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二)难点: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归纳总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问题:视频中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运动情况都一样吗?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视频中的物体都在运动,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然后,引出新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开始阶段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是什么?最后裁判认为谁跑的比较快?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据此,对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新问题:若路程、时间均不相同时,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展示问题: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例题1: 琼斯以10秒7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 请运用知识计算出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0.75s=9.30m/s
  答: 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例题2: 例题:五指山至海口的路程为220Km,一辆汽车从五指山市开往海口,这辆汽车的速度是55Km/h,几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已知:S=220Km ,v = 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 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例题3: 例题:2006月7月12日,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跨栏世界纪录,则这项记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正在行驶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解:
  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课堂小练习:
  1)单位换算:
  (1)21.6 km/h=____m/s
  (2)5 m/s=____km/h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 min通过了1800 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0 m/s
  4.归纳总结
  最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养成先学习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就应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要重视直观性,即以直观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来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认识,再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二)学法: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分析点拨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为主,老师的提问分析为辅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循序渐进的归纳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体课件能较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观察,分析现象。更能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再次,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速度的物理意义的领会。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体现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容易理解,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业布置:
  1.1m/s=_____km/h
  72m/s=_____km/h
  10m/s=_____km/h
  15km/h =_____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3.5 km/h, 64m/min,1m/s,则三人的速度的关系是?
  3.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了2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人对着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声,听到回声经过的时间是(  )
  A.1.25s  B.0.625s  C.0.8s  D.2.5s
  八、效果评价:
  通过这节课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形,能够运用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也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使物理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音乐活动说课颠倒歌第一课时音乐活动说课颠倒歌第一课时一设计意图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小学语文说课要怎么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语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也是一篇文关于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通读课文纵观全文。重点讲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同学们理解后知道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所以可爱为总起部分。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二自然段是写风景优美,三至六是全比比谁最快中班教学反思比比谁最快,这是一堂数学课。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字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因妈妈的爱优秀教学反思妈妈的爱是一首满怀诗歌的诗歌,用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在备课时,我发现全文共五个小节,分别选取了夏夜扇凉雨天送伞等五个生活场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中班艺术活动说课摇摇瓶白市二小幼儿园傅健一关于选材本活动是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综合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摇摇瓶正好切合中班说课三课星星说课三颗星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三颗星星一说活动设计随着社会生活化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太多的知识,而幼儿生活经验却太少太少,自我保护能力差中班说课小花籽找快乐童话故事小花籽找快乐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童话故事小花籽找快乐。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材语言第22页。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中班说课舞蹈欣赏活动千手观音一说幼儿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了解幼儿的真实发展状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小树叶找妈妈(中班说课)说课常识活动小树叶找妈妈(中班)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这次的活动名称是小树叶找妈妈,活动目标是1通过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2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活吃伞啰中班综合活动(说课稿)吃伞啰!一设计来源及意图吃伞啰!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中班上册的伞的世界单元。在这个活动之前,小朋友已经通过围绕伞来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对伞的结构外形特征等有了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以读代讲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挑山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目标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大班社会教案流鼻血了怎么办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会流鼻血时的简单处理方法。2知道遇到事情不慌张,沉着冷静的对待。3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知道应该去帮助别人。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5培养幼儿有大泡泡小泡泡艺术教案范文设计意图托班幼儿对于玩泡泡枪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许多大小不同的泡泡从枪口喷涌而出,慢慢上升,飞到空中时,宝宝们最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拍打一个个的泡泡,乐趣盎然。争对幼儿对于泡泡的人教版语文木兰诗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教学要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2记叙的详略处理3对偶和爆米花教案范文活动目标1喜欢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做游戏。2在看看说说玩玩吃吃中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微波炉玉米粒爆米花食物篮等。活动过程一出示玉米粒,引导幼儿观察1这是什么?2玉米粒是大大的还二年级上册送小蚂蚁回家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并识记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生字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塘睁眨惊掉5个汉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静悄悄趴池塘感激连声。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愉快的劳动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能感受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体验和表达小姑娘快乐劳动的精神状态2能以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渔篓,体验生活的快乐。3能以编编创创说说演演等形式,体验课幼儿园小班山羊上山教案活动目标1练习清晰的发音。2发展记忆力。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4理解绕口令内容,丰富相关词汇。活动准备图片山羊水牛和猪。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说出他们叫什么我和颜色宝宝做朋友托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尝试认识颜色红黄绿。2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3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森林爷爷头饰2苹果香蕉葡萄物各一小袋,装于大口袋,红黄昆虫教案设计授课班级初二(1)班授课内容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授课人1目标详解来看有共同点呢?11知识目标生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动都111阐明昆虫适宜空中飞行的形态特点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