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设计

  体积和容积
  1.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
  1.学生在低年级时虽然接触过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地认识。
  2.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
  3.部分学生在探究"面的大小关系"和"棱的长短关系"时,可能出现迷茫状况,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时,不断参与和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恰当的补充。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时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正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而他们的思维过程一般又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强调知识迁移。
  让学生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他们快速准确地达到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比较完整地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老师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征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通过讨论交流,来总结和概括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整理成表格,使学生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把本节的重点内容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
  正方体的.特征歌
  正方体,立体型,6面8顶12条棱;
  12条棱,共一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面积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材第3页的例3和第6页的例4。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2.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3.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是什么?(口答)
  标出长方体纸盒和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并说出长方体上面、左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分别是多少。
  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学生操作。
  将标有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的正方体沿棱剪开并展开。
  (2)观察。
  请学生观察展开图中的正方形与原来正方体的面之间的关系。
  (3)小结。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板书: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指一指正方体的表面积。
  (4)再次操作。
  请学生将标有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的长方体沿棱剪开并展开。
  (5)思考。
  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长方体的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你会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长方体中面积相等的面是相对的面。
  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通过思考,学生们会发现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着密切的联系。
  (6)反馈。
  出示下面的图形。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说出长方形各个面的长和宽。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4。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
  (1)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试着解答。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3)聆听学生的解题思路。
  求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长方体几个面面积的和?你准备怎样计算?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把6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了。
  教师指名板演解题过程。
  学生甲:分别求出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再相加。
  6 4 2+5 4 2+6 5 2
  =48+40+60
  =148(c2)
  学生乙:分别求出每组相对的面中一个面的面积,相加后再乘2。
  (6 4+5 4+6 5) 2
  =(24+20+30) 2
  =74 2
  =148(c2)
  学生丙:分别求出6个面的面积,再相加。
  6 5+6 5+5 4+5 4+6 4+6 4
  =30+30+20+20+24+24
  =148(c2)
  (4)自主分析比较,发现哪种解法简便?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学生乙的方法最简便。
  (5)讨论。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最关键的是什么?(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
  3.试一试。
  板书: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教师指名说出怎样算简便。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3 3 6=54(平方分米)
  1.下面哪个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①    ②
  2.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宽是高的3倍,棱长总和为80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①不能 ②能
  2.(8 3+8 5+3 5) 2=158(c2) 7 7 6=294(c2)
  思维训练
  如果把高看作"1",那么宽就是"3",长是"3 2=6"。因为长方体共有4条长、4条宽、4条高,而其棱长总和为80厘米,所以"1份"为80  =2(厘米),长是2 6=12(厘米),宽是2 3=6(厘米),高是2 1=2(厘米),表面积是(12 6+12 2+6 2) 2=216(平方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3页练一练
  1. 2.第1个和第3个能。
  练习一
  1. 左图:长7c 宽4c 高3c 中图:长6d 宽4d 高5d
  右图:长20 宽8 高8
  2. (1)右图是正方体,左图是长方体。 (2)正方体的棱长是5c,有6个面完全相同。
  (3)长方体的长是5c,宽是4c,高是5c;有2个面是相同的正方形,其余4个面完全相同。
  3. (1)长方形 长5c,宽4c (2)长方形 长5c,宽3.5c (3)长方形 长4c,宽3.5c
  (4)长方体的下面与上面完全相同,后面与前面完全相同,左面与右面完全相同。
  4. 左图:长3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中图:长、宽、高都是3厘米,即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
  右图:长5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6. 第一列的两个展开图和第二列第一个和第三个展开图,沿虚线折叠后都可以围成长方体。
  7.
  8. 10 4=40(c2) 7 3=21(2) 4 4=16(c2)   9. (1)a+b+c 4(a+b+c) (2)12a 72   动手做   分析:因为长方体或正方体都是由6个面围成的,所以无论是围成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都至少需要6张硬纸片。   方法:把各类硬纸片依次命名为A、B、C、D、E。   围长方体:   选法一:选4张A 2张B 选法二:选4张A 2张E 选法三:选4张C 2张E   选法四:选4张D 2张B 选法五:选2张A 2张C 2张D   围正方体:   选法一:选6张B 选法二:选6张E   教材第6页试一试   3 3 6=54(平方分米)   教材第6页练一练   5 4 2+5 2.5 2+2.5 4 2=85(c2) 4 4 6=96(c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3 3 6=54(平方分米)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下面是关于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悉了常用的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多反思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完善,下面是关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称象教学反思下面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一)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教后的几点反思一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下面是关于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一)学期临近结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考核也随之而来,本次考核分为课堂考核和综合考核两部分。其中课堂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老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的总结,为了下一次更好地讲课,下面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反思一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的一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下面是关于四年级的语文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篇一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维生素C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文中写哥伦布带匆匆教学反思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散文,以下是关于匆匆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匆匆教学反思(一)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诗歌般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ldquo匆匆rdquo二字细腻地刻画乌鸦喝水教学反思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课文乌鸦喝水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乌鸦喝水教学反思(一)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ldquo乌鸦急着找水mdash语文阅读节选选举风波附参考答案阅读选举风波(节选),完成17题。贾里听说林武翔要开刀治疗,又鼓足勇气和班委会一起写了倡议书,希望大家捐款,资助困难中的林武翔。这一举动,盖过了那一片闲言碎语,得到了更广泛的的支持高中语文阅读故都的秋教案题目和答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故都的秋教案。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教学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摇啊摇优秀教案摇啊摇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
一年级体育课队列教学反思第一次与一年级的小学生接触,真的有些不适应,一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有点疼,有点不知所措。你管好前面的孩子,后面孩子的还在乱,得去管后面的,后面的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前面又乱了,孩子们幼儿园托班主题认识消防队员教案范文活动一认识消防队员活动目标1消防队员是社区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消防队是停放消防车和消防队员住的地方。2消防队员穿着特别的制服,消防车会发出特别的声音。3学说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活动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反思新学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一个班的体育课。说真的,做体育专职教师的这几年中,还从未接触过一年级的学生。而且我也明白一年级队列队形一直是让体育教师颇感头痛教学任务,可又不得不完成,因为队列队形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队列队形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浅谈低年级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上好小学低年级一节体育课组织是关键,而组织的好坏在于队伍调动的口令能不能直接被学生接受或听懂,从而缩短队形练习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队列队形队列的变换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讲队形队列的变换,其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实用的价值,通过本课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简单的实用性较强的队形队列的变换方式,来增强学生身体关于队列队型教学的思考队形队列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加强纪律性的手段,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使之专心致志,排除一切杂念,这是教师所采取的手段。有时同学出现的顽皮,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是由好动而动变量的同义词有哪些变量解释数值可以变化的量。下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于变量的同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你有用!变量的同义词恒量常量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必不可少是造句1这意味着变量值并不是无中生有关于公共的名词解释公共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公共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公共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公共的意思公共,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语出史记middot张释之冯唐列传ldqu关于思潮的名词解释思潮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思潮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思潮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思潮的意思思潮schaacuteo词性名词义项一在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数量人的社霸气侧漏同义词是什么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的标志,同义词的丰富程度与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学期即将来临,童鞋们将又面临一轮的复习,现品学网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霸气侧漏的同义词,希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