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锄禾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老师提出要求:
  1.你知道古代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请读读这两首古诗吧。读的时候,要放声朗读几遍。
  2.读句子,弄懂生字和"犹""市"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朗诵两首古诗。
  注意正音:
  粟(sù)闲(xián) 饿(è)
  蚕(cán)归(guī) 泪(lèi)
  罗(luó)绮(q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农民种了许多粮食,还被饿死了;养蚕的人却穿不上好衣服。)
  (四)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古风:就是古体诗,是模仿汉魏以来古诗的,不像近体诗那样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四海:古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四海"在这里指所有的土地。
  3.蚕妇:养蚕的妇女。
  4.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二、简介《古风》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吧。学生齐声背诵《锄禾》,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绅,唐朝诗人。)这首《古风》也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他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他的这两首诗《锄禾》和《古风》就是在当时已广泛传诵,一直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悯,在这里是同情的意思。
  《古风》为中唐时代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政权和地方割据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不平和忧虑。从那时起,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李绅就是非常接近人民的作者。他的《古风》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易记。
  三、朗读《古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句子的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提问)
  粟:就是小米。这里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粮种。子:子实,这里指收获的粮食。诗中"粟"与"子"意思相同。"一"和"万"都是虚数,指许多。
  句意: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到许多粮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略)
  闲田:闲,选择:(有空、没使用、与正事无关)闲田,是空闲的田地。
  农夫:农民。夫,旧时成年男子的通称。农夫、渔夫等。
  犹,选择:(犹豫、如同、还)
  句意: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是饥饿而死。
  (二)背诵全诗。
  四、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提问:"农夫犹饿死"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1."秋收万颗子"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2."四海无闲田"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粮食。
  通过"万颗子""无闲田"再现农民的辛勤劳动。种得广,收得多,理应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可是种田的`偏偏没有粮食吃。
  (二)提问:为什么农民会被饿死?
  1.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交很多地租。
  2.农民还要交许多种税。
  3.地主残酷地剥削农民。
  4.丰收年农民还饿死了,要是遇到灾荒就更悲惨了。
  5.辛勤劳动的农民没有粮食吃,不劳动的地主家倒是粮食满仓,太不合理了。
  (三)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对当时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现实不满。
  2.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四)教师小结:这首《古风》,表现出作者对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有感情地背诵《古风》。
  五、比较每组字的音、形、义
  粟,就是小米。栗,就是栗子。票,就是车票,门票的"票"。
  "颗"是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如一颗珠子,一颗心
  "棵"是量词,指植物,如一棵树,一棵白菜。
  闲(xián),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木"
  闭(bì),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才"
  "闲"是空闲的意思,如闲田。
  "闭"是关上的意思,如闭口。
  六、默写《古风》,然后自查,改正错别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背诵《古风》
  二、指名朗读:《蚕妇》
  三、简介《蚕妇》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蚕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愈。张愈,字少愚,号白云先生,四川益州郫人。多次参加考试都未考中。后来有人推荐他,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他却不接受,隐居家乡。
  《蚕妇》写于北宋时期。当时封建官僚机构臃肿,统治阶级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加上与辽、西夏妥协求和,每年输纳大批绢帛、白银,使北宋政府的财政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封建统治者拼命的向人民榨取赋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诗人以此为背景写了这首诗。
  四、朗读《蚕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诗句的意思。(提问)
  1."昨日入城市"。
  昨日:昨天。 入:进到的意思。
  选择字义:
  "昨日入城市" 市:(1)集市 (2)城市
  (3)买卖(mài)
  提问:谁入城去?(蚕妇、养蚕的妇女。)
  住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
  (她住在乡下,从"入城"可以看出。)
  到城里集市上去做买卖,一般叫做什么?(赶集)
  连起来怎么讲?
  一个住在乡下的养蚕的妇女,昨天到城里去赶集。
  2."归来泪满巾"。
  归:回来。 泪:眼泪。
  满:说明泪水流得多。
  巾:手巾或其它擦抹用的布,古代妇女多佩带在身上。
  句意:回来的时候泪水不断,走一路,哭一路,泪水把手巾都浸透了。
  3.连起来说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这一诗句的意思。
  4."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遍身:全身上下。
  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罗绮者:就是穿绸缎衣服的人,泛指剥削者。
  句意:穿绸缎衣服的人,并不是养蚕的。
  (二)背诵全诗。

加法说课稿的范文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范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页复习例例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想一想做一做及页。一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范文说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时,是从数的组成角七的乘法口决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冀教版第三册七的乘法口诀。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16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除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这两种试商的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3。使学生经历笔打电话说课稿范文说活动设计在上周,孩子们都很关注班上每天来了哪些小朋友。点名后,我们老师会和小朋友说说每来幼儿身体状况,在家休息情况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情感体验。最近,我们两位老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为新课学习做准备。教学8020时,应放手让学生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笔算指导,在学生探索的基小升初英语复习资料2apple苹果banana香蕉pear梨orange橙watermelon西瓜grape葡萄eggplant茄子greenbeans青豆tomato西红柿potato土豆peach牛津小学英语上册Unit1备课资料教案一教学要求1四会单词和词组mean,danger,must,should,shouldnt,make,litter,park,cycle2四会句型whatdoesitthistha5BUnit3学习资料词组takephotos拍照goshopping去购物collectstamps集邮collectcoins收集硬币makemodelships做模型船makeclothes做衣服新标准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资料整理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m1m6(1)therewerentanyswingsherebefore。这里以前没有秋千。(2)therewasonlyaslide。这里只有一个滑滑梯。
Unitampnbsp6ampnbspEnjoyingampnbspCyclingampnbspTopicampnbsp3ampnbsp学案unit6enjoyingcyclingtopic3i。i。按要求写出单词的变化形式。1。lead(过去式)2。impossible(反义词)3。perhaps(同义词)4。enc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英语复习提纲unit1howoftendoyouexercise?语言目标8226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isometimesgotothebea8AampnbspUnit1ampnbspFriendsampnbsp教案8aunit1friends教案vocabulary学习目标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男生与女生的外貌课前预习1。根据所提供的形容词,完成下面的表八年级上英语单词预习表八年级上单词预习表module1diaryn。日记日记簿translatevt。翻译vi。翻译translationn。翻译completeadj。完全的完成的vt。完成使圆满coChapter3。ampnbspPlanningampnbspforampnbsptheampnbspPerfectampnbspWeddingReadingchapter3。planningfortheperfectweddingreading一章节分析(readingsection)(一)综述本章节内容婚礼。这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2022届中考英语语法基础复习2冲击XX年中考英语精品复习资料语法基础2冠词是一种虚词,用在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前面,表示名词是特指还是泛指。冠词可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形式。不定冠词有a,an。定冠词有the。其Lessonampnbsp39ampnbspampnbspGuessampnbspmyampnbsphero,ampnbspDannylesson39guessmyhero,danny学习目标识记单词whom(谁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语言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名人事迹,2022年九年级上英语unitampnbsp4ampnbspsectionampnbspB2(人教新目标)unit4sectionb2classtypereadingandwritingobjectives1。tounderstandthepassageaboutthestudentl窦桂梅课堂教学启示录fo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作者田丽娟文章来源乳山市畅园小学启示之一重返朴素课堂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当我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课文的主题是ldquo自然的奥秘rdquo,本课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教案课题5古诗词三首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