句放下手。 4、画一画。请学生用一种颜色表示相同的乐句,用另一种颜色表示不同的乐句。 5、唱一唱。请学生说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乐句,并在老师的琴声中跟唱。如 "7 1 2"和"2 7 1" 。 6、做一做。请学生自编舞蹈动作,相同的乐句用一个动作,不同的乐句用另一个动作,并根据教材要求,男女同学根据歌词做不同的动作。 三、小结。  第 2 课时 课题法国古老歌曲课型综合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法国古老歌曲》,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乐句、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2、学习二声部的旋律,对二声部的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 四拍子的强弱规律,乐句的分句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师:我们来到法国,受到法国小朋友的盛情款待,今天,他们还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篝火晚会,让我们出发吧。二、听中议。播放音乐做背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美丽的夜空、夜景和人们围坐在篝火边联欢的画面,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三、听中读。教师轻轻地弹奏歌曲的第一声部旋律,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静悄悄的夜晚"的意境中。四、听中唱。 1、教师谈第一声部旋律,学生先用"lu"跟唱,熟悉了旋律后再唱歌词。 2、请学生找出歌曲中较难唱的地方。 3、请会唱的同学先唱,不会的同学听后跟唱,用互相帮助的方法解决难点。 4、师生、生生、小组对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5、全班齐唱。五、小结。  第 3 课时 课题再见吧,朋友课型综合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再见吧,朋友》,让学生感知音乐中的乐句、四拍子节拍的强弱规律,音乐的渐弱和渐慢和认识"rit."渐慢记号。重点难点rit.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复习歌曲《在桥上》和《法国古老歌曲》。师:我们在法国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招待,但是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现在到了和法国朋友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送给他们吧。二、学习歌曲《再见吧,朋友》 1、朗读:歌曲的歌词由六句"再见吧,朋友"组成,前三句是上行旋律,后三句是下行旋律。请学生按照旋律走向的特点,用渐强力度朗诵前三句,用渐弱力度朗诵后三句,并按"rit"的提示,最后一句渐慢结束。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找出歌曲中不容易唱的乐句,跟随老师的琴声解决难点乐句。 4、用对唱、分组唱的方法练习歌曲。 5、讲解练习弱起小节和结尾处渐弱、渐慢唱法的指导。 6、模拟情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小结。  回忆在法国的美好情景。  第 4 课时 课题伦敦桥课型音游教学目标1、学习歌表演《伦敦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不同,初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通过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国的国家概括及国旗等知识。重点难点 根据情节设计动作进行表演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 观看课件,了解有关英国的知识。课件展示伦敦桥、国旗、牛津、剑桥、巨石阵等风景,感受  英国的名胜和文化。二、学习歌曲。 1、设疑:伦敦桥要垮了,我们可以和英国的小朋友一起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讨论。 2、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跟唱,反复多次。 3、歌唱律动,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请学生跟着音乐自由拍手或律动。 4、创编歌词。在全班同学都熟悉了歌曲后,鼓励学生创编其它歌词。 5、完整的生动的演唱歌曲。三、唱游。 1、根据教材中的要求请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2、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四、小结。  第 5 课时课题欢庆新年课型综合教学目标学唱歌曲《欢庆新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差异,初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难点 aaba’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 谈谈中国小朋友过新年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穿新衣、吃糖果、收压岁钱等。 想想外国的小朋友会做些什么,布置圣诞树,穿新衣,唱歌、收礼物等。 师:"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它会向我们说明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唱歌曲。 1、完整的初听歌曲,听后说出歌曲中是怎样描述小朋友过年的情景的。 2、看课件,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和新年的画面,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开始用"啦"轻轻跟唱歌曲,熟悉旋律后视谱演唱,学唱歌词,对于不容易掌握的地方听老师的琴声解决。 4、用对唱的方式进行演唱,如小组对唱、男女生对唱等。 5、跟随歌曲伴奏边唱边用"拍腿、捻指、拍手、捻指"的方式轻轻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6、齐唱歌曲。 三、创、演。 1、由学生自己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如一人领唱加动作表演等。 2、唱熟后全班分成几个组进行唱游活动。 四、小结。  第7课 教案 课题第7课 多彩的乡音 课型综合第 1 课时 捕鱼歌教学目标通过台湾山地民谣《捕鱼歌》的学习,了解和喜爱台湾的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统一祖国""一个中国"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х х | х·х х х | х х | х —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 示范与引导。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段渔民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上捕鱼的画面,然后跟着歌曲录音,边范唱歌曲边表演划船、撒网等捕鱼的动作。二、对话与议论。 1、请学生说说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并为歌曲取个歌名。 2、介绍台湾和台湾民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朗读与律动。熟悉歌曲的节奏,再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可同时做用力划船的律动: х х | х·х х х | х х | х — | 嗨 哟 依 哟 依 哟 恩 嗨 哟 (四遍)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可同时做划船、掌舵、撒网和手捧大鱼等动作。四、手号与歌唱。教师用手号打出歌曲旋律,请学生看看手号唱准音高。在第三句高音学生不易唱准,教师要加强练习。五、歌唱与唱名。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注意"6 5 "和"2 5"学生容易混淆,应多加练习。六、设计与唱游。 1、全班同学边唱边做划船和捕鱼等律动。 2、一人领唱一、三句,众人齐唱二、四句。 3、一人领唱前半句,众人齐唱后半句。 4、唱游: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圈,第一句逆时针方向走,用踏并步;第二句向顺时针方向走;第三句向圆心走,双手渐渐抬高;第四句退回原位,双手慢慢放下。七、小结。  第 2 课时课题勇敢的鄂伦春课型综合教学目标1、通过鄂伦春人文知识的了解,加深对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歌曲内涵的理解。 2、感受鄂伦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能自编律动表现出歌曲的情境和意境。重点难点p f 渐强"<" 渐弱">"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歌曲导入。 1、复习第一册歌曲《是谁在敲》,帮助学生感知力度的强、弱和力度记号"p"和"f"。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上"p" 和"f"两个力度记号,指"p"时,要求学生轻轻地拍三下手,指"f"时,要求学生用力拍三下手。 3、认强、弱记号,教师在强弱记号旁画上"<" ">"的记号,请学生猜这两个记号会是什么意思。在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中找找有没有这两个记号,再读一读歌词,根据歌词内容猜猜它们在歌曲里是表示什么意思。  二、学习歌曲。 1、听录音,听后请同学们说说两个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表现强弱对比。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 ">",如用拍手、拍桌子的方式,用模仿火车声、下雨声等方式。最后根据歌曲的要求,按前奏和尾声的节奏模仿马蹄声,表现出"<"">"的力度来。 3、教师用手号打出歌曲旋律,学生跟唱,熟悉旋律。 4、跟随老师的电子琴学唱唱名,要将力度记号表现出来。 5、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记号的表现。 三、自编律动表现歌曲。 四、小结。  第8课 教案 课题第8课 小歌舞剧课型表演第 1 课时 孙悟空打妖精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表演小歌舞剧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学会根据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设计不同的演唱和表演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重点难点 根据不同角色设计表演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教学过程设计一、 观赏导入。完整的欣赏一遍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初步了解小歌舞剧的表演形式。  二、让学生说出歌曲中的人物及人物不同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各种事情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片段欣赏,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清是非、拒绝有害物品的思想教育,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再次欣赏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请学生根据歌词内容绘声绘色的讲述孙悟空打妖精的故事。  五、据不同角色的特点,指导学生编出简单的有代表性的动作,边听边做动作。  六、加入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伴奏。节奏音型、节奏乐器最好让学生自己设计和选择。七、表演小歌舞剧《孙悟空打妖精》。 1、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组或伴奏组。 2、表演组的同学可自由选择角色,如扮演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白骨精和群众等,根据对角色的理解设计动作,在与伴奏组合成先排练二三遍,熟悉小歌舞剧的表演程序。 3、伴奏组的同学选好节奏音型和伴奏乐器,安排好制造特殊音效的同学。 4、各组进行配合。 5、全班进行表演。  八、小结。  复习 考试 课题复习课型综合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本学期所学歌曲。重点难点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演唱不同歌曲。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内容: 1、背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顽皮的杜鹃》、《金孔雀轻轻跳》、《左手和右手》、《在桥上》、《捕鱼歌》 2、看唱歌曲:《我们爱老师》、《风铃》、《踢毽子》、《蜗牛与黄鹂鸟》、《法国古老歌曲》、《再见吧,朋友》、《欢庆新年》、《勇敢的鄂伦春》 3、欣赏内容:《四小天鹅舞曲》、《天鹅》、《我的小鸡》、《八只小鹅》、《伦敦桥》、《友谊地久天长》、《骑竹马》、《孙悟空打妖精》。

滋润的反义词是什么滋润即湿润,不干燥,也用来形容人的生活比较舒适。下面是关于滋润的反义词是什么的内容,欢迎阅读!滋润的反义词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沙漠地方气候很。枯干燥干枯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拥戴的反义词是什么拥戴释义拥护推戴拥戴的反义词一反对释义不赞成不同意词语造句1你对这件事,或者赞成,或者反对,总得有个明确的态度。2我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4我们反收获的反义词是什么收获是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比喻心得成绩战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收获的反义词是什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收获的反义词种植耕耘耕种付出损失播种收获的。基本解释1。收割农作物收取。汉荀悦汉相濡以沫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中文发音xingrym。成语解释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洗手绢小学音乐教案教学内容1歌曲洗手绢2歌表演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教学重难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和自己不断的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也是如此。那么,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班会怎么准备一份新颖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幼儿园出行安全教案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快来看看幼儿园出行安全教案吧!幼儿园出行安全教案1走在马路上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景和儿歌中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关于春季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育,让师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2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进行预防春季传染病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的教育。教学过程对于每个观潮第一课时教案导语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观潮,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小编为你总结了观潮第一课时教案。希望喜欢!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关于我多想去看看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2认识2个偏旁心方。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4正确流利小学自律主题班会教案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自律主题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下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只有把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注重教法的研究,又注重学法的指导,教学才有效。教不但要教学生理解课文和相关的语文知识,也应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教是为了不教(我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一个现代人,需要的是终生学习,老师不可能把一个人一辈子所需求的知识在几年时间内传输给学生。我始终认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头注重读写链接提高语文素养有人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称为21世纪的第四张和第五张通行证,这再次说明了读写语文能力之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感悟也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学会积累厚积薄发每当布置学生写作文时,总有学生咬着笔头,苦思冥想写不出一个字来,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不是滋味,作文为什么会怎么难写?难道真的什么都写不出吗?学生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作文中的十大傻帽语言作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语言,思想观点要靠语言表达,生活场景要靠语言记述,秀美山川要靠语言描绘,方法技巧要靠语言说明,看看对语言怎么能够随便啊!可只要翻翻学生的作文,语言灾害还真不成语对对子一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指鹿为马(点石成金)固若金汤(危如累卵)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沙包活动教案沙包活动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投入到活动中,体验快乐!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安排活动。沙包活动教案一一。做沙包玩沙包主题活动的两个亮点1。小课题,长周期小切口,大落点按照以往的手工课,做沙猫和包中班语言教案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学习绕口令猫和包,儿歌中的宝猫包叼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猫和包中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猫和包中班语言教案一活动目标1。初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教案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能促使幼儿们在游戏中提升自己,建立初步的合作意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集体游幼儿园小班过年了教案新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新年也是在寒冷的冬天瑞雪兆丰年,一切喜悦的丰收和美好的愿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幼儿园小班过年了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一主题说明新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