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高中数学说课稿数列

  高中数学说课稿 数列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习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习1复习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 ②
  通过练习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 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 第二个数列公差>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 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
  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 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习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
  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习
  1、小节后的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3、若数例{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 an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习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 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14 习题3.2第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许多国家发生,但各国的背景有着共同之处,主要的规律就是1根本原因是本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封建势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兴趣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之我们一起去旅游教案范文内容与要求1。熟悉5以内的加减法。2。了解我国著名的城市和风景名胜。材料与环境1。课件我们一起去旅游。2。可以让旅游过的幼儿提供一些照片。3。自制骰子,幼儿人手一个,每个骰子分红色西师版我们都是中国人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2。认识句号。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课前准备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范文一导入老师给大家送来了一份礼物(出示鸽子图)这是什么?(鸽子),这不是一只一般的鸽子。它是一只飞跃了五湖四海到处播撒爱的种子的和平鸽。1你们知道什么是和平鸽吗?2这只和平鸽飞到了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反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情感强烈,语言朴实,但读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大班主题活动中国人了不起教案环境创设1教师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四大发明扎染名画和书法作品的图片,布置在环境中,供幼儿欣赏,从中受到启发与熏陶,同时使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2收集有关京剧的脸谱行头服装即中国武术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模范文教学目的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范文学习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6009进行合理的续写。课前准备多媒体习作3写一种植物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知道写植物要善与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2能按作业的要求有目的有侧重地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3学习例文写作找秋天语文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找秋天是西师版六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的第二单元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这是学生在经过一单元自然美景自然现象的学习后,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而安排的一次学习活动,意口语交际习作五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主题这个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著中的人物。二角色选择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三国口语交际习作七的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七年级语文秋天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会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学难点读出约客一课的教学设计约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在自然亲切中给淡泊悠闲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两句,尤其有余音绕梁之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蒋新贺谁影响了我的情绪的教学设计谁影响了我的情绪教学设计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杏小学蒋新贺授课题目谁影响了我的情绪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线以分享为重点以体验为主要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小学数学五年级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教学设计与评析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2页,练习一第23题。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能根据收集到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方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用算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