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次北固山下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诵读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学过程以"思乡"为主旨,紧紧抓住诗里流露出的思乡情感这一中心,通过朗读明义 感悟抒情 拓展达理 背诵体悟四个环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情及理进行学习活动,并由此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多媒体运用】
  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1、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2、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3、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4、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5、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6、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诗》、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播放:欣赏配乐朗诵诗 flash 动画《静夜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
  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1、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
  投影: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的内容表述: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灯盏,也渐次熄灭了,偌大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睡梦。然而就在这个万籁俱寂的、灯火阑珊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传出了一阵玉笛之声。在一开始,诗人并没有注意到笛子吹奏的是什么曲调,但是慢慢地细听,这凄清婉转的笛声随着春风在夜幕中听得越来越清楚了,原来是一曲思乡怀家的《折杨柳》呀!诗人自己的心情便情不自禁地被《折杨柳》的情调所深深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是谁人在这连空气中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思的春夜,吹起这令人感伤的曲调呀!这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是"随风潜入夜",也许有的人会无动于衷,那是因为她或他,此时正在与家人同处一室,甚至已经安然入梦,当然无由听得,但是"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自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
  理解参考: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方便,出外做官或他乡游玩,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使得那时人们的思乡意识很浓。乡情像亲情、友情和爱情一样,是人类自身正常而又独特的一种情感,但可以这么说,乡情是放大了的亲情,是加深了的友情,是变化了的爱情。
  这种由乡情而转变成的乡愁,时时陪伴着远离故乡的中国诗人,于是他们很自然地用笔写下了一首首感情真挚、缠绵悱恻的思乡诗歌。这些诗歌超越时空传达了一种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凭着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今天之后,我们有了火车、飞机,有了电话、网络,我们的神州五号也顺利"上天"了,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乡情感又怎样呢?有还是没有?多还是少?淡还是浓?
  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著名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
  投影:
  乡愁
  于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插播于光中的《乡愁》朗诵)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如果没有四个精练的物象,我们难以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如果没有"距离"我们便无法体味到"乡愁"的真谛。
  《乡愁》诗美,《乡愁》中的"距离"使得"乡愁"更美。
  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
  教师的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放大一点,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再放大一点,它同人类的家园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作为地球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乡愁依然存在我们现代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像古代那样,由于条件的限制,而变得单纯、狭窄和浓厚,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员,我觉得应该要树立"大家乡"意识,树立全球意识,树立人类意识,甚至树立宇宙意识,让乡愁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博大,更加宏伟。
  五、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背诵。
  (附:音乐背景《送别》)
  六、拓展作业
  到图书馆找一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

幼儿园安全卫士大班说课稿一活动简况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警察交警消防员保安是幼儿经常遇见的人,他们虽然知道这些人,但是对他们的职业特点还是很模糊,为了让幼儿更了解这些人跟我们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椅子游戏体育教案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小编给大家提供椅子游戏体育教案,欢迎阅读和参考!设计意图椅子是天天陪伴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好伙伴,将椅子作为幼儿的一种体育器械,它的群落演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知识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能力调查身边群落的演替情况,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第一册26温度的测量第二章观察和测量第六节温度的测量教材分析温度测量在自然科学中是最基本的几种测量之一。教材首先明确温度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掌握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特别是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学习目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二大气对太阳辐周长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1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平面图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数学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1强调学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周长的认识说课稿课件导语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的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周长的认识说课稿课件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周长的认识说课稿课件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画垂线与平行线教学反思三篇篇一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教学反思画平行线和垂线是本章教学的难点,这节课是一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但学生们的操作总是很不好把握。我设计教学目标如下1运用学习工具练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米饭的观察优秀教案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米饭的观察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当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与前面学过的植物动物人体水都有联系,是作为综合性的内容出现的。在活动中主要以米饭与淀粉作为观察对象,生本智慧课堂的教学反思生本智慧课堂,最关键的是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引导自学型课堂,首先ppt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会什么,要达到课堂的教学反思范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打破课堂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常规,突出课堂中问题生成的教学。以往教学中也注意并常用,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节课这样突出,本节课的课题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课标要求是概音乐教学的反思模板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反思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音乐教学反思模板篇一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圆圆的肚脐教案素材活动目标1了解肚脐的作用,体会生命的传承与血缘的联系。2知道正确的保护肚脐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加深对妈妈的情感,愿意爱护自己的身体。活动准备故事课件,胎儿发育图和胎儿生长形状相同的图形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形状相同图形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感悟形状相同图形的基本含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了解形状相同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形状相同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1120各数的写法最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8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卡罗纳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一次读完这篇课文时,心中被深深感动了。感动于那朴实无华的爱,感动于那伟大深沉的爱,感动于那真纯饱满的爱。我把这份爱保存着,珍藏着。先感动了自己,寻找到打动自己的基点,以这个点生发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中位数的教学反思范文中位数,一看到这个名词,脑子里最直接的反映是什么是中位数,有什么应用价值。什么是中位数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学习中位数呢?平时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广的是平均数,对平均数的体验也较多猴王出世的教学反思在这周上猴王出世一课时,我把这几年我收集和整理的和西游记有关的神话故事共篇推荐给学生看,没想到学生们的兴趣大增,争相传阅。一部分学生还带回家去读给家长听,并央求家长给他们讲一些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