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初二物理惯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的概念(注意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然后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最后通过"想想议议"的讨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教法建议
  1.要重视实验教学,突出现象教学
  惯性现象很多,由于实验的特点是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所以有些实验可采用并进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如让学生用自己的钥匙和一张纸条在课桌边上动手做惯性实验。有些演示实验,可让学生登台表演。
  2.通过教学训练物理语言和表达能力。
  可以惯性小车演示实验为例,让学生解释木块往后倒和往前倒的原因,训练如何运用知识解释问题。惯性现象的分析可参考以下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哪两个不同部分。
  (2)弄清楚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运动还是静止)
  (3)什么原因是物体或同一物体的某一部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还可参考典型例题示例中的部分内容)
  3.易出现的错误想法如下,要注意纠正。
  (1)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2)惯性是力,即惯性力
  (3)不受力有惯性,受力无惯性
  (4)静止有惯性,运动无惯性
  4.可补充的惯性实验(可当堂演示,也可制作成录像片)
  (1) 如图9-2-1所示,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此实验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宜作为引入课的实验。
  (2)小车上的圆柱体
  (3)烟圈实验演示气体的惯性
  (4)车上投篮实验演示运动物体的惯性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解释惯性现象
  2.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教学难点:惯性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教具:装有水的杯子、硬纸板、鸡蛋、纸条、木尺、棋子、录像、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新课
  方法1:用新奇实验引起学生兴趣
  [演示实验]
  1. 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结论: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如图9-2-3)匀速运动的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的球篮。()
  结论: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
  方法2 :用学生可操作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实验]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撤纸条的实验,打棋子实验(此实验可由学生参与演示)。
  结论: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1. 什么是惯性。
  方法1: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讨论分析理解惯性的概念和惯性定律的内涵。在用方法2中的问题检验其理解情况。
  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引导:用"惰性"比喻"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外界力的作用,就能很明显的表示出它的"惰性";如果受到力的作用,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不过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它的"惰性",但它的"惰性"仍不会改变。即: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
  方法2:由于惯性是个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概念,一般可通过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惯性保持的是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
  例:下列各问中的物体的惯性如何体现?
  1)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体现在保持静止)
  2) 正在以10m/s速度运动的汽车?(体现在保持10m/s速度匀速运动)
  3) 一个正在加速的汽车,某时刻的速度是5m/s。(虽然车做加速运动,此时的惯性体现在保持5m/s的速度,只不过后来没保持住。)
  2.惯性现象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小实验或录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观察惯性现象,实验选择要注意具有代表性。
  [录像]烟圈实验
  简介洒水枪,水离开枪后还能继续向前是由于水具有惯性,(下落是由于受重力改变了运动状态)。
  由上面实验分析得出:
  "固、液、气"---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静止、运动"---任何情况都有惯性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3.惯性现象的分析
  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演示]惯性小车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木块为什么向后倒和向前倒。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做车时惯性的表现,安全带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引导学生简单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研究对象由于受力运动状态改变情况——惯性的具体表现。
  方法2:学生举出惯性现象并进行解释。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请学生自己选择上面做过的惯性实验或列举的其它惯性现象进行描述,互相补充,总结出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并用此步骤再分析其它问题。
  4.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请学生举出实例。
  三、小结
  1.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客观规律,这一规律说明了正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没有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后者是物体在不受力时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
  四、作业:阅读教材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通过实验探究或体验惯性现象,理解物体的惯性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1.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汽车启动)、速度减小(刹车)、转弯等时刻的感觉。
  2.准备锤头和锤把,通过实践分析:(1)把锤头固定在锤把上,有几种方法?(2)把锤头从锤把上卸下来,有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
  2、发现新问题。

幼儿园综合互动公开课教案大班综合废旧报纸用处大目标1了解废旧报纸的用处,知道要爱惜报纸。2尝试利用废旧报纸做各种手工作品,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准备1废旧报纸若干,各色彩纸,报纸纸浆。2废旧报纸手工幼儿课外活动教案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快一起来看看幼儿课外活动教案吧!幼儿课外活动教案正说反做情况分析大班的幼儿求知欲望强烈设计此游戏可以丰富他们的反义词词汇量,做到幼儿园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电子游戏(第九艺术)等。以下是小编带来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中班数学下册按规律排序教案篇1中班数学下册按规律排序教案设计意图幼儿已经认识了图形,知道了5以内数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注重从感知入手,遵循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易到难,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或颜色的排列顺序,五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要求掌握统计的步骤(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会认识统计表会填充统计表。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仪)教学过程一边练习边复习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1灵活地使用教科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广角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是例题1属于排列。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小学五年级数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合理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2写出1230的公倍对新教材的取舍应用湘版美术新教材运用以来,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来自日常生活贴近生活而且强调通过感受体验来认识美,继而积极思维展开想象,大胆地表现美创造美。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中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班冬季冬天到主题教案例与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冬天到了,有的小朋友,不愿意穿厚衣服,通过照片和雪花告诉小朋友冬天是寒冷的,要多些衣服抵挡寒冷。用剪纸串成串挂在教室里,营造冬天的气氛。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丰富关得奖了小学美术教案课题得奖了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慈母情深课文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品学网或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积累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抓住关键词语了解周围环境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3理清课文思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7981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弯道跑体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原理及练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认识,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能力培目标以创造尝试法为指导,采用小组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按照黄河颂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它的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课前准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希望安全教育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小学语文第四册字典大楼的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养成品学网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2。通过朗读认识字典的好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笑盈盈茄子跪着凶猛庙门蹲着威武镇静恍惚揉眼睛偏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文章,想画面。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