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凉州词教学实录及反思范文

  国庆节前夕,在文翁试验学校有幸聆听了市教科所罗老师关于学习新课标的讲座,受益匪浅。尤其听到他讲到的李吉林老师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案例。李吉林老师教学时,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导学生画"篱笆",画"飞入黄花无处寻",通过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诗句中的美好意境。
  诗歌教学历来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对于小学生,要在读中感悟几千年前诗人的情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李老师的方法,却化难为易,学生兴趣高,易接受,而且也更容易弄懂诗词的意思,这样一举几得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用呢?
  今天准备学习《古诗二首》其一——《凉州词》。我也想像李老师一样来一个创新,一改往常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更自由的空间。
  一、开课
  师:同学们,经过国庆长假之后,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生:母亲河。
  师:板书"母亲河"。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她无私的哺育了我们,但是我们同样知道,我们还有另外一条河……
  (来不及说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说出了——黄河)
  师:在母亲河旁边板书"黄河"。不错,黄河也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也一直是人们赞美歌咏的对象,我就记得在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大家还学过一首写黄河的古诗,你们还记得吗?
  生:忘了。(在师的提示下)背诵《登鹳雀楼》。
  师: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王之涣写的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凉州词、王之涣。
  师:你们了解"凉州词"和王之涣吗?
  生:交流预习时收集的关于"凉州词""王之涣"的知识。(对作者的介绍太过简单,导致后面诗意的理解不到位)
  二、学习古诗
  师:首先我们来朗读古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生:齐读古诗。
  师:这一遍,同学们能把字音读准,但是对于诗的韵律和节奏还把握得不好,现在请自由朗读,待会儿,愿意读的同学请大胆的起来朗读。
  生:自由读诗,用铅笔划节奏。
  生甲读,评价。生乙读,再评价,老师点评。全班齐读。
  (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诗歌的朗读技巧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师:我们读诗要讲究轻重缓急,这样才能读出诗的美,诗的韵。刚才同学们再一次的朗读,就让老师听出了这样的美。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笔和纸,我们再来画一画吧。
  师:请大家跟着我读第一句,然后用你手中的笔,把你读懂的东西画下来,我们再请同学起来说说你要这样画的理由。
  生:跟读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然后把读懂的画下来。
  (学生很有兴趣)
  师:巡视。
  生甲:我画了黄河和白云,因为我从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诗中体会到有黄河和白云。
  (这个学生平时是一个内向的男孩,但这次是他最先举手)
  生乙:我也画了黄河和白云,不过我和他的黄河不一样,我的黄河是远远的流向白云的,所以我画的越来越小。我从"远眺"这个词知道的。
  (这个同学的发言,很显然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孩子们自主地进行交流了。)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很认真,也画的很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将第二句诗也同样的画下来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吧!
  生:齐读第二句诗,并继续作画。
  师:巡视。发现有孩子没有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于是马上提示:孩子们,我们现在是重新单独画呢,还是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为什么呢?
  生:应该在第一副画的基础上画,因为它们描绘的是同一幅画面。
  生甲:我又画了城墙和山,因为诗句中说了有城和山。
  师:有同学补充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诗句,诗句中告诉我们,是怎样的城,怎样的`山呢?你能将你的画再进行修改呢?
  生乙:我只画了一座城,和很多的山。因为诗句说是"孤城"和"万仞山"。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仞"的意思吗?
  (生七嘴八舌,不能一致。)
  生甲:尺
  生乙:米
  师:"仞"是一种度量单位,它不是指数量,而是用来表示长度、高度。"一仞"相当于七尺。可见,万仞山是指山高,而不是山多。所以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自己手中的这副画,就知道第一二句诗写的是什么了?
  生:写景
  师:对,它在进行写景,那么后面两句诗又在干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后面两句,再用手中的笔进行描绘。
  生读诗,画。师巡视。发现很多孩子都不能画,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不能画了呢?"
  生:因为不知道该怎样画!
  师:为什么呢?这两句在些什么呢?
  生:写人。
  师:能不能具体的说说写人的什么,怎样写人的?
  生甲:写人在吹笛子,很忧伤。
  生乙:又在写柳树和春风。
  师:我们写人物有哪些呢?这里诗人写了人物什么?
  (引导出了问题,偏离了诗意)
  生:神态。
  师:对人物描写呀,可以有神态描写,但是,同学们,你们在回头看看我们的前两句诗,你明白前两句写景的目的吗?我们分析古诗,不能将几句拆开,而应该前后联系的进行分析。
  生静默,思考。良久,生甲:是作者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其他附和。
  师:以前老师曾经告诉过大家,诗人写诗都有它的目的,要么是借景抒情,要么是借古讽今,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借用黄河之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自己觉得像是硬灌)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感觉出作者的意图,那么,你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生自由读诗。
  生甲:我觉得是作者依依不舍,因为有战士要离别了。
  生乙:我感觉诗人生活很孤独,很无聊。
  生丙:我觉得作者心里很不舒服,在埋怨。
  (能够起来说的很少,很多同学都是一幅沉思状,这时候,我着急了,只有又开始硬灌。)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从诗句中理解到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请问同学们,作者"怨"什么呢,在"怨"字的前面还有词语你认真体会了吗?大家知道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那么是谁走谁留呢?诗句中写的人是谁呢?
  生开始议论纷纷
  生甲:作者没有怨,因为前面还有"何须"两个字,就是不怨的意思。
  师:诗句中写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写战士,他们在吹笛子。
  师:为什么吹笛子?
  生:因为有人要走了。
  (简直就是问答式的提问法了)
  师:请同学想象,在黄河边上,孤零零的城池里的那些人们,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吹奏笛子的目的真正的是为了送别吗?
  (问题开始绕了,纠缠不清的感觉了)
  生:他们很孤独,所以吹笛子解闷。
  师: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只有靠吹奏笛子来解除烦恼,但是他们缺并不抱怨,"何须怨",这又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思想?
  生沉默,没人能够回答。
  师继续引导:这样孤独的生活,他们居然一点也不抱怨,这是怎样的思想啊?(还是没人回答,只有自己说出来)这是一种豪迈的情怀,一种悲壮的情怀。这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目的,为的就是表达内心的这种孤独和豪迈。
  师:当我们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却身处异乡,倍感孤独的时候,你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请你将自己当作诗人去感受一下吧?现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去朗读全诗吧。
  生:读诗
  (下课铃响起,本打算推荐王翰的《凉州词》,也没有时间了)
  回想上课的过程,我有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虽然是引导,不是主导,但是,如果引导不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堂课,我的引导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果不发挥好,或者根本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会很大程度影响课堂,甚至会限制课堂的生成和出彩。
  三、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的孩子,仍然是个难点,尤其是理解感悟能力欠缺的孩子,根本不能进入角色,与诗人、与课本进行对话。
  四、在古诗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给与孩子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尤其是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然,无法让孩子能真正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亡人逸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人教第十册教学设计积累运用一第一课时一读读背背读对品学网,读准字音。读懂问题哪些是写景物的词,哪些是写心理感受的词。描写景物的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物。联系实际,如在哪篇课外读物或收看天气预报,看电视节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花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一年级司马光的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花园的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1。5(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在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充分纸团疑云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学会根据提供的材料,确定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文章。2感受老师耐心教育,或同学互相鼓励,或下决心学好功课的进取心。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围绕纸团疑云展开想象,想象纸团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二节,七年级上册是学生接触地理的开始篇,而上册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又是本册教学的难点之一,所以如何开好头,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真正让光合作用说课稿范例一说教材(一)地位和作用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及作者。2。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线索。3。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莫高窟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教科版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课文,我自己制作了PPT,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来执教,因为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理解飞天一段的描写,这样容易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设计理念1学生是一年级语文风教案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一年级语文风教案,感谢您的阅读!教七年级秋天教学设计七年级秋天教学设计1设计简说秋天一诗为写景之作,语言清新活泼富有诗情画意。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惠子相梁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2体会对比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3学习庄子淡泊名利,崇尚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难点比喻在表情达意作用。教学过程1作者课文同形旁认一认教学设计范文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同形旁的字归类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从而达到巧识字的目的。课文中国共产党有8个生字,按结构可分成三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每一组生字的形旁相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人教版白杨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白杨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教学设计方案秋天的雨一揭题引入欣赏图片,说说刚才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呢?你了解秋天吗?能不能来聊聊秋天?引入秋天,是一个落叶飘飘的季节,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季节,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季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一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