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认识容量和升试讲教案
  一、创设情境,认识容量
  1、初步感受,揭示课题
  要求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
  师:你知道这个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
  生一:我知道,雪碧瓶子里装了2.25升。
  生二:有的牛奶盒子一升,有的225毫升。
  生三:有的色拉油罐是4升,有的是8升
  ……
  师:同学们答得都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你看到的具体内容。
  生:贴在瓶子上的商标写的明明确确,容量是多少升或者是多少毫升。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容量和升。
  (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容量和升。)
  2. 引导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
  师:请同学们观察两个杯子,谁能说出哪个杯子里盛的水多?
  学生讨论。
  生一:1号杯子里盛的水多。
  生二:1号杯子盛的水多,就是容量大。
  生三:2号杯子的水少,就是容量少。
  师:确实如此,哪一个杯子能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体的物品我们称它为容器。
  2. 引导操作比较: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水壶
  师:观察这两个水壶,你能看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生:这两个水壶外表看起来一样大。
  师:那它们的容量是不是一样大呢?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
  生:给两个水壶都装满水,再分别倒入两个一样大的大杯子里,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就说明哪个水壶的容量大。
  师:如果只有这样的两个水壶,不借助于其它工具,可以辨别它们的容量大小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把第一个水壶装满水,往第二个水壶里倒,如果没倒满,就说明第二个水壶的容量大;如果正好倒满,那就是两个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如果倒满了后,第一个水壶里的水还有的剩,就是第一个水壶的容量大。
  师:这个方法真好,你说的真好。请你来演示一下。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师:同学们,这下你能看出哪个水壶容量大一些,哪个水壶容量小一些吗?为什么呢?
  生:装的水多,就说明它容量大,演示比较后我就看明白了。
  师:那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其它的容器吗?举例子并来比较一下它们容量的大小。
  生一:我家中的电水壶比热水瓶的容量大,因为烧一电水壶的水可以装两热水瓶。
  生二:我家的浴缸和洗脸盆的容量大很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生三:我家吃饭的时候盛饭的是小碗,容量小;盛汤的是大碗,容量大。
  ……
  师: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都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3. 引导操作计量
  让学生观察小组里的水壶,指出各组的水壶同样大小。
  师:你知道这个水壶的的容量是多少吗?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
  启发学生用玻璃杯"量一量",看看容量是"多少杯"。学生动手测量并交流计量的过程和结果。
  生一:一壶水可以倒满5个杯子。
  生二:不对,是6杯。
  生三:我们5杯半
  师:同学们说的杯数都不太一样。而同样大的水壶,计算它容量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计量的结果相同呢?
  生一:我们各组杯子不是一样大,所以杯数有多有少。
  生二:我们应该准备相同大小的杯子,这样量出来的杯数就一样多了。
  师:容量的大小可以进行计量。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二、 感受容量单位"升"
  1. 师:你见到的.容量单位有哪些?
  生齐:升和毫升。
  师:升和毫升都是常见的容量单位,本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升。(板书:升)
  师:说说你看到的瓶、罐是盛放什么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出示挂图)
  生一:第一个装的酱油,容量是一升。最大的罐子里装的纯净水,容量是19升。
  生二:色拉油和果汁的瓶子容量分别是4升和3升。
  师: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L"表示。(板书:升、L)
  学生读一读。
  2. 简介"升"的历史演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量器分为合、升、斗等,商鞅研制了标准量器铜方升,器壁刻铭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不过那时单位量值每升可比现在的升要小得多。此后的两千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化。1858年以后,英、法等国侵略中国,"加仑、品脱"等容量单位随之传入,我国的度量衡从此趋于混乱。新中国成立后,度量衡逐步规范起来。1959年6月,国务院把公制定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为容量单位从而确定下来。
  三、 认识1升
  1. 师: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小组交流一下。
  师: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请学生观察量杯。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一:我看到量杯上有数字1。
  师追问:那你知道1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一:知道,表示容量是1升。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2:我还看到在量筒和量杯上有一些线。
  师:这些线就好像我们直尺上的刻度一样,它们是测量工具的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2. 请各小组同学量出正方体玻璃容器每条边(棱)的长度。
  生:长、宽、高都是1分米。
  3. 引导:我们把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边说边演示(注意指导学生看量杯的刻度)。
  指出:实际上,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4. 体验1升的多少。
  师: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呢?请同学们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
  生一:我的杯子大,两杯就有1升了。
  生二:我的要3杯多点呢!
  ……
  师:研究发现,成人一天的饮水量为1升~1.5升。少年儿童一般在1升左右。同学们要分多次饮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不然对身体不利!
  四、 应用拓展
  1. "幸运1升"。
  (1)出示一些常见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单位的。
  生:醋,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的瓶子容量大一些,是用升做单位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观察题中的插图,说清图意,再进行判断。说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比较。
  生一:把每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分别倒进量杯里量一下,不就清楚了。
  生二:我用量杯把一升的水,分别往三个杯子里倒,那个杯子里的水最不满,就是谁的容量大。
  师:方法都不错。让我们来试一下吧!
  学生在每小组里演示。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观察题中的插图,弄清题意,再作判断。组织交流时,要求简要说明理由。
  生一: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第二个和第三个杯子的容量同样大。
  生二:这是因为第一杯水先倒满第二杯,看到第一个杯子里还剩一些;再把倒满的第二杯水倒入第三杯,看到第三杯正好倒满。所以我得出: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后两个杯子的容量相等。
  师:答得真好。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呈现的各是什么容器,再要求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砂锅和电水壶的容量比1升大。我是根据我的经验得出的,而且我们已经用量筒测量出1升水有多少。
  2. "快乐1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以猜容量多少的游戏进行。
  3. "节约1升"。
  画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提问: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一天呢?
  生计算并回答:20分钟流失1升水,1小时等于60分钟,1小时就是流失3升水,一天24小时,就是流失72升水。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
  五、课下拓展
  师:学习了这一课,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同的收获,老师希望你们课下留心观察,看看你们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单位的,记录下来,并记下你从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咱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认识容量单位和升》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容量单位和升》重在感受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从观察入手,立足操作体验,教师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容量单位、升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1、以生活问题为纽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一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在"猜、倒、看、比、量"的实践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建构新知。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数学思考。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本课,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小组合作学习材料,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主动探究,也学会了与人交流,效果很好。
  3、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要为生活服务。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如"怎样比较出哪个瓶子的容量大呢?你们都想到了什么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用毫升和升做单位的容器?"等等问题都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整个过程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严谨而不失情趣,轻松而不失深刻。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l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关于称象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教学目标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三颗纽扣的房子的教学反思1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课文记叙了木匠三颗纽扣做了一间很小的可以推动的房子到外地去谋生。晚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前来避雨的人接二连三,他来者不拒。国王受到了启发,决定帮助需要帮海水优秀教学设计单元训练目标1感受大海的魅力景色,了解大海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2认识生字28个学会写字11个学习笔画提横折钩撇折学习书写规则先进入后封口,初步培养学生识记汉山谷中的谜底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小学语文蜜蜂教学反思当课文接近尾声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其他三只蜜蜂还会回吗?学生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想象非常合情合理,我肯定赞赏通过。但好多学生的回答让你措手不及,说他们没道理吧好象也不全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范文今天在上开满鲜花的小路后和孩子们共同分享了两个问题一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孩子们能够非常干脆的回答出美好的礼物就是付出。我很欣慰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二你在生活出塞的教学设计范文教材解读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明李攀龙赞出塞为唐七绝压卷之作。出塞一诗主旨,历来有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说,盼望朝廷起用良将说,同情征人百姓疾苦比尾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识别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个生字。正确书写公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别比尾巴短猴松鼠扁最公鸭个生字。正确书写公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用古装造句注音guzhuang意思古代式样的服装(跟时装相对)。古装造句1我感觉就是看一群现代人穿着古装在表演而已。22006年,夜宴,一部服饰美艳奢华的古装片,再一次在国内打破票房纪录,在用成语川流不息造句他撞开大门,飞身跨上自行车,一下子冲进了川流不息的人流。街上的行人,毂击肩摩。集市上的人们川流不息人声鼎沸。卡车跟小车在公路上昼夜川流不息。从礼拜一到星期六,这条路始终川流不息,然使用巧妙绝伦造句1阿房宫殿宇之间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巧妙绝伦!2这幅画真是画的栩栩如生,宛如神匠之笔,真是巧妙绝伦啊3自然之神用它神奇的刻刀将世间万景雕地巧妙绝伦,无可比拟。4来到苏州园林,花园里外面的解释及造句外面拼音注音waimian外面解释意思(儿)外表这座楼房看很坚固。外面造句1咱们到外面坐一坐好吗?2快进来,不要在外面淋雨。3他们在外面喝了半夜的酒。4把花盆搬到外面去。5我知道他中卫拼音解释与造句中卫拼音注音zhongwei中卫解释意思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后卫之一,位置在中间。中卫造句1曼联甚至都可以忘了他们还在禁赛的中卫里奥费迪南德。2埃弗拉应该可以在与热刺的比赛中伤愈归用定规造句定规拼音注音dinggui定规解释意思轻方决定买发电机的事已经好啦。定规造句1从哪里开始,如何开始,并无定规可循。重要的是,要迈出第一步。2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或者让他们的朋友替他数字的组词及造句数,多音字,所以就有多种解释。当读作sh时,多为名词,如数学数字等当读作sh时,多为动词,如数星星等当读作shu时,常用于古文中,多为副词,如数见不鲜等。学习啦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如何利用美轮美奂进行造句1黛玉说感情是一种伤感,感时花溅泪就是感情的境界。曹操说感情是一种美轮美奂,不爱江山爱美人就是感情的写照。李自成说感情是一种悲壮,舍身自杀就是感情的表状。武则天说感情是一座丰碑,无用美轮美奂来造句1。她拥有着美轮美奂的上身,但是到腰部以下就光滑的结束了。2。这些洞穴不仅面积广阔,美轮美奂,而且拥有大量丰富的矿物构成。3。这次的讲经是在文化宫举行,这是一座非常美轮美奂充满现代以直报怨造句举例1以直报怨,并不是做没原则的滥好人或乡愿。2以直报怨以其公正而宽容的。报怨手段选择,有其理论合理性。3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孔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别无选择,只能回应以直报用恩惠造句注音enhui恩惠解释意思给予或受到的好处。恩惠造句1我受过他不少恩惠。2我期望上帝的恩惠。3因为我们把第二个请求看成较小的负担,于我们是个恩惠,所以我们很有可能出于意识到的责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