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最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会用要是就、果然、神机妙算各写一句话。
  4.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弊,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三天赶造()。()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裁词?
  2.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①接受任务
  ②作好准备
  ③草船借箭
  ④按时交箭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上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一、二、四段,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都、更、了、只组词。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
  1.读一、二段。
  思考:赤壁之战时,周瑜的3万军士战胜了曹操的80万大军,周瑜用的那么多箭是从哪儿来的?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2.出示思考题预习。
  (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之后交10万枝箭?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请他帮忙?
  3.讨论交流。
  4.再读课文一、二段。
  思考:(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
  (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10万枝箭?
  (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5.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6.反馈交流。
  ①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
  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理解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
  (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
  (周瑜要诸葛亮3天造10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亮于死地。)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当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在当时,3天肯定造不出10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找出书中明确说明周瑜要陷害诸葛亮的话。
  (周瑜对鲁肃说的:这是他自己说的回来报告我。)
  ②书上哪些地方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时说的几句话(不过就完了)。
  朗读练习。(齐读)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天造好10万枝箭呢?
  (诸葛亮胸有成竹)
  (顾全大局)
  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③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把书上有关句子读出来。
  (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7.朗读练习。
  小结:
  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
  8.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二段中的对话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3天前,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心里很高兴。3天后,周瑜带了500名将士来到江边干什么?
  (是抓诸葛亮的)
  结果周瑜在江边看到了什么?齐读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样?
  (钦佩诸葛亮)
  书上从哪儿看出?
  (长叹不如)
  长叹什么?
  (叹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师范读周瑜长叹说的话,学生自由学读,齐读。
  四、巩固练习。
  作业本上第5题(1)、(2)、(3)。
  第6题(1)、(2)。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匀第三段,总结全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第三段学习。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构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
  什么叫神机妙算?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
  学了课文的第三段,我们就会知道。
  二、学习第三段
  1.一生读第三段。
  其它同学一边听,边找:哪些事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找出来划好后,分小小组讨论,
  3.哪里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天时?
  (第三天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齐读。)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地利?
  (顺风顺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人心?
  (知道曹操的脾气,多疑多虑)读有关句子
  从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不会出兵?
  (读有关句子)齐读曹操下令说的一段话。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虑,不敢出兵。
  小结:
  由于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0万枝箭;
  4.诸葛亮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
  (1)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词语。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说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
  (向北靠近曹军 船头朝西船尾东 一字儿摆开 擂鼓呐喊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受箭 顺风顺水驶回。)
  先讨论交流,再请学生讲,让全体学生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内容,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江上雾很大,为什么曹操的军士能那么准地射中诸葛亮的草把子呢?
  (因为诸葛亮的30个军士在四更时分擂鼓呐喊,曹军不习水战,不敢出来。于是多疑的曹操在大雾之中只好下令朝擂鼓呐喊声处放箭,这时箭像雨点一样射过去,草把子上很快就插满了箭。)
  从这里,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安排得很巧妙)
  (4)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不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用手操作讨论,后交流)
  (5)完成作业本上的第4题,
  (6J大雾还没散完,诸葛亮就带船队走了,临走之前还怎么说?,(谢谢曹丞相的箭)
  指导读这一句。是真谢吗?
  (7)曹操听后,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追?
  (因为诸葛亮的船队顺风顺水走远了。)
  三、练习作业。
  1.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他神吗?
  (神)
  诸葛亮是神吗?
  (不是神,是人)
  他的神机妙算是从哪儿来的?
  (从书中学来的)
  (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2.诸葛亮不是()是()。他的神机妙算并不是()而是()。
  四、再次理解课题,总结谈话,
  1.体会神机妙算,能用神机妙算说一句话,然后朗读全文。
  课题为什么叫草船借箭?
  (借字概括了事情的经过,又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课文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起因,到周瑜自叹不如的结果这一强烈的对比中,衬托了诸葛亮惊人的胆量,闻人的智慧。本文写了一场智斗,全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紧紧围绕神机妙算来写的。在事件层层发展,人物性格对比中,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朗读全文。
  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的(3)、(4),(5)、(6)。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接受任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作好准备: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草船借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按时交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湘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考标要求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2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一课走近父母沟通与和谐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面对代沟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主动积极地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父母的交往意识和情感。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能力培养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复习资料学习的目标1懂得什么是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2理解礼貌语尊重之间的关系。3了解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礼貌的意义4知道什么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5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6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第13课哲学基本理论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活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在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卡尔8226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高于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橘逾淮为枳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yn)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真重理就不该轻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真重理就不该轻文张志公一提到各行的家,比如文学家数学家电子学家等,你会以为,他们大概是各专一行,别的什么都不管的。不对,不是这样。任何一个称得上家的人,他不但专精于一样,而且一定有语文阅读练习及其答案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阅读影壁附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7分)影壁,是立于传统建筑大门里或者大门外的一堵装饰性墙壁。由于出入大门的人们都会与这堵墙壁打上一个照面,因此影壁又称照壁又因为它曾经是古代天子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阅读答案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
变废为宝教学反思秭归实验小学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本人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表达,以启发式的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制作出各种有趣的造型。课浙教版凡卡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反思自从教学北京的春节进行反思后,充分认识到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取舍,详略得当的重要性。所以教学凡卡这篇长文时,我紧抓重点,避免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寻找教材与学生发展的有效结合点。本学走进大自然的教学反思范文范一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今天我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拿来主义教学反思鲁迅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篇一在网上看到了于漪老师关于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于是照搬照抄地上了两个课时。就这个教学设计来看,于漪老师的课显然是成功的。分小步骤提问,既有学生的讨论,也有老师排球准备姿势教学反思对于教学内容的反思能够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教学反思,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排球准备姿势教学反思一准备姿势和移动是学习掌握排球技术的基础之一,两者密切相关,正确的准备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为各种形式的单双脚跳,教学对象为三年级。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跳跃方法,了解在跳跃时身体各个部位所起到的作用,跳跃时的着地点和发力点,以及当跳跃方式发生变化时,身体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片断及反思这是一节语文课,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结尾片段师(较动情地说)拳拳儿女心,殷殷报国情。古往今来,歌咏祖国的诗歌不胜枚举。舒婷的这首诗让我们情绪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一活动摘要在一日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调皮,好动,活泼,脑袋还挺会想的,就是没有多大的自信心。平时大大咧咧,吵闹个不停,可是一到上课,要发言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有点扭扭捏捏22月球之谜之教材分析课文案例的教学反思一教材简说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比例尺教学个人反思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一张教师自己的生活照。师看了老师的这张照片,说说感觉如何?生很帅。生你人那么高,照片里那么小。师是吗?教师量照片中人的高度,得出是5厘米。师我的实际身高是170米关于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反思平移和旋转是小学学习阶段全新的学习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这一模块中的一个内容,我认为一个人深刻的学习在于把学习到的理念体现在外化行为中,并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