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和远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 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郑和远航》教学设计2
  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设计板块:
  1.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
  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
  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
  (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
  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
  [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
  1.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
  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
  派遣(qiǎn)
  魁(kuí)梧(wú)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cí)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3.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
  4.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
  (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5.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
  〔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
  (三)学习"扬帆远航"。
  1.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
  2.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行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
  3.假如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
  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
  4、此时,假如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
  【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行近距离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
  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回答,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
  (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
  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发放"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卡。
  【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走出接受性作业的圈子,唤醒自主意识,自主设计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类型和形式。】《郑和远航》教学设计3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其中的一个,它足以令世人骄傲。课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
  像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是历史上所罕见的,那课文是怎么来记叙这样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
  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课文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至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河码头,郑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西洋时的壮观场面。(扬帆起航)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写郑和与所到的亚非各国人民进行了友好交往。(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层,写郑和在航行中多次战胜狂风巨浪和海盗袭击等凶险。(化险为夷)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设计理念]:明确高年段学习目标,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标。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文大意。
  [设计思路]: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
  练读词语。(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
  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
  "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
  3、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的读出,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谁能回忆刚才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险恶)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
  再读读这组词语。
  4、指名读。(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读,评价。
  读了这段描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规模宏大)
  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引导用上第二组词语中的雄伟壮观和浩浩荡荡。
  读出这种气势来。
  5、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四、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能把课文分成两段吗?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五、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引导概括,第一次远航,其他几次远航,远航意义。)
  2、强调远航意义。
  3、谁能在黑板板书的提示下,用简洁的话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扬帆起航
  郑和远航 第一次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郑和远航》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结合品学网、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并补充资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3、能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步骤,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4、在读中感悟作者是如何把第一次远航这一历史事件写清楚的,初步感知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你们知道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对,是哥伦布,而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一位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九十多年!他就是——板书"郑和"。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设计意图:读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课题的意思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2、检查生字词
  在刚才的朗读中,这些词语跳入了我们的眼帘,谁能来读好它?
  出示:
  (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呢?
  (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和气势来。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惊涛骇浪、波涛滚滚、汹涌澎湃、风高浪急)
  (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写谁的?
  码头、派遣、仪器、撕裂
  3、理清课文条理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小节写的?
  (3)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给郑和第一次远航加上三个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4)课文1到5小节重点描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那么剩下的两小节又写了什么呢?(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三、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2、文中有一段话给了郑和远航高度的评价。谁能快速找出来?
  交流,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1)是的,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教师圈划"大"、"长"、"广"、" 顶峰"。
  (2)大家知道"顶峰"是什么意思?(山的最高点)
  (3)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
  (4)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设计意图:这一句揭示了郑和远航的巨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郑和远航一事的强烈好奇心。本课抓住这一句进行以点到面的分析。学生也能够根据规模、时间、范围三方面有序地学习。)
  3、解读"规模大"
  (1)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今天我们首先来体会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1-3段,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规模很大?请把它划出来。
  (2)、交流: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3)用笔圈出这段话中的数字。
  (4)学生说体会。(可体现出"宝船"的大。)
  (5)点拨: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要点:
  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让我们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间教室来作比,宝船等于有二十几个教室这么长,十几间教室这么宽。可见,宝船真的是非常雄伟壮观啊。)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理解"罗盘":指南针)
  C、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点拨:还可以往后面看看,这艘宝船上载着什么?)
  (6)点拨:船如此装备齐全、华丽雄伟,又如此多,可见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列数字)
  是的,作者通过这四句列数字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郑和远航的规模宏大。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抓住数字仔细体会,把握宝船的特征。)
  (7)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把句中的数字读好,突出宝船气势的雄伟。)
  (8)除了船多,你还从哪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很大?
  随行的人多: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送行的人多:人山人海。)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场面热闹)
  师:那在这一段里,除了写了人多,场面热闹,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天气、主人公:那可见,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对于这些信息,也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读者。)
  郑和指挥着规模如此宏大的"宝船"队将扬帆破浪,你能看到此时的样子了吗?(学生想象练说。)
  (10)是呀,郑和就这样意气风发地指挥船队"扬帆启航"了。
  师:除了第一段,还有哪里也能看出规模宏大?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是的,当时时近中午,只见他,出示第三自然段。(板书:扬帆启航)随着郑和的一声"启航",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主读文、想象练说,抓关键句、重点词体会感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规模之大。)
  4、小结:可见,郑和远航真是一次( )的航向啊!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郑和规模宏大的远航船队,那他远航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 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①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针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③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4)生自学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②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④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⑤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认识?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四、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写一则读后感受

奄奄一息的成语故事汉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奄奄一息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奄奄一息的意思解释奄奄呼吸挨字打头四字成语介绍挨的字义为靠近拥挤依次等,你知道哪些挨开头的成语?接下来品学网网小编将带来挨字开头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由挨开头的成语有挨打受骂挨打受气挨三顶五挨肩擦脸挨肩叠背挨风缉缝挨肩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成语既是汉语言的瑰宝,又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广泛运用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论功行赏的意思解释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唇亡齿寒成语接龙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唇亡齿寒的成语接龙,希望大家喜欢。唇亡齿寒成语接龙唇亡齿寒rarr寒泉之思rarr思断义绝rarr绝后光前rarr前言往行rarr行跋山涉水成语接龙跋山涉水(读音baacuteshnshegraveshu),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形容某人为达到目标不懈努力,寻求多方帮助,但并不是带有恶意的,是一个褒义词。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白虹贯日的成语故事成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语言魅力。品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白虹贯日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白虹贯日的意思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带多字的成语及成语解释同学们学习过哪些关于带多字的成语呢?都还记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带多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带多字的成语众多非一积少成多多语出惊人的成语接龙怎么做语出惊人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这个词怎么做成语接龙呢?下面品学网网小编教你如何用语出惊人做成语接龙,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语出惊人的意思解释形容说的话使人很惊讶,别人未曾想到用语出惊有关带九字的成语有哪些想必大家对九字都不陌生,这是我们常用的数字词,关于带九字的成语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九字的成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欢迎阅读。带九的成语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三教九流关于收益的意思和精选造句收益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收益来造句?下面是品学网小编为你整理收益的意思,精选和欣赏造句,供大家阅览!收益的意思收益既有可以计量的,也有不可计量的。精神收益实际收益货币收益是收益的队字的组词和造句队字的组词队伍总队乐队马队结队纵队富队押队车队横队主队逐队列队队日鱼队队旗肃队作队练队分队编队站队领队军队整队幢队归队追队掉队舰队长队队员客队云队排队离队部队队列压队队仗队部队形穷
一小时的故事阅读题答案阅读原文这篇一小时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发生的一些神奇的事情。下面就让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小时的故事阅读题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一小时的故事阅读原文大家都知道马拉德被造就的虚拟偶像阅读题的答案现代文阅读是考查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运用的知识能力较高,因此,中学生在阅读中感到非常棘手。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现品学网小编整理被造就的虚拟吆喝阅读题的答案吆喝通过缓缓追忆的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幻想,让人体会到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以下这篇蝶阅读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是由品学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吾家有男初长成幼儿家庭教育心得一转眼,我家嘉铎已经快三周岁了,已经是一个小小班的小朋友了。当铎铎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好了陪伴他成长的一切准备,从他哇哇落地的时候,我们就把一身的精力投入到养育他的浩育儿心得延迟满足硕硕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卡片,持续了好几年了,上幼儿园时,一发现自己喜欢的卡,就吵吵的让买,而且不停地念叨,有时候还哭闹,为此,我非常烦躁,心想自己怎么把孩子娇惯成这样。但孩子有问题,小班运动会总结通过本次运动会锻炼了幼儿的勇气与自信,使幼儿知道该有的竞争力,幼儿都很积极的参加到本次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勇气与竞争力都有所提高,幼儿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运动会的气氛都很好,大班班务总结一情况分析我们大二班现在总共有35位小朋友,其中有2名小朋友是这学期刚来的新生。经过这一学期的生活与学习,2位孩子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中,整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常规和秩序。本学期是孩大班幼儿的常规培养良好的常规是保证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能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大班的孩子正处于转化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是大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孩子的常规教育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言语律幼教实习心得来到凯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同行朋友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下周要回新民,突然又觉得有一点儿不舍了,但愿我遇到的每一个大人每一个孩子都健健康康幸福快乐的。实习,就是在实一句话简短爱情短语说说戳中我们的内心有时只需要一句话,你看过哪些触动你的一句话说说?以下是品学网网小编收集的一句话简短爱情短语说说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一句话简短爱情短语句子1)可能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正能量励志短语平时多看一些励志的句子,对自己多少有一些激励作用,接下来请欣赏品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正能量励志短语内容,喜欢的朋友就收藏起来吧。正能量励志短语句子1)低调,学会低调。因为高调应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