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
  题目,练习二十八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 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 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 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 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习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 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学习例2,迁移类推出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深化理解一位小数含义。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四、 说教学程序
  (一) 激趣导课,以旧引新。
  1. 谈话导入
  2.复习。
  这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巧妙地引入旧知识的复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二) 加强直观,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先投影1米长的尺,并标出各个分米的点。引导学生识图并回答
  (2)启发引导学生看图说出3分米是 米,还可写成0.3米,并依次说出6分米和9分米用分数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
  (3)引导小结:
  这部分练习,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加强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联系,使学生写与的小数有"根基",进一步准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3.教学例2。
  (1)提出1元是几角?(板书1元有10角)
  (2)由学生尝试完成:
  全班反馈、订证。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十分几元,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3)提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作单位,可以写成( )元。
  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已有例1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迁移法类推出 元, 元, 元还可以写成0.1元,0.2元,0.5元,深化理解了任何十进分数,都可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类推出迁移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抽象概括并揭示课题。
  ①教师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0,1,2,3,……,都是整数。像 , , ……都是什么数?(分数)
  我们现在学的一种新数,像0.1,0.2,1.3,1.4,……都是小数(分行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课题)。
  ②提问:我们今天是把什么样的分数写成小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零点几的小数,反过来零点几的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与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表达能力。
  5.小数的读写方法。
  6.看书质疑。
  (三)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使知识与能力和谐提高。
  以上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力求做到有坡度,有深度,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练习效率。
  (四) 课堂总结:
  1.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小数)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
  点的小数。
  2. 还学习了小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
  (五) 布置作业: P119 第3题,P120 第7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反馈
  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转自数 学吧 )究。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时,还应让学生大面积的说,去理解,去感悟。

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九下3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韩宗秀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二,出示文字展开讨论金钱是什么呢?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九年级语文马致远曲二首2天净沙8226秋自学指导1了解白朴的文学地位,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课文天然古朴的语言特色。2学习用对比表现景物的方法,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作品的挚美意境。3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不求甚解导学案中学导学案年级九年级语文使用时间XX12课题15不求甚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求甚解狂妄自大豁然贯通等重点字词,并简要了解作者。2了解驳论文的常识。3能说出本文的论15。百合花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一文言实词虚词考点解析(一)文言实词实词的考点是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包括1)通假字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反通返,知通智(通故乡导学案学习总目标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孟庆玲一古代文学部分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成就最高),表现手法为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曹雪芹及其作品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小说虚幻世界中蕴涵的现实意义。3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教学重点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四古今异义四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ampnbspampnbsp教案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标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2020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语言的得体的说课稿我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简介结合教学大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再加上现在的考点把握,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与
宝宝的菜谱早教中心的宝宝们吃了些什么,现在每天看得见啦,我们把每周菜谱贴出来了。那天有位妈妈看了菜谱,对我说你们吃的是不大好噢。我想可能持这样观点的家长还有吧,所以就宝宝该吃些什么说说我自己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阅读题答案想知道一些关于蚊子的事情吗?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这篇阅读题会告诉你答案。下面是品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茶文化的活动教案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茶文化的活动教案,供参考阅读!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成长带来责任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带来责任说课稿,希望能够帮2019年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教师工作总结来到童乐这个培养孩子的乐园里工作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五年的工作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快乐,也感受到院领导的关心!更主要的是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创新观念也在不断加强!这一切一2019年下学期幼儿园中班班级工作总结xx年下学期幼儿园中2班班级工作总结随着酷暑的临近,我们结束了中班的生活。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和小朋友的接触,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之情。现在,我将本班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方面通过对所有科目幼小衔接班上学期教学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幼小衔接班又度过了半年,回顾这学期的工作,简洁的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不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幼儿的素质教育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以园的指导方针为教育工作目标,结合本班来吧,一起玩游戏吧因为写育儿手记(1),提到了游戏力这本书,就顺带写写这几年记得起的,跟孩子一起玩过的游戏吧。我是个不擅长八卦聊天又没亲和力的女汉子,在有孩子之前,电梯里碰到小朋友们,能打招呼聊起天重塑角色定位,提升幼儿科学教学有效性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从改变师生关系的维度入手,强化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作为幼儿园的科学教师,理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理论成果的学习,通过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求平均数的教学反思八篇篇一求平均数教学反思在教学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三年级找骆驼的教学反思找骆驼这篇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课文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